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考试的阅读答案

2024-05-04

谈考试的阅读答案(精选8篇)

篇1:谈考试的阅读答案

谈考试

①少年读书要考试,考试是人生苦事。

②考试已经是苦事,而大都是在炎热的夏天举行,苦上加苦。我清晨起身,常见三面邻家都开着灯读书学习不停止;我出门散步,河畔田埂上也常见有三三两两的孩子们手不释卷。这都是一些好学之士么?也不尽然。我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临阵磨枪。曾听说有“读书乐”之说,而在考试之前把若干知识填进脑壳的那一段苦修,怕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③其实考试只是一种测验的性质,和量身高体重的意思差不多,事前无须恐惧,临事更无须张皇。考试的时候,把你知道的写出来,不知道的只好暂且搁置起来,如此而已。但是考试的后果太大了。万一名在孙山之外,那一份落第的滋味好生难受,其中有惭愧,有怨恨,有沮丧,有悔恨,见了人羞答答,而偏有人当面谈论这回事。这时节,人的笑脸都好像是含着讥讽,枝头鸟鸣都好像是在嘲弄,很少人能不觉得人生乏味。其后果还不止如此,这可能是生活上一大关键,眼看着别人春风得意,自己从此走向下坡。考试的后果太重大,所以大家都把考试看得很认真。其实考试的成绩,老早的就由自己平时读书时所决定了。

④对于身受考试之苦的人,我是很同情的。受苦的不只是考生,主持考试的人也是在受考验。先说命题,出题目来难人,好像是最轻松不过,但也不是这样的。千目所视,千手所指,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大概出题目不能太僻,也不能太宽泛。假使考留学生,作文题目是《我出国留学的计划》,固然人人都可以诌出一篇来,但很可能有人早预备好一篇成稿,这样很难评分而不失公道。出题目要恰如其分,不空泛,不含糊,实在很难。在考生挥汗应考之前,命题的先生早已汗流浃背好几次了。再说阅卷,那也可以说是一种灾难。曾有人接连十二天阅卷之后,晕厥在地。阅卷百苦,还有一乐,荒谬而可笑的试卷常常可以使人笑倒,精神为之一振。我们不能不叹服,考生中真有富有想象力的奇才。最令人不愉快的卷子是字迹潦草的那一类,喻为涂鸦,还嫌太雅,简直是墨盒里的蜘蛛满纸爬!有人在宽宽的格子中写蝇头小字,也有人写一行字要占两行,有人全页涂抹,也有人只字未写。

⑤有人挺艳羡美国大学不用入学考试。那种免试升学的办法是否适合我们的国情,是一个问题。据说考试是我们的国粹,考试到了科举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三榜出身才是唯一正规的出路。至今,考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的卡赖尔在他的《英雄与英雄崇拜》里曾特别提出,中国的考试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办法,实在太高明了。其要义之一是如何把优秀分子选拔出来放在社会的上层。平心而论,考试和选举一样,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之前,考试还是不可废的。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如何改善考试的办法,要求其简化,要求其合理,不要让大家把考试看作是伤害身心的酷刑!

谈考试的阅读题目

12.从大的方面来看,选文写到的考试之苦分两个方面,请概况。(2分)

13.品析选文第④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14.选文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2分)

15.文中提到“其实考试的成绩,老早的就由自己平时读书时所决定了”“中国的考试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办法,实在太高明了”,针对这些说法,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考试的。(2分)

篇2:谈考试的阅读答案

13.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试卷的脏、乱、字迹潦草 / “涂鸦”“墨盒里蜘蛛满纸爬抹”“简直是”等词语带有调侃、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评分标准】①共2分。②意思对即给分。

14.第②段举了清晨看到开灯读书不止或散步看到孩子们手不释卷的事例论述考试是苦事 (论述考生苦)/ 第③段举考试后不敢见人的各种情状的事例论述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论述考生苦)/ 第④段举给留学生命题或有人阅卷十二天晕厥的事例论述主持考试的人也在受考验(论述命题难或阅卷苦)/第⑤段举英国卡赖尔评说中国考试制度的事例论述中国考试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办法,实在太高明(论述考试不可废)【评分标准】①共2分。②概括出事例得1分,简要分析得1分。③意思对即给分。④有错别字扣1分。

篇3:谈考试的阅读答案

阅读文章基本方法有3种,一是略读,二是精读,三是寻读。

二、阅读步骤

第一步:略读短文把握方向

用尽量短的时间扫视短文,特别留意每段的第一句和末段的最后一句。因为各段的主题句往往在句首,而文章的最后一句很可能是概括总结。略读的目的是掌握短文的主旨大意,做到对全文的内容心中大致有数,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第二步:浏览问题有的放矢

浏览问题,揣测出题者出此题的目的并侧重阅读短文相关部分。由于对所问问题及文章主旨都已了解,在阅读时自然会知道哪些地方得细读,哪些地方可一带而过甚至跳过不读。所有问题都是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基本反映并覆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先阅读问题再阅读全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内容,便于给相关问题定位,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答案

在完成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对问题逐一解答。需要注意的是:要是文章内容涉及自己熟悉的题材和知识范畴,在选项时绝对不能单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解决问题。因为文章考的是你对该篇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你的某种知识,因此选项不能脱离文章的题意。

三、阅读技巧

1.意群阅读法:指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一个意群之内不得停顿。

2.扩大视距法:与意群阅读法有相似之处,阅读能力强的人一般可将一行文字分成3—4个注视点,视距越宽,阅读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3.信号词法:信号词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不仅表明前后文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帮助你调整阅读下文的速度。

4.猜词法:这是阅读理解不可或缺的方法,它帮助你摆脱了离开字典这根手杖就走不好路的依赖心理。考试中会碰到一些生词,这是不足为奇的,也是测试中允许的,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处理,切不可惊慌。

四、阅读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窍门

1.主旨题,即要求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大多数文章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一个句子来表达的,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演绎性的文章的主题句在句首,而归纳性文赘的主题句在句尾,主题句在中间时文中往往有一个转折词引起读者读对主题句的注意。

做这类题的时候,要从文章的整体考虑问题。一般来说,首尾两段是文章的主要段落,常包含全文的中心思想,而有些文章无明显的主题句。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中根据文中叙述的事实或提供的线索来总结主旨大意。

2.细节题(关键信息题),是对文章中与主题有关的细节或重要的具体信息的提问,内容涉及年代、地点、数字、任务和事实等。解答这类问题宜用查读法— —先弄明白文章提供的事实和根据,其次对这些事实和根据做出评估,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判断。

这类题考查的是对文中某一细节或重要事实的辨认分析,可分为直接细节题和间接细节题。直接细节题的答案学生可以快速从文中直接找到。间接细节题需要结合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和信息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判断。

3.推断题,要求你根据文章的特定信息或观点,或者某段某句的言外之意而回答相关问题。这类推断一般较难,因为并不总是“1+2=3”,有时“相当接近即是正确”。

做这类题,考生要仔细阅读短文,吃透意思,并以此为据进行推理判断。如要进行推理判断的内容涉及全文,则必须理解全文的中心,并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掌握全文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4.排除题,也叫是非题。做这类问题时,建议你先读选择项,再带着问题迅速阅读文章。

5.语义题,它不同于一般的词汇测试题。因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单词(多为关键词)或片语的含义可能与本意有所不同,往往在本意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延伸。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常见题型有:

解这类题时:1.利用所出现生词的上下文与其意义上的联系或下文进一步的叙述,猜测词义,有时可以借助于关联词because、which、however等;2.利用文中举例猜测,如for example、such as等;3.利用文中说明词义的同位语或定语猜测;4.利用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构词法进行猜测。

总之,英语水平的提高在于日积月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考生一定要多探索,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快更全面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容量及做题方法,从容应对,你就是最后的赢家。

摘要: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是考试题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英语阅读理解题在英语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难度较大,题量大,如何才能在考试中提高阅读理解的得分率呢?除了扩大词汇量,丰富课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和技巧。本文拟就如何做阅读理解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技巧,解题窍门

参考文献

[1]丁艳坤.初中英语阅读训练技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6.

篇4:谈考试的阅读答案

一、明确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文学语言形式,而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则应该运用科学语言形式。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先看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示例:

所谓科学语言,就是把意思准确直白地表达出来的语言,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所谓文学语言,就是富有联想意义的形象含蓄的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所谓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二、学会深入文本细读语段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强调整体感悟的同时,要求考生深入文本进行语段细读,在贯通上下文意的基础上获取答案信息。有的考生却缺乏语段细读的阅读品质,答题时仅凭感觉,就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的回答。细读步骤如下:

1.分析句群。先以句末标点为标准,来标注句子的序号,再概括每句话的大意,然后理清句间关系,切分层次。

2.体味联想意义。如果遇到形象化的语言,或分析其修辞技巧,或挖掘隐含信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3.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对于准确而全面的答题至关重要。所谓关键词就是能体现语段中心的词语;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提起句、过渡句、归结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问文段的主旨是什么?

(1)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2)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3)短暂的夕阳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抛给人间的光芒是最依恋也最夺目的。(4)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5)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6)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竞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7)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一一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8)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9)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10)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11)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12)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13)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14)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15)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16)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竞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乖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选自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2006年广东高孝卷)

第一步,标识句子的番号,共16句。

第二步,概括每句大意。

第三步,理清句间关系,分清层次。得知第7句是对1到5句的归结,因此,第7句是归结句、关键句。根据第s句的大意可知,由面到点,下一层重点写书架上的泥公鸡。可见7、8句之间应该分层。那么这个语段可以分两层,前面从面上描写夕阳映照书房的景象,后面从点上着重描写书架上的泥公鸡,而后者是重点。而且,得知从第10句到第16句关于泥公鸡的描述应该是主旨升华句。要把握主旨必须准确理解描写泥公鸡的句子。

第四步,理解主旨升华句,概括语段中心。10到16句是主旨句,但句意比较含蓄。其实用了修辞“泥公鸡”代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代指日下的商品经济,夕阳映照泥公鸡象征传统文化虽然很美,但日渐衰落,泥公鸡的哀鸣则用拟人手法赋予作者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同情和不满。由此得出本文段主旨: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日渐消逝,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不满。

如果不深入文本细读,仅凭感觉,很难读出语段的中心,也很难理解最后几句话的含义。

三、掌握两种重要的答题方法

1.抽取法

抽取法即直接抽取文本中直白的词句作为答案的方法。这是针对现代文阅读答案信息的精确性而采取的方法。所谓直白的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文本中那些提示性、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或语段中心。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或语段层次。

第三步,抽取段首句、总结句或议论句。

第四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抽取出的语言。这些重点往往像金子一样散布在文段中。需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语段中心以及题干要义去抽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2)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3)瓦曼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犬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速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4)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5)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一一选自冯杰《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高考卷)

第一步,通读全文,感悟全文的主旨和思路。本文借写乡村的瓦回忆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向往和回归。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1)(2)段总说,提出对乡村的瓦的回忆;(3)到(5)段具体描写乡村的瓦的特点、感受。

第三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发现(3)段中的“神韵与魅力”、(4)段中的“对称之美”“集体主义”“团结”、(5)段中的“乡村的坚守”等具有概括性、直白性且符合题干“感受”的要义。可以抽取出来直接作为答案。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雨中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

2.提炼法

提炼法即对文章、语段或句子的修辞义、潜在义、归结义、情感义等联想意义进行揭示、挖掘、归类和感悟的方法。它是针对现代文(文学类)答案模糊特点而采取的方法。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导致答案的模糊性,对模糊性语言的语义理解可采用提炼法。

怎么提炼?首先,明白前述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提炼的本质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其次,掌握提炼的诀窍,就是弄清两类语言的关系,即“象与义”以及“具与类”的关系。所谓“象与义”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形象与被赋予的联想意义的关系。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都负载有丰富的情感意义,如“柳”在古代诗歌中隐含的可能是离别时依依不舍之义。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形象的外在特点挖掘隐含的、内在的情理意义和文化意义。所谓“具与类”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具体的描述内容与所属语义类别的关系。文学语言通常是具象的,但答案需要概括,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具象的事物予以归类。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具体的描述言语概括出其所属的类别语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为什么说地坛“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国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第一步。回到原文,在段未找到“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一句,可见这是结论,理由应该在上文去寻找。

第二步,细读语段,发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直到“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段关于小昆虫的具体的景物描写讲的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理由,但没有直白的词可以抽取,需要对隐含的答案信息进行提炼。

第三步,可以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进行提炼。这里的“象”有”峰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这些景象都具有”微小、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生命力等特点,再结合下文的”竞相生长“可知这些具象隐含的联想意义应该是”微小的生命也具有生命力。

第四步,组织答案语言,准确回答:因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让“我”感觉到微小的生命也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下面文字,请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我跟自己说,从明天起,我要尝试赞美每一个早晨,每一个中午,每一个悄然到来的黄昏和夜晚。甚至,尝试赞美每一个失眠的寂寞的深夜。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感激一份简单的早餐,感激吹到我脸上的风,感激我身上的棉布裙子——也连带着感激那个种棉花的农人,感激一杯水,一个苹果——心里对它说:“你的核要在我的身体里生长,你来世的嫩芽要在我的心中萌发,你的芳香要成为我的气息,我们要终年地喜悦。”最后感激我的先生,是他,不是别人,陪伴我走了大半旅程。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回到原文,明确答案的信息分布在“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一句的后面直至结束。

第二步,细读语段,找到他要感激的具象依次是“早餐”“风”。“棉布裙子”“农人”“水”“苹果”“先生”。

第三步,对具象进行归类概括,风属于自然的赐予,早餐、水、苹果属于物质条件。农人属于劳动者,先生属于亲人。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明确“具与类”的关系。最后,分条理地组织答案:作者从①大自然的赐予;②简单的物质条件;③为我创造物质生活的劳动者;④陪伴我的亲人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3.抽取法与提炼法的综合运用

抽取法与提炼法在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中不可能截然分开,常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作者描写了寂夜的虫子的叫声,虫叫的特点是什么?

也许是下过雨的缘故,虫子的叫声特别清脆,特别晶莹。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套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听得出来,它们很欢快,由衷地欢快。我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美吧。只有感激和赞美才能激发这样的喜悦。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细读语段明确从“也许”到“由衷地欢快”是描写虫叫的特点,而后面两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答案应该在前面去找。

第二步,运用抽取法,抽取直白的词语,诸如“清脆”“晶莹”“欢快”。

第三步,运用提炼法,对具体描写部分“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会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进行提炼,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提炼,发现运用的拟人手法修辞其隐含的联想意义是富于变化。学生往往漏答这个答案信息。

第四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虫叫的特点是清脆、晶莹、富于变化、欢快。

篇5:语文考试阅读答案

1928年9月,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弗莱明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他一直致力于抗菌物质研究,试图搞清楚白细胞是怎样抗击入侵病菌的。这会儿他需要一些葡 萄球菌,可是在哪儿呢?天哪,弗莱明的实验室就像杂货店一样,杂七杂八乱放一气。应该在这里,昨天刚刚培养的,今天长得如何了?弗莱明一个个看下去,还都不错。“咦,这个怎么了?”哎,原来是忘了盖盖子,这里的葡萄球菌培养液一定是被什么细菌污染了,倒掉吧。弗莱明刚要把它拿走,却觉得好像有些不寻常,他低下头认真地观察起那个入侵者来。这是一种青色的霉菌,它与培养液接触的四周是一圈透明的液体,干干净净的一圈,“葡萄球菌完全被溶解了!”弗莱明暗暗吃惊。直觉告诉他,他的抗菌物质的研究要有一个重大突破了。

弗莱明立即着手鉴定并培养这些神秘的 霉菌。他把霉菌接种到肉汤培养皿里,让它们旺盛地生长繁殖。然后,又把长满霉菌的液体小心过滤,最后得到一瓶澄清的滤液。弗莱明一次次地把滤液接引到长满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的培养皿上,细菌都被溶解 了。这种神秘的、有如此威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透过显微镜,他发现这是一种单菌物质,与面包或奶酪里的霉菌没什么不同。这种青霉菌向汤里释放出呈小金球状的杀菌物质,霉菌不断进攻,把球菌团团围住,很快,球菌便全军覆没了。真正的杀菌物质,就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青霉素,弗莱明将其活跃成分命名为“盘尼西林”。

实验接连成功,弗 莱明越来越兴奋,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一次,助手克拉德克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几天后红肿化脓了,弗莱明给他用青霉素溶液清洗后,很快就消肿好了。这可能是青霉素最早的临床应用了。

1.文中两个加点词语分别指代什么?(6分)

“杂货店”指 。

“入侵者”指 。

2.短文第一自然段用了很多笔墨写弗莱明的丁作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

3.写出青 霉素的提取过程。(6分)

4.你认为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纯属偶然吗?还有什么在背后起作用?(6分)

答案

1.摆放着各种各样实验器具的实验室 污染葡萄球菌培养液的物质

2.铺垫作用。

3.培养霉菌、过滤、把滤液接引到细菌培养皿上。

篇6:《招聘考试》阅读答案

② 公司的人事部主任戴维先生告诉我复试主要是由贝克先生主持。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年龄并不很大,据说只有四十五岁上下。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地“推销自己”。

③ 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上的一个老外便站起来,我认出来:正是贝克先生。“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并且快步走到我面前,紧紧握住了我的双手。

④ “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一脸的惊喜,激动地转过身对在座的另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⑤ 我的心狂跳起来,还没容得我说话,贝克先生把我一把拉到他旁边的沙发上坐下,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报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⑥ 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嘴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救过您女儿。”

⑦ 贝克先生又一把拉住我:“你忘记了?4月2日,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⑧我站起来:“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救过您女儿。”

⑨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 (坦率 诚实 聪明)。我决定:你免试了。”

篇7:四级考试阅读答案

公共英语四级阅读练习题【一】

Few creations of big technology capture the imagination like giant dams. Perhaps it is humankind’s long suffering at the mercy of flood and drought that makes the idea of forcing the waters to do our bidding so fascinating. But to be fascinated is also, sometimes, to be blind. Several giant dam projects threaten to do more harm than good.

The lesson from dams is that big is not always beautiful. It doesn’t help that building a big, powerful dam has become a symbol of achievement for nations and people striving to assert themselves. Egypt’s leadership in the Arab world was cemented by the Aswan High Dam. Turkey’s bid for First World status includes the giant Ataturk Dam.

But big dams tend not to work as intended. The Aswan Dam, for example, stopped the Nile flooding but deprived Egypt of the fertile silt that floods left — all in return for a giant reservoir of disease which is now so full of silt that it barely generates electricity.

And yet, the myth of controlling the waters persists. This week, in the heart of civilized Europe, Slovaks and Hungarians stopped just short of sending in the troops in their contention over a dam on the Danube. The huge complex will probably have all the usual problems of big dams. But Slovakia is bidding for independence from the Czechs, and now needs a dam to prove itself.

Meanwhile, in India, the World Bank has given the go-ahead to the even more wrong-headed Narmada Dam. And the bank has done this even though its advisors say the dam will cause hardship for the powerless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he benefits are for the powerful, but they are far from guaranteed.

Proper,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mpacts of dams and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ntrolling water can help 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 Hydroelectric power and flood control and irrigation are possible without building monster dams. But when you are dealing with myths, it is hard to be either proper, or scientific. It is time that the world learned the lessons of Aswan. You don’t need a dam to be saved.

1. The third sentence of paragraph 1 implies that ____.

A. people would be happy if they shut their eyes to reality

B. the blind could be happier than the sighted

C. over-excited people tend to neglect vital things

D. fascination makes people lose their eyesight

2. In paragraph 5, “the powerless” probably refers to ____.

A. areas short of electricity B. dams without power stations

C. poor countries around India D. common people in the Narmada Dam area

3. What is the myth concerning giant dams?

A. They bring in more fertile soil. B. They help defend the country.

C. They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ties. D. They have universal control of the waters.

4. What the author tries to suggest may best be interpreted as ____.

A. “It’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B. “More haste, less speed”

C. “Look before you leap” D.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参考答案:CDDC

公共英语四级阅读练习题【二】

If ambition is to be well regarded, the rewards of ambition — wealth, distinction, control over one’s destiny — must be deemed worthy of the sacrifices made on ambition’s behalf. If the tradition of ambition is to have vitality, it must be widely shared; and it especially must be highly regarded by people who are themselves admired, the educated not least among them. In an odd way, however, it is the educated who have claimed to have given up on ambition as an ideal. What is odd is that they have perhaps most benefited from ambition — if not always their own then that of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There is a heavy note of hypocrisy in this, a case of closing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s have escaped — with the educated themselves riding on them.

Certainly people do not seem less interested in success and its signs now than formerly. Summer homes, European travel, BMWs — the locations, place names and name brands may change, but such items do not seem less in demand today than a decade or two years ago. What has happened is that people cannot confess fully to their dreams, as easily and openly as once they could, lest they be thought pushing, acquisitive and vulgar. Instead, we are treated to fine hypocritical spectacles, which now more than ever seem in ample supply: the critic of American materialism with a Southampton summer home; the publisher of radical books who takes his meals in three-star restaurants; the journalist advocating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n all phases of life, whose own children are enrolled in private schools. For such people and many more perhaps not so exceptional, the proper formulation is, “Succeed at all costs but avoid appearing ambitious.”

The attacks on ambition are many and come from various angles; its public defenders are few and unimpressive, where they are not extremely unattractive. As a result, the support for ambition as a healthy impulse, a quality to be admired and fixed in the mind of the young, is probably lower than it has ever bee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mbition is at an end, that people no longer feel its stirrings and promptings, but only that, no longer openly honored, it is less openly professed. Consequences follow from this, of course, some of which are that ambition is driven underground, or made sly. Such, then, is the way things stand: on the left angry critics, on the right stupid supporters, and in the middle, as usual, the majority of earnest people trying to get on in life.

1.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mbition may be well regarded if ____.

A. its returns well compensate for the sacrifices

B. it is rewarded with money, fame and power

C. its goals are spiritual rather than material

D. it is shared by the rich and the famous

2.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fir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implies that it is ____.

A. customary of the educated to discard ambition in words

B. too late to check ambition once it has been let out

C. dishonest to deny ambition after the fulfillment of the goal

D. impractical for the educated to enjoy benefits from ambition

3. Some people do not openly admit they have ambition because ____.

A. they think of it as immoral

B. their pursuits are not fame or wealth

C. ambition is not closely related to material benefits

D. they do not want to appear greedy and contemptible

4.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ambition should be maintained ____.

A. secretly and vigorously B. openly and enthusiastically

C. easily and momentarily D. verbally and spiritually

参考答案:ACDB

公共英语四级阅读练习题【三】

People living on parts of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face a serious problem. In 1993, the owners of a large hotel and of several houses discovered, to their horror, that their gardens had disappeared overnight. The sea had eaten into the soft limestone cliffs on which they had been built. While experts were studying the problem, the hotel and several houses disappeared altogether, sliding down the cliff and into the sea.

Erosion (侵蚀) of the white cliffs along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has always been a problem but it has become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Dozens of homes have had to be abandoned as the sea has crept farther and farther inland. Experts have studied the areas most affected and have drawn up a map for local people, forecasting the year in which their homes will be swallowed up by the hungry sea.

Angry owners have called on the Government to erect sea defenses to protect their homes. Government surveyo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in most cases, this is impossible. New sea walls would cost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ounds and would merely make the waves and currents go further along the coast, shifting the problem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The danger is likely to continue, they say, until the waves reach an inland area of hard rock which will not be eaten as limestone is. Meanwhile, if you want to buy a cheap house with an uncertain future, apply to a house agent in one of the threatened areas on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You can get a house for a knockdown price but it may turn out to be a knockdown home.

1. What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at people living on parts of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face?

A) The disappearance of hotels, houses and gardens.

B) The experts’ lack of knowledge.

C) The rising of the sea level.

D) The washing-away of limestone cliffs.

2. The erosion of the white cliffs in the south of England ________.

A) will soon become a problem for people living in central England

B) has now become a threat to the local residents

C) is quickly changing the map of England

D) can be stopped if proper measures are taken

3. The experts’study on the problem of erosion can ________.

A) lead to its eventual solution

B) provide an effective way to slow it down

C) help to prevent it from worsening

D) warn people whose homes are in danger

4. It is not feasible to build sea defenses to protect against erosion because ________.

A) it is too costly and will endanger neighbouring areas

B) the government is too slow in taking action

C) they will be easily knocked down by waves and currents

D) house agents along the coast do not support the idea

5.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en buying a house along the south coast of England, people should ________.

A)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danger involved

B) guard against being cheated by the house agent

C) take the quality of the house into consideration

D) examine the house carefully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参考答案

篇8:浅谈自学考试与其英语阅读教学

一、自考的建立与内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立于公元20世纪80年代,从诞生至今,累计有5000多万考生,1.8亿人次接受了自学考试教育,截止2010年,年均参加英语自学考试的专、本科学生约达50万人。自考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国家鼓励自学成才的学力检验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社会化高等教育形式。自考虽以学历考试为主,但不仅仅局限于学历考试,它还是一种社会性、开放性、全民性的教育考试活动,俗称“没有围墙和限制的大学”。从其具有的特点看,它具有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性质;从其实质和根本要求看,自考不仅是一种学历教育考试活动,也是一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活动。

二、自考的目的与特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最大的开放性,广泛的适应性,极大的灵活性,自学方法和社会助学的多样性和投资少、效益高、见效快、自学为主、管理严格等特点,以及其所具有的严格的质量和良好的声誉,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同。自考是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继续教育为重点,兼顾高中毕业生或在校生,以职业教育为主题,通过与各类教育形式相互衔接,沟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开放教育平台和高等教育立交桥,培养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的职业型、应用型的实用人才。自考多年来受到广大学习者的青睐主要是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最大的开放性;二是广泛的适应性;三是极大的灵活性;四是自学方法和社会助学的多样性。这些特点,是自学考试制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是普通高等学校不可比拟的,使自考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自考的优劣分析

自学考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灵活性大、开放性强,国家投资少,社会效益大,成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自学考试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自考作为一个考试系统,又是考试制度--教考分离,严格、规范,具有公平的特点;专业设置多样性与市场性。专业、课程与教材得到及时调整,考试内容、科目和方式等不断完善;社会助学形势发展迅速与多样化。具体地讲:学习时间灵活,学生不受自身工作情况限制,学习方式千差万别。与此相对它具有如下四个劣势:定位较低,应试教育比较明显;社会助学师资不足,考试通过率低;管理不到位,赢利成为主要目标;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近年来,自考报考人数有所减少,原因有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如高校扩招)的影响,也有自学考试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生源萎缩、自身制度的缺陷及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同时暴露出一些弊端:教材陈旧单一,教材改版前后内容基本一致;自考者学习方法不正确,大多存在自卑心理,自考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他们感觉到与统招生的差别;自考助学机构的师资和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

四、自学考试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全日制学校以外信誉最好的一种考试,是最严肃、最正规、最便宜的课外教育制度。在当今形势下,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暂的在校学习期间完全掌握未来所需的一切知识储备,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不断促进公民学习知识,完善发展的一种终身学习的新模式,在知识加速更新和信息爆炸性增长的时代应运而生,而个人自学是自学考试制度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的基础。促进个人自学的健康发展是自学考试的目的和归宿。自学考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职能是提高自考生的个人自主学习能力。自学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它强调个体学习的自主性、终身性和创造性,强调个体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行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评价学习成果。据统计,一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一生中所掌握的知识,有20%—30%是在学校里获得的,而70%—80%是通过自学获取的。这就是说,在人才培养中,自学具有很高的价值。

五、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效果

英语自学考试与其他科目的自学考试和全日制学校的英语学生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目前参加自考的考生大部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乃是当务之急。

1. 充分了解学生状况。

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自考生,主要是高考失利而选择自考助学机构的全日制本科自考学生,学生状况如下: (1) 他们与统招本科生不同,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2) 通过学习会逐渐发现自己与统招本科生的差别,包括校园学习氛围及师资方面,这些方面让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3) 由于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考试不通过情况,会使他们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加重自卑心理。英语自考生往往半路辍学,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不会自学;二是不能坚持。

2.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鉴于笔者从事自考英语阅读教学多年,对教授自考阅读较有见解,仅以自考英语阅读教学为例,从两方面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 (1) 教材方面。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积累词汇、熟悉句式、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自考英语教学中,阅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该选择适合自考生水平的阅读材料,材料太难,学生难读,必然产生受挫感,久而久之,受挫感就变为气馁自卑,最后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材料太容易,学生易懂,毫无挑战性,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组织的阅读活动就会不屑一顾,也同样会失去兴趣。英语阅读上下两册共有40个单元,简单的有:H ow to Be a SuccessfulLanguage Learner?和People and Colors,有一定难度的有:Learned W ords and Popular W ords和W hy W e W alk in Circles。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了解教材中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的同时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渐适应教材中阅读文章的难易程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授教材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选择难易度适中的材料来进行拓展阅读,以达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阅读材料内容多样性,形式上要变换体裁,内容上变换题材。英语阅读课文内容整体上分为三类:学习类,文化类和科学知识类,而仅仅这三类文章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职业需求。选择自考教育的学生大都以满足职业需求为目标,而课本上仅有的学习类,文化类和科学知识类的英语阅读文章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们的职业要求。因此,在教授教材文章,讲解语法点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己工作领域的文章来阅读。例如: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阅读金融经济类英语文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阅读材料语言要真实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地告知学生文章作者是如何规范地措辞与造句,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文章大意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标准的英语。与此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素材与建议,让学生可以选择标准与规范的英语阅读材料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原版英文杂志与图书进行拓展阅读,以此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讲,要培养良好的语感,必须阅读语言规范的文本,这样才能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语言感受力,只有大脑中形成的语言潜规则是规范的、正确的、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句意。 (2) 从学生考试方面。在宏观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中,不应忽视以下三个方面:通过课文教学使学生完整、准确地获取篇章信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扩大词汇量,巩固、拓宽并提升相应的综合语言应用技能;强化层次训练、培养和提高各种阅读技巧,促进提高快速阅读的效率。在自考英语阅读教学中,在笔者看来,首先,我们应该熟悉此考试的结构,以顺序排列: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单词拼写,单词形式填空,句子汉译英,段落英译汉。通过学生试卷反馈,我们得知:有60%的题与课本内容有关,那些不上课,不学习课本的人,靠撞大运是很难通过的,有书本比例的目的是逼着学习者回到课本上来,不去找“捷径”。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试题是主观题,让学生用英文答,致使他们难以通过。另有一个考试通过率低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学习毅力。校方管理欠佳,学生逃课去打工,屡次考试不通过导致信心不足,一部分同学半路辍学。例如本市一个工科学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招来的自考生,经过一年半的英语课学习,阅读二的通过率仅占20%,从而致使学生渐渐流失,逐年减少。因此,面对这些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本教学为主,课外拓展为辅,让学生充分掌握好课本的基础知识后,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课外学习材料。中国有句俗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适用于各个行当,一切有志者,需要安下心来学习。考试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检验学习效果、评价学业成绩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首先,需掌握如下科学的应对策略,如: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备考;调整心理状态,从容应考;开辟良好起点,实现应考价值。其次,选择正确学习道路,如:一定要树立一个科学、踏实的学习态度,不要投机取巧,学英语是需要下功夫的。认真学习课本,课下多复习,不去做大量客观试题,不要用考试代替学习,不要让学习工具代替学习本身,不要让高科技代替记忆,要用自己的头脑去学习英语。

综上所述,鉴于提高自考学生的考试通过率,首先,使学生掌握好个人自主学习策略:重视过程学习、考试大纲和学习方法;其次,对学生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懂得自学规律和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实现获得文凭的学习愿望;最后,使学生在自学考试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引导下,一生充满信心、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15-16.

[2]黄斌, 施生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模式发展创新研究[J].成人教育, 2011, (6) .

[3]皮红生“.自学”概念内涵辨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

[4]林正展.自学考试中的个人自学若干问题分析[J].教育与考试, 2011, (1) .

[5]张辉.自考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A].成人教育, 2006, (8) .

[6]李欣.阅读的本质、目的及教学策略[B].基础英语教育, 2010, (4) .

上一篇:让我悄悄告诉您下一篇:路灯节电改造《EMC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