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2024-04-14

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共14篇)

篇1: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2018年文科十大热门专业排名 最好就业的文科专业排名

1、会计学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就业前景

会计学专业在全国多数省份都是志愿填报的热门专业之一。考生报考会计学的主要理由是“好就业,待遇高”。然而,四年后的就业状况是否与期待相符呢?多项统计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以上,大大高出全国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会计学同时也是失业量最大的专业之一。

这种现象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由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太多、招生规模太大,其毕业生供给量已经持续性超出市场需求。也就是说,选读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也更激烈。在会计行业中,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职位,如果能取得这个资格,那在人才市场上就游刃有余了。

.2、国际经济与贸易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就业前景

它曾经是一个热得发烫的专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外商引资、中外合资等项目的不断扩大,懂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许多大公司的“抢手货”。那时候,每年高考时,各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往往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就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 的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贸易组织的接轨,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当你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文商标时,当你 看到大街上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名车奔跑时,当你看到你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时,你就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继续热下去。该专业就业分布最多的地域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山东。、新闻学

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业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写作、新闻评论)、中外文学史、世界文化史、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等。

就业前景

新闻学是文科专业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以往只有老牌的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开办,现在则是遍地开花。不少高校认为设置新闻 专业是“投资小、见效快”,相 继增设新闻传播专业,一些新办的民营高校、独立学院,也纷纷设立,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规模空前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 有400多个,在校就读人数超过10万人。新闻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

然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 效益”的方针,为了减轻政府财 政负担,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据2003年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停办报刊共677种,其中削减、停办的多以行业报、地市报、县报为主。在 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2200多种;期刊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个。

.4、法学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等。

就业前景

十多年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到公、检、法、司部门工作,而现在,由于法学专业在高校“一窝蜂”上马,该专业的就业去向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除了极少数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或司法考试,走向与专业对口的岗位外,绝大部分毕业生是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学无关的工作。

该专业的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甚至有人在网上把法学专业列入“最难就业的十大专业”之列。

不过,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为后 盾,就没有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为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000万多家,仅有4万余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这些信息表明,我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还没有启动。随着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随着法治环境的改善,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5、物流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生产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学概论、城市物流学、国际物流学、仓储学、运输学、包装学、配送中心论、物流经营管理学、物流系统设计技术等。

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 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已经 成为本世纪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许多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筹划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把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 长点。上海市欲成为全球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深圳市政府将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三个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北京、大连、沈阳等城市都在加快制定物流 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天津已经连续多年每年拿出100亿元的资金用于物流基本建设,把物流产业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强势推进。

我国的现代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十二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6、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就业前景

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都迫切需要大量 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加盟,因此社会上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极大,本专业的学生不应有找不到工作的顾虑。可是,现实生活里,大量的工商管理类的本科生毕业即失业,这一方面是由于该专业扩招得太厉害,几乎所有以“大学”命名的院校都设有该专业,另一方面因为好多毕业生没有任何实 践经验,不能被企业拿来就用。甚至由于该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的东西太杂,没有一技之长,在人才市场上还要接受其他相关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挑战。

7、市场营销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营销策划、市场开发与产品推广、网络营销以及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具备市 场调研、项目招商、市场开拓与督导、新产品上市与推广、营销策划、客户服务、超市运营和连锁经营管理等能力和技巧,成为符合行业发展、企业需要和岗位要求 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市场营销、商务谈判、人员销售、商务礼仪、开店实务、门店运营、市场调研、助理营销师、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客户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应用、企业采购等。

就业岗位:营销员、营销(市场)策划、客户服务、市场督导、市场专员、营销管理、储备干部。

8、商务英语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等。

就业前景

目前,全国所有的本科院校几乎都有外语学院或英语系。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全国高校各专业的招生情况,英语专业招收本科学生的人数已经连续多年排在所有专业的第一名。如今,每年英语专业毕业生规模约在10万人次以上。

长期以来,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中国教育报》公布的资料显 示,2000年以前,英语专业毕 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学生工作后的新酬水平也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高出一大截。同时,他们考研也比其他院校容易得多,跨专业跨院校都比较方便。为什么?明摆着的事嘛,每年考研中榜者,都是沾了英语水平高的光,否则的话,你专业课成绩再好也是“一票否定”。

从传统的角度看,翻译方向就业面比较广,可以在文化、科研、学校、出版、经济、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研究、教学等工作。我国现有市场需求量较大、人才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主要有以下5个方向: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文书翻译。

就业方向:

教师:在中小学任教;

翻译:到外事、经贸部门从事翻译工作;

导游:在国际旅行社当导游;

其他:在各类涉外企业从事翻译及文秘工作。

.9、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和企业电子商务经营活动的操作技能,具备网站策划、网上开店、网店经营 与管理、图片图像处理、网络产品推广等技能,能够从事企业的网络采购、网络营销策划、网络推广、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络客服等工作,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符合行业发展、企业需要以及岗位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网络客户服务、电子商务应用、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上开店与运营、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网络营销策划实务、商品摄影技术、网络推广、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就业岗位:网络推广、网络策划、电商客服、网店美工、电子商务创业。

10、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大中型幼儿教育学校、幼儿园、早教机构、艺术类学校及亲子、幼儿英语等幼教机构从事教学、幼儿园学习项目策划师、幼儿园管理工作等。

主要课程:教育学、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篇2: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因此,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掌握文案写作技能,还应掌握其他一些技术,如计算机知识、经济学知识、外语等,方能胜任未来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在择业过程中,除了关注传统的求职项目,如企业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岗位之外,也应注意到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等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文科生比较占优势。而对做基础学科研究的纯理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在热门行业也有后天优势:基本功扎实,入手快。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可向相关热门转向,比如转向IT、金融、教育等行业。

小编认为,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讲,自主创业也是理科生不错的选择。有的学生在大学有一些很好的技术创意,获得了发明专利;有的跟着导师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学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成了有形产品。这些都可以作为创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创业,形成一条良性就业链。

怎么说呢,新的一年,有新的状况,新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专业就限定了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小编想说的是,无论是什么专业,理工类也好,文科类也好,只要自己有想法,有创造,就业前景都是很广阔的!

篇3: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关键词: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就业乃民生之本, 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我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还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从学科专业看, 2003年-2010年连续七年的排行都没有改变, 工科最高, 文科生最低。近几年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其主要表现为文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政府、高校、文科毕业生以及各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力保文科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高校文科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大学连年扩招, 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我国毛入学率为11%, 2004年为19%, 2005年为21%, 到2010年则为40%, 这一数字显示了我国高等教育过快发展的现实。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能给国家社会以及受教育者自身带来较高的回报。但是这些都是以教育者实现就业为前提的, 受多种原因的影响, 哈尔滨高校文科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2010年有63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而其中并不包括09年未就业的100多万高校毕业生。据统计, 2006年高校毕业生为413万, 2007年为495万, 2008年为539万, 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2.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和发展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反映。近几年就业率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重点, 就业质量问题却被其掩盖。调查显示近几年文科大学生就业薪金持续下降, 入职匹配程度也不断下降, 就业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3.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存在

据调查显示高校文科专业男女比率为1∶2, 文科生就业问题其实也可以说是女文科生就业难问题。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男女不同角色定位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就业性别歧视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雇佣女大学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潜在成本。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不仅增加了其就业的难度, 而且还造成了其就业后在就业待遇和就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

二、高校文科生就业难的原因

1.供求矛盾导致就业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科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实现就业, 而只有供求一致时才能实现就业均衡, 否则就会失衡;现在的许多因素造成了供求矛盾。[1]

(1) 高校扩招速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数据显示,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为413万、2006年为495万、2008年为539万、2009年为611万、2010年630万、2011年将达660万;大众化教育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 成为矛盾失衡的重要原因。国企减员增效、政府部门精简机构、事业部门的下岗分流等, 也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2]

(2) 总量和区域的供求矛盾也导致了就业困难的加剧。

基层和偏远地区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是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文科生很少愿意去贫困地区就业, 而中东部人才偏多, 就业压力十分突出。[3]

(3) 大学生的期望值与社会供给的人才价值结构性矛盾。

调查显示, 文科生选择外企、国内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关所占的比例高达70%, 可见就业期望偏激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其次, 再就业结构中, 企业岗位分布是成三角阶梯形的[4]。企业的中层和底层对求职人数需求数量比较大, 是大学生就业的第一平台, 而对于许多高校刚刚毕业的文科生, 由于与社会接触少, 对未来一直是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样导致就业期望难以与社会现实相吻合。[5]

2.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 受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 市场被分割成高级劳动力市场和低级劳动市场, 两类市场之间难以有效流动, 毕业生多选择高级市场。一个真正的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 就业网络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人为造成就业困难。[6]

3.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国文科高等教育忽视对学生职业教育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校文科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校企相脱节, 高校文科在不断扩招的同时, 未能及时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导致了一些专业结构性失业。[7]

4.文科大学生自身存在缺陷

大学生就业观念仍存在偏激的现象。一方面文科生的综合素质不断下降, 求职能力不足, 就业信息堵塞。另一方面根据我们的调查, 大学生对工资的期望过高。根据调查问卷显示, 40%多的学生期望工资在4000元以上, 40%左右的期望在3000-4000, 只有20%的学生期望在3000元以下。毕业生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 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高不成, 低不就”。过多的重视个人价值、个人发展和眼前的经济利益等, 这些主观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文科生的顺利就业。[8]

5.政府支持就业政策有待进一步强化

首先, 就业政策不够灵活, 就业形势时时都在变化, 政府措施滞后现象还比较严重;其次, 体制性坚冰是摆在毕业生就业面前的严重障碍, 如劳动力流动相关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就业领域还存在着失业率数据的失真;再次, 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6.我国处在产业链下游, 对高学历的文科大学生需求不足

郎咸平先生认为产业链总共有7块, 包括制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 其中“1”是硬生生的制造业, 是生造环节;“6”是产业链的软环节;而我国产业链的主要构成就是硬生生的制造业, 处在产业链的下游, 需求主要是理工科的技术工人, 而对文科大学生的需求度不高。

7.高校文科专业创业教育不足, 支持力度不够, 政策落实不到位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足1%, 而西方发达国家则高达30%, 可见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创业教育的滞后。虽然哈尔滨市很多高校开设了创业方面的课程, 但是创业教育基本上仍属于“业余教育”。国务院颁布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实施三个月遭遇尴尬, 大学生小额贷款零发放。大学生申请小额贷款需要办理各种各样的证件, 例如跑材料、办证件、找关系等。这一系列的门槛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考验, 甚至是一种不可跨越的门槛。

三、高校文科毕业生就业对策

1.政府应优化政策为文科毕业生创造环境

(1) 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创造就业空间。

如果我国的经济保持以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八速度增长, 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700-800万, 要着力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循环。

(2)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实现大学生的自由流动。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 国家应取消在全国范围内的制度性障碍, 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灵活运转。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人数增多, 原因不仅仅是过剩, 更多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当;[9]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户籍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尽可能优化中层和底层就业市场。

(3)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的支持力度,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政府可以根据当前支持大学生优惠政策期限比较短, 创业贷款额比较低, 创业初期缴纳社会保险金额高等实际问题具体落实政府政策。[10]在落实创业政策时, 重要是坚持做到和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创业规定要明确资金支持, 要提高资金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立创业者服务信息系统, 优化创业环境, 开辟创业绿色通道。[11]

2.高校应探寻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1) 创新校文科生培养模式。

首先, 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色将培养方案定位到应用性人才, 开展人才需求调查, 进一步细化职业定位, 明确努力方向, 最终顺利实现大学生就业。其次, 创新培养方式, 建立新的教育观念, 实行模块式教学, 多种方式授课。

(2) 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12]

教育需要校企共赢, 一方面可以借鉴企业大学的经验, 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企业大学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13]学校教育在培养适应职场环境, 有工作经验, 有实际操作能力人才方面的缺位, 呼唤着一种新的教育主体的出现即高校和企业的互动。

(3) 加强与老校友和客户的交流, 为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岗位。

首先, 高校应组织有经验的指导员对老客户进行回访和交流, 有的放矢地推荐文科生;其次, 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的社会关系为毕业生进行推荐就业;再次, 积极联系有为的校友, 鼓励校友为母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4) 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 就业指导要从新生开学时做起, 要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各个时期;其次, 要把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择业观教育、择业心态教育、择业能力教育以及创业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

(5) 加大创业教育, 以创业促进就业。

哈市高校应大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 创办创业园区, 建立师生创业实践平台, 并制定在校学生科研转化的激励政策, 成立相应的师生创业服务机构,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14]

3.社会要更新就业观念, 为大学生就业多创造条件

(1) 改变对文科专业的传统观念, 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我国很多用人单位, 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 很多文科生就业时面临着歧视。为此全社会应客观地对待大学生这一群体, 大学生就业问题背后是脑体倒挂的非正常就业问题, 正常的社会应是大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所承担的使命决定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 所以应积极地对待大学生的就业。[9]

(2)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

优秀的企业必然勇于承担责任;大学生是招聘优秀员工的主要来源之一, 企业应更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社会各方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为大学生就业积极贡献出应尽的义务。

4.文科生应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多渠道实现自身就业

(1) 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自身就业力。

文科生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其次, 要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自己的经验, 提高适应能力;最后, 要学会必要的营销技巧, 积极推销自己。

(2) 珍惜机会, 树立灵活的就业观。

篇4: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三大专业受市场欢迎

据介绍,所谓文科,其实是一种非常笼统的分法,实际上由于不同科目社会需求与热度并不相同,各科海归的就业前景也不尽相同。据目前就业市场来看,文科专业有三大就业方向比较受市场欢迎。

一是管理学专业。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饭店管理。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管理类人才,因而,无论是从就业率还是从薪酬来说,这些专业海归的前途都是较有保证的。

二是大众传媒类专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迅猛增长,传媒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些专业的海归,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是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也比较被看好。不过,相关人士也提醒文科学子们,职业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国内时可能觉得这条路最适合你,但出国后,接触了一些新的东西,思维会转变,也许会变更专业;再者,国内的职业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文科学子们应根据个人兴趣、经历及国内的就业环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

研究生学历受欢迎

现在很多人在求职时发现个人的工作经验与经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文科海归,特别是刚读完本科就回国工作的小海归对此头痛不已,不得不在有“道行”的老手面前败下阵来。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今后的职业规划如何,只要经济允许,都建议文科学子读完研究生再回国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读研之后,社会认同度、工作的起点和本身的专业知识都大大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从事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将得到质的提高,而人脉与社会经历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些优势都为其未来回国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篇5:未来文科专业就业前景排名

地质工程

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充实到生产、科研的第一线,少部分人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就读研究生,部分人进入到科研院所。按照人才服务领域的不同就应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切实实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的要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外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地史古生物》、《工程物探化探》、《工程力学》、《测量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

英语

培养目标: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篇6:文科哪些专业就业前景好

考生报考会计学的主要理由是“好就业,待遇高”。有调查显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以上。但同时,会计学也是失业量最大的专业之一。劳动力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NO.2 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曾经也是一个非常火热的专业。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就出现了“滞销”的迹象。

但是,当你看到商场里琳琅满目的货品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文商标时;当你看到大街上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名车奔跑时;当你看到你周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洋面孔时;你就知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还会继续热下去。

NO.3 新闻学。新闻学是文科专业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中开设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的有400多个,在校就读人数超过10万人,新闻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热门专业。

然而,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

NO.4 法学。据统计,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律师的数量仅为0.8个,这个比例不但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目前我国巨大的`法律市场需求尚未开发。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法律需求和服务还没有启动。法学类专业有法学、监狱学、外交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家政学、侦查学、治安学、禁毒学、思想政治教育等

NO.5 语言类。目前,全国所有的本科院校几乎都有外语学院或英语系。如今,每年英语专业毕业生规模约在10万人次以上。从传统的角度看,翻译方向就业面比较广。

篇7:文科哪些专业好就业前景好

文科可以报哪些大学呢?

1.高分数!分数高,选择面广,可以上更好的985.211高校,基本这些大学都设置比较全面的专业;

2.中等分,上普通一本大学,所谓普通一本大学就是不是985.211,但是是本科一批录取的.大学,这类大学实力比较强但是实际弱于211.985高校;一般来说,这类大学实力是该省认可度比较高的大学

篇8: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农业院校,优势学科一直为农学类、理工类等专业,而文科专业起步晚,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就业工作雪上加霜。根据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显示,毕业生离校时本专科生正式就业率达到68.67%,初次就业率达到91.14%,但从毕业生的学科专业上看:理工农科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文科生就业率,如正式就业率前三名的专业分别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5.83%、电子信息工程85.92%、信息与计算科学85.00%,而本专科正式就业率后三名的专业则几乎全是文科专业。学校近几年来的就业情况也基本上如此,说明农业院校中的文科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就业心态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成败的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几种就业心态

1. 期望值过高。

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互相攀比心态,而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在就业后能否学以致用。表现:一是工资要求过高。二是意向对集中于大城市和中心城市。

2. 自满。

现今的大学生,自信心较足,部分学生在择业中存在自负自满心态,对待单位和岗位,几乎都表示:“我一定能做好”、“只要给我机会,我会给你一个惊喜的”。一些学生表现的十分完美,但是在工作中却往往有眼高手低的现象。

3. 自卑。

与自负相对的,少数学生因为专业、能力、经验、长相或家庭条件等不佳,过于自卑,甚至可能盲目的随便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或不满意的单位签定工作合同或者与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4. 不想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文科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情况下,“不就业”一族却在悄然增多。自主择业、个人创业、甚至全职太太都成为不就业族为自己规划的主要出路。

二、大学生就业心态原因分析

首先、毕业阶段的复杂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内在原因。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差距与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而不断加深。

其次,高等教育体制过渡期的间题,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直接原因。

当前,高校进行大幅度扩招,就业岗位跟不上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无法完全满足毕业生的期望,作为农业院校的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而高校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新情况,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尚未有成熟完善的做法。这种状况是导致毕业生产生矛盾就业心态的直接原因。

第三、社会存在的部分不合理现象,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社会上严重的贫富不均、腐败丑恶现象,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第四、就业指导滞后,是大学生就业心态矛盾冲突的外在原因。

大学毕业就业过程中存在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但高校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方面往往流于形式、隔靴抓痒,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差,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加强大学生就业心态指导的对策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心态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得困难、挫折和冲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成熟,加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从“学校”到“社会”的环境变化、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各级政府与高校要积极采取对策,建立健全各项公平竞争、社会保障机制,并重视对毕业生的教育和引

导,就可以变压力为动力,帮助大学生找到能施展自己才干、实现理想抱负的合适岗位。

就业问题牵涉面广,具体情况复杂多样,除了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高校与各级政府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方能奏效。具体讲,应强化以下各项举措:

1.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强化主人翁观念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提高个人道德涵养,以增强文科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 帮助毕业生调整好就业心态。

我校现已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议增加针对文科学生的专项内容,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工办要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心理的指导、引导和疏导。

3. 高校应切实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招生就业处、学工办、社会等多方协助,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4. 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要给予大学生就业更多的支持、关心与理解。

篇9:从文科生就业难谈专业教学改革

【关键词】文科生    就业难     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然而,日益增多的毕业生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其中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建新(2008)列举了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缘由,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办法。马永霞、姜兴健(2010)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考证,发现艺术类专业和文科专业相对来说就业率低或呈现下降趋势。陈小丽、黄讷敏和钟林(2014)以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为例,分析影响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原因。纵观国内研究,大多研究倾向于从社会、高校和文科生自身等几个方面对文科生就业难的现象进行解释,但很少有研究者从专业教学改革角度分析文科生就业难的原因。本研究拟以专业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分析文科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文科生就业现状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几年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尤其是人文类基础学科,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人数甚至不到一半(郝珺,2011)。文科生面临的就业现状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用人单位提供给文科生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以北京某次研究生招聘会为例,45 家用人单位提供的725个职位中,适合文科类毕业生选择的不超过10个,且多集中在外语翻译等职位上。二、文科生就业领域正在逐渐缩小。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类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多局限在学校、研究所等学术研究型单位,而像心理学、会计等应用型专业,虽然有人才需求,但是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却很严格,大多数应届生并不符合要求。三、自主创业空间狭小。相对于理工科毕业生来说,文科生自主创业成功的概率非常小。

二、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高校文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现代观念,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进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所能和社会的所需错位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实施文科专业教学改革,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解决文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

高校应该以“应用型”为主旨,以就业岗位为参照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合理建构课程结构体系,改革课程内容。一方面,课堂内容的教学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专业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结合课外实习,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强调“应用型”,主要是指课程结构体系的建构和课程内容的设置应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例如,文学和文秘等专业可以开设公文写作类课程,指导学生进行公文写作。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各学科互相渗透,要想在某个领域中取得一定成就,仅有某一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因此,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广博性和精深性的有机统一体。很多文科专业之间都具有相关性,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第二辅修等形式给学生提供拓宽知识结构的机会。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教材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同一问题反复在几门课程中讲授。”(樊如霞,2000)因此,规范相关教学的课程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

(三)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委派专业基础课的骨干教师到企业、相关院校的研究机构“充电”,接受定期的培训学习,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技术员等不定期地来校开办讲座及传授实践技能,这既可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又使专业课程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四)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能力培养

用人单位分外强调学生的应用性专业技能,特别是动手能力,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自主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从选题、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实验方案、开题报告、实验实施、整理数据到撰写并修改毕业论文、课件制作及论文答辩,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严格的科研态度。

(五)发挥往届毕业生的桥梁纽带作用

往届毕业生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文科生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优秀的往届毕业生来学校给学弟学妹们传授成功就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往届毕业生也担当了信息传递的媒介和学生实习、就业的牵线者。他们毕业后在公司或企业担任重要角色,对企业需求人才的岗位有所了解,在征得企业领导同意后,会把这种信息提供给校方,这样学校在安排学生的生产实习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

三、结论

本研究以专业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解决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为高校解决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不过,文章的研究尚浅,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建新.从文科大学生就业难,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8(11).

[2]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3).

[3]陈小丽,黄讷敏,钟林.基础文科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为例[J].理论前沿,2014(4).

篇10:文科有哪些大学专业就业前景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就业方向:市场营销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

心理学专业: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日益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治疗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越来越深受社会的重视和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介绍:国际经济与贸易大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就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到外贸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及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到国家机关、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大型工商贸易公司或企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到各大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等。

管理类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大型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和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中、高层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每个企业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车间或部门,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市场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资金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越来越重视自身管理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应对政策变化、产业环境变化的能力。我国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而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也就成为了热门之一。

会计专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共有注册会计师7万多名,而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这个数字还差了至少35万。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使注册会计师成为未来几年我国炙手可热的人才,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会计师。

篇11:文科女生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

文科女生学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下面是我推荐一些适合女生学习的专业。

1、会展专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比如北二外在在原旅游类专业基础上就开设这个专业,因为世博会的推动,这个专业的发展趋势是不言而喻的。

2、商业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这这些专业也很好。

3、艺术管理 会议及大型休闲活动管理等。

4、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5、网络媒体人才,类似与在新浪和搜狐的网络编辑的月薪都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都在8000元到10000元之间。相信4年之后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目前,不少网络编辑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都颇有信心。

篇12:就业前景好的文科专业排名

学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较广。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至少急需35万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远远达不到行业需求。学工商管理专业能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和国际物流等工作,就业面十分广泛,待遇也处于各行业较高地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就业前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读国际贸易的.人才成了“抢手货”。盗了上个世纪末,国贸人才在市场上出现了“滞销”的迹象。所幸的是,近年来国贸专业又迎来了第二个春 天。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在国际商务领域的优势不言而喻,过硬的外语水平加上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计算机技能,自然可以获得了一份优越的工作。

新闻学专业:

就业前景:

篇13: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1. 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文科主要是研究人类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的科学, 大学文科专业设置主要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外国语言与文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管理学、教育学, 等等。我对我院198名2010届文科毕业生做了一次调查 (包括中文专业、英语专业、旅游专业、广告专业四个专业) , 调查结果显示, 有近9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工作不好找, 其中50%成以上的学生赞同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

1.2 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结合文科专业和文科大学生的特点,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1.2.1 体制的转变和改革。

过去文科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制、事业单位改革, 这些部门对大学生的新增需求越来越少, 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现在已经形成了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 对理工科的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文科大学生就业较难。

1.2.2 文科学科的专业性不强, 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各个高校都不断增加专业, 与理工学科, 相比文科专业建设投入较小, 因此许多高校一哄而上, 专业设置不规范,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 文科专业80%以上的课程趋同, 因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同质性, 加剧了文科毕业生之间的竞争, 同时也减弱了文科大学生的不可替代性。我对我院198名2010届文科毕业生 (包括中文、旅游、英语三个专业) 做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只有不到40%成的学生表示是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工作的, 其中主要是旅游和英语学科这两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的学生。

1.2.3 文科大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较高, 在就业时性别歧视严重。

我院为文科院系, 包含中文、旅游、英语三个专业, 在198名毕业生中, 男生所占人数不到30%。江苏省妇联针对本省《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情况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 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 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确要求“只要男生”或“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而在同等条件下, 男生签约率明显高出女生80%。

1.2.4 文科大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麦可斯—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当前大学毕业生亟待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依次为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等。而这些对文科大学生而言, 更是至关重要和必须具备的素质。根据招聘单位反馈:绝大部分文科大学生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实践经验, 他们既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或专业能力, 又缺乏工作经验, 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因此企业对应届文科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不断减少。

2. 提升自我同一性, 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正如前文所说, 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社会需求减少等一些客观原因, 又有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等主观原因。目前最有效地解决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是从文科大学生自身入手, 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重要的是个体在明确自我的情况下, 不断追求自我的发展。因此, 促进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2.1 自我同一性的内涵。

埃里克森从发展心理学和发展社会学角度, 于1963年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 此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自我同一性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社会现象, 也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 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 (1) 最基本的层面, 即ego-identity, 此层面的自我同一性为自我综合和个人性格的连续性, 指儿童期自居作用的私下或无意识的综合的基本信念; (2) 个人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 , 即自我 (self)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 个体表现出的一套目标、价值观和信念; (3) 社会同一性 (social identity) , 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2.2 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研究。

一项针对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的调查显示表明: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在年级间存在差异, 大一年级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呈上升态势, 因为大一阶段新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 迅速地整合和完善高中时代的自我;大二、大三年级出现复杂变化———先下降后上升, 这个阶段表明学生正在调整自己, 审视自我以适应新的环境, 重新达到自我平衡;大四呈下降趋势, 这是因为此时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时期, 面临就业、考研压力。同时调查数据也显示就业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大四年级这一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助于其就业。

2.3 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 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我针对我院毕业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对就业的了解主要来自学院组织的有关就业的讲座和相关就业指导课程, 但是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发展目标不明确, 很多时候出现随大流的情况。正如上文所说, 只有从自身出发, 明确自我, 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文科大学生才能应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此我考虑采取系统就业指导课程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提高文科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 以促进文科大学生就业。

团体心理咨询有传统心理咨询所无可代替的优势, 在学校心理健康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被许多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所证实。为了证明就业指导课程和团体心理咨询的相结合对文科大学生就业促进的作用, 我对其进行了验证。首先从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同学中随机选取数名自愿者, 经过初测和面谈情况, 筛选6名适合团体心理咨询的学生作为被试。对所有被试进行就业效能量表的测验, 同时采用观察法和自我表述法, 把被试在咨询过程中的作业及咨询结束后的个人总结、自我评价表作为评价咨询效果的方法。正如上文所说, 与自我同一性有密切相关的概念有很多, 其中自我概念与自我同一性更是有紧密的联系, 可以说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概念的高级成熟的形式, 它标志着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因此根据被试所具有的共性, 即自我概念偏低, 实验方案设计为6个主题活动:我是谁、自信训练、他人眼中的我、人际交往训练、自我探索、我的发展 (结束) 。此次团体心理咨询主要目标是改善自我概念。整个咨询为期6周, 每周1次活动, 每次活动为90分左右。

咨询结束时, 对所有被试进行第二次测验, 结果显示接受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平均分为3.3, 显著高于测试前的2.34分。同时被试的总结和体会也显示, 被试“可以更客观更清楚地分析自己, 评价自己;更加自信,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人际交往更加积极主动, 自我更加明确, 发展目标更加明确”。

目前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只有从文科大学生自身出发, 不断提高其自我同一性, 促进文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才能进一步缓解文科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 文科大学生就业更难。本文分析了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提出并论证了自我同一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文科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就业问题,自我同一性,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邬大光, 俞俏燕.单科类高校专业为何普遍趋同[N].中国教育报, 2006, (15) .

[2]茆汉成, 王欣.文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07.

[3]杨学新, 李小丽, 李小刚.我国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文科大学生为例[M].教育理论和实践, 2009, (29) .

[4]郭金山, 车博文.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M].心理科学, 2004, 27, (5) .

[5]王书.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概述[M].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10.12.

[6]刘辉, 赵琬姝.文科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实证研究[M].社会心理科学, 2011.1.

篇14:2018文科专业就业前景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

1引言

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高于理工科学生,这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如何进行文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就成了综合类高等院校就业部门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本文以内蒙古几所高职院校2011年文科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为样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希望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工作提出一点新思路。

2 调查问卷结果

2.1 欠缺的素质

临近毕业,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参加人才招聘会或者收集网络招聘信息进行就业的准备。他们在推荐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查,总结自身的不足。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认为自己最欠缺的就业素质有哪些?”,结果表明:22.56%的学生选择了“沟通协调能力不足”;57.1% 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工作或实习经验”,4.51%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4.5% 的学生选择了“职业资格认证取得不足”,一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和“承受压力、客服困难的能力不足”。

这种现象说明企业在用工时考虑更多的是员工培训成本的降低。企业更希望员工一参加工作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先熟悉、再适应、后创造的新手。而在校学生,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往往欠缺的就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验,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和组织社会实践的锻炼。

2.2关于就业地域的选择

调查显示,45.86%的学生选择了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17.3%的学生选择了去北京抑或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就业,30.83% 的学生选择了留在大学就读地,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去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农村工作生活。这说明我国的人才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依旧存在,教育媒体的引导作用不凸显,没有将需要的人才引入到人才需要的地区,一些大学生只是想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意识到蜗居的现实和竞争的残酷。相反,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会有更多地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使自我价值可以更好地体现。所以,高校就业指导应起到积极地宣传作用,做好人才分流和大学生择业心理疏导工作,为学校和社会的就业平衡做好推手。

2.3关于薪资的选择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资问题上,调查显示:25.56%的学生选择了初次就业的薪资区间在1000-2000元,42.86%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2000-3000元,21.05%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3000-4000元。较少的学生选择了薪资区间在1000元以下和4000元以上这两档。这说明大学生可接受的意向薪酬更趋于合理化,学生意识到现实条件下能力和薪资的结合已越来越紧密,片面地要求高薪是不切合实际的,唯有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充实自己才是个人薪资能力天平上的有力砝码。

2.4关于择业前最关心的因素

调查表明,毕业生在择业前最关心的因素已经发生了改变。44.36%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发展机会”;28.57%的学生选择了“工作是否稳定,有三险”。做出这样选择的绝大多数是女生,这和文科类学生中女生数量占相当大的比例有关;14.29%的学生选择了“薪酬待遇”, 6.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岗位和专业对口”。只有6.02%的学生选择了“工作条件和环境”。这反映出大学生的择业观日趋成熟,学生更加重视个人的自我发展,并不将经济收入作为首要因素。而让人尴尬的是,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没有优先考虑所学专业,只是以先工作挣钱为首要条件。这要求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进行引导,在专业设置上要更多的与社会需求接轨,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5 关于就业前景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对就业前景态度持“有压力但可以客服”观点的占大多数,为接受调查人数的57.14%;认为前景“非常乐观,充满信心”的有23.31%;“非常悲观,不知何去何从”的毕业生比例为16.54%。这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重的现状有很大关系,如果所学专业的就业现状不理想就会更加加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关于如何解决就业困难

本次调查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关于在“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上增加了学生自我表达的内容。学生可以分析社会现状,进行角色转换(如招就主任、校长、市长等)考虑就业难的问题。问卷显示:44.36%的学生选择了“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少”,10.53%的学生选择了“企业的不重视”;8.27%的学生选择了“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剩下的少数学生分别选择了“综合素质低”和“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在“解决就业困难”的问题上,8.12%的学生选择了“职业资格的认证”,23.99% 的学生选择了“了解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14.02%的学生选择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26.57%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14.39%的学生选择了“政府宣传、舆论导向,增加企业对文科大学生软实力的重视”,12.92%的学生选择了“明确自身定位,争取做到人有优我有特”。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能光靠学校自身的力量去解决,社会和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宣传也因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文科大学生在择业前也要先做好定位,了解社会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对职业技能的要求。除了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外,大学生还要具备勇于面对挫折、提高压力下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来解决困难。要增加就业自信心,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拓展思路,放眼未来,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勇于承担风险,凭能力就业。学校也可加大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普及课程,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性、实操性,提高學生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邓晓丹.孟桂云.文科大学生就业瓶颈与职业素质养成[J].现代教育科学,2007.

[2] 熊永忠.如何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J].教育科研,2008.

上一篇:回归分析研究生考试下一篇:王集小学“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