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源头是歌谣阅读答案

2024-05-03

诗的源头是歌谣阅读答案(精选2篇)

篇1:诗的源头是歌谣阅读答案

诗的源头是歌谣阅读答案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 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 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 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 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27、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3分)’

28、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6分)

29、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6分)

27、(3分)①抒发情感(消愁解闷);②酬神作乐(庆祝节日);③唱和竞胜。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8、(6分)①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②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③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9、(6分)①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②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答】

(1)筛选“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可见,主要是抒发情感、庆祝节日或彼此唱和竞胜。

(2)从“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可见,一开始只是个人抒发情感;“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大家一起唱,歌谣增多;“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问。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众人修饰,最终形成歌谣的定本。

(3)“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可见,节奏不同,歌谣主要依靠“重叠”,诗歌需要“字数均齐、韵脚协调”;“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可见,传播方式不同,一个靠口口相传,一个靠文字记录。

篇2:诗的源头是歌谣阅读答案

②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乃源自父母德行素养的熏陶。一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也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严重偏差;但一对乡村父母,却可能培育出品德优良的孩子。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可谓不胜枚举。他们的家庭,必然是长辈父母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③ 需要注意的是,家风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被发扬光大,家风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会使当下优良家风的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展。

④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人格形成的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家庭教育最为基础,社会教育不可忽视,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有目共睹。大学处于学校教育的顶层,要求教师立德树人,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教化人,但归根结底,这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大学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的家庭教育相得益彰,才能联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有季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④自然段由家风说到学校、社会教育,这样写的目的何在?(3分)

参考答案:

1、(2分)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论证了家风与家庭经济、文化程度无必然联系。

上一篇:§2.5.1不等式的证明 比较法下一篇:这让我开心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