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的饮食习俗

2024-05-04

祭灶节的饮食习俗(精选14篇)

篇1:祭灶节的饮食习俗

一、祭灶节的习俗

祭灶

祭灶,印象磨灭不去。记得很小的时候,奶奶在祭灶的那天总是拿着一串佛珠,端坐在灶前的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家里的陈姨薛妈她们,总是忙忙碌碌。不停地往灶前的供桌上摆放很多的东西,说是祭灶。在我脑中还有印象的,是那些黑节骨,白节骨和油枣之类的糕点满满地摊上一桌。祭灶这天,母亲可也不是等闲之辈。她按照奶奶的指示,独自去揭灶上那张已经发黄了的旧灶神爷像。然后,再把新的灶神爷像粘贴上去。在下来之后,母亲还得恭恭敬敬地跪拜一番,连鞠三躬呢。那时的我,人虽小,当然也放达的.很。小孩,总想把什么事都搅得热闹,这是天性。奶奶瘪着那张没剩几颗老牙的嘴,还尽护着我说,-乖儿闹玩未必不好。奶奶叫着陈姨,带我出去还买鞭炮呢。腊月二十三,理该是送灶神爷上天的日子。在薄暮时分,我见过薛妈用黄糊糊的胶糖涂在灶神爷的嘴上。我们小孩不懂薛妈究竟在干什么?后来,才听奶奶说,-这叫粘灶,把灶神爷的牙齿粘住,免得他上天去跟玉皇大帝瞎扯什么。有的人家,还搞得挺是考究。除了糖胶粘嘴,还要另去搞一些酒糟,涂抹在大灶门边。此种俗称叫作-醉司令的玩意,目的也是想让灶神爷醉得神志不清,不让他乱说瞎缠。避弃杂进某种凶兆。

中华千年遗传下来的习俗名目繁多,而且都挺有意思,可以没完没了地一直延续下去。

据说,人们普遍瞧不起这位灶神爷是事出有因的。凡间对灶神爷的身世来历各说其词,众讲不一。最广泛流传的,要算玉皇大帝与灶神爷是同姓之说。因为两人本是同一张姓的缘故,玉皇大帝就把七仙女中最小的那位女儿许配给了灶神爷当了老婆。但是,灶神爷在天上仍然劣性不改,大犯天规。终究让玉皇大帝打下凡间。让他投胎于一户人家,管做火夫。夫君跌落凡间,玉皇大帝的娇女也不得不随这个穷管灶的一同受罪。可是,玉帝的老婆王母娘娘不忍心看到女儿和女婿那样穷迫潦倒。于是,就跑到玉皇大帝面前活缠死纠。最后,总算迫使玉皇大帝给灶神爷封了一个王位。所以,灶神爷就能坐在凡间的灶堂里那样坐享其成。自然,灶神爷多少年来就那样。显然,坐的很是得意,凡间的人们奉供的也很高兴。

灶神爷当了神仙,许多方面总会被人说得和写得痛快淋漓,有声有色,不出破残。其实不然,灶神爷也会发出叹息。在腊月二十三要上天的日子里,人们祭灶,意愿就是把他顺利送上天堂。然后,这事还没算办妥。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还要迎接灶神爷的下界,指望他给人间降吉。

扫尘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

扫尘

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

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二、祭灶文化

饮食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饺子

吃饺子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歌谣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篇2:祭灶节的饮食习俗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大扫除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吃糖瓜、饴糖、麻糖等。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祭灶节的传说

民间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篇3:祭灶节的饮食习俗

一、中国古代的蜡祭和腊祭

先秦时期,我国有很多祭祀活动,如对祖先的祭祀,对山川河流等自然神的祭祀等,并且有春、夏、秋、冬不同的祭祀时间。其中冬季有两个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腊祭。

蜡,音乍。蜡祭是岁终对八位农神的祭祀。《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郑玄注:“所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

如果按照《礼记》经文的解释,蜡祭八神,应没有昆虫,猫虎各算一神。《郊特牲》云:“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蜡祭的八神皆与农业有关。孔颖达疏证,先啬就是始造田者,此处指的是神农,在蜡祭之首。司啬,指的是农神后稷,周人先祖。农,古之田畷;邮表畷,是田畯督约百姓在田间的所舍之处。坊,指的蓄水之处;庸,指的是受水、泄水之沟。另外,还有猫、虎之神。

蜡祭所祭的是农神,是为了报答众位农神对农业种植的功劳和贡献。古人认为,无论是祖先,如神农、后稷,或者是农官田畯,甚至水池、水沟、猫、虎等,只要他(或它)对人类有好处,就要对他祭祀、报答。他们祭祀农神,祝愿“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希望土地不要被冲毁,水归其壑,不要泛滥,昆虫不要为灾,杂草归于薮泽,不要生在良田之中。

蜡祭在郊外举行。《郊特牲》云:“八蜡以配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既腊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我国古代是一农业社会,农业收成关系着这个社会的兴衰。蜡祭的八位神灵,如果接受了祭祀,那么这年的收成就会顺成,贵族统治者就不再兴土功,而息民。蜡祭是古代社会一个很重要的祭祀。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冬季的另一个祭祀腊祭,“孟冬之月,……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求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宗,指的是日月星辰;大割,就是大杀群牲,用猎取的禽兽以祭先祖及五祀。先祖,当然指的是祖先。五祀,《白虎通》卷一云:“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罾也。”由此可见,这个祭祀所祭的天宗、祖先、五祀,所祈的是来年的收成。

东汉经学家郑玄《月令》注曰:“此周礼所谓蜡祭也。”郑玄认为,蜡祭、腊祭是一个祭祀。唐代孔颖达疏曰:“此等之祭,总谓之蜡。若细别言之,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祭则皮弁、素服、葛带、榛杖。其腊先祖五祀,谓之息民之祭,其祭则黄衣黄裳。”孔颖达虽然看出二祭有细微的区别,但他以为“总谓之蜡”。蜡、腊二祭是一个祭祀。

东汉人蔡邕发现了蜡、腊是两个不同的祭祀。他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一说,《月令》孟冬腊先祖五祀,自昔有之,非自秦汉始也。又郑玄《月令注》,腊,即《周礼》所谓蜡。不知腊祭先祖,蜡百神,二祭有别,郑合为一。非也。”(《正字通》引)蔡邕已经看出了蜡、腊二祭的区别。

蜡祭,是礼祭八神,所用祭品是“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这里所说的“万物”,当是指田中所产的谷粟杂粮。此祭应为郊祭,即露天而祭。

《月令》的腊祭,祭祀的是“先祖五祀”,是祖先之神,那么此祭在庙中举行,所用祭品则为田猎所得禽兽。

蜡祭、腊祭在祭祀中都有祈求来年收成的内容。

二、蜡、腊二祭合一及腊日的出现

自汉代,蜡、腊二祭就合为一个祭祀了。蜡、腊二祭皆有祈求年成,祭祀农神的内容,二祭又皆在冬季。蜡祭,《郊特牲》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祭,《月令》云:“孟冬之月,……腊先祖五祀。”既然二祭有共同的内容,祭祀时间相近,那么人们将蜡、腊二祭合为一祭,则是很自然的事。

《礼记·礼运》云:“昔者仲尼与於蜡宾。”汉代应劭《风俗通义》卷八云:“腊,谨按礼传,……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祭祀其先祖。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汉家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由此可以看出,汉代像应劭这样的经学大师也说不清蜡与腊的区别,到底什么是腊祭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秦汉时期,周代的蜡祭已经没有了,与腊祭合而为一,其祭名曰腊祭。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汉王朝改用《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年终的12月则称为腊月。12月称为腊月,当与腊祭有关。腊祭在腊月某一日举行。隋人杜台卿撰写的《玉烛宝典》云:“腊者祭先祖,蜡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也就是在腊月的某一固定的日子举行腊祭和蜡祭。这个固定的日子叫腊日。

那么,腊月的哪一天为腊日呢?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巫术学说盛行,特别是《周易》及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十翼的产生,虽然有其哲理性,但充满了浓厚的巫术思想。《周易·系辞上》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正义》云:“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人们赋数字以灵性,以奇数作为阳数,象征天、君、父、男;以偶数为阴数,象征地、母、女等。这种巫术思想也掺糅在人们的祭祀活动中。《礼记·郊特牲》云:“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孔颖达疏曰:“鼎俎奇者,以其盛牲体。牲体动物,动物属阳,故其数奇。笾豆偶者,其实兼有植物,植物属阴,故其数偶。故云阴阳之义也。”牲为天之所产,属阳,其盛器鼎俎亦用奇数组合;黍稷谷物等植物系地之所产,属阴,其盛器笾豆簋等用偶数组合。

腊祭本为蜡、腊合一的祭祀,是岁终的农祭。如蜡祭,所祭八神皆农神,即田中之神,所用祭品也是“合聚万物而索之”的农产品。腊祭的对象除“先祖五祀”,亦有祈农业收成的内容。那么蜡、腊合一的腊祭应以农业祭祀为主,应属阴,故腊祭之日亦应用阴数之日。最高的单偶数是八,象征地数;又腊八与蜡祭之八相合。《郊特牲》所说的“天子大蜡八”。虽然“蜡八”与“腊八”的意义不同,但有可能,人们就取了这种巧合,把腊月的八日定为腊日。

萧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荆楚一带,“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说明至少在南朝梁时期,我国长江流域的荆楚地区已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地区的人民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萧梁时期以及萧梁之前,华夏民族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的习俗已经形成。

三、腊八节、祭灶节的来历

先秦时期,我国有祭灶神的习俗。《礼记·礼器》云:“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字之误,或作灶。”也就是说,老妇要祭烧火的灶,祭则有神。老妇以瓶为尊盛酒,以盆为簋盛食,以祀灶神。但古籍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有在夏日的。《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其祀灶,祭先肺。”郑玄注曰:“夏,阳气盛热,于郊外祀之于灶,从热类也。”因灶中有火,夏日亦热,故于夏日祭灶。《淮南子·氾论训》云:“炎帝於火官而死为灶。”炎帝作灶神,有大材小用之嫌,只是一种传说和附会。

然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孟冬之月的腊祭所祭的“腊先祖五祀”,其中“五祀”中包括有祀灶。《礼记·祭法》曰:“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历、曰户、曰灶。……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灶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所祀的神灵。先秦时期,有在夏日祭灶,取其热的意义;有在冬日祭灶,取其岁终之祭义。

秦汉以后,由于腊祭腊日的出现,又由于《月令》中的腊祭五祀,亦祀灶神,故祭灶也固定在腊月祭祀。《后汉书·阴识传》载:“(东汉)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东汉人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而见灶神,以黄羊祭之,以至暴富,从此每逢腊日祭灶。晋人干宝的《搜神记》、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都记载了阴子方腊日祭灶的故事。《荆楚岁时记》云:“阴氏世蒙其福、俗人所竞尚,以此故也。”荆楚地区的人民皆效仿阴氏,腊日祭灶,遂成习俗。该书还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所以我国荆楚地区有腊八祭灶的习俗。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祭祀的物品和日子也不相同。《荆楚岁时记》云:“其日(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而清人富察敦宗的《燕京岁时记》云:“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帝京岁时纪胜》曰:“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槽炒豆水盂。”腊月廿三日(有廿四日)是灶神上天汇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祭灶。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以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祭灶,北方则有以廿三日(或廿四日)祭灶的习俗。祭灶的日子虽然不同,但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却是共同的。至今,我国中原地区以腊月初八为腊八节,以五谷杂粮熬粥祭之,腊八节所祭的应为农神;以腊月廿三日祭灶,以南糖和糖饼祭之。这当是南北习俗的融合。

腊八节本来是我国自先秦、秦汉就有的祭农神的节日,后代又被佛教借用为斋僧日。南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又《东京梦华录》卷八注引金盈之《醉翁谈录》四:“八日,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南方多用此日,北方专用腊八。”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南北朝以后,佛教犹盛。僧人四处传教化缘,世人以粥斋僧是最为寻常之事。我国自先秦时期以五谷杂粮祭祀农神,也逐渐演变为以五谷杂粮熬成粥以祀农神,“事神以事生。”腊八节,世人以腊八粥斋僧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腊八节被佛教徒借用演变成斋僧节,甚至被误认为是佛的生日,当是误传和借用。

古代文献记载,自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蜡祭和腊祭;秦汉以后,蜡、腊二祭合一,称为腊祭。东汉时期,荆楚地区就以腊月八日为腊日,并有了腊八祭灶的习俗。宋代的腊八俗佛、斋僧,是佛教徒对腊八节和腊八粥的借用和演变。

篇4:祭灶习俗与馆藏灶神木雕造像

一、祭灶习俗的产生及发展

原始人类对火的认识和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他们利用火来驱赶野兽,烹饪食物,自此便有了对火的崇拜。文献记载人们将远古时期的炎帝或黄帝或祝融敬为灶神,由此可见,祭灶习俗有着悠久的传统。虽然我们现已无法探究民间祭灶习俗产生的具体时间及最初的祭拜形式,但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关于官方祭灶习俗的文字记载是在西周成王时期。当时天子是不祭祀灶神的,主持祭灶的是大夫,祭灶仪式具有等级化、制度化和固定化。虽然文献中记载西周时期的祭灶活动并非天子亲力亲为,但可以知晓在当时它已是宫廷的祭典之一。《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汉代时期,天子开始亲自祭灶。“五祀”随之成为国之大祀。到了晋代,灶神不再仅是职掌灶火、掌管人间的饮食之神,而又被赋予了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能。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第六卷《微旨》中写道:“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灶神要在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的夜晚上天汇报人间的善恶,罪大之人要被夺取三百日的寿命,罪小的也要被夺取三日的寿命。灶神有了监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责,这直接关系到了百姓的生死祸福,因此自晋代之后,人们对灶神愈发敬重,祭灶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祭拜习俗并得到广泛地传播,人们纷纷祭拜灶神以求神灵保佑。无论是先前的司饮食之神,还是之后的司命之神,灶神始终牵系着人们的生息祸福,这也就使得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灶神始终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古代,最早定下的祭灶时间并非在冬季腊月,而是在夏季和初冬,且对于祭灶的时间非常重视,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遵守时间来祭灶是非常不吉利的。在《周礼·春官》和《礼记·月令》中明确记载先秦时期祭灶时间大致有孟夏(农历四月)、仲夏(农历五月)、季夏(农历六月)和孟冬(农历十月)。之后各个朝代的祭灶时间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变化。到了汉代,一年之中仅于立夏和季夏两次祭灶,至此,在冬季祭灶这一习俗渐渐消失。唐、宋、元三朝的祭灶时间仍然延续在夏季进行。直至明代,据《明史》记载,祭灶时间为孟夏和岁暮两次,此时才再次出现了在岁末,也就是在一年将终时进行祭灶活动。腊月祭灶成为官方定制是在清康熙朝,此时在宫中,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为常事。至于民间祭灶的时间,自古便没有定数,大致在宋朝时就出现了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虽然自古至今,各朝各代,官方、民间的祭灶时间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祭灶活动自产生至今从未间断。虽然对封建思想的破除以及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使得官方的祭灶活动早已停止,但在民间,每到腊月二十三依旧会有许多人祭拜灶神。近代,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现今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定为祭灶日,但在有些地方则为腊月二十二或者腊月二十四,亦或腊月二十五祭灶)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人们通常将这一天称为“小年”,因为此时距新年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了,从这一天起人们就要开始为春节做准备了,祭灶也就成为了春节到来的一种象征。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祭灶除了时间的变化,其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后汉书·阴识传》记载,汉宣帝时是用黄羊祭灶神。唐朝著作《辇下岁时记》记载,为使灶君酒醉不能言语,便将酒糟涂抹于灶门。宋代的祭灶仪节比较完备,腊月二十四日为祭期,祭品有猪头、酒、豆沙粉圆等,妇女不能参与祭祀。到了明清时期,祭灶的礼仪就更加繁琐了。祭灶当日傍晚,各家各户要将各种祭品放在灶神的牌位前,由男子沐手焚香点烛,行跪拜礼,用饴糖涂抹灶门,还要燃烧纸马和草料,好让灶王爷骑上吃饱了的马,上天说好话。在祭神过程中,要燃放爆竹,妇女仍旧不得参与。由此不难看出,当时人们对灶神是非常敬重的,甚至到了不准女性祭拜的地步。因为灶神常年驻家,是“一家之主”,负责监视家中各人的言行,到了岁末,有着向玉帝汇报人间善恶的特殊权利,他的奏报与一家人来年的祸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要好吃好喝地伺候灶神,连他的马都要喂饱草料,还要再为灶神准备好钱财,给他的嘴涂上蜜糖,为的是希望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地造吉祥,祈求来年全家能够平安富足。

祭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风行各地的重要的祭拜习俗。在各朝各代以及不同地域,虽然祭灶并没有完全相同的形式,但总的来说是大体一致的。通常人们要在腊月二十三(也称为祭灶日)这一天的晚饭前,在自家供奉的灶神神像前摆上供品。供品的种类各地不一,有的地方是饺子,有的是面条,还有的是烧饼或者花生、核桃之类的食物,虽然种类不同,但是有一样是万万不能少的,那就是祭灶糖。祭灶糖由麦芽糖熬制而成,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形状上来说,有长条形的,有扁圆形的,有的是空心的,有的是实心的;从制作材料上看,虽然主材都是麦芽糖,但有的地方会在熬制的过程中加入芝麻,有的则没有。准备好祭灶糖后,人们会将其在炉火上烤化涂抹在灶神的嘴上,或者直接将祭灶糖扔进灶火中,随之将自家供奉了一年的旧的灶神画像扔进炉火,然后一边磕头一边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到玉帝那里不要说家里人的坏话,保佑来年全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富足。用祭灶糖做供品,一是因为它是黏的,可以粘住灶神的嘴不让他说坏话;二是因为它是甜的,给灶神的嘴抹上糖,希望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民间有一句俗语“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烧了灶神的画像之后,要再放一挂鞭炮为灶神送行,这就是所谓的“送灶神”,待灶神送走之后全家人才可以开始吃晚饭。当然,有了“送灶神”,肯定还要“请灶神”。旧的灶神像被烧了之后,人们要再请一张新的灶神像,有的是在腊月二十三送走灶神后就请上新灶神,而有的则是到了除夕才请上“新灶神”,那么在这些地方人们常说:从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后直到除夕的这段日子,因为家中没有灶神的监视,所以天天都是好日子,可以没有禁忌。看来灶神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尽管祭灶习俗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却是一种有别于法律法规,却同样具有约束力的无形的正面力量。

nlc202309081826

二、馆藏灶神木雕造像

在民间,人们敬灶神多是请一张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正中的墙壁上。虽然敬的是灶神,但通常在画像中并非只有灶王爷一人,在他的旁边还会有一位女性的形象,人们称她为“灶王奶奶”。关于灶王奶奶的来由,有的说是人们为了巴结灶王爷,不让他独自孤单,就按照人间夫妻要成双结对的习俗为灶王爷配了妻子。还有的说灶王奶奶本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她爱上了人间一个烧火做饭的穷小伙。玉皇大帝知道此事之后非常愤怒,就把女儿贬下凡间与小伙子一同受苦。王母娘娘心疼女儿,劝说玉帝,于是玉帝才给了这个小伙子一个灶王的职位,玉帝的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早期的纸质灶神像一般都是木板年画,颜色鲜艳,后来则逐渐发展成为印刷品。画像中灶王爷位于左侧,右侧是灶王奶奶,其四周通常还画有八仙、聚宝盆、招财童子,二十四节气等形象和图案。灶神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多是“上天言好事”,下联则为“下界保平安”或“下界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或者“灶君神位”,亦或是“司命主”等。在厨房的墙壁上粘贴灶神像是最常见的祭灶方式,如若有能力或是对灶神相当敬重的人家,就会在厨房的北面或者东面专门设上灶王龛,供上灶神之像。这些灶神像有的是陶塑,有的是木雕,还有的是瓦雕。与画像相同,有的神龛中仅供奉灶王爷一位,有的则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两位神像。在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的木雕造像中,就有一对灶神的形象,现陈展于洛阳老子纪念馆内。

这对彩绘木雕造像,左侧为灶王爷,右侧是灶王奶奶。底座宽22、高54厘米。造像由木头雕刻而成,主要着黄、红、蓝、绿、黑五种颜色。两尊神像面部圆润饱满,耳大且长,眼角上挑,面带微笑,表情祥和。二者端坐,灶王奶奶双手合拢放置于胸前,灶王爷左手扶膝,右手曲臂握拳。在参考了众多灶王爷的形象后笔者推断,馆藏的这尊灶王爷其握拳的右手中本应持有令牌或是玉如意之类的法器或吉祥之物。灶王奶奶合拢的双手前搭有一块带有梅花纹的帕子。梅花纹在我国的传统纹饰中是使用相当广泛的祥纹之一,寓意不老不衰。因为梅花有五片花瓣,人们又借其代表福、禄、寿、喜、财,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在灶神的造像上使用梅花纹,更是表达了雕刻者祈求灶神为家人带来福、禄、寿、喜、财的美好愿望。

在研究灶王爷所戴的帽子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道教中的“混元巾”。“巾”在我国古时指的是帽子,人们将道教徒所戴的帽子称为“道巾”,并有“道有九巾”之说。“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帽子,为九巾之首。这种帽子为硬沿圆帽,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然而我们从上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馆藏的这尊灶王爷造像其帽顶并没有露出发髻,且帽子前还有混元巾所没有的“帽正”,由此即可断定此帽并非混元巾。那么转而观察帽子的形状,它与我国古代的另外一种巾子——四方平定巾又极为相似。这是在明代洪武年间颁行的一种四角为方形的倒梯形的软帽,由黑色纱罗制成,素面。然而我们不难发现灶王爷戴的帽子并非素面,其上是有纹饰的。基于此,笔者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仍旧无法从古代的巾帽中找到一顶与灶王爷所戴的一模一样的帽子,得到这样的结果笔者认为不足为奇。民间造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物件,是因为灶神本就没有原型,他的形象大多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造像之人多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神像雕刻出不凡的样貌,并配以华美的服饰,来表达对神像的崇拜和敬重。馆藏灶神木雕造像的服饰再次论证了这一论点。

馆藏灶神所着服饰为黄色宽袖圆领袍。圆领在汉魏前多见于西域,后传入中原,到了唐代就已经非常普遍了。虽然圆领袍无等级之分,可以当做日常服饰来穿,但黄色在唐朝时期却不是人人都有权使用的服饰颜色。隋唐时期的帝王官员礼服制度十分完备,隋炀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下令用颜色来区分官员和平民的衣着,帝王将相各服其服,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到了唐代,为了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便在隋制的基础上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品色制度。唐高祖时期规定: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自此,黄色就成为了帝皇的象征。笔者认为: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灶王爷、灶王奶奶这两尊神像所着的黄色圆领袍,并非是造像之人无知而为,而是表达了对两尊神像的敬重之意,他们将其尊为天人,与帝皇并论。

三、洛阳地区祭灶习俗现状

出于对火的崇拜,加之灶神是司命之神,使得中国的祭灶习俗不仅流传的时间长而且范围广,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在近现代,特别是解放以后,随着对封建迷信的破除,“破四旧”运动的影响,加之现代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民众对神灵权威的信服度已逐渐减弱,祭灶风俗日趋衰落。尤其是在城区,已经很少有人会在现代装修风格的厨房内供奉灶神了。据笔者走访调查得知,若一定要找寻依然存在的敬灶神习俗,那么只能是在城市周边的县区和一些年纪较长的人家了。在这些地方,人们仍然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在自家的灶神像前摆放供品,祭拜灶神。祭灶饼是为灶王升天路上充饥之用;祭灶糖是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大公鸡是当做灶王升天时的“天马”;草料是给天马的食物。供品摆放齐全之后便是烧香、叩拜,并烧掉已经被油烟熏了一年的旧的灶神像,最后是燃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据老人讲:现在到了年下的时候,卖对联、福字的多,但是有灶神像的摊位就特别少了,市场上很难买到,通常要很费劲才能请到一尊灶神像。

洛阳晚报记者李砺瑾在2011年1月26日《洛阳晚报》A10版的一篇题为《祭灶糖,渐行渐远的记忆》的报道中写到:“为了寻到祭灶糖,昨日,我们来到了关林市场。在副食一条街的各个摊点上,我们难觅祭灶糖的踪影。大多商户表示这几年没有进过祭灶糖,个别商户说祭灶糖已经售完。随后我们来到了老城区老集、西工区凯旋路等地,也没有发现卖祭灶糖的摊点。后来,在位于洛龙区的关圣街,一家商户的摊位上摆了不少包装好的袋装祭灶糖。摊主告诉我们,早些年,关林附近也有人做祭灶糖,不过后来买的人少了,传统祭灶糖逐渐消失,现在的祭灶糖大多是从许昌进来的。”笔者在卖祭灶糖的摊点前看到来买祭灶糖的大多是年长的人,偶尔也会有年轻人来买。当笔者问起他们为什么要来买糖的时候,年长的人大多都能说出这与祭灶习俗有关系,为的是求得家中平安吉祥;而年轻人的回答就五花八门了,有的说是家里老人让买的,还有的说是要用糖粘住自己的嘴,不能说坏话。他们大多不知道这祭灶糖原是祭灶时必不可少的供品之一。这种现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回到从前那个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的年代,但是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灶神,知道祭灶习俗在中国曾是流传很广,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兴盛的传统文化。

祭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从单纯的敬神习俗演变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寻找有效的途径,利用正处在朝阳时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

(责任编辑:耿坤)

篇5:祭灶节的诗词

米价占新月,更筹认曙星。

买牛邻共契,祭灶妇看经。

篇6:祭灶节的诗词

一出非本心,欢喜归祭灶。

故乡多名山,幸得遂所好。

舟舆虽难具,信步亦可到。

清溪无尘滓,奇峰有云冒。

雨垫林宗巾,风落孟嘉帽。

岂惟狂故在,望远亦未眊。

篇7:祭灶节的诗句

时届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涂灶醉司命,男儿酌献女儿避。

吃灶糖【清】【佚名】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皆麦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命小儿尝。

跳灶王【清】【佚名】

年关催人诸事忙,乞儿结伴扮灶王。

敲竹歌嗓门前舞,赏钱好言禀玉皇。

献寿【宋】作者:【孙纬】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答曾存之【宋】作者:【秦观】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

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寿彭簿【宋】作者:【王迈】

武夷深处有台仙,岳降元肖六日前。

一官祭灶真游戏,万里搏风吏勉旃。

早晚菑川再惟上,好将名姓压英躔。

祭灶诗【宋】作者:【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宋】作者:【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岁晚书事十首之一【宋】【刘克庄】

篇8:关于祭灶节的诗词

江山不改英雄泯,宇宙无穷战伐新。

过眼烟花空似锦,到头富贵总成尘。

旧时都下逢除夕,果食花饧祭灶神。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 【宋】 作者:【卫博】

功成刻楮谩三年,技拙空惭不可传。

晚事韩门称弟子,终期幕府颂燕然。

相看霜干寒犹在,未许兰膏明自煎。

祭灶乞邻端有志,只愁多指费镡堋

与节东归和同幕送行之作 【宋】 作者:【陈杰】

来参军事久无功,宜黜而升愧在中。

揽辔登车宁有是,过家祭灶略相同。

送人万里鸥波白,回首千山骑火红。

待得故园高卧日,诸君剑佩一时东。

三次刘寺韵赋张以道新居与约斋夹湖相望 【宋】 作者:【项安世】

寒绿新轩对马头,陂南陂北□销愁。

合添渔艇两三只,时与约斋来往游。

欹枕孤鸿烟雨涨,钩帘宿鹭晓光流。

何时祭灶呼邻里,我欲题诗素壁留。

朱郎元章以予不得宫观与诸侄有唱和见寄揽之 【宋】 作者:【晁说之】

莫笑吹笙便得仙,绝胜祭灶事茫然。

白头吏役徒多犯,黄帽闲居政寡缘。

仰愧高僧能五鬣,俯惭垂柳解三眠。

诗成自赠仍堪寄,闻道衰蒲尚可编。

折桂令 【元】 作者:【刘庭信】

想人生最苦离别。

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

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

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

篇9:祭灶节的由来作文600字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欣。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周代已成习俗。“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

河南民间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

篇10:关于腊月祭灶节的诗歌阅读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祭灶词【宋】作者:【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岁晚书事十首之一【宋】【刘克庄】

门冷如冰尽不妨,由来富贵属苍苍。

谁能却学痴儿女,深夜潜烧祭灶香。

次韵答存之【宋】作者:【张耒】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

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

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

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姑苏竹枝词·跳灶神【清】【周宗泰】

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

篇11: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在中国古代,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到了现在,小年在各地依旧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有的是腊月二十三,有的是腊月二十四,还有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等等,各不相同,但是小年祭灶却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小年祭灶习俗|小年的习俗与由来

灶王爷的传说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小年”上天汇报。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的传统。

绍兴人祭灶神,有供奉老酒、年糕和饴糖的习俗。供奉老酒和年糕,让灶王吃了嘴甜,希望他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供奉饴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想粘住灶神的嘴巴,省得他在玉帝面前乱说一通。

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这种粥,总之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最后还要焚香祭拜,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篇12: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祭完灶王后,奶奶拿出准备好的一副对联递给我,打开一看,这对联还别有一意趣:“子鼠携疫一同去,丑牛笑迎春风来。”我兴冲冲地捧着对联跑到了门口,却又纳闷了:按照现代,应该是上联左边,下联右边,可按古代从右往左的读法,应该是上联右边,下联左边。那上联和下联,应该分别贴左边还是右边呢?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应该按照现代的方式,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对了,再告诉你贴对联的秘诀: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是三、四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字音则是一、二声。懂了么”?我顿时恍然大悟。

这时,我远远的看见奶奶拿着一把大剪刀在红纸上转来转去,不知道做什么大文章。于是,我凑近了一看,原来奶奶正在剪窗花呀!只见奶奶先把红纸对折,再画上自己想要的图案,把不需要的部分小心地镂空、剪掉,最后再轻轻地打开,一个十分漂亮的窗花就完成了。看着那栩栩如生的老牛,我不由得会心一笑。

篇13:小年祭灶习俗作文

今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今年是一个“小年”日。有句话说:“二十三日,蜜瓜黏;扫房子二十四;25磨豆腐;二十六炖肉;二十七只待宰公鸡;二十八对面毛;二十九个馒头;通宵三十夜,元旦拧。”每个家庭都在准备新年的物品,直到三十晚。

今天也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对灶神说好话,祭祀灶神是在23号晚上进行的。胶东地区的灶神画像贴在主屋东边的灶台的墙上,两侧有一副对联“神讲好事,回宫降福”,是“一家之主”。祭祀时,先摆上蜜瓜、水果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磕头,取下老灶神烧了。这是送灶神上天。烧的时候要加点五谷草和杂粮喂马给厨王吃。以前有句话叫“男人不祭祀拜月,女人不祭祀火炉”。在山东,男人一般都是祭祀,但在恩县、博平等,女人带领孩子烧香拜炉。老灶王烧了之后,有的贴了当时的新灶王,有的贴在除夕。所以对联上有“二十三上苍,正月初一降”的字样。

目前很少有人早年牺牲过炉灶。小编介绍了给学生提供炉子的习俗,希望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篇14:广东祭灶节习俗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 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上一篇:初三成功需要挫折议论文800字下一篇:颜氏家训读书笔记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