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2024-04-19

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共12篇)

篇1: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和平区总工会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协商,共同开发了农民工“团体务工人员责任险”。沈阳本地宝为你整理此项保险的赔偿标准。

及时申请工伤鉴定,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从开始,为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意外伤害保险问题,和平区总工会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协商,共同开发了农民工“团体务工人员责任险”,专由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办理,这是针对当前外来务工人员的人身意外风险无法得到全面保障的现状而开发设计的特殊险种。

据了解,该险种主要针对农民工参保期间发生的意外身故、残疾、烧伤、医疗等进行赔付。目前,和平区全区已经为多名农民工投了“团体务工人员责任险”,并且已有87名农民工得到理赔,总赔付金额达到53.7万元。

“团体务工人员责任险”投保额分为三个档次:

一档保费30元,农民工可以享受到2.2万元的保额;

二档保费50元,农民工可以享受到4.4万元的保额;

三档保费100元,农民工可享受到的保额达到8.8万元。

沈阳工伤保险赔偿内容

具体赔偿项目、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

(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

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篇2: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6 、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五)死亡的。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 、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 、要求:(1 )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2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丧葬补助金、第(二)项规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四) 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

1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 个月内照发工资;

2 、从第4 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篇3:农民工工伤赔偿为啥难兑现

隋某某为外地来沈务工人员, 在建筑工地从事力工工作。一天下午, 隋某某在工作过程中, 被工地混凝土管打倒, 从6、7米高处跌落, 导致受伤昏迷不醒。事件发生后, 隋某某被老板和其他工友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进行抢救, 医院的检查结果为左侧锁骨粉碎性骨折、左侧第3、6根肋骨骨折等。随后, 隋某某又转院到沈阳市骨科医院住院治疗。在伤愈出院后, 隋某某找工地老板协商赔偿事宜, 没有任何结果, 隋某某就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老板承担赔偿责任。

一次不成功的受偿

法院向隋某某说明对其不利的因素:隋某某与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工友的证实材料不足以认定事实劳动关系成立;隋某某为农村户口, 没有提供有效证据证明长期在沈阳居住, 只能按照农村标准计算赔偿费用。隋某某又向法院提出工伤赔偿请求, 法院做出的解释为:隋某某与单位之间为临时雇佣性质, 不符合有关工伤法律关系的规定。最终, 在法院的调解下, 隋某某与被告和解, 双方签订赔偿协议, 被告向原告赔偿6.5万元。

律师解析

本案是一起非常普遍的农民工务工受伤事件, 很多农民工认为, 在工地干活受伤, 案件性质即为工伤。农民工的此种观点与法律规定的工伤要件不符合。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用人单位与职工或雇工之间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或用工合同, 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为职工或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目前, 农民工进城务工, 一般情况都不签订书面合同。农民工对用人单位的名称、负责人等基本信息不了解, 在受伤事件发生后, 不知道找谁协商、如何协商。如果通过劳动部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本无法准备有效的仲裁或诉讼材料, 导致案件无法依照法定程序启动, 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

篇4: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吴先生年仅22岁,16岁就背井离乡,先后到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务工。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吴先生所在的企业也难逃厄运不幸倒闭。吴先生下岗以后,2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吴先生回到河北省老家,在亲戚的介绍下,到当地的一个建筑工程队当搬运工。虽然搬运工的工作强度很大,但是吴先生仍然努力地工作。没想到的是,吴先生在工地上仅仅工作了三天,就遭到了飞来横祸。

在工作的第3天,吴先生像前两天一样,按照工头的指示用独轮推车把建筑材料运送到高层的脚手架上。下午2点左右,吴先生正把建筑材料运送到二层楼时,突然听到脚手架上有巨大的响声。上面有人在喊:“快跑,钢筋掉下来啦!”吴先生听到喊声,刚想跑,就感觉有一个巨大的黑影朝自己的身上砸了过来。吴先生出于本能地向后跳,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掉下的钢筋把吴先生的左腿小腿部分砸伤,血流不止。虽然事故发生后,吴先生被工友及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但是吴先生的小腿仍然可能会留下终身残疾。

在吴先生住院治疗期间,工程队负责人带着水果、营养品主动到医院探望吴先生。工程队负责人让吴先生放心,他治疗期间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工程队会全额支付,并且提出在吴先生出院以后,给予2万元的经济补偿金来终止工程队与吴先生之间的劳动关系。吴先生由于当时身体还没有恢复,因此没有答应工程队负责人的私了建议。

2008年8月,吴先生即将出院时,工程队负责人又一次到医院看望吴先生。当得知吴先生的左腿将留下终身残疾以后,工程队负责人提出用3万元的经济补偿来终止工程队与吴先生之间的劳动关系。吴先生认为现在左腿遗留下终身残疾,对于工程队负责人的这种私了行为表示不能接受,希望依据法律规定的工伤赔偿标准来赔偿自己的损失。工程队负责人知道吴先生想要申请工伤认定以后,态度变得十分恶劣,威胁吴先生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拿着3万元快点离开当地,不要为建筑公司找麻煩,否则要给吴先生“好看”。

吴先生很害怕工程队负责人真的会找自己麻烦,本想还是拿着3万元回老家务农算了,但是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应该按照吴先生的伤残程度赔偿相应的伤残补偿金,这笔费用可能超过3万元,而且对于吴先生的残疾,单位可能还要承担一些后续的照顾责任。吴先生所遭受的工伤依法应该如何进行认定与赔偿?

【律师建议】

由于吴先生属于建筑工程队的正式员工,与建筑工程队之间建立了合法的劳动合同关系。而吴先生受到的伤害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因此属于工伤,工伤赔偿的责任人应该是该建筑工程队,而不是开发商。吴先生应该要求建筑工程队为他办理工伤认定并依法给予工伤赔偿。

由于吴先生左腿残废,对于以后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律师建议他不要选择与建筑工程队私了,应该通过法律途径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吴先生可以要求建筑工程队陪同他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社会保障局,申请进行工伤认定,以工伤认定的结果为赔偿的法律依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吴先生应当要求对伤情做伤残等级的认定,以鉴定的伤残等级作为工伤赔偿的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篇5:农民工工伤赔偿案例

黄某(28周岁)是四川来安徽务工的农民,3月22日进入合肥某加工厂工作,月工资1500元。4月因工作时机械故障导致受伤,住院治疗3个月,病情稳定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又进行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二级伤残,大部分需要护理。黄某要求该加工厂一次性支付相关工伤待遇约5万元,该加工厂不同意,故黄某委托合肥律师网的律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3月提起申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康复性治疗费、交通费、食宿费、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护理费即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等总计55000元。

篇6:论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

一个农民工的价值是多少

一.我国农民工剧增和收入现状

农民工是指是那些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农民,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因为土地被政府征用后无地可耕的“农民”。农田面积的不断缩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及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造成民工队伍的日趋壮大,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有待协调和解决。

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外出农民工的数量约为为一点二亿人;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两亿人,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

2007年我国城市外来民工的月工资平均约为1200元,远高于普通农民的月收入,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一半民工的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19.67%的民工月收入低于500元。我国农民的平均月收入只有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比如2007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73.6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556.3元。

我国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一半左右为初中文化水平,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约40%,他们对法律了解甚少,为了继续工作下去,遇到侵权时多数选择忍气吞声,少数人会选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而应该支持他们的企业工会基本上是空白或仅是摆设,政府部门又很少主动干预致使民工维权道路很是艰难。

二.工伤索赔的依据

在民工出现工伤死亡的情况下,其亲属要怎么索赔,有哪些赔偿项目,能赔多少是这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雇主应当为其工人参加工伤保险,当工人因工死亡时其直系亲属就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上只是提供一个计算方式,具体赔偿要结合因工死亡的工人工作地上年度平均工资,和供养亲属状况来确定赔偿款。

三.真实索赔案例

基本案情:54岁的周某,家中有主要靠其打工供养的56岁的妻子(有村委会开的困难户证明)和各自成家的一子一女。周某从安徽跟随包工队到2000公里之外的四川巴中市,在山谷间建设铁路桥墩,因电机漏电导致周某电击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方共4人一同赶到四川,为见亲人最后一面并收拾尸骨,也给困难的家庭要求合情合理的赔偿。经过2小时汽车加20小时火车后到四川广元市,再经过3小时曲折陡峭的山路后,到达尚在建设铁路的山中之城巴中市。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迫切地赶往殡仪馆,看望已经冰冻了2天的亲人。

次日开始谈索赔的事项。因为死者被电击后在体表没有形成明显的黑色电击斑,经过2次体表检查仍旧无法确定死因,而且死者家属坚决不同意解剖遗体,保险公司便以死因不明,可能是病理死亡为由拒绝赔偿。

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这样遇到理赔就想尽办法拒赔,而在拉保时候的态度却是让你难以想象的善良。希望此次《保险法》的修改和以后实施过程中,能逐渐减少这种不负责任、没有诚信的行为,引进跨国保险公司竞争是个不错的办法。同时保监会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而不是消极地等待矛盾集聚爆发后的投诉甚至诉讼。

施工单位肯定了工伤死亡并愿意赔偿(因为建设单位在发生工伤死亡担心被处罚,没有上报,但后来保险公司的律师举报,还是处罚了施工单位),只是赔偿的金额方面要商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结合四川省巴中市200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14651元)和周某月实际工资(1900元),提出赔偿项目及数额如下: 丧葬补助金:14651年×半年=7325.5元。

供养亲属抚恤金:1900元×40%×12月×20年=182400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4651年×5年=73255元。车旅费:2500元(出租车费+火车票)×2=5000元。周某工资:2个月×1900=3800元。

合计:271780.5元。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占了总额的2/3,是索赔的重点。

谈判第1天上午,施工单位只愿意赔偿20万,拒绝。下午又同意赔22万,还要贿赂我8千让我做好家属工作,当然是回绝,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死者家属。同时施工单位提出按月支付供养亲属的抚恤金,在以后这个单位不支付或者没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亲属向谁索要,而且路途遥远。另外随着物价的上涨,现在承诺赔付的抚恤金在5年后或10年后的购买力可能大幅缩水。看得出对方是以这点想压低一次性赔偿款的金额,所以我们还是要求一次性支付。我们提出的相应对策是:让施工单位的上级集团公司出具承诺书,也证明这个单位有能力支付。当然对方怕事情闹大也很难办到这点,还是答应了一次性支付。

谈判第2天上午保险公司带来法医再次尸检没查出死因,保险公司的律师竟然提出可以把12万元理赔款赔给家属,但要求好处费(看样子得要2万,一些律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还有待提高)。因为投保人和受益人是施工单位,如果拿了赔款并给他好处费后施工单位还是要向家属追回的,当然还是回绝。下午陪同家属找到施工单位商谈,继续施压,果然晚上施工单位主动约见我们商谈。

经过2天艰苦的谈判,一面安抚家属伤心和着急归乡的情绪,一面软硬兼施坚持再坚持地面对施工单位,第2天晚上施工单位愿意全部赔偿。并主动另外承担了1500元的死者购置衣服、2500元的殡葬相关费用及5天的吃住费用3000元。第3天再做了说服撮合工作,遗体火化后,包工头在赔款之外,另支付5000元作为家属的精神抚慰金及400元打车到火车站的费用。

熟悉的亲人已经走了,能做的也只有给予家属精神安慰和经济补偿,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减少一些负担。双方签订了协议,协议中还写明施工单位表示慰问和歉意,这样也算是给家属一点精神安慰吧。

因为死者妻子和女儿没有来,为防止亲属间对赔款分配产生矛盾,还是决定将赔款打入代理人的账户,待回安徽后将赔偿款交给死者妻子,家属和施工单位都很满意这样的结果,最后施工单位安排好车子送我们离开。这次谈判没有谁输谁赢,只有多一点人生感悟,大家更深刻地懂得亲情的宝贵,体会到人生的变化无常,以后会更珍惜生活。

从下火车后的3天都是下雨的,还来了次6.1级的地震。家属带上死者的骨灰走的时候天气是那样晴朗,车子静静地开在山谷间,开过死者建设的桥墩旁,大家都静静地默哀。生者长思,逝者长丝!

四.本案引申的法律问题

就本案来说,如果工伤死亡的民工,是一个父母健在而且有劳动能力或者不是主要由死者供养的话,就少了供养亲属抚恤金这部分。如果死者有未成年子女还可以按其月工资30%的基数计算抚恤金给付子女到成年。所以那些没有子女又不是父母生活的主要供养人的情况下,赔偿可能只有全额的1/3。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赔偿的数额也是不同的,这就造就了我国在人身损害赔偿中长期存在的“同命不同价”的奇怪现状。

工伤死亡与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相比,还少了精神抚慰金,这只能看企业主的经济能力和良心了。如果死者家庭是困难户,可以适当要求困难补助金,但国家也没有对该项补助计算的方式和标准,主要依企业内部制度来确定,这点对工伤死亡的工人家属来说就很难兑现了。

工伤的主体是企业职工,计算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就是按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而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是按死者是城镇居民或农民的标准计算的,作为普通农民的话就比农民工赔偿的计算基础少很多。而且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最多只能计算该职工60个月的平均工资,相比交通事故死亡可以计算20年的死亡赔偿金,两者悬殊太大。建议立法机关能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以体现立法的以人为本,较适应时代的变化,也能给予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们更大的法律保障。这些差异希望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向减小,让“同命不同价”的不和谐现象彻底消除。

篇7:农民工工伤赔偿承诺书

国泰铭源中心南工区项目部

地址:长沙县星沙镇特立路与东三路交汇处

项目部负责人:

乙方(劳动者):郑畅怀, 年 月 日出生, 族 住址: 职业:

身份证号码:

工友郑畅怀(以下简称乙方)于8月在工地制模时,意外被塔吊钢丝绳损伤无名指,造成伤害。为妥善解决伤者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助的原则,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共同遵守:

1、该事故一切医药费用到立协议日为止,医药费用全部由甲方报销支付,自今日起甲方不再接受乙方任何医药报销要求。

2、双方友好协商一次性支付给乙方人民币叁万贰仟元整(¥3元)的伤残补偿费,自签协议日起一个月内付清。

3、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补偿款支付到位后,乙方就此事件不得再提出任何补偿要求,同时甲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4、费用支付后任何一方不得违约提请诉讼和其他仲裁。

承诺人:XXX

篇8: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我入职位于我家附近的一家制造公司时,考虑到自己平时还得照顾家人、务农等,曾提出只要我确实需要请假,公司应当给予特别关照。作为弥补,我主动向公司表示无需为我办理工伤保险,甚至还向公司出具了相应的书面证明。2个月前,我因操作机器时出现疏忽,导致右手小指严重压伤,前后花去7 200余元医疗费用。 而公司以我已经自愿放弃工伤保险为由,拒绝报销任何费用。请问:公司应否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读者:韩某

韩某读者:

虽然你已经主动放弃办理工伤保险,但公司同样应当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篇9: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东莞市虎门镇北栅读者阿东陈述:

主持人,我想向您咨询有关社保的问题,譬如一个打工者25岁时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并开始买社保,买15年到40岁就到期,42岁时又转到第二家企业工作并开始买社保,买15年后到57岁到期。听说60岁后可领取生活补助,那么,这个打工者是否可以领取两份养老金?买社保后领取的经济补助是否是15年到期时的最低工资标准?换工作后是否可以继续购买社保?

答:1.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内容,社会养老保险只是其中的一项。根据《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第七条规定,社会养老保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号作为被保险人惟一和终身的社会保障号,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养老保险的账号只有一个,换工作后仍然用原来的账号缴纳养老保险金,只要参加养老保险的年限累计满15年或以上,到达退休年龄时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至终老。这里的15年是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最低年限,退休金的高低跟参保的缴费年限的长短和缴费工资的高低有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越高,退休金越高。

2.退休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的数额不是最低工资标准,具体的数额是有公式计算的。譬如:李先生2007年7月1日开始参保,连续25年均按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单位按李先生的缴费工资的11%缴纳养老保险费,李先生本人按缴费工资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参保25年后,李先生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于2032年6月办理正常退休手续。假设2006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182元,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資每年均按5%的幅度增长,那么,2031年广东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389元,因为李先生连续25年均按广东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所以其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1,到2032年6月止,李先生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99974.91元,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137465.5元,李先生的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如下:基础养老金=(7389×1+7389)÷2×25×1%=1847.2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99974.91÷139=719.25(元)(未含利息),则从2032年7月起,李先生首次每月可领取养老金2566.5元。

养老金核定后的水平不是一成不变,每年7月随全省上年度企业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变动而调整。

2.讨取工伤赔偿须按哪些步骤?

深圳市公明镇读者谭东林陈述:

我在厂里发生了工伤事故,左手被线刀切断了手指,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医生说我的左手小指、无名指、中指已切断,食指筋骨折断,伤口康复后也已不方便,会影响生活。现在,厂里叫我回厂休养,老板、经理都不理我,从未提起给我任何赔偿。请问:我应该怎样向厂里要求赔偿我的工伤费、医疗费、精神损失费?我是否需要先到医院鉴定伤残级别,然后去劳动局寻求帮助?

答:1.关于工伤赔偿的步骤,各地有不尽相同的规定,但不会有很大差别,一般按以下步骤:

(1)向你单位(工厂)所在地的劳动和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劳动和保障部门的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你可以向单位(厂方)要求支付医药费和停工保薪期内的工资以及住院补助金;劳动保障部门会向你(或你所在单位)送达《伤残鉴定通知书》,按照预定时间,在指定地点进行伤残鉴定;

(3)你可以根据伤残鉴定的结果要求相应的赔偿。一般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如果用人单位缴交了工伤保险,则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交保险,则由单位按保险待遇支付。如果和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要求再就业补助金。

2.因为伤残赔偿金本身具有精神抚慰金的性质,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已经发给伤残补偿金,一般不重复支持再赔偿精神损失,但是,情况特殊的可以酌情考虑。

特约主持:赵平

篇10: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工伤保险,工伤待遇,依法行政,以人为本。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200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即:“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把农民工纳入工人阶级范畴,使农民工的工人地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了确认,为最终解决农民工问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农民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转变为工人和市民,是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产物。伴随着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解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实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逐步缓解以至最终消失,农民工问题将不复存在。但必须看到,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将是一个极为艰巨和漫长的过程。对劳动保障工作来说,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仍将面临着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艰巨任务。当前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巩固我们的工作成果同时进一步开拓新的业绩,一方面要把过去取得的好的工作经验制度化进一步推广扩大,另一方面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农民工劳动保障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农民工劳动保障的有关法律法规很重要,这才是农民工劳动保障问题解决的长久机制和最重要的武器。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一方面使得农民工的维权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严重背离了我们法治国家“依法行政”的要求。作为一个西安地区的社会法律工作者,一直走在法律实践的前沿,一直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一直和劳动行政部门打交道,一方面深刻地感觉到西安市各地党政机关劳动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目前西安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存在的问题。

一、西安地区农民工当前劳动保障问题现状概括:

(一)法制:地方性法规规章及法规性文件比较健全,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相结合,针对本地实际情况有法可依。比如2004年7月1日起实施的《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2007年3月6日实施的《西安市农民工工资保障办法》。

(二)机构:机构比较健全,从接待程序上更加便于农民工维权。比如讲,2006年12月西安市法院、建委、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等五部门在西安市和平门外胜利饭店联合设立“西安市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中心”,集中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010年5月13日西安市信访接待中心对外办公。近一两年,西安市的新城区莲湖区等都设立了一站式多部门联合办公的接待窗口“人力资源服务大厅”更加方便了农民工维权。可以说党和政府的工作力度很大。

(三)成绩: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多人被长时间拖欠工资的群访案件很少再见到。工伤保险制度逐步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能够享受正常的工伤保险待遇。西安市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得西安当地户籍地农民工就医更有保障等。

(四)问题:享受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仍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农民工不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农民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还只是初级阶段。农民工休息休假等劳动保障问题还很多,需要逐步纳入议程。特别是外来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很多。

二、工伤权益保障应该成为西安当前劳动保障工作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理顺劳动案件办理程序是工伤权益保障的关键。

劳动保障是指以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为的总和。劳动保障制度的目的就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劳动保障的内容是主体的独立人格、法律地位和物质利益。随着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民工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已经不存在问题。物质利益成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最重要的方面。笔者通过对西安市许多农民工和劳动行政部门以及许多涉农窗口的调查走访,结合自己办理劳动案件过程中的经验,认为西安市各职能部门当前几年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工伤权益保障问题上。理由如下:

(一)农民工工资问题不是西安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最重要的问题。

1、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改善,且已针对建筑等农民工主要务工行业形成比较有效的解决问题长久机制。《西安市农民工工资保障办法》有明确的规定,各职能部门也已经形成比较好的工作配合机制。

2、西安市农民工劳动报酬结算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农民工工资实行当日结算。经历过去的教训,农民工更加成熟,会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支付劳动报酬。一旦不及时支付,绝大多数农民工会选择辞工。因此即使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一般也不严重。纠纷容易化解。

(二)劳动安全有保障,劳动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西安市各地党委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一直重视安全生产,狠抓劳动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三)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对于农民工而言属于初级阶段,不是近期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养老保险是和西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短期内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绝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养老保险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信任,自然也不会寄予很大的希望。

(四)休息休假等劳动权益问题是一个长久计划,也不是近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

享受国家法定的休息休假,对于农民工而言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中国农民工当前的劳动观念和生存现状决定了农民工的生存方式。享受国家法定的休息休假并不是农民工最关心的事情。西安社会发展程度也决定了这个问题不是当地党和政府近期工作的重点。

(五)农民工劳动权益中,工伤权益保障是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工伤待遇等。两个问题是农民工最关心的事情,一是劳动报酬,农民工怕的是干了活领不到工资,二是工伤待遇,农民工怕的是干活受伤了没人管。中国的农民工有一种朴素的牺牲精神,不管付出多少,他所需要的只是最基本的保障。这就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想法。如上所述,西安市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问题已经不是近期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西安市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比例非常小,工伤待遇无法依法落实的纠纷非常多。西安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员会等)普遍存在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不彻底不充分打折扣甚至严重违法的现象。工伤权益保障自然成为近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

三、西安地区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顺西安市农民工工伤待遇落实的法律程序。理顺法律程序是工伤权益保障的关键。

(一)十大问题:

1、工伤认定案件中个人申请工伤认定难度越来越大,劳动行政部门对农民工提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其行政行为已经背离了工伤保险制度的初衷。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待受伤农民工工伤认定申请后,很难接受申请材料,更难受理。

具体表现:(1)在证明劳动关系证据方面,要求必须有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关系确认的法律文书,其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基本不予认可。(2)用人单位注册在外省的,要求申请人提供未在单位注册地办理工伤保险的证明。(3)对农民工提供的证据材料做实质性的审查,不是形式审查。(4)决定不予受理但拒不出具书面通知,农民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比较困难。

2、先于执行形同虚设。笔者办理的案件中目前没有一个先于执行申请得到劳动仲裁委的批准。可以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先于执行制度并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3、举证规则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都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2008年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可以说,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越来越重。那么,针对工资标准等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证据,由单位举证,如果单位不能举证,则承担不利后果。但实践中,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以员工工资为例,个人提出的标准高,单位提出的标准低,双方不能达成共识。很多案件在仲裁审理中,用人单位把工资表藏起来并不出示,有的根本不举证,或者只是出具单方面的证明来作为证据。从证据的角度讲,用人单位有义务出示但不出示证据当然应该承担不利后果。而单方面的证明并不算证据,因此属于举证不力也应该承担不利后果。但现实中的情况往往是劳动仲裁机构听信单位的工资低的说法,并不采纳个人认为工资高的说法。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规则根本发挥不了应由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用人单位“锁在抽屉里的制度”经常会被采纳为证据。劳动仲裁委很少考虑公示送达的举证责任问题。

4、劳动仲裁委员会超期限审理。很多仲裁机构存在超期限审理问题。个别劳动仲裁委办理案件往往比法院的审判期限还要长,远远超过法律的规定期限(一般不超过45天,最长60天)。我们从某劳动仲裁委了解到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案件太多,办案人员不够。

5、劳动能力鉴定超期限。陕西全省都存在劳动能力鉴定超期限的问题。西安地区虽然不是最严重的,但一直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是内部规定。按照内部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分批进行,法律规定的期限没有任何约束力。

6、劳动行政部门以“只针对单位”为借口推脱农民工的合法合理要求。我的工作中发现至少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农民工个人查询工伤保险缴费记录时,被告知“只针对单位”;(2)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后,个人领取工伤认定通知书时被告知“只针对单位”;(3)查询是否纳入“老工伤”时被告知“只针对单位”。

7、送达程序存在问题需要完善。用人单位申请的工伤认定,劳动行政部门往往只送达到用人单位而不直接送达给工伤职工个人。个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往往只送达给个人一方,而不送达给单位。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来时间早,但送达时间比较晚。这些问题导致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发生新的矛盾,也成为用人单位推脱责任的借口。

8、“非法用工”案件劳动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伤残职工或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此,非法用工伤残或者死亡赔偿案件属于劳动仲裁案件受理范围。但现实中,劳动仲裁机构很难给予受理。

9、“老工伤”待遇不能落实问题仍然存在。从陕西省到西安市都很重视“老工伤”问题。从2008年到现在至少有三个以上关于解决“老工伤”的文件,对老工伤的确认和纳入社保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现在的问题是个别“老工伤”人员无法查实自己的“老工伤”档案,许多劳动行政部门不接待个人对“老工伤”确认等情况的查询,“老工伤”人员不能享受到真正的“老工伤”待遇。文件本身对“老工伤”个人没有明确救济途径,“老工伤”人员自行救济无门。

10、工伤事故兼民事赔偿(包括交通事故)的竞合问题上,劳动仲裁机构坚持采纳西安市政府规章《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补差”规定: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包括交通事故)的,先按民事赔偿处理,赔偿金额低于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其差额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而法院的主流观点是“兼得”。即对该条规定不予采纳而直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给予判决。这就造成了同样类型的案件得到不同的对待,从而产生了新的矛盾。

(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1、案件受理前坚持“形式审查”不做“实质审查”,即只对重点材料形式的完整性做审查,而不对证据材料的证明力作实质审查。无论是工伤认定还是劳动仲裁,对于弱势的农民工而言,举证有相当大的难度。案件受理前不应该进行实质审查,否则劳动行政部门等于是帮助用人单位做答辩,是对农民工的不公平。

2、实施用人单位异议制度。工伤认定案件受理过程中,针对证据材料不充分的申请人,在正式受理前向用人单位调查询问有关情况,由用人单位考虑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是否属于工伤等焦点问题提出异议,结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异议考虑是否正式受理。这对于保障农民工权益非常重要,一方面保障了案件受理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于劳动者的保护。

3、对于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等)严重违反劳动案件办理法律程序规定的情形严肃查处,彻底整改超期限、不依法受理、不接待农民工个人等违法情形。

4、深化学习,统一思想,要求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等)深化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特别是近几年实施的新的劳动法律法规,统一思想,严格贯彻执行。

5、加大对劳动保障部门的人才投入,招录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进入劳动保障部门工作,特别是招录一批通过司法考试甚至是具备法律实务经验的法律工作者进入劳动仲裁机构工作,弥补当期劳动办案人员缺乏的困难,让劳动案件办案人员也多一些法律思维。

6、长远来讲,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具有更大的独立性。特别是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仲裁员的独立裁决权应该受到尊重。尽量地减少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干预。

7、狠抓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工作。对于违法拒不参保或者少参保的用人单位严厉处罚。从根本上减少工伤待遇劳动争议。

8、《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是违法的不合理,其条文本身有逻辑性缺陷,应该尽早予以纠正。

(1)《工伤保险条例》对劳动者工伤待遇有明确的规定,并未有“补差”的限制性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属于地方性规章。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规定,应该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个司法解释也是支持这一观点。

(2)《西安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逻辑理论上存在严重错误,是无效的规定。首先,工伤享受的是工伤待遇,并非民事赔偿,两者性质不同。第二,无论是规定的名称、支付程序还是计算参考数据都不具备“扣减”“补差”的基础。

四、转变观念,统一思想,以人为本,依法行政,从根源解决问题。

针对上述违法行为,我们必须要有三个改变:

(一)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而不是“以政行法”或者“违法行政”。

西安要建设全面的小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必须依法行政,同时依法行政也是当今社会解决西安基层建设问题特别是农村农民各类问题的关键。而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是针对农民工依法行政的窗口。当前的情况是,劳动行政部门迁就了当地之政事,很多情况是服从领导服从会议研究服从政府命令,“以政行法”,严重违背了“依法行政”。劳动法规很多程序性规定被置之高阁,特别是最近几年颁布的新法,贯彻执行状况非常不好。这种情况导致的不良影响是深远的是广泛的是非常难以消除的。因此,笔者认为重塑劳动行政部门的“依法行政”是全市“依法行政”工作的重点。

(二)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法人为本”。

当前的情况是,在许多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农民工工伤案件上,农民工感受的是冷漠是敷衍是站在用人单位角度说话。无论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对于农民工都提出苛刻的要求,而对于用人单位多是听信顺从。讨好用人单位成为很多劳动行政部门的习惯性做法。这种状况必须纠正。我们不希望对于农民工有过分的偏袒,但起码应该认识到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起码应该做到公正执法。

(三)做到真正的“仲裁”,让劳动仲裁程序多一点司法色彩,少一点行政色彩。

仲裁应该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公正裁决,对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的地方性规定当然应该摈弃。特别是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更不能以政府会议研究、行政命令或者实际情况考虑的名义而任意变通。特别是案件受理审理期限送达等程序性规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在劳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尽量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少一点行政决定。毕竟是“仲裁”,要尽量做到名实相副。

综上所述,西安市农民工工伤权益保障问题突出,而西安市各劳动行政部门(包括劳动仲裁委等)不同程度存在贯彻劳动法律法规不彻底的情况,在执法程序和执法理念上存在一定问题,对于农民工工伤权益保障形成很大的阻力,更严重影响了西安市的形象。笔者有针对性地再次呼吁“以法行政”“以人为本”“依法仲裁”,改善农民工工伤维权现状,改善城市形象,这对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至关重要。

(作者余伟安,单位: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杜宏宠、雷海虹、管春燕《陕西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

篇11:沈阳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一、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前提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同时还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负伤、致残或者死亡。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类似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是指非工作时间内,具体讲是开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时间,譬如上班时间为9点到12点然后又14点到1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职工提前在8点30分到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时间到 18点半等等,均可以认定为“工作时间 1 / 11 前后”,但是有一点则特别重要,其目的必须是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为启动机器做准备工作,或者关闭机器后收拾与工作有关的机器、工具等。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必须同时具备,并且必须是在履行本职工作,这里受到的伤害是“非工作原因”,是来自本单位或者外界的 “暴力、意外等”所致。打比方,有人在职工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蓄意对职工进行打击报复,对其人身进行直接攻击,致使职工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等。

(四)患职业病的。

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因工外出期间”含因工出差以及因工临时外出办理业务等,同时必须是在发生事故时正在履行工作职责,即因工作原因外出,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时下落不明。

(六)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亦可认定为工伤。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2 / 11 火车事故伤害的。(最高院关于工伤认定的司法解释(2014年9月1日起施行)

“上下班途中”指从居住的住所到工作区域之间的必经路途,必要时间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还应该增加关于非法驾驶的问题,这种问题一般驾驶二轮摩托车居多,对于非法驾驶(无证驾驶的)的,达到交通肇事程度的,不予认定工伤。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这是一条法律上的兜底条款规定,由于工伤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仅需要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范性强制性规定,也需其他法律法规做出相应调整,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也应当纳入本条例调整的工伤范畴中。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是指:

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疾病导致死亡。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

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为工伤。

/ 11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工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针对转业军人的保护,军人在战斗中或者在履行职责中负伤致残,依据《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之规定,军人伤残对于经有关部门评残,取得伤残军人证的退伍军人,如果在用人单位旧病复发,视同为工伤。这主要考虑到革命军人为国家利益已经付出代价,为切实保障革命军人的利益而做出这样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工伤的四种情形: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以下四种情形可认定为工伤:

(一)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没有证据证明是非工作原因导致的;

(二)职工参加用人单位组织或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活动受到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内,职工来往于多个与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工作场所之间的合理区域因工受到伤害的;

(四)其他与履行工作职责相关,在工作时间及合理区域内受到伤害的。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答复中认为可认定为工伤的三种情形:

/ 11

(一)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5号)中认为,职工所受伤害只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规定,就应当认定为工伤。

(二)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认为:职工李某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认定为工伤。

(三)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职工参加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受到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1号)认为,作为单位的工作安排,职工参加体育训练活动而受到伤害的,应当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中关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相关答复中认为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一)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第61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 5 / 11 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9号)认为,职工受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三)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7号)认为,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在车辆运营中伤亡的,应当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认定是否构成工伤。(注:依据最高法院民一庭2013年的答复意见,个人购买的车辆挂靠其他单位且以挂靠单位的名义对外经营的,其聘用的司机与挂靠单位之间不具备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不宜认定其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有关的行政案件若干问题座谈会纪要(法[2008]139号)认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用人单位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恢复交通、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道路抢修、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晶的供应、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等过程中,临时雇用员工受到伤害的,可 6 / 11 视为工伤,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五)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国家机关聘用人员工作期间死亡如何适用法律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2号)认为,鹤岗市公安局东山分局东方红派出所临时聘用、未参加工伤保险、不是正式干警的司机王奎在单位突发疾病死亡,应由鹤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是否属于工伤、确定工伤待遇的标准。有关工伤待遇费用由聘用机关支付。

(六)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认为,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

(七)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应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236号)认为,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证据不能排除非工作原因导致死亡的,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和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11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二、2017年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一)一级至四级工伤伤残待遇

标准:

(1)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二)五级、六级工伤伤残待遇

1、标准:

(1)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2)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 8 / 11 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难以安排工作的,才发放此伤残津贴)

2、要求: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标准:

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工死亡待遇标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 9 / 11 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8%,实际增长5.6%。而这个数据,直接影响工亡待遇。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说明:如果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则上述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未参加工伤保险,则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故员工因工死亡的,近亲属可获得三项费用,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项费用标准如下:

1、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一般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故201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3616元×20=672320元。

因《工伤保险条例》在全国统一执行,故201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672320元,相比上的623900元,增加了48420元。这个标准没有地域之分,全国统一价。

/ 11

2、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这个标准同样每年会有变化。

公式:当地社平工资×6;

比如,北京目前社平工资为7086元,则丧葬补助金为7086元×6=42516元。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本人工资×40%(按月支付); 其它亲属:死者本人工资×30%(每人每月); 孤寡老人或孤儿: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初次核定时上述抚恤金之和应≤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篇12:工伤赔偿标准

江苏省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及标准一、一般工伤

1、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单位支付)

3、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单位支付)

4、康复性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辅助器具费(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6、工资福利(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月。)(单位支付)

7、生活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单位支付)

二、造成残疾的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本人工资24月22月20月18月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本人工资90%85%80%75%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五级的,每满一年发给 1.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六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 40%。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伤残等级和解除、终

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分别发给 1-3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周岁以下20-30周岁30-40周岁40-50周岁50-55周岁 55-60周岁 五级36302418126

六级30252015105

注: 20-30周岁含20周岁,不含30周岁,依此类推。

(注:用人单位破产、撤销、解散进行资产变现、土地处置和净资产分配时,按照标准的 120%发给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本人工资 12月10个月8个月6个月

注: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1个月0.8个月0.4个月0.2个月/1年

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发 40%。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伤残等级和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分别发给 1-36个月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单位:个月

20周岁以下20-30周岁30-40周岁40-50周岁50-55周岁55-60周岁

七级2420161284 八级181512963 九级12108642 十级654321注: 20-30周岁含20周岁,不含30周岁,依此类推。

(注:用人单位破产、撤销、解散进行资产变现、土地处置和净资产分配时,按照标准的 110%发给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领取:

(一)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注一: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

时的条件核定]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3、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4、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5、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6、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7、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注二:应按月享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未成年子女一次性支付至18周岁。配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和父母一次性支付至75周岁,最长不超过20年。)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苏州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注: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上一篇:四年级活动作文下一篇:在2005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展示仪式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