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

2024-05-07

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通用7篇)

篇1: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

成为坚强的人的随笔

你知道你的财产可以留给谁吗?你知道你的财产留给谁又算合法的呢?人生在世,难免有过多的挫折,或许我们在这些挫折中可以涅槃重生,但还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自身意志上的信念,从而丧失了生命。

我们在最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不由得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人得财产将会给谁?为什么可以给他们,究竟在法律上,法律是如何规定这些人的财产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民在世时拥有的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而不产生继承问题。只有当其死亡时遗留的合法财产,才能继承。记住,我们在拿到一个文件,或者是一个报纸,一则消息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对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要进行深入,因为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因为没有真正了解这些文件的内容而吃亏,当然,许多的时候,人们正是缺少这种深究的能力,从而会吃亏。我们的父母从小就教导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的,不能够睁着眼睛说瞎话,这种蒙骗的手法我们坚决是不能够学会的.,否则会受到良心的谴责的,在这里希望大家注意,一定是公民遗留的和合法财产,才能继承。

本来我是想对这几天我的心情和我的所见所闻,按照发生的时间的不同去做一些排序的,也想写一些随笔放在网上,但是我觉得他们发生的地点还有人物时间等,都十分的琐碎,导致我的思绪一直在不停的飘飞着。

我为了能够让他们静下来,停下来,我只好在今天的这个随笔里抒发我的情感。首先是对交警们的敬佩之情,其实我是一个很高傲的人,几乎我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虽然他们不说,但是我的心是十分敏感的,这或许就与我经常写作,经常写一些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成长的小说有关,其实一个人的高傲的形成可以取决于多种方面,或许在老师的眼中看来,我就是一个自我感觉太良好的人,当然,我并不承认我是这样的一种人,什么叫做自我感觉太良好了,我一直认为自我感觉太良好就是自信的表现,我很自信,当然我知道没有自信我是生存不下去的,因此我与这个说我自我感觉太良好的老师成为了敌人。

虽然我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可是我的心却承认的,我很害怕如果我与老师为敌,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后果,我不知道我的内心深处为什么会这么想,难道那些时候老师帮助我的时候的事情我都统统的忘了吗?我自己不敢想,我也不知道,只是凭着内心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琢磨,我想寻找到一个最终的答案,可就是寻觅不到,我不知道自己该向什么人求助,该向什么地方走去,或许我现在认为我的这个心理是病态的,我必须要去改正一下,可是我该怎样去改正呢,当然,我不承认我有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能够说在老师的心中,没有偏见存在吗?你能够说在老师的心中就是百分之百的公正吗?当然是不可能的,现在的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越热情,你得到的失望就是越大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为亲人而活,从来不会在乎周围人的感受,对,是,他们不用在乎,不用在乎他们在别人的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影响。

凡是透过我的眼睛,总会看见世间的百态,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过多的我还是看到了灰暗的一面,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少年,我对于我的梦想,我的未来已经做好了充足的规划,我期待着有一天我在看书网上以回首望为笔名发表的小说都能够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我知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我也知道我一定会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因为我热爱文字,或许现在的我并不这么认为,或许将来的某一天,这些我热爱的文字会帮助再一次的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我知道人是需要不断成长的,同样,我也渴望成功,渴望胜利,我比任何人的愿望都要迫切。

时间荏苒,真的转眼间过的很快,我现在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我不知道下一刻会怎样,会遇见什么,我现在只需将此刻过好,过的快乐就可以了,梦想从来不会从我的心中逃走的,因为我会永远的紧紧的抓住它,哪怕是它的尾巴我也从来不害怕,我也从来不畏惧,因为我从来没有退缩过,因为我是一个坚强的人!我也希望你能够与我一起成长,一起收获明天耀眼的光芒,我期待你与我同行,因为我们看见了梦想正在朝着我们艰难的走来,我们也正在朝着他们大步的跑去,我们终会相遇,我们终会交融,我们终会拥抱在一起,加油吧!

篇2: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

坚强人的故事1

有人说:“世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绝望的思维,挺起你的脊梁,学会坚强,那么绝望也只是一抹轻轻擦拭即去的泪痕。”

若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不会有厌弃官场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若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不会有文化大师鲁迅的笔尖战斗,若没有一颗坚韧的心,就不会有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创作的世界名曲《命运》,这是一种怎么的精神支撑?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留学期间,掌握了许多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技术,使他想起回报祖国的愿望,想让中国人也拥有自己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装备。可是一次次的回祖国路上,被美国人抓回去,特别不可原谅的是,那是的美国总统下命令,派人看管钱学森的家人和他在门外及周围监视,美国人还称他值“五个师的人数”。但是他一次次的拒绝,过着一种像监狱里的囚犯一样的生活时,仍然没有毁灭他回祖国的愿望,一直找机会回去,促使他这种坚强的一直克服坎坷不平,最后踏上回祖国的路。

孔子曰:“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无忧。”可见当一个人的精神修养达到某种境界,对世间繁虔的烦恼不复存在了,所以当我们遭遇不幸是,首先必须跨过。

贝多芬说过“当命运向您,时,你一定要紧扼命运的喉咙。”

当我们看到别人鲜花簇拥,名利双收时,不要忘记别人付出的艰辛,流过的汗水,因为斑斓的人生的背后必定藏有一颗紧握坚强的心。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后的甘甜,胜利后的喜悦,可是尼采说过:“不经历地狱的磨炼,怎么会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也许只有当我们经历过,痛苦过,哭过,失望过,振作过,人生的长帆才能飞扬起航!

岁月,淌着斑斓逝去,经过苦难,方能品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至高境界。

人生是我们一条陌生的路途,前面也许是比来路还要艰险的去处。为了让路的尽头辉煌灿烂,让我们不再徘徊,紧握坚强,奔向远方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坚强人的故事2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一条荆棘路,对血肉模糊的伤口来说,的良药就是学会坚强。有一种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品质叫坚强;有一种被众人误解却据理力争的勇气叫坚强;有一种家徒四壁但悠然自得的闲情叫坚强。学会坚强,犹有开天辟地,移山倒海的勇气;学会坚强,就有守得云开见明月的耐心;学会坚强,就有大呼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概。坚强是对灾难的轻视,是对未来的希望,谁都无法忘记几十年前的一夜夺去三十万生命的灾难。唐山———一座苦难的城市,一夜由工业重镇变成废墟,唐山人民没有舍弃这个伤心地,他们用坚强抹干泪水,用坚强愈合伤口,在亲人的白骨上又建起了一座生机勃勃的新唐山。坚强是泪水中的微笑,是爱和痛的花朵。2008年5月12日,汶川震动,四川震动,中国震动。那从地心传来的震动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天府之国的十几个城市被毁,数万人丧生,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数千万人被迫搬迁。但我们看到的是泪水下永远绽放的微笑。亲人生死不明,他们坚强的微笑;痛失家人,他们坚强的微笑,在断垣下,残壁中,瓦砾盖住他们的脸,钢筋砸断了他们的手脚,忍受着巨痛,面对着死亡,他们坚强的微笑。微笑让坚强的花遍布中国,开成一个爱的海洋。坚强是不屈不挠的抗争,前赴后继的勇气。二战中纳粹德军的阴云一度笼罩欧洲大陆,被称为“欧洲的最后希望”的美国已被困成一座孤岛。英国人没有屈服,用坚强搬开正义的棺板,成就了人类文明。司马迁用坚强写出千古史记;贝多芬用坚强谱出对命运的激情和抗争;文天祥用激情唱出浩然天地的《正气歌》,哥白尼用坚强勾画出心中的日心说;李大钊用坚强在中国洒下红色的种子;丘吉尔用坚强造出一个新兴的英国。坚强是自我的坚持,是对尊严的扞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仙李白坚持自己的清白之躯,不肯为功禄阿谀奉承他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的坚守。一代“女侠”秋瑾为了**中的中国,为了自己的理想,投身于革命。即使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也坚持着自己的节操,镇定地吟出“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篇。坚强能让人在黑暗中看清前方的光亮,坚强能让人在荒漠中寻到清源,坚强是振作的呼唤,坚强是让人清醒的耳光。只有坚强,我们才能在困难中前行。让我们学会坚强。

坚强人的故事3

岁月如流水,时间飞一般的流逝。转眼间,我已经12岁了,回想起过去的11个春秋,我突然发现,原来,过去的11年我一直是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过的`````

十一年前的那个秋季,我从生命的起点出发,走过了蹒跚学步的幼年,走过了爱幻想的童年,又走进了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我走过了多少沟,跨过了多少河。却发现,我左手握着的是妈妈修长柔软的手,右手握着的是爸爸布满皱纹的手掌。过去的十一年里,我是握着爸爸妈妈的手才勇敢的走到了今天,放开他们的手,我——还能勇敢的往下走吗!

我8岁那一年刚上小学3年级,那个夏季的一个夜晚,我发了高烧,爸妈听见了我痛苦的呻吟,冒着大雨送我到了医院。当护士阿姨手拿着尖尖的注射器走进我时,我的心中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恐惧,拼命地挣扎着,试图摆脱爸妈的手。我号啕大哭起来,妈妈用手擦干了我脸庞上是眼泪,向我伸出手,我低下头看了看妈妈的手,又看了看了我稚嫩的小手,两只手掌的纹路竟如此的相似。我毫不犹豫地把手放在了妈妈的手上,只要我抓住妈妈的手,就会感觉被保护着,当尖锐的针头扎进我的血管时,我不由的颤了颤身子,爸爸紧紧的握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真的感到了满足。

从此以后,我也用尽全力抓住爸爸妈妈的手。一刻也不曾放开,就这样走在生命的幽径上,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沿途采摘着多姿的花儿,又走过了两个春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正在滑冰场学滑冰。初学滑冰的我,不懂滑冰——一个不小心,脚一滑,我摔倒在地上。我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尘土,继续滑,又摔倒在地上。面对又的摔倒,又的失败,又的打击——我气馁了,我绝望了。为什么?为什么别人滑的那么好,为什么,我不会!这时,我突然想起了爸爸那双布满皱纹的手,妈妈那双修长柔软的手。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原来,失去了爸爸妈妈的手,我竟什么也做不好!’想到这里,我不禁笑出了声。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又的问自己,不,不是这样的,我站了起来,每的摔倒我都总结着经验。当我再的站起来的时候,我要大声的喊:“我终于学会滑冰了,会了!”

那,我终于明白,原来放开爸爸妈妈的手,我也能勇敢的走下去!

过去的日子是爸爸妈妈用手为我撑出了一片蓝天,牵着我的手陪伴我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可12岁的我,应该放开爸爸妈妈的手,靠自己的力量接着走下去,一直走下去,走到海阔天空!

坚强人的故事4

坚强,是直击厄运的重拳,是决不低下的头颅,是哭过喊过依然相信未来的坚定。

——题记

生活不会同情弱者,他只会向强者微笑,而真正喊着坚强的,是因为他内心虚弱;内心真正坚强的,他从来不喊出来。坚强,是直击厄运的重拳,是绝不低下的头颅,是哭过喊过依然相信未来的坚定。

一个人就是一条山脉,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到命运暴水的冲击洗刷,但我们要坚强,不能因为一次的挫折而气馁,而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要相信,在我们受着冲击洗刷的同时,定会有一种强有力的“内陆板块力量”,让我们的上升高度远超过那低矮下去的部分。困难和险阻越大,它激发我们内在的活力也就越大,我们的成长也会越快。

坚强,是有史以来人们获得成功,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坚强,也就没有成功,没有辉煌。

翻开历史的页码看一看吧!看一看有史以来伟人和成功者的坚强吧,司马迁身心受辱驰骋笔墨,写下辉煌的历史巨著;中华儿女坚强不息,奋起反抗日寇,历经八年高奏凯歌……

坚强,也是为正义而存,为正义而亡的写照。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要为父母、为朋友、为世界、为全人类而活,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强,为自己,更为所有的人而坚强。

嵇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弹琴仙逝;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慷慨就义……这一个个都是坚强者,为了人民的利益,坚强的生,坚强的死。

坚强,也是永恒的象征。

列强围攻,中国长城不倒。这是一条长河,一条源源不断奔腾澎湃的河流;这是一座山脉,历经风欺雪压仍然挺立的珠穆朗玛。

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因为不是每根竹子都愿意经历严冬酷寒,风霜雨雪,但是,如果想要发出天籁的声音,那么,不论是狂风大作,也不论是暴雨滂沱;不管是天高地阔,也不管是迷雾茫茫,我们都要坚强,决不轻意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质地坚硬,品格贵重,于无声处顽强脱变,于血肉筋骨内丝丝缕缕全部升华。

坚强,是我们民族的图腾!坚强,是我们民族的名片!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告诉自己:我们战无不胜!无论风吹雨打,天灾人祸,我们都不怕,我们选择坚强。

坚强人的故事5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题记

时光匆匆,幼稚不在,坚强仍然。心的本色便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败,仍滴水穿石;荣,江山依旧;辱,雪底苍松,我只说,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是坚强。生活与病痛告诉我,人,要坚强。

“啪”巴掌落在我的脸上,姑姑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我发红的脸,又看了一眼小寒,便明白了。大声喝道:“小寒,你干嘛!”小寒说:“他活该!谁让他抢我玩具。”我猩红的眼睛看向小寒,眼泪止不住的流。“那是我的玩具!”顿时身上涌出一股勇气,一把推倒小寒,抢过玩具,留下呆滞的姑姑和不甘心的小寒,转身跑回家。那一年,我六岁,我讨厌自己的懦弱,讨厌流泪的自己,连自己心爱的玩具都保护不了,明明是对方的错自己却要挨打。那年,我开始学着坚强。

刀已经从桌上掉落,我注定躲不开,看着刀从我腿上滑落,血一股股的往外窜,我一不知什么是痛,植被这一片鲜红吓傻了眼。医生给我上药,包扎。药物触及皮肤,锥心的痛,我不哭,使劲咬着苍白的嘴唇,那年,我十岁,我明白了什么是坚强。刀疤至今曾在,时刻提醒着自己。

妈妈说:“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妈妈不会保护你,你已经长大,要学会独当一面。”果然,妈妈做到了。

临进手术室的前一分钟,我是众多病人最小的一个,别人的父母,亲人都在安慰,或给予鼓励。只有我的母亲,陪着我的母亲,他背对着我,一句话都不说,没有该有的关心。那一刻,我想过逃避。被推进手术室的前一秒,母亲转身,可我看见的,却是她冷漠的双眸。我想起母亲的话:“你不坚强,懦弱给谁看?”

手术的麻醉针好疼,可我一滴泪都没有掉,手术过后我被推回病房,还是那双冰冷的双眸,我微笑以对,我说:“不疼!一点都不疼!”那年我15岁,我真正做到了坚强。

“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生活告诉我,人要坚强!

篇3: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

但你必须读过《第二次呼吸》,才能明白这段友情何以发生。作者用录音的方式在病中记下了自己的人生,护身魔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爱的回忆,以及对疾病、对人生变故的理解。知道了这两个人相遇之前的故事,才能明白,为什么处在悬崖边的两个人会重新回到生活的中央。并不是所有故事都是只有高潮部分,只有往着好的方向走的时候。在电影之前的故事里,所有人才可以了解这些碰撞的背后,菲利普如何一个人度过那些最艰难的日子,如何在抗争后决定放弃生活。斗争后的放弃才是真正的放弃,如此,你才能明白,那个莽撞黑人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出生即为权贵,波佐家的历史在法国二百年的政治、军事、经济界里举足轻重,他从小跟着父母远航,辗转在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大自然让他懂得了谦卑和坚持,也学会了对其嗤之以鼻;经历海难时,被渔民救起,他懂得了人性本善;也在姑妈家见识到巴黎平民的生活,发现了生活的美妙之处。所以,难怪他在大学时代倾向左翼思想,在贵族学校门口看到坐着劳斯莱斯、有身着制服的家仆的同学,他会为整个权贵阶层感到羞愧。这些,对于理解他和阿伯代尔的友情是相当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菲利普对爱人贝阿特莉丝的追忆,这份持久不变的爱是他生命中所有险阻的唯一的出路。“从相爱的那天开始,我真正的存在了。”然而,第一个孩子流产,之后接二连三的失败,直至产下死婴,贝阿特莉丝心力交瘁,他们决定收养。谁知,生养的艰辛只是磨难的开头,贝阿特莉丝被确诊罹患稀有的癌症,从此受尽病魔和医院的囚禁。

照料癌症病人的压力是巨大的,他因此迷上了滑翔伞,喜欢让自己迷失在升力的极限中。直到那一跳,从天堂直接坠入地狱,幻觉无休止,折磨无尽头。这时候,轮到她来陪伴他了。甚至,她的癌症令他能以一种超出常规的从容适应残疾;她的信任是他能量的源泉。

所以,贝阿特莉丝的去世是更重的打击。在她留下的病中手记中,他领悟到,“她这个受难的人使我复活。在她的笑容下她的自我被深深掩埋。而我,就像个十足的魔鬼一样展翅高飞,为了逃离她流着血的双腿、她腐烂的血液,以及她令我羞愧的努力。”

爱,或者说想爱的欲望,是这样的人生中的第二次呼吸,就像长跑选手在超越极限后感受到的无拘无束。菲利普习惯了宁静,学会了和身体永别,在反思中继续生活,他需要新的爱,让付出比得到更重要。他需要关怀更多残疾人,社会责任感让他得到更多信任和崇敬。“我宁愿选择瘫痪带给我的富足,而不是我的阶级给予我的富有——我感觉我的生活更为充实,我最终成为了人。”

篇4:有关一个爱马的人的纪实故事

我们的总编是不养马的,所以沉默。

“就是太远了一点,在汉口,从武昌过去该多远啊……”他又自己接下去说。

“是的。”总编回答。

“骑马很有益于健康啊。对女人来说很有好处的。”他对着我们几个女编辑说,大约是想发动所有的人来参与他的谈话。我们低下头继续吃东西。过了一会儿,他实在忍不住了,终于自己说:“我买了一匹马。”我们都抬起头,长嘘了一口气。终于抖包袱了啊。后来,每次吃饭,他必端着盘子坐到我们这一桌,大讲他的马经。起先是很狡猾地兜几个圈子,貌似和马没有关系,可是还没走几步他就突然杀个回马枪,或者是羞答答地回头了,终于又讲到马上来了。

在他n次叙述中,我们得知他的爱驹叫“暴龙”,是从内蒙古买来的,花了人民币1万元,寄养在马场里,每月开销1800元,每星期去3次马场。

“我这1万花得多值啊,我骑到60岁,身体多棒啊。”

“你能骑到市区吗?”总编不无残忍地问道。

“市区哪能骑进去呢,大街上是不准骑的。”

“那不够炫啊,要是能像跑车一样在大街上搞几个回合……”总编击中了他的要害,一匹好马只能在乡下转几圈无异于锦衣夜行富贵不还乡啊。

“对身体有好处……”他无力地反击道。最后一天,我们吃早餐的时候,他又来了,头上戴着一顶西部牛仔的帽子,下面穿个短裤。

“昨天晚上你们逛西街了吗?”他问。

“没有。”

“我看中了一顶帽子,开价459元,还一分钱不少,要是200元,我就买了。”他说。

“你不有一顶吗,买那么多帽子干吗?”一个天津人问道。天津人穿着唐装,眼球突出,眼白很多,一副爱探出究竟的样子。

“我喜欢帽子。我还想搞一双好靴子。”爱马的江西人就是不告诉他谜底,一副“我逗你玩”的样子。

“买那么多帽子干吗?”天津人穷追不舍。

“帽子好啊。”江西人说。

两人眉来眼去地拉了几个回合,我们总编宅心仁厚,实在不忍心看他们这么相互折磨下去,说:“他买了一匹马。”

“哦,是这样啊。”天津人恍然大悟。

江西人也松了一口气。为了表达出他实际上买了一匹马,他绕了多少圈子,他容易吗?他原本想做得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还是需要我们总编一语点破啊。

篇5:关于坚强的人的故事

在众多的奥运冠军中,琼·贝罗蒂是让我感动的一个。

琼·贝罗蒂是美国女子马拉松运动员,她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斗志,激励了无数的青少年。

1983年4月,在波斯顿马拉松比赛中,琼·贝罗蒂战胜了来自挪威的世界头号选手瓦伊茨,这也是琼·贝罗蒂在与对手11次较量中唯一的一次胜利。

胜利燃起了琼·贝罗蒂的信心。她说,只要往前冲,没有谁是不可超越的。

不久,女子马拉松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这个消息让琼·贝罗蒂从未有过的欣喜,因为踏上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一直是她的梦想,现在,机会终于来了。然而,在资格选拔赛前,琼·贝罗蒂的右腿膝盖受伤了。于是,她的奥运征程上摆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就是伤病。琼·贝罗蒂能否通过美国田径队的选拔?将取决于能否跨过这块巨石。

经过深思后,琼·贝罗蒂毅然决定手术。手术后的一周,她就开始做恢复训练。对琼·贝罗蒂来说,选拔赛无疑就是一场提前到来的奥运赛。所幸的是,后来,她获得了参赛资格,终于可以与最大的劲敌瓦伊茨在洛杉矶一决高下了。

瓦伊茨没有将琼·贝罗蒂放在眼里,因为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瓦伊茨有拖不垮的奔马之称。

1984年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那天,瓦伊茨和琼·贝罗蒂成为万众瞩目的目标,在美国观众激情的助威下,琼·贝罗蒂一开始就冲在前面。看着她步幅不断地加快,瓦伊茨暗暗冷笑,因为马拉松比赛和短跑不一样,前者比的是耐力,后者比的才是速度。但是,琼·贝罗蒂的体力似乎一直不减,跑了近两个小时,瓦伊茨沉不住气了,开始发力猛追。

其实,琼·贝罗蒂的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限,按实力,她离瓦伊茨有一些距离,但是,她的意志要比瓦伊茨坚强。回头望去,瓦伊茨已经慢慢地赶了上来,琼·贝罗蒂两腿本已经酸软,甚至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地睡上一觉。但是她知道,现在是比赛,自己的斗志一垮,就会败在对手的脚下。想到这,琼·贝罗蒂摒弃一切,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向前冲,不冲到终点,决不停下来。

在顽强的意志下,琼·贝罗蒂终于以领先瓦伊茨400米的优势,将奥运会史上第一块女子马拉松金牌揣入囊中。

北京奥运会之前,湖南卫视开办了一个节目,叫“奥运向前冲”,是我常常要看的,节目中有一道滚桶关,选手们常常从上面掉下来,但是,很多选手靠着顽强的意志又重新站起来,跨过滚桶,冲上高峰,然后敲响终点的锣声。

我想,一路向前冲,这是节目的口号,也应是人生的口号吧。

励志故事2:鞋子的人生

山上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一年的重陽节,有三个年轻人前来请教人生。

老和尚给了他们三双相同的鞋子,并让他们穿好下山,第二天再来。三个年轻人穿着鞋子下山了,第二天一早爬了上来,拜见老和尚。一个年轻人说,大师,可以指点人生了吗?老和尚看看三人的鞋子,摇摇头,让三人下山,第三天再来。

第三天早上,三人又上山拜见大师。老和尚低头一看,三人的鞋子都磨破了,于是拿出三十文钱,说,我给你们每人十文钱,你们从后面下山,山后共有三条路,如果沿着右边的路下山,到了山脚下,会看到一个鞋店,买一双同样的鞋子,只需要十文钱。如果沿着中间的路下山,既没有修鞋铺,也没有鞋店。如果沿着左边的路下山,到了山脚下,会看到一家修鞋铺,修好鞋子需要十文钱。三条路,三条不同的人生,你们各自选择去吧,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会揭密你们的人生。

三个年轻人来到了后山,一个人沿着右边的路下了山,一个人沿着中间的路下了山,一个人沿着左边的路下了山。

三十年后,沿着右边的路下山的年轻人一事无成,沿着中间的路下山的年轻人到处流浪。沿着左边的路下山的年轻人成了富翁。

重陽节,三个年轻人都上了山,欲拜见老和尚,但是山上虽有老和尚,却是当年的小和尚,而当年的老和尚已经仙逝了。现在的老和尚说,师父圆寂之前记着你们三人的事,留下了锦囊,你们自己打开看吧。说着,小和尚掏出三个锦囊,对照着递给三个年轻人。

三个锦囊分别是右路下山、中路下山、左路下山,打开后,里面有三个纸条。右路下山的纸条上写着:以十文钱去买一双新鞋,说明你好高婺远,是个逃避困难的人,事业不能从一而终,所以可能会一事无成。

中路下山的纸条上写着:有了十文钱,不补又不想买,可见你得利于眼前,无长远打算,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银两,也会花光,最终落得流浪四方的结局。

左路下山的纸条上写着:你脚下的鞋子虽然破了,也知道买一双鞋子和修补一双鞋子的代价一样,但是你仍然选择了修补,说明你是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由于你的永不放弃,所以,三十年后,你是成功的。

励志故事3:人生的三个行囊

有一个人,要穿越沙漠。这个人带着一个行囊,行囊里装满了食物和水。一开始,他一直向着沙漠的北方走着,但是,夜里突然起了一场沙尘暴,第二天,这个人从沙丘中钻出来后,望着苍黄的天空,不知何去何从。

有一个人,也要穿越沙漠。这个人带着一个行囊,行囊里放着指南针。一开始,他信心百倍,所以,并没带食物和水,他原以为当天就可以走出沙漠,但是,沙尘暴阻拦了这个人的行程。沙尘暴停止时,已是第二天的早晨,这个人在沙漠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下去,一直走到第二天傍晚,还 没走到沙漠的中心。虽然,这个人知道自己的方向没有错,但是,后来又累又饿,最终在第三天昏倒了。

有一个人,同样是穿越沙漠。他带着两个行囊,一个行囊里放着指南针,所以他的方向感很好,另一个行囊里装着食物和水,所以他不愁饥渴。一开始,这个人遇到了在沙漠中失去方向的人,他视而不见。接着,又遇到那个因失去食物和水,躺在沙丘上奄奄一息的人,他同样淡漠地看一眼就走了。后来,他又超过几个需要帮助的人,都没有理会。第二天,这个人遇到了一群强盗,不但骆驼,两个行囊也被抢走了。没有了指南针,这个人像第一个人一样,盲目地走着,三天后,又像第二个人一样,饿得奄奄一息。后面的人走了上来,但是他们看清这个人的面目后,谁也没有伸出援助之手。

这三个人,第一个人是因为没有带着指南针,迷失了方向。第二个人是因为缺少足够的食物和水,生命无法延续。第三个人,虽然既拥有指南针,又有足够的食物和水,但是,他缺乏爱心,所以,他的结局最可悲。

人的一生,其实是场旅行,从生命的起点开始,要带上三个行囊,一个里面放着指南针,一个里面放着食物和水,一个里面,装满着爱。

励志故事4:仰望天堂

19代的某一天,美国洛杉矶上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中午时分,在洛杉矶附近的威尔逊山脚下,出现了一位年轻的骡皮商,只见他叼着烟斗,肩上趴着一只可爱的白色小猎犬,正神态悠闲地赶着骡子往山上走——山上的天文台要建造一台大型望远镜,而他则负责将望远镜的机械和光学设备运到山顶。

这位年轻骡皮商,便是后来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赫马森(1891-1972)。不过,现在他仍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骡皮商。他出身社会底层,没念过几年书,做骡皮商这个工作仅仅为了糊口,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厌恶。不过,除此之外他喜欢的东西可就多了,比如喜欢抽烟,喜欢养狗,喜欢打弹子戏,还 喜欢到赌场碰碰运气。

此刻,年轻的骡皮商正吹着口哨,慢腾腾地赶着骡子向山上走去。起初,山势平稳,但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峭,他很快便累得气喘吁吁,等把货物运到山顶时,他几乎要累瘫在地。超出预料的劳累让他突然对这些冷冰冰的仪器产生了憎恨,忍不住抱怨说:“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为什么要将这堆破铜烂铁运到这么高的山顶呢?”

尽管他的声音很低,但还 是让旁边的一位戴着眼镜、两鬃斑白的工作人员听到了:“年轻人,可别这么说,你知道吗?只要把这些‘破铜烂铁’组装起来,那可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啊!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非常非常遥远的天空。”

赫马森瞪了这个倚老卖老的工作人员一眼,不屑地说:“那又怎么样?”还 好,随即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冒失,于是迅速调整语气,轻声问道:“真的可以看得很远吗?那么,能不能看到天堂?”工作人员觉得这个年轻人挺有意思,冲他笑了笑:“天堂?当然可以。”

这位老者的话让赫马森心中一动,从那一刻起,那些“破铜烂铁”在他的眼中突然变得神圣起来。第二天,当他再次运送仪器到山上时,已不再像头一天那样心不在焉了。因担心心爱的小猎犬会影响工作,他第一次将它扔在了家中,甚至在工作时还 破天荒地戒了烟,怕的是一旦烟斗里的火星迸出来会烧坏那些宝贵的仪器。半个月后,随着运送工作的结束,赫马森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骡皮商的工作,到天文台工作。他的理由很简单,甚至有一点孩子气:“这儿有一台可以看到天堂的望远镜。”恰好,天文台正缺一名杂工,于是他顺利地成为天文台的一名看门人,当然,除此之外他还 要干一些诸如电工、擦地板之类的杂活。

比起以前赶着骡子给人送货,天文台的工作显得有些枯燥,不过他并不在乎,因为他现在可以整天和那台神奇的望远镜待在一起了。确切地说,是在做完手头工作后,他可以跑到望远镜前待上那么几分钟。甚至,那些早已和他混熟了的工作人员还 会允许他透过望远镜瞧上那么一眼。只一眼,就已经让他惊叹不已了——那是一个此前从未看到过的世界,遥远、壮观、美妙得无法形容。没错,这就是天堂!

虽然每次看到“天堂”的时间都极为短暂,但每天只要看上那么一眼,就足够他享受整整一天了。每当他意犹未尽地回味着“那一眼”时,一个念头就会抑制不住地冒出来:“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名望远镜观测员那该多好?”他知道,这个想法是荒.唐的,因为以他的出身与学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梦想竟然很快就实现了。

一天深夜,值夜班的望远镜观测员突然生了病,临时又找不到别人代替,于是便叫醒赫马森,问他能不能暂时替代一下。长期的耳濡目染,赫马森对这台望远镜已极为熟悉,因此他第一次独立操作便把工作做得有模有样,甚至不比任何一位专业的观测员差。这位观测员对赫马森的天文天赋极为惊讶,于是便热心地向天文台领导提议由赫马森来担任自己的助手,并很快得到了批准。赫马森的人生从此发生了改变,而另一位年轻人的到来,则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位名叫哈勃的年轻人来到了威尔逊山天文台。这位年轻人比赫马森还 小8岁,但已经是位小有名气的天文学家了。哈勃刚到天文台就看中了做事认真的赫马森,于是便选定他做了自己的助手,协助自己在威尔逊山天文台进行对宇宙深处的研究工作。

在哈勃的悉心指导下,赫马森开始使用望远镜有目的地观测星云。遥远的星云既昏暗又模糊,因此要求观测者必须十分仔细、耐心,同时又要有不怕辛苦的精神,但这些在赫马森看来都算不了什么,相反,他还 觉得这是一项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守候在望远镜前,观测、记录、拍照,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准确无误。转眼7年过去了,赫马森协助哈勃的观测终于有了重大发现:“红移”不仅是某些星系,而且是本星系以外的一切星系都具有的特性。并且,越朝远处看,星系的光谱线越移向光谱的红色一端……在这些观测基础上,哈勃经过大量计算,最后向世界天文学界宣布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哈勃定律!哈勃一举成名,而赫马森作为哈勃的得力助手,也开始在天文学界崭露头角。

结束和哈勃的合作后,赫马森继续研究遥远的星系,独自测量了远达二万万光年的星系的退行速度。后来,他又和其他天文学家利用新的资料,对哈勃定律进行了改进,他的一系列成就终于受到了世界天文学界的瞩目,在他1972年去世时,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他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了。尽管,他曾经只是一名普通的骡皮商。

人生的起点有高有低,但无论起点多低,都不妨碍他仰望天堂。仰望,可以让诗意地栖居于大地的我们走向更加诗意、辽远的人生。

励志故事5:坚持到底,不一定是为了奇迹

看爵士和马刺的西部决赛,最后20秒,爵士还 落后10多分,要想追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面对的是老辣如妖的马刺,要搁在其他队伍,早就缴械投降了。爵士队依旧不停地暂停,布置战术,防守、进攻,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就是到了最后6秒,还 落后8分的情况下,依然喊暂停,继续犯规,然后等待对方罚球后自己再进攻。连解说员都说,爵士绝对输了,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比赛结果当然还 是爵士落败10分。在赛后采访时,爵士有名球员认真地说:“我们知道不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但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因为观众期待我们奉献精彩的比赛。”我不是爵士的球迷,但在那一刻对这支队伍却特别喜欢和欣赏,在体育比赛中,有些坚持,不一定是等待奇迹出现,只是关乎职业精神,只是为了对得起观众。

有个朋友,妻子患了宫颈癌,为了治疗,已经是倾家荡产,负债累累,而妻子的病情却日渐恶化,有亲戚朋友和医生提醒他说,这种情况病人时日不多,基本的药物维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继续用最好的药物治疗,毕竟生者还 要生活,沉重的经济负担对于生者也是巨大的折磨。但这位朋友丝毫不为所动,依旧是四处举债,不到半个月,妻子依旧撒手人寰了,好多人都笑他傻。这位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也很清楚妻子的病情,并没有期待继续的治疗能有什么奇迹出现。只是,即使没有希望,也要坚持到底,为的就是心灵的安宁,为的是问心无愧。

还 有一个同事,从工作后就准备考研,到现在都已经八年了,同事们都戏称他是“八年抗战”,好在今年终于考上了,而且还 是一所名校的公费。我们给他庆祝,都说他的不懈坚持终于创造了奇迹。他却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考研这么多年,绝对不是为了‘考上’这个奇迹,只不过是喜欢享受为了考试天天看书这个过程,要知道,每天看书都会有收获,考研对我来讲,不过是为了一直有收获所设定的一个目标而已。”我恍然大悟,同事毕业之初是大专,学历在单位是最低的,开始在后勤上工作。他一直看书,现在单位所有的翻译工作全部是他做的,各种文件和规章制度的撰写数他干得好。他的八年的坚持,不过是给自己学习找一个动力,享受天天看书,日日有收获的快乐。扪心自问,我们当初拿到英语四六级的人现在有几个英语还 如当年那样顶呱呱的,缺乏的就是这种坚持学习的态度和精神。

篇6:关于传承人的故事

“开课训词”,是入门当天师傅陈吉品送给徒弟郑士儒的“禮物”。老一辈的艺术家没有那么多排场讲究,只不过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小纸片,一笔一划地写下朴实而真切的教诲。文化修养、技法、做人缺一不可,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苦心的表达方式,让郑士儒心生敬重。自那天起,他就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它。“以刀代笔、笔若行刀、意在笔先”,在后来的创作中反复琢磨师傅的这几句“箴言”,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认识令他深感受益无穷。

能够拜师陈吉品的门下学习牙雕平刻艺术,被郑士儒看成人生中难得的“机缘”。1982年,高中毕业的郑士儒进厂正式拿起了刻刀。然而,从最早的作坊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合作社、再到后来改制为北京象牙雕刻厂,尽管传统的牙雕手艺几经岁月变幻后大体被保存下来了,但平刻创作在彼时依然是一块空白。

“平刻在牙雕中本来就是一门相对小众的艺术。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厂子里都没人做,也不知道谁会做。直到早些年厂里抢救性挖掘保护牙雕传统技艺,这才发现师傅和另外一位老艺人原来被‘埋没’了这么了不起的手艺!”

据该厂总经理肖广义的回忆,大约在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的李铁映参观过陈吉品的作品后赞不绝口,强烈建议其收徒教授,这是促成郑士儒拜师的一个契机。

同年,已80岁高龄的陈老终于第一次正式地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两位徒弟——自己的女儿陈秋阳与郑士儒。“那天师傅兴致很高,除了我俩人手一份开课训词外,拜完师后还带着我们去寻找草厂九条他当年学徒的地方照相留念,变化肯定是天翻地覆了,但师傅竟然能凭着印象准确地找到,可见他对自己13岁开始的学徒生涯印象是多么深刻!”

严师出高徒,师傅的师傅在郑士儒心中更是位“神仙般的人物”。“听师傅提起过,老先生是他的姨夫,也姓陈,当年清宫造办处的牙雕平刻艺人,兼刻瓷。除此之外,他还会看相、算卦、看风水,甚至看病开药方,可见不是凡夫俗子。我见过他的照片,身着白袍、大白胡子,道骨仙风,气度不凡!”

5年的授课生涯就此拉开。最开始,已从雕刻厂退休的陈老每周两次上厂里为徒弟们授课,于是每当这一天来临,郑士儒一早的头等大事就是先去接师傅。

戴个墨镜,拄着拐杖,收拾得干净利落,虽然家住6楼,但总要提前在楼下等候,这是郑士儒对师傅最深刻的印象定格。“他还是习惯过去老人们的做派,很讲究规矩。后来有一阵他身体不好,就改为上家里学习。说好几点就是几点,而且什么时候进他家门,都会看到窗明几净,为了方便我们学习,桌上的杂物早早地腾在了一边……”

“三年点点(即牙雕画面上远山的点),三年画毛(即鸟翅上的翎毛)”,是陈老当年学徒时必经之路,也是其练就过硬功夫之所在。郑士儒坦言,也许还是“心不够静”,师傅的这种“童子功”,自己练到现在也不能完全达到。如今,郑士儒已身为北京牙雕工艺美术大师,但只要说到师傅,他仍然还是当初那个恭谦小徒弟的模样。“别看师傅话不多,说得也慢,他的用心良苦都在一字一句中。我举两个例子,一是教我们刻芦苇,他说你不要想着去一根根描绘,而是要将自己置身于芦苇丛中。当然做的时候肯定要细刻,但他比喻得妙,你一下子就能把握住感觉;二是他亲笔画给我们的图样,每一笔都是在告诉我们怎么下刻刀,轻重缓急,这是帮助我们去领悟刀法的奥妙。在创作发展上,他又很开明,虽然教我们技艺,却常说‘没必要完全跟我一样’。”

牙雕平刻的难,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作者的文化涵养于作品上的体现。“如果缺乏底蕴,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很巧,但少了意蕴。实际上平刻与国画一样,意蕴为首。师傅说‘以刀代笔,笔若行刀’,意思是真正的平刻带有刀锋,即画家的笔锋,只是两者创作的载体不同,作品气韵生发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创作之初,必须先去读懂拿来当创作元素的那幅画,而且象牙珍贵,你下的每一刀都要有意义。”

所谓修行在个人,这些年下来,郑士儒揣摩出了一个道理,或许,师傅的“以刀代笔”只说对了一半,“中国的艺术最早是金石艺术,就是用刀。如果刀法自然,相信这种表现力会远胜于笔在平面上的运用,艺术冲击力也会更震撼人心。”

就在接受采访的前几天,一位特别要好的哥们转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给郭辰,并好心“提醒”他:“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大象保护,你学做牙雕可得注意点儿。”这让郭辰有些哭笑不得,“把牙雕推向动物保护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些偏激了。”

做牙雕,是这位“80后”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2009年7月,北京象牙雕刻厂从北京工业大学和天津美术学院招收了自1989年以来的第一批共7名学徒工,郭辰和他的5名同学一道被录取。刚进厂,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孩子们就感受到了一种与普通公司、企业不一般的工作氛围。“给师傅当学徒,似乎回到了以前那种特别传统的老厂子规矩。最先我们是油漆桌子、做案子、做工具,后来开始做木雕,因为竹木牙角其实雕法上差不多,这是师傅让我们先找感觉。大概过了两个月,厂里就给了我们每人一块很小的象牙料,让我们做手把件。当时真的特别激动,半天不敢下手,觉得捧了个宝,掉点儿牙渣子都赶紧拾起来。我还记得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做了个‘一团和气’的小把件。”

据说,这7位学徒是历届该厂学徒中学历最高的。大学生做起了手艺,从多元化的社会跳到传统,郭辰和他的小伙伴们自然需要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特别是之前学习雕塑专业,走的是西方路线,现在回归传统,截然不同的风格让他们在起步时并不适应。“这么说吧,雕塑是加法,牙雕是减法。比如木雕,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上面卸料,酣畅淋漓地表现出西方艺术讲究张力的一面。但牙雕艺术整体是比较保守而含蓄的,而且材料珍贵,所以总感觉起初创作出来的东西里面有种不伦不类。还有,牙雕运用的工具大多比较细致,而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做雕塑最小的工具也是打磨机,这在牙雕里基本用不上。”

物质上的回报也是这群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说实话,第一年的工资收入,还不如我上大学时去专卖店打工卖鞋给得多。尤其是刚毕业那会儿,其他的同学有的进了广告公司,有的做设计接活,有的还做起了生意。闲暇时聊天,人家说‘哟,你怎么才挣那么一点儿啊!’当时确实有种落差。甚至偶尔也会觉得,或许不干这一行,像读大学时那样接个‘私活儿’,能赚更多。”

父母安慰迷茫的郭辰,既然选择了美术这行,就应该坚持下去,何况刚毕业就能找到一个比较对口的工作不容易。“想想也是,我就给了自己一个五年的期限,实在不行再从头来也不晚。而且,万一试试这事儿就成了呢。”

入行一年后,郭辰被分配到了专门从事牙雕花卉的创作,这让他碰到了至今为止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难点。“刚入行时我想,雕塑都能做,牙雕有什么难?太天真了!就说花卉拼镶,是由无数个组件组成的,打一个口,有一个隼,拼接好以后要很自然,用一个口去遮盖另外一个,直至不露痕迹,这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你在创作表现一种植物的时候,每朵花不一样,还要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就像国画大师用创作传达他当时的心态一样,如果表现得生硬,效果会特别死板。所以每一朵花卉,包括它的花瓣、叶子、茎这些怎么去描绘,虽然3年前我们7个人已经集体出师,但到现在我掌握得还不是足够游刃有余。我的师傅张树中就很厉害,做起来行云流水,特别令人佩服。”

也许做艺术的人,最渴望的是被创作欲望所刺激,而牙雕恰好给了郭辰和他的小伙伴们一个这样的机会。日复一日,他们对这个领域开始逐渐产生了感情。“现在我们7个人每人都有不同的方向,有的专做仕女、有的专攻罗汉,如果发现合适的创作题材,我们也会互相推荐。”而与老师傅们的相处,更让这群年轻人体会到生活的另一面。“比如老师傅打趣我们,‘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人物凿形一天可以做4个’,那我们4天做一个就不错了。他们几乎是白天做活儿,晚上练习画画、设计,周而复始地循环。相比之下,我们之前所处的环境和心态真的很浮躁。静下心反思,读过大学并不算什么,艺无止境。”

长辈们传授技艺与经验,晚辈们则带来了新鲜与活力。“其实老师傅们没有大家想像的那样刻板,休息时看我们在玩什么,也跟着一起学。有时候两位老师傅较劲手机游戏过关,还让我们给帮忙,很有意思。”对牙雕的领悟、氛围的融入,这让郭辰觉得原来自己的工作环境“挺舒服的”,“能安安静静地做一些事”。“而且,每当我把自己的作品发微信朋友圈,马上就有一片点赞的,特有成就感,也算是满足了小小的虚荣心。”

精神上的收获甚至让他醒悟道,创作时想得太多反而对自己没有好处,“作品永远会带着钱味儿”;反而不如按自己想法去做,把希望表达的东西尽量体现出来,其余的那就“该咋咋吧”。

6年时间过去,郭辰对牙雕的认识早已不再如当年那般浅显。“传统牙雕技艺中很多精华的东西都已失传了,如果政策和舆论再打压牙雕,我觉得会消失得更快。其实,牙雕技艺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之間并不是对立关系,甚至没有可比性。我始终认为,只要是合法合理的、自然死亡的象牙,为什么不能以艺术的方式让生命有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篇7:关于时间和人的几个故事

黄金穿过河泥,沉淀下来,也穿过时间之网。

英国姑娘戴希·瑟基托尔新婚,两只婚戒很特别,所需金料是由她从小到大一点点亲手从河里淘拣出来的。从三岁开始,戴希便跟随父亲在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河里淘金。

“我开始拿着一个平底盆学着淘金,这很有趣。我永远记得在河水中一站五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这时,你看到平底盆的底部沉淀着一颗金粒,它正闪闪发亮。就在那一刻,你会忘却所有的冰冷和潮湿。”

25岁时,这个利兹大学博士生决定嫁给心上人马提恩·洛帕。她把积攒了22年的金子拿到珠宝商那里,却被告知若想打造一对婚戒,金料还差一点儿。于是在婚礼前夕,戴希和未婚夫前往威尔士旅行时,双双下水,去淘“最后的金子”。他们终于找到了所需的几颗金粒,“我们最后在一块泥土里发现了几颗细小的金粒,那种感觉太奇妙了”。

这些金子,还有22年的劳作、25年的成长、一个家庭的传统、两个爱人的誓言,熔在了一起,被戴在无名指上。

她是时间的女儿。这对戒指是她的嫁妆。

时间的伙伴

关于老人,先讲两个故事吧。

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子,由于赤贫而沿袭下来一种传统:所有活到70岁的老人,都要被家人丢弃到山上。69岁的阿玲婆离上山的日子已不远,可她身体还挺结实,有一口好牙——在这个粮食匮乏的村子,这对年纪大的人来说是一种羞耻。她为此很苦恼,甚至有意磕掉了两颗门牙。终于有一天拂晓,儿子背着她攀上山路。山上白骨成堆。到了山顶,儿子告别,返回村里。天上飘下大片的雪花,阿玲婆在漫山大雪中平静地等待着死亡。

在一颗行星上,人口审查委员会掌握大权,凡是到了一定年龄的老人,都必须被 “处理”,因为他们对工作已无价值。

前一个故事,出自今村昌平的电影《楢山节考》,说的是过去,部落制时代的日本信州,有生就得有死的节制人口的原始民俗。后一个,出自阿西莫夫的小说《天空中的石子》,说的是未来,星际殖民时代的地球。

今天呢,处境如何?

美国人口普查局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65岁及以上老人的数量已在去年达到5.06亿。这一数字将在2040年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3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14%。这意味着,全球老年人口正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65岁及以上老人的数目,很快就会超越五岁以下的儿童,这是历史上的首次”。

共识似乎是:老人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累赘,因为老龄化将推高退休金和医疗保健费用,迫使政府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进而造成各国经济增长放缓。

事情就是这样。然而换个角度,我总觉得,老人是时间的伙伴,时间赋予他们睿智,也通过他们展示威严。如果觉得过去残酷,未来荒谬,那么对老龄化的认知,是不是有更温暖的思路?

时间的敌人

时间是它自己的敌人,因为总有一些时间的节点,会重新激活被时间淹没的东西。时间一到,旧闻和旧人又变成新闻。

7月21日,空置已两年的水门饭店被拍卖。这幢位于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畔的12层塔楼拥有251间客房,因处境艰难于2007年停业。在经历了数十年间这个门、那个门的大小丑闻后,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这里。评论称,这里是一位总统垮台的象征,并为自那时起的历次政治丑闻确定下一种标志性用语——毫无疑问,它也传播到了中国,并在参差不齐的意义层面被使用,或者滥用。

7月17日,退休已久的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去世。他赢得的最高赞誉是“可信赖”。在1972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克朗凯特被认为是“全美国最可信赖的人”。更弥足珍贵的是,这一荣誉在20纪六七十年代动荡不已的时代来临,“即便在那些愤怒和分歧的岁月里,美国人民也坚信,克朗凯特绝不会欺骗他们”。

这只是大洋彼岸的两条新闻,但我们有必要看之,议之,思之。阴谋、欺骗和狡辩是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分国界;而信赖,是人类最值得珍视的心理状态。信赖存在,一个群体、一个社会才有健康的根基,才能从政治的龌龊中抽离出来,激发向善的力量。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最大的实际。?茭

上一篇:中学庆祝第33个教师节大会发言稿下一篇:设施农业与装备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