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之歌(教学设计与说明)概要

2024-04-23

前卫之歌(教学设计与说明)概要(精选1篇)

篇1:前卫之歌(教学设计与说明)概要

《品德与社会》(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10、前卫之歌》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前卫之歌》是上教版《品德与社会》学科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人地和谐》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了解人地和谐才能发展的硬道理。本课共分三个部分:

1、了解循环经济及其优越性;

2、通过探究了解过度开发的危害性,知道发展与环保必须兼顾;

3、培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习惯。教材着重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循环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优越性和过度开发的危害性,从而知道发展与环保必须兼顾。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注重环保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课前,我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四年级学生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都曾经听说过“循环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名词,但是对其本质与意义还不甚了解。他们对于当前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知之甚微,即便知道也只是比较粗浅表层的认识。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长期共存,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等严肃的话题,对于四年级学生,学习上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发现本班学生都非常热爱大自然,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将教材中比较深奥的教学内容转换为学生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来调动起学生探究、了解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制定

1、了解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可喜变化。

2、了解过度开发的危害性,懂得发展与环保必须兼顾。

3、增强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培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过度开发的危害性,知道发展与环保必须兼顾。教学难点:

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之处。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他们对“循环经济”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名词,虽听说过但对其本质与意义还不甚了解。他们对于当前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知之甚微,对于过度开发有哪些危害、发展与环保为何必须兼顾,也只是比较粗浅表层的认识。因此,本课将这些知识的学习定为重点、难点。]

四、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可喜变化。

2、知道人与自然只有和谐协调,才能共存。

第二课时:

1、通过探究了解过度开发的危害性,懂得发展与环保必须兼顾。

2、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条文,激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第三课时:

1、增强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意识。

2、能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一课时

活动一:观看录像,引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崇明岛吗?有谁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岛屿?

2、观看录像,了解崇明。

3、师:崇明有一个前卫村,它被称为生态农业示范村,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那儿看看。

4、出示课题:《前卫之歌》,齐读。

[通过录像将学生引入课文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崇明岛了解的甚少,因此在引出课文讲述的前卫村的故事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崇明岛很有必要。]

活动二:看前卫村,了解生态农业

1、媒体出示前卫村的照片或录像。

师:国庆节,小林和爸爸来到了前卫村,拍下了不少照片。瞧,这就是位于崇明岛中北部的前卫村。

(1)这里有沼气站,有谁知道什么是沼气?

沼气是从污泥中埋藏的植物体发酵腐烂后生成的气体,也可以用粪便、植物等经过加工而制得。沼气可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2)这里有生态农业村,形成生态循环链。

(3)这里水洁、土净、空气清新,漫步前卫村,使人感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2、走马观花一番之后,你们对前卫村的第一印象如何?

3、前卫村的村民是怎样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让我们到故事园中找答案吧!

4、小组讨论:为什么把前卫村称为生态示范村?

5、学生边交流,媒体边演示“生态农业示范图”。

师:这是前卫村——→科学的方法种植庄稼——→粮食增产了——→多余的粮食当作饲料,用来养鸡养猪养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猪粪鸡粪流进沼气池,经过加工形成沼气——→沼气可作为人们烧饭烧菜的燃料——→沼气渣可以作为鱼的饲料,也可以改良土壤——→然后是周而复始,循环进行着……

6、这就是循环经济,你觉得这样的生产方式好吗?好在哪里?(板书:生态农业)

7、小结:在前卫村,通过这样的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防止了环境的污染,使生态保持了平衡,所以,我们把前卫村称为生态农业示范村。而今,像前卫村这样的生态农业示范村,在崇明岛已建设了多个,在全国也早已得到推广。)

[“了解循环经济的优越性”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所在。在教学中,通过录像让学生认识美丽的前卫村,在分析实例的同时,让学生谈谈对前卫村的第一印象,说说前卫村为什么会如此美丽。在这一环节,先不告诉学生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在下一个环节——在课文的故事园中寻找正确答案。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态农业,从而体会到循环经济的优越性。]

活动三:看宝钢,了解生态工业

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上海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享受。但是在发展背后,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些问题呢?

1、媒体播放工厂排放污水、废气等镜头。

2、学生交流发现的问题。

3、师:如何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呢?老师带你们去坐落于宝山区的知名企业——宝钢看看。

4、看介绍宝钢的录像,了解其先进的用水系统,寻找其工业废弃物的去处。

5、学生交流废物的处理方法。

6、师:走进宝钢,看不见黑烟,闻不到异味,绿地和树阴映衬着办公楼、高炉和厂房,梅花鹿在炼钢车间自由漫步,这就是生态工业。它同样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利用资源,生产绿色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板书:生态工业)

[在本篇课文的“e链接”板块中,提到了生态工业,但没有详细的事例。通过观看宝山的宝钢的录像,引导学生用事例、用数据来说话,让学生从初步了解到进一步了解。]

活动四:联系实际,畅想生态城市

1、师:刚才老师带大家参观的两个地方,崇明的前卫村和宝山的宝钢,他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发展经济兼顾生态平衡)

2、读e链接,说说什么是生态平衡?什么是生态城市?(板书:生态城市)

3、学生讨论交流,畅想生态城市。

4、师:蓝天、清水、绿树,南汇区的临港新城将是一座生态化的绿色城市,是一座实现新世纪人类梦想的未来之城。

5、观看录像:《港城之心》。

6、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是什么?到时,上海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生态城市,那么我们小朋友能为此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7、总结: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把森林与花园搬进城市,拥有天蓝水清地绿的环境将不再是梦想。生态让城市更美好,生态让生活更美好!

[对于2010年世博会学生都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如何创建生态城市,将上海变成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城市,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学生畅想生态城市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南汇临港新城的录像,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感,激发起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这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此时此刻,让他们立足于现在,展望于未来,为创建生态城市出份力,使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教学主体性真正得到体现。]

第二课时

活动一:观看录像,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老师带大家参观了崇明的前卫村和宝山的宝钢,领略了南汇的临港新城未来的风姿,从而了解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可喜变化。然而我们的地球妈妈还在哭泣,这是为什么呢?请看录像。

1、观看环境问题录像片,谈感受。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环境问题困扰着我们。

3、引发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小结: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生产、生活污染物进入环境,物种的灾害性消失和过度捕杀、盲目引进……众多的环境问题使生态失去了平衡,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对发展违背自然规律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质疑与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真正做到教学以学生为本。]

活动二:针对问题,引导探究

1、师: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使人和自然更加和谐,我国已采取了很多措施。你知道这些做法的意义吗?出示“探究角”中图。

2、小组讨论:

(1)为什么有鱼不能捕?(2)为什么农田变森林?(3)为什么小煤窑贴上封条了?(4)为什么工厂要搬家?(5)为什么要禁止捕杀藏羚羊?

3、学生交流。

4、观看公益广告:保护藏羚羊

看了这则广告,你想说什么?

5、师补充资料:藏羚羊仅存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动物。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浑身是宝,其纤细柔软的绒纤维被称为“软黄金”,所制成的披肩在国际市场上能卖到几万美元一条。正因此,藏羚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遭到了盗猎者的疯狂猎杀。从1990年至1997年,每年约有2万只藏羚羊倒在盗猎者的枪下。在1997年底成立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时,过去上百万只藏羚羊剩下不足2万只了。近些年,在大家的共同保护下,可可西里藏羚羊的数量已上升到5万多只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几万只藏羚羊在青藏高原上奔跑的壮观景象,愿我们的人类和自然可以更加和谐的相处!

6、小结:由于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生态失去平衡,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因此,我国采取休渔、退耕还林等措施有着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白我国采取休渔、退耕还林等措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通过观看公益广告、教师补充藏羚羊的知识,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活动三:学习法律,提高认识

师:为了治理环境,我国已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1、出示并学习法律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2、交流我国还采取了哪些治理环境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3、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先后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地球宪章》,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4、交流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在给予学生一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交流我国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和行动,了解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加深对治理环境的认识。]

活动四:聆听歌曲,签名行动

1、师:有首环保歌曲《同在蓝天下》,歌中唱道: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就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在优美的歌声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签名活动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2、在歌声中举行“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签名活动。

[在环保歌曲《同在蓝天下》的歌声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签名行动,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第三课时

活动一:环保行动,指导行为

师: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这样一句宣传口号: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同学们,你觉得你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2、交流有关环境保护的口号。

3、出示各种环保标志。师:你认识这些标志吗?说说他们的含义。

[通过讨论“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什么”、交流环保口号、了解各种环保标志的含义等一系列环保行动,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动脑筋,想办法,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活动二:小组竞赛,拓展知识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环保知识知多少”的比赛活动。

2、宣布比赛结果,颁奖。

[通过比赛的形式复习并拓展环保知识,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活动四:组建小队,拟定计划

1、组建环保行动假日小队,并起一个好听的小队名称。

2、分组拟定行动计划。

3、全班交流。

[通过组建环保行动假日小队,既激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将环保行动真正落实到实处,将课堂所学向课外延伸,走向社会。总之,新课程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如何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好教材引领学生生活,让他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是课堂学习力所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种葱观察日记下一篇:四风四气自查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