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2024-05-22

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精选7篇)

篇1: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写给80后找不到工作的程序员[4]

]

遇到压力、困难,没有正确解决方法

因为只要工作,都会有压力,大小不同而已,逃避无疑是面对压力时,成本最低的方法,但长远来看也是代价最高的方法。

“入职即闪”的离开,不会令公司感到惋惜。试想公司是不愿意请不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力的人加盟的。

当然,很多公司没有完善的入司管理制度,培训不到位,新人入职不安排专人带领熟悉情况是绝大部分公司存在的问题。这导致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比想向的大、遇事找不到或者没有正确解决方法,于是造成了离职。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原因进500强的原因,有完善的培训、升职、薪酬体系。

关于处理压力的方法我们先分享下面的故事。

某家长常教育孩子做事要竭尽全力,一天孩子与父母出门,发现路边石头很漂亮,想搬块大石头回家收藏,抱起之后走了一段路,因为石头太重搬不动了。虽然舍不得,但已没有力气,孩子准备放弃。此时,父亲到流泪的孩子身边问:“做事不是要尽全力吗?”孩子回答:“确实没有力气了。”“有啊!”父亲边说,边抱起石头大步走向家的方向,“!永远不要忘记,我也是你力量的一部分!”

工作中,在我们尽力之后,还有无法处理的困难、无法面对的压力,那么向更有经验的同事、朋友请教是个好方法,

相信我们的现在正是他们的昨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他们都经历过,在如果正确应对和处理方面,他们一定会特别愿意分享经验、帮助我们。

无法处理时,救助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不要害怕说出“帮我一下!”这句话。

在成长型的`公司里,大家互相帮助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企业文化。相信这种文化也是“80后”一代所期望的。大家一起面对压力、处理问题会比一个人独自解决问题用时更短、效率更高。

写在最后的话

以上事件中出现的候选人均为“80后”.曾经有人说,不要以时间来划分人,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共同社会背景和大环境,这些东西造就了很多共同的特征。所以,“60后”、“70后”、“80后”这样的划分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了基础。

在经历了3000场面试之后,我可以肯定地说,与同龄人相比“80后”的技术人员给公司HR留下的印象是:更具可素性、拥有更高的可信度、更有潜力。他们正在(已经)成为技术队伍中的生力军!

面对压力大、社会变化快,尤其是开发知识不断更迭的新一代职场人,必然要磨砺出比上一代更有效的方法正确应对。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该也是我们自我提高的必由之路。

篇2: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

掌握下面一些基本方法,也话让我们机会给自己相对准确的定位,

1. 先按以下渠道了解市场价

向资力相当、已找到工作的朋友询问薪水情况(大概范围即可),从而了解自己平均市值;

请教自己的师兄、师姐,能力出从的他们一定已工作有成,从他们那里可以掌握薪水几年后的增长情况。

2. 正确估价

了解目前自己同龄人的薪水之后,给自己估个起薪(原则是:比你自己认为的薪水,至少低一档。掌握全面信息之后,我们反而可能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价格),然后向应聘公司咨询入职几年后的薪水增长情况,最终做综合判断。

入职即闪看对待困难的态度

下面说说最让部门经理和HR感到疯狂的事吧--入职即闪。

这也是最让公司发疯的事之一。

求职过程中,无论是公司,还是候选人都付出了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双方确定合作意向之后,候选人入职成为了公司正式员工,

求职时信誓旦旦的候选人,只工作了1周(1天)就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公司,当被问及理由时,多回答:“工作不适合自己”.

应该说这个理由是对公司和候选人自己的极大嘲弄--双方都缺乏判断力,公司不知道应该找什么样的人加盟,候选人不知道真正来干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工作压力大

社会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每个公司必须全力做到最好,才有可能生存。公司面临的`压力,在工作中被完全转嫁给员工。但刚刚走出校门的“80后”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巨大压力扑面而来的时候感觉不知所措,比如:入职第一天简单培训之后就开始代码的编写或者对产品的支持,更多的东西要在工作中学。

篇3: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去年大专毕业后,蒋兴知回到宜兴官林镇,在一家企业做会计。她和伯父在附近的将军苑小区租下了一间车库。这个仅仅几平方米的车库没有窗户,也没有空调、电视,只有两张床。但对蒋兴知来说,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窘境。

“她报名参加自考本科,已经考过了四门。她还买了会计师资料,准备过完年参加考试。”蒋仁山摸索着从一个破旧的包里拿出厚厚一沓证书,其中有英语口语比赛二等奖、三好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三等奖等证书。

篇4:大学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比较好

大学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比较好?需要做好职业规划。一般说来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黑路、红路、黄路、白路、绿路。

1、黑路,即学术之路。指继续读研究生,拿下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因为博士帽是黑色的,因此,称这条路为“黑路”。成功的人物如:袁隆平。 走“黑路”需要较高的IQ。这是做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智力水平不高,在这条路上走不太远,一辈子只能做些研究的辅助工作。 走“黑路”还需要有自我动力,“不用扬鞭自奋蹄”。学术之路,一切都靠自己来计划与安排,要在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目标,没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要能够耐得住寂寞。黑路需要长时间默默地耕耘,埋头在图书资料之中,穿行于实验室里,少有觥恍交错的热闹场面。可参考:升学考研还是就业,该怎么选择?

2、红路,即从政之路。指当公务员,走仕途,当领导,成为高级官员,因此,这条路被称为“红路”。 这是目前最吸引大学生们的一条路,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屡创新高是明证了。,仅北京市就有4万应界生参加公务员考试,而全国更有超过80万人报考。

3、黄路,即创业之路。指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事业,成为老板,这条路被称为“黄路”是因为黄金的颜色。 相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之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就业不易,创业更不易。参考文章:大学生创业需具备的4个条件

4、白路,即打工之路。指去企业打工,成为“白领”,这条路是最多大学生最终选择的职业发展道路。

5、绿路,即出国之路。绿路是根据“绿卡”来命名的。 出国,拿“绿卡”在过去的很多年中都被视为成功的象征,只要是出国了,只要是拿到绿卡,就是一种成功。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这条路的成功意味也大打折扣,“海归”的作用也被更理性地看待,即使成为国际人也多了思乡的滋味。

通过清晰的职业道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职业目标。

大学毕业后找什么工作比较好?有了正确的途径,在职业道路上就成功了1/3,黑路、红路、黄路、白路、绿路,总有一条适合你!

大学生如何寻找实习机会

一.常规方法

A. 关注网上实习讯息(这当然是琐碎又费神的事情)

B. 投简历(肯定是要把简历做好啦,最好还是有个强人帮着改一下,理一下思路)

C. 面试(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面试,要么不去,要么全力以赴)

常规方法之优:

1. 贴身体会到职场冷暖

2. 毕竟大部分人以后的工作还是常规路子的,所以简历面试这一块的.预演是必需的.

3. 自己学着“怎样获得自己所需”

4. 做得好的以后会用更多的机会

5. 学学复印,打印,打电话,没什么不好,职场基本功

常规方法之劣:

1. 可能实习单位只是要“免费(或廉价)劳动力”,打杂的事情会占去大部分时间

2. 那里的人懒得教你

3. 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从这种环境中自我学习,所以最后浪费了时间一无所得

4. 好的实习人头济济,太难申请到,简历就刷掉一堆

二.非常规方法

A. 家人的关系介绍(去政府机关大多如此。)

B. 自己的同学,朋友介绍 (要求:自己有一定量的人脉,要主动和别人交流,要总结要思考

自己要做事认真,态度诚恳别人才好推荐)

非常规方法之优:

1. 质量比较高

2. 同事关照

3. 有人带

4. 压力小

5. 有问题尽管问,能够直接了解到所有

非常规方法之劣:

1.没压力就没约束

2.条件太好让人充满幻想

大学生如何寻找实习机会建议:

1.两者都要尝试

2.建议先“非常规”,热热身,然后再体验下“真正的冷暖”。

接下来是…..

问题二:怎样实习

一次实习,你要学到的东西有什么?

1.技术性实习(比如学翻译,学新闻,学编程)

要静下心来学扎实,做好整理,认真消化。技术性的东西需要耳根清静,埋头修炼,没有捷径。

2. 公司的管理性,业务性实习

基本了解:公司的架构(大公司了解每个部门负责什么 小公司了解每个人负责什么);业务内容;盈利模式;历史,发展方向;客户组成。

具体了解:每个部门负责的内容,详细每个人负责的内容;每打一个杂,知道它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是哪一个环节,为什么做?它的前面和后面的步骤是什么?不要为做而做。

怎么去了解?

1. 学会提问题,要有针对性。

2. 自己多留心一些共享的文档,一些公开的文件。

3.多参与同事的聊天,有时候听听大家讲话还是很不一样的,能给出一些最直接最真实的看法。

大学生如何寻找实习机会提醒:

1. 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好人的,虚心点,尽管问吧!不要怕碰钉子。

篇5:大学毕业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上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发达国家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建议。这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而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保证使劳动力的素质能不断提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也能一直有所增长,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世界银行报告的作者达尔曼、王水林、曾志华等经济学家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指出中国经济若要再上一个台阶,保持长期发展,也必须朝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而终身学习又是保证使中国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为自主创新奠定基础的最佳手段。

人类的知识传授方法经历过几个阶段:在农业社会,是一种言传身教式的、师傅带徒弟式的方法。到手工业发展起来后,这种方法也没有太大变化。直到工业社会出现后,人类社会的教育形式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文字教育成为主要的方法,知识可以经过教师通过课堂大批向社会传授。但是,对每个人而言,教育仍然只是年轻时期的一段经历。而信息社会的出现给传统的工业社会教育形式带来了新的冲击。因为信息作为知识的载体无处不在,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获得信息。而且,人们逐渐意识到,为了应付市场的竞争,必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终身学习成为新的习惯。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学家发现,若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把创新这一原来经济学家认为是外生的因素变成内生的。在这一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而如果要使创新成为企业一种内在的需求,就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而这一切又与教育有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政府才有针对性地改变了发展政策。过去,政府喜欢强调影响经济增长周期的政策,希望通过政策的微调来保证就业与增长。现在,政府转为强调终身教育,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来保证本国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保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以保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应该说,中国经济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腾飞的基础,但如果不注意保持创新能力,下一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仍是个前景不明的问题。所以,发展终身学习式的教育也是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世界银行的报告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

然而,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发展终身学习式的教育还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从现在起就着手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很好的政策建议也得不到落实。

一、中国的教育有着几千年的传统,而中国教育传统中的核心——“师道尊严”,就是发展终身式学习的一大障碍。

师道尊严树的是老师的权威,靠的是老师掌握着获取知识的诀窍。因此,中国的老师不愿意轻易把自己控制的信息源告诉学生,否则老师就不容易保持自己的权威。虽然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在普及教育上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的教育一般局限于信息的传授。老师总是一点点地把信息释放出来,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权威。考试也就是考那些让学生掌握的信息。因此,虽然我们的考试看起来很难,但学生毕业后一到现实工作中,就往往不知道如何应付。我们也把中国的毕业生称为“高分低能”。

终身式学习是每个人毕生都要做的事,而且主要是学会自学的方法,能自己主动学习。因此,适合这种教育形式的老师应该是启发式的,应该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搜集、整理信息,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从这一角度看,终身学习时代的老师更应该是“良师益友”型的,而不是师道尊严型的。然而,要让中国的老师们理解社会的变化,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教学方法,这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起码需要对现有的教师大批进行培训。

二、随着终身学习制度的普及,获取信息与其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和多样,知识与学位都面临着“贬值”的危险,我们的社会心理尚未做好准备。

信息与货币有一定的相似性。谁都觉得钱多点好,那么如果大家的钱都多了呢?那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知识也是一样。如果大家都有了知识,那么知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如果终身都可以学习,不断积累就可以得到越来越高的文凭,获得各种高学历文凭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学位也就贬值了。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读大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读书的时间越来越长,文凭拿得也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一些人兜里揣着硕士、博士文凭,却很难找到工作,甚至有些人大学毕业了却不得不去做“蓝领”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我国也开始出现,大学毕业生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那么容易。

其实,这反映出人们的心态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差距。人们总喜欢拿他们熟悉的标准去衡量,而这些标准往往是上一辈人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变化迅速的社会了。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工作,而是他们不愿意接受文凭贬值的现实,不愿意接受那些他们认为文凭比他们低的人才该做的工作。换句话说,许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以为自己应该成为“知识分子”了,然而到社会上一看,才知道人家只把自己当作“知识工人”看待。这种反差成为新的失业问题来源,它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也出现在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如不及时地做好舆论准备,这种心理与现实的差距就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三、终身学习必须要有制度的保证,目前,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认识到了培养员工的必要性。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流动性增加,调换工作岗位与工作单位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有些企业或机构的领导并不认为培养自己的员工一定会对自己有利。比如,一个企业如果让自己的员工接受在职培训,而当某些职工接受了培训后决定要“跳槽”,那不就让其他的机构占了便宜吗?如果社会上各种机构的领导都这么想,那终身学习岂不成了空洞的口号?

但是,终身学习对加强一国的国民经济竞争力却非常重要。所以,发达国家对职工的在职培训都做了立法,大企业必须为职工定期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如果企业不遵守,职工可以起诉企业并获得赔偿。正是法律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证,才使在职培训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础,而各企业因为都必须为自己的员工提供再培训机会,大家也都因此而平等了,企业的领导也就不必担心让其他企业占自己的便宜了。中国要发展终身学习方式,必须也制定自己的法律框架,以期使这种方式能成为社会共同遵守的规则。

篇6:应届毕业生陷入找不到工作的恐慌

小金(22岁,应届毕业生)的自述

我一直挺自信,虽说自己的学习成绩算不上出类拔萃,但也说得过去,而且这些年的学习生涯基本上是按我的理想状态发展的。可就在我的人生朝着另一个轨迹转变时,这一切的平静、顺利都戛然而止,我突然发现,接下去的路没法走了——我找不到工作了!

我的希望幻灭始于公务员面试失败。笔试的通过在我的意料之中,面试的失败却在我的意料之外。尽管我努力了,可得来的却是失败。就在那一刻,我蒙了。

我最近仍在复习,准备考事业单位。但是,我的自信没了,老在想如果考不上,我该干什么?家人的建议是,万一真考不上,就去打工。打工?我能做得来吗?有前途吗?在这种煎熬中,我的复习效率非常低,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一边自责,一边却没有任何行动。这样的局面把我打压得很痛苦。

因为实在排解不了,最近我开始在网上寻求方法,结果全是负面消息,什么没有一技之长,就要被淘汰:什么要选好就业方向,不然没前途……让我瞬间负能量爆棚。仔细想想,真是古人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可在这之前,我为什么都没有发现自己这么没用?没有实力,什么工作都碰壁。我的焦虑与日俱增。

近段时间,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过找工作这件事,因为自认为找工作是水到渠成的事,自然而然就会有了。考公务员失败后我“找不着北了”,目前这种一方面放任自己自暴自弃,一方面又觉得这样下去前程尽毁,自己跟自己打架的局面,我是不是有点装可怜求安慰啊?或者受不了挫折在逃避?现在好多同学工作已经有了着落。我不想跟他们比,但总有人在我耳边说谁谁谁考上了公务员,进了什么银行,而我感觉自己好像被遗弃了一样……

心理点评

一直顺风顺水的小金,因为公务员面试失败的打击,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责、消沉,认为自己没用,一无是处,焦虑,不安,看书效率下降,甚至不打算去考试,退缩、逃避。这些情绪行为表现已经成为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小金的抑郁可以用贝克的认知理论来解释。他把面试未通过等同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就等于没有未来……如此这般地推演下去。这是一种灾难化的歪曲信念。伴随着这种思维,他变得沮丧、低落、抑郁、焦虑,行为退缩、逃避,什么事都不想做,不想复习,不想再参加考试,等。消极的行为反过来影响他的情绪,更加焦虑、烦躁,自暴自弃,进一步让他感觉自己无能、无用。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也在强化他的错误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环环相扣,恶性循环,小金困在其中不能自拔。

小金目前面临着职业选择的困扰,出现了焦虑(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和抑郁(自信没了,自我评价过低)的情绪反应。

其实职业选择受人格、父母提供的受教机会、职业信息、受到的鼓励、与教师的亲密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发展心理学,一个个体的职业选择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幻想期,儿童通过游戏接触职业选择;尝试期,青少年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尝试不同职业;现实期,年轻人先选定一个职业类型然后确定一个具体职业。应届毕业生小金正处在职业选择的现实期,大学毕业即将要面临成年期的经济问题和实际生活,加之职业选择的范围逐渐缩小,是小金焦虑的根本所在。

其实,选择职业的第一步是进行深入探索,收集各种职业是否适合自己的信息。最后进入明确期,聚焦于一般职业分类,并在确定某一职业前,花一段时间去体验。建议小金寻找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对自我进行探索,了解自己现有的资源和优势,进行职业选择。

虽然可以通过抗抑郁药物来改善抑郁症状,但针对小金的情况,除了药物更应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小金抑郁的核心问题是他的错误认知和歪曲信念,只有矫正他的这种错误认知,才能避免以后再次出现抑郁。

篇7:“门”非门后找不着“门”

说“到处不时都冒‘门’”,现实案例数不胜数。譬如:秒杀门、玻璃门、粗口门、解说门、奶粉门、禁药门、身高门、奖金门、整容门、袭胸门、耳光门、洗牌门、嫖娼门、订单门、基金门、集资门、间谍门、拉链门、代言门、山寨门、雷语门、爆料门、小三门、裸聊门、赌博门、改名门、版权门、短信门、弑童门、降价门、跳槽门、洗钱门、香烟门、低价门、内讧门、艳照门、辞职门、洗手门、空姐门、寂寞门、护士门、脱裤门、日记门、茶杯门、许愿门、质量门、车震门、校鸡门、性侵门……

说“定睛细看都不是‘门’”,也不是空穴来风。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我认为如今“归罪”起来要怪尼克松搞出的那个“水门”?那么由著名的“水门事件”(乃至之后延伸出现的五彩缤纷的“门”的本来含义)可知,此“门”并非彼“门”。说的其实就是些“事件”——且如今已经从“政治丑闻”事件扩展到了关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黑色”、“灰色”、“粉色”、“桃色”、“黄色”事件上。

有人就纳闷儿了?正经说话难道不好吗?“事件”就“事件”呗,为啥非得弄个“门”出来?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它不是姓“外”吗?何况还带有不少“时髦”、“新潮”、“吸眼球”、以及“新包装旧瓤”的味儿!

由此不由想起多年前听到的一则笑话来:一个服装店的一件新进的毛衣款式不错,价格也蛮便宜,店老板为了“薄利多销”,贴上了几乎没赚太多钱的价格标签。可挂了几天,问津的人倒是不少,可就是没卖出去。店老板百思不得其解。一天,店老板的一位朋友路过进店来看望他,店老板讲出了心里的疑惑。“这好办啊!”那朋友蛮自信地指点店老板道:“你呀,立刻将毛衣上的商标换成外文的,再在原价的小数点前的数字后面加上两个零……”店老板半信半疑地按照朋友的话做了。果然,这毛衣很快就卖出去了!而且不时还会有顾客前来打听还有没有货……

其实,国之传统的“门”原来是很有些讲究的。甲骨文造此字形,写法就象扇“门”,本义也是指日常生活所见的双扇门。后通常用来指建筑物的出入口处作为开关的设备。如《灵枢·玉版》所言:“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

有人以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叫做“院落文化”(或“门文化”)。四壁合围,高墙环堵,朱门红墙,深宅大院。院墙的高矮,常常依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而定,不得逾越规矩(很多机构今日仍然被称作“院”——学院、法院、检察院、科学院、研究院、剧院、医院、寺院等)。既然“院落”多,自然“门”也就多。有正门,就有旁门左道、歪门邪道;有前门,也就有后门、潜门……因为门多,所以汉语中包含“门”的词汇也就特多:门道、门路、法门、一门功课、一门心思、家门不幸、门庭若市、将门虎子、满门抄斩、光耀门媚、败坏门风……有了门,便有了内外之别。于是乎,老外只要到了这“门”堆儿里,通常一时半会儿是找不着庙门的。

然而今天却变了,此门多已不再是彼门了。不时都会冒出的那些个实质不是什么门的“门”,多得反而让老外弄明白了,而自己人则被绕迷糊了?我相信,现今依旧占人口众多的肚子里没多少“洋墨水儿”的国人,恐怕会在这样“门”那样“门”里找不着门了……

上一篇:军训总结报告下一篇:售楼置业顾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