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2024-04-20

银行代理管理办法(通用9篇)

篇1: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代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银行对大型集团客户的营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代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指成立集团结算中心的集团客户,下属子公司对外签订采购合同,由集团结算中心统一支付模式下,银行为集团结算中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完成商品采购统一支付的银行票据业务模式。

第三条 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期限自出票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二章 业务办理

第五条 代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所需资料

1、子公司对外签订的有关购销合同、劳务合同等,要求合同中约定使用票据进行结算。

2、子公司授信所需常规资料:(1)营业执照(2)法人代码证书(3)税务登记证(4)财务报表(5)子公司的贷款卡(6)子公司对总公司的授权书

3、总公司的营业执照等

第六条 费率

1、手续费:承兑银行按承兑金额万分之五收取手续费。

2、风险承担费:按照敞口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通常为0—1%左右。风险承担费的收取比例高度与存款保证金,保证金比例高,风险承担费收取降低;保证金比例低,风险承担费收取提高。

第三章 业务流程

第七条 集团结算中心向银行提交授信申请资料,银行为集团结算中心核定银行承兑汇票额度,约定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为集团结算中心,使用下属公司对外的《商品采购合同》。

第八条 集团各下属子公司对外签订《商品采购合同》,提交给集团结算中心,集团结算中心统一提交《商品采购合同》给银行。

第九条 银行按照内部操作规程进行审批,分别审批,根据每笔《采购合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为集团结算中心。

第七条 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银行扣划集团结算中心账户,统一办理票据兑付。

第三章 部门职责

第八条 银行代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信贷审批部、运营管理部等部门的管理职责遵守票据业务的分工管理规定。

第四章 风险控制

第九条 风险控制

1、应当严格信审查基础贸易标准,严防客户虚开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

2、必须要求集团结算中心在本行办理结算,控制企业的资金流。

3、必须提供文字说明,说明集团结算中心与下属成员单位之间的代理结算关系,必要时候,应当持文字说明向当地的监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条 本办法由银行负责解释和修改。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授 权 书

委托人(集团子公司)受托人(集团结算中心)

(银行)

我公司 因向 公司采购付款需要,我公司委托 在贵行办理代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我公司保证该银行承兑汇票有真实贸易背景。

本授权为不可撤销授权,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子公司(公章):

年 月 日

篇2: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服务费付管理,制定了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代理服务费计付管理办法,下面是办法的详细内容。

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代理服务费计付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服务费(以下简称服务费)计付管理,明确服务费的内容、标准和计付办法,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银行支付结算管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是指财政部按照《中央财政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管理办法》(财库〔〕204号)等文件规定,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的中央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中央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代理银行(以下简称代理银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服务费,是指财政部按照本办法规定,根据代理银行办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量和执行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协议》情况,按年度计算并支付给代理银行的各项费用总称。

第四条服务费按照代理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业务量以及年度综合考评结果进行综合计算。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执行统一的计算办法。

第五条计付服务费的项目和标准详见附件。计付标准参照有关银行向社会公布的服务项目价格制定。财政部将按照市场化原则,根据价格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计费项目和标准。

第六条每年1月,代理银行总行根据本行上年实际发生的服务项目和业务量,按照规定的计付标准计算有关费用,并于1月15日前(节假日顺延)报财政部。

第七条财政部根据各代理银行总行上报的材料,按实际发生服务项目、业务量和计付标准计算各代理银行年度服务费金额。

第八条财政部根据年度综合考评确定的.代理银行服务质量等级,在按业务量计算的服务费总额基础上,按照上下15%的浮动比例,核定最终应支付各代理银行的年度服务费金额。

第九条代理银行服务费核定后,财政部按照规定的资金支付程序及《委托代理协议》有关条款规定,于每年4月10日前将服务费统一支付给各代理银行总行。

第十条代理银行应当严格执行本办法规定,不得虚报业务量,不得超出本办法规定的计付标准计算费用,不得另行向预算单位收取本办法规定的服务费。

第十一条代理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及双方签订的《委托代理协议》有关条款处理。

篇3: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督管理

近年来, 随着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支付结算手段的广泛运用,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库、国库经收处和集中支付代理银行的监督管理, 全面提升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水平, 防范资金风险, 已成为人民银行各级国库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办理国库业务积极性不高

随着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其逐利性和成本意识日渐增强, 虽然人民银行规定了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费用每笔0.1元, 但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 业务收费难以弥补设备购置、人员配备等支出, 因此, 商业银行办理国库集中支付、税款经收、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对代理国库业务重视程度不够, 配备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难以满足要求, 使得代理国库业务职能未能有效履行。

(二) 国库经收业务操作不规范

从近年来对商业银行检查情况来看, 商业银行在国库经收方面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个别商业银行存在延解占压预算收入现象。检查发现有的商业银行税款占压时间从2天到30天不等, 有的甚至长达数月。二是有的商业银行为吸引企事业单位前来开户, 在办理税款经收业务时政策打折扣, 对税款缴库凭证审查不严, 甚至为财税单位违规开设“过渡性账户”。三是有的商业银行不按规定使用“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核算税款, 而是直接将收纳的税款通过同城票据交换提交人行国库部门。

(三) 经办人员素质堪忧

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人员多为兼职人员, 有的是临时替岗人员, 上岗前未经过系统培训, 人员结构不稳定, 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行内系统和国库业务操作流程更新较为频繁, 加上思想上的不重视, 致使商业银行熟悉国库业务的人员越来越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业务的开展。

(四) 代理库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的商业银行代理库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 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不严格等现象, 部分代理库的工作人员, 没有认真按照有关制度办法履行职责, 如没有认真审核各类外来凭证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 要素是否齐全、用途是否合规、印鉴是否真实清晰, 各联次是否前后一致, 预算级次是否准确等。有的商业银行代理库与财税等部门对账不及时, 甚至流于形式, 虽然对账签章齐全, 实际上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核对, 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

(五) 集中支付代理行“代而不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财政资金的拨付流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代理银行先为预算单位支付资金再与国库清算, 与其传统做法相背离。作为商业银行, 其首要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很难对预算单位的用款进行监督, 即使国库部门在与代理行清算资金时发现支付中存在问题, 也只能事后补救。为防止垫款, 代理银行拒绝预算单位用款请求和“先清算后支付”现象时有发生。

二、加强商业银行监管的措施及建议

(一) 充分调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积极性

适当提高商业银行国库代理业务的手续费, 并根据商业银行既办理中央国库业务也代理地方国库业务的特点, 采取中央与地方财政分别给付的方式, 增加商业银行办理国库业务的直接收益。同时结合对商业银行的日常考核, 联合财税部门, 对代理国库工作成绩显著的商业银行给予公开表彰, 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代理国库业务提升其社会公众形象获得间接收益。

(二) 优化国库监管方式

通过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国库监管效率。一是国库部门应建立并完善信息报备制度, 要求商业银行将零余额账户开设情况、内控制度制定落实情况、人员配备及岗位设置情况、工作交接情况、机构设置情况等及时报国库部门备案, 以便国库掌握商业银行业务动态。二是设立日常管理台账, 严格柜面监督, 分行别分类型记载商业银行与国库资料交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作为现场检查的有效抓手。三是对商业银行实行差别管理管理, 对在日常工作中考核评价较好的商业银行当年免予现场检查, 并通报表扬;对评价一般的商业银行实施正常化管理, 减少现场检查频率, 提出改进建议;对评价较差的商业银行, 约见其主管机构及经办行负责人谈话, 指出存在问题限期整改, 将其列为下一年度现场检查重点对象, 对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出现重大责任事件的, 依法暂停或取消其国库业务代理资格。四是进一步提高现场检查的针对性, 根据非现场监管掌握的线索, 对列为重点检查对象的商业银行有针对性的开展现场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 以此达到以点代面的警示带动作用, 提高国库监管成效。

(三) 严格商业银行集中支付代理资格审批

人民银行在认定商业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资格时, 应严格把关, 选择信誉好、网点分布广泛、抗风险能力强的商业银行, 同时, 加强对集中支付代理行的日常监督检查, 并借鉴代理国库年审办法, 对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实行年审制度, 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 对代理质量差、水平低的商业行实行末位淘汰。

(四) 进一步督促商业银行代理库健全完善内控制度

加强对商业银行代理库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的检查, 改变其重制定、轻落实的做法, 建立奖优罚劣、奖惩分明的机制。对代理国库工作成绩显著、安全无事故的以及堵塞漏洞、避免风险和案件发生的商业银行人员, 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认真执行国库制度, 有章不循, 造成不良后果的责任人, 要给予相应的处罚, 营造执行制度、落实制度的良好环境。

(五) 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及人员培训

在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督的同时, 针对商业银行业务人员不熟悉国库业务的现象, 一方面通过对其违规行为的处罚引起商业银行的重视, 另一方面加强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指导, 通过人员培训的形式规范其国库代理业务。特别是新开业的金融机构, 要求其业务经办人员必须通过国库部门组织的考试后方能上岗。采取多种措施, 普及国库知识, 提高商业银行业务人员对国库工作的重视程度, 促进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日益规范。

(六) 重视国库监管队伍建设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应重视对国库监管人员尤其是年轻国库监管人员的培养, 一方面加强对国库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另一方面合理调配现场检查的人员结构, 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 帮助年轻同志快速成长, 努力培养出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开拓型”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国库监管干部队伍, 为提高国库监管水平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升兰, 傅蓉, 高平.谈谈国库业务收费[J].金融会计, 2003 (8) .

[2]卢春香, 张彩莲.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02 (6) .

[3]孙利.国库业务电子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 2005 (1) .

[4]黄世成, 鲍声荣, 王毕平.代理国库业务成本与收益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金融会计, 2004 (1) .

[5]毕英梅, 黄晓静.专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现状及改革设想[J].预算管理与会计, 1996 (5) .

[6]刘润英, 黄春晖.浅谈加强国库资金监管[J].金融与经济, 2001 (1) .

篇4: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关键词】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银保合作

1. 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换证不及时,引发合规性风险。一是部分营业网点存在《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已过期,营业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部分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未按网点办理。不符合《保监会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代理寿险业务结构调整 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10〕4号)中第三条“为加强银行代理保险行为的管理,保护广大客户的合法利益,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每个营业网点在代理保险业务前必须取得《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的要求。

1.2对外宣传容易误导客户。有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故意模糊代理保险的概念和性质,打银行的品牌,容易引起客户的误解,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1.3保险业务培训不到位。根据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规定:“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代理业务合作中的主要培训职能,每年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个小时”。但部分行存在:一是培训时间不足;二是没有建立规范、系统的代理保险业务培训记录。

1.4保险业务处理操作不规范。如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交接手续简单、要素不齐全,保险公司接交人员仅在代理保险业务台帐上直接签名,没有其他相关记录,无法识别接交人的身份,没有填写监交人签字;办理保险业务后留底备查凭证标准不一,部分行只留底自制凭证,未附 “风险提示”和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1.5代理技术手段落后。各银行机构代理保险全是手工操作,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给客户出具临时单据,在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再转交客户。保单流转缓慢,最短也需要l天的时间。营业网点办理完业务,有的机构登记代理保险台账,有的机构自己没有任何记录,缺少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账务系统,不利于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2. 规范代理合作关系,加强代理资格管理

2.1商业银行各网点应按照有关监管规定申请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资格方可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并应在代理网点内显著位置悬挂《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

商业银行应对合作的保险公司进行审慎的尽职调查和定期合规评估,加强对合作方及自身销售人员的管理。

2.2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保监会、银监会有关规定签署代理协议或合同,应在协议内明确规定手续费率、支付方式、培训方式及费用标准、投诉处理机制等。

2.3保险公司应按照财务制度据实列支向商业银行支付的代理手续费。保险公司不得以其他费用贴补手续费,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代理机构、网点或经办人员支付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业务推动费以及以业务竞赛或激励名义给予的其他利益。

2.4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应当进行单独核算,代收保费要专户管理,手续费、保费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以保费收入抵扣代理手续费。代理手续费收入要全额入账,严禁账外核算和经营。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索取或接受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其他利益。

2.5商业银行不得以招标方式盲目抬高代理手续费率,不得签订或变相签订代理手续费的保底条款。手续费按已实际发生的代理业务进行结算,不得要求保险公司预支手续费。

2.6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优化银保渠道业务结构,加大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力度,控制趸缴型、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种类和规模。

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在业务考核和绩效评估中应将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列入重点范畴,给予倾斜政策。

3. 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3.1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确保销售人员熟悉所销售产品的特性,全面客观介绍产品的保险责任、投资风险、费用扣除、犹豫期等权利义务。银行销售人员应定期接受保险公司组织的产品培训和销售技术培训。

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制定标准合规的产品销售话术,在销售过程中主动告知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风险,不得片面强调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

3.2保险公司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工作。从事投资连结保险业务的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参加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投资连结与万能保险销售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银行从事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的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且无不良记录。

不具备合格销售人员的商业银行代理网点不得代理销售保险产品。

4. 加强保险产品宣传资料管理

4.1保险产品应使用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印制或授权省级分公司印制的宣传资料,任何销售人员或银行代理销售网点不得私自印制或擅自变更。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建立对代理网点的定期巡查机制,对违规宣传资料予以没收、删除,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严肃查处。

宣传资料包括销售过程中向投保人出示的任何与保险产品内容相关的有形载体。

4.2各类保险单证的宣传材料上不得出现银行名称的中英文字样或银行的形象标识,不得出现“存款”、“储蓄”等字样。宣传资料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证券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进行简单比较,宣传资料上必须在明显位置以显著字体对保险产品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标示规范的保险产品全称。

5. 加强销售行为合规管理

5.1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将载有姓名、照片、资格证书编号、所属公司等内容的工作名牌佩戴于胸前显著位置,并应主动明确告知投保人其所购买的产品为保险产品。

5.2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禁止销售人员、代理销售网点以书面或口头任何形式私自承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收益。

5.3保险公司应根据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的产品特征、市场现状等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应体现对投保年龄、经济状况、风险偏好、件均最低保费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保险公司应建立投资连结保险的风险测评制度。银行销售人员需与客户共同完成对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保目的、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分析,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并将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确认。如果客户评估报告认为该客户不适宜购买,但客户仍然要求购买的,应以专门文件列明保险公司意见、客户意愿和其他需要说明的必要事项,双方签字认可。银行销售人员应在充分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对客户进行当面评估,并妥善保存客户评估的相关资料。

5.4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应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服务区或其他类似职能的独立区域,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

5.5在银行渠道销售投资连结保险,其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人民币3万元。

5.6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强投保单及相关资料的填写审核工作,确保客户投保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禁止销售人员代客户填写资料、代签名。保险公司应按照《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内控制度,保存客户身份证明和交易记录,商业银行应在销售时留存客户的身份证明和联系方式等资料。

篇5: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0年8月17日 农银发[200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新疆兵团分行,各直属分行:

为进一步提高我行代理保险业务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代理保险业务健康、有序地发展,总行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行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业务操作的规范化。规范化操作程序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运作风险,降低经营和管理费用。各分行应根据本办法制定代理保险业务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规范发展代理保险业务。

为了扩大代理保险业务市场份额,各经办行应设立专门岗位从事该项业务,业务量大的地区,也可设立专门的代理机构。

附:中国农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农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管理,促进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根据《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代理保险业务是指保险人委托保险代理人拓展其保险业务的代理行为,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各级机构对代理保险业务的管理。各分行应根据本办法制定代理保险业务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

第二章 代理保险业务资格的申请

第四条 农业银行从事代理保险业务的各经营行(以下简称代理行)应取得保监会核发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兼业)》。

第五条 代理行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兼业)》由被代理保险公司负责向保监会申请办理,许可证有效期3年;代理行必须在有效期满前2个月内申请办理换发新的许可证。

第六条 申请办理《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兼业)》,应提供下列文件:

(一)申请报告;

(二)保险代理合同意向书;

(三)兼业代理人资信证明及有关资料;

(四)保险代理业务负责人简历及其《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

(五)保监会规定提供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七条 代理行必须将《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兼业)》和《保险代理合同书》,放置于办公或营业场所的明显位置,以备监督管理部门和投保人查验。

第八条 农业银行各代理行需持上级行授权文件,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办理备案手续。

第三章 保险代理合同书

第九条 保险代理合同书是农业银行各代理行受保险公司委托,本着平等互利、双方自愿的原则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在代理保险活动中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契约。

第十条 各代理行为保险公司代理保险业务,必须与被代理人签订书面《保险代理合同书》。

第十一条 《保险代理合同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合同双方的名称;

(二)代理权限范围;

(三)代理地域范围;

(四)代理期限;

(五)代理的险种;

(六)保险费划缴方式和期限;

(七)代理手续费支付标准和方式;

(八)违约责任;

(九)争议处理。

第十二条 代理双方签订的《保险代理合同书》应向当地保监办备案。

第四章 代理保险业务范围

第十三条 代理财产保险业务,包括企事业单位的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及家庭财产保险等业务。

第十四条 代理人寿保险业务,包括企事业单位职工和保险法规定的公民的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及保险公司委托代理的其他人寿保险业务。

第十五条 代理收取保费及支付保险金业务。各代理行代理保险公司收取其业务员交纳的保险费和保险公司续保户交纳的保险费,受被代理公司的委托向投保人或受益人支付保险金的业务。

第十六条 代理保险公司资金结算业务。各代理行通过实时汇兑系统和电子汇兑系统为保险公司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第十七条 每个代理行只能为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代理寿险业务,同时能为三家财险公司代理财险业务。

第十八条 代理行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书的约定,在被代理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以被代理公司的名义办理保险业务。对超越代理权限的保险业务,代理行应及时通知被代理公司,由被代理公司书面授权办理或由被代理公司直接办理。

第五章 代理保险业务操作程序

第十九条 代理保险业务经办人员应指导投保人正确、完整、如实地填写投保单,在商定承保条件和费率的情况下要求投保人签章确认。单位投保的,必须向投保单位经办人员在投保单上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代理经办人员不得代客户填写投保单。

第二十条 代理经办人员应对已填写的投保单认真审核,审核项目如下: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关系;

(二)保险期限及有否倒签承保日期;

(三)投保金额是否合理,是否注明承保方式;

(四)附加承保条件是否齐全或者合理;

(五)附加费率是否合理,保费计算是否正确;

(六)保险项目是否超越代理权限,超权限的是否已获得保险公司同意。

第二十一条 保费必须由投保人自愿缴纳,代理行不得强行代扣保费。投保人在缴足保费后,代理行方可将保险公司开出的保险单和保费收据交给投保人。

第二十二条 代理行必须严格执行被代理公司规定的承保险种的条款和费率;使用的保险单证必须是被代理保险公司统一印制的专用保险单证,单证和印章必须相符。

第二十三条 代理行应在保险单到期前一个月,通知被保险人办理续保手续。第二十四条 代理行代理的业务发生保险事故后,代理行应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并且协助保险公司对出险标的查勘、验损,及时处理赔案。

第二十五条 代理行应协助被代理保险公司在农业银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用于保费的收缴和划拨。

第二十六条 代理行应严格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和结算方式与保险公司结算保费,不得挤占和挪用保费。

第二十七条 代理行在结算保费时,分险种按保单号码顺序填写保费结算清单。保费结算清单一式两联,一联交保险公司,另一联由代理行留存。

第六章 代理保险业务管理

第二十八条 农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归口总分行市场开发部门管理,其主要职能是协助代理行展业,协调相关部门关系,负责业务报表统计、分析代理保险业务状况,组织员工培训等。

第二十九条 代理行应按公司分险种分别建立代理保费收入明细台账。第三十条 手续费管理。手续费是被代理保险公司按照代理行实收保费的规定比例支付给代理行的费用。手续费的支付方式由代理行与保险公司商定。手续费收入必须按照规定纳入农业银行经营收入大账。

第三十一条 重要保险单证的管理。重要保险单证是指保险单、批单、保费收据和无赔款退费凭证等。重要保险单证必须由代理保险业务部门专人领用、专人保管、专柜存放;重要

保险单证要严格按照流水号的顺序使用,不得跳号、空号,作废单证要加盖作废章并妥善保管,对遗失的单证,代理行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由双方协商处理;单证使用后,要按照使用、作废或遗失等用途及时填写销号单销号。将所出售的有效单证、作废单证、销号单和单证回收统计表一同全部交回保险公司。

第三十二条 各代理行切实要抓好风险防范管理,对保费收入不按规定入账、串通投保人骗保等违法违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及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代理行对其所代理的保险公司业务,应严格按照总行印发的《代理保险业务情况统计表》规定的项目,于当季末报到分行市场开发处,并由分行市场开发处于次季度十日前上报总行市场开发部;各代理行报表必须经与被代理公司核对无误,由双方签章确认后,方可上报。总行对各行的代理保险业务情况定期通报。

第三十四条 各分行应针对本行及上报总行审议通过的信贷项目推行抵押担保和代理保险双单作业。即在信贷项目立项阶段要求客户承诺由我行代理相应项目的保险业务,充分利用信贷资源,将此作为审批信贷项目的要求条件之一。

第三十五条 各代理行应依托农业银行机构、网络等优势,结合所拥有的庞大客户群体资源,为其提供代理保险业务服务。

第三十六条 各代理行应加强与被代理保险公司的合作,强化我行代理人员的资格培训,组织员工参加保险兼业代理人资格考试,搞好代理保险从业队伍的建设。

第三十七条 各代理行应与被代理保险公司共同制订代理保险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使代理人员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及法律、法规,增强其业务素质及各项技能,不断提高代理保险业务水平。

第七章 附则

篇6: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农业银行系统内部代理发行国家债券业务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各种债券的承销发行、本息资金调拨以及手续费拨付等工作,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债券,系指由国家财政部委托金融机构面向社会发行的凭证式国债。

第三条、本办法仅适用于中国农业银行系统的内部管理,不包括国家债券交易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等二级市场业务。

第二章、代理发行国家债券的计划管理

第四条、中国农业银行代理发行国家债券业务实行“统一承销,计划分销,集中管理,适时调节”的管理办法。

统一承销系指中国农业银行代理发行的国家债券,由总行按财政部发行计划统一承销。各级行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渠道,采取任何形式承销、认购国家债券。

计划分销系指总行统一承销国家债券后,根据本办法规定分配给各分行债券分销计划。总行对确定给各行的发行计划实行指令性管理,未经批准不得超计划发行。

集中管理系指中国农业银行代理发行国家债券的计划及相应的资金调度一律归口计划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严格发行计划管理,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规范,防止发行计划的失控和账户透支。

适时调节系指总行根据分行(分行对其下属)发行计划的执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发行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五条、中国农业银行代理发行国家债券业务的基本目标是,严格执行发行计划,积极支持国家财政政策。代理发行国家债券的计划分配,原则上以总行计划安排为主,分行申报承销为辅。

第六条、对各行分配国家债券发行计划的基本依据为:

(一)各行上年存款增加额占全系统同期存款增加总额的.比例;

(二)各行当年(截止到分配计划前的某月)存款增长情况;

(三)各行申报承销的意向额度及上年国家债券发行情况。

第七条、总行代理发行国家债券计划一经下达,各分行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超额发售。但分行可根据债券发售情况向总行申请调整发行计划。总行根据分行申请及全行债券承销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并以正式文件下达各分行执行。

第八条、各分行在财政部国债发行公告后,可在总行发行计划下达前,按照一定预售额度先行安排大城市的国债发行工作。

某期国债各行的预售额度=财政部公告的该期国债发行总数×20%×各行国债发行量权重×10%各行国债发行量权重即各行上年实际发行数占全行实际发行数的比重。增发国债与原发国债要分开计算预售额度;不同期限的国债也要分开计算预售额度。

第三章、国家债券发行款项的上缴及起息

第九条、各分行必须按照总行下达的国家债券发行计划按时足额上缴发行款。缴款方式包括:

(一)按照规定的缴款比例及日期上缴发行款。

每次上缴资金数额=发行计划数×至本次为止累计应上缴比例-至本次为止累计已上缴资金数额(二)按照实际发行进度

篇7: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拟定代理银行业务综合考评暂行办法稳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自2004年我市实行国库改革以来,通过日常的业务协作和2009年与人民银行联合对代理银行的检查中发现,代理银行在代理国库改革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我市为促进市本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提高代理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近日市国库支付中心拟定了《克拉玛依市本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银行代理业务综合考评暂行办法》,以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综合考评办法》对银行代理市本级财政直接支付业务和财政授权支付业务分别实施考评,从代理银行服务质量调查考评、代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情况考评和代理银行报告考评三方面,采取预算单位代理银行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国库管理部门日常考核、代理银行自我考评三种方式进行,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与代理银行业务代理手续费挂钩。

建立综合考评办法,一是为促进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代理银行的积极性,尽快、尽力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奠定了基础,二是有利于代理银行为国库改革单位提供更高效、快捷、及时的服务,三是规范了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支付结算和服务保障,促进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篇8: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风险研究

关键词:银行,代理保险,风险

一、引言

当前, 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实施经营战略转型, 转型的核心内容是调整业务与收入结构, 其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各商业银行尽显神通, 开展了品种繁多的“金融创新”, 其中银行代理保险公司在柜台销售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就是其中之一。调查发现, 即使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一个银行网点一年的代理保额就高达数百万元之多, 在业务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对于由此带来的风险却少有人关注。

二、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险意识薄弱。

银行机构人员对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 认为代理保险业务是一项中间业务, 不会对其资产负债构成直接影响, 疏于对该业务的管理和风险防范, 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同代理保险银行业务操作不一致, 没有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二是代理银行内部监管不到位, 没有如其它主业一样形成辅导检查制度。三是银行机构代理保险业务主要由侧重储蓄和投资性质的寿险产品构成, 但在银保合作协议中只是明确了由保险公司承担还本付息 (分红) 责任, 没有形成确保还本付息 (分红) 实现的具体措施。

2、违法、违规操作突出。

一是直接代理保险业务的营业网点 (分理处、储蓄所) 没有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 大部分代理人员没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二是未按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兼业保险业务台账, 也没有逐笔登记保单流水号、代理险种、保险金额、代理保费、代理手续费等相关信息。三是未严格按规定宣传代理保险产品, 大多数客户对投资保险的风险知之甚少。四是代理人员及管理人员变相接受保险公司合作协议规定之外的其他利益。五是变相强制投保, 银行机构将代理保险业务与贷款业务挂钩, 通过这种信贷制约关系来强制客户投保。

3、风险隐患较多。

一是操作风险隐患, 由于银行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存在较多违法、违规操作, 加之相关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不够, 有关风险防患措施缺失, 当与客户出现纠纷时, 代理银行就可能因自身的过错承担民事责任。二是道德风险隐患, 银行机构代理保险业务缺失必要的内部监督, 代理业务全为手工操作, 这就为少数代理人员挪用 (盗用) 代理保险资金留下了可乘之机。三是信誉风险隐患。不少客户以为从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就是银行产品, 相关的责任理应由银行承担, 当保险产品的分红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 客户就会对银行的信誉产生误解。

4、外部监管缺失。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监管, 对于银行机构代理保险业务, 一方面由于是办理的保险业务, 银行监管机构往往难于对代理银行实施有效监管, 另一方面由于是银行机构办理的业务, 保险监管机构也难实施有效监管, 特别是由于目前保险监管机构并没有设立分支机构, 这也是当前银行机构代理保险业务存在较多违法违规操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对未取得《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代理保险业务情况, 由于《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是由保险监管机构发放的, 银行监管机构并不能及时掌握该信息, 即使银行监管机构现场发现了商业银行无《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办理保险业务的情况, 商业银行也会编造其他理由 (如年检等) 来应对银行监管机构, 甚至少数银行监管机构也会认为这应该是保险监管机构管的事, 从而放弃对其实施有效监管。

三、银行代理保险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1、规范销售资格。

银保专管员必须由保险公司正式员工担任, 且必须通过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同时, 保险公司应加大产品培训, 加强公司新契约回访工作, 减少承保风险。同时应加大对银保销售人员的培训。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共同加强对辖内一线员工、大堂经理、客户经理和理财经理的保险产品、营销技巧、营销手段以及保险兼业代理人资格与考试的培训工作, 提高银行一线人员保险业务的专业水平, 重点培养保险理财经理, 以促进业务的持续发展。对保险代理人的职业培训时数、内容等等也应当做出明确的规定。

2、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

在银行销售保险的过程中, 保险公司通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 且保险公司不容易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 不利于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 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通过银行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 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针对保险公司服务创新不足, 产品同质化问题, 监管部门应当鼓励保险公司产品创新, 保护创新成果, 促进银行保险业务开展。

3、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

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通过加强客户服务, 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 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 并通过带动效应, 拓展新客户, 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消费者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 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

4、建立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机制, 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管理。

保险公司和银行应从风险防范出发, 立足长远, 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 提高银行网点人员的专业性和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 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监管机构应加强保险公司和代理机构内部代理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 规范兼业代理机构管理手续。

参考文献

[1]、张明进,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隐含洗钱风险——以济宁市为案例[J].银行家, 2009, (3) .

[2]、陈黎峰, 商业银行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J].浙江金融, 2008, (7) .

篇9:银行代理管理办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 集中支付业务 监督管理

自2005年试点开始,浙江省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已顺利运行十年。期间,商业代理银行承担了资金支付、资金清算等重要职责,是集中支付业务顺利运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对商业银行集中支付业务代理业务监管的主要内容

与银行普通业务相比,代理国库支付业务因其特殊性,商业银行需在制度、技术、业务、内控等方面建立更完备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依据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办法的规定,制定本行相应的集中支付相关制度、流程、业务指南等。同时根据相关制度及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更新。二是有效构建集中支付专用信息系统,以进行资金额度控制、支付指令受理、财政资金清算、表报信息传输等。保证财政资金支付有效、及时、安全。三是配备专门的集中支付业务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建立完善集中支付业务培训机制,保证实际业务的规范操作。四是建立和实施集中支付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岗位职责分离。建立科学制衡的业务控制、技术有效的对账机制等防范资金风险。

相应上述内容,对代理银行进行系统监督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集中支付制度、流程建立实施情况的监管。监督代理银行是否根据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建立相应的行内制度,相关业务政策以及科学合理具操作性的流程。

二是对集中支付业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监管。监督代理银行的集中支付信息系统是否运转正常,电子信息反馈是否及时有效。

三是对集中支付业务规范性的监管。监督代理银行日常业务管理是否满足集中支付要求,是否建立集中支付业务操作流程,并按流程规范支付;是否建立集中支付业务的管理机构;各支行是否配备了集中支付业务专门人员,并对其进行上岗培训。

四是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风险的监管。监督代理银行的信息系统、日常业务操作流程中是否存在风险隐患;是否建立相应的内部岗位、业务控制机制和内部对账等。

二、对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涉及有关对代理银行监管的内容主要为银行准入、账号管理、资金清算业务了方面。

(一)代理银行业务监管的具体职能、定位不清,监管制度基础不足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制度中不仅规定代理银行准入、账户管理、资金清算业务等方面管理,但对于代理银行业务运行监管的主要内容为何、如何管理、由何部门进行监管、后续的考核和评价如何实施等方面尚不够明确,即缺乏对代理银行业务运行层次的全面细化监管要求。

(二)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监管缺乏系统性

对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管是改革后的新情况、新要求,目前各方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监管职责不明确,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运行监管中还未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是对代理银行的监管存在一定程度随意性、分散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如在监管中有时事先并无明确针对性管理的内容,经常在发生差错或异常情况后的补救和改进措施,而未能“防患于未然”。二是监管手段较为单一,监管效率较低。目前财政部门对代理银行的监管主要通过日常业务数据核对、对账、代理银行日常信息报备等方式进行实现,存在“信息迟缓”和“信息部对称”等情况。

(三)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监管后续的处置、考核评价机制缺失

由于缺乏制度上、职责上的明确定位,造成目前对代理银行的监管仅停留在监督层面,缺乏后续处置、考评机制,对监督发现的异常、违规问题如何处置、如何与代理银行考核评价结合等方面尚未明确,即监管只有反映权,没有处置权和评价权,不能真正有效实现监督后的管理、改进和完善,这种只“督”五“管”的情况造成对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管无法在根本上取得实效。

三、加强对商业银行集中支付代理业务监管的对策

(一)在制度保障上,要在相关制度中明确监管职责

有关部门应尽快健全对代理银行监管的相关制度法规,创建代理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监管相关制度办法,明确监管的具体内容、监管范围、监管措施、违规处置、考核评价等方面,提高监管有效性。特别是要明确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违规的处置、后续改进管理,以及细化代理银行考核、评价办法,对日常监督结果纳入到代理银行考核评价中。

(二)在职责定位上,应合理确定对代理银行监管职责、分工,理顺监管职能

合理的职责定位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实施代理银行监管的组织基础和前提条件。要进一步明确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对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日常监管职能,并赋予其代理银行违规处置、日常考核评价等职责权限,使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三)在监管手段上,要创建系统化监管体系,提高代理银行的监理科学性

通过采用电子信息系统监控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方式低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实施更为有效的监管。做到提前预警、主动提示、及时反馈,提高监管效果。

(四)在监管沟通上

一是加强宣传,促进代理银行深入了解改革,正确认识其在集中支付运行中的作用责任,提高其对集中支付业务管理的重视,化解抵触心理,积极规范、加强集中支付业务管理。二是做好政策传达沟通工作,及时分析、反馈集中支付中发现的问题,与银行协商解决难点问题,提高银行日常业务培训、上岗培训、业务更新等工作的有效性,切实提高代理银行集中支付业务执行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荣.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财经界》,2013.18.

[2]王宁.构筑财政代理综合服务平台,共促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2009.14.

[3]黄秀亮.改进财政零余额账户运行的思考.《财政与金融》,2013.01.

上一篇:工作要的是全力以赴下一篇:元旦活动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