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杨伯峻读后感

2024-05-06

《论语译注》杨伯峻读后感(共3篇)

篇1:《论语译注》杨伯峻读后感

遇见美丽

——杨伯峻《论语译注》读后感

浅浅的月光在书页上跃动,素纸流转青栀的淡墨色,目光交纵与寂夜唱和。梦里的春秋,因为有孔子而成就经典;而今天的《论语》,因为有杨伯峻先生而重焕生机。翻开扉页,《论语译注》之美,惊世的磅礴,永生的难忘。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传统孝道之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连被李苦禅大师赞为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的先哲孔子都以孝道为立人之根本,可我们呢?空巢老人,虐待老人已成为中国养老问题的代名词,甚至被提至立法议程。试想,当一个民族的道德都须法律来维护时,它离灭亡还会远吗?《论语译注》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纵然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压力大,外出打工,下海打拼的比比皆是,但我们需时刻谨记:“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不求丁兰刻木事亲的惊天动地,也不求王裒闻雷泣墓的感动人心,但求始终心怀父母,常回家看看,无愧于心。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平和心境之美。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不会失去平衡。两千年前的孔子以前也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够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穷而作乱。这份安贫乐道的心境至为难得。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孔子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颜回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为有了平和的心境,所以刘禹锡能发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慨。

邂逅《论语译注》,我遇见了勤奋学习之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在探求学问或了解事物时,应采取诚实的态度,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求学不仅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实践以此为乐,只有以学为乐者,方能勤奋学习,奋发有为。

遇见美丽,无论时光蹁跹,沧海桑田;无论月色几度谢,桃花年年开;无论青山化作墨迹,江流舞作丝衣。书中的美已经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去,更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一名南师的大一新生,我有幸在暑假之际邂逅了《论语译注》,并被书中的美所折服,更铭记于心,深有所感。

大学,我们第一次走出母亲殷殷的目光,举起包袱,独踏异乡之旅。或许,我们的思家之情会在繁忙的学业中消失殆尽,但我不会忘记在家中等待自己学成归来的父母,我会经常打电话回家报平安,唠家常……让书中的传统孝道之美在现实生活中熠熠生辉。

大学,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有钱,比我们起点高,甚至会有富二代,官二代在面前炫耀。但我会时刻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不比聪明比努力;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起点比终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而是做好自己。让书中的平和心境之美在现实生活中绽放溢彩。

大学,不像高中那么苦,那么累,没有老师督促,也没有家长监管。我们会有数不清的业余活动,我们会有打不完的电脑游戏,但我会牢记自己的初心,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不负自我,勤奋学习,努力上进!让书中的勤奋学习之美在现实生活中落地生根。

书页或是倦了,被风吹合着进入沉眠。抬起头,才发现如水的月光像霜落在木隙一样,精致得似乎可拿捏在手中把玩。

看着手边的《论语译注》–原来美一直就在身边。一景一物一书一画,哪怕是最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论语译注》也能有如此触动人心的美丽,那是一种流传千年的世间大美,一种能让你受益终生的美。

不是不曾遇见,而是不曾用心去感触。

03180203 王燕

篇2:《论语译注》杨伯峻读后感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亨犹犬羊之亨。”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棘子成道:“君子只要有好的本质便够了,要那些文采(那些礼节、哪些形式)干什么?”子贡就说,先生这样地谈论君子,可惜说错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和文采,是同等重要的。假如把虎豹和犬羊两类兽皮拔去有文采的毛,那么这两类皮革就很少有区别了。

对于这段话,我的理解就是作为人,本质必定是很重要的,本质甚至可以衡量一个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人是有思想的,能够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好的本质是从好的文采和好的礼节中体现出来的,那么着能够说是君子不需要有好的文采和礼节吗?我认为不,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好的礼节可以使人们之间更加亲密和融合;而文采就是看出这个人的文化水平了。

读了《论语译注》之后,我真的获益匪浅。让我在为人处世,都有好的进步。

篇3:《论语译注》杨伯峻读后感

正确标点的前提是对文章的正确理解,错误的标点其根源是对原著的误读。在《论语》文本的研究中,对其对称习惯的甄别尤其重要,往往需要联系上下文,根据孔子的思想和谈话背景,对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考虑,对句子结构,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版)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杨伯峻先生认为,先王们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以“和为贵”的精神去处理。即“和”是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准则。“小大由之”,语气十分强烈。我们且不说这种强硬的语气是否和《论语》的一贯风格相吻合,仅从下文“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中,对“礼”强调可知,这一解释前后有矛盾,令人费解。

我们看看皇侃对本章的看法: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由,用也,若小大之事皆用礼而不用和,则于事有所不行也。‘云知和云云者’,上明行礼须乐,此明行乐须礼也。人若知礼用和,而每事从和,不复用礼为节者,则于事亦不得行也。所以言亦者。沈居士云:上纯用礼,不行;今皆用和,亦不可行也。”[1]

对皇侃的理解进行简要归纳,可以这样理解:小大由礼,有所不行;和不以礼,亦有所不行也。

近人程树德也支持了皇侃的意见。他对本章的标点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

我认为,皇侃的观点是正确的。其理由如下:

其一,从“亦”的用法看,原文可省减为“A,有所不行;B,亦不可行也。”

“亦(35次)副词,也,表示同样和并行:亦不可行也(1.12)”[3]杨先生在词典里分析“亦”的用法时,正好举了1.12的这个例子。我想,杨先生这时已经改变了对这则《论语》的理解。如果“亦”表示并行,这则《论语》的意思应该是:小大由礼,有所不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其二,从原文内容看,“礼之用,和为贵”,当为本章主旨。有子想要表达的是以“和”的精神来对待“礼”,过度强调“礼”的权威而忽视“和”,或者打着“和”的旗号而忽视“礼”的规范,都是不对的。这正是孔子中庸思想的体现。这种辩证论的思想在“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里体现得也非常明显。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8.2的意思:只要心中有“礼”,“恭”也可,“勇”也可;“慎”也可,“直”也可。

本章探讨的是“今人”的处事原则,而非评点“先王”得失,因此原文有一个贯通始终的主语“我们”。这则《论语》的大意应该是:我们在对待“礼”的态度上,应该以“适度”为美,古代明君对此处理得很好。我们既不应该机械刻板地夸大“礼”的作用,也不应该摆脱礼的制约。

本章的逻辑关系如下:一,提出论点,“礼之用,和为贵”。二,举例论证,“先王之道,斯为美”。三,正反论证,小大由礼,不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

其三,从“小大由之”的情感色彩看,“小大”正反义复词往往带有贬义,隐含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之意。如“他高矮不听我的劝”“你横竖看我不顺眼”“他红黑不高兴”“跟他说半天,他死活不同意”等。按杨伯峻先生的理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在这里,用“小大由之”来歌颂“先王”的武断,恐怕不是有子的本意;而“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正好对“小大”的贬意作了消解。

其四,按杨先生的标点办法,9个小节被分成3句,每句的数量依次是:2,3,4;这个小节划分明显是不符合《论语》的对称习惯的。按皇侃先生的理解,划分出来的小节状况是这样的:2,2,2,3。我们再看一看《论语》中《学而》和《为政》两章复杂句式结构的小节布局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断:《论语》强调两句或三句间小节数量的对称,较多的情况是2,2,2或3,3,3等,而1,2,3或2,3,4这样的小节结构是十分少见的。从这个分析结果看,杨先生2,3,4的标点结果的合理性也是值得怀疑的。

综上所述,程树德对本章的标点更为恰当,我们再看一遍: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词】

礼,于个人修养而言,是礼节;于国家而言,是管理制度。礼之用,制度的具体实施。

和,孔子强调社会稳定,制度的落实要考虑百姓的接受情况,不可惹出乱子,所以强调“中庸”,在执行政策时要恰如其分,对钢性的原则作一些人性化的变通。和,与今天的和谐近似。

小大由之,什么事情都用制度加以严厉管束,指治国政策过分强硬。与“和”相背离。

本章讲“礼”与“和”的辩证关系,不可过分强调“礼”而忽视“和”的重要,也不能过分强调“和”而放弃“礼”的约束。

【试译】

上一篇: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实习须知下一篇: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