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2024-04-21

观十八大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观十八大会后感言

在没经过这个上午之前,我曾以为十八大的精神和我的人生方向没有任何交集。但是在经过这一上午的两个短片的学习,我的心中多了很多莫名的感动,原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他息息相关。胡总书记做的十八报告让我感触颇深。十八大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5年的工作,回顾总结了3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这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胡总书记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专卖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习主席的一番发言让我感触颇深,他的那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想这不仅仅对个人而言而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如此,那就是脚踏实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对我们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都是很有帮助。在我看来,何为中国梦,工人的中国梦就是提高他们的待遇,保障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医生的中国梦就是提高人民的医疗水平,使人民的健康得到保障;政治家的中国梦就是使全国人民可以达到小康生活的标准,使国家变得繁荣富强;而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呢,是努力做好接班人的准备,是努力使国家繁荣使社会和谐稳定,是将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与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的中国梦,是我们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其实一切都最终结束在习主席的那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013年3月24日晚

篇2: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观十八大有感 一、十八大报告的重要思想观点

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决定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强调这次修改党章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修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历史地位,将十八大精神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

如何理解十八大精神,用六个字来概括:旗帜、道路、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据点。旗帜问题是党的十八大的灵魂。十八大报告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如何学习宣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大学是思想理论研究探索最具活力的区域,大学生,不仅要“兼善天下”,还要弘扬正义、行为世范,社会责任重大。大学生要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学习,带头宣传,积极实践,努力做十八大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阅历来看,是崛起的一代,腾飞的一代,奋进的一代。如,思维敏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改革创新意识,思想不僵化,没有框框束缚;有较的组织活动能力和社会协调交往能力。但也存在着艰苦创业意识不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问题。

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八大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全党必须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在当今世界历史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继续前进的时候,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作为呢?我认为:应该站稳脚跟,紧跟时代,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埋头苦干,抓住机遇,接受挑战。分析来看,要从以下方便多加努力:

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很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对此,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教、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越来二元经济结构还有改变,地区差距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z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z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认识国情,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所处条件和环境,自己所学专业,学习状况,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长远的规划目标和眼前的现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成才愿望,正视现实,有理想并为之奋斗,只有不断追求新知识,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应该珍惜时间,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

2、认识我国现在的发展机遇。世纪之交的年代,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机遇。比如,美国就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时,抓住了机遇,用4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今天,我们中国也面临着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能不能抓住这个极好的机遇,也用大约40年的时间,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我国有极大的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是可以实现,这有利于我国集中精力搞建设。二是从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我们可以抓住新科技革命产业化的环节,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我国己加入世贸组织,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直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对我们利用世界先进技术、资金、市场和管理经验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三是从国内来说,我国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跨进21世纪,历经探索,我们已经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采取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现在,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了新世纪初新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认清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具有危机感,不能盲目安逸。国际环境的挑战,知识经济的挑战,经济发展前景及社会就业的挑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挑战,增强科技能力的挑战、人口的压力与挑战,人才的压力与挑战,能源的压力与挑战,资源的压力与挑战,财富与分配的挑战,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挑战等。具体包括综合国力竞争的挑战,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入世贸的挑战,都在冲击着我们。

因而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认识自己的不足和落后,才能奋起直追,实事求是地行使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从而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的伟大志向。

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一代。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当代大学生的肩上。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中去。

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项具体表现。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大学生的时代重任!对得起国家的培养,社会的希望!

篇3: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关键词:高教管理,十八大报告,教育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以民族振兴, 社会进步为两大历史使命, 而教育则是实现两大历史使命的基础和条件, 特别是高等教育则更为重要, 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人才和艰巨任务。高校是一个从事教育、科研的学术团体, 具有行政事业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双重属性.高等教育管理的任务是要合理调配和使用有限的教育资源, 以达到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和创造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高等教育中我们要协调内外, 充分利用现在条件, 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而非盲目的外延式发展道路, 对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完善。优先发展教育,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世界范围内, 无论是英国, 美国还是德国等一些国家, 在崛起的过程中无不将发展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策略。

二、高校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完善

过去十几年中, 我们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式高校增长管理模式, 大量的开设新专业, 招收学生或者扩大学校的规模。十几年过去了, 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转变, 一味求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 办学要以人才为本, 教师为主题, 教育要以育人为本, 学生为主体。优化高校专业化建设和学科结构, 不要盲目扩大招生数量, 而是要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 稳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让每一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得到发展, 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内涵化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 包括校园文化建设,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科学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 科研实力发展, 课堂教学等等方面。以往不少高校以“大”为荣, 如何做到大而不空, 如何把人才这一产品做得更好, 是每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人才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帅队伍的素质。而教师队伍的素质从本质上最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化素质的发展。其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科研能力, 知识体系, 职业信念, 教育观念, 教学监控与教学行为策略等几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管理部门要提高校本培训的力度, 加大力量提高年轻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同时还要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搭建平台, 鼓励各级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活动, 让科研和教学工作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对于青年教师, 要设置激励制度, 鼓励在保证教学任务很好完成的情况下, 继续开展科研活动。努力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 同时建设专业精品课程, 让这些都成为教师发展的榜样。只有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持续发展, 高八大报告中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任务。

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

十八大报告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样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了的教育的任务和目的, 着重强调“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高校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坚持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人民的需求想适应。

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工作。在高校教育的具体工作中,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这一基本思想, 在高校管理中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 以教师为主体, 让教育从人出发。同时我们还要提倡德育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加强人才的人文素质培养, 德育思想培养, 综合能力培养。例如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德的认识和教育, 对于职业使命感和道德情操的教育等。

五、协调好人才评估模式, 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要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也就是人才最终服务于社会, 专业建设也是服务于人才培养。而如何让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呢?高校管理部门要深入社会, 深入基层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期待。同时调整专业设置, 对于那些社会需求少, 饱和度高的专业不再扩大招生。同时人才的评估模式不能光靠国家相关部门或者高校本身, 应该改革形成一种“国家专业评估+高校评估+社会评估”三合一全方位的模式, 在这种评估模式下, 人才才能得到最高效的培养和广泛的应用。不会在出现那种毕业生需要在社会重新学习, 或者拿着很多国家技能证书却无法应用到工作实际的学生。

六、结语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是社会前进的保障。十八大中对教育的发展策略和定位必然要求高等学校的管理部门作出相应的调整, 使高校教育适应实和经验都告诉我们, 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紧随时代, 社会和经济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根据这些变化进行改革和调整。在过去十几年里, 我国很多高校进行大量的外延式发展道路, 无论是扩大招生规模, 增加专业设置等方面都进行过很多改革。时至今日, 我们发展的道路应该从外延式发展改为内涵式发展道路, 不要贪多求广, 将如何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提到首位。同时我们要一如既往的高举以人为本的方针, 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特别还要继续关注高校师资的专业化素质发展。从而多方位, 全方面的达到十八大报告中对于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以十八大报告中的思想方针为指导, 强有力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高举科学的发展观同时也结合高校自身的历时发展和实际情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调整和理顺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对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和废除, 为高校的发展做出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美]Fred C.Lunenburg, Allan C.Omstein.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孙志军,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10-11.

[2]公培红, 王德民.论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J].职业圈, 2007, (24) .

[3]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2) .

[4]鲍庆童.学校教育管理伦理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0) .

[5]谭秀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9) .

[6]杜飞进.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 .

篇4:观十八谈映象版济源篇心得体会

时钟定格在2012年8月29日22时05分。这一刻,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时刻,是济源市永载史册的时刻。由河南电视台录制的大型时评栏目《建设中原经济区 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十八谈”映象版〃济源篇》在这一刻通过卫星频道向全国乃自全球隆重播出了。观后,令人欣喜、促人回味、催人奋进。

围绕这一课题,为了实现济源城乡一体化、为了济源在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为了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中当好先行、为了济源的山更青,水更蓝,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济源市历届领导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拼搏奋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实现蓝图目标,带领全市人民干!实干!大干!促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个中的艰辛、付出、欢乐、幸福,只有身在其中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知道,只有牵头在先、落实在前的各个局委、镇办的干部知道,只有为此而付出的全市人民知道。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济源市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瓶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

从1988年县改县级市开始,济源就踏上了一条改革、创新、探索、发展的艰辛之路。一路走来,风云变幻,回望历程,弹指一挥间。有经验、有教训、更有累累硕果,在探 索中前行、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从封闭落后、鲜为人知的边陲小县,到“十八罗汉闹中原”;由县向县级市、省辖市的体制跨越;人均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三;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一系列殊荣…… 这些字字珠玑、如数家珍的成果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和真诚付出,是我们济源人为之骄傲的历史名片。

在《“十八谈”映象版〃济源篇》中市委书记何雄和市长王宇燕的访谈即高瞻远瞩、意识超前,又切合实际、勇于实践,并创新性前行,把济源的今天,明天表达、描述地淋漓尽致。始终围绕强市富民战略,突出城乡一体这一发展主题,贯穿持续,着力提升,凸显重干,以“主动改革,先行先试,敢为人先,创先争优”为引领,通过 对规划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等六个方面的思路、布局、做法和深入解读,全面展示了济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持续求进、力求先行、创新创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下面我就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展示在这里,以使大家深化理解、共同学习、付诸行动,把济源建设的更加美好。

规划布局一体化:全域济源三规合一

按照“市域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三规合一”的 指导思想,以全域城市的理念规划城市发展,确立了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建好“1”个中心城区、开发“3”个复合型组团(城区周边4个镇和3个产业集聚区相融合)、打造“3”个重点镇的“1133”总体发展规划。今年,在高标准完成“1133”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全市528个村(居)规划为42个新型农村社区,重点编制了新型农村社区的控制性、修建性规划,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复合型组团—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主格局,布局优化、衔接紧密、功能完善、统筹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基础设施一体化:同质同向幸福城乡

大力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目前,建成区面积近40平方公里,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全市、联通外界的30分钟交通圈,燃气、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供热覆盖率达到4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镇化率达到51.4%,形成大气、秀气、灵气的城市特色。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镇镇通”高速公路,“组组通”硬化路;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村通”自来水;实现了农村用电、广播通讯、有线电视、宽带“户户通”。今年以来,按照先行建设学校、医院、自来水厂、“六通五化两集中”和“1+10”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原则,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产业发展一体化:产业融合统筹发展

着力把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区建设、城市功能完善、新型 农村社区建设、农民转移就业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了玉川、虎岭、高新技术3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引导城市规划区内的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工业经济比重占到全市的70%以上,富士康、伊利、特步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我市,吸纳劳动力超过6万人。重点围绕蔬菜、烟叶、薄皮核桃、冬凌草、畜牧养殖五大支柱产业,打造产业核心区、生态集聚区、农业高效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以两位数增长。编制了《济源市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0.5%,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一体化:精品宜居山水相依

围绕打造精品宜居城市的目标,按照“显山、露水、见林”的生态建设理念,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十大重点区域综合整治、“五小”综合治理等。同时,沿山、沿水、沿路建设生态廊道,使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的林木覆盖率达到52.24%,城市的绿地覆盖率达到40.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26平方米,全市90%的村(居)达到了绿树环绕、树木围村的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连续5年在河南省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行列。

公共服务一体化:全面覆盖服务均等

优化学校布局,推动高中和职业教育向市区集中,初中向小城镇集中,小学和幼儿园向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推动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率先在全省打破城乡居民身份限制,实现了医保、低保、养老保障的全覆盖。医保实现了“六统一”:统一参保范围、缴费标准、财政补助、医保待遇、用药目录、社会保障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均衡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市级医院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联系的医疗集团,实施全民健康档案工程,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加大健康城项目规划建设力度,加快医疗中心、康复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健身养生中心建设进度,着力提供集医疗、保健、养老为一体的新型医疗服务。

要素配置一体化:平台延展要素同权

篇5: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一、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形成的集思想、体制、教研、课外活动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1]。校园文化是一种依托于校园而发展起来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 校园是校园文化产生的肌体, 离开校园也就谈不上校园文化,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校园文化又同活跃于其中的师生紧密相连。校园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体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甚至是精神面貌, 良好的精神外貌, 形于心, 发于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全体师生的行为方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校园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形成一种集体意识, 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会形成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

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科学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激发全校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的生机与活力, 使其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2]。和谐校园要求各方各面协调一致, 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同时也要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和谐一致。和谐校园是师生关系的和谐, 是人文景观的和谐, 是办校规模同师资水平的和谐, 是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的和谐。

二、当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过于关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理念的外现, 其核心内涵依然是校园文化中精神层面[3]。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忠于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 为精神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目前某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单方面强调学校速度和规模。对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关注, 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严重失衡。殊不知, 离了精神文化引领作用, 大规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丧失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初意义。

2. 片面追求学术水平高速发展和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忽视内涵建设。

当前, 各方积极倡导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但各种不同的理念相互激荡, 直接冲击着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过分提倡实用主义, 弱化人本关怀。[4]学术水平和学生就业是学校两大支柱, 部分高校单纯强调学术水平和就业发展, 这种模式是一种随时都会丧失生机的发展, 它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提升。

3. 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重视不够。

学生, 是学校根本, 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发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根本, 为基源。问题的解决立足于学生, 在当前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过程中, 部分高校对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问题未形成充分认识, 从而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首先, 学校对不健康网络文化缺乏应有的监管力度[5]。大学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知识技术, 对网络文化也相当关注。目前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对网络文化的监管的缺失, 使不良的网络文化对学生造成思想冲击和影响, 对健康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十分不利。其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学校足够重视[6]。当前, 各大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 未能同时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有些高校处理问题忽视学生心理感受, 其实质上掩盖问题, 并没有实际解决, 深刻影响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再次, 大学生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7]。当前“老人倒地无人扶”等社会问题引发关注, 这些道德事件表明道德建设和人文素养尚待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要求的提升将成为影响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将思想品质和德育建设归为中小学的义务和职责, 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持续培养和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和谐校园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氛围。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和谐校园建构的基石, 对广大的师生影响不可小觑, 另一方面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同时也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也有着莫大的渊源, 其影响能够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从一定时期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能够引领和谐校园的发展, 从长期看高校校园文化关系到中国人才的培养,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的实现, 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旺发达, 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要求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是个曲折迂回的过程, 是不可一蹴而就的过程, 必须经过多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凭空臆想就能形成的文化形态, 而是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实践并通过时间的检验才能形成、定型并不断丰富完善的。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迫在眉睫。伴着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以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各种不健康的意识也日益凸显, 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 各种错误的思潮汹涌而至, 扰乱了人们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步伐。各种错误思潮对当前学生的影响日渐明显, 进而影响到祖国的未来和前途, 这些人才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承担着祖国和人民的希望, 理应引起高校主管及其领导人员的重视。

当前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发展完善的重要机遇, 抓住机遇建设校园文化是每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要构建和谐社会, 应以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支撑, 努力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合格的人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培养学生的情感技能。值此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契机, 各高校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四、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1. 要提升校园文化示范效应。

高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适度竞争有利于高校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也有利于各高校的良性发展, 但是这种竞争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高校间的竞争应表现为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 而这种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校园自身的文化建设, 因而各高校应努力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传统, 并带动各其余高校的发展, 形成自己所独有的示范效应, 努力铸就自己的先锋榜样作用。

2.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8]。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时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发展变化。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一个健康的和谐的校园文化, 必须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的发展。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和程度, 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 这些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和谐校园不仅是校园物质层面的和谐, 同时在更深的层面上而言, 它更是一种学生内在个体素质的和谐, 因此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培养发面, 要求学校能够做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生培养成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 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要具有长远的眼光,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3. 加大对不健康思想、低俗文化的监管力度[9]。

加强对腐朽、低俗思想和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的有效监管, 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 既有利于保护大学生身心健康, 也有利于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4. 实现校园资源优化配置, 提升校园文化系统功能, 强化校园文化要素的整合功能。

校园文化是由各种不同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因此, 一个良性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兼顾各方,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完美的和谐校园。

总之,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的构建就是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在当前党中央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同时, 我们应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积极发展学校特色, 维护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党的十八大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软环境, 对学生素质培养、理想信念的形成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直接、间接地影响到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一定程度上起着引领和启示作用。值此十八大深入研究文化体制改革之际, 深入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校园文化建设紧迫性, 简要探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举措意义重大。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慧.现阶段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初探[J].理论月刊, 2006, (2) .

[2]常一青.构建民族高校和谐校园促进各族师生全面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3) .

[3]杨经录, 王宏宇.基于“和谐”的校园文化内容建设探究[J].国电力教育, 2008, (6) .

[4]陶成文.理工科院校应强化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4, (2) .

[5]刘志坚.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教育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

[6]刘德宇.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4, (9) .

[7]张建明, 李遵清.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 .

[8]康胜.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7) .

篇6:观十八大心得体会

一、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现道路之美

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不是偶然获得的, 更不是侥幸得来的, 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领下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 是一项极其宏大的系统工程。伟大的实践、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推进, 有赖于各种要素的风云际会。在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管的是“所当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往哪里走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 管的是“所以然”, 解决的是中国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是行动章程与行为守则, 管的是“从应然走向实然”, 解决的是让事业从理念走向实然, 从理论变为行动的保障问题。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数十年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道路”与“理论体系”为我们绘就了美好蓝图, 有了“制度”则可谓渐入佳境。道路、理论、制度三足鼎立, 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我们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结到一点, 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面对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 我们党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以科学思维审视时代, 敏锐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可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 顺应了世界大势, 体现了时代要求。由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且人口多, 耕地少, 发展不平衡, 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 都带有显著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 才得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 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二、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构建生态型政府, 体现政治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生态建设, 保护生态安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在于政府的管理, 重点在于构建生态型政府。2012年, 全国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二氧化硫减排4.5%, 化学需氧量减排3%, 氨氮减排2.5%, 氮氧化物减排2.8%。这一成绩令人欣慰, 但环境治理的速度还是赶不上破坏的速度。[2]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 政府的生态治理责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经济、资源环境等多重危机, 如何权衡经济发展的短期阵痛与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之间的关系, 成为对各国战略智慧的重大考验。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推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概念。其目的就是要在应对这些风险的同时, 寻求一条有效而可持续地解决这些多重危机的道路[3], 确保“后危机”时代的经济遵循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避免继续加重全世界面临的生态资源紧缺和气候变暖危机两大风险。如, 韩国政府宣布争取在 2020 年前跻身全球七大“绿色大国”之列。为此, 制定了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 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自立、创造新发展动力、改善生活质量及提升国家地位等三大推进战略, 以及三大战略下涉及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国土、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的政策方针。南非政府有意识地将绿色元素融入经济发展, 注重开发、利用生物能源、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如政府支持的国际太阳能洁净水计划雇佣人数超过3万, 包括妇女、年轻人以及残疾人士。在发展中国家中, 墨西哥率先实行了绿色 GDP 核算。1990 年, 墨西哥在联合国支持下, 将石油、土地、水、空气、土壤和森林列入环境经济核算范围, 并且通过估价将各种自然资产的实物数据转化为货币数据从而估算出环境退化成本, 实现绿色 GDP 核算值。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 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是消费品, 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 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 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 无论是理论层面, 还是实践层面, “生态型政府”都成为了研究的热门课题。生态型政府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面临理念层面、体制机制等诸多困境, 因此, 加快推进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是当务之急。“美丽中国”建设受诸多因素影响, 但政府作用十分重要。要加快建立“美丽中国”生态环保评估体系, 严格执行“美丽中国”生态环保刚性法规, 加紧完善“美丽中国”生态环保公共政策, 切实加大“美丽中国”生态环保投资力度, 建立“美丽中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美丽中国”责任追究制度和赔偿制度, 体现政府生态公信力。

三、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体现经济之美

美丽中国什么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行, 殷实小康但环境退化也不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我们用几十年发展走过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工业化之路, 同时也积累了人家一两百年遇到的环境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不是要停下发展的脚步, 而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建设“美丽中国”, 除了环境污染严重, 还有更大的拦路虎。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也很严峻。以2011年为例, 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 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4]对于憧憬美丽中国的人们来说, 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必须是共识, 必须只争朝夕。因此, 中国美不美,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从一个转变扩展为三个转变, 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不断突显, 不仅影响短期经济的健康发展, 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我国实际经济出发, 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前者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后者除了涵盖前者以外, 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作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的不仅是经济增长效益, 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 加快形成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浪费, 环境恶化。导致不美的最大“元凶”是传统工业化所形成的发展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当前要切实摆脱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发展。其中绿色发展就是在环保理念指导下提出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循环发展侧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发展侧重解决能源结构和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生态发展侧重解决自然环境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利用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国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 让居民消费模式更加绿色。

四、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绿色文化, 体现文化之美

绿色文化即生态文化, 是指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不断克服人类活动中的负面效应,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总和。[5]绿色文化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的一次根本转变,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最新注解,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绿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 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它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绿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伦理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产物, 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 是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绿色文化具有生态的和谐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具有立体的高效性, 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生态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生态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化促进人类生活方式转变, 生态文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 文化的普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们在绿色文化的熏陶下, 会自觉地树立一种绿色文明观。在一定意义上说, 绿色文化就是环境意识和环境理念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只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文化的基础上, 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 引导发展方向, 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才能构建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生态文化”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未来的生态文化还会以新的、不同的形式出现, 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进程必然会使中国未来的生态文化更加异彩纷呈。当前, 主要是通过构建以绿色意识为主导的生态文明体系, 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跨文化交流、沟通和理解;通过绿色文化理念的传播, 节约资源的文化宣传, 实现绿色资源文化价值的有效提升;通过绿色文化产品的开发, 打造绿色文化品牌, 发展绿色文化产业。可见, 绿色文化发展既涵盖了其他多种文化的进步, 又突破了文化的界限, 呈现出绿色文化发展独具的环保特征——不囿于形式上的绿色理念或生态意识, 而是将绿色理念突出地反映在承载着生态意识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工程等物质形态上, 继而通过这些物质形态进一步延伸、深化、整合、提升绿色文化自身的精神价值。

五、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构建和谐社会, 体现社会之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基本结论。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是美的重要内涵, 社会和谐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把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到和谐社会建设中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处于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状态。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 是一种信仰, 是一种理论, 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 不同的文明, 不同的历史阶段, 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逐渐由 “人定胜天”转变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华文化自古提倡“天人合一”思想, 全国党代会首次提出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彰显了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大国形象。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家园,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保作为公共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政治最敏感的领域, 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 各种利益主体。环保领域内的公众参与,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切入点。环境公平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社会基础。实现环境公平, 首要是建立一整套生态补偿的法律机制。一般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是“谁保护、谁受益, 谁污染、谁付费”, 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 通过区域补偿、政策补偿、资金补偿、技术补偿、教育补偿等方法实现环境公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环境公平的基本途径, 就是在资源被产业化或资本化开发的同时, 对资源地的民众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补偿。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因素, 建设 “美丽中国”强调造就美丽中国人。中国土地辽阔、资源种类丰富, 同时, 中国人口基数大, 数量多。除了山清水秀的自然之美外, 还必须重视整个社会的人文之美, 就是塑造美丽的中国人, 使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具有和谐的关系, 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涵。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美, 是一种内在结构的美。社会之美要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得到体现。因此, 要在道德和法律的维系下, 形成一整套的社会运行规则和行为准则, 共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绿色创建”活动, 以节俭为荣, 以环保、生态为行为导向, 从家庭、学校、工厂、社区逐步推开, 扩展“绿色成果”。扩大人民群众对生态市建设的评判权和监督权, 形成人人踊跃参与创建, 个个自觉保护生态的良好局面。“美丽中国”首先要表达的内涵是中国的自然环境之美。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固然重要, 但中国的适居程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以及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同样重要。“美丽中国”是实现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愿景,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 在环保等公共事务上, 公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 拥有保护环境的最大动机。公众参与的主体, 不应仅局限于人大、政协, 还应包括基层社区、民间团体、企业、基金会。公众参与的方式, 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立法、监督、信访, 还应包括听证制度、公益诉讼、专家论证、传媒监督、志愿者服务等多种途径。

六、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体现生态之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 准确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客观现实, 明确指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方向, 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是由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环境状况决定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就是要在资源上把节约放在首位, 在环境上把保护放在首位, 在生态上以自然恢复为主, 这三个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构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又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不断加强机关单位、公民等各类社会主体的责任。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着力抓好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 实现结构节能;大力发展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 实现管理节能;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保护土地和水资源, 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不断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 加大节能力度;充分运用好监督手段, 加强执法监督, 积极推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的贯彻实施;不断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为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基本形成,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设好“美丽中国”, 任务仍然艰巨, 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一步一步攻坚克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七、建设“美丽中国”, 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体现科技之美

“美丽中国”建设, 需要生态科学技术支撑。生态科技是对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 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 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创新系统。生态科技具有生态循环、生态进化等特点, 体现了生态化的发展观, 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观, 体现了和谐有序的发展观,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传统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资源投入型和市场拉动型的技术创新“重经济、轻生态”, 付出了高能耗、高污染的沉重代价, 这一发展模式已为理论界所否定。生态科技要让蓝天更高远, 让鸟儿更欢唱, 让沙漠披绿, 让河水变清。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技术创新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或经济增长的促进力量, 同时它还是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手段与中介。追求和谐是生态科技的基本定位,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科技的基本要求, 实现小康是生态科技的重要价值取向。我国大部分地域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人口压力大, 经济发展快速且发展方式不尽合理, 致使我国生态系统退化十分严重, 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全球变化所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不断加剧。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科学地从源头保护生态, 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 治理与修复已经被污染的环境并防止产生新的污染, 阻断和减轻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积极主动地应对全球变化对地球系统的影响, 保障国家生态与环境安全。从全球范围看, 由于绿色意识的觉醒, 迫使企业无论在生产过程中, 还是在终端产品上, 都要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而旧的管理方法只适应于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管理, 这种管理始终以市场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但它在绿色意识广泛兴起的时代又难以达到这一目标, 因为这种管理不能也不会顾及消费者的生态需求, 所以从企业保证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看, 也必须实施企业管理的转向, 即企业从传统管理转向绿色管理。目前, 我国生态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克服石油短缺, 实现煤的清洁利用和节能降耗;寻找优质和环境友好的可替代、可再生能源和安全、高效、清洁能源。加速发展生态科技, 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 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 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 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发展清洁能源, 包括核电站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 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 (沼气) 及海潮能等, 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 因此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开发研究,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生态科技是一个多目标的创新系统, 它已经超出了纯粹技术方面的创新, 而成了一种对社会各系统进行创新的泛化的技术手段或技术路径, 与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传统技术创新不同, 它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 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与人的潜力的全面释放为目标, 它的这种目标追求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微观层次上的具体化。当务之急是必须树立生态科技发展观, 必须营造技术创新生态化环境, 必须完善技术创新生态化法律制度, 必须建立技术创新生态化会计制度。

总之, 建设“美丽中国”, 既要注重“美丽中国”建设与各个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建设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又要注重差异性研究, 注重“美丽中国”建设的特定研究领域和具体目标指向, 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现实, 重实情、出实招、求实效。通过建设“美丽中国”, 加快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让人们共建共享“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辛鸣.十八大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 2

[2].孙秀艳, 武卫政.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N].人民日报, 2013-2-21

[3].钱新.“绿色新政”成就“绿色希望”[J].中国石化, 2009, 5:66~68

[4].孙秀艳, 武卫政.美丽中国, 从雾霾中突围[N].人民日报, 2013-2-21

上一篇:5选修课-竖笛教案下一篇:大阿中学2013教育督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