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2024-04-08

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共10篇)

篇1: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区春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精神为指针,以3月份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为切入点,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责任措施,层层动员,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认真查摆,集中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目标任务

(一)彻底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已婚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2%以上;康检对象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1%以上。

(二)扎实做好3月份康检工作。参检率达到100%。

(三)切实落实康检四术一体化。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8%以上,及时率达到85%以上。

(四)认真开展查假治假工作。流动人口合格证明寄回率达到95%以上。

(五)严格落实依法处理,对不按照履行康检义务人员处罚率达到100%;对违法生育人员要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家庭确有困难的,首征率要达到80%以上。

三、方法步骤

(一)研究制定方案,搞好宣传动员。各村要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迅速召开村组干部动员会,安排部署此项工作。计生办要采取出动宣传车、粘贴宣传标语、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澄清各种计生底子,深入开展排查工作。

认真搞好清理清查工作,充分发动镇、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对照公安户口和计生台帐,逐户排查,澄清以下工作底子:

①XX年年以来政策外出生底子;②期内寄养、代养、抱养底子;③康检对象底子;④长期外逃不参检底子;⑤未寄证明和寄假证明人员底子;⑥特殊人员底子;⑦避孕节育措施遗留底子;⑧XX年5月1日以来党员、干部、职工及其子女违反计划生育征收处罚情况底子,为集中处理问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澄清以上底子,要求镇包村干部负责,采取背靠背的工作方法,逐组逐户让村包组干部及组干部说明该组的计生问题,由包村干部整理后上报镇政府办公室,以此期间镇计生办组织人员对重点村进行走访调查,调查结婚与镇上报底子进行核查。

(三)努力提高康检质量,扫清“四术”遗留

2、村计生管理员负责提供本村已婚育龄妇女康检数字和各类已婚妇女底数花名册。

3、镇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育龄妇女小组长负责组织康检对象在村部参加康检,核查参检人员,确保登记无差错。

4、计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严把入点关,仔细核对证件,进行参检对象与计生服务手册或身份证照片“两对照”,逐人登记,确保无差错。

5、b超医生负责核对康检对象的有效证件,保证康检质量,真实记录检查结果。

6、检查结果实行签字制度,即由村计生管理员、b超医生、b超助手、区监控人员对检查结果分别签字,以示负责。

7、镇计生办流动人口办公室对流出人员寄回康检证明的查假治假工作,要采取电函、登录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等方式,辩明真伪。法制室负责对假证明对象,下达限期面检或寄合格证明通知书。

8、各村所汇总的“四术”遗留底子,要求各村分清类型,是长期外逃对象说明情况,取五户证言,村出据负责性报告,暂不作为遗留;不足月的需提供有效证明。对查出的未落实避孕措施或政策外现孕对象,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动员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结扎、引流产手术对象必须到区站施术,上环由指导所施术。

9、对确有特殊情况不宜手术的,须经区站鉴定,出具有两名主治医师签字的诊断证明。

(四)加大征收力度,提高征收到位率,落实依法处理

1、对康检遗留、流出康检证明遗留、政策外现孕遗留,按照法律程序下达书面通知,提出警告,限期改正。

2、对逾期不参加补检、不寄回合格证明、不终止妊娠的,依照法律程序下达处罚决定书,按照《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上限,处以500元罚款。

3、对政策外生育对象依法下达征收决定书,对征收不到位的继续进行征收,对以往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随意减免或降低征收标准,一律视为征收不到位,继续足额征收。

4、对外出征收处罚对象,实行公告送达,暂无法执行的,记录在案,待对象返镇后,累计合并执行。

5、对拒不接受征收处罚的,要过关法律手续,报区计生委审核,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保障及奖惩措施

(一)组织领导。为了加强这次集中活动的领导,镇成立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华显文为组长,镇长杨林青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实行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到人,各村、各单位要一把手亲自挂帅,镇包村干部对村负责,村两委成员对所包组负责。

(二)各村要及时召开专题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精心进行安排部署。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要层层落实责任,继续实行包干责任制。要制定具体的奖惩办法,落实责任追究制,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严格兑现奖惩。

(三)明确责任,落实奖罚。为保证春季集中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各包村干部8:00务必到达所包村,并配合计生办、村两委班子组织好康检及四术遗留的清扫工作,把每天到村开展的工作情况于下午7:00报于计生办。各村两委及组干部要全力配合,积极参与。

2、对各村的“四术”情况的奖惩办法。①截止到3月25日,各村在春季集中服务活动中上环一例奖10元,有一例上环遗留的罚10元;②各村结扎一例奖50元,有一例结扎遗留的罚50元;③各村引流产一例奖100元,有一例引流产遗留的罚100元。

3、凡村两委成员在此次活动中,不认真落实任务,工作迟缓,玩忽职守,不能完成预定任务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村专干不发挥作用,虚报、瞒报的,对其进行解聘处理。

4、各村必须对各组组长实行目标责任制,工资待遇与绩效持钩。

5、在春季集中服务活动中,对包村干部工作突出,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将给予物质奖励。

本次集中服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各村认清当前形势,全力以赴,打好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第一仗,圆满完成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区2010计划生育实施意见方案李老师

范文网

篇2: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区农业局工作计划意见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做好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理清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目标,推动全局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突破,现提出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稳定和提高粮

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服务水平,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任务目标

确保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0元,增长10%;粮食总产稳定在33万吨,继续贯彻实施种粮直补政策,落实小麦良种补贴项目面积20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绿色食品1个,加大农业环保工作力度,完成“创模”目标任务,申报认定1个以上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区、乡镇、专业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加大减负工作力度,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经管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本文转载于中国范例网-http://]涉农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

破,机关工作再上新水平,全新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重点

围绕确定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重点实施好“1243”工程,即打牢粮食生产这一基础,抓好农村经管法制化、规范化两化建设,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服务、劳动力培训四项工作水平,搞好涉农执法与服务、招商引资与业务工作开展、机关作风建设与全局工作开展三方面的有效结合。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㈠加大投入力度,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区粮食生产呈恢复性增长趋势,全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一是继续落实小麦种植直补政策,抓好小麦种植面积丈量、核实、公示和上报等环节,及时兑付补贴资金,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实施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建设好400亩小麦良

种示范圃、3000亩良种繁育田和1万亩良种展示田,进一步筛选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质专用高产小麦品种,落实补贴资金,扎扎实实搞好良种统供,落实推广面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水平,促进全区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努力促进粮食生产抗灾增产,重点在主要粮食作物防冻、抗旱、防涝、防风、防病虫草害等方面加强测报和落实应急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损失,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四是大力引进推广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新品种,积极争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科学施肥,提高肥效,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进一步挖掘全区粮食生产潜力。

㈡落实农村政策,抓好农村经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农村经管工作面广量大,特别是全区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农村经管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因此要重点抓好农村经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村

依法行政进程。一是落实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各级减负文件精神,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严格执行《关于村级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工作意见》,规范一事一议程序,严格审批手续。按一票否决制对各街道乡镇实行减负工作百分考核。加大对全区减负工作的专项检查,杜绝各种乱收费现象,做好农民负担来信来访案件的调处工作,确保农民满意。二是建章立制,防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制定《长清区乡村债务管理办法》,积极化解历史债务,严防发生新的债务。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农村财务双代管暨会计职业化、电算化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农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增加财务透明度,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新途径。三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促进农村

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落实,强化法律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政策,确保二轮延包政策落到实处,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工作的微机化管理,强化农村机动地管理。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依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使农民权益保护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㈢突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信息化服务和劳动力培训转移再上新水平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思想,牢牢抓住农业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的牛鼻子不放,提高新型农业工作水平,同时大力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增强农民的非农职业技能,加快增收步伐。

1、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重点,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三个档次逐级推进的战略,一是要抓住底全区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有利时机,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重点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认证绿色食品1个,同时力争在有机食品认证上再有新的突破。二是抓紧建立健全我区农业标准体系。对在农业生产领域已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要严格执行,使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对我区特有的农产品而国家或行业尚未颁布标准的,要根据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抓住工作的主动权,完善我区农业生产的整个标准体系。三是加快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以我局检测中心为基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购置添加一流的检测设施,加强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对全区农产品监测网络的技术指导、仪器校对及对各基地、批发市场、专卖店、配送中心的质量抽检,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四是加大农业环保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创模”责任书目标任务。深入宣传农业环保知识,增强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推行秸秆多用途使用,确保达到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年降低5%、化肥使用强度低于380公斤/公顷的要求,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引导全区粮食、蔬菜、林果等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全面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2、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继续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抓龙头、扩基地、带农户。一是坚持招商引资战略不动摇,积极创新环境,吸引区内外企业利用各自优势,来我区投资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同时鼓励全区现有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加工原料的经营单位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发展壮大为龙头企业。进一步搞好对全区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筛选申报1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争取上级的扶持。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动摇,积极引导和扶持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和多领域联合发展。引导和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带动农民、价格协调、生产调控、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行业自律作用。三是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不动摇,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和利润返还等多种方式,稳定农产品产销体系,带动更多的基地和农民加入产业化经营链条,走新型农业发展之路。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和产品购销合同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系列化服务。农户按合同及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企业与农户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达到效益最大化。

3、以农村信息网络延伸为重点,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我区以全市实施的农村信息网络延伸工程为契机,初步建立了区、乡镇两级

信息服务网络,重点围绕“完善1个中心,丰富10个服务站,发展110个服务点”开展工作,把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打造成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一是完善1个区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我局现有信息中心基础上,建立一个涵盖农、林、水、机、畜、菜等领域大范围、深层次的全区农业信息中心,加强技术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信息交流,拓展服务领域,将信息化服务的全面性、前瞻性、经常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实现大农业领域的信息共享,把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真正建成领导感到放心、群众感到贴心的一流农业服务平台。二是丰富10个服务站。以10个街道乡镇信息服务站为主,按照大农业的标准进一步丰富服务站的网页内容,引导乡镇服务站深入基层,重点根据本街道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深挖信息资源,拓展服务领域,突出实效性与实用性,把乡镇服务站建成展示当地特色的舞台和推介当地丰富自然资源的平台,重点为

当地招商引资、农民走向市场、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搞好服务。三是发展110个服务点。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筹、技术部门无偿指导服务的方式,向全区重点农业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村、专业市场倾斜,发展110个信息服务点,延伸信息服务的触角,在第一时间将各级信息资源对接,为各类农业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村、专业市场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直接的服务,在农业信息化工作“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上有较大突破。

4、以实施“阳光工程”为重点,提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水平

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四个办法”和“六项制度”,完成我区承担的阳光工程培训转移任务,完善档案,搞好对培训基地的检查验收。另一方面继续争取落实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引进培训补助资金60万元,按程序搞好对培训基地的招标认定,分解任务指标,签订培训

合同,搞好培训转移,完成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人的任务。㈣执法与服务并重,塑造农业执法队伍新形象

篇3: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教育部网站9日公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征求意见稿,要求高职院校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设立学分银行。

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学分为基本单位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制度;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习者终身学习成果档案(包含各类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设立学分银行;在坚持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学分转移与认定。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障碍、诉求,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高等职业院校;健全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教师轮训制度,专业教师每五年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把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技术人员纳入兼职教师管理范围。将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任教情况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兼职教师数按每学年授课160学时为1名教师计算;探索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现形式和培养模式;探索以学分转换和学力补充为核心的职普互通机制。

篇4: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一、内容

1、导入语

2、基本情况分析(a、学生数b、上期测试成绩统计c、学风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3、教材内容及重难点(a、各单元或章节要点b、结合本班实际确定教材的重难点)

4、本期教学目标(在原来基础上从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方面确定合适目标)

5、采取的具体措施(从备、教、练、辅、考、评等环节来拟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6、教学进度安排[结合学科实际,针对重难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拟定周次(新课务必于18周内完成)、教学内容(写清单元章节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标题)]

二、格式

1、标题部分:黑体,四号字,居中,示例: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年级班学科教学计划)

2、正文部分:宋体,五号字,段落首行缩进2格,行间距15 磅。

3、页面统一为A4纸,上下左右边距均设为2cm。

备注:每位老师的各种计划必须是打印稿

三、其余计划的内容参照学科教学计划执行,可作适当调整;格式要求与学科教学计划完全相同。

四、必须有封面并装订成册,封面格式统一如下:

曙光中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各种教学计划

1、_____年级__班_____学科教学计划(含本人任教的所有学科)

2、___年级___班作文教学计划(语文老师)

3、听课计划

4、个人业务进修计划

5、扶差辅优计划

6、______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7、______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音、体、美、信技老师)

教师:_______

五、所有计划须经教研组长按以上标准检查签字,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重写,计划上交学校考核小组时间截止第三周星期五,逾期按有关规定兑现处罚。

曙光中学教导处

篇5: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意见

区城建发展中心作风效能建设实施意见

区城建发展中心作风效能建设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秀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中心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工作大提速,更好地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服务,在决战南部、深耕南部中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就中心作风效能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唱响“双城记”,推进“双转变”的战略部署。以优化城市基础环境,推进生活品质加快提升为动力,扎实开

展作风效能建设工作,不断强化效能意识,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推进依法拆迁,提高办事效率;不断加强效能监察,保证工程安全、高效、优质;不断加强学习,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工作质量,为秀美三年行动计划决战之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重点

1、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委八届全会精神,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使全体党员干部全面了解把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准确掌握区委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加强业务能力提高。要根据国家修改拆迁条例的指导方向,更加注重拆迁工作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探索引入居民、社区代表参与拆迁方案制定,确保拆迁方案的科学合理,满足最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三是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时刻保持心系群众冷暖的深厚感情,为民排忧解难的满腔热情,充分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形成推动工作,务求实效,推动中心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上。

2、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今年是建设秀美三年行动计划的决战之年,要根据中心深耕南部,决战南部,打造中心区,建设新运河的工作目标,将的重点工作分解为六项任务和51项具体目标,明确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责任落实到各部室,各部室要度目标管理任务分解表,分解、量化年度各项工作目标,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分管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要及时协调贯彻执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高质量地完成各项重点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在为民服务上改进作风效能。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在项目建设中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急民所急、忧民所忧,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拆迁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各方利益,有效缓解矛盾。深入开展“两提高、两降低”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大力营造廉洁高效工作氛围。倡导艰苦奋斗之风,要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有关规定,自觉抵制挥霍浪费、奢靡享乐等行为。

4、加强工程建设效能监察。继续深入开展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及工程效能监察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对照法规查制度、对照制度查程序、对照程序查台帐、对照台帐查问题”的工作原则,层层落实排查责任,确保排查工作取得实效。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整改。进一步在监督力度、程序规范、制度完善等方面明确方向和目标,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确保整改措施到位,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5、完善作风效能建设长效机制。认真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勤政、廉政、善政建设。把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与建立

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眼长效。继续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工作制度,端正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在学习、工作、纪律、廉洁等方面做出表率,树立榜样。根据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制度创新,以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目标,建立作风效能建设单位“目标管理”,干部职工“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的“六步工作法”,充分发挥方方面面的作用,推动中心作风效能建设提升新水平,取得新成效。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形成党组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小组指导协调,领导成员各司其责,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部室也要明确分工,专人分管,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宣传到位。

2、发挥表率。主要领导和各部室负责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求真务实、带头查找问题、带头落实整改,争做学习的表率、务实的表率、创新的表率,积极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浓厚氛围。

3、做好结合。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今年中心的拆迁、安置、重点项目、安置房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效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常抓不懈,并坚持一手抓好效能建设、一手抓好业务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效能建设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

篇6: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中共***市***区委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区地处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总面积4240平方公里。辖1个工业园区、18个乡镇、245个村、2007个合作社,5个街道办事处、17个社区;总户数167235户,人口52.04万,其中城市人口19.11万,有汉、回、蒙、裕固等22个民族。1997年率先在全省实现小康,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省文明市、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一、“十一五”期间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缩小城乡差距、夯实发展基础、促进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西部欠发达县区,近年来,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抢抓历史机遇,不断深化区情认识,创新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重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推动三大战略,积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和谐***,在挖掘内在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外源性经济,统筹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走上了一条激活内

房开发项目,新区框架初步形成,建城区面积达26.5平方公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北大街延伸段、张火公路、张平公路拓建和***南苑、中心广场西区扩建任务,新建城市垃圾处理厂和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工程,实施村镇公建项目151项,城镇化率达40.5%,比“十五”末增长4.77个百分点。坚持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大力推进以***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的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泽、植被恢复、水系疏浚工作力度,完成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生态屏障,城北湿地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加快润泉湖公园建设步伐,完成湖区开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配套完善游乐服务设施,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命名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面完成黑河流域近期治理任务,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大力实施“三北”四期、封滩育林、退耕还林及日元贷款风沙治理等重点生态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农田林网改造和绿色通道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入开展“环境友好〃科学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城乡环境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3.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修订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园区规划总面积由原来的23.5平方公里增加到了73.27平方公里,要素聚集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先后建成黑河流域梯级电站、巨龙建材日产5000吨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等重点项目52项,形成了电力能源、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建筑建材主导产业群体,工业化率达21.8%,比“十五”末增长1.4个百分点,台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新网工程”和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新建改造乡镇集贸市场、新合作超市、标准化农家店,商贸物流经济持续繁荣,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6亿元,是“十五”末的2.28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新兴服务业规模不断壮大。围绕祁连山腹地环线旅游建设,依托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挖掘“皇家寺院”、湿地公园、丹霞地貌等旅游资源,启动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大佛寺景区建设,开工建设***沙漠地质公园,积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产品,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累计实现旅游收入6.2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4倍。

6.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整合乡镇站所资源,合理配置机构人员,推行一单式办结制,区乡(镇)村建成完备的服务体系。依法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村改革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巩固“乡财区管乡用”改革成果,推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科学理财能力进一步提高。落实“两推一选”、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丝路春酒业集团等企业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有序推进教育、卫生、社保、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综合配套改革,着力创优发展环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7.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丰硕。坚持把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确保稳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民承诺办理的实事全面落实。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

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二是必须坚持深化区情认识。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不断变化,我们只有正确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新的视角深化区情认识,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欠发达地区,更要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抓住关键,全面推进,才能顺应历史规律,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必须坚持创新务实。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务实是成功的保证。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冲破思想禁锢,革除工作弊端,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新的业绩;只有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才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和争创一流的旺盛斗志,为加快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五是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才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六是必须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主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常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全面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已成为历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搭建了更大的舞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的决策部署,为我们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支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区域发展定位,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的目标要求,坚持发挥区域优势、推动三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全力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1.以生态建设引领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用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滨河新区发展,全力打造集教育科研、商务会展、旅游休闲、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区,努力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撑。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科普教育、生态体验、生态产业及保育封育区域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搞好旅游项目开发与经营,全力打造集观光、生态、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按照保

3.以发展新型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壮大通道经济。围绕工业园区扩区升级,加快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冶金建材产业园建设步伐,力争把开发区建成新型工业示范区和全市经济发展重要增长点。加大经济通道建设力度,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成长性高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煤化工、钨钼加工、生物医药化工基地,努力在全省“西翼”发展战略中占据有利位置。依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大力实施循环利用项目,发展以新能源、生物化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金属冶炼为主的特色产业,加快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节能减排,构筑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循环经济产业群。

4.以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着眼于做强文化产业,全面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着眼于做响旅游产业,以建设全省旅游示范区和河西走廊“生态旅游大区、文化旅游名区和旅游产业大区”为目标,整合全区旅游资源,启动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加快景区创A升级步伐,大力开发生态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旅游吸引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内和跨省区合作机制,推进区域资源整体开发、整体策划宣传,推动旅游区域联合,着力构建大旅游格局。着眼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具有文化底蕴、时代气息和发展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切实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经济强县(区)的投资力度,特别是我区已被省上确定为全省六大片区之一,建议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允许其利用自身或全省的一切有利资源“先富”起来,形成实力强的示范区域。

2.坚持工业强县(区),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应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区)、工业强县(区)”的思想,充分发挥区位比较优势,加强与大中城市经济的联系,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要坚持“突出特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思想,大力扶持县域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园区扩区升级,培育产业集群,着力在增强工业园区聚集、辐射功能上下功夫,力促县域工业园区上规模、上水平。如在我区开发建设的平山湖200万千瓦风电项目,目前,省发改委已将该项目列为我省“十二五”新能源重点项目之一,并于2010年12月批复龙源***新能源公司在平山湖开展5万千瓦试验风电场前期工作,使项目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目前压覆矿产资源审批手续直接影响到项目的顺利推进,经调查核实,规划区现设置有探矿权4个、地质调查项目1个,涉及风电项目勘查区398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64%。请求省上相关部门支持解决平山湖风电开发和探矿权设置问题,帮助风电项目取得压矿手续,为加快平山湖风电项目开发提供有力条件。

篇7:他的意见,仅供参考

不过,她还是拿出手机,翻微信通讯录。一堆昔日好友里,硬是拎不出合适的人选。结婚一年来,陆美几乎远离了闺蜜群,将自己局限在两人世界。时间一长,再深厚的友情也会变得淡薄。陆美郁闷难当,而庄远那几天总是加班,忙到很晚才回家,她连抱怨的人都找不到。陆美一次次唠叨起这件事的时候,庄远渐渐有些不耐烦:“别什么事都拉着我,这样我很累知不知道?”

陆美尽管不舒服,也只好乖乖点头。她拿起iPad刷微博时,居然看到心仪已久的大片提前上映。要是庄远不忙就好了,那他们可以一起看电影。“好可惜。”陆美发完这声感叹后,突然想起庄远说的那句“别什么事都拉着我”。是啊,为什么非得庄远有时间,她才能去看一场电影?

她的脑海里跳出来的一个个画面,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不记得从哪天开始,自己只有依附着庄远,才能存活。当初陆美一心想将房子刷成梦幻的淡绿色,可庄远说太幼稚。她一万个不情愿,最终还是依了庄远。还有,老同学邀她聚会,她给的答复是,我问问老公可有时间……这些片段在脑海里跳出来后,陆美吓了一大跳。自己的生活,好像被庄远主导了。

难怪庄远会觉得累。陆美将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全依附在他身上,他不累才怪呢。说不定哪天,他对自己厌倦乃至厌弃都有可能吧。想到这里,陆美团购了一张电影票,换衣出门,去看半小时后要开场的电影。

篇8: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2015年3月25日)

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为有效破解制约五街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类难题,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定如下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与政府扶持相结合,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源,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收,切实做到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到2017年,村 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60个村级集体经济可分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其中集体经营性净收入村均达300万元以上。经济欠发达村集体可分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其中集体经营性净收入村均达到20万元以上。

二、深化农村改革,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1.深化完善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逐步完善改革政策,将原以经营性净资产量化的村社,逐步过渡到净资产全额量化,探索将资源性资产纳入股份量化范畴。继续做好股份经济联合社工商登记工作,确立股份经济联合社市场主体地位,促进股份经济联合社市场化运作,允许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市场主体身份参与各类项目投资开发。实行动态管理,积极探索股权分红,搞好红利分配。

2.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村级组织开展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上引入现代农业项目,实现土地租金级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级组织利用规模经营设施农用地政策,采取折价入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取得稳 定收入;统一流转土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逐步推广“股金+流转金”的土地流转模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农户与村集体利益多赢机制。对集中连片流转达到一定规模、年限的村社和采取“股金+流转金”模式流转土地的村,口粮田集中连片流转的村,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允许农业经营者以流转土地经营权进行融资担保。探索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养老保险等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鼓励村集体利用规模经营设施农用地政策,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发展物业经营,增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1.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落实村级经济发展用地,按上级下达给街道的农转用指标的一定比例,用于村级经济集体发展。村级发展用地由街道在集中功能区块统一建设方式使用。对产权合法、主体明确、符合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依法予以办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允许已经办理农转用手续的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转让及入市交易,其所得收入除依法缴纳的相关税费外,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参与合作开发。

2.创新发展集体物业经济。集中统筹各村集体资源和财力,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产权独立、收益归村”的模式,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统筹联建或联购标准厂房、综合市场(综合楼)、仓储物流、外来务工人员公寓、物业经营用房等集体物业项目。鼓励村集体以入股、联营等方式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村级各类集体资产进行改造,实现集体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鼓励有实力但缺乏发展空间的村异地购置物业;鼓励村级集体收购亏损或倒闭企业的厂房、土地等资产,通过整合改造等形式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四、建设美丽乡村,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1.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按照“四美三业”要求,建立健全集聚区、街道、村社、户四级联创机制,落实街道实施主体责任,引导开展集中连片创建。完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加快推进精品村、中心村、精品特色区块、精品线路、风情小镇和村庄整治提升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美丽乡村惠 及范围,通过街道、村两级申报,在一定范围内选出一批候选村,通过预创建,每年择优选择若干个村作为重点创建对象。建立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制度,实施精品村创建淘汰制。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拆违拆旧、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农村电力增网、河道整治等为抓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村对“三线”进行整治。着力解决村级公共服务用房不足问题,继续扶持新建、改造公共服务用房。加快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加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补助力度,建立集聚区、街道、村三级管理模式。

3.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深化“最清洁城乡”工程,完善“户投、村收、街道运、集聚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鼓励街道、村社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农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落实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庭院、村庄、道路、河道”点线面结合的综合保洁体系。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15年实现6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森林村庄”建设,集聚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森林村庄”建设。

五、探索新型增长方式,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空间

1.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集体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后增加的有效土地,归村集体管理使用;新增加的有效土地面积,实行“增减挂钩”政策;取得的增减挂钩指标,优先用于本村建设和发展;因规划等条件限制无法落地的,经集聚区、街道协调,可在集聚区范围内进行有偿调剂使用,其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复垦的,按新增耕地面积10万元/亩进行补助。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对区位优越、多户农户要求获得的宅基地,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允许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由村集体采取投标方式分配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所得宅基地有偿使用收入归村集体所有,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2.盘活集体存量资产资源。鼓励以村级土地补偿款入股或扩股的形式,投资建设集体经济项目。对自然条件优越或具备一定名特优农产品资源优势的村,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等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对土地等资源丰富的村,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通过发包等形式开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增加村级集体发包经营收入。

六、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欠发达村帮扶。健全领取区、街道、村三级联动,经济、科技、思想三管齐下,部门、企业、村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继续实施集团式帮扶。鼓励欠发达村建设“造血功能”项目,欠发达村发展村级物业经营项目的,其征地费用由街道财政解决。建立集聚区财政帮扶资金逐年增长机制,财政扶持资金重点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创收性项目,以扶持集中建设、合作经营等方式新建或购建物业经营项目为主,扶持单村兴办物业经济项目为辅。欠发达村实施自来水安装、危桥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各相关单位要优先安排,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欠发达村实施“一户一表”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村集体应承担的资金由集聚区、街道两级各承担一半。欠发达村获省、市、区“森林村庄”称号的,奖励标准上提高2万元。对欠发达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连片流转的,在原有政策基础上,按实际流转面积每亩增加200元奖励。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化信用村创建活动,鼓励金融机构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一定额度的信贷支持,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照生产经营周期放宽到最大限度。允许村集体以其直接管理使用的土地 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物,由金融部门提供信贷支持,切实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3.深化“村企共建新农村”活动。深入开展“村企共建”、“村银共建”活动,建立健全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长效机制,创新村企结对模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开展村企深度合作开发,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年村企共建到位资金不少于180万元,并实现村村全覆盖。继续实施村企共建新农村税收优惠政策,欠发达村结对企业资助资金,可享受村企共建新农村同等税收优惠政策。

4.鼓励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鼓励农民通过投资、投劳形式参与“村内户外”公益事业建设,对筹资筹劳对象、项目投资额符合要求,筹资筹劳程序到位的,集聚区财政按实际筹资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补。

七、加强 “三资”管理,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凝聚力

1.深化村会计出纳双代理制。继续抓好村会计出纳双代理工作,严格执行集体审核审批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集体资产发包租赁管理、村级工 程项目全程管理、村级货币资金管理。健全农村“三资”监管系统。加强街道经管站和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对专职会计和专职出纳的监督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着力提高农村“三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落实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五议两公开两监督” 切实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职能。不断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全面实施村级财务收支现金存款日记账及经营费用、误工工资逐笔明细公开。创新村务财务公开形式,巩固财务华数电视公开效果,拓宽村级财务触摸屏公开面,扩大“三资”实时监管网络平台应用范围。加大村务财务公开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村级财务公开效果。3.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继续实施村级财务收支“一年一审”和村财务负责人离任审计,为切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强化审计监督,深入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扎实推进村级(村级实体)财务收支“一年一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要加强部门协作,加大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力度。60个村的收支审计费用约在30万元左右,由管委会与街道各半负担。

拓宽村级工程项目审计范围,对10万元(含)以上的村级工程项目全面进行专项审计。10万元以上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结算审计费用,约在250万元左右,由管委会与街道各半负担。加大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力度,对管理不善、执行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继续实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活动,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审计结果运用力度,完善星级晋升、退出机制。落实村级财务管理街道主要领导负责制,切实执行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工作调研,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整改,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八、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1.形成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基础,进一步统一思想,紧密协作,互相配合。各有关部门要细化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保障;要逐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各街道要帮助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 作纳入对村社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考核制度,落实工作责任。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有效覆盖、有效管理和有效服务,积极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全面推广履职承诺、季度点评、勤廉预警等村干部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加强村干部管理“八条禁令”。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经费保障,规范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非工资性保障标准,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养老保障机制。要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1+5+1”制度。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鉴于辖区内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实行经济扶持,促使其在三年内达到经济相对富裕村。资金扶持:

(1)2014年村级收入绝对额不足55万元的村有16个,如按每村补足到55万元计算,则需309万元。

(2)2014年村级收入人均不足300元的有13个村,如按每村人均补足到300元计算,则需338万元。

以上二种“不足”的村重叠后如支付一种也要310万元左右。要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集聚区财政局、各街道要按照不低于全区农村劳动力收入水平的要求,落实好村主要负责人的基本报酬。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经济社会管理能力。

篇9: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为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达市监发〔2020〕72号)精神,现结合我局实际,就推动达川区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持续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制造业重点产业重点质量提升,加大制造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计量、检验检测服务保障作用,严格质量安全监管,为加快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质量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持续优化制造业营商环境。落实好《关于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一日办结”的通知》,持续精简业务流程、压缩办结时间,力争2020年全区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推广智能终端“营商通”掌上服务平台应用,大力推行“网上办理、邮寄办理、预约办理、告知承诺”等办结方式,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认真实施达州民营企业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帮助制造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探索适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电商新模式的监管方式,积极应在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秩序。(牵头股室:企业与信用登记股,责任股室:行政审批股、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二)全面推进制造业质量提升。加大与发改、经信等部门的联动,全力推动我区制造业质量提升。紧紧围绕《达州市达川区2020-2025“4+1”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重点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大数据、能源化工、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通过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以及卓越绩效模式、5s管理、质量攻关、质量改进等质措施,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牵头股室:质量发展监督管理股,责任股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三)加大制造业优质标准供给。鼓励、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修订,不断增强行业话语权。聚焦区域特色、名优特产品,会同相关行业部门,推动地方标准制修订。引导社会团体加快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团体标准研制。支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完成2020年达州市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逐步实现企业由“采标者”向“制标者”转变。(牵头股室:标准化股,责任股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四)加强制造业品牌建设。积极挖掘我区优势企业,有规划地梯次培育区级品牌、市级品牌、省级和国家级品牌;

鼓励、支持制造业积极争创“达州市政府质量奖”、“天府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切实提升达川区制造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知识产品保护。积极为制造业提供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依法指导制造业企业开展商标、专利权益保护。加大对制造业中高知名度商标品牌、发明专利、优质地理标志保护、有机产品等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品违法行为。认真落实川渝东北部毗邻区域签订的《知识产权合作备忘录》,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川渝东北部毗邻区域知识产权协作联动,加大跨区域知识产品保护、运用、管理合作力度,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共享共治。(牵头股室:知识产权保护股,责任股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六)加强制造业质量安全监管。充分运用市场准入、监督抽查、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等手段,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加大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类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企业持续保证获证条件。聚焦建材、水泥等重点产品,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切实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牵头股室:质量发展监督管理股、执法大队,责任股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

三、工作要求

(一)增强工作责任意识。推动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市委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工作思路的具体举措。局相关股室、各市场监督管理所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增添工作举措,确保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

(二)强化工作联动。强化局所联动,牵头股室之间、股室与各所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在营造营商环境、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知识产品保护、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主动作为,相互配合,力争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篇10:区计划生育发展意见参考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和示范作用,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目标。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的发展模式转变;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到2015年,力争形成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产业支撑和配套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群;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0%以上。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政府要在园区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体系、政策扶持措施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环境。二是坚持高新优先、整体推进的原则。要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根本任务,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坚持发挥优势、突破重点的原则。加快发展通信设备、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和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分工协作的原则。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协作体系。五是坚持资源整合、集约发展的原则。整合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优质科技资源,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合理利用土地等有限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二、重点任务

(四)加强宏观规划指导。

根据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各类园区发展的现状,按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从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角度,对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整体谋划,着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八大领域。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根据自身优势和科技发展趋势,引导、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推进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温台和金衢丽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区等三大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五)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构建适宜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提升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按照“发展与区域资源优势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小、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的要求,构建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抓住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瞄准产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光电显示、数字医疗设备、汽车电子和生物医药等产业的高端制造业。

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和产品层次,全面提升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成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示范区和先行区。

(六)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成为大企业大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快速发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以大带下、以小促大的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充分挖掘区域的自然资源、科技、人才、信息、区位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建设现代产业集群。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产业联盟,推动由大企业大集团牵头、以中小企业为基础、以开拓共同市场为途径、实现协同发展为目的的产业

联盟,积极推进优势企业的集聚,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产业集群。

(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中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的自主创新倾斜,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区域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设备和信息共享、合作研发、联合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建立园区技术联盟。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以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制定行业标准为途径、以共同研发为关键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

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根据“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要求和“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体制创新”的原则,整合、集聚区域内外各种创新要素,强化公共科技服务,创建一批行业专业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力争建设若干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开放实验室等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技术的竞争能力。

三、保障措施

(八)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地政府要加强对园区建设和发展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机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作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根据授权行使同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所在地科技管理部门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九)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孵化器税收减免、加速折旧和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关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培训与贯彻落实,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并发挥《我省必须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的导向作用。全面推行和完善知识产权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支持企业大力开发申请拥有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特别是发明专利,积极参与或主持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努力打造知名品牌。

加强科技金融合作。通过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科技行政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的结合,促进企业利用金融资本加强自主创新。引导各类商业银行扩大授信额度,加大对工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鼓励担保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

(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科技经费的投入,重点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加大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

集中资源重点扶持。各级各类科技计划要重点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倾斜。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及其牵头的产业技术联盟开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十一)提升质量扩大规模。

积极推进升格工作。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公共技术服务功能,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成为优质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的集聚区。鼓励杭州、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绍兴和嘉兴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积极争取升格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支持有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发展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发挥各类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新建一批省级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园区,经市县申报、专家论证和省级有关部门审核,报省政府批准,新建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十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从快从多严格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扩大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提升质量。对暂时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也要帮助其制定整改方案,尽早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做到试点一批,示范一批,带动一批,扶持一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到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或收购重组上市公司,实现规模化发展。

加快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建立研究院,争取成为国家企业技术(工程)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境)外建立研发机构,或收购、兼并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机构。

(十三)加快孵化体系建设。

把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抓手,坚持“企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提高质量。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宗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继续开展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推荐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创业导师行动,为孵化器内在孵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创业技能、经验交流和融资服务等创业辅导活动,加快在孵企业的发展。鼓励在孵企业积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科技项目。积极鼓励和吸引创业投资机构投向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特别是孵化器在孵企业和大学生创业项目。

(十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实施“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结合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创建活动。结合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造就一支既懂管理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熟悉、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培养大批适应生产一线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以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引进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到我省共建各类创新载体。

建立科技专家服务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科技需求,整合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每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一个产学研结合、科技专家为主、管理专家参与、以著名科技专家领衔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专家服务组。科技专家服务组的任务是:研究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动态,根据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协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帮助、指导园区内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引进培养人才,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技术咨询等服务。对组建的科技专家服务组每年由省和所在地政府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同时对科技专家服务组围绕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十五)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和改造传统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项目。对符合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要求、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企业为主体申报的科技项目,将继续予以优先支持。

上一篇:各奖金制度的优缺点分析下一篇:璀璨的晚霞3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