《蜡烛》教学设计

2024-04-14

《蜡烛》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篇1:《蜡烛》教学设计

【课文说明】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酉蒙诺夫的作品。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寓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麦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惟一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这一点火焰”“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永垂不朽”。“二战”分为两大阵营,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阵营,法西斯阵营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视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作品刻画这位母亲没有语言描写,只有动作描写,显得深沉含蓄。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举例】

一、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情节

二、生成探究性学习

1、找出课文中对哪些内容反复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

交流: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的交代与描写。

2、分别找出并品读对这些反复描写交代的句子。

⑴对炮火的11次描写。

⑵对蜡烛的6次描写。

⑶对老妇人围巾的4次交代。

⑷对老妇人“爬”、“跪”动作的3次具体描写。

3、合作品析:

⑴对炮火多达11次的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⑵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特殊氛围里,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见烛光象征意义)。

⑶“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和爱。

⑷三次写“爬”具体写出了老妇人的年老体衰,三次写“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又更生动地表达了这种爱的深沉。

三、朗读体会

清晰响亮地、富有激情地把文章念出来,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共鸣。请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然后谈谈你最欣赏的地方。(有条件的话,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配音朗读。)

篇2:《蜡烛》教学设计

1.情感朗读,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南斯拉夫母亲崇高的精神品质

3.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二、学习的重难点

1.重点:分析人物细节,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和品质。

2.难点:“蜡烛”的特殊含义

三、学习准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读音和意思。

2.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启发导入。

(二)初读课文,解读人物。

1.用“我被 所感动,原因是 ”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并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读相关语段。

2.探究老妇人的形象。

Ⅰ动作描写①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②学生自己找一句或两句进行赏析③

Ⅱ心理揣摩①幻灯片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揣摩②全班交流。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b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Ⅲ环境描写①找到相应的环境描写,理解体会作用。②播放相关影片

(三)深入研究,理解主题。

1.思考:课题可以改成“老妇人”吗?为什么?

2.出示文章最后一段,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

3.升华主题:呼唤和平,珍惜和平。

(四)自主质疑

1.学习了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

2.互动释疑

(五)推荐茹志娟的《百合花》

(六)布置作业

篇3:《蜡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蜡烛的变化》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它的教学目标有三: (1) 能从蜡烛的变化和燃烧的现象中, 发现物质变化的两种主要特点: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变成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另一类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 (2) 会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 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3)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是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 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的难点在于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前, 教师应准备好实验用的教具和学具:蜡烛、蜡块、酒精灯、蒸发皿、金属片、火柴、干燥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干抹布、盐酸、白醋、生鸡蛋、可乐瓶、塑料管、白糖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学中, 教师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1.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 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在指导学生开展三个研究活动中, 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现象, 区别物质的两类变化。

活动一:描述蜡烛的特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阐述蜡烛的特点 (有点软、光滑、容易破裂) 。教材依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让学生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 来表述蜡烛这种材料的物理特点。从而揭示蜡烛的一切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 如受压时易变形, 容易破裂等。

活动二:指导学生认识蜡烛从固体变为液体、又从液体还原成固体的形态变化 (形变而质不变) 。

活动三:指导学生通过实验, 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流离碳, 表明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新的物质, 这是本课教学重点之所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 教师应提供实验材料, 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明确主要的操作步骤, 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点明可以从“颜色的变化、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中寻找证据,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变化中的现象, 从而做出推理、判断, 为后面分析物质变化的具体事例做好铺垫。

2.有根据的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让学生判断是否有新物质产生难度较大,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 明确证据。教材中提供了7个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为寻找证据, 教师有意将其分为四类: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证据, 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变成馒头等。使学生知道, 这类物质的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二是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 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这些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三是出示标本, 如树叶的颜色变化, 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第四类则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 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现象, 找出判断的证据, 如火柴燃烧、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等。

3.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在观察、探究的过程中, 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 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证据的意识。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 能拓展和强化学生对两类变化的认识理解。教材中介绍了6个实验:即生鸡蛋放人白醋中 (蛋壳变软, 产生气泡) 、将可乐瓶压扁 (形变质不变) 、在碱块中倒入少量白醋 (产生气泡, 逐渐变质) 、用口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清水变浑浊, 出现白色沉淀物) 、将白糖加热融化 (固体变液体) 、将融化的白糖继续加热 (颜色变黑, 生成新物质) 等。教师因势利导,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使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参与操作。通过上述动手活动, 学生可以在观察实验和交流研讨中, 对物质的变化有更清楚、更细致、更全面的了解, 保证学生思维有相互碰撞的机会,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认知水平也从中得到升华。

以上的教学过程, 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了解科学现象, 提高动手实验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板书设计

五、教学后记

篇4:《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如此,学生的语文学习才具有语文的“滋味”。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结合表演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教师继续板书: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3.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5.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诺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帮助学生复述得更加有条理:当 ____的时候,他(她)____(怎么做的)。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____吹熄;端走____夺回;重新点燃______端上楼。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要求用上恰当的、准确的词语,如: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教师对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出现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肯定,以便让学生讲述得更加流畅、准确。

板块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周旋、杰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出伯诺德夫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3.组织学生交流伯诺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轻轻地”,讨论: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灭蜡烛?以此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和镇定。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组织“导演们”进行评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后两场戏,分别关注“从容”、“默默地”、“娇声”、“镇定”。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提问:“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里的“似乎”表明什么?

4.在学生“导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特别是重点的词句,进行更深入的体会,真切地感受到危险、紧张以及他们的机智与勇气。

板块四:人物评价

1.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篇5:《蜡烛》 教学设计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⑴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⑴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⑸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⑹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⑴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⑵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⑶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篇6:蜡烛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初二1.2.3.4班

授课人:蒋琼英

教材分析

《蜡烛》位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主要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遗体后,并且把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学习本文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渎课文,逐步体会老妇人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体会战争的残酷,感受老妇人那不分国界的爱,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吟诵有关写蜡烛的诗句,并且讲述其诗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长门烛》 王建

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长门烛》 王建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诗人对于蜡烛的描写也是各有不用,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西蒙诺夫笔下的《蜡烛》,看其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分钟,然后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明确: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的遗体后,并且把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作者背景:

西蒙诺夫,苏联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多以战争题材创作为主,代表作有剧本《俄罗斯人》,小说《日日夜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南斯拉夫等国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1944年9月苏联进入南斯拉夫,帮助南斯拉夫人民打击法西斯侵略者。而作者当时以随军记者的身份经过东欧各国家,直至柏林,写下了这篇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友谊的战地通讯。

3.再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关于对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语句(语言、动作、外貌、心理以及环境描写)来分析老妇人的人物性格。生一:第28段“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表明老妇人对红军的热爱。

生二:第22.23段“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表明老妇人年龄衰老,但却毅然将战士埋葬,有着一种坚持的精神,可敬而伟大。

生三:第25段“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通过老妇人埋葬了红军之后,跪在了身边,还吻了死者,体现老妇人对红军的热爱和尊敬。等等

那现在请同学们用“通过______________的品读,我知道这是一位____________的老妇人。” 例如:通过对老妇人所处的环境的品读,我知道这是一位不顾生死、富有爱心的老妇人。

通过对老妇人埋葬士兵的品读,我知道这是一位年老体弱的老妇人。

通过对老妇人守护遗体的品读,我知道这是一位伟大博爱的老妇人等。

教师总结:这是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的老妇人。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当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时,她无比沉痛。同时,她被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安葬烈士。并且为红军献出了唯一珍爱的宝物,把珍藏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边,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课文

师:文章中有很多词语、句子反复出现,现在在速读文章,将其勾画出来,并说明这样的反复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德军的炮火,(第11.13.16.18.24.27.30段)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德,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生2:黑色的大围巾,(第28.29.40.41段)表现了沉重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生3:老妇人跪和爬,(第11.14.22.25.40段).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且对牺牲战士的深切哀悼。

四、品读课文(课后练习题第二题)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 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明确:补充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 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明确:黑色,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3.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 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明确: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 烛是结婚的花烛,是老妇人惟一珍爱的东西,点出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 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 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 深的境界。

4.“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这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五、主题升华 师:“文章题为蜡烛,且文章多次写到蜡烛,除了蜡烛实指之外,还有何含义?小组讨论。” 生答 师总结:“蜡烛,代表着红军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六、作业布置(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本题根据课文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培养理解和想像能力。宜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加以推想。例如,就“老妇人也没有说话”一句想想,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就这几句想想,她为什么鞠躬,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此等 等。

七、板书设计

3.蜡烛

西蒙诺夫

篇7:《蜡烛》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三、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希望同学们都能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四、课后练习: 1)课后练习二。2)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六、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篇8:《蜡烛》教学设计

现代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像科学研究那样, 应该是个发现过程, 但是这不是简约化的重演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过程, 因为, 科学理论、科学规律, 甚至科学概念都是人类通过长期实践活动逐渐认识的, 而且又是在不断发展的, 很难在几堂课内简约化地重演它的发现过程。而科学课上所要学习的科学概念, 揭示的科学规律, 是经过专家们精心选择的, 是在教师细心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思维, 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 应该说科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再发现的过程。

《蜡烛熄灭了》一课, 是让学生观察被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罩住的蜡烛燃烧的过程, 发现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规律。这一过程虽不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反复地实践, 但也要让他们亲身经历一个自行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玻璃杯、纸板、水等材料, 尽可能多地想办法使点燃的蜡烛熄灭, 而后使其发现用玻璃杯罩住的蜡烛也会熄灭, 并且玻璃杯越大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熄灭越迟;而玻璃杯越小蜡烛燃烧时间越短, 熄灭也就越早。“咦!这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在学生头脑中油然而生。但这个问题如果仅用学生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是很难准确解答的, 因此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猜测, 让学生假设出它可能与杯子空间大小或者杯中空气的多少等因素有关。此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讨论, 亲身经历了一次发现过程, 同时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又进一步激起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认为观察、思考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三种方法。他指出:“观察搜集事实, 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 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英国化学家普利斯列则指出:由思考形成的假说是实验的先导, 由不断修正假设而使理论接近于真理。这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样都适用于自然教学过程。特别是实验, 不管是科学研究, 还是自然教学, 它们的基本步骤都是相同的, 包括五个方面: (1) 明确实验目的; (2) 进行实验设计; (3) 实验的实施;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 (5) 对实验结果做出理论的解释。科学研究和小学科学教学在实验方面的区别只是发现的性质、采用的手段、认识的深度不同而已。

《蜡烛熄灭了》一课, 当学生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做出假设之后, 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假设正确与否。这样, 学生首先明确了实验的目的, 并很快地想到用实验桌上的三只大小不同的玻璃杯依次罩住燃烧的蜡烛, 同时用秒表进行记时和把每次记录的时间填写在实验记录表内。最后仔细观察实验记录表内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子空间大小或杯子空气的多少有关。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时间都交给了学生, 自己只是在学生分组探究过程中加以个别指导和全面搜集学生的实验信息, 而学生完全沉浸在实验的研究中, 个个都像科学家一样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了一次真刀真枪的实验验证。

三、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

掌握研究方法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特别对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 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可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源源不断地获取知识。

《蜡烛熄灭了》一课的编写指导思想, 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过程,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课堂上, 教师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的, 没有把“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子空间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作为重点来教学, 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两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过程:一次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什么有关”的探究, 一次对“3号杯内蜡烛燃烧时间是多少”的探究。而后一次的验证性的探究, 教师是完全放手让学生仿照前一次的探究过程进行的, 加固了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新课结束之后, 教师再次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而后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课后自行解决问题。这样“重过程、重方法”的教学,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强调, 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研究过程, 使其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样强调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小学科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这是现代乃至将来的社会成员所必备的素质, 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二是要全面体现这个目标, 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他们的心理特征, 必须让儿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学习, 让他们多动手动脑、多动眼动口、多自行发现。小学自然教学前辈刘默耕老师也说过, 探究自然的程序和经历是一种实践行动, 有了这种实践本事, 我们才能在科学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我们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没有这个本事, 我们就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 而只能成为“科学知识”的“贩运者”或“拉车夫”。因此, 科学课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研究过程, 让学生在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以《蜡烛熄灭了》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 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篇9:《半截蜡烛》之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的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他们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晏子使楚》一文的基础上,晏子的能言善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住这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同类新鲜事物的感知欲———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这是一个有意识的铺垫,为的是让学生对文中人物语言特点的认识能由浅到深,逐步全面、深刻起来。]

2.了解故事内容。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默读,了解故事内容。

(2)指名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正是学生有目的的个生化阅读的结果。只有保证了学生充分的阅读实践,才能有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突现,从而达到对阅读效率的提高]

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

1.过渡:同学们,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2.学生自读感悟,做批注。

3.同座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阅读感受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全面阅读的主人,可以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又一次“亲密碰撞”,从而得到他们各自最真切的感悟。也为老师下面的进一步引导奠定基础。让学生把自己较深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与文中的字字句句形成强烈的共鸣,也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在指导交流贡献的过程中引导感悟人物语言。

(1)预设一:认为伯诺德大人贡献最大。(因为当她看到德军点燃蜡烛时,急忙取出油灯,还说这灯亮些,准备把蜡烛换下来,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师: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轻松自然、镇定、不露马脚)。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学生准备,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师: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急忙”取油灯,吹蜡烛,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伯诺德夫人在危急关头勇敢的站出来与德军周旋的情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独特感受之后,老师又设计了“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你们认为伯诺德夫人当时说话应该是怎样的神情、语气?”“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这样两个巧妙的问题。从而为此段有感情的朗读练习作好了铺垫,为本课作为一种剧本的演练打下了基础。]

(2)预设二:杰克也有贡献。(因为他想出了抱柴火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实现,但一定是他这种勇敢的做法感染、带动了妹妹杰奎林,她也才会勇敢地和德军战斗。)

师:杰克的表现怎么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学生交流:(从他说的话“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看出杰克很聪明,他这么说德军不会怀疑他。从“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看出他十分镇定。)

师: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此段内容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阅读中间,启发学生通过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试着对人物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意在让学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杰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文中的细节,从而达到对这一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3)预设三:认为杰奎琳的贡献最大。(因为是她将蜡烛拿走,保住了情报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聪明。她说“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还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让人觉得她真的很困的样子。杰奎琳选择了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因为从上文看出两个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说明她很聪明。她说“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这样的话可以得到德军司令的喜爱,就不会刁难她。说明她很机智。)

师:你们觉得杰奎琳的话该怎样读呢?

学生交流看法:(天真纯洁)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自读、指名读、评读、再读。)

师小结:保住情报站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杰奎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师小结: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他们摆脱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拯救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伯诺德夫人一段话时,老师指导得比较具体,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示范,教会他们该怎么去读书。所以在教学小女儿一部分内容时就显得更为放手,让学生大胆猜想此时的小女儿会想些什么,然后将各自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三、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1、根据板书,总结课文:

师: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生交流汇报:(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

师:这真是一场紧张激烈却没有硝烟的战争啊!

2、加深理解,升华感情:

师: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可点拨:这半截蜡烛里藏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机智、勇敢、镇定与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周旋的情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之后,老师又设计了“他们一家靠什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你对这半截蜡烛有什么新的认识”的提升练习。这时候让学生来谈谈,他们一定能体会到这不仅是藏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更是藏着伯诺德夫人一家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之情的半截蜡烛,无疑这使学生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课后延伸

师:下节课,我们要一起试着把这篇课文改成剧本,写一写,演一演,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使其对剧本的仿写向课外延伸,从而起到巩固、深化课堂的作用]

篇10:《蜡烛》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⑴积累“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等词语,把握其读音、词义。

⑵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⑶了解战地通讯的特点。

⑷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2、能力目标:

⑴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⑵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分析其行动描写,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⑶揣摩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在跃动的烛火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人类光明的未来。学习本文,应激发学生追求和平,消除战争的正义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探究这篇通讯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和热烈讨论中,把握文意,理解人物形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意识,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联想拓展法:

在文意蕴藉的地方,引导学生联想想像,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点拨教学法:

文章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把握,但深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产生的奥秘,还需教师适当的点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篇11:《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的语文学习要具有语文的“滋味”,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折射出人物内在的品质和精神。词语,只有回归文本之中,才有生命的活力,才是积极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在课文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中,关注那些“含义丰富、含情脉脉”的词句,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

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必须要让学生走进文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与文字“亲密”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巧妙,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成为课堂的主人,文本的知音,教师的朋友。

设计特色: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在导演剧本中习得语言的精妙,在争辩中放飞自己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并能参与导演剧本,深入体会“急忙”、“轻轻地”、“慢慢”、“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表达、表演能力。情感目标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生字词。

2、转变角色,以导演的角色文本,咬文嚼字,体会人物品质。

3、在争辩中,培养学生在处理文字中“瞻前顾后”的能力,善于发

现的眼睛和清晰明确的思维。

教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密切关注学情的变化,适时恰当地把握好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课堂资源利用。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学习字词

1、教师板书课题,边板书边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

2、介绍作品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最后以中国、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军获胜,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失败而结束。本文故事发生在德国占领法国期间。

3、教师继续板书: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导学生朗读,提问:谁发现了这3个人的关系?以此了解: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插问:你知道法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夫人吗?(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

4、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6、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

(1)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绝妙”是万无一失的意思吗?

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教师点拨:

用上“一旦

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说话。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似乎”说明了什么?(实际上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

(3)厄运:那就是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一般人会有什么反应?而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板块二:复述故事

1、请学生结合老师要求,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然后组织交流。

,心想

于是就。

2、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进行扼要的板书:点燃——吹熄——点燃——端起——夺回—端上楼。(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敌我双方围绕“半截蜡烛”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斗争。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故事。

这是一个()的故事!

板块三:学做导演

1、假如将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编成剧本来演出的话,你认为可以安排几个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重点设计三个场景: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雅克与敌人周旋、杰奎琳与敌人周旋。

2、假如请你来做导演,每一场戏该怎么演?认真阅读课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然后设计表演的要领。

3、组织学生交流:(1)伯瑙德夫人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急忙”、“轻轻地”以及人物语言一突出哪个字或词?并且要说明理由!(扣住人物语言中瞧、这盏、亮等词体会意义,感受导演们扣住不同词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杰克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慢慢”、“从容”和人物语言。思考为什么关注这些!

(3)杰奎琳与敌人周旋的表演,重点关注“娇声”、“镇定”、“道声晚安”以及语言和说话的对象。

板块四:思索胜利的原因

1、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2、引导感受:母亲与哥哥也功不可没!让学生到文章中走个来回,找出理由!

3、小结:情报站能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块五:总结升华

1、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在他们的屋子里,一家三口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紧张激烈的战斗。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他们说?(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加深认识

课文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的热爱,与法西斯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的机智与勇敢取得了胜利。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

上一篇:美丽的大龙湖下一篇:传送正能量的经典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