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2024-05-07

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共14篇)

篇1: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建立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和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

第三条

本制度规定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

第四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五条

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公司主要负责人

应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应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第七条

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一)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任组长,安全环保部科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

安全环保部

(一)负责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二)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三)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第九条

项目部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对本项目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责任。

(二)各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环保部和公司领导报告。

第三章

事故隐患排查 第十条

事故隐患排查方式

(一)事故隐患排查的方式包括:定期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二)综合性安全检查:对施工用电、特种作业、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三)专项安全检查:包括脚手架、特种设备、施工用电、机械安全、防雷防风、交通安全、安全工器具、安全标识、消防、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上级临时安排的专项安全检查等。

(四)季节性安全检查: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情况,而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如春季安全检查、秋冬季安全检查等。

(五)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五一节、国庆节和春节等节日前后的各项安全检查工作;

(六)日常安全检查:日巡检、周例检。第十一条

事故隐患排查的范围

(一)事故隐患排查的范围应涉及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具体包括: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情况; ——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情况;

——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情况; ——重要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运行及检测检验情况;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建档、监控及措施落实情况;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情况;

——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应急设备设施维护情况;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的情况;

——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包括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道路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防护设施等;

——设备安全管理情况等。

(二)发生以下情况,各部门、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更新; ——施工条件或工艺改变;

——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 ——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大的调整的。第十二条

事故隐患报告

(一)发现事故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作业人员报各部门、班组长或安全员,公司各部门报安全环保部、项目部每月将本项目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分类后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环保部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分类。

(二)隐患报告应包括事故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的控制措施等。第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项目部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和各部门进行的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也应同时报告安全环保部进行登记备案。

第四章

事故隐患治理

第十四条

对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各部门、项目部、班组应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作出书面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一般事故隐患由相关部门或班组长组织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第十六条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一)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由安全环保部提交公司,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相关部门、项目部、班组落实隐患整改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二)治理方案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事故隐患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安全环保部应进行监控。

第十八条

公司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各类资源。

第五章

事故隐患统计报告

第十九条

事故隐患信息统计分析

每季度,由分管生产安全的副总经理组织召集,对全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安全环保部认真填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表,并根据本省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要求,于每季度结束后以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报送相应的安全监督部门。

第二十条

事故隐患季度总结通报

公司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有效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及有关建议,每季度进行通报。

第六章

事故隐患预测预警

第二十一条

公司及各部门、项目部通过与气象部门联系、上网、接收项目法人信息等途径及时获取水文、气象等信息,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第二十二条

公司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应采取预防措施。

第二十三条

公司每季度对本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安全生产预测预警。

第七章

奖、罚则 第二十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列入奖罚考核。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实施。如果出现隐患排查治理环节断层而造成的责任,由所在断层环节的主要负责人承担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报告事故隐患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评先进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

根据隐患的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对隐患发现者进行5~500元的奖励,奖励采用现金兑现,由安全环保部申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对员工上报的事故隐患,不整改或不上报的,一旦发现按情节严重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00~500元。

第二十八条

对发现事故隐患不力,而又发生事故的部门应对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罚款2000~5000元。

第二十九条

发现了事故隐患因未及时整改,报告人也没继续上报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将对发生事故的部门按照从重处罚,对责任人将从重处理。

第三十条

对报告人特别是越级上报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或有此嫌疑的,一经查实报总经理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安全环保部所有。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篇2: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安全检查是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作业,防范和整改隐患。

2、安全工作除经常安全检查外,每年还应进行群众性的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3、安全检查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必须建立企业负责和有关人员的安全检查组织,要加强领导,做好检查工作。

4、安全检查应贾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以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为中心,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5、各级检查组织人员,有权要求受检查单位报告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有权调查询问及召开座谈会,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行为,对重大隐患题,有权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并向上级报告,对畜意对抗检查者,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二、组织方法

1、矿级检奎,由主管安全的矿长组织各部门和有关部门负责进行,每月进行二至四次

2、由车间、班组检查,由车间、班组会同技术员、安全员进行,每天检查一次。井下作业安全员二十四小时跟班作业。

3、企业每年对锅炉及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气装置、起重设备、矿房建筑运输及车辆以及防火、防毒工作,分别进行专业检查。

4、矿应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对降温、防署、防雨、防洪、防雷电、防风及防冻保温工作,进行季节性考查。

三、隐患消除原则

1、各级检查组织和人员,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逐项分析研究,并落实整改措施,做到定项目、定时间、定人员,凡班组能整改的不交车间,凡车间能整改的不交矿。

篇3: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不过, 该负责人也承认, 在应对引发福岛核事故类似的极端自然灾害事件时, 我国核设施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国家已制定了短、中、长期计划, 要求和督促各民用核设施按期完成相应改进工作。目前, 一些短期项目已完成, 中长期项目正在进行中。

据悉, 去年国家核安全局、能源局和地震局对全国41台运行、在建核电机组, 3台待建核电机组及各民用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进行了综合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包括核设施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在建核电厂的建造质量、多种极端自然事件叠加事故的预防和环保措施等11个方面。

该负责人说, 本次核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深度基本与国际社会在福岛核事故后开展的检查保持一致。此外, 国务院已审议及原则通过了综合安全检查报告和《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我国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共15台, 迄今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 (INES) 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 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事件。”该负责人说, 据世界核运营者组织 (WANO) 主要性能指标, 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安全水平较高, 普遍处于国际较好水平, 部分机组达国际先进水平, 有些机组名列前茅。如秦山第三核电厂两台机组在WANO排名中已连续多次位列第一, 连续六年达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以来, 大亚湾核电厂在法国同类型机组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 获27项次第一名。

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报告, 全球人均辐射剂量为2.8毫希沃特/年, 其中天然辐射为2.4毫希沃特/年, 人工照射为0.4毫希沃特/年 (主要是医疗照射) 。我国标准规定, 人类核活动对公众所造成的附加剂量限值为1毫希沃特/年。

多年监测结果显示, 我国核设施周边辐射剂量及放射性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核电厂放射性废气、废液排放不到排放限值的1%, 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量仅为设计值的几分之一。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对周围公众个人最大年有效剂量是国家标准的万分之几, 不到天然本底辐射水平的万分之一。

篇4: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我省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尚未落实到位,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够广泛深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等,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仍然任重道远。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我省“十三五”规划,并提出如下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严格有效的监管体系。一要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为契机,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应问责机制。调整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将抽检不合格或主动打击案件不再作为平安考核扣分内容,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强化监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食安办的定位和职责,充分发挥其牵头协调和督查考核的作用,完善部门协同监管工作机制,加强力量整合,实现数据共享,形成监管合力。三要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基层监管站所标准化建设,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监管装备等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提升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推进乡镇(街道)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指导并适当提高工资补贴待遇,切实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四要加大财政投入,保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经费足额到位,增加检测种类,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测批次和频率,增加抽检覆盖面;加强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建立第三方公共检测平台,研究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二、夯实基础,进一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一要积极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统一完善社会诚信系统,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做到企业信用与风险等级、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信用公示与信用结果应用“三结合”;实施“黑名单”管理办法,加大“黑名单”公布力度,倒逼企业落实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行政约谈,签订责任承诺书,引导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大中型超市、餐饮、农贸市场等特定生产经营主体的企业自律和行业规范。二要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重视农业生产地方标准修订,加强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地的跟踪指导,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市场准入监管,通过自检、抽检、索证、备案等制度建立完善销售环节的安全屏障。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同时开展灌溉用水和大气指标监测,确保农业产地环境质量安全。三要加快出台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解决“低、小、散、乱”问题,把食品产业做强做大。四要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继续巩固深化千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建设成果,健全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强化对统一配送食品的管理,推广使用安全塑料、铁质餐具,为中小学生提供安全的饮食条件。五要创新监管的方式方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以监管数据为技术平台的监管方法,加强对互联网销售食品等新生业态食品的安全监管。

三、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一要严格按照新食品安全法中有关行政拘留和重复违法行为处罚、提高行政罚款额度、强化刑事责任追究等要求,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和通报大案要案,突出重大违法案件的惩治警示力度,形成集中打击、重典治乱的氛围。二要加强部门协作联动,认真落实《关于建立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协作机制意见》、《浙江省食品危害认定操作规程》等规定,注重行刑衔接,通过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涉嫌犯罪联动执法机制、抽检互报和案源互通制度等方式,推动形成部门密切合作、信息畅通、高效打击的执法监管协同机制。三要加强执法干部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执法力量配备,加大执法经费投入,支持利用先进科技装备执法,提高快速、准确执法能力。四要建立和完善与群众的互动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工作制度。加强投诉举报信息的相互沟通,推进食品安全举报受理资源的整合,确保及时受理、及时处置、及时反馈。

四、健全机制,进一步形成社会共治局面。一要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顶层设计。深入研究新形势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途径和方法,明确思路,整合资源,谋划项目,加快形成务实有序参与的共治格局。二要认真宣传贯彻新食品安全法。按照“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行政相对人,特别是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等的普法宣传和培训。三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宣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四要做好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信用情况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黑名单”,坚决曝光危害群众食品安全的典型事件,做好政府应急信息公开。五要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生产、诚信经营。充分借助金融保险机构力量,健全责任保险助推食品安全工作等机制。六要大力发展食品协管员、监督员、志愿者、义工队伍,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5: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海曙供水分公司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和适用情况

检查评估报告

编写人: 张丹雪 审核人:马玉龙 批准人: 董向伟 批准日期:2014-10-15 宁波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海曙供水分公司

公司概述

2004年 4月2 日,总公司发文(甬水办[2004]27号文件)成立海曙供水公司筹建办公室,2004年11月3日,海曙供水分公司在江南供水分公司试运行。2005年1月1日,海曙供水分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2月28日,分公司迁址马园路166-172号。至今,分公司共有职工56名,外聘37名;外协抄表11名,泵站人员8名。海曙供水区域地处市中心,东面以奉化江为界与江东供水区域相邻;北频余姚江为界与江北供水区域相邻;南面以杭甬高速公路为界与鄞州供水区域相邻;西南供水区域辐射至望春区域。全区域供水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35万,供水用户约为134384户,供水加压泵站50余座,100以上口径管线共400多公里,全区域共有9个街道,是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海曙供水分公司拥有固定资产一亿六千多万。

一、检查和评估目的

为了公司一年来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持续改进,实现源头防范的目的。

二、检查评估依据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2、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

三、评价范围

1、报告涉及的主要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标准。

2、报告涉及的场所:体系内各单位产生设施、设备。

3、报告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

4、公司安全法律制度执行和适用情况检查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董向伟 副组长:胡伟杰

成 员:马玉龙、包雪芬、李亘、汪天杰、任贵娣、乔 磊

四、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及适用情况调查

1、安全法律、制度规程获取情况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等获取收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

2、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情况调查

①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情况调查,公司对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良好,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设立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定了各种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各种应急物资配备充足到位,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对新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证,持证上岗率100%,并按时进行复审。

②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记录和现场查看,公司存在以下问题:    消防意识不到位。

偶尔安全生产防护服装穿戴不足。标志、标识缺少。

五、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情况调查

1、安全制度规程充分性检查

目前公司的各种安全管理文件,基本覆盖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但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部分管理制度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施工和维修安全管理、安全标志、劳动防护用品(具)和管理等制度需要补充修订。

2、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性检查 检查组对属于公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规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基本上内容符合实际情况,可继续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修订。

六、检查评估结论:

海曙供水分公司对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程遵守情况良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基本适用,但部分安全生产制度、职责、规程需要修订。

篇6: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检查评估报告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宁津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我公司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可承担单项合同金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下列工程的施工:库容1000万立方米,装机容量10MW及以下水利水电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和建筑、安装和基础工程施工。工程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大坝、电站厂房、引水和泄水建造物、通航建筑物、基础工程、导截流工程、砂石料生产、水轮发电机组、输变电工程的建筑安装;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压力钢管、闸门制作安装;堤防加高加固、泵站、涵洞、隧道、施工公路、桥梁、河道疏浚及吹填、灌溉、排水工程施工。

施工过程中的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空坠落、触电、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机械伤害、火灾等。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高温、粉尘、有毒气体和人员素质导致的安全意识薄弱等危害因素。针对这些危害因素,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有效地防止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1、检查和评估目的

为了解一年来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持续改进,实现源头防范的目的。

2、检查评估依据

2.1. GB/T28001-2011、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2.2. 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安全管理情况、监视与测量记录等。

3、评价范围

3.1. 报告涉及的主要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标准。3.2. 报告涉及以上所列的危险危害因素。

3.3. 报告涉及的场所:体系内各生产单位的设施、设备。

3.4. 报告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4、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及适用情况调查 4.1. 安全法律、制度规程获取情况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发文等获取收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识别出我公司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出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法规、标准规范共计207部。

引用公司各种管理制度30项。

4.2. 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情况调查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记录和现场查看,对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良好,主要体现在:

 员。

 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质安科、各生产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设立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建立了安全、员工职业健康等档案资料,完善、规范基础管理工作。

 演练。

 全活动。

  特种作业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证,持证上岗率100%,并按时进行复审。对压力管道、起重设施、车辆、电焊装置、爆破装置和消防设施等都进行了定期检对新进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开展全员安全上岗培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制定了各种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各种应急物资配备充足到位,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验,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有效。

     按标准发放了劳保护品,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质安科、各生产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按期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各种职业卫生设施正常运行。

劳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药品按规定发放,现场清凉饮料供应充足,职工劳保用品穿戴情况良好。

 安全管理绩效良好,一年来没有发生工伤、火灾、重大设备、交通、生产等事故,生产现场尘毒浓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没有出现职业病倒,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

5、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情况调查 5.1. 安全制度规程充分性检查

目前公司的各种安全环保管理文件基本覆盖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5.2. 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性检查

检查组对安全管理和安全规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基本上内容符合实际情况,可继续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安全操作规程基本满足生产实际需要,但由于随着工艺的变化,设备、设施也作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安全操作规程也作相应的增减。

由于人员、工艺、设备及设施的变化危险有害因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故也对危险点源如期进行识别。应急救援措施方案方面,对较大危险源已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6、检查评估结论:宁津县水利建筑安装公司对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规程遵守情况良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基本适用。

篇7: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检查评估报告

编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成都春源有限公司概述

内容包括业务范围、组织结构,人员、安全领导和职业安全健康小组成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设置。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高温、生产性粉尘、有毒气体。(完善)针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XXXX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有效地防止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一、检查和评估目的

为了解XXX一年来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持续改进,实现源头防范的目的。

二、检查评估依据

1、GB/T28001-2001、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HACCP)

2、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3、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安全管理情况、监视与测量记录等。

三、评价范围

1、报告涉及的主要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标准。

2、报告涉及XXX公司以上所列的危险危害因素。

2、报告涉及的场所:体系内各单位产生设施、设备。

3、报告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

4、XXX公司安全法律制度执行和适用情况检查评估领导小组 组长:

四、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及适用情况调查(1)安全法律、制度规程获取情况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等获取收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识别出XXX公司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识别出国家法律XXX部,行政法规和

部门规章XXX部,地方法规XXX部,标准规范XXX部.引用公司各种管理制度XXX项。

XXX公司目前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程有XXX项,安全操作规程XXX项(2)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情况调查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记录和现场查看,XXX公司对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制度规程的执行情况良好,主要体现在:

 分厂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设立了安环科,设置XXXX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建立了XXX公司安全、环保、消防、员工职业健康等4门XXXX类档案资料,完善、规范基础管理工作。

   复审。

       对特种设备等都进行了定期检验,各种安全保护设施完好有效。按标准发放了劳保护品,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分厂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按期组织职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各种职业卫生设施正常运行。

劳动防护用品、防暑降温药品按规定发放,现场清凉饮料供应充足,职安全管理绩效良好,一年来没有发生工伤、火灾、重大设备、交通、生制定了各种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各种应急物资配备充足到位,定期开展对新入厂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开展全员安全上岗培训,经常开展特种作业经过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证,持证上岗率100%,并按时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

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

工劳保用品穿戴情况良好。

产等事故,生产现场职业危害程度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没有出现职业病倒,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

五、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情况调查

1、安全制度规程充分性检查

目前公司的各种安全管理文件有XX项,基本覆盖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但按《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部分管理制度如安全目标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施工和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较大危险源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安全标志、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制度需要补充修订。

2、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性检查

检查组对属于公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规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基本上内容符合实际情况,可继续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自2009年以来,由于XXX公司机构及人员变动交大,部分安全制度也相应增加或减少,如XXX公司已不设置技术副厂长一职、增加区域工程师、主管工程师等职,其安全管理职责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安全操作规程基本满足生产实际需要,但由于随着工艺的变化,设备、设施也作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安全操作规程也作相应的增减。

由于人员、工艺、设备及设施的变化危险有害因素也相应发生变化,故也对危险点源如期进行识别。

应急救援措施方案方面,对较大危险源已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根据公司《关于修订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通知》要求,部分应急措施格式要有关规定有偏差,事故预防预警方面内容不足,对XXX公司4个应急救援措施进行修改。)

篇8: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第四季度, 广西共组织七个检查小组对南宁、柳州、桂林、崇左、梧州、防城港等6个设区城市以及宾阳等38个县 (区) 进行建设工程安全防护的专项检查。主要检查施工现场的楼层临边、“三宝、四口”防护以及脚手架、物料提升机的封闭防护等。

各组共随机抽取了当地的64个在建项目。总体上, 这些项目的整体安全防护比较到位, 除施工企业外, 建设和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参与程度有所深化, 但是现场的安全防护隐患还是不少, 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水平不高。

该季度检查, 广西还专门组织超高层建筑方面的专家, 对南宁、柳州两地的在建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进行了专项检查, 共抽查了两地共4个在建的超高层建筑项目。据介绍, 受检的项目建筑总高度均超过250米, 处于人员流动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域, 且施工现场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 当地监督机构均将其列为重点监督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工审查手续基本齐全, 管理人员基本到位, 工地围挡严密、美观, 现场的材料堆放、作业分区布置较合理, 文明施工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检查组对南宁、防城港、百色、崇左、柳州、来宾、桂林、梧州等8个设区城市在建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了质量安全专项检。总的来看, 全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基本处于受控状态, 受检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和安全有保证, 但是仍存在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履职不到位, 勘察、设计人员参加工程重要分部验收后未能及时签字盖章的现象;个别监督机构市政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 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监管不力。

篇9:浅谈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

关键词:船舶 安全 动态 检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而系统内部还存在若干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在安全管理上,把安全工作看作是一个多方位、多因素、动态和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因此,理顺安全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安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严密的安全控制网络,真正做到以早为主,以防为本,早抓早防,齐抓共管,是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现代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给航海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是船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实施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进一步实现在动态中对船舶现场的安全控制,进一步规范值班人员特别是驾驶台值班人员的行为,促进并强化当值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和纠正船员的“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中远集运和上远公司在中远集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管理;超前防范、重在执行”的二十四字安全理念指导下,建立起符合国际公约、规则,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自主管理、自主检查和自主监督的船舶动态检查制度,并以科技领先、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日常动态检查、科学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超前防范,实现全面安全为目的,在所属船舶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运用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实现船岸信息交流与共享,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和跟踪化,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上航行的本质安全。

一、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实质

安全管理的动态原理体现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动态变化上,同时,组织的目标以至管理的目标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避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主体和对象是船舶和船员,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随机制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航区、气象、设备、人员等),随机抽调检查人员,按船舶营运实际节奏科学安排,也就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不固定自查人员,不拘于检查表内容,特殊情况特殊检查。

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是船公司实现安全营运目标的一项主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以船舶各项安全作业为重点,每年都根据船舶新设备引入和新危险源的识别,通过风险评估,对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评估后的风险拟定规避措施。但制度标准不代表人的行为标准,在实行安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实现行动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执行上由不标准到标准的转变,这就是安全动态检查的实质。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遵循“细、实、全、深、严、狠”的六字方针,在动态中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船岸员工的责任心,提升执行力,将安全防范重心前移,实现安全管理从面上指导向动态跟踪转变;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对安全动态检查中发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早整改,使标准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实现船舶营运本质安全的良好格局。

二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模式

成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四级管理模式,即中远集运(安全技术管理部)—上远公司(安监部)—船员部(政工科)—船舶(政委)。其中岸基相关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实施情况,指导船舶开展安全动态检查工作,处理船舶反馈的岸基支持要求;海务监督上船检查驾驶台视频记录,并随机拷贝存档,岸基对驾驶台视频截图远程抽查。公司明确船舶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驾驶台视频定期检查和记录,牵头组织船员实施动态检查,并负责检查情况信息的输入、审批、交流和存档工作。

在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方案和细则作为保证,船舶政委作为主抓手(第一责任人)组织和动员在船人员的全员参与;船长和轮机长本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支持政委落实各项具体动态检查工作,建立船舶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安全监督员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运用SMIS系统实时向岸基反馈动态检查情况。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与本船先进评比和考评挂钩。

船长、政委、轮机长在船舶安全动态检查中的责任关系:船长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对船舶安全生产负总责;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第一责任人,根据船舶安委会、船长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要求,承担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过程监控、现场监督、动态检查等任务,负责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人员召集、组织实施、纠正督促、信息汇总反馈等相关工作;船长、轮机长依据体系文件、职责要求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不因政委作为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而产生任何变化。

三、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运行

以往航运业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表明:事故多发生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新作业点或者危险源辩识不到位的作业现场,因此各项操作和作业的安全控制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职责

公司明确船舶政委为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实施和监督船舶各部门各岗位的动态检查和信息输入存档工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求体现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过程管理,即政委随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安全动态检查,全方位过程管理就是实施检查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也就是干什么查什么,检查表分为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安全三个部分,在一个循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重复,可以实施检查表中没有列入的项目,以体现全方位管理;

nlc202309031316

2 .实时监控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船舶局域网随机查看和回放查看“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影像,并录入公司体系要求的“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

船舶政委按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系统中“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内容组织相关船员随机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以周为节点,以月覆盖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全部内容对本船的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动态检查。

公司安监部和船员部在SMIS系统中按“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活动,对船舶驾驶台视频记录仪不定期抽查航行中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调取截频);根据船舶反馈内容,特别是缺陷未整改和需岸基支持的项目,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完成整改并负责向船舶反馈。

3 .预知危险

随着航区和气象变化,设备更新或老化,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上极易发生伤害事故;随着新船员、新上岗人员的不断补充,部分老船员安全麻痹思想等等,由于对安全认识差,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多。采用安全系统过程中危险预知预测,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作业现场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和物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船舶应利用部门工前会布置工作的时机对作业危险预知对策分析,每个船员作业前应知晓经常作业项目的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新区域、新作业点、新项目、新设备重点做好危险源的应对措施,船舶领导、各主管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在作业现场要随时抽查,以保证落实。工前会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船员控制危险的能力,提高隐患检查整改率和船员整体安全素质。

4 .重点控制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驾驶台管理动态检查,二是机舱管理动态检查,三是船员安全行为动态检查。船舶要对每个危险源制定重点控制措施,如驾驶台值班、机舱重大检修、各类危险作业和保安综合治理等,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预知危险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始终处于主观的受控状态。动态检查突出两方面重点:

(1)“急、难、险、重”生产任务和重要工作现场。主要包括:航行值班(特别是夜航、雾航、大风浪航行、进出港及复杂航区航行等),重要工作(如解系缆、机舱吊缸、危险品装卸、演习、靠泊期间梯口值班等),特殊作业(如封闭舱室作业,明火、上高、舷外、水上作业等)。政委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工作的安全动态检查,亲自或指定人员到现场,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同时,应着重加强对驾驶台航行值班过程的随机检查。

(2) 船员日常行为安全。政委应根据船舶各部门上报的每日工作计划,加强对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作业人员劳动防护情况的检查督促,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立即干预、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另外,各重点部位的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也很重要,也是各危险源受控的手段之一。

5 .跟踪反馈

跟踪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严格执行各种安全作业规程,安全动态管理就是把在动态操作的每个层次和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以动态实时随机检查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的统一,实现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运用科技服务安全,如驾驶台视频记录,SMIS数据交换等。船舶还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来加强船舶的安全动态管理,在船舶(部门)中开展安全QC小组活动,对本轮危险源进行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船舶政委应注重检查过程的信息输入,按节点要求自查、记录和反馈,对现场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对自身不能解决的上报岸基支持,以实现船岸上下实时预防,层层落实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

6 .设备保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设备列入保养范畴,其硬件、软件如不能正常运转,公司规定作为缺陷及时报告岸基予以解决。

四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效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全面实施以来,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主动性得到了加强,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值班、交接班不规范以及驾驶台用餐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通过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船长在房间就能及时发现驾驶员的不当行为,及时到驾驶台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对检查驾驶台视频历史记录中发现的违反值班纪律的驾驶人员采取批评教育或调离船舶进行培训的措施,从而确保了航行安全。船舶在营运实际动态中逐步实现了超前防范的过程管理,通过“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船岸数据交流,船舶的驾驶台视频截图、自查情况、缺陷整改、岸基支持等信息可实时查看,公司能及时掌握船舶安全动态管理状况,也为船舶综合检查考评工作提供了依据。其中:

(1) 一些船舶细化工作做得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船检查计划和细则,建立了安全动态检查不良行为档案统计表。

(2) 船员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过程。一些安全隐患被发现,一些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安全监督上敢于动真碰硬,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整改。

(3) 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后,驾驶台值班人员的一举一动随时处于视频记录之下,刚开始船员心理上有压力,少数船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采取规避行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各种非议和阻挠。如果怕得罪人而执行不严,便会依然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船舶提出要坚持常抓不懈,要敢抓敢管,增强查处违章行为的执行力,敢于对违章乱纪行为动真格,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通报的如实通报,该处分的就要给以必要的处分,以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

(4) 安全动态检查杜绝了船舶做假账现象,其检查时间和内容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相关记录结合,与船舶实际操作和船员安全行为结合。

五 、 结束语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其实施的目的就是各岗位船员在整个履职过程中,对现场危险源的应对措施和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及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都得到保证,以有效地控制船舶危险部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规范船员的行为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船舶安全动态管理是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

篇10: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2015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和使用情况

检查评估总结报告

金龙川煤矿 二0一五年5月30日

织金县金龙川煤矿检查评估总结报告

一、检查和讦估目的

为了煤矿一年来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和规程,做到持续改进,实现源头防范的目的。

二、检查讦估依据

1、新质量标准化安全管理要求,煤矿每年至少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化评定标准。

3、适用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安全管理情况、监视与测量记录等。

三、评价范围

1、报告涉及的主要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标准。

2、报告涉及煤矿以上所列的危险危害因素。

3、报告涉及的场所:体系内各单位产生设施、设备。

4、报告涉及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的七条规定》等。

5、公司安全法律制度执行和适用情况检查评估领导小组.组长:王志萍 组员:李庆龙、赵中德、朱有功、张全军、徐明勋、龙尚俊等。

四、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及适用情况调查(1)安全法律、制度规程获取情况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网络、书店等获取收集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

(2)安全法律、制度规程执行情况调查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记录和现场查看,煤矿存在以下问题;

● 消防意识不到位。

● 应急救援装备缺少。● 标志、标识缺少。

● 对操作规程的学习力度还不够。

五、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情况调查

1、安全制度规程充分性检查

目前煤矿的各种安全管理文件,基本覆盖安全生产管理各个方面,但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要求部分管理制度如安全目标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安全投入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 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施工和维修安全管理、安全标志、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等制度需要补充修订。

根据煤矿的生产特点,煤矿运营转型及煤矿的生产结构调整度也持续改进。

2、安全制度规程适用性检查

检查组对属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规程内容进行了全面检查符合实际情况,可继续使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修订。

六、目前具体的贯彻执行情况

1、狠抓现场管理,确保实现动态达标2015年我矿管理干部及特种人员学习了—上级各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并结合我矿‘实际进行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2、积极传送了国家安监总局下发的关于《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的七条规定》并组织了全矿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认真学习,并进行了考试。

七、超前预防

2015年上半年,我矿认真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在年初的开工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且编制了煤矿“五大灾害”单项应急预案,还编制了各项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等。并在培训当中对广大职工进行了讲解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职工自主保安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安全生产的目的。

篇11:医院安全生产检查和报告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是医院安全工作事先防范的重要制度。为进一步有效地抓好安全工作,特制订如下安全检查制度:

1、各科室要设有安全员。科主任为本科室的第一责任人,责任要落到具体人头上,对 重要部位和贵重物品检查要做到定时、定人、定位。

2、安全检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明确检查内容、重点和方法,促进各项防 范措施的落实。电器、电源、用水、库房、检验室、食品卫生、旧建筑物、锅炉房、消防 措施等均为检查的重点部位。

3、安全检查要经常性进行。科主任每周对所在科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医院领导带队 每月组织一次或两次由相关科室主任组成的检查组对全院安全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 时发现隐患,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事后落实整改反馈情况。

4、严肃安全检查报告、整改追源制度。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医院领导,并 要求有关科室及时整改。对重大问题不报告的或对已报告问题不处理而造成损失的相关科 室相关人员,将追究相关责任;造成严重损失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交司法机关查处。

5、严肃安全检查登记制度。检查中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出现漏检现象,对查出 的各类隐患,要详细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尽最大可能当场落实 到具体人头上。记录要有检查负责人和存有安全隐患的部门负责人签字,有关落实情况检 查负责人要进行再复查。

6、建立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对自查自改无隐患的科室要给予表扬,对隐患多、漏洞大,又迟迟不整改的,进行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安全检查工作列入年终部门评先、个人评优 考核。

7、建立检查情况院内通报及向领导汇报制度。医院办公室除了每月1—2 次的安全检查之 外,元旦、春节、五

篇12: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前福兴地九年制学校

2014年3月1日

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人按照有关安全规章进行排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重点排查校舍、饮用水、用电及消防、体育场地和器材、书架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安全隐患部位,并明确排查责任人。

2、排查出的隐患,要制定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严格落实“五个一”包靠工作制度,及时进行整改。学校对安全隐患的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办公室报告,对不能及时进行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在报告中说明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3.安全隐患排查人员要及时向学校分管安全工作人员报告或直接向校长报告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人员要制订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各相关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未履行好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由责任人直接负责。

4、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责任制度,以及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有计划、有步骤地消除学校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5.值班人员要向学校带班领导报告每天的值班情况,对值班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6.发生伤亡事故后,责任人写出较为详细的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书面上报学校。学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其它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向教育行政部门电话报告,并在一小时以内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

7.报告安全隐患应包括隐患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已采取的应急措施、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整改目标等,报告安全事故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等。

8.发生安全事故,如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要根据情节对有关直接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福兴地九年制学校

篇13: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自2006年4月芜湖市人民政府转发《市经委、建委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芜政办[2006]24号) 以来,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得到迅猛发展, 全市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和综合配套能力迅速提升。到2012年, 芜湖市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37户, 比2006年净增30户, 建有预拌混凝土生产线82条, 预拌混凝土年生产能力达1562万立方米, 拥有混凝土搅拌车491辆, 预拌混凝土输送能力达1955立方米;混凝土泵车90辆, 输送能力达2906立方米;市区城市建设工程和工业、交通、水利、重点工程项目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100%,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按照省住建厅、省经信委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调查预拌混凝土生产和应用情况的通知》 (建标函[2013]743号) 文件精神, 芜湖市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原材料供应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总。

一、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

1、产能建设情况

随着芜湖市“禁现”政策不断向县城深入, 尤其是无为县2011年区划调整至芜湖,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发展较快, 2010~2012年, 新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15户, 新增预拌混凝土生产线达39条, 新增产能达960万立方米。其中:2010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27户, 生产线达52条, 生产能力达691万立方米, 当年新增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5户, 新增生产线9条, 新增产能89万立方米;2011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达35户, 生产线达71条, 生产能力达1335万立方米, 当年新增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8户, 新增生产线19条, 新增产能644万立方米;2012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37户, 生产线82条, 生产能力达1562万立方米, 当年新增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2户, 新增生产线11条, 新增产能227万立方米。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2、企业构成情况

目前, 芜湖市建成投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37户, 从企业产品结构和规模上看, 大部分企业能实现预拌混凝土供应的规模经济要求, 但总体上起点不高, 设计生产能力不大。从2012年产量数据来看, 产量最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是芜湖市兴发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该公司当年产量达45万立方米, 占全市预拌混凝土总量的6.7%;产量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芜湖瑞诚混凝土有限公司和芜湖三岩建材实业有限公司, 分别占总量的5%和4.3%。整体上看, 这些企业在规模上没有多大差异, 芜湖市没有出现垄断预拌混凝土市场供给和价格的龙头企业。从企业资质等级来看, 全市二级资质企业仅有3户, 占企业总数的8.1%;其余34户企业均为三级资质, 占企业总数的91.9%。从行业的资本属性看,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既有国有、民营成份, 又有股份制、外资企业, 呈现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3、企业布局情况

目前, 芜湖市37户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市各县区, 布局不尽合理, 市区分布19户, 其中:弋江区7户、鸠江区7户、三山区2户、镜湖区1户、经济技术开发区2户;四县分布18户, 其中:芜湖县7户、南陵县4户、繁昌县4户、无为县2户, 能满足建筑市场“禁现”后建设工程多元化的应用需求。

4、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情况

受资源条件影响,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主要由水泥、河砂、碎石、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粉等成份组成。2010~2012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累计供应量达1811.1万立方米, 年均增长35.7%, 累计使用河砂1499.82万吨, 碎石1900.92万吨, 粉煤灰95.78万吨。其中:2010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完成457万立方米, 市区和县城建设项目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96%以上, 普通预拌混凝土产品占混凝土总量的93.87%, 河砂价格约为43元/吨, 碎石价格为45元/吨, 粉煤灰价格为120元/吨;2011年, 市区和县城建设项目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97%以上, 普通预拌混凝土产品占混凝土总量的91.67%, 河砂价格约为47元/吨, 碎石价格为50元/吨, 粉煤灰价格为150元/吨;2012年,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完成667.2万立方米, 普通预拌混凝土产品占混凝土总量的85.56%, 市区和县城建设项目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98%以上, 使用河砂551.77万吨, 碎石713.9万吨, 粉煤灰34.69万吨, 河砂价格约为52元/吨, 碎石价格为50元/吨, 粉煤灰价格为145元/吨。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供应量、使用率逐年提高, 普通混凝土在混凝土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各种用途的特种混凝土用量得到提升, 市场河砂、碎石、粉煤灰价格呈上涨态势, 加大了芜湖市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营运成本。

二、预拌混凝土企业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2010~2012年, 芜湖市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累计达465.7万吨, 其中: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分别达123.2万吨、174.3万吨和168.2万吨。通过配合比加权计算, 其中三年应用粉煤灰95.78万吨, 仅这一项可带来社会经济效益:节约水泥95.78万吨, 折合能耗16.69万吨标煤, 减少水泥生产粉尘排放287.34吨, 减少CO2排放86.2万吨, 因节约资源实现社会经济效益3.07亿元;三年累计使用散装水泥533.8万吨, 经折算, 可节约牛皮纸1601.4吨、聚乙烯6704.5吨, 减少水泥损耗21万吨, 折合能耗节约标煤5万吨;减少粉尘排放2.1万吨, 减少CO2排放18.9万吨, 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1亿元。

三、芜湖市“禁现”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等相关政策, 芜湖市积极采取多项举措, 出台“禁现”政策, 培育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提高对生产企业、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专项资金补贴额度和范围, 强化市场监管和执法, 强力推广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和砂浆。2006年4月, 芜湖市人民政府转发《市经委、建委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芜政办[2006]24号) , 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 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应使用商品混凝土, 禁止现场搅拌。三山区和镜湖区荆山镇、弋江区火龙岗镇、鸠江区清水镇范围内建设工程, 自2008年1月1日起使用预拌混凝土, 禁止现场搅拌。

2010年10月, 芜湖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发展办法〉的通知》 (芜政[2010]81号) 进一步规定:市区、县城规划区和建制镇规划区的建设工程应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 禁止使用袋装水泥, 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继2008年南陵县、繁昌县出台了“禁现”政策后, 2011年和2012年芜湖县、无为县也分别出台“禁现”政策, 规定县城和建制镇规划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应使用商品混凝土, 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至此, 芜湖市全境全面实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为加强对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的管理, 切实贯彻《省政府216号令》和芜政[2010]81号文有关规定, 2012年12月, 芜湖市经信委、财政局联合印发《芜湖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备案管理办法》 (芜经信[2012]479号) , 在全省率先将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纳入市、县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备案。该文规定:凡取得《芜湖市预拌混凝土 (预拌砂浆) 生产企业备案证书》 (以下简称《备案证书》) 的企业, 其产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可按规定享有申请市级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和发展散装水泥促进资金补贴;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取得《备案证书》企业生产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品的, 该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退还政策。对使用未取得《备案证书》企业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品的建设工程项目, 其建设单位缴纳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一律不予返退, 且该建设工程项目不得享受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和发展散装水泥促进资金扶持补贴政策。今年上半年, 芜湖市散办加强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监管, 积极开展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备案工作, 目前, 芜湖市散办已向全市5户混凝土生产企业和2户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发放了《备案证书》。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必将有效规范行业管理, 促进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在建筑工程中的全面使用。

四、目前芜湖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芜湖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和市场应用实践来看, 目前, 本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业监督管理体制没有真正理顺

从我国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现行管理体制来看, 在国家层面, 由国家商务部商品流通发展司对其进行管理;在省级层面, 全国大部分省份隶属于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 少部分省隶属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管理;在市级层面, 安徽省大部分地市隶属于工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少数地市隶属于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商务主管部门管理。但从芜湖市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市工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政区域内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发展应用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推广应用和“禁现”执法巡查, 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设立、企业资质等级、生产过程监管等实则由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管理, 使工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管理缺乏应有的手段, 常常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管理体制没有真正理顺。

2、企业设立缺乏规划布点政策约束

目前,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的设立, 缺乏市场准入和规划布点政策的指导与约束, 企业地区布局不合理、不科学, 导致预拌混凝土企业发展出现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现象, 造成社会资金的浪费, 加剧了市场激烈竞争。

3、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竞争激烈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能严重过剩。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导致有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而低价供货、垫资供货, 大部分企业生产“吃不饱”, 不能正常运转, 处于亏损状态, 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骨干企业较少。

4、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 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

目前, 芜湖市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 全部露天生产, 砂、石、粉煤灰等露天堆放, 对粉尘、固体废弃物和污水等没有做到循环利用, 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 据了解, 目前, 全市没有一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实施封闭式生产管理。

5、全市缺少第三方混凝土砂浆运输物流企业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产业链上第三方混凝土运输物流企业的支持。目前, 芜湖市混凝土、砂浆运输物流企业发展乏力, 不利于芜湖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6、各县区企业发展不平衡, 乡镇市场应用薄弱

当前, 主要表现为有的县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过多, 市场供大于求, 产能过剩, 有的县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才刚刚起步, “禁现”政策执行不力, 县区企业发展不平衡。受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建筑体量等因素制约, 乡镇新农村建筑市场预拌混凝土应用比较薄弱, 预拌混凝土向乡镇新农村建筑市场推广应用亟待加强。

五、下一步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针对目前芜湖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议下一步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是建议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尽快理顺行业监督管理体制。从有利于预拌混凝土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 进一步明确政府工业经济行政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等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理顺行业监督管理体制, 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扯皮、人人不管等尴尬现象发生。

二是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出台芜湖市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设立审批和规划布点政策, 防止今后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企业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造成社会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三是对芜湖市现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结合产业规划及企业经营情况, 对产能低、规模小、设备落后、经营不善、布局不合理、污染严重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按照市场原则, 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淘汰一批, 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绿色混凝土企业。

四是加快产业链上的运输物流企业发展。制定鼓励政策措施,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现代运输物流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和培育第三方运输物流企业, 促进芜湖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物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14: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情况报告制度

9月9日下午,省安监局召开全省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对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国务院安办关于切实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务院安办关于开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全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大检查并进行具体部署。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局长陈炎生出席会议并宣读了李川副省长的讲话,省安监局副局长裘松樵在会上对专项检查工作作了详细部署。

李川副省长在书面讲话中对搞好专项检查提出三个方面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要按照国务院领导关于“8.26”广西维尼纶股份有限公司爆炸重大事故的重要批示,要求制定中小化工企业行业准入条件、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条件,落实责任制,严格监督检查,在全国开展一次化工企业安全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二是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检查的范围、内容、重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三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大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开展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生产大检查。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深化,也是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要求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抓好落实,确保危险化学品和化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省政府安委办主任、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局长陈炎生要求:本次检查工作要统筹兼顾,点面结合,既要全面发动。督促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开展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又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隐患。要把监管任务重和发生过事故的县(市、区),合成氨、氯碱、剧毒品等危险性大的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规模以上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医药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和近年来发生过事故的企业,位于城区、安全距离不足或在百日督查中发现存在重大隐患、仍未整改销号的企业等作为重点检查对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专项检查工作深入开展。

本次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为期三个月,从9月10日开始到12月10日。专项检查采取企业自查自纠、上级主管部门复查、各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安监局、经贸局(以下简称监管部门)抽查、督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重点突出六个方面的内容:(一)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和化工企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包括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和监管力量的配置情况,危险化学品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是否到位,安全投入是否得到保障,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等。(三)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包括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生产工艺、设施设备、仪表控制系统是否存在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是否到位,已经查出的重大隐患和问题是否得到整改治理,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否得到加强等。(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包括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验收等方面的情况。(五)相关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的情况,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六)企业自查主要内容。每个化工企业都要对照《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试行)》,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执行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投入保障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应急管理情况等进行认真自查,重点检查,自查结束后要形成自查报告。

为确保专项检查工作有效开展,省安监局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各企业认真落实以下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这次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深化,也是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要求的重要举措。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

(二)抓紧研究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各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各有关企业要紧密结合实际,立即研究制定检查工作具体方案,于9月15日前将检查工作部署和方案落实到基层、到企业、到班组。

(三)全面开展自查抽查。全省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单位和化工企业都要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改。10月10日前必须全面完成系统排查整改,自查自改面必须达到100%;中央驻闽单位、省属企业要组织对本系统所属企业进行全面复查,复查面要达到100%:各县区监管部门要对本辖区所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重点经营企业、重点加油站,剧毒品经营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医药和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企业数的50%:各设区市监管部门要对本辖区所有县(市、区)监管部门,危险性大、安全管理薄弱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剧毒品经营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规模以上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医药和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抽查:在此基础上,省政府安委会将组织检查组赴九个设区市开展重点督查。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级监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要以这次安全大检查为契机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行政许可工作的落实,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完善各项监管措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五)加强信息沟通,及时上报情况。各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中央驻闽和省直有关单位要逐级建立信息沟通和情况汇报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各设区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中央驻闽和省直有关单位应于9月15日前报送本地区大检查工作方案、工作部署落实情况,于10月10日前报送大检查进展情况,12月15日前报送专项大检查总结。

上一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小结下一篇:逸夫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