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2024-04-24

关门打狗阅读原文(共8篇)

篇1: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示顺承。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无扑之,子: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对……感到奇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

3.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4.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

5.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6.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杨布打狗

先秦: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zī)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fèi)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曰:名叫。衣:穿。素:白色的.。雨:下雨。衣:上衣,这里指衣服。缁:黑色。反:同“返”返回,回家。知:了解,知道。而:连词,表示顺承。吠:(狗)大叫。怒:生气,愤怒。将:打算。扑:打、敲。子无扑之,子:你犹是:像这样。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使:假使,假若。岂:怎么。无:同“毋”,不,不要。怪:对……感到奇怪。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篇2: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是指名叫。

3衣是指穿。

4雨是指下雨。

5素是指白色的。

6衣是指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是指黑色。

8反是指通“返”。返回。

9知是指了解,知道。

10而是指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是指(狗)大叫。

12怒是指生气,愤怒。

13将是指打算。

14扑是指打、敲。

15子是指你

16犹是指像这样。

17向者是指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是指假使,假若。

19岂是指怎么。

20无是指同“毋”,不,不要。

21怪是指以……怪。

22衣素衣是指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

篇3:认真阅读原文写出真实感受

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感想。写完以后。自己把习作中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也可以与同学交换改一改。

【习作指导】

仔细阅读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本次习作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学会生存”为内容写作,二是写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的感想。无论从哪一点来写,其相同的一点都是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之后。不同的是第一个方面已给出了写作的重点与方向——学会生存:第二个方面写作的重点与方向均没给出,我们写作时可随意选取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写,其实都是要求我们写读了书之后的感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

我们要想写好本次作文,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如针对第一个方面,我们可拟成“学会生存,快乐人生”鲁滨逊的启示等。如针对第二个方面,可拟成“《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风雨中炼成钢铁——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等。

二、确定文章的中心。第一个方面中心己确定了,即以“学会生存”为内容写作,写作时要围绕“学会生存”来写。第二个方面读后感想是很多的,可能神弛千里,漫无边际,但不能都写在文章里。读后感是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在众多的感想中,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认识得比较深刻的作为中心论点。

篇4:杨布打狗阅读答案

注释:

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

缁(zī):黑色.

素:白色.

扑:打,敲.

无:不要.

犹:像.

向者:刚才.

向:往日.

反:回来.使:假使.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衣缁衣而反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应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衣素衣而出(穿)B.天雨(下雨)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天雨,解素衣 ②岂能无怪哉

6.从下面的短语中任选一个,解释其意思.(若两个都解释,则按第一个计分)

①衣素衣而出 ②迎而吠之

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8.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怎样悟出来的?

答案:

1.D 2.C

3.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难道你能不觉得奇怪吗?

4.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责人,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 任何事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

5.①下雨 ②奇怪

6.①身穿白色的衣服出门 ②迎上去冲着杨布叫

7.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8.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是从“子无扑也,子亦犹是也”悟出的.

评注: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翻译: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下雨,他脱掉白衣,穿上黑衣然后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上去向杨布吠叫.杨布生气了,就要打这条狗,杨朱说:“你别打它了,你也会像它这样.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会不觉得奇怪吗?”

寓意: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只凭主观意愿判断;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3.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视情况变化而变化.

篇5:拒做关门者优美文章阅读

其实上帝给予我们的永不止一道门,我们有千千万万个选择,但我们往往执着于一道——无论其途中有多少困难,亦无论另一扇门的诱惑有大,初衷不改。此般做法,结果往往让人感到惋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到底是坚持,是睿智;走错了方向仍然走到底是勇敢亦是固执。对此我持的态度是:拒做关门者。

有人认为多则闹心,既然选择了一种方式,就不必考虑太多别的方法,仿若成为了一个不识他人劝阻,只随自己所想的“心盲”之人。滚滚东逝水,英雄盖世的项羽魂魄遗落在乌江。悲之的同时亦引人思考:他何致如此田地?古往今来的英雄落幕,或遭奸人所害,或生不逢时死于制度强权之下,而项羽落幕之因却很大程度上源于他自己。作战场上,怎允许一个主帅优柔寡断,儿女情长。虞姬一个女儿家也识得此番道理。四面楚歌,她不愿拖累项羽,镇静地叮嘱她的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便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霸王别姬何其悲怆!闹心的是,让人敬佩的项羽却固执糊涂一时,纵人人劝他再图后举,但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乱了他的心。自忖不能脱身,以天要亡他为由,一路逃到乌江的他,没有听从亭长的劝说: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斩杀数百名汉将后挥刀自刎。

著名的词人李清照曾写下《夏日绝句》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他眼中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是值得赞颂的`,但有正如杜牧的《题乌江亭》所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男儿。项羽自刎过于冲动了!

篇6: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缘起】

晨读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羚羊木雕》①一文)“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也解答不了。

笔者注意到,教科书的题注中写到: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笔者上网查阅这一课的资料,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关于〈羚羊木雕〉》②一文,于是笔者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入选教材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啊!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从网上下载的“原文”,即我们用于比较的依据,它与作者的原始文本有无出入,还无从得知。不过,即便它和原载略有不同,也不防碍我们进行比较学习),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原文的区别,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意义。

【现场】

下面是具体的课堂讨论:

[屏显] 下面是张之路《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

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

2.请你来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找出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反悔》原文,略)

师:阅读,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大体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晨读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1: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2: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非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3: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1:“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2:“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3: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4:“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接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1: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2:我偏爱原文的开头。原文开头前两段的场景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沉痛,后三段则体现了家庭温馨幸福的一面,和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课文直接以妈妈突然查问羚羊的下落开头,就体现不出原文开头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生3:“‘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4: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效果。

生1: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逼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衬托了“我”心情的沉重。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2: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

生1: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2:课文在“送给万芳了”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强调了“我”希望得到妈妈理解的心理。

生3: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抑着,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4:“我”的裤子被划破了,当时万方就在场,“偷偷地抹眼泪”表明“我”非常伤心而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理,原文“使劲地哭”就像寻求万方的帮助似的,没有什么味道。

生5: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的礼物是互换的。

生6: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生7:原文“那天”送羚羊,“那一天”换裤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课文“昨天”送羚羊,“今天”要羚羊,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刚送给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去要回来,这怎么开口啊?让人更难为情,也更能显出“我”失信的尴尬。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后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1:“你明天问问老师……把这样珍贵的东西送人,他也会反对的……呢?”原文中爸爸的这句话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家里的事还要抬出老师来当挡箭牌,有些孩子气。“我”也不会去问老师,这一点爸爸心里应该很清楚。

生2:原文“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1: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着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2: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3: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有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4: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5: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6:原文万方妈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7: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8: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删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母并不是一路人。

生9: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1:课文中万芳妈“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一看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而原文中是万方妈妈问了万方才知道的,这样才合情合理。

生2: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非得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3: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1:用父母的反面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矫情和造作,让人读得别扭。

生2: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3: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4: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4: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也许会打动父母的心;“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5: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6: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7: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生活有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的逻辑。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体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来替作者修改完善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一个作业:回忆一下你的课堂发言,把它整理成书面材料,科代表收起来交给老师。

【反思】

比较阅读,让笔者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

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笔者并没有抛弃改编后的“课文”这个教学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原作的真汁真味。而是注意到了文本的双向比较,文章的互补性,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一边倒(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或课文什么都比原文好)的阅读,一边倒的阅读不是真正的“比较”阅读,是“偏读”,容易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走死胡同,失去比较阅读的意义。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笔者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在讨论中,一方面老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不能忽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工作。老师将原文呈现给学生,提供第二文本,又明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眼睛“阅读”,第二个任务是用思想“阅读”,让学生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有的放矢找准思考点,由文字探究作者的思路,考察作品的思想。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独到、不乏精彩、不乏启人之思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

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其实,这里的比较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原作的理解问题了,而且是由阅读涉及到写作的问题:文章的简洁,开篇的引人入胜,情节的铺垫,悬念的运用,结尾的发人深省,等等。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写作的技巧问题先顺手牵羊后顺水推舟再画龙点睛地提一提则更佳,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可以拓展课堂的容量,学习的宽度。当然,写作不宜多讲,本课主要是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去领略作品真实的思想。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张兴合,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

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篇7: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关键词:《羚羊木雕》;小说;比较阅读

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常用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指出:“在比较中阅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还指出:“比较阅读是增长智力,提高能力,增益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目前的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看成是教学的全部内容,以致在课堂中出现了“一篇案例分析”的现象,即以教师的分析替代了学生的理解。教师直白地讲述并不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文本的写作技巧及所蕴含的思想,还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思维定势。初中生阅读分析水平尚浅,让他们自主领会文本的精妙之处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采用与原文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则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解读人物、理解主题、品味风格、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方面有不错的效果。本文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为例,进行了比较阅读教学(比较的版本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羚羊木雕》),学生反响不错。

一、合理、立体地解读人物

万芳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爽朗,讲义气,有“跳起来拍着屁股”的动作,被妈妈罚站两小时后会“满不在乎”地说话,兜里带着心爱的小藏刀,让人感觉不大像一个女孩子,男性气质非常浓。教材中对万芳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件事情上,一件是与“我”换破裤子,另一件是“我”去拿回木雕。关于换破裤子的事情经过,原文是这样描写的:

万方从开始上小学就和我在一起。他学习很好,还特别喜欢帮助人。他有力气,可以在单杠上一连正卧做十个引体向上。

那一天上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就是那种海蓝色的,袖子和裤脚上都缀着三条白边儿的那种。可是在我们闹着玩的时候,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个长长的大口子。我坐在地上使劲地哭。因为我特别怕妈妈骂我。万方也不玩了,他坐在我的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他把自己的裤子脱下来对我说:“咱俩换了吧,我妈是裁缝,她能把裤子补得看不出破绽来。”我当时真是太自私了,居然相信了他的话,就和他把裤子换了。后来我才知道,为了那条裤子,他妈妈让他对着墙整整站了半个钟头。我要把裤子和他换回来,他却说:“反正我已经罚完站了,要是换回来,你还得挨骂,就这样吧!”

比较原文,学生就发现“万芳”原来是“万方”,“他学习很好,还特别喜欢帮助人。他有力气,可以在单杠上一连正卧做十个引体向上。可他从来不欺侮别人”,男孩子的脾气跃然纸上,课文原来写的是两个男生之间的友谊。那么前面万方送我的礼物是小藏刀,后面万方的妈妈说“看我等会揍他”也就合情合理了,万方本来就是一个活泼、豪迈、大方的男孩子。这样就使人物的行为和性别的矛盾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是妈妈,她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反面的角色。学生都觉得妈妈是一个态度严厉、话语生硬、不近人情的人。教材开头,妈妈知道我把木雕送给了万芳就“变得十分严厉起来”,后来坚持要把木雕拿回来。但是在原文开头中有这样的描写:

吃过晚饭,我趴在桌子上背诵今天课堂上刚刚讲过的杠杆原理。妈妈坐在沙发上织毛衣。我常常抬起头来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我们这里已经很少下这样大的雪了。真带劲!明天可以打雪仗罗!

妈妈走了过来,轻轻地把窗帘拉上。

另一间屋子里,爸爸和奶奶正在看电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传了过来,又是京戏!我用双手把耳朵堵上,妈妈走了出去,电视机的声音变小了。妈妈又重新走到我的身边,慈爱地把我的手从耳朵上拿了下来。

通过这个细节描写,妈妈的形象也展现了她温柔、慈爱的一面。这样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既有温柔慈爱、关心“我”的一面,也有严厉的一面,打破了学生之前认为的妈妈是一个严厉的、令人压抑的人物形象的认识偏见。

二、多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小说的思想感情时有这样的话:“课文叙述‘我’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著力渲染了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了娇艳的花朵。但是应该承认孩子总是不太懂事的,需要教育。一方面,要让孩子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知道做事情要先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

在教学中,通过阅读原文中的第一部分,学生了解到主人公有一个温馨的家和无忧的童年,文章所写的是一个孩子成长中的伤心事,但并不意味着是激烈的家庭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冲突。原文最后写道:

我呆呆地站在雪地上。雪花落在玻璃罩子上,那羚羊无精打采地望着外面的银白世界,那是它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我想,它一定正在为不能在这世界上奔驰而伤心呢!

我哭了,我真的嚎啕大哭起来。雪花和泪水一起落在玻璃罩上。我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过。

写“那羚羊无精打采地望着外面的银白世界,那是它从来没有见过的世界。我想,它一定正在为不能在这世界上奔驰而伤心呢”,其实是写“我”打破了“我”和万方之间纯真的友谊而伤心,万方“她既没有戴帽子,也没有穿棉衣。她把手里拿的玻璃罩子盖在我的羚羊上,又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万方跑了,还不时地扬起手臂向我打招呼”,从这样的动作描写中,学生感受到万方那种豪爽的性格和对“我”的真诚。而“我”今天要回木雕的行为却伤害了一颗真诚待“我”的心,所以“我哭了,我真的嚎啕大哭起来。雪花和泪水一起落在玻璃罩上。我从来没有这样伤心过”。这样的“哭”是复杂的,与前文的“哭”中所蕴含的感情是有区别的。教材中修改成:“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这两句话,把伤心的理由简单化,学生往往理解成是“我”对别人做了不诚信的事,是被爸妈逼迫着去做的,所以感到伤心。原文中前面曾写到“这样,我的心里就更难过了。我已经不是小孩子啦,我都要上中学了”表明“我”已经明白“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要回羚羊木雕又与这个信念相背。原文的含义则还包含了自己内心的一种痛苦:“我”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品味作品风格

《羚羊木雕》这篇小说整体的风格是温柔敦厚的,富有情感性。描写人物的心理准确生动,描写的环境优美、富有韵味。但是教材中删除了大部分的环境描写,修改了最后一句的环境描写。结尾时,教材中写到:“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样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我”当时难过的心情,但是原文的“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以至于我不得不用双手托着它”,更能衬托出“我”当时沉重的心情,“外面的雪已经下得很大”,“我呆呆地站在雪地上”都与前文的“雪花在路灯前飞舞”相照应,而且“雪花飞舞的世界”也暗示着一个纯真的世界。

课文删除了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内容,改变了原文的整体结构。在原文中,故事的开始“我”走在去万方家的路上,结束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送万方羚羊,“我”与万方的友谊都是“我”边走边回忆的内容,整体结构完整。但是教材中的故事发生在家里,结束在回家的路上,叙述时间上反而感觉有些冗长。

通过比较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框架结构,了解作者所采用的主要创作手法——心理描写是多么适合第一人称写作的小说。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教材与原文的比较阅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阅读,包括人物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分析原因,使学生升华认识,养成深入探究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比较阅读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和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树立比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高英娟.比较阅读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1,(07).

[2]周芳.在比较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14).

篇8:关门打狗阅读原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资源整合;文化底蕴;教材选用;文化背景;阅读技巧

目前,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常有学习与运用脱节的情况:比如,不少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即使没有一个不认识的单词,没有一点语法障碍,但就是对文章的整体大意不能很好地理解,涉及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题目就常常出错;再比如,学生在写作时受本族语的干扰,经常写中式英語,如:

“There were ten students go to the party yesterday evening.”“There are many ways we get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的句子。这两种现象反映出高中学生如果仅仅围绕着词汇和句法结构去学英语,即使有一定的词汇量,语法规则也很熟悉,但也很难学出地道的

英语。

究其根源,高中学生所学的英语,主要来源于课本。一般的中学没有条件为学生创造最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常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往,学生无从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情感。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如何创造性地教好英语教材,设法弥补学生在英语文化背景和英美社会知识方面的欠缺,指导学生进行原汁原味的英文阅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重新进行课本单元中的资源整合

针对新教材分量重、任务多的特点,我们在单元课型和课时的设计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英语培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原则,将本单元教学目标有机地、科学地分解在7-8个不同的课型的课时中完成,以保证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以Model 5第一模块为例,进行教材和内容重组。第一节课“Welcome to the unit” 为口语课,与Workbook Reading部分的第二篇文章整合为一节课,让学生先读这篇文章,为他们接着的课题讨论提供素材。第二节课为精读课,与Workbook中的Reading A篇文章,以及词汇练习B1和B2整合为一节课。第三节课为

LanguagePoints,与Workbook中A1和A2以及D1和D2整合为一节课。第四节课为泛读课,把收集到的与友谊相关的一些文章印发给学生,让其阅读。第五节课为Word Power 与Task中的Step 2:Discussing friendship with others相整合,在讨论友谊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认识一个朋友应具备哪些良好的素质,从而把一些Word Power中的词让学生归纳整理并学会使用。第六节课为语法课。语法课与Workbook中C1和C2相结合。第七节课为听力课,把Task中Skills Building 1与Step1:Calling Teen Talk for advice以及Workbook中Listening部分相结合。第八节课为写作课,把Project与Workbook中的Writing整合为一节课。这样的设计我们认为符合”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基本特征。当然,不同单元有不同的特点,能组合则重新组合,不能强行组合,组合时做到科学性、实用性。

二、注重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

新课标要求高,单靠这几节课不能达到新课程的目标。所以,我们特别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合作探究,从而完成教学的相关任务。

课程每一个单元都有与社会、自然、科学、人文相关的话题。学生应该能够找到足够的话题资源。因此,针对每个单元的话题,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前收集与此话题相关的英文资料,用在口语课上,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涉及讨论或辩论的话题,鼓励学生课前做好正方、反方辩论的准备,课上进行辩论。涉及一些

Project中的制作内容,要求学生课后以小组形式讨论确定各自的分工,课上展示成品。在提出问题,查资料、调查、讨论、答辩,展示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符合“自主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方式”的

要求。

三、有针对性地选用系列英美教材

很多英文系列读物不但介绍语言知识,而且有目的地向读者展示了英美人的习俗、人情和一般社会概况。在选用教材上,要注意到英美语兼顾,考虑到美语在当今世界的广泛影响,加大美语教材分量,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选教材如下:

1.Progressive Reading Series

2.New Concept English

四、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常会遇到一些与英美人的礼仪、风俗习俗有关的内容,

我在课堂上将相关的知识向学生们进行简要的介绍,帮助他们更好地阅读。例如,在阅读文章里,学生经常遇到“hug”“kiss”这一类的词,有些学生不理解西方人为什么非要这样。我就给他们补充了一篇文章“Body Language”,这样学生就弄清楚了hug,kiss在西方是一种表示礼貌的方式,它类似于东方人的点头或握手。在原文阅读的实践中,学生遇到大量中国人不好理解的西方习俗和社会现象,我就见缝插针,向学生扼要介绍英美人的宗教、习俗、重要节日、婚姻、家庭等社会知识,使学生逐步把这些社会知识糅合到已有的英语知识中,这无疑使他们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事实上,学生的社会知识同语言知识一样,也需要一点一滴地逐步积累。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全方位地拓宽了,他们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同时,对英美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不断地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我对学生着重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快速的浏览能力、准确的捕捉主题句能力、独立的分析能力、结合上下文的猜词的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受用无穷。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既创造性地进行课本教学又大力加强英文原文阅读,就能激发起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上一篇:2023年物业公司经理个人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