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2024-05-02

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共5篇)

篇1: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很久以前就看过崔永元的《小崔说事》,崔永元在《小崔说事》里面表现的成熟人格魅力与风趣幽默让我开始迷上了他,然而,在他监制了《我的抗战》之后,我便深深的为他的精神所折服。

关于《我的抗战》,据说是崔永元到日本发现有大量的抗战时期的资料,而在中国却不易能找得到,就下了决心拍一部纪实性的纪录片,以访谈的方式,让当时参加过抗战的老人来叙述真实发生的故事,这确实是一件对社会有真真价值的事。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抗战题材影片,大多是小儿科的,充满了阿Q式的智慧,仅满足于娱乐性的功能,而没有更多的史料价值。中国人一贯善于将历史事实娱乐化,而不注重真实的历史还原,这就难以让这历史的民族的情感重现在我们的心中。但《我的抗战》震撼再现了战争画面,通过这些普通亲历者的细节讲述,还原最真实的抗战八年,纠正一直被误读的历史,表达战争中丰富的人性,同时,也升华了我们的民族情感与对于和平的热情与追求。

我们知道血泪是历史的主题,我们知道历史是由战胜者写就的。所以我们学习的历史其实并非历史,只是历史的一个侧面,一个切片。真实的历史有赖于对所有可能的角度的综合搜集整理和记录。但显而易见,这是战胜者所不愿意看到的。这使得我们学习的历史充满了盲人摸象的荒谬与自大。

虽然名为“口述历史”,但应当看出,《我的抗战》的制作团队在记录原汁原味口述的同时,暗含了自己的价值观倾向。这表现在它的影片的结构上、细节的取舍、以及部分句子的语言色彩。这一切似乎倾向于还原一个全面的历史,体现为着意刻画与“主流”价值观相对的另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崔永元的抗战也不够价值中立,但是,它的意义不容忽视,而且功德无量。

日本这个国家对于我们似乎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针对这个特殊的邻邦所起的种种文化和价值观层面的斗争和口水不断。从官方都民间,都无法将它同其他国家等同视之。

旧的伤疤仍在,还时常隐隐作痛。所以民众中充满了对日本的仇恨,我们从小经过政治教育的影响也不例外。但这种仇恨似乎有歪曲的趋势,这种仇恨原本有鲜明的指向,指向日本政府、日本军队、日本人,但现在这种情绪和指向似乎都有些微的改变——仇恨的情绪慢慢变成一种混合着愤怒、鄙夷、厌恶的情绪,其强度正在减弱,指向也改成虚无缥缈的“日本”虚词,较多的是日本政府,日本军队略占一点,至于日本人,仅剩下残存的一丝不爽了。日本的汽车、相机、高科技产品、流行文化,甚至已经有大堆的粉丝。同时官方的态度也暧昧不已。官方曾经年年九一八全城哀悼,近年似乎没了,只剩下东北地区,还会有空袭警报让我们铭记着这一历史事实,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日本政客向南京市政府官僚当面发难,官僚笑脸相迎。而日本人赶火车和丢单车,已经足以让民众感觉丢尽颜面。这种转变让我常常会想:我们曾经坚信不疑的价值观——家国天下、尽忠报国、名垂青史等等是否是尽然正确的?那些价值观里含糊其辞的“国家”、“民族”,真正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是否曲解了这些词语,并沦为曲解的奴隶?我们是否忽略了真正的价值?

《我的抗战》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我们一贯以来所认知的历史“真相”,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历史,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它像一双手,解开了我们的伤疤,而且这伤疤那么真实那么血淋淋的存在着。

《我的抗战》随时提醒着我们,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我的中华民族兄弟姐妹们。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级哲学 唐荣福

学号: 2011013570

篇2: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作者:沈杰

九十年前,一只沉睡的东方雄师震天怒吼,开创了新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九十年后,世界反法西斯战友齐聚中国,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一位位国际友人走过了鲜红的地毯,每一抹鲜红都是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每一步脚印都浸渍着革命先烈的泪水与汗水。伟大的习主席面带笑容迎接各国友人,端庄的**一袭红袍隆重以待,无不展示着中国五千年来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和蒸蒸日上的伟大事业。

2419名军乐团与合唱团成员一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久久萦绕在耳旁,一幅幅抗日情景仿佛历历在目."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无不是对伟大的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诠释。

70声轰鸣炮响,14年抗战岁月。康辉曾说过:这是一场殊途同归的盛宴。也许,这更是中国百年以来一次彻底的觉醒,也迎来了百年以来最集体的宝贵自信。这一次胜利,是在跟世界宣示:中华民族有同自己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有光复祖国的决心,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习主席一腔陈词铿锵有力:战争是一面镜子,能让人意识到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我们仍需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毛泽东的七律诗曾言:人间正道是沧桑,也许就是这样的意境。在致辞的最后,一句“人民必胜”又牵动了多少祖国同胞的爱国心?

“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啦!”“为人民服务!”简短的话语,蕴含着国家元首对广大士兵的爱护,同时也夹杂着战士们不畏艰辛.戍守边疆的决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强国必须强军,强军才能安邦。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巩固的国防,从来就是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可靠屏障。抗战的历史也雄辩地证明了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70年砥砺奋进,人民军队为人民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

五星红旗和由飞机组成的“70”图案从天安城门上飞过,七缕彩烟悄然留下了70年走过的痕迹。

昔日为国建功勋,今日受阅展风采。参加阅兵的抗战老兵,他们是从苦难辉煌中

过来的英雄壮士,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光荣前辈。他们接受全国亿人的敬佩以及未来的祝福,沐浴着曾经满腔热血拼搏的江山的十里阳光。接着,方队整齐划一地接受检阅,“咚—咚—咚”铿锵有力的步伐,战士们仿佛当年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一个个雄姿风发,斗志昂扬。紧接着,装备方队缓缓驶来,铁甲锃亮,一枚枚导弹如宝剑出鞘,直指苍穹,无不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

和平鸽飞过,带着我们的祝福,带着 我们的期许,将和平的种子洒遍全世界。

篇3: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国殇墓园始建于1945年,位于云南腾冲县城西南的来凤山北麓,该墓园由中国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取楚辞《国殇》为名,寄寓“碧血千秋”之意。是云南腾冲人民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的8000多阵亡将士而建,这里安息着腾冲战役中为国捐躯的9168位英烈的忠魂。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中国远征军在历时3年零3月里的残酷战争中,其伤亡接近20万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抗日战争史上极为悲壮的一笔!但他们的功绩被岁月的埋没得实在太久,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不被人提及。更令人唏嘘的是,活着的英雄们大多境遇坎坷,至死也没能获得国家对他们那段历史功绩的承认;许多年过古稀的老兵在异国他乡望眼欲穿盼望着祖国的呼唤,在缅甸各地被捣毁的远征军墓地和野人山仍然流传着“闹鬼”的故事。在我看来,那是死去的远征军士兵在哀嚎哭泣,想要我们这些“不孝子孙”把他们带回家……

当我再次踏入国殇墓园和滇缅抗战博物馆,面对先烈头像群雕,目睹戴安澜将军等抗战遗物,张问德县长的传世檄文,美国飞虎队将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保障滇缅生命运输线的历史旧照及9618名远征军将士坟茔时,以已亲情体会,悲痛油然而生;身为国民,荣誉感与愧疚感百般纠结:我们为什么不建国家滇缅抗战纪念馆以祭奠英灵、立碑志传、讴歌壮士?国军也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为国捐躯,用血铸造民族气节!难道不比党派纷争,自相残杀更令人仰敬?十万国军抗击日本侵略历史不能淡忘,其功勋明照,应以民族英雄厚待,每在抗战胜利记念日时该以国葬之礼祭奠,以缅怀英烈,慰藉后人。中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蒙昧时代,人民曾被剥夺了解真相的权利——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要恢复用自己头脑按常识和逻辑来观察成思考问题,前提就是要了解事实真相。一个从小在历史谎言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根本没有办法使其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真正的道德。更何况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理的标准并不仅是实践,更是时间,违背历史真实的宣传无论多么强大都不可能长久。

篇4:观崔永元我的抗战有感

——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有感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举世瞩目、盛况空前的阅兵仪式活动,雄壮的军乐曲响起,内心也跟着澎湃激动起来,这一刻中国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的崛起,宣告了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让世界用新眼光看待了中国。八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上下齐心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正义战胜了邪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崛起,大国的崛起,改革开放三十年,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坚定的立于了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公民,我感到非常的自豪,非常的骄傲。作为一名新入职普通的基层公务员,自己能加入这样的建设团队感到非常荣幸。

强大的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身体力行,上下齐心,为新入职的我指明了工作方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基层,作为执行层面,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要把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为老百姓把事做成,为老百姓把事做好,为老百姓把问题解决,这是工作的核心关键;但做事的前提是自身业务素质要过硬,因此我会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

篇5:《我的抗战2》有感

向来对纪录片无感,然而在近现代史课上初看到《我的抗战2》,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坚持看了下来。

不同于《建国伟业》这些纪录片,《我的抗战2》让我知晓了纪录片可以以另一种形式拍摄,历史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影片中有国人的角度,也有日本人的角度。有讲述中国老百姓的,也有从日本军人的战争经历上反思的。从一个个平凡的人口中,获知历史。这是国内观众很少看到的抗战。

战争亲历者的口述,穿插版画和三维部分,开始了那段历史的揭露。一集一集看下去,血、火、泪、罪恶的年代逐渐在我脑海中清晰起来。感觉心脏被揪紧,呼吸变得困难,眼泪止不住滑落。

曾以为抗战离我很远,但当看到南京城被破坏,苏州姑娘徐念初讲述她与老奶奶的故事,海安县村名顾理昌的抗日时,渐渐发现原来这些事曾发生在我的家乡或者周边地区,也许我的祖辈也曾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扩大到全国,遍布的尸体,老百姓坚毅的神情,日本士兵狡诈的笑容从,731活着走出来的劳工左宪良内心的悲伤,那四处逃亡的人群,那无辜的眼神,汇成一段段不会被遗忘的历史故事。

已经接近百岁的老人,镜头前,满头白发的他们慢慢道来,或是激动、或是悲怆,而真相就隐藏在平实的话语中。他们的讲述,掺有血、泪,让我们心酸、流泪。或许“抗战”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符号,但对老兵而言,那是他们用生命记录的一段历史。

崔永元说:“我非常担心,年少的孩子们有没有毅力看完此片,我们甚至很困惑,要不要把事实真相这样告诉他们?最后我们选择告诉。因为不说不行。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和抗战的日子相比,现在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让思想变得麻木。就这样,我们行色匆匆,我们整日抱怨。可是在抗战的时候,一口饭,一张床,安稳的一天都是奢求。我们是应该学习那个年代的精神的。

上一篇:描写城市繁华的句子下一篇:各科教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