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生产检查

2024-05-19

第一章安全生产检查(共6篇)

篇1:第一章安全生产检查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批

检查用表填写说明

建设部颁布的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定于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为确保新版规范在我省全面贯彻实施,便于实际操作,根据新版规范的条文和建设部有关规定,我站组织专家编制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验批检查用表汇编”。它是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配套使用的全省统一格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在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中都应严格遵照执行。填写检查用表时,除应符合省建设厅《关于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事项的通知》(浙建发[2002]193号)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当合同约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多于国家规范规定的检查内容时,应按企业标准的规定补充检查内容,并按此检查验收;

2、当合同约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高于国家规范的规定时,应按企业标准的规定修改检查表内相应的质量要求指标,并按此检查验收;

3、当检查表中某一检查项目的质量要求指标写明按“设计要求”时,应按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规定,明确填写本工程设计规定的具体的质量要求,并按此检查验收;

4、当检查表中某一检查项目有多种检查内容时(仅限定量检查项目),应按相关专业规范或合同约定采用的企业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检查并另行形成“检查记录表”作为本表的附件。填写本表时,按所附“检查记录表”中的合格检查结果,在本表相应栏目内填写“符合要求”或“抽样检验合格”等合适的结论性肯定用词;

5、当同一检查表内的检查项目不能(或不应)在某一时间一次性检查验收时,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应按实际情况在过程前、过程中进行检查、控制、验收,并填写相应的检查(验收)栏目,但“验收结论”应在表列检查内容全部检查并填写完整后填写,日期以填写“验收结论”的日期为准;

6、当检查表所列某一检查项目的检查(验收)记录栏分为10个小格时,并不表示只需抽查10个点,现场实际抽查点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划分的检验批大小和相关专业规范(企业标准)或本表说明中规定的抽样方案(检查数量)确定的点数抽查。

7、当某一张检验批表有多个编号,填写时应将无关的编号划去,保留实际检查的检验批编号。如当《砖砌体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用于主体结构砌体检查时,应将010701(基础分部用)编号划去。

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二OO二年十二月

篇2:第一章安全生产检查

第一章 安全科学基础

第二章 安全观

第三章 安全认识论

第四章 安全方法论

第五章 安全社会原理

第六章 安全经济原理

第七章 安全管理原理

第八章 行业安全技术

学习目的 了解安全学科

安全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需要了解宣传教育,为生产、生活提供保障。理解安全健康,提高安全意识

普及安全知识,事故类型危害,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提高各种人群的安全意识。(家庭火灾、公共火灾、公共踩踏、交通、旅游、探险、卫生间、厨房等)自我保护

危险行业工作(矿山、建筑、危化品),保护职业过程中免遭伤害,学会应急疏散。避免生活过程中发生意外,生命诚可贵。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为非安全类专业学生学习和了解安全工程知识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对象与任务,掌握事故等基本概念、分类与统计,事故致因与预防对策,系统可靠性与人-机-环境匹配原则;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技术;常见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和化学物品伤害等事故类型、原因及预防;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第一章

安全科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安全产生背景 2.1 事故的逼迫

20世纪60年代,由于制造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事故向大型化发展,事故后果越来越严重,人们和各级政府无法承受这种后果;

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在导弹系统研发过程中,连续发生多起事故。出现了空军标准“系统安全程序”和“系统安全程序要求”;

20世纪60年代初期还出现了核电站的概率风险技术和化工企业的火灾爆 炸指数安全评价法等。

2.2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20世纪40年代-可靠性工程,50年代出现了系统工程,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事故树、事件树、故障率、失效率、可靠度、可靠性、串联和并联等概念和方法都是借鉴可靠性工程来的。布尔代数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矩阵、行列式都是现代数学的知识。

现代数学:在一般几何上进行几何学、代数学和数学分析的研究。

运筹学:运用现有的条件,筹划最佳方案的一门科学。它包括: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规划、几何规划等)、图论、网络与统筹方法、排队论、决策论和预测论等。数学规划又称为最优化方法。

第二节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三、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的随机性

安全的相对性

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安全的经济性

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的潜隐性

第三节

安全科学的定义和性质

一、安全科学的定义

库尔曼阐述:安全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所使用的技术危害作用绝对的最小化,或至少使这种危害作用限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这个目标,安全科学的特定功能是获取及总结有关知识,并将有关发现和获取的知识引入到安全工程中来。这些知识包括应用技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设计,以及预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

J.格森定义:安全科学研究人及技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为目标。

刘潜定义:安全科学是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与转化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行随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

现在的定义: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二、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成就,辨识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工程领域。

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

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两个衡量参数以确定:

(1)设备及物料单位计量具有的致害能力;

(2)系统中拥有各种设备及物料的容量。

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事故。

二、安全技术的发展阶段

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人类认识安全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前——无知(不自觉)的安全认识阶段。

第二阶段:工业革命后——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

第三阶段:形成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特别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等复杂的大生产系统和机器系统——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

第四阶段: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产生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三、安全科学的特征

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即从本质上达到事物或系统的安全最合适化。

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和科学性。

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与相关的学科相结合,相渗透。

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化。

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第四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一、安全科学的由来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技术;

为了减少或消除技术灾难对人类的伤害,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应运而生;

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安全工作方法和单一的安全技术不能满足要求;

对技术的可靠性和技术的危险性这一矛盾运动规律进行研究;

1973年美国《安全科学文摘》提出了“安全科学”;

1981年德国库赫德曼的《安全科学导论》对安全科学的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内容体系作了明确和综合的论述。

二、国内外安全科学的发展历程

1、国外安全科学发展的历程

德国于1863年建立的威斯特优利亚采矿联合保险基金会;各国大学设立安全工程专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2、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

我国安全生产分三个时期:

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体制初创时期

(1949—1965)

(2)受“文革”冲击时期

(1966—1977)

(3)恢复和创新发展时期

(1978年至今)

(1)第一时期:初创

1949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煤矿工作会议提出“煤矿生产,安全第一”。

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高经济指标,导致事故上升。

1960年5月8日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684人,为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矿难。

196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恢复重建安全生产秩序,事故明显下降。

(2)第二时期:冲击

“文革”期间,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被抨击为“资产阶级活命哲学”,企业管理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事故频发。

1975年9月成立国家劳动总局,内设劳动保护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等安全工作机构。

(3)第三时期:发展

恢复和整顿提高阶段(1978-1991)。

出台实施了《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2)。

199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相继颁布了《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等多项法规。

2002年11月出台了《安全生产法》

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200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05年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

2006年初,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三、理论上安全科学的发展阶段

经验型阶段(事后反馈决策型):在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经验作为科学,安全处于被动局面,人们对安全的理解与追求是自发的、模糊的。

事后预测型(预期控制型):人们对安全有了新的认识,运用事件链分析、系统过程化、动态分析与控制等方法,达到防治事故的目的。安全科学缺乏理性,人们仅仅在各种产业的局部领域发展和应用不同的安全技术,以至对安全规律的认识停留在相互隔离、重复、分散和彼此缺乏内在联系的状态。

综合系统论(综合对策型):认为事故是人、技术与环境的综合功能残缺所致,安全问题的研究应放在开放系统中,建立安全的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

第五节

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钱学森对科学技术体系的论述:完整的学科体系必须具备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完整的学科。

1、安全四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和安全系统。

2、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纵横向的分类层次

A 纵向学科分类:

安全物质类、安全社会类、安全系统类、安全人体类。

B 横向学科层次:

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哲学。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学-安全学-安全观。

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哲学层次——安全观

最高理论概括,思想方法论和认识论。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基础科学层次——安全学

安全技术学(含安全的灾变物理学和灾变化学)、安全社会学、安全系统学和安全人体学(含安全的毒理学)。安全科学学科体系技术科学层次——安全工程学

安全技术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和安全人体工程学。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工程技术层次——安全工程

进行安全预测、设计、施工、运转、总结和反馈、提高等一系列具体安全技术活动与方法的总称。

二、安全科学的学科分类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1997年6月颁布)国务院学位办《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一级学科:矿业工程(0819)

二级学科:采矿工程(081901)

矿物加工工程(081902)

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03)

2、教育部1998年发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11个学科门类,249个专业。

一级:工学门类(08)

二级:环境与安全类:(0810)地矿类(0801)

环境工程(081001)

安全工程(081002)

采矿工程(080101)

3、1992年11月1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表的国家标准GB/T13745-92,即《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安全科学技术基础学科(620.10)

灾害物理学(620.1010)

灾害化学(620.1020)

灾害学(620.1030)

灾害毒理学(620.1040)

安全学(620.20)

安全系统学(620.2010)

安全心理学(620.2020)

安全模拟与仿真学(620.2030)

安全人机学(620.2040)

安全法学(620.2050)

安全经济学(620.2060)

安全管理学(620.2070)

安全教育学(620.2080)

安全工程(620.30)

消防工程(620.3010)

爆炸安全工程(620.3020)

安全设备工程(620.3030)

安全电气工程(620.3040)

部门安全工程(620.3050)

机械安全工程(620.3050)

航空安全工程(620.3050)

交通安全工程(620.3050)

矿山安全工程(620.3050)

职业卫生工程(620.40)

防尘工程(620.4010)

防毒工程(620.4020)

生产噪声与振动控制(620.4030)

辐射防护技术(490.75)

个体防护(620.4040)安全管理工程(620.50)

安全信息工程(620.5010)

风险评价与失效分析(620.5020)

工业灾害控制(620.5030)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620.5040)

四、安全科学的教育及学科建设状况 1.安全工程类教育情况

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有学历教育(成人、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和博士)、继续教育(安全专职人员的短期培养)、职工安全教育和干部安全培训教育我国培养高级人才从1957年起步

1958年在北京劳动保护学院(现称首都经贸大学)开办了“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现合为安全工程)专业。

1981年11月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首批得到工学门类“安全技术与工程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

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和东北大学首批得到工学门类“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构成安全工程专业完整教育体系。

第六节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一、研究对象

二、范畴

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范畴,以分为四方面: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理论)—安全工程与技术

—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第七节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及方法

一、课程结构及主要内容

二、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要求

意义: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么懂得保护人身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保护环境、加强理论与安全新技术的研究。

要求:

1)理解并熟悉安全科学、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及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其实质;

2)从哲学高度领会安全价值观,并从认识论、方法论上分析安全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掌握安全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理解制定安全工程技术措施及法律法规的理论依据。

本章小结

一、基本概念

安全

安全科学

本质安全化

安全评价

重大危险源

固有危险度

二、基本原理

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安全科学研究的对象及范畴,主要研究内容?安全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其作用。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分析其对安全

篇3: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

“稳、进、好”的2013年

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举办的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3年经济运行的成绩来之不易,国民经济的表现可以用“稳、进、好” 3个字概括。但2013年的GDP数据仍是自1999年GDP同比增长7.6% 以来最低增速。

“稳”字是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具体表现是经济增长平稳、物价平稳、就业稳定和农业稳固。2013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 845亿元,比2012年增长7.7%, 增长速度与上年持平;CPI全年上涨2.6%,完全达到调控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 000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粮食总产量更是突破12 000亿斤大关。

“进”字是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马建堂用4个主要指标进行说明:一是第三产业2013年占比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二是中西部地区GDP占比为44.4%,比2012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城镇化率为53.73%,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四是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数为3.03。

“好”字是为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马建堂用5组数据说明:2013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0%;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4.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4%;全部就业人口生产的GDP比前年提高了7.3%; 单位GDP能耗也下降了3.7%。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劳动生产率正在稳步提高, 经济正在稳步向好。

另外,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总体呈现出“两降一稳”的格局。 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 创下10年来的新低;而受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13年我国消费增速也明显下降,同比仅增长13.1%,增速较2012年的14.3% 回落了1.2个百分点;此外,2013年全年出口增长7.9%, 增速与2012年持平。

房地产市场低开高走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 6 01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4%), 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9.4%。房屋新开工面积201 208万m2,比上年增长13.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1.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 比上年增长17.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7.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其中住宅销售

额增长26.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49 295万m2,同比增长35.2%。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22 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3.1%,自筹资金增长21.3%,利用外资增长32.8%。

正如我们在2013年上半年总结提到的一样,可以说本年度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冷四热”的局面,“一冷” 为为::22001133年年初初的的““国国五五条条””调调控控政政策策在出台后全面遇冷;而“四热”则为: 行业投资环境全面回暖、城市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回升、重点城市房价普涨、土地市场量价齐升。

政策方面,2013年2月,政府出台“国五条”限购政策。2月,北京、 上海、重庆、济南、大连、合肥等城市均发布了楼市调控地方版细则。2013年 “调控”字眼在公开场合消失,行业政策面趋于平缓。新一届政府在2013年以来历次重要会议中,均未提及“调控”二字。在三中全会最终公布的决定中,对房地产行业虽无明确扶持表态, 但诸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等内容均毫无悬念地将对未来行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反观地方上,10月以来, 在深圳、北京、上海相继推出进一步严格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相关措施后,作为一线城市中没有颁布新政策的广州,也于11月18日下午果断地发布了“穗六条”。至此,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全部升级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态势。从调控内容上来看,“限购、 限贷、限价”的思路依然明显。限购上, 上海与广州增加了非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税收或社保的年限;限贷方面, 上海、广州、深圳3个城市均将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提至7成。限价方面, 北京则通过“限房价、竞地价”方式, 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并提出将确保2年供应7万套,约占市场供应量一半。

土地供应方面,2013年以来,随着楼市成交走势的不断上扬,全国土地市场也迎来了成交高峰。数据显示, 2013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 814万m2, 比上年增长8.8%;土地成交价款9 918亿元, 增长33.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 2013年房企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销售业绩大幅提升、现金充裕,因而高总价地块成交不断,总价和单价“地王” 的门槛也被抬升。此外,重点城市土地出让底价逐年提升,土地价值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长,加之2013年北京、 上海等城市的核心区域地块供应较多, 也使单价门槛节节攀升。

住宅市场方面,2013年,“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多到让人感到疲惫。但值得注意的是,依然有不少地方房价犹如股市般惨跌。因此,2013年房地产市场的真实写照是:一边是一线城市连续20余月的高涨,一边是温州等城市连续26月下降;一面是“地王”迭出频遭哄抢, 一面却是无人问津。

商业地产方面,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 551万m2,比上年增长17.3%,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其中,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81 428亿元, 增长26.3%, 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 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2013年商业用房开发投资的年增速有望连续第5年超过住宅开发投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20大城市商业地产总存量已达到6 461万m2,预计在2014年,20城市总体新增供应还将增加1 500万m2。尤其是在沈阳、天津、 成都等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的商业项目入市规模有1 000万m2以上。

节能环保政策频出,促使行业加快节能步伐

虽然国家倡导绿色、低碳已经多年,但对空气治理的效果并不显著。 尤其是2013年,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而且出现雾霾的区域也越来越多。 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众多的节能环保扶持政策和相关措施。

1月,国务院以国办发[2013]1号文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 期间,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新建绿色建筑10亿m2, 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20%。2月,商用制冷设备环保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适用于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水源热泵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屋顶式空气调节机。3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建立我国低碳产品的认证体系的主要内容。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批准的《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通风空调系统清洗服务范围、服务要求、服务实施步骤、服务质量验收等内容。5月,新的制冷剂标准实施,新版加入可燃性制冷剂在标识、运输、 安装、储存、充注等环节的安全操作与使用, 增加可燃制冷剂器具的安装和维修要求。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R22被限定2020年淘汰,R123被限定2030年,发展中国家可以推迟10年。 6月,行业标准《空调器的绿色环保要求》正式实施。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如福建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 省经贸委等部门起草了《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并向省直有关单位和地市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出,拟拆除大型公共建筑, 要按有关程序提前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从2014年起,“福厦泉”的保障性住房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山东省财政厅则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研究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财政奖励政策, 对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给予奖励。

上游链普遍处于下行阶段

制冷剂方面, 2013年对制冷剂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年份。我国制冷剂主要以R22、R134a为主。 2013年,R22供求关系趋紧,价位波动不大,原因在于国内受环保压力与实行HCFC配额生产影响;R134a市场则受产能严重过剩和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价格从年初25 200元/t,高位一路下滑至岁末17 600元/t,全年跌幅达30% 左右。

铜价方面,2013年全球铜市场呈现出上半年大幅下跌,下半年为见底反弹后震荡走势,根据沪铜指数总体走势, 2013年最高点为2月初的60 112点, 最低点为6月28日的47 680点。2013年整体走势为2011年以来全球铜市场见顶回调走势中的一个插曲,2011年2月28日,76 638点是最近3年的最高位, 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回调走势。2013年沪铜继续下行表明铜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动能和下行的空间。从2013年全年来看,中国经济等金砖国家经济放缓、全球铜去库存化、美国开始退出持续四轮的QE政策和欧洲经济复苏还漫长是铜价再下一个台阶的主要成因。 根据统计,2013年2—12月底,沪铜累计跌幅约为12%,2013年上半年累计跌幅16.5%;下半年累计涨幅4.5%。

篇4:秘籍第一章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们便接触到了“写景作文”这一特殊而又常见的类型。说它特殊,是因为这类作文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作为习作训练而出现;说它常见,是因为我们平时写作文经常需要写景。景色的描写,不仅可以为我们的叙事增添色彩,还可以起到衬托情绪的作用。因此,咱们“演武厅”的第一场训练,就从写景开始!

第一式——井然有序

在写景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写到很多景物,那么,怎样安排它们的先后顺序呢?在动笔之前,我们不妨在心里为它们排个序。有了顺序,写起来才不会显得凌乱。如果事先不想好,写起来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读者读起来也会晕头转向哟!

第二式——主次分明

在动笔之前,我们还要想一想,在你写到的景物中,有哪些是最美的,哪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或者有哪些是最契合主题的,那么对于这类景物,我们就要着重去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第三式——人景呼应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能写到人的活动,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人景呼应,一定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但是有同学会说:“我描写的景色里面真的没有人呀,怎么办呢?”哈哈,别忘了,作为景色的观察者,你就身处景色之中啊!写景之余,再写一写你的感受,你的作文就不再呆板,而是充满了灵性。

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篇佳作吧!

演武厅小练兵

秋 天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 仲羽洁

炎热的夏天走了,带来了美丽的秋姑娘。不信?我带你去公园瞧瞧!

你看!小草换上了金灿灿的礼服,迎接着秋姑娘的到来。顽皮的风娃娃,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偶尔有几片干枯的黄叶,像蝴蝶似的旋转着落下来。路边,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也开得这么鲜艳,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把小路染得香气扑鼻。草丛中夹杂着迷人的菊花,五颜六色,走近一闻,有股淡淡的清香。池塘里的荷花姑娘走了,只剩下荷叶笔直地站在那儿,整个池塘像铺满了绿色的伞。几棵常绿的树木,像战士一样保卫着公园。小草、菊花、树木,把秋天衬托得更加美丽。

你瞧!小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做游戏,老年人到公园里跳舞、打太极拳。他们都脱下了T恤衫,换上了长袖外套,漫步在公园的各个地方,公园里荡漾着笑声。人们,让秋天增加了勃勃生机。

不一会儿,下起了秋雨。秋雨绵绵,滴在身上,凉凉的。雨中还夹杂着风,一阵风吹来,吹在脸上,很凉爽。秋雨、秋风,让秋天变得更加丰富。

这就是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秋天。我爱秋天!

篇5: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大纲第一章

目的: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对清洁生产有一个初步的,比较正确的认识,消除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障碍;了解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内容、要求及其工作程序。

重点: 1.建立审核小组,制定审核工作计划

2.宣传清洁生产思想

取得领导支持 → 组建审核小组 → 制定工作计划 → 开展宣传教育

取得领导支持:

1.宣讲效益

• 经济效益

• 环境效益

• 无形资产

• 技术进步

2.阐明投入

•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必要时间投入;

• 监测设备和监测费用的必要投入;

• 编制审核报告的费用;

• 聘请外部专家的费用。

组建审核小组:

1.推选组长

组长的条件是:

• 具备企业的生产、工艺、管理与新技术的知识和经验;

• 掌握污染防治的原则和技术,并熟悉有关环保法规;

• 了解审核工作程序,熟悉审核小组成员情况,具备领导和组织工作的才能并善于和其它部门合作。

2.选择成员

小组成员的条件:

• 具备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知识或工作经验;

• 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及新技术信息;

• 熟悉企业的废弃物产生、治理和管理情况以及国家和地区环保法规和政策等 ;

• 具有宣传、组织工作的能力和经验。

3.明确任务

审核小组的任务:

• 制定工作计划;

• 开展宣传教育;

• 确定审核重点和目标;

• 组织和实施审核工作;

• 编写审核报告;

• 总结经验、并提出持续清洁生产建议。

制定工作计划

编制审核工作计划表,内容包括 : • 阶段工作内容

• 时间进度

• 责任部门和人员

• 考核部门和人员

开展宣传教育

1.确定宣传的方式和内容

2.克服障碍

• 思想观念障碍

• 技术障碍

• 资金物资障碍

篇6:第一章安全生产检查

参考答疑:

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F公司的吊管机属于特种设备。该类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

(1)吊管机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资料;

(2)吊管机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3)吊管机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吊管机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吊管机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2.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措施、电气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技术措施、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等。3.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费用:(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需要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规范、定期检测检验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5.应审查并复印的材料主要包括:

(1)有关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A公司法人代表资格证书,安全资质证书,施工简历和近3年安全施工记录。

(2)作业人员年龄、工种、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要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素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合格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3)A公司是否能保证安全施工的组织机构、工器具、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涉及定期试验的工器具、绝缘用具、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是否有具有检验、试验资质部门出具的合格的检验报告。

(4)A公司施工队伍是否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机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有资质证书。

6.在本次工程承包过程中,A公司的安仝管理应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要根据自身的安全资质和能力,承包相应的工程。承包工程合同签订后,应成立组织机构,实施项目制管理。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2)根据工程需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出现责任和管理制度执行的真空。在B化工厂没有相关制度和要求的情况下,应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3)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要界定清晰。责任界定可参照B化工厂对发包工程安全协议的有关要求。

(4)要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核实和确认。有些施工现场既有正在生产运行的设备,也有施工改造的设备、设施等,保证安全的设备系统的隔离措施应以B化工厂为主实施,A公司应做好核实和确认。

(5)针对项目施工的环境、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对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6)在危险性较大或与正在生产运行设备、区域有交叉的施工,设置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防止发生意外

7.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8.从大的概念来讲,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由煤矿安全、非煤矿山安全、粉尘防爆、电气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石油化工安全、民爆物品安全、烟花爆竹安全、涂装作业安全、交通运输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职业安全、个体防滑设备、特种设备安全、通用安全生产等多个体系组成。每个子体系又由若干个部分组成,如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子体系又包括冶金安全、有色金属安全等下一层级标准。因此,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是一个多层级的组合。主要的安全生产标准子体系有: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综合管理安全标准系统、井工开采安全标准系统、露天开采安全标准系统和职业危害安全标准系统等四个部分。

(2)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固体矿山、石油天然气、冶金、建材、有色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多层次、多组合的标准体系。

(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通用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

(4)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原辅材料使用标准、生产作业场所标准、生产技术工艺标准和生产设备设施标准等。

(5)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头部防护装备、听力防护装备、眼面防护装备、呼吸防护装备、服装防护装备、手部防护装备、足部防护装备、皮肤防护装备和坠落防护装备等九个部分。

9.安全生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制定程序分九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一样,不同之处是,行业标准有一个备案阶段,需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0.《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锘,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1.《安全生产法》不但赋予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也设定了相应的法定义务。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从业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包括:(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安全培训的从业人员包括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作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未经安全生产

13.《矿山安全法》对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定主要有:(1)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矿长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依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行政领导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矿山安全的内部监督。为了加强安全管理和企业内部监督,法律通过授权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和工会的监督来形成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3)安全培训。主要有全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矿长培训。

(4)未成年人和女工的保护。矿山企业不得录用未成年人从事矿山井下劳动。矿山企业对女职工安全要实行特殊保护,不得分配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5)矿山事故防范和救护。矿山企业必须制定矿山事故防范措施,并组织落实。矿山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组成的救护和医疗救急组织,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药物。

(6)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矿山企业必须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安全技术措施专项费用必须全部用于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不得挪作他用。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15.《安全生产法》针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基本职责,主要包括:(1)依法应当负有的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5)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6.制定《矿山安全法》时,国家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矿山安全。根据国务院的现行规定,法律中规定的矿山安全监督的主管部门已不再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矿山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对矿山安全工作行使下列六项管理职责:

(1)检查矿山企业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2)审查批准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3)负责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

(4)组织矿长和矿山企业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5)调查和处理重大矿山事故;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管理职责。

17.(1)国家对安全培训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专项监管”、“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

(2)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②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③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⑤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⑥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⑦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3)安全培训时间分二类,一类是初次安全培训时间,另一类是每年再培训时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18.《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规定,继续教育按照注册类别分类进行。(1)注册安全工程师在每个注册周期内应当参加继续教育,时间累积不得少于48学时。

(2)继续教育由部门、省级注册机构按照统一制定的继续教育培训大纲组织实施。(3)中央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可以由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组织实施。

(4)继续教育应当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承担。

19.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通过硫化氢与硝酸银作用形成黄褐色硫化银胶体溶液,比色定量.20.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h各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21.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主要有:(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级负有安全职责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及其副手、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作业工人的安全 职责。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落实好“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

22.(1)劳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主要有防护用品性能、保护部位、防护用途三种分类方法。按防护性能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按劳动防护用品防护部位分为头部防护用品、呼吸器官防护用品、眼(面)部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手部防护用品、足部防护用品、躯干防护用品、护肤防护用品;按劳动防护用品用途又可按防止伤亡事故的用途和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分类。(2)对劳动防护用品配置的规定主要有: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23.安全生产检查的分类方法很多,习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以及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其工作程序具体如下:

(1)安全检查准备

①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③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 ④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⑥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⑦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

即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3)综合分析

上一篇:选择mba的原因下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