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2024-05-09

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胡锦涛在报告之前开宗明义地表示不念全文只集中讲要点。这是在传递出“务实”新风。以“民”字立党心。社会各项事业强调“民生干部选拔任用强调“民意法治建设强调“民主”„„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与“民”字相关的词汇频繁闪现。当前劳动就业、物价房价、医疗卫生、入学教育、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环保治安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篇幅所占的比重较多提出了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几年随着一系列改善民生政策措施的出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农民不交税了义务教育免费了公务员增加工资了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农民也有基本医疗保障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也已经形成„„桩桩件件落实在百姓心坎上温暖到群众心窝里。一个国家昌盛人民和谐美满幸福安康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教育、就业、分配、养老、医疗保障、社会稳定、收入分配改革等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党的大会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制度办法必将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励、鼓舞人民群众投入更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针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进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有待于各级各地党政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坚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到底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篇2: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广西科技大学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101班

李东茂

201000307038

今天对民生问题的格外关注,并不是因为老百姓的生活过得不如过去,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百姓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期望产生了质的飞跃。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的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是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过去解决民生问题很简单,让大家有饭吃,有衣穿,基本就可以了。反观现在,则复杂的多。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十八大中,把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也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我通过对十八大的学习,了解到了党中央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政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有有不少心得和体会想在这里抒发。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是这样阐释民生问题的:民生建设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十八大对于民生所提出的政策措施是切合实际的。首先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政策。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要建成小康社会,首先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只有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在分配方式中更加注重公平,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有力措施。我们大学生曾去大凉山地区进行过支教的活动,我们在家访贫困儿童家庭的过程中了解到,近几年,党和国家也给予过他们许多生活上的补助,如低保、减免农业税等,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也在平时的调查活动中做过居民家庭收入的调查,90%的家庭近几年收入都有所提高。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面,我相信通过党和政府对改善民生方面的不断努力,老百姓能过上更加美满充实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建成小康社会使国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增加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党和国家在教育、医疗、就业、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教育方面。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大学生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回报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成为有道德有良心的人,并且作为支教志愿者去教育我们的后来者,这也是十八大带给我们大学生的思考与领悟。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的表述中,“更高质量”成为亮眼的词汇。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人们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工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加强等因素。让老百姓不仅有饭碗,还要端上好饭碗,工作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这是党中央的庄重承诺。我们大学生正面临着就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十八大简介十八大报告十八大观后感十八大思想汇报党代会制度就业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大的担心,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重视就业问题,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大报告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医改的目标,而且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医疗问题也是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加强基本医疗服务无疑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加强社会保障,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也能稳定社会秩序,为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篇3:十八大重视民生达到新高度

教育部督促各地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的相关政策, 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制订和报备工作,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项目深入开展。

1. 审慎对待学校撤并问题, 规范校车使用

对农村地区小学的撤并问题, 要因地制宜, 不能为节省资源搞盲目撤并, 尤其是落后地区、交通不方便的地区, 防止因为学校撤并造成学生入学困难。而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撤乡并镇及撤点并校进程的加快, 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和初中生上下学距离不断加长, 使用机动车上下学的需求不断增加。2011年以来, 涉及学生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态势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2012年4月5日,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将校车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切实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人身安全。

2. 推行“免费午餐计划”

为了保障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 2011年11月, 一项规模宏大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正式启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 在全国22个省 (区、市) 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共计699个县, 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标准, 中央财政每年将投入专款约160亿元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惠及近2600万名农村学生。

3. 严禁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学校搞业务活动外的考核、评估、评比、打分

十八大后, 中央政府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除正常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外, 严禁开展对学校考核、评估、打分等排名次的活动, 严禁学校给教师排名次, 严禁教师给学生排名次, 从根本上给教育减负, 让教师无负担授课,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成长,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使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4.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

目前, 全国非本地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有2000多万, 随着他们相继完成义务教育进入高考升学阶段, 妥善解决他们的升学考试问题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 异地高考问题也成了十八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十八大之后, 黑龙江成为第一个明确2013年“异地高考”具体条件的省份, 其他各省异地高考政策也陆续出台, 打破户籍限制, 向平等入学又迈进了一步。

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过去十年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迅速推进的十年, 制度建设上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并开始从试验性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 纵贯养老、医疗、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等领域, 有效发挥了社会建设“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但保障水平存在差距、公平性和规范性有所欠缺、统筹层次不高、转移接续不畅等问题, 仍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发展形成挑战。因此党和政府努力创造条件, 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将更多的人纳入到体系当中来, 并提高保障的质量。

1. 推进城乡统筹的步伐

当前,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大都是城乡分别设计和实施, 统筹和融合度相对较低。随着城镇化提速, 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 劳动力和居民在城乡之间流量增大、流速加快, 涉农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不足矛盾凸显, 重复参保、重复建设、公平性欠缺等问题初现端倪, 这就需要在政策、制度、体制层面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的步伐, 消除城乡差别、努力做到待遇一致。

2. 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

在十八大上, 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的社会保障“双轨制”现象备受代表们关注。尤其是养老金“双轨制”更是饱受民众的指责。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 退休金也不同, 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企业高两三倍。2012年12月1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称中国14省份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 缺口达767亿元, 再次引发对于养老金双轨制讨论的热潮。目前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 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其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逐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 “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目前, 这一破冰之举有望在深圳率先实现。但是消除双轨制,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是个很大的课题, 我国正在进行综合性研究和顶层设计, 力图彻底的解决这一难题。

3. 住房建设不仅要建好, 更要管理好

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需求。住房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又是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这是保障性住房建设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可见其作为重大民生问题, 将是中央未来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对于住房建设, 我国立足于加快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为遏制房价上涨, 下大力气控制房价, 使房价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运行。目前我国开始对二手房征收二手房交易税费, 国务院还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及其细则,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保障性住房, 要加快建设速度,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投入, 多渠道筹集廉租房房源, 完善租赁补贴制度, 以解决生活困难的群众的住房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加速, 通过政府的保障和支持, 更多中低收入家庭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三、改善民生进行多方面努力

1. 实现就业平等, 保障工作权利的实现

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其中结构性就业压力更大, 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面对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将追求高质量的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坚持多管齐下,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与就业形式, 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尤其是提出2020年初步落实带薪休假政策, 更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力度, 提出了“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鼓励青年创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

2. 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劳有所得, 是极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直接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还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 仍有不小的差距, 这也成为十八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即如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 难度很大, 这涉及到对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利益格局, 并且产生了强势的路径依赖的背景下, 要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 绝非一日之功, 也不可能一药奏效。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增加人民收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促进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努力做到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人民收入, 保护合法收入,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 进行医疗改革, 改善医患关系

健康是人们的普遍追求, 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因此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提高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 是十八大的重要议题。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 中国的“医改”已经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医保伞, 如今, 基本医疗保障已经覆盖了全国95%以上的人群。“病有所医”作为一个政治目标提出来, 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今后民生事业的重视与抱负。而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医改规划, 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全民的医保体系, 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的制度和基层运行的新机制, 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不仅扩大了医保对象的范围, 而且医保报销开始打破地域的限制, 初步实现了异地报销。这些措施的提出落实都极大的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使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4. 建立家庭农场, 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说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目前, 为了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 家庭农场是发展的新军。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 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 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 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 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家庭农场是未来中国发展的趋势, 既保障了粮食生产, 保护了生态, 培育了职业农民又保证了专业化水平, 一举多得。

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否, 都与民生有没有得到真正改善有关, 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吃得安全一点, 房价下降一点, 学费少收一点, 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这些问题处理得好, 就能极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就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也考验着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而解决民生问题, 更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内容, 深入领会党的指导精神, 坚定党的领导, 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奉献理念, 推进民生建设更强、更快、更好的发展, 但是也要看到现实生活中, 民生建设还会遇到诸多难题, 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正视、并且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攻克的。

摘要:民生问题成为党的十八大关注最多的问题。民生问题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根本问题。而政策的落实问题也同样得到大家的关注, 能否保持政策常态化、稳定化、实践化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十八大结束之后, 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 在教育、就业、医改、住房、社会保障、三农问题上都有所突破, 做好了相关政策的落实发展工作, 这些新举措成为我国民生发展的新亮点。

关键词:十八大,民生,教育,就业,医改,住房,社会保障,家庭农场

参考文献

[1]高永红.被围困的教育: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阶层生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 11 (2) .

[2]张春丽.教育部:校车服务重点在农村[N].光明日报, 2012-08-14 (6) .

[3]李红.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评论, 2010 (2) .

[4]杜军玲.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十八大民生领域工作情况记者招待会侧记[N].人民政协报, 2012-11-13.

[5]孙杰.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解读[J].理论研究, 2012 (6) .

[6]陈爱民.论“十八大”的民生政策对于民众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 2013 (1) .

[7]周树春王国良.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J].特别报道, 2009 (3) .

[8]闫文涛.民生政策的哲学依据[J].社会论坛, 2011 (7) .

[9]王虎峰.中国新医改:现实与出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篇4:十八大的民生课题

关键词:十八大;民生内涵;民生意义;民生责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13-03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会议,会议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新共识,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贯穿十八大报告的主线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外,还有一条主线也贯穿始终,那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这也是十八大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

一、民生的内涵

民生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同人民生计有关的所有事项,涵盖内容极其广泛;从狭义来讲,则主要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群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发展能力和权益保护状况等内容。概括地讲,所谓民生无非就是两个方面,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生存问题就是温饱问题,是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而发展问题也是权益问题,是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确保与实现的问题。从民众需求的角度看,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有饭吃有衣穿就能够维持生命的延续。只有在吃喝不愁、生存无忧之后,民众才会逐渐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正如古语所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此,美国的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提出过“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并且,像“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意思就是当这些较低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需求,驱动人通过行动来满足这一需求,一旦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就会降低其内在的需求驱动力。就像一个人在饥饿的情况下,会通过各种行为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甚至不惜通过违法的手段。而一旦吃饱喝足了,就会降低对食物的需求。但是在马斯洛看来,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则是一种“成长性需要”。与“缺失性需要”不同,这些需要不是因为得不到才产生需要,而是在获得了一定需求之后,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需求,所谓“欲望无止境”是对这种需要的最好注解。此外,马斯洛还认为,人只有在较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也就是说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提供了一种工具和一种方法。运用这一理论,我们就能够理解诸如“为什么社会越发展人们对现状越不满”、“为什么人们对现在的食品安全如此关注”等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们以自己的力量,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解决了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民众也随之产生更高的发展需求。不仅有吃有喝,而且还要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不仅仅满足于有吃喝,还要追求基本的社会权利。如果说传统社会人们主要关注基本生活,那么进入现代以来,在关注生活改善的同时,民众对平等社会权利的追求也更加强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党在基本实现“总体小康”的目标后,又及时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什么在实现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后,提出转变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民生的意义

回顾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或者看世界各国的发展史,特定时期政治社会能否保持稳定,往往和民生问题解决得好坏有直接关系。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朝代的更替一直都是与民生问题直接相关,因为民生连着民心,民生问题体现的是民心的向与背。商纣暴政,民不聊生,民心背离,才有武王伐纣而兴周。在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统治者无不是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之策,使百姓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证,从而实现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经济繁荣,开创盛世。而一旦统治者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苛捐重赋横征暴敛、贪污腐败盘剥人民,就会激起民变,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民生艰难。秦末农民揭竿而起、隋末群雄奋起抗争,乃至清朝后期的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无不是因民生困苦难以为继而引起。即使是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只要是在民生方面出了问题,也势必会成为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不论是发展经济还是进行各种社会建设,其核心目的都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民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改变。尤其是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这一矛盾会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更加集中、更加复杂地体现出来。如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众的公平感、幸福感降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较多,社会矛盾凸显等。

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实现现代化,更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让民众能够生活,更要让民众能够挺起胸膛,自尊、自信、有尊严地生活。只有顺应民众的民生期盼,才能够凝聚人心、凝聚力量,获得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伟大梦想才能够得以实现。因为民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多彩的社会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民众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变化,归根结底是广大民众革命斗争的结果。所以,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活动能否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就必然成为其胜败的关键因素。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民众成为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正因如此,中国自古以来才会有“民为贵,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也才会有“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以及“国之命,在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训。

三、民生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在温饱的基础上,巩固现有成果,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走上共同富裕道路,需要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充分调动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积极性,也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包容与支撑功能,以及社会力量的服务、协调和联系作用。当然,在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之间,政府的责任是关键,是核心。

首先,无论从执政党的性质、宗旨以及执政理念,还是从人民政府的职责与功能看,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第一位的。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要求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我们党和政府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要想获得人民群众的持久拥护与支持,就必须以民生为抓手,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工作都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其次,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民生的保障与改善成为政府最为主要的职能。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皆由政府包揽,却因忽视和抑制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功能发挥,而使得政府对民生的保障与改善心有余而力不足,虽历经数十年,但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改革开放后,各种条条框框逐渐被打破,制约社会发展活力的种种限制被废除,整个社会迸发出激情与活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民生的保障与改善方面,往往都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公共政策,来确保民生领域不因过度市场化而使民生问题不断突出与激化。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政府职能也需要及时转变,把服务民众、服务社会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界定自身职能的有效边界,努力协调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从世界各国的基本经验来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有利于全社会财富创造的激励机制,为每个社会成员搭建一个相对公平的大舞台,制定和执行公平合理的竞争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和劳动积极性,让所有社会成员在公平的制度环境下,都能够尽情施展才华,追逐梦想,这应当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石。二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分配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其关系到社会成员能否共享发展成果,能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弱势群体也能够获得有尊严的生活保障。社会财富如何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分配,不仅关系经济增长,也关系政府和社会稳定。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尤其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上,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报告,都强调要充分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要突出机会平等,确保社会成员只要勤奋劳动,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就能够获得较好报酬,获得社会尊重。还要建立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实现成果共享,也就是在追求机会公平的同时,还要适当考虑结果的公平,维护和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三是要为整个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公平配置社会资源,逐渐弥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其基本目标是要解决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各种差距问题,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四是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和谐,其最核心的是要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畅通民意诉求渠道,确保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实现。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法”的意识和“法”的精神。让人民的意志得到尊重与体现,让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总之,追求幸福是人民的权利,造福人民则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只有充分尊重民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才能赢得他们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而得到民众拥护和支持,我们也就拥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就有了坚强有力的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可能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篇5:形势政策课之十八大有关民生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我完整读了一遍十八大报告,发现其中,民生问题占了很大篇幅,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幸福未来生活的图画,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希望。我知道自己的水平不高,不过还是希望在此抒发个人的一些见解,愿老师指出其中不足,帮助我改正。

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任何方针政策和目标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关于民生问题已做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这些都让我有切身的体会。比如,能吃到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连热带地区生长的蔬菜、瓜果,如今都已搬上餐桌。还有地铁开在家门口,花上两元钱便可畅游京城。

这些在我看来已经很好,不过我们的党力求精益求精。仍在民生方面指出了很多问题,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百姓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在教育方面。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我们大学生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回报社会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成为有道德有良心的人,并且作为支教志愿者去教育我们的后来者,这也是十八大带给我们大学生的思考与领悟。

在就业方面。“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的就业代表者劳动者有好的劳动环境、较高的薪酬、较高的社会地位。它是对劳动者的保障与尊重。这些为我们这些大学生们带来了日后毕业时找到好工作的憧憬。

在收入方面。十八大指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增加收入是每个人都希望的,毕竟物质是幸福的基础。同时分配公平也非常重要,没有公平,收入再多也是个别人的增长。我们现在还是大学生,很难在现在对收入方面有什么影响。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公平正直。在社保方面。“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有了公平的社保后,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病了有医保,老了有养老保险。社保减轻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是我们更有勇气去闯荡世界。

在医疗方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们是医学生,应该在医疗方面出一份力。现在认真学习、将来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奉献力量。

篇6:关注十八大,关注祖国未来

十七届七中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

十八大召开在即。连日来,民众高度关切这一盛会,作为高校学生的我们也不能例外。在人民网强国社区近日推出的“聚焦十八大网络调查”民意投票中,民主政治、社会民生、反腐倡廉暂居民意投票排行榜前三位,其中又以提高养老金及收入待遇、取消身份编制管理、加大基层教育投入等社会民生问题的留言最多。

其实,民众对于十八大的关注和期待,从早些时候的十八大代表选举时就开始渐趋浓烈。无论是坊间的议论,还是网络上的发言,其中固然有对执政党的理论建设、政治路线、人事安排以及施政方针的关心;同时,也蕴含着对改变自身境遇及未来预期的某种期待。这种关切,正是一种公民意识。

中国社会这些年来发生的一个积极变化,即是公民意识的发育和增强,所以,作为社会公民的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十八大,特别是从十六大、十七大以来这10年间,越来越多的民众认识到个体自身固有的权利和责任,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具体而言,从每年的全国两会,党的重要会议,乃至政府的每一项重大公共决策中,都可以感觉到民意的涌动,以及民意与这些重大会议的良性互动。

同样,眼下网民对十八大的关切,也不外乎此。其间涌动的依然是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以及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中国青年报记者、十八大代表刘万永日前接受央视网访问时就表示,“当选十八大代表后,微博上经常有人告诉我,刘代表能不能把这个呼声带到十八大,那个呼声带到十八大„„”

概而言之,这些呼声以及呼声后面的社会生态,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和福祉。一方面,民众期待在诸如教育公平、收入差距、户籍藩篱、公共服务等等胶着多年的议题有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希望在增进民众福祉的同时,解决权力产生、运行和约束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预算公开、官员财产公开的进程。

今年9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论及十八大的主旨时,明确提到,“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等。这样的表述,可视为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也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参与门槛的降低,使得民众有了一个相对便捷的表达主张、提出意见的渠道。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活跃于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

篇7: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广大百姓已经越来越承受不起高房价之殇,与此同时,一个个投身房地产的大老板小老板们,无不赚得盆满钵满,各地..详细介绍>> 票数:8 人气:83 投票

TOP.2物价问题—通货膨胀来了吗?

温家宝在回答网友问题说,价格连着人们的生活,物价问题是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致政权的巩固的问题。2009年尽管CPI只是微幅上涨0.6%,但在..详细介绍>> 票数:8 人气:38 投票

TOP.3腐败问题—廉政爱民不能只是口号

胡锦涛曾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历史任务。”将反腐败提高到关系到党的“生..详细介绍>> 票数:5 人气:43 投票

TOP.4贫富分化—分好财富蛋糕是政府的良知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详细介绍>> 票数:5 人气:37 投票

TOP.5舆论监督—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舆论监督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指出: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要“重视传播..详细介绍>> 票数:4 人气:42 投票

TOP.6就业问题—体面的工作在哪里?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有尊严的生活的前提是有一份有体面的工..详细介绍>> 票数:3 人气:36 投票

TOP.7环境保护—造福子孙的大计

在去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温家宝以负责任的大国总理身份,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详细介绍>> 票数:3 人气:18 投票

TOP.8医疗问题—看病何时不再难?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但“小病忍,大病拖”却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无奈选择。近年来,一号难求、药价虚高、医患纠纷……,这些..详细介绍>> 票数:2 人气:32 投票

TOP.9养老问题—怎样才能安度晚年?

养老是自人类史以来一道永恒的课题,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需做到解答。有统计显示,到200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详细介绍>> 票数:2 人气:34 投票

TOP.10教育问题—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科学大师钱学森提出的一个问题震撼了国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详细介绍>> 票数:2 人气:35 投票

TOP.11信任危机—诚信缺失祸患无穷

《小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的十年被认为是人际信用关系最差的时代。将近九成的人将原因归咎于“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在调查网友们的开放..详细介绍>> 票数:2 人气:34 投票

TOP.12户籍改革—革的不是户籍是利益!

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该指示把未经政府招工而自流进城的农民认作“盲流”而多方阻拦,从而拉开了..详细介绍>> 票数:2 人气:33 投票

TOP.13食品安全—人一生要吃多少毒食品?

民以食为天,当入口的食品成为生命杀手的时候,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所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从假酒案、苏丹红、到瘦肉精,再到今天的三聚氰胺、反..详细介绍>> 票数:1 人气:47 投票

TOP.14治安问题—打击犯罪保百姓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透露,2009年一到十月,公安机关共立案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立案444万多..详细介绍>> 票数:1 人气:36 投票

TOP.15交通出行—平安轻松回家路还有多长?

截止到3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起重大事故,死亡225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103人,同比增加40%和75%,其中5起是由公路客运车辆肇事导致..详细介绍>> 票数:1 人气:32 投票

TOP.16产品质量—消费者何时成上帝?

每年都有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每年都会杀一两条大鱼开祭。但年年打假,但年年假冒伪劣不断,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央视315晚会也成了一场可以..朋友,不好意思,具体的文章找不到,只有这些投票,详细信息你可以上 天天排行网 看看,百度一搜就行

篇8:11思想汇报关注十八大

敬爱的党组织:

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次能够赶上十八大,赶上国家领导阶层的又一次换届。十年之前,我还在是一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在偏僻的农村里,只日日投入课业的学习中。十年之后,我是一名北交的大三的学生,一直关注着十八大的最新动态。我在成长,思想上的,心智上的;而让我引以为傲的国家,党亦在成长,他们用一次次丰功伟绩阐说的国家的进步党的进步。

十年之前的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召开产生了紧密围绕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高层,胡锦涛同志带领我们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使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代领下,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善,中国储备了更多综合国力来跻身世界大国。在作报告之前胡总书记特别说“不念全文集中讲要点。”我相信,这句话,不光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人民群众。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的创新。胡锦涛同志的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我们向社会主义目标迈出了伟大的一步。

十年之后的同一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它将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国人,而这其中的内容值得我们这些做好成为日后国家栋梁的准备之人学习,汲取知识养分,夯实自己,提高个人修养,对今后的个人成长具有指导意义。登高望远,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鲜花与荆棘丛生。踏上十八大这趟时代列车,未来之中国注定要再创辉煌。

我坚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新的重大部署和要求,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制定蓝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我坚信,十八大会成为凝聚改革共识的新起点,未来5年,中国这艘巨轮将会穿越改革的“深水区”在深海上劈波斩浪。那时改革创新精神将进一步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将会加快解决,社会会更加公平,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革发展成果会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坚信,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将能够更好地总结各地党建的新探索和新经验,有效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提高执政能力和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在反腐倡廉方面作出新部署,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向前进。

篇9:关注十八大民生问题心得体会

一、活动主题

关注十八大,青春展风采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迎接党的十八大,回顾我国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到党对人民的重要性,提高对党的认知,激发党在基层的活力,更好地建设党风,特召开十八大主题团活动。

三、活动效果

举办活动时同学们气氛活跃,参加活动时积极性很高,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坚定了爱国信念。

四、活动流程

1、首先由主持人做开场白,介绍主题,使同学们了解本次活动的主题,促进对十八大的认识,加强同学们对祖国的认同感,激发同学们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2、主要由同学们进行演讲,发表对十八大的看法及建议,通过与同学们交流经验,寻找最佳的爱国方式。

3、对活动进行拍照留念。

3、由团支书对活动进行总结。

五、活动优点

1、活动及时完成,同学们按时到齐,布置会场。

2、活动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活动主题。

3、同学们能很好的融入活动并积极参与。

4、活动结束后能把会场清理干净,并做好总结工作。

六、活动不足

1、由于时间有限,活动进行的有些仓促,工作分配合理性不够高。

2、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环节有点忙乱。

3、同学们的凝聚力和默契还有待提高。

七、活动总结及启示

同学们响应积极,互动频繁,全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达到了预期效果。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享受祖国的变化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要秉承女子学院的校风学风,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以优异的成绩向十八大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xxx团支部

篇10: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本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主要探讨现阶段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将我的学习心得向组织汇报如下:

在我看来,民生的问题涉及我国社会基层和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上。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中国整体社会能够保障民生命题顺利地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上述二者,能够通过我们两会这样一个参政议政和制度建设的平台,得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我觉得这不仅仅对于我们的两会,同时对于我们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好消息。

从民生的层面上来看,历届政府包括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都在聚焦民生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就介绍说,在去年政协收到的提案中,有1900份提案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占了所有提案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民生的问题是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在两会上讨论的问题的重中之重。而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我们都知道,政协发挥了充分的参政议政的作用,那么全国人大又在立法、调研、决策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这些立法、决策的力度和方向从哪里来?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公众所关心的命题和他们所需要得到的力度上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今年全国人大的第一提案,其实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提案,就低碳经济这个问题需要两方面来共同协作,一方面,首当其冲地,我们需要制度建设上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合理环节,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老百姓自己也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因此如果二者能够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就能与民互动,最大限度发挥参政议政功能。

说到民意交流,我认为今年政协会议的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民众来交流,有些政协委员直接把自己的提案草案放在博客上,来征集修改意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能,达到政协委员为民请愿,为民谋福利的职责。

大家都知道,参政议政是全国政协的重要职能。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三十多个界别,这三十多个界别其实辐射了全国大量的行业。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都有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如果能够通过民意的途径,直接地和我们的委员们进行互动,有助于我们委员更好地调查民生,而且把民间的声音传递到我们两会上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上。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其实这种与民互动,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完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完成,也应该同时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其他媒介的作用。只有民意需要,立法和参政议政良性互动,民意才有得到尊重的可能;也才能够保证立法和参政议政的舆论基础。因为民众的关注,本身就代表了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对于自身发展环境,对于整个制度建设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我们政协委员承载着这种关注,当他把这种关注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它变成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把它变成具体化的建议,那么这些建议最后又能回馈到我们的民生,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一旦形成,两会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发展的一个前进动力。

篇11:关注民生问题 落实低保政策

先锋路街道办事处设有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街常住人口 户,人。截止10月,全街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口 户,人,占总人口数的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区民政局的关怀指导下,我街城市低保工作紧紧围绕政策落实、强化管理、推进社会化和加大宣传、检查、监督力度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同时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求学资助、困难扶助等多层次城市社会救助手段,为维护困难家庭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积极宣传低保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一是要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低保工作始终,着力在低保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思路促进低保政策宣传的深入开展。二是区民政局采用集中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的方法,今 年两次对我街道民政干部及社区低保专干进行低保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并由区组织部统一考试。同时,街道每月定期组织低保专干进行业务培训、每季度对专干进行考核。三是组织各级低保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政策宣传。我街先后组织了 余人(次)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深入住户家中调研,进行政策宣传;四是利用接待来访群众的时机,向群众宣讲省、市、区的低保政策,这些群众回去后,绝大多数成为我们低保政策的义务宣传员。通过这些手段,使我市的大多城市低保对象了解了政策,能够对照政策条件衡量自身是否符合城市低保的条件,并及时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

二、加强机构建设,创新服务载体

一是不断完善现有城市低保工作制度及职责,在低保人员的档案管理、低保专干的考核方面狠下功夫。根据街道实际,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机制。坚持以《2009年先锋路街道社区民政工作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先锋路街道专干考核办法》为依托,逐步提升街道民政工作总体水平。二是及时调整街居民评机构,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纳入民主评议机构,确保低保申请审批流程 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此外,街道民政办配备三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低保日常工作。三是与街道社保办紧密联系,以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推荐就业为手段,逐步转变低保人员的就业观念,从而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四是社区在创新载体方面有所突破。公园路东社区针对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三类人员进行劳动去向调查,兰玻东社区与亚华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定期对困难群体“送岗位、送技术”服务,兰化十七街社区与非公经济组织长业集团开展的“送温暖”活动等使我街的民政工作拓展了工作新思路、开辟了工作新路径,对街道下一步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详细的素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二、加强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一是低保评审规范化。在审核新申请低保家庭时,以兰政发【2006】77号文为主要依据,按照城市居民最低活保障申请审批流程严格审核,建立健全街居民评机制,坚持“三榜公式”制度,对于新申请低保家庭,社区、街道分别入户调查,确保入户率达到100%。二是加强低保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低保档案分门别类,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内容真实、条理清晰。三是针 对辖区停保、调标家庭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单位了解等多种方式,落实家庭收入状况,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查,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四是按时公示低保家庭的收入状况及享受低保金额,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耐心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认真解答,并及时向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

三、将低保政策落到实处,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 一是严格执行低保相关规定,确保低保金统一、按时、足额发放,及时将辖区内生活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今年区民政局对每个低保人员财政拨款4元,街道社区各占一半。街道、社区根据实际,将其用作岗位培训、名师讲座等。二是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走访慰问低保家庭,了解低保户的生活现状。三是针对特困低保对象家庭,采取临时救助、求学救助、医疗救助、住房补贴等手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

四、规范档案管理,强化网络建设

街道及各社区均设立低保档案专柜,配备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由专人管理。其主要负责低保人员的申请审批、低保家庭的成员管理、低保金的领取、各类报表的填写、劳动能力鉴定和收入评估材料等,并及时修正民政系统的数据,确保街道、社区两级数据一致,便于统一核查。

五、建立低保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及时组织季度、核查,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动态管理检查,街道不定期组织入户调查,采取走访、跟踪等形式,随时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变化、人口变化、再就业、退休年限和生活改善基本情况,由街道上报民政局及时做出增减和取消保障的决定,并填表存档。截止当月经入户排查和动态管理取消或退保 户,人,调增调减低保对象 户,人,新增 户,人。

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公益性活动,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每月至少两次委托社区组织有劳动能力、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对于经推荐两次无正当理由拒不就业按规定停发保障金,对于有劳动能力在本市内打工的低保三类人员,要求出具打工证明,并对其收入的真实程度进行跟踪落实。

今年,街居的低保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我街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自查力度,多方位对低保工作进 行审视,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在创新载体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先锋路街道低保工作的整体水平。

先锋路街道办事处 年10月12日

篇12:两会思想汇报:关注民生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

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一是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二是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四是在工作上服务群众。

上一篇:淘宝玩具店店营销策划下一篇:复旦投毒案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