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2024-04-21

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精选14篇)

篇1: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中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中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由于升入初中,科目增多,知识量增加,再有就是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每次考试,学生之间的差距都很大,所以我们老师就需要去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兴趣和动力,迎头赶上。为此我制定了本学期后段时间,数学学科帮扶生计划:

一、情况分析:在三四班里的a段学生里,有的学生成绩比较好,属于学优生,也有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是学困生。其中三班的 白庆柯,丁明月,金智佳,杨天宇……同学,四班的王传星,周金玉,韩双雪,刘雅静,孙中通……同学,他们有的是方法不够灵活,有的是学习不认真,也有的缺乏学习自觉性……为了全面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力求做好学优生、学困生的帮扶的工作,具体措施如下。

二、帮扶措施:

1.加强对学困生的课堂管理,要经常提问学困生。给该生多创造机会,让他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的长处,展示他的能力,培养他的自信心。

2.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厌学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经常找学困生谈心,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4.学困生的作业坚持面批面改,紧紧盯住作业和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让他们每天都有新收获。

5.重视学困生个体差异,分层作业,因材施教。针对一些学生知识缺漏,充分利用课堂与饭空,有针对性的给以补课。

6.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表扬,用他的长处弥补他的短处,引导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⒈必须优化备课,使自己备课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⒉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⒊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⒋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竭尽自己所能帮助学困生,使他们轻松学习数学,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中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关注特殊学生,促使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以爱的教育贯穿始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班级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教育为辅助的学困生转化体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的说教管理模式为帮扶教育,改变单一批评为关爱教育,从而更好的体现我校所贯穿的爱的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进一步努力提高全面教育教学质量,着力打造教育教学特色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加强均衡学科的发展,提高兴趣学科的发展,转化弱势学科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工作思路:

分类教育,分层教学,分科发展,互助学习,跟踪评价。

四、组织机构:

建立以校领导为核心,教育教学处为主导,年级、班级、学科组为主力的帮扶组织,通过教育教学处、年级、班级、学科组进行分类、分层、分科帮扶工作。

组长:柳学袖谢玲

副组长:高洪文高俊华朱利娟夏玉霞徐红李金龙

成员:周新华周全王晓东各班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各备课组长

心理教师家长委员会

专家指导: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五、帮扶对象:

以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学困生为重点。

学困生的分类:

1、学习困难学生:①学生方法欠缺②学科弱项③学习目的不明确

2、品行困难学生:①不良行为(如迟到、上课不听讲等)②品行不端(吸烟、打架等)

六、帮扶工作方法: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以尊重与赏识为基础。

1、注重建立感情基础,亲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的感情。

2、尊重人格、理解学生,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宽松的氛围。

3、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的亮点。善于捕捉闪光点,对他们的一点进步,一次好事,都进行激励,使之发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4、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合理利用爱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使学生逐渐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

5、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自尊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

6、晓之以理,增强学困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人。

7、引导他们树立适当的目标,分层教育,使他们有事可做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8、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巩固转化成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兴趣爱好,使之尽可能的得到全面发展。

七、帮扶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我校帮扶团队的培训建设,借助专家指导,进修、参观、外出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每周开展帮扶活动,每月组织帮扶工作交流和小结。努力做到帮扶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层次、有总结。

八、工作步骤:

1、计划启动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初期宣传、摸底工作;组织收集各类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分层、分类、分科归档;落实各部帮扶组织成员、计划、任务。

2、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在初

一、高一年级开展试点;开展阶段性的交流与跟踪指导;期末整理相关的帮扶记录,在此基础上对“学困生”进行评比,评出各类“进步之星”。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

总结相关经验,逐步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中学学困生帮扶计划

透视我校学困生状态,很显然比一般学校要复杂得多。因为他们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都不一样,有少部分比较好,但有一大部分学生则两方面都很差,甚至个别学生漏洞很多。因此为了使学困生尽快赶上学优生,决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特制定此计划。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困生主动要求进步。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可能被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各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他们学习、生活由于变化而还有些不适应,还有些父母离异,老师必须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摸清情况,区别对待,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帮助,逐步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他们倍感亲切、温暖,让他们安心并乐意学习,努力追上其他学生。

二、具体办法如下:

1、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3、定期对学困生进行考了解学习生活情况。

4、让学优生自愿与学困生结成“一帮一”对子,利用活动课或课下时间进行作业辅导。

5、经常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6、为学困生建立学习档案,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7、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给老师提供交流反馈的机会,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责任。

8、学困生考评奖励措施

根据每次考试的成绩,对这些学困生的成绩的高低按顺序进行排列,然后与上学期成绩进行比较,提高位次的按比例分出一二三等奖,没有进步的不予评价。有进步的学生,期末要进行表彰,颁发“进步奖”,以示鼓励。根据每个教师转化学生的个数及成绩进行评奖,评出一二三等“爱心工程”奖,最后记入教师的师德考核中去。

帮助学困生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作,我们每位教师应该亲自走下讲台、走到身边、弯下腰来,亲切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力量与自信,让这些掉队的学生尽快追上队伍,在集体中一同健康快乐的成长。

篇2: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普宜中学杨传艺

一、指导思想:

篇3: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关键词:新常态,贫困生,自助,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即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 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 居民收入占比上升, 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准确理解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新常态, 对于高校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新常态下对高校贫困生思想引领提出新的要求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增长速度减慢, 对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 影响就业岗位, 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准确理解和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对高校贫困生思想引领提出新的要求。

1. 经济发展新常态促使就业观念进入新常态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高等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已经“走下神坛”, 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精英化转向大众化, 在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环境背景下, 高校贫困生必须主动地适应这种“新常态”, 引导贫困生主动参与社会就业, 实现灵活就业已经成为高校贫困生就业的新常态, [1]要求引导广大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改变他们一味追求“北、上、广”“高薪”、大型企业等发达地区就业的观念, 树立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观念。

2. 贫困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

新常态下, 经济动力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 创业创新将成为新常态。这就要求引导广大贫困生从传统的经验型创新创业转变到越来越重视知识、能力、科技的创新型、知识型的创业创新, 实现具有科技型综合素质的“草根创业”。[2]这就对今天和未来的贫困生创业者的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能力,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以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二、新常态下高校贫困生自助帮扶活动的现状及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在决策者的视野中获得了更多的重视, 深刻理解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同时, 形象地提出实现精准脱贫的要求, [3]就要求高校在贫困生帮扶上也要有针对性,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高校贫困生的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方向, 实践精准帮扶的模式。

而当前贫困生资助帮扶活动, 仍存在较多问题, 例如, 在物质上“他助”为主, 缺少贫困生“自助”的实践;“输血式”方式为主, “造血式”较少;体制上缺少对贫困生“自助”的引导, 贫困生主观能动性和发挥主体作用尚待加强等, 这样的资助方式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思想建设、物质自助、心理健康、综合素质对于高校贫困生适应立足社会的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一次贫困生自助活动调查中, 在思想自助上, 70.37%的贫困生很少或者从来没有阅读思想教育方面的书籍, 而仅29.66%受调查者选择“经常”;当思想有困惑时, 65.26%的贫困生很少寻求帮助, 反映出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的愿望不强;出现思想困惑时, 仅仅5.28%的人选择老师或者辅导员寻求帮助, 94.92%选择同学、家长、网络媒体等方式寻求帮助。

在思想建设内容上, 4.41%希望了解国家大事;26.44%希望理性看待社会发展, 10.18%关注区内各项事业的发展, 12.88%选择理性看待社会不良现象, 45.59%希望提高对专业的思想认识, 反映出学生对国家和广西关注不够, 而更倾向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相信拥有“一技之长”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在物质自助方面, 88.81%受调查者想过主动开展增加物质收入活动, 而11.19%的人选“没有”, 表明学生开展增加物质收入活动的意愿比较强烈;已经开展物质活动的只有45.93%;活动的分类上, 75.08%在校外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兼职活动, 4.75%选择校内摆设摊点, 15.25%的人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健康、咨询等服务, 4.92%的人参与金融理财方面的项目, 反映出较多学生尚未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从事兼职活动。在培训上, 95.93%的人期望学校开展物质自助方面的培训, 4.07%的人认为学校很少或者从来没有开展此方面的培训, 由此可见, 学校在组织物质自助活动方面的培训明显不足, 出现学生的期望和意愿与高校思想引导上的不对等的情况。

在心理自助方面, 61.69%的人在出现心理困惑时会寻求心理帮助;在缓解心理困惑的方式上, 仅仅有3.9%的人选择学校心理健康咨询, 通过父母朋友、旅行、网络等其他方式达到90%以上, 其中网络的方式占30.34%, 反映出学校在此方面作为不足以及同伴心理帮扶在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巨大作用, 学校需对网络心理辅导的方式加强引导, 避免网上不法分子加以利用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

在心理健康自助教育改进方面, 590份问卷中, 230人选择增加心理锻炼的设备与场地;132人选择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书籍, 120人选择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08人选择班级或者宿舍之间的心理互助锻炼, 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方面期待, 相对于3.9%的人出现心理困惑时会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情况, 无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在综合素质方面, 对贫困生自身需要提高哪些综合素质 (多项选择) , 590人中, 31.5%的人选择文化体育素质, 41%选择专业素质, 38%的人选择培养完整人格, 35.4%的人选择思想品德素质, 40.2%的人选择拓展兴趣的素质, 反映贫困生对全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强烈愿望, 明确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

三、结论与应对策略

第一, 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 以思想、物质、心理、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自助帮扶模式构建过程中, 广大贫困生均表现出了对贫困生自助活动较大的兴趣和关注, 总体表现较为积极健康, 大多数均有着培养完整人格的美好愿望, 能够自觉主动在思想、物质、心理、综合素质方面努力。但面对不同活动内容, 也暴露出不同的问题, 高校应该对此加以重视, 改进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 以适应新常态下对高校贫困生提出的新要求,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第二,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不可逆转地造成学生思想的多元化。[4]在心理、思想的教育方式上, 应该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同伴教育方式的作用, 加强家长、朋友之间伙伴互助教育方式的引导和指导, 从一味的学校主导强化的教育方式, 转变为学校主导和同伴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上, 既符合贫困生的心理需求的特点, 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 又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加大利用网络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规范网络心理辅导,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引导, 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力求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无死角, 对于新常态下夯实贫困生独立社会的“内动力”, 对巩固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 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深化高校贫困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出生成长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生, 又遇上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深度调整的新常态时期, 较过去的大学生相比, 关注自身利益远较关注国家、社会多, 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关注和提高警惕, 学生缺少对国家、社会的情感, 对学生人格独立而言是不完整的, 也是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种考量, 学校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既加强学生对国家、社会的情感教育, 又注重学生的自助教育与需求, 高校主导与学生需求相结合, 双管齐下, 树立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又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第四, 建立高校贫困生社会兼职教育和引导机制。从调查结果看, 出于兼职对贫困生的利好关系, 大部分贫困生希望能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有关兼职方面的培训, 而现实却是, 学校在这方面却没有做到令学生满意, 这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思路和方向。加强学生兼职教育, 特别是如何发挥利用所学专业的优势, 找到一种依托专业又不仅限于专业的职业道路, 拓宽立足社会的门路, 在国家经济新常态下, 顺利实现灵活就业、创新创业, 成为大部分贫困生的强烈需求, 高校应加大此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构建新常态下贫困生的兼职教育机制。

第五, 加强高校贫困生理财教育管理。当前, 国家越来越重视贫困生的物质资助, 越来越多的贫困生实现“脱贫”, 其中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实现了“盈余”, 从无“财”可理, 到有“财”可理, 有“财”要理的状况, 而当前现实却是, 贫困生物质自助需求的愿望与学校发挥的作用出现不对等的情况, 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方向。加强贫困生理财教育, 掌握一定的符合高校贫困生需求的理财方式和方法, 明确符合大学生需求理财的目标和措施, 对于新常态下, 高校贫困生独立于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文兵.灵活就业——市场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新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23) :18—19.

[2]王永昌.用创新创业带动新就业——谈谈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J].浙江经济, 2015 (04) :9—11.

[3]牛犁.新常态新动力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当前经济形势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J].时事报告, 2015 (01) :11—17.

篇4: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nlc202309081720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精准实施

各技工院校要根据帮扶县“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要及时上墙,实行挂图作战。各技工院校每月10日前,要将上个月开展宣传发动、学员报名、实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等情况,报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部门和技工院校,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篇5: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任市初级中学贫困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8%。学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学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把帮扶贫困学生工作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来抓。学校成立了以徐崇检校长为组长的贫困学生帮扶管理领导小组,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等内容,全体教职工与贫困生、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贫困生或者学困生。

学校对学困生开展了“家访活动”,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学校对贫困生开展了“生活帮扶活动”,全体教职工自筹资金5000余元,给贫困生购买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任市初级中学这次活动共帮扶贫困生62人和学困生78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徐崇检说:“帮扶贫困生工作是以德治校的重要内容,学校今后将继续花大力气把这一工作做实做好。”

开江县任市初级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办公室

篇6: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我国现阶段的中学生关于青春期的认识和性知识了解处于盲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又属于留守儿童,父母监管和教育力度不够,或是父母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知识;学校的生物老师要嘛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上课回避青春期的相关现象;要嘛不够专业或者忽略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上课只言片语或者隔靴搔痒。

当下中学生在外读书同居现象日渐突出,很多孩子的性神圣意识淡薄,有的甚至觉得性伙伴越多自己就越幸福;有的是幼稚无知,少老成一点的几句花言巧语就骗取了她的欢心,比如什么海誓山盟啦、海枯石烂啦天荒地老啦等等;有的是借助过生日喝酒创造机会发生性关系。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怀孕现象日渐增多,怀孕日渐低龄化!因此学生的性神圣意识和平等意识就需要培养,性安全意识就迫切需要增强。为此必须科学有序的开展性教育。

开展性教育的构想如下:

宗旨:尊重人性,避免悲剧;

原则:严肃认真 高度负责;

目的:让学生明白一时冲动就会痛苦终生;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树立性平等观念;

师资:由学校政教处和关工委组织生物专业的老师或团委的道德情操高尚的老师做讲座;

运行方式:把初高中学生按性别分开,打破班级界限。由高年级起向低年级推进;由女教师给女学生授课,男教师给男学生授课;

讲稿审查:授课老师在授课上一周把讲稿交到政教主任王茜处,审查通过后方可采用;

运行时间:3月中旬开始;

授课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

具体授课安排:见讲座运行时间表。

本期安排的其他活动:

3月中下旬开始校园十佳孝心少年评选

4月配合艺体育教研组组织开展春季学期运动会;

4至5月开展毕业班升学与就业心理疏导教育讲座;

4月下旬配合团委组织开展春季学期纪念五四运动活动。

普宜中学关工委

篇7: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马蹄小学龙飞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根据上级安排的在全体学校党员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的活动精神和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对我校中遵纪守法、品行优良、诚实谦逊、好学上进、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扶助对象

1、扶助对象要求:遵纪守法,品行优良,诚实谦逊,好学上进,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2、一(1)班:王巾佳五(1)班:郑传琼

三、扶助方式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篇8:普宜中学贫困生帮扶活动计划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一) 基础教育不足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背景, 相比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 基础教育明显不足。由于经济条件所限, 贫困生在第二课堂和对外界的认识的方面滞后, 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和人际交往中, 由于才艺、普通话、见闻等方面的能力缺乏, 使其失去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锻炼机会, 相比之下, 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较差, 如今, 企业要求毕业生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 贫困生就业时往往处于劣势;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乡村, 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 特别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方面, 来自偏远乡村的学生几乎是零基础, 现在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和英语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教育方式趋于信息化, 让来自偏远乡村的贫困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也显得吃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 由于基础教育的不足, 贫困大学生往往输在起跑线上。

(二) 不良的心理和心态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 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及特殊成长经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进入学校后, 同学间的互相攀比, 让贫富差距表露无遗, 而大学生活中, 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又不如别人, 贫困大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在就业时, 常常有不如别人的想法, 表现得不够自信。另外, 很多贫困大学生来自山村, 考上大学走出山沟, 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甚至是全村的骄傲, 面对邻里乡亲的厚望, 他们希望自己出人头地, 找到体面的工作衣锦还乡, 在选择就业岗位时, 因为过高的择业期望值而错失许多好工作。不良的心理和心态使得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更容易丧失工作机会[2]。

(三) 资源和信息的缺乏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在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 多数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简单, 社会关系资源处于弱势地位, 往往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人脉”的支撑, 制约了他们通过自身社会资源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如求职简历的制作与打印费用、往返参加各类招聘会或到用人单位现场实习面试的交通住宿费用, 等等,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 由于经济困难的原因, 以及求职面试本身存在不成功风险, 他们无法支付这些相对昂贵的求职费用, 只能等待学校组织的各种就业双选会, 导致贫困大学生往往因此而丧失许多就业面试应聘机遇[3]。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一) 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班, 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 助学工作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除了单纯的经济扶持, 更加注重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和素质拓展。开展一些特色的教育培训课程, 激励和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 开阔视野,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比如针对贫困生社交礼仪、英语口语、计算机技术、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技能明显落后于其 他同学, 而开设相关的免费培训课。如形体课、英语口语课、常用办公软件培训课、演讲与口才等[4]。

(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摆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态。

态度决定一切, 而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 容易出现由于自卑而不敢接受挑战, 或者想要出人头地而期望值过高的问题。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校应该重视其自我定位教育、自立自强教育、感恩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懂得自我接纳。端正心态, 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不如别人, 就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就业时遇到的困难。就业时, 可以通过适当的性格分析工具, 让贫困大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评估, 让贫困大学生有更清晰的自我定位, 学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 应该更加关注贫困大学生, 使贫困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

(三 ) 拓 宽 勤 工 助 学 途径 , 重 视 勤 工 助 学 对 综 合 素质 提高 的影响。

目前,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多停留在诸如卫生清洁、图书馆管理员、运动场馆值班、饭堂打饭、物品搬运、资料整理等低层次的劳务型、事务型、服务型工作上。这类勤工助学活动虽 然能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 但它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需要相结合, 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和技能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开发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 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 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 通过在企业的勤工助学活动,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相应的操作技能, 更加了解企业的运转方式和企业人的生存方式 [5];可以与企业合作, 设立一些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 如企业产品生产、产品市场调查、产品宣传和推广等活动;设立贫困生低成本创业基金, 给贫困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创业基础, 一些成本较低的创业项目, 如校园废品收购、免费派送附广告的复习资料以赚取广告费等。好的勤工助学项目不仅能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 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 挖掘社会资源, 拓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

贫困生由于多来自背景较简单的家庭, 缺乏家庭的人脉关系。学校可以搭建平台, 扩展贫困生人际关系网。如构建校企论坛, 让企业人事部门与同学们面对面或者网络联系;邀请相关企业的杰出员工或者成功校友, 作为同学们的导师, 帮助同学们解决大学成长阶段的困惑;举办主题座谈会, 让有相同兴趣和目标的同学相互交流, 互通有无。贫困生在大学四年间, 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类活动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只要学校搭建好平台, 贫困生积极参与, 一定能在就业时弥补家庭贫困带来的弱势。

(四) 设立贫困生求职基金, 助贫困大学生扬帆起航。

贫困生经济困难是最直接的弱势, 学校可以引用社会资源构建贫困生求职基金, 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补贴, 让他们在求职时免去后顾之忧, 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找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周茹.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 2013, 1:153-155.

[2]王自华, 施媛, 刘丽等.浅谈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 2011, 3:213-214.

[3]李希平, 相雷, 吴志毅.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涯发展教育研究——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视角[J].教师观点, 2013, 11:125-127.

[4]麦林.基于资助平台的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11 (5) :144-145.

篇9: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建设新探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帮扶体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和管理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JD880113),笔者为项目负责人。

发现问题——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缘起

笔者与这些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生由于经济贫困引发了其他方面的贫困现象。

学习贫困。大多数贫困生均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教育设施、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从这些地区走出来的学生,面对高校繁重的学习任务,其中有些人常会感到力所不逮。

道德贫困。有些贫困生认为接受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是社会对他们的亏欠,并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便产生了一些道德贫困生。

人际交往贫困。高校贫困生中的一些人会因为贫穷而觉得自己与别人差别明显,甚至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因此和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呈现出各种人际交往的障碍。

就业竞争力贫困。有些贫困生学习成绩不佳,专业技能不强,社会关系不密等不足,在就业竞争中往往会处于劣势。基于这些原因,高等学校很有建立贫困生帮扶体系的必要。

原因分析——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归因

社会舆论和教育导向偏差导致道德贫困。目前,社会舆论过多地强调“奉献爱心”的必要性,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很多贫困生认为贫困是受助的绝对理由。

经济和教育落后导致学习贫困。很多贫困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起点相对滞后,产生了一批学习上的贫困生。

自卑心理导致人际交往贫困。贫困生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境的贫寒。表现得十分自卑,性格孤僻、冷漠,导致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综合能力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贫困。多数贫困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和艺术特长等方面相对薄弱,直接影响了就业竞争力。

实施五项工程——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思路

高校要将“经济资助工程”作为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要完善“经济资助工程”要从四方面着手。

(1)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建立和细化贫困生档案,并对贫困生建立监督机制。

(2)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在评定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每一笔钱发到表现优异且最需要的贫困生手里。

(3)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高校要本着“热情、细致、高效”的工作原则,帮助他们完成生源地贷款的申请工作。

(4)借助社会资源,拓宽资助渠道。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个人的联系,积极开辟各类资助渠道,以缓解补助供不应求的局面。

以“学习解困工程”助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建立“学习解困工程”,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1)建立导师制。建立导师制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能力。具体做法是由一名资深教师带几名学习贫困生,定期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定期进行专业辅导,并且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学习等多种活动。

(2)建立一帮一助学制度。

(3)组织优秀学子宣讲团。

以“道德教育工程”立德。 “道德教育工程”是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实施这项工程可从五方面入手。

(1)开展诚信教育。

(2)评选“自强不息之星”,树立优秀典型。

(3)建立爱心回馈制度。高校可制作《受助学生爱心回馈服务手册》,要求受助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一定时数或次数的义务劳动,并记录在手册上,作为第二年评定奖助学金的依据。

(4)开展“爱心家教”活动。

(5)设立“爱心超市”。爱心超市的物品是由学生们捐赠的,贫困生只需凭借“爱心超市”免费卡领取衣物和旧的书籍。

“心理援助工程”健全健康心理。建立“心理援助工程”,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1)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均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在此基础上专门建立完整的、有指导价值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对贫困生实施跟踪管理。

(2)设立心理咨询室。

(3)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成立以贫困生为主体的社团。

以“素质拓展工程”促进个体发展。

(1)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2)组织大学生科技活动。

(3)结合贫困生特点,构筑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高校在低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在高年级则要着重进行择业心理、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

(4)开设就业门诊。为贫困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排忧解难,提供理性指导。

(5)举办贫困生专场招聘会。

参考文献:

[1]颜新娟.浅析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改善的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16:99-101.

[2]何纯正.高等学校应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20-123.

[3]周天一.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设计的新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120-123.

[4]褚必海,高晓琴.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资讯,2010,(13):232.

[5]夏阳,赖志华,张玉霞.多维度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84-87.

[6]周茹.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28):61-64.

篇10:贫困生帮扶计划)

长葛市新区实验学校

吕金辉

为了我班贫困学生高贵雅同学能更好的学习、生活,我对该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帮扶活动。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进一步加强对对贫学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实现“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的教育目标,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通过我校和我班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学困生健康成长,有一个快乐幸福快乐的中学时光。

二、帮扶方式

1、定期对高贵雅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其困难;

2、定期根据具体情况对高贵雅进行物质上的帮扶。

3、对高贵雅进行心理、学习上的帮扶。

三、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里,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 多一份收获的道理。

2、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高贵雅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每学期开学给高贵雅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帮助他渡过难关,使他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篇11:帮扶贫困生计划

运卜屯小学2013年6月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师生帮扶活动,通过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1、思想上解惑

贫困生的家庭特殊,冷娜生长在单亲家庭,父亲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孙乐昌是单亲家庭,和妈妈生活;刘琪琪的母亲长年患病,还有一个智障的哥哥,全家仅靠父亲一人收入维持日常生活。因而资助他们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

理。

2、生活上资助

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学校教师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篇12:学校贫困生帮扶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体学校干部中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三、扶助方式

1、由全体学校干部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学困生;

2、具体活动由校团队组织进行,学校干部自愿扶助,扶助名单由年级组统一安排;

3、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扶助要求

1、扶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扶助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3、由年级各班联合推荐学困生名单,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团队;

4、扶助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汪村学校贫困生帮扶措施

“不让一个学生应贫困而失学”这是汪村学校全体领导和教师信守的贫困生救助原则。特别是在县局下达有关帮扶贫困生的系列文件之后,全体领导教师更加深了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精心研究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使此项工作真正得到了扎实有效的开展,也受到了社会特别是被资助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一、师生齐动员,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让人人献出一点爱

对于此项活动的贯彻落实,学校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校会、班主任会,班主任认真组织举办了主题班会。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广泛宣传,积极发动,要求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少点吃喝穿,省下零花钱”入手,实施爱心捐助、挽留贫困学生。

二、团支部率先行动,团员进步青年一马当先

支书张小建老师在校会后及时组织召开团员和进步青年会议,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要求大家,用真诚的爱心和实际行动去实践自己的入团誓言或积极靠近团组织。并且规定,对表现积极的进步青年,将优先考虑吸收入团,并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期末评选模范共青团员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认真落实“一免一补”、寄宿生贫困补助实施方案。

政教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贫困生帮扶措施,寄宿生贫困补助落道实处,确保百分之百贫困生享受到贫困补助。

四、实施“一帮一”特困生救助工程

1、学校领导已经开始筹划社会“一帮一”救助活动。计划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前提下,确保每位社会捐助人员帮扶一名特困生,并力争使帮扶对象品学兼优,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2、推荐孤儿就读儿童村,使孤儿们能幸福地完成学业。

五、建立贫困生档案

学校计划将每学期确定的贫困生情况登记表和捐款情况表及时收存。建立完整规范的贫困生档案,一是确保三年之内被帮扶学生的经济支持,二是对每年一度的新生通过调查摸底重新确定入档,使整个贫困生管理工作落笔有踪、起始有序。

六、充分利用校务公开表彰优秀,激励后进

学校已经将此项活动与德育教育的开展工作密切结合、通过公开捐款情况,使广大师生真正明确此项工作持久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了师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篇13:浅谈如何帮扶“学困生”

一、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信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 自卑是没落之源。人一但有了自卑心理, 没有了信心, 他就会感觉到生活是多么的枯燥和没有意义。绝大部分学困生都会在学习上有自卑心理, 这样的心理或许是从他进学校的那天开始就有了, 在我们走访了的一部分学困生中有人这样说到:“从小学开始老师和同学都说我脑袋笨, 说我不是读书的料。”“老师, 我想学呀, 可是我怎么也学不进去, 我感觉我欠的‘历史帐’太多了。”“我不敢问老师和同学, 怕他们看不起我, 嘲笑我。”“早上我大声朗读的时候, 居然有同学向我投以不屑的眼神。”孩子们心中藏着如此多的困惑, 他们的学习心态是如此的扭曲, 承受着这么多的压力, 作为我们号称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是多么的悲哀, 所以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树立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首要任务。首先, 向学生灌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教师要多表扬、少打击, 多沟通、多交流, 不抛弃、不放弃。其次, 各学科教学应该具有层次性, 做好学情分析, 用发展性评价来考评学困生, 教师要低目标, 低起点来要求, 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最后, 在班集体中树立正确的舆论氛围, 禁止对学困生嘲笑讽刺, 成立帮扶学习小组, 号召所有的同学多帮助、多关爱。

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困生之所以学习困难, 是因为他们厌学, 学习兴趣的丧失, 使得他们没有上进心和追求, 所以变得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他们就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甚至是一些违反校纪班规的事情。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那么到底怎么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学困生的基础薄弱, 可以让他们从简单的学起, 可以从一个学科学起, 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对基础要求不是太高, 告诉他们所有的学生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你只要努力或许你在某一个学科比其他人学得更好, 但要做得更好, 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对基础要求高一些, 但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入手, 从概念, 从书本上的例题、习题入手。另外, 自己要给自己定学习目标, 短期的、长期的, 要具有不行性, 可操作性。而且要有韧性,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 一定要坚持住, 不能因为看不到成绩得到明显的提高就放弃了。我给他们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学习就好比你小学或者幼儿园学校的小树, 在你看到它的时候, 一天、两天, 一个月也没有看到它成长, 但它每天都在为成长蓄积能量, 每天也都在成长。三、五年再回母校的时候, 说不定已经根深叶茂了。有的树在栽时候由于没有栽好, 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来扶正、来适应土壤。一但有人把他扶正, 使其适应了土壤, 这棵树一定会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 哪怕是很微不足道, 老师一定要在全班大张旗鼓地表扬, 号召所有的同学向其学习, 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 他们会觉得, 与其在教室苦熬难受, 不如苦读更充实安然。

三、耐心与恒心并举

在班主任工作中, 尊重、关爱、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很重要。有很多老师反映, 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很调皮, 做人做事也差。学困生的转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作, 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往往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老师就是太过于急躁, 对学困生缺乏足够的耐心, 这类所谓的学困生本身就因为成绩不好, 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 在家又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所以希望通过搞一些“小举措”来吸引班主任、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但一些班主任、老师在处理这些学生的时候, 往往方式很粗暴, 方法也很单一, 所以处理后, 这些学生还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有时候很多班主任真的想让这些学生一下子从自己面前消失。但有几个老师仔细去想过:“路边的小草我们都不忍伤害, 更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呢?”“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对待学困生, 我们应该首先教会他们做人处事,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 要让他们完成最为基本的学习任务, 比如按时交作业、认真笔记等。另外, 学困生一般来讲, 自控能力都比较差, 往往出现三分钟热情的现象, 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篇14: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生实施重点帮扶

计划单列 单独招生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计划单列、单独招生,为他们接受优质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贫困初中毕业生100%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确保更多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在高中招生方面,建立统一的招生报名平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实行双志愿填报制。各地组织初中学校指导贫困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每个贫困学生在充分了解教育精准脱贫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中职招生简章等信息的基础上,填报升学志愿。

各地要择优遴选招生学校,确保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原则上,每市选择1—3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区或全市招收50—150名优秀的贫困初中毕业生;市直、县级普通高中(含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星级特色普通高中)要全部招收招生计划范围内报读的优秀贫困初中毕业生,城区籍贫困学生可优先选择市直普通高中。自治区择优遴选国家改革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和行业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面向全区贫困学生招生。各有关中职学校要制定、优化招生工作方案,积极与各市教育局、初中学校沟通联系,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确保新生报到率。

在大学招生方面,加大高等学校贫困专项计划招生力度,2016—2020年单列1.6万招生计划用于招收贫困学生和农村家庭学生。其中,国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2 200个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全区3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待遇县考生进行招生;自治区贫困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第一批高校800个招生计划,面向国家及自治区级贫困县农村考生进行招生;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共13 000个招生计划,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据悉,《方案》印发后,我区今年就安排了2 950个普通高等教育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其中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安排950个本科定向招生计划,面向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安排2 000个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

统一管理 精准资助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概念编班,统一管理,全程跟踪,建立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新机制,实现贫困学生100%结对帮扶,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独立建档。结合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全面对比排查,摸清贫困学生的具体学校和班级,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建立精准帮扶学籍信息数据(卡),单独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配备专人管理,定期分析研究贫困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虚拟编班。在独立建档基础上,对贫困学生以校为单位进行虚拟编班,班级名称统一为“教育圆梦班”(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专业或企业名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以50人左右为一班,高等学校以30人左右为一班。目前各学段在校生从方案印发即日起编班,各学段入学新生从2016年秋季学期入学起编班,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鲜明的班级活动。凡是编入“教育圆梦班”的贫困学生,2020年前无论家庭脱贫与否,均享受该学段的所有优惠政策。

三是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新机制,班主任(辅导员)为结对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生活帮扶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学生入校就读后,我区还将对贫困学生进行优先资助、重点资助、精准资助、全程资助,实现贫困学生100%获得资助,确保其入学生活无忧,安心就读。

对于就读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逐步推进实施贫困学生免除中职教育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其中一、二年级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按照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3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同时,积极引导其申请获得每人每年最高8 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并按需求保证每人获得一个学校勤工助学岗位。

全程指导 充分就业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全程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实现100%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或升学深造,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是提升从业能力。遴选100个规模大、信誉好、能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建立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实习基地,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岗位见习、就业实习的平台。就业实习基地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组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创业就业讲座,开展专业见习、职业体验、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负责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后支持。同时,在各市和区直各高校、职业学校设立30个教育脱贫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整合企业就业资源,统计分析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统筹规划贫困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将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向贫困生推荐;组织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指导;联合企业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双选”招聘会,为每个贫困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的就业岗位信息,力争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是搭建择业平台。建立“千企就业帮扶联盟”,搭建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帮扶企业联盟网站,为企业和贫困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联盟网站公开联盟企业基本情况,发布企业招聘信息、援助计划和资助项目,为企业实施扶贫资助提供平台,为贫困学生了解企业和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实现贫困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四是推动定向就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将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与企业用工计划相结合,设立企业订单班,发布订单班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五是畅通升学渠道。组织区内部分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2+3”“3+2”等中高职对口招生方式,为品学兼优的中职贫困学生提供升学深造的机会,帮助升入高职院校学习的贫困学生完成大专阶段的学业,顺利就业。

(责编 欧金昌)

上一篇:教师年度述职报告参考下一篇:关工委家教、读书教育活动表彰会议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