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2024-05-11

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精选8篇)

篇1: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苏州市住房公积金委托收款付款授权书

委托人:(下称委托人)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付款代理人:银行(下称付款代理人)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保证住房公积金缴存工作顺利进行,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工作效率,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委托人授权付款代理人办理下列事务:

一、委托人以其在银行开立的账户(户名为、账号为)作为代缴住房公积金至住房公积金收款单位(户名为、账号为、开户银行为、合同号为)的指定账户(下称指定账户),授权付款代理人从指定账户划款用于支付上述款项,付款代理人无须事先通知委托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二、委托人应在其指定账户保留足够的余额,因指定账户余额不足支付上述款项所造成的一切经济、行政纠纷和违约责任全部由委托人承担。

三、付款代理人根据住房公积金收款单位通过其开户银行传来的收款通知在委托人指定账户上进行代扣。委托人所需扣款凭证由管理机构提供,承办银行负责传递。

四、委托人对收款项目和收款金额如有异议可向住房公积金收款单位查询。

五、单位在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注销或封存业务时,应先办理委托收款业务终止手续,本付款授权书自然失效;并可携本授权书原件及终止委托申请书(单位需加盖预留印鉴)到其付款代理人营业机构办理终止委托手续。因委托人未及时办理终止手续所造成的一切经济、行政纠纷和违约责任全部由委托人承担。

六、本委托书一式两份,委托人、付款代理人各执一份。

七、本委托书与《托收协议》指定起始月份同步生效,在委托人终止委托之日起即时失效。

付款代理银行业务专用章:委托人签章(单位预留印鉴): 经办人:

年月日

篇2: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编号:

(本表不得涂改,本表一式二份,中心、受托银行各一份。同一页正反面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授权书

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本人不可撤销地授权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包括各受委托银行)在受理、办理本次贷款业务过程中(从业务申请到业务终止)和相关风险跟踪管理(即贷后管理)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打印、保存本人个人基本信息和信用报告;不可撤销地授权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包括各受委托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本人个人基本信息和信用情况。

授权人签名:

证件名称:

证件号码:

授权日期年月日

收 入 证 明

惠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兹有本单位员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现应贵单位要求,特提供该员工以下情况:

1、在本单位担任的职务:。

2、在本单位税后平均月收入(含工资、各项津贴奖金):

人民币。我单位保证以上信息真实可靠。

如该员工没有按时还款,我单位在接到你单位的通知后,将协助你单位催收该员工所欠本息。如该员工调离我单位,我单位将以书面形式或电话通知你单位。

特此证明。

员工签名确认:单位盖章:

篇3: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1999年, 国务院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62号) , 对住房公积金管理进行规范, 明确职工“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同年, 财政部印发《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 (财综字[1999]59号, 以下简称《办法》) 。由于职工在城市间调转, 户口迁出所在市、县, 可以直接提取住房公积金, 不发生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 《办法》对此费用列支没做具体规定。而对支付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利息和受委托银行的公积金归集手续费及委托贷款手续费列入公积金业务支出做了具体规定。

2002年, 《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350号) , 取消了职工“户口迁出所在市、县”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规定。2005年, 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 (建金管[2005]5号) 规定:职工调动工作到另一设区城市的, 公积金原则上采取转账方式, 不能转账的, 可电汇或信汇到新工作地的管理中心。同时规定, 职工在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在地以外的设区城市购买自住住房, 可以向住房所在地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至此, 各地公积金中心普遍遇到转移职工住房公积金发生银行手续费账务处理问题。此项费用由职工个人负担没有依据, 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 《办法》没有具体规定。在没有新规定的情况下, 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多只好在管理费用列支, 此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二、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从管理费列支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定不很明确。因此项费用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没有具体规定, 公积金中心大多采取先在公积金账户挂应付款, 到年底在管理费用中处理账务。二是导致挤占预算内正常的管理费用。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从内涵到外延没有界定在管理费何科目列支, 难以直接列入管理费预算, 只好通过管理费其他科目预算“宽打窄用”处理账务。这种管理费没有预算, 实际账务处理又要进入管理费结算支出的状况, 在其费用发生较少的情况下尚可维持, 随着市场配置资源, 就业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强, 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会越来越多, 此项费用不能名正言顺地列进预算, 必然要挤占其他正常的管理费, 容易波及其他正常业务的开展。三是不作为。随着职工异地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情况逐渐增多, 转移住房公积金还贷将减少缴存地公积金中心资金规模, 职工转移住房公积金归还贷款往往遭到缴存地中心手续费无法列支为由予以拒绝。四是乱作为。对应通过银行转账、电汇等转移的住房公积金, 为节省支付银行手续费把住房公积金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 致使住房公积金转移过程中失控失管, 被挪作他用。

三、解决意见

彻底解决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在管理费列支带来的弊端, 就应将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

一是从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比较分析, 对照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的属性, 此项费用应列为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办法》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定义为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差额。从而导出以下住房公积金运动会计核算公式: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这个公式与资金运动的会计公式 (收入-费用=利润) 原理相一致。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是:收入-支出=结余。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既相关联, 又有区别:第一,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会计要素与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相关;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会计要素与住房公积金运动间接相关。第二, 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直接来源于住房公积金运动;管理费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管理费用支出专户产生的利息收入。第三, 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是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发生的费用, 支出资金来源于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管理费支出是住房公积金运动间接发生的费用, 支出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第四, 住房公积金运动的主要成果是资金增值, 管理费收支的结果则为管理方面的资金消费。综上,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是两个相关联但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 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是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发生的费用, 符合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规定条件, 理应在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中处理账务, 不能因为额度小就放在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中。两个会计核算体系虽有关联, 但不能混用。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不论多少, 在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中处理账务则很牵强。

二是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与归集住房公积金的银行手续费是相类似的会计事项, 可以依照归集住房公积金手续费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归集住房公积金与转移住房公积金都属住房公积金直接运动, 属性基本一样, 委托资金运营的本质基本一致, 无非是资金划拨方向为一进一出, 手续费标准一高一低, 但这不应成为把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排除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结算科目的理由。归集和转移住房公积金委托开展业务的主体都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受委托的主体都是承办公积金金融业务的银行, 其业务都是公积金运营的直接组成部分, 产生的相关费用都不是公积金中心本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直接发生的, 而是受委托银行接受委托运营住房公积金过程中直接发生的。归集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和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是相类似的会计事项, 按照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相关性原则, 归集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 转移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也应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

篇4: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62号),对住房公积金管理进行规范,明确职工“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

同年,财政部印发《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字[1999]59号,以下简称《办法》)。由于职工在城市间调转,户口迁出所在市、县,可以直接提取住房公积金,不发生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办法》对此费用列支没做具体规定。而对支付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利息和受委托银行的公积金归集手续费及委托贷款手续费列入公积金业务支出做了具体规定。

2002年,《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350号),取消了职工“户口迁出所在市、县”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规定。2005年,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规定:职工调动工作到另一设区城市的,公积金原则上采取转账方式,不能转账的,可电汇或信汇到新工作地的管理中心。同时规定,职工在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在地以外的设区城市购买自住住房,可以向住房所在地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至此,各地公积金中心普遍遇到转移职工住房公积金发生银行手续费账务处理问题。此项费用由职工个人负担没有依据,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办法》没有具体规定。在没有新规定的情况下,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多只好在管理费用列支,此状况一直延续至今。

二、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从管理费列支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定不很明确。因此项费用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没有具体规定,公积金中心大多采取先在公积金账户挂应付款,到年底在管理费用中处理账务。二是导致挤占预算内正常的管理费用。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从内涵到外延没有界定在管理费何科目列支,难以直接列入管理费预算,只好通过管理费其他科目预算“宽打窄用”处理账务。这种管理费没有预算,实际账务处理又要进入管理费结算支出的状况,在其费用发生较少的情况下尚可维持,随着市场配置资源,就业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强,转移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会越来越多,此项费用不能名正言顺地列进预算,必然要挤占其他正常的管理费,容易波及其他正常业务的开展。三是不作为。随着职工异地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情况逐渐增多,转移住房公积金还贷将减少缴存地公积金中心资金规模,职工转移住房公积金归还贷款往往遭到缴存地中心手续费无法列支为由予以拒绝。四是乱作为。对应通过银行转账、电汇等转移的住房公积金,为节省支付银行手续费把住房公积金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致使住房公积金转移过程中失控失管,被挪作他用。

三、解决意见

彻底解决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在管理费列支带来的弊端,就应将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

一是从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比较分析,对照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的属性,此项费用应列为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办法》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定义为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差额。从而导出以下住房公积金运动会计核算公式: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这个公式与资金运动的会计公式(收入-费用=利润)原理相一致。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是:收入-支出=结余。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第一,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公式、会计要素与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相关;管理费会计核算公式、会计要素与住房公积金运动间接相关。第二,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直接来源于住房公积金运动;管理费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管理费用支出专户产生的利息收入。第三,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是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资金来源于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管理费支出是住房公积金运动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第四,住房公积金运动的主要成果是资金增值,管理费收支的结果则为管理方面的资金消费。综上,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与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是两个相关联但不同的会计核算体系,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是住房公积金运动直接发生的费用,符合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规定条件,理应在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中处理账务,不能因为额度小就放在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会计核算中。两个会计核算体系虽有关联,但不能混用。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不论多少,在公积金中心管理费中处理账务则很牵强。

二是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与归集住房公积金的银行手续费是相类似的会计事项,可以依照归集住房公积金手续费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归集住房公积金与转移住房公积金都属住房公积金直接运动,属性基本一样,委托资金运营的本质基本一致,无非是资金划拨方向为一进一出,手续费标准一高一低,但这不应成为把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排除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结算科目的理由。归集和转移住房公积金委托开展业务的主体都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委托的主体都是承办公积金金融业务的银行,其业务都是公积金运营的直接组成部分,产生的相关费用都不是公积金中心本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直接发生的,而是受委托银行接受委托运营住房公积金过程中直接发生的。归集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和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是相类似的会计事项,按照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相关性原则,归集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转移住房公积金的费用也应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

三是按照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应列入公积金业务支出。《办法》出台时,几乎不发生城市间转移住房公积金及相关的银行手续费用支出,对此自然不会做出相关规定。但是,《办法》对支付给受委托银行住房公积金归集手续费已明确从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归集住房公积金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经济活动,这个动态的经济活动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既包括归集也包括转移,归集和转移之后的归集余额是这一经济活动的阶段性成果。既然住房公积金归集银行手续费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同样也应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把归集与转移这一完整经济活动发生的费用,人为地割裂开来,分别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和公积金中心管理费支出,不符合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这如同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经济活动,既包括放贷也包括回收,资金是一出一进,放出的一笔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后,这一经营成果方告完成。如果把放贷与回收完整的经济活动发生的费用,人为割裂开来,放贷(资金划出)的费用分离出来列入公积金中心管理费支出,回收(资金划进)的费用分离出来列入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将给公积金核算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导致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不实,管理费用虚高。因此,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应该按照会计核算可比性的原则,在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中列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予以明确,避免发生公积金核算和实际管理工作的诸多弊端,促进转移住房公积金银行手续费列支更加合理、规范、科学。

篇5:住房公积金单位授权委托书

我单位

授权

同志(身份证号码:)为住房公积金业务经办人员,全权办理我单位及我单位所属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

附:

单位办公电话: 经办人员电话:

单位公章(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经办人签字:

篇6:住房公积金转移申请

兹有我单位职工,身份证号码,因工作调动,已在原单位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转出手续,现申请办理入账手续。

(缴存单位盖章)年 月 日

篇7: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资金划款授权书银行:

本人因购买自有住房,向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组合)贷款(大写):万元。根据个人住房贷款资金拨付的相关规定,现在此不可撤销地授权贵行,在收到公积金中心委贷资金后连同商业性住房贷款全部金额划入售房单位(售房人)以下帐户:

开户银行:;

帐户名:;

帐户号:。

特此授权。

授权人(借款人)(签字):

身份证号码:

日期:

售房人(签字):

身份证号码:

日期:

篇8:住房公积金转移授权书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始于1991年, 当时上海市借鉴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开始进行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发展至今, 已经覆盖到我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住房公积金, 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是职工及其单位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职工住房支出的住房储金, 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最终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

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至今, 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 为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国家而言, 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推动了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 解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问题;对参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居民而言, 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广大城镇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 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消费能力, 改善了广大居民的生活。从1991年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至今, 住房公积金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住房保障作用也分为支持住房建设和支持住房需求两个方面。

1.1 重点支持住房建设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 大量人口涌入城镇。但是房地产或者说住房建设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快速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各大城市住房严重不足、住房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当时职工分房还是采取福利制, 有不少人提出要将福利性的房屋分配向住房商品化过渡。尽管这种思想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大量的住房满足广大城镇居民的需求。也就是说, 完全靠政府一方解决住房问题已经不可能, 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

政府在经过严密的调研之后, 于1991年从新加坡引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该制度的引入缓解了由政府一方提供住房的压力, 转而由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努力来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在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之初, 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住房建设问题,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城镇居民有房可住, 有家可归。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 从财政渠道以外开拓出一个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 为住房建设资金的融通以及扩大住房建设规模起到了重要作用。支持低价位住房建设, 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建立初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1.2 住房需求与住房消费并重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帮助国家缓解了城镇居民住房压力,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住房难这一大问题。对于职工而言, 住房公积金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居民工资的提升方面。这主要表现在职工工资包含住房消费部分之后, 提高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住房公积金作为住房专项工资提高了城镇居民的住房购买力;二是在住房公积金的基础之上职工可以申请住房贷款, 这缓解了职工的资金压力, 提高了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和资金融通能力。

1.3 重点支持住房消费阶段

发展到21世纪, 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资金管理不太规范, 乱用、滥用以及贪污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过深入调研, 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 取消了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建设贷款, 住房公积金制度彻底转变为单纯支持城镇居民住房消费的制度。这一转变正好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因为随着我国城镇的经济发展, 单位为职工的居住需求而自建住房已经不太符合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潮流, 单位自建住房不仅成本高、费时长, 也常常要跟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相适应, 有时候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说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单纯支持住房消费方面转变是大势所趋。

2 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小

目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仅适用于城镇居民, 且在城镇居民中的覆盖率不高。首先, 城镇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均不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其次, 在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的居民中也仅有不到70%的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

2.2 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方面, 从全国范围来看, 我国目前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不高, 相当大一部分都沉淀在资金池中没有进行流动, 住房公积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 从地区差异来看,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居民的住房消费观念不同, 大城市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得比较到位, 而三四线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率较低。

2.3 行业收入差别大, 住房公积金难以实现公平

住房公积金按照工资比例进行缴纳, 这就导致不同工资收入的人住房公积金总额不同。高收入群体住房公积金积累的金额多, 改善住房条件的能力要强;低收入群体住房公积金积累的金额少, 相应的住房改善能力较差。

3 完善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作用的对策

3.1 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

政府应该在现有覆盖范围的基础之上将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者等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中来, 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每个城镇就业者。而对于住房公积金制度已经覆盖的人群, 政府应该加强监管, 确保应建尽建、应缴尽缴。

3.2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行向中低收入者倾斜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

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保证整个制度合理有效地运行。另外, 对于中低收入者首次动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应予以一定政策倾斜, 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中低收入者的政策性住房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李燕, 周勇, 刘传哲.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探析[J].特区经济, 2010 (8) .

[2]梁硕.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低收入职工的住房保障作用[J].住房公积金研究, 2011 (4) .

上一篇:Discuz!社会化登录插件及安装教程下一篇:2015年新规章制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