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七月私语诗歌

2024-04-24

和七月私语诗歌(精选14篇)

篇1:和七月私语诗歌

和七月私语诗歌

七月,你快点走吧!

我的灵魂随时都会清醒过来了

清醒过来的还有热恋和忧伤

它们随时都会痴痴地迷上你

迷上你的静谧和蔚蓝

迷上你的灼热和葱郁

/

七月,你若走了

我还会默默地爱着你

爱着你河堤边静静的流水和

摇曳的花朵

爱着你唧唧喳喳的云雀和

粗糙的事物

——细细的私语

/

七月,我本可以

去哜哜嘈嘈的地方

却走进了草长莺飞,走进了群芳

走进了狼毒花、刺玫瑰和羊齿草

/

七月的树叶

绿得总想说出一个又一个

相守的`流年,和稠密的私语

仿佛,它们为自己准备了足够的

微笑和惆怅,供自己辨认和斟酌

/

故乡的曲径哟!

你泛着七月的幽香

有人在你转弯的地方

把一个誓言说得海枯石烂

说到不言而喻

她相信,环顾四周或者撕碎一朵

稠密的花冠,就能安放自己的守候

/

我用一天的时间

触摸渴望,或者轻轻地安放自己

明天,我的欢笑和泪水

不知还能否跨越那条七月的河水

蜿蜒的悲伤

篇2:和七月私语诗歌

银河之上,一世的等待,几世的缘份,都化作了滴滴晶莹的泪珠,洒下凡间,留给世人无限的祝福!

在漫漫的人生中,我找到了你,是你给了我生存的信心,是你让我的生活从此不再平淡。我爱你!!! 哥哥好哥哥坏,七夕月饼给几块?哥哥好哥哥坏,巧克力只要七块!

银河陷落,爱意沸腾,总不比乞巧合欢。

千山万水飞难渡,何处离情诉?天涯地角几多愁,只有拥你入怀恨方休!

今天是七夕我很想你,你有空出来吃饭吗?晚上老地方见.吻你.

织女绣云锦,牛郎河西盼。鹊桥河间架,七夕终短暂。愿爱长相依,月儿永无缺。我欲银河逝,予两星永洁!

羽儿七夕卧梅苑,伟哥夜半望天边,牛郎织女遥祝愿,痴情鱼水永相伴。

无情的时空将你我分隔,但想你的心儿依旧难平,七七相见!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如果天有情,如果梦会灵,就让我的心爱到彻底,我对你的爱已无法说明,就象风吹不息,雨打不停,此情不渝。

独自莫凭栏,千里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你想我吗??

相爱永远,相伴七夕,七夕就是我们爱的证明!

好想朝朝暮暮,更想天长地久。思念悠悠,爱意浓浓。

思念是甜蜜的惆怅,它能把女性天生的嫉妒搓揉成忧伤,溶成一片浓浓的深情,像月光般皎洁、明亮。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牛郎织女都能在七夕相会,你我呢?

中国情人节, 你过了吗?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国情人,曰为节日,共度七夕,天长地久。

天上人间,七夕相见,今生前世,共枕同眠。

七夕祈愿: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

今日良辰,可否请美女共进晚餐?!

我们能在七夕开始我们的初恋吗?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是多么的盼望奇迹的出现呀!情人节快乐.

七夕许愿很灵吗?试一下?

茫茫星河,我无法找到你的踪迹;漫漫长夜,你能否感觉我的思念?

其实很多时候,人与人还是隔河相望,把那份最纯最真的情感永埋心中才是最美丽的。

篇3:和七月私语诗歌

2016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股市上下震荡加剧。在这样的市道下,作为业内投资专家,基金经理如何判断大势?又如何精选个股?诸如此类的话题既可让基金持有人更加深入了解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为持基树立信心,同时也可对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有鉴于此,本期“基金经理面对面栏目”特别邀请到了华商盛世成长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也是即将于5月26日发行的华商万众创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赵媛媛来聊聊对后市的一些独特判断,以飨投资者。

“我会在单边牛市降低换手率,而在震荡市增加换手率。在任何市况下,即大部分时间都坚持个股集中,但行业略分散的原则。根据我的实证研究,这样的风险收益比最优。目前我的实际策略是偏重自上而下,在仓位较灵活的情况下对行业、主题、概念进行择时,以后则随市场情况调整。”赵媛媛如是说。

六七月份A股会迎来良好的微观环境

对于后市,在赵媛媛看来,“六七月份A股会迎来良好的微观环境。”

赵媛媛认为,支持以上判断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外货币环境逐渐宽松的趋势明朗。“美国是全球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风向标。美国预期2016年会加息四次,到后来预期调整为2次(6月和年底各一次),变为加息1次,市场预期下一次美国加息时间为9月。国际货币的宽松会为A股中期走势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

二是国内货币财政环境。“目前,大家对当局提出的L型有些恐惧。但事实上,维持L型,在否定经济加杠杆的同时,另外一层意思是在目前的位置维持经济和就业的稳定。”赵媛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对目前国内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忧。从去年保险公司频繁举牌后边的杠杆资金,到去年底、今年初的房地产泡沫,到地产被压制后期货市场的疯狂,中国的流动性一直非常充足,只是大家在到处寻找释放流动性的投机机会。随着期货市场被打压,流动性会重新寻找机会。股市一旦回暖,将会吸引这些过剩的流动性。

三是需要解释一下市场的担忧:通胀和“国家队”。通胀最近两月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去年同期通胀基数过低,而这种基数效应在6月之后就会消失,并使得通胀一路下行。此外,之前“国家队”一直致力于把市场维持在一个窄幅波动的区间。业内普遍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养老金还在建仓。

赵媛媛总结道,“综上,国外国币宽松和国内中性略偏宽松给了市场一个较好的宏观环境。其他投机被压制,市场制度建设暂告段落和养老金入市、深港通开启、MSCI可能纳入A股,这些都给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环境。至于为什么可能是在六七月份,跟英国退欧被否,6月美国加息落空,养老金建仓基本完成,深港通开启时点有关。”

着重不同行业的择时和选股特点

2016年的A股市场,波动明显加大。对此,赵媛媛称,“在操作策略方面,我首先会重点关注不同行业的择时和选股特点。”

“我一般会自下而上精选两类股票进行长期持有。一是社会自发产生的服务型消费和商业模式的改变。目前新兴消费群体有着超乎预期的消费能力。他们用新经济赚钱,继承房产而不是自己花钱买,追求个性而不是名牌,追求当下享乐。因此,我现在看好的包括文化、体育、娱乐、颜值经济,如直播、网红、共享经济等。”赵媛媛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对这类股票的选择,本着第一阶段买龙头,第二阶段买转型股的顺序。对企业转型能力,我会仔细考察老板的战略格局和投行团队的履历和人脉资源。

“第二类长期持股的行业是战略转型且以后会不断出细则的政策型行业。政策必须有一定广度和深度,涉及数个行业,并且必须不停出细则。比方说,以前的‘一带一路’和‘京津冀’,这种类型只可能参与新能源汽车和国企改革了,选股上侧重龙头股。”

除了长期持有外,赵媛媛也十分注重短期轮动,“用来做短期轮动的行业包括:技术驱动型行业、一次性政策、价格驱动型。”

“短期轮动不需要严格选股,但时间卡位很重要。”赵媛媛称,“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自下而上选股者,也不是一个纯粹自上而下做轮动。偏重哪个是根据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和市场牛熊状况做选择。”赵媛媛表示,现在的情况是:投资者现在风险偏好低,新产品机构投资者少(机构对波动的忍受力稍大),最近几月,甚至今年都可能是震荡平行和震荡上行。因此,目前实际策略是偏重自上而下,在仓位较灵活的情况下,对行业、主题、概念进行择时,以后随市场情况调整。

篇4:风筝的私语诗歌

一、风筝

纸扎一个你

丝绞一个我

纸扎丝绞的风筝

你我成了孩童的玩物

又是命运的玩偶

你总是想离开我越远

我总是想把你攥的更紧

笑脸出伪装

没有定力是你的本性

你总把眼观投向多彩的天空

任由我碾转的思恋

秋风春暮里

一圈又一圈

一轮又一轮

你我的游戏

在你翻腾的理想中

失去了时间的光环

有一天

磨断了我脆弱的丝线

葬死在情欲的深渊

风筝在火中谱写下她的结局

你我在岁月中离散成

永远的永远

二、秋蝉

老树低垂的潭边

一声长长的哀号音

低迷了一泓秋水凄厉

揪断了老岩的直肠

那年秋天很悲凉

你躲进一片十八个冬的黑暗

只为承诺一个夏日相聚的等待

没完没了的蝉鸣

隐身去了流横汹涌的.欲海

还是久不见峡谷深幽的音回

写不尽

两三声孤猴的衷肠

三、摩围山飞云渡

——和马岩《摩围山飞云渡》诗

摩围老山撒酒狂

竟教马岩牧小调

飞云口里羌笛响

燕子却忘五里廊

奇花欲引秃顶汉

怪树招使花衣裳

阳伞难遮文女眼

高风轻抚玉人腰

怒喝三载悄然去

一望无垠无音柝

排轮站队呼茄子

何年玉杖击声嚣

四、烟灰

弹一指烟灰

美丽成袅袅青云

缸里找寻不到尘封的爱情

全是灰溜溜的失意

思恋倾洒进多彩的荧屏

收索寂寞

毫不顾忌烟灰缸的忍耐

哀叹凄婉

没有在意与她零的距离

黢黑的老场响起铜鼓

白发老儿拧起嗷嗷的幼子

刷新久违的情怀

篇5:秋日私语经典诗歌

一、秋风

风吻黄叶

跌落一地秋

狗尾巴草翩跹在寂寥的山脚

秋菊拼命秀着销魂的舞姿

晚霞举尽半生浮华

赶在日落前

开启尘封的记忆

任凭经年的往事裸露在这浅秋

风过

画不出你的轮廓

拾起泛黄的信笺

发现场景已模糊

风的眼神已藏不住心事

翩然而至

二、秋语

一弯冷月凉了秋

淡淡忧伤许秋风

似荒草蔓延

如洪水围困

一树秋蝉离歌绝唱

这片林温暖怀抱已渐凉

连雁儿都已整理好行囊

要去或许美丽不知何方的远方

桂花馥郁在西楼

我们的小院却已是花开荼蘼

今夜

把离愁装满杯吧

饮尽爱恨情仇

一抹流云抚孤影

一叶飘零道别离

午夜风起

墙角的勿忘我呜咽不语

三、秋韵

秋呢喃

串起摇曳的风铃

一盏清风抚麦浪

稻草人手舞足蹈

把风铃挂在甜甜的清晨吧

让晨露接一杯满满的.芳醇

寄给枫叶做情书

把风铃挂在迷人的黄昏吧

牧童的笛声会牵引着老牛回家

夕阳笑的忘了西下

把风铃挂在潺潺的山涧吧

它妖娆了山坡

羞红了杜鹃的脸

把风铃挂在你流转的眼波里吧

满溢浓烈的酒

望穿在一壶醉人的秋意里

四、秋思

斩断夏的藕断丝连

牵着天凉的手

秋潇洒转身

圆月开始消瘦

柳丝开始送别

树依依不舍地挽留

晚风挥一挥衣袖

深秋就此停留

一叶飘零

从此归隐于土

悲凉的故事已说的太多

心若倦了

不如携斜阳归去

为秋换个新颜吧

红的似火

黄的流金

田野上笑脸一片

彩色的秋天就来了

篇6:给女孩的私语 优秀诗歌

容颜易逝是女人最怕听见的一个词。

殿堂的钟声已经敲响,

古老的庙宇却不见踪迹。

年少的时光,荏苒,

天真烂漫的疯狂一去不复返。

此时的模样:

孑然。伛偻。拐杖。

在黄昏的巷隅下,

影子被拉得无限延长……

趁着青春年少赶紧采摘你的玫瑰:

用智慧浇灌你的.心田,

用真心培育你的花苗,

用温情感动你的观众。

再美的玫瑰也有凋谢的一天,

在黑暗来临之前,

尽情地享受太阳的温暖吧!

女孩的青春就像昙花一现:

初绽的日子是最美的时光,

青春靓丽,激情四射。

女孩啊!

请收起你羞羞答答的脸容,

紧紧抓住你的光阴,

找个人陪你潇洒的走一回。

太阳落山的时刻渐渐来临:

时光如果不能倒退,

那么,

请好好珍惜现在。

韶华一旦错过,

篇7:“夜深闻私语”

偏偏已有了先入之见——读张爱玲的《私语》,心中总还记着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什么书,一种虽不清晰、却很执拗的印象:“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即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不过,一卷读罢,闭目沉思,虽然从文字间已俨然见出一位十足的女性,却又决不是男性、特别是怀了欣赏与爱慕之情的男性眼中的女性。张爱玲也讨论女性,但有着清醒的意识,尤其不是站定了女性至上的立场,一味回护女人的种种“不是”。其实这也是不必回护的。说起来,女人的许多“不是”,与男人的也并无怎样大的不同,无非女人把它用在治家,男人则施于平天下——大世界中的是是非非,除了较之小世界更热闹、或更残酷外,难道还有什么相异。可那不都是男人闹出的纠纷么?但这已是旧话。如今,在一切统一的趋势下,女性在为求解放而不断向男性认同的过程中,已失去了部分或大部分“自我”,自然也包括了那许多“不是”。这样看来,那种种充满个性的“不是”,实在是不很讨厌的;倒是连这“不是”也变得和男人的“不是”一般无二的时候,才真是令人嗟叹了。张爱玲说:“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这也毋庸讳言——有美的身体,以身体悦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其实也没有多大分别。”这已算得通透之见。不过也还不妨补充一句,就取悦于人来说,男人与女人,真正也没有多大分别,只是男人在这后面隐藏了更多的内容罢了。

谈画,谈音乐,说跳舞,论写作,张爱玲总给人一种意外的惊喜——是么?竟是这样的么?虽然未必循着她的思路走,但至少被她从一种习惯了的崇拜中“拯救”出来,也想大了胆子用自己的眼光去看那早有定评的东西。至于能否像她那样妙语惊人,自然又是另一回事。

谈穿戴,谈服饰,我却只能万分惭愧自己的无知,而无法“投入”了。但仍然喜爱——便是喜爱那字词字句的拼接,甚至不要去想它的意义,就像《红楼梦》中的这一类文字。似乎这种不经意(也许是经意)的字词组接,就已经满溢着一种很可悦的情调,又似乎这种与众不同的造句方法,就显示着一种迥出众流的聪明与灵气,也正显示着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最令我感动的,却是这样一节不止一次被人引用过的文字:“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抉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若总是处在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境地,大约也不见得是怎样的快活。没有另一面,这一面也便无多意义。一种没有任何管束的自由,也许还会给人飘泊无依之感,觉得失去了栖居地,没有了归宿。故要只在那人生的一撒手——在经常的紧张中,突然有了那一刻的轻松,自己和自己开玩笑,和人生开玩笑,和周围熟识的与不熟识的面孔开玩笑。这是什么样的快活!

于是记起儿时常玩的“过家家”的游戏。玩的时候,是那样认真,那样“投入”,一切又都做得那样逼真。而一旦发生了什么不愉快,只消说一句:“不跟你好了”,就可以轻松自然地结束游戏,而且丝毫不影响再次相遇时的欢好如前。

我觉得,张爱玲就是那个“过家家”的小女孩。至少是,她虽然长大了,成熟了,聪明了,但只要她愿意,就随时可以回到游戏中去。

但也许我的感觉不对——她本来很深刻,却被我理解得肤浅了。不过,做那样一个小女孩,不是人生中的一个诱惑么?

篇8:七月的村庄诗歌

田野里孕育着青涩的果实

清澈绕村的小河

是她依恋村庄缠绵美丽的

双眸

袅袅飘飞的.炊烟

是她飘向远方的思绪

日子斑斓的在田野路旁疯长

花一样的欲望

绽放在绿叶梦中成长

我赤脚走在田埂

用心感受一下泥土厚重

的愿望

倾听一曲花开的旋律

轻采一声鸟鸣

去喂养我那瘦弱的诗行

满目稻禾微风中摇曳

一头老黄牛悠闲的在

渠旁草地上贪婪着青草

一群小鸟在枝头鸣叫不休

田野无休止的虫鸣弹唱

这些不仅让我想到

那些混然不觉流失的时光

所有的花朵

不管是否夏日结果

都不会错过春光

我看见那些可爱的父老乡亲

怀里揣着沉甸甸的金色梦想

把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伸向了田野

蘸着汗水痛爱的梳理着庄稼

我看见一颗老槐树

婆娑的喃喃细语着

伫立村口眺望远方

年复一年,日夜守候等待那些

从树上

飞来飞去的小鸟

篇9:七月的经典诗歌

冷热的两极,南北半球

你我,同心同受

轻轻地,难得的凉风温柔

请把你的好,用南雁驮上

千里之外,掌一杯香茗静候

琴调好了弦,期待你的定调

谱成了,等待你相和奏

南极?北极?地球?

请等我,在泪水汇成的江的哪头

我知道万事有由

你懂得天长地久

谁能告诉我

真爱何形?

真情何候?

《遇见》

雾浓深锁,落叶桐花

霁临末,淡缕青抹

池塘边,柳树下

远忆青梅竹马

青葱情初蕾

花绽晨霞

欲言又止,羞羞答答

只把春潮附画

热眸深怜,拟万言千发

惟剩一句:“你好吗!”

忐忑惶惶,恐今生石旁肩擦

言不由衷,心系悬崖

及笄之时,亭前别话

说经年后,于此论嫁

折柳为凭,勾指托假

泪存清风,愿附新华

某日鱼雁,小乔初嫁

燕尔新婚,英姿焕发

苦我长亭折柳

泪洒,一宵何话?

到如今,互鬓霜花

原指望,重履誓约当年话

惜无缘,叹初遇,情初驾

只是轻言许诺,何必如今问真假

《心沐》

薰惛如塑,又是夕阳归渡

半截残埂稀夜雾

悄悄然、百鸟销声树

旧时衣袂今时驻

温依然,只是前身不

柳下芳菲馨如故

可怜新人旧路

一揽清月相思诉

篇10:七月诗歌欣赏

关于七月诗歌欣赏

天上流着火,地上结着冰

乱了的季节

乱了所有相逢和分离的时序

我捡起折断的翅膀,藏在怀里

小心翼翼

害怕有人看见,我的疼痛

害怕有人,听见我哭泣

我找不到你了,即使我

穿越了流动的火,趟过了

寒冷的.冰

即使,我逆行了四季

也只来得及,看一眼你的侧脸

在风里消失

如果,我还能呼吸

需得借你的唇,度我一丝空气

可是你不在了,我只能

成,无根的草

慢慢枯死

我知道,同行的人

都会分开

都会有一个人先放开另一个人的手,转身

我以为我们,只有死别

没有生离

我告诉自己,是我

先放开了你

因为在这个七月里,每一天

都是四季,我已经等了你

篇11:生命的私语

从北京回到故乡桐城,又见到我久别的亲人,我知道自己理应兴高采烈,一副朝气蓬勃的姿态,让他们为我的成长而欣慰,然而,一连串的打击使我心头浓浓的乌云始终无法驱散,似有万重山般压得我呼吸艰难,对待乡里乡亲毫无热情,与亲友们在一起时也不免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沮丧。

在家乡过年,的确与北京有很大不同,这里的节日气氛格外浓烈,又可以放烟火,有许多在京城见不到的节日景象让人大开眼界,整座城都弥漫着热闹和喜庆,可我的心依旧是彻骨的冰寒。

大年初二,父母带我去表姑家串亲。表姑对我们非常热情,看到我六年后重归故里更是格外欣喜,我脸上带着勉强的笑,眼神中透着漠然。长辈们聊得很好,我却感到烦躁无比,像一块木头呆坐在椅上。这时,屋外传来一串童声笑语,表姑告诉我们是我的小弟回来了。我在上次见到小弟时,他才两岁,保姆带小弟一进屋,屋里似乎立刻变得暖洋洋的,小弟的欢声笑语似乎传出很远。小弟非常可爱,而且特别懂事,主动为客人送糖拿饮料。突然间,我注意到小弟的一只眼睛(左眼)没有黑眼珠,我感到万分惊诧,姑妈悲伤地告诉我们,一年前在一次玩耍中,小弟的左眼不慎撞到尖尖的桌角上,就这样永远失去了一只眼睛。

人们的哀痛并没有感染小弟,在得知我是他的表哥时,小弟更开心了。他把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脑儿往我怀里塞,可能是见到了我这个陌生的哥哥,小弟在我面前开心地又说又笑,而小弟的那只眼睛又为我的心平添了无限的酸楚,我更多的时候总是沉默。聪明的小弟看我一直没有吃他递来的糖,“哥哥,你不高兴吧,为什么你不吃呢,总低头不说话呀?”小弟一脸稚气地间我。不知怎的,我的咽喉有些发哽,我握住小弟的手,(可我却不敢看他的脸)小心地问:“你不难过吗?因为眼睛。”很快,我后悔自己不该这样问,很多事情八岁的孩子是已经懂的。小弟低下头,半天不作声,一会儿,他抬起头望着我,说:“我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了,他们和我在一起玩的时候都能看到比我更多的东西,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啊。可是,对别人还是要好好的啊!”我看到小弟脸上又出现了灿烂的笑容。刹那间,我的泪水一涌而出,我说不出我为何如此激动,小弟的最后那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它触动了我心灵中最柔弱的部分,在这以后的日子里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对别人还是要好好的啊!”

就在那天夜里,我一直没有入眠,小弟也许还不曾深切理解失去一只眼睛对自己的整个人生意味着什么,但小弟是坚强的,从他那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偏狭和脆弱。我整夜想着小弟的那句话,我整夜想着那个千百年来无人能解,许多哲学家为之探究了一生也找不到答案的命题——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是单向的,是短暂的,与历史、时空、宇宙相比,个体的生命可以忽略不计,都只不过是寰宇间的流星般逝去的匆匆过客,不留一丝影踪。人终究只有一个人生,但有着无穷尽的梦幻要寻,这一个人生又怎么够用啊?!仅仅只有这一个人生却为什么还要承受那应接不暇的苦痛和悲戚啊?!

然而,人生同时又是永恒的,天地间我再也找不出任何比人生更亘古不变的东西。雪莱说:“同人生相比,帝国兴衰、王朝更迭何足挂齿!同人生相比,日月星辰的运转和归宿又算得了什么呢?”面对人生的智慧和创造,面对广袤浩瀚的人生之爱,连时空和岁月都显得飘渺和脆弱。

篇12:我歌唱七月(诗歌)

我歌唱七月(诗歌)———献给党的生日南湖的小船 荡着新思潮的涟漪 载着中国驶进新航线 镰刀和铁锤 把七月的天空 镶嵌成一面旗帜漫卷的红旗 驱散旧社会的黑暗 迎来新世界的曙光 “七一”是一粒种子 播进中国的土地 长成为一个节日中国的七月 点燃红色的圣火 敲响嘹亮的晨钟 展开腾飞的翅膀 我们是七月的孩子 永远记得自己的生日我们的七月 踏上拼搏的路 高擎奋进的大旗 唱响奉献的组歌 我们是党旗上一缕红色 永远知道为谁飘扬用旗帜上的铁锤 和六千万份忠诚共同打造 锃亮的犁铧 悬浮的列车 载人的飞船 打造我们的铮铮风骨和钢 铁意志用旗帜上的镰刀 和80年的历程 我们收获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收获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

篇13:写七月的诗歌

它闪耀炽烈

迎风招展舞动它无与伦比的生命光彩

七月,盛满了鲜花与信念

它艳丽浩瀚

映照岁月飞扬着革命伟业的烽火云烟

历史的血魂凝聚着中国的巨变

七月的阳光永恒照耀着党艰苦卓绝的豪迈

七月的风雨漂洗的战旗震醒了中国的明天

七月,收获着无畏与奋进

七月,记载着血雨与苦难

我们高歌为七月的豪迈

我们自豪为七月的辉煌

我们骄傲为七月的神圣

我们开拓为自己任重道远

我们用炫丽的年华

织就奉献的围幔

我们用花样的青春

谱写无悔的人生之篇

七月,凝聚着奉献执着与无悔

七月,记载着永恒春蚕和烛焰

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

披一肩直上云霄的浩然正气

甩两袖任劳任怨的清风漠然

用永恒的激情托起每一个未来世界的太阳

篇14:诗歌《七月》赏析

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三千年前奴隶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西周社会的阶级矛盾。全诗八章:第一章总写奴隶从岁寒到春耕的苦况;第二章写女奴蚕桑劳动和怕被奴隶主恶少侮辱的心情;第三章写替奴隶主制作布帛衣料的过程;第四章写秋收后为奴隶主猎取野兽;第五章写奴隶为自己修补破屋过冬;第六章写奴隶主与奴隶的生活天壤之别;第七章写农事完毕还要替奴隶主日夜干活;第八章写寒冬为奴隶主储冰防暑和准备年终宴会。

这首诗虽不象《伐檀》、《硕鼠》那样有强烈的反抗性,但其中两种生活的对比是鲜明的。我们可以看到,奴隶们一年忙到头:男的种地、打猎、酿酒、凿冰、修缮房屋、准备祭品;女的采桑养蚕、纺绩缝制,还随时有受到奴隶主恶少糟蹋的危险。而奴隶们的劳动成果却全部被奴隶主占有,自己只能吃野菜、住破屋,连御寒的粗布衣也捞不到一件,终岁饥寒。奴隶主呢?却过着夏绸冬裘、酒醉肉饱的奢侈生活,年终还要举行大规模的酒会。从鲜明的生活对比中,诗人控诉了奴隶社会的罪恶,揭露了剥削阶级贪婪、残酷、荒淫的丑恶本质。这是当时阶级关系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宛如一幅农事速写连环画,每幅画面虽寥寥数笔,环境,人物却无一不生动。诗人有着较高的艺术技巧,他首先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衣、食、住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构成鲜明对立的形象;其次是分类直叙其事,一件件、一桩桩,如泣如诉,不作夸张渲染,真实感极强;第三是叙事中写景,画面以素描的方法构成,并与人物的心情相融合。叙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冬月北风叫得尖,腊月寒气添,粗布衣裳无一件,怎样挨过年!正月里修耒头,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汤送饭上垄边。田官老爷露笑脸。

七月火星向西沉,九月人家寒衣分。春天里好太阳,黄莺儿叫得忙。姑娘们拿起高筐筐,走在小路上,去采养蚕桑。春天里太阳慢悠悠,白蒿子采得够。姑娘们心里正发愁,怕被公子带了走。

七月火星向西沉,八月苇秆好收成。三月里修桑条,拿起斧和斨,太长的枝儿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里伯劳还在嚷,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朱红色儿更漂亮,得给那公子做衣裳。

四月里远志把子结,五月里知了叫不歇。八月里收谷,十月落树叶。冬月里打貉子,还得捉狐狸,要给公子做皮衣。腊月里大伙又聚齐,打猎习武艺。小个儿野猪给自己,大个儿野猪献公爷。

五月斯螽弹腿响,六月纺织娘抖翅膀。七月蛐蛐儿在野底,八月里在屋檐底,九月门口叫,十月床下移。火烟熏耗子,窟窿尽堵起,塞起北窗户,柴门涂上泥。叫唤儿子和老妻,如今快过年,且来搬屋里。

六月里吃山楂樱桃,七月里煮葵菜豆角。八月里打枣,十月里煮稻,做成甜酒叫冻醪,老人家喝了精神饱。七月里把瓜儿采,八月里把葫芦摘。九月里收麻子,掐些苦菜打些柴,咱农夫把嘴糊起来。(糊:音胡hú,糊口。)

九月垫好打谷场,十月谷上仓。早谷晚谷黄米高粱,芝麻豆麦满满装。咱们这些泥腿郎!地里庄稼才收起,城里差事又要当。白天割得茅草多,夜里打得草索长,赶紧盖好房,耕田撒种又要忙。

十二月打冰冲冲响,正月抬冰窖里藏,二月取冰来上祭,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里下霜,十月里扫场。捧上两樽酒,杀上一只羊。齐上公爷堂,牛角杯儿举头上,祝一声“长寿无疆”

[题解]

这诗叙述农人全年的劳动。绝大部分的劳动是为公家的,小部分是为自己的。诗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第二章写妇女蚕桑。第三章写布帛衣料的制作。第四章写猎取野兽。第五章写一年将尽,为自己收拾屋子过冬。第六章写采藏果蔬和造酒,这都是为公家的。为自己采藏的食物是瓜瓠(户hù)麻子苦菜之类。第七章写收成完毕后为公家做修屋或室内工作,然后修理自家的茅屋。末章写凿冰的劳动和一年一次的年终燕饮。

。《七月》当中的时间往往与自然物候变化、生产劳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五章中记录了自然界各个月份中昆虫的变化,“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昆虫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斯螽动股”的那一时节就是“五月”,“莎鸡振羽”的时节是“六月”,人们在昆虫活动的变化当中看到了时间的变化。第三章当中则直接用“蚕月”来代替“三月”,因为养蚕的季节是夏历的三月,“三月”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抽象独立的概念,它必然与具体的活动“养蚕”纠缠在一起。上古的先民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长年劳作当中,亲身与自然接触,通过感受自然物侯的变化安排生产活动,形成了他们原始的时间观念。正如李泽厚所说:“在远古原始时代,人们的时空观还经常与现实生活或某些特定的事物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什么普遍的形式”。[2]116

上古的先民们在感受与把握时间的同时,也将自我强烈的主观情感注入到了时间当中,使得本来很抽象的时间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第二章中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作为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当它与“载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春日”这一抽象的时间本身也让人觉得暖洋洋的;“有鸣仓庚”则更进一步将“仓庚”悦耳的叫声也赋予了“春日”。而在写到冬日的时候,则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正月和二月的寒冷,通过“觱發”和“栗烈”两个词语的描写,表现得绘声绘色,给人以强烈感受。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们不但用他们敏感的感官来感受时间,同时也用他们丰富的情感来体验时间,这

是他们切身地与自然相接触的结果。

如果细细地吟诵《七月》便会感觉到诗歌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仅是诗歌语言简短、韵律和谐造成的节奏感,同时也因为诗中的时间推移造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感。《七月》的每一章中的自然物候、人类活动,都随着时间的流动做着一拍一拍的演进。这样使得读者感觉时间的流动本身是有节奏感的,是一拍一拍地推进的。比如第五章当中“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变化着,“在宇”,“在户”,“入我床下”,节奏明快,步骤分明,而同时时间的推进也是一步一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就像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绵延伸展。它本身不具有节奏性,它的推进并不像《七月》一诗中那样,一拍一拍地秩序分明。《七月》中时间的节奏性,是先民们直观地把握时间、对时间进行人为分割的结果。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通过对自然物候变化的认识区分了节气,划分了四时,人为地赋予了时间一种有秩序、有阶段性的节奏。这样一种时间节奏,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原始先民对于时间的认识。

假如更深入地探讨一下《七月》当中这种时间节奏感的深层内涵的话,可以发现,隐藏在节奏感背后的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节奏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先民在生产劳作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强烈地感受着时间流逝中生命从沉寂到活跃,又从活跃再到沉寂的有序地、阶段性地变化,也体验着自身生命从旺盛到衰老的节律。《七月》中的春天,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阳光明媚,生机勃发;四月、五月则是“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生物旺盛地生长或活动。而到了九月、十月则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一片萧瑟的秋日景象;冬季又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万物又都归于沉寂了。生命的历程在这里展现的是如此的充分,时间在这里被赋予了鲜明的生命意识。

同时,从《七月》一诗中也可以看到,先民们虽然感受到了时间当中生命不可避免的生死盛衰的变化,但他们并没有感叹生命的短暂,而是努力顺应着变化,辛劳地耕作着,乐观地生活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生活的丰富内容。他们在初春辛劳地耕作着,在三月里伐桑、养蚕,在冬天里打猎、祭祀、宴饮聚会,他们有苦亦有乐。先民们在展示他们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三、时间的循环性与秩序性观念

《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而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结尾,记录了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生产活动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间点。时间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的圆。这在《七月》中并不是一个偶然,诗歌的第一章第三、四句写到“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转到了又一个冬天。这些都证明诗歌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

诗歌当中的时间的循环,其实正好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时间的流逝是周而复始的。上古先民在生产劳作中,以直观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感受到自然生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循环。朱良志先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生长,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多储藏,冬天则休眠,来年的春天又是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然而在先民们看来,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3]79事实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是一维延伸的,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绝不可能回头,这样一种抽象的时间是很难认识的。先民将自然生命的阶段性轮回变化赋予时间,使得时间也变得容易把握,具有了可预知性。在先民的时间意识当中,世界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状态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以多次重复,不仅仅是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重复,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因为从七月开始,经历一年的运转,时间

又会回到那个起点“七月”。

正因为上古先民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具有一种可把握性和可预知性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时间就具有了一种秩序性的特点。既然时间是可以把握,可以预知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时间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的时间也就有了一种秩序性的功能。历法中的时间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在《七月》一诗中的人类各种的活动都被井井有条地规定在特定的时间里。春耕就是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伐桑要在“蚕月”,甚至“蚕月”本身也是已经规定好的养蚕的月份;而“上入执宫功”也要在十月“我稼既同”之后。一切活动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时间在这里代表着一种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力量。自然物候的变化、人的社会生活都被纳入一个井然有序的时间系统当中。在后出的类似历法的《礼记•月令》当中,这种时间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假如人们不遵守这种秩序,会遭到“天”的惩罚。“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零落……”[4]198春天里进行夏天才能做的事,就会出现草木凋落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时间秩序的安排下,先民们的生活也显得十分有序,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累月地这样生活着,宁静而平稳。

《七月》中的这样一种时间的秩序性,也正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先民们的农事生产、狩猎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他们所生长于其中的自然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他们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自然的意志,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内涵。《七月》所表现的正是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生命律动中辛勤劳作,歌哭忧乐的生活状态。这也正使人想起了海德格尔最推崇的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200《七月》的诗意正来源于人们在时间的秩序中与自然浑然无间的和谐相处和诗意地栖居。

《七月》一诗中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来源于他们在辛劳耕作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虽然这种时间观念显得不够理性,太过于依赖感官,但却充满灵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时间观念,客观而直板,钟表是这种时间观念的最好的象征,它缺少那种让人生发想象的空间。在两千多年后读一读古老的《七月》这样的诗篇,感受一下先民们对时间的独特体验,也许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点

启发吧!

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在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在古代诗歌中恐怕无出《七月》之右者。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稼穑不知道农民苦。一年辛苦到头,看似在为自己忙碌着,实际上多数在为他人谋幸福:打了猎,大猎物要献给王公贵族,上好的裘皮也得进贡;送到田间地头饭食也要让官员来沾光;漂亮的衣服要送给达官贵人,自己则连粗布短衣也没有;除了上缴赋税之外,还得服劳役,为官家筑室造屋;年终庆贺丰收之时,要祝主人万寿元疆。农民们的日子正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而复始的劳作之中默默地度过。其实,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他们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怀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繁衍生息。

他们既不会像不愁衣食住行的富家子弟那样觉得生活空虚,也不会像文人雅士们对花赏月,一高谈阔论,伤感流泪,更不会像哲人们去思索什么生活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一类对他们来说不着边际的问题。实在,单纯,质朴,就是他们的特点。活着就是一切,就是最高的要求。对他们来说,生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活着。

因此,自然而然地,食为天,成了他们的生活信条。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他们的生活埋想。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成了他们自觉的职业意识。

这样的生活体验,触及到了最底层、最真实、最不允许有异想天开的层面。它实际得没有任何浪漫色彩,平淡得难以激起哪怕是小小的波澜,忙碌得几乎没有喘息的时候,辛苦得几乎直不抠。瞧瞧他们满是皱 《七月》,可以视为一个家族故事,而家族正是西周封建制下一个最小的单位,故诗序从中拈出“陈王业”的话题也不是没一点儿道理。王安石说:“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但它究竟是脚踏实地的劳作和建设,此中有乐更有苦,有易更有难。它不需要刻意粉饰,也无须努力编织一个美丽的梦想,但它一定滤去了生活中许多的苦难和不幸,因为诗只想保留时人眼中有价值的经验及心中甚以为亲切的风土和人情,使它保存在传唱于人口的旋律里。后来人们只看这诗中“无盗贼之扰,无官吏之搅,自食其力,熙熙嗥嗥,尊君亲上,一片承平,可称盛世”(袁金铠),怕是把它全认作了历史真实,而其实诗只是记忆之真实,是一个家族,对家族故事的记忆。

然而《七月》之好,尤在于叙事。它以月令为兴,颠倒错综,亦实亦虚,串连全篇,于是诗既有序而又无序,既散漫而又整齐,仿佛在讲述一年中的故事,又仿佛这故事原本属于周而复始的一年又一年。孙扩说它“衣食为经,月令为纬,草木禽虫为色,横来竖去,无不如意,固是叙述忧勤,然即事感物,兴趣更自有余”。陈仅曰:“《七月》为诗,八十八句,一句一事,如化工之范物,如列星之丽天,读者但觉其醇古渊永,而不见繁重琐碎之迹。中间有诰诫,有问答,有民情,有闺思,波澜顿挫,如风行水面纯任自然。”所谓“平平常常,痴痴钝钝,自然充悦和厚,典则古雅”,“又一诗中而藏无数小诗,一派古风,满篇春气”(牛运震),更是抉得其中好处。

叙事之好,好在事中有情。“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叙事,而把事嵌在了鲜翠流丽的背景中。懿筐、微行、柔桑,是《诗》中不多见的细微的刻画。但诗的文字与诗的意思正是平均对等,故虽刻画而不觉得刻画。“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是所谓“于不相涉处映带生情”(贺贻孙)。吴棠曰:“归公子而心悲,女子之爱其亲也;养老人于眉寿,男子之爱其亲也。”但这“伤悲”的另一面原是 “春女思”(毛传),或者不妨说“有女怀春”与“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正是一事之两面。郝懿行夫妇读诗的一段对话,恰好说着这样的意思:“瑞玉问:„女心伤悲‟应作何解?余曰:恐是怀春之意。《管子》亦云春女悲。瑞玉曰:非也。所以伤悲,乃为女子有行,远父母故耳。”郝氏曰“盖瑞玉性孝,故所言如此”,却不曾觉悟,只因《七月》表现的是家族中的个人,故偏偏由“伤悲”的一面宛转写来,且明明不离女儿之心,而一向不大谈性情的毛公,这一回倒是心明眼亮,觑得此中情致。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这是《七月》中的神来之笔,也真想说这是《诗》中最好的一句。《采苹》一篇之叙事与它有同妙,但它把时与地拉开得更远,主角衔着推移时令的游丝隐在最后,郑笺“自七月在野至十月人我床下,皆谓蟋蟀也”,所谓“古人章法多用倒插类此”(陆化熙)。宋玉《九辩》“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正是用了这一句的意思,虽然诗人的本意是哀,但“蟋蟀之宵征”读之却让人觉得可喜。后来姜白石《齐天乐·咏蟋蟀》中的“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也还是从“豳诗漫与”中来,而真的是“哀音似诉”了。

上一篇:李开复:怎样背单词下一篇:成都市购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