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11

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塑件化工厂2006年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8月11日)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塑件化工厂传达贯彻全国和××市关于厂务公开工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要求的大会,也是我们认真总结自身经验,抓典型树样板,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进而推进我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次重

要会议。××同志的报告,对去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行政主体如何做到“四个到位”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各单位都要认真传达贯彻,并联系实际,认真总结本单位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不足,采取切实措施,真正将厂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几个单位的经验很精彩,各具特色非常实在,很有推广价值。会后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从这些经验中可以看出,塑件化工厂厂务公开工作是深入扎实的,是富有创新的,也是成效显著的。为了进一步搞好厂务公开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一直强调民主,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从井冈山时期的“工农民主”到抗日战争期间的“人民民主”和“新民主主义民主”,再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都反复阐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特别提出: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清醒认识深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依靠方针,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稳定的切实举措;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需要;更是建立监督体系,减少工作失误,防止腐败发生,真正爱护干部的重要措施。

从塑件化工厂的发展历史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始终是两级党政领导自觉行动,是塑件化工厂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988年2月我厂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行政领导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审议,从此形成了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的制度,并在以后的职代会上逐步增加了向职代会报告财务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民主测评、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职工培训和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同时成立了若干专门工作委员会参与日常管理和监督,受到职工群众广泛认同和上级充分肯定,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2003年我厂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委领导,建立了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坚持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切实落实职代会职权;坚持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坚持厂务公开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了企业改革和发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建设对我们做好厂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思我们的工作,在前进当中还有矛盾,在发展当中还有不足。应该说,主要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一是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存在认识误区。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才有发言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仅是政治上的概念,因此工作中浮皮潦草、糊弄对付。有些职工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正在削弱,甚至已不复存在,因此对厂务公开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的确,在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是依照“股份”的大小说话的。但是,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一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确结合起来”。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国家还出台《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职工的有关权利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所以,在我国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两级党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务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国家的要求和这些法律法规,增强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当好企业主人。二是对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行政主体到位就是要把行政领导放到职工群众的对立面,接受群众监督,有些行政领导自觉不自觉地也有同感,导致压力很大。有

些同志简单地认为,厂务公开就是事无巨细都要公开,公开就是目的,对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纠正和整改,结果是只顾芝麻丢了西瓜,图了热闹,走了过场,并未取得多少实效,甚至还挫伤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并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地位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敲门砖,不愿把“有利可图”的事情公开,千方百计躲避监督,实现自己以权谋私的目的。国企领导干部肩负着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领广大职工实现小康的重要责任,一头是组织的委托,一头是职工的信任,不允许工作出现失误。要完成好这一重任,除了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还需要组织的监督、法律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但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莫过于群众的监督,来自群众的监督是一切监督的基础。我们搞厂务公开,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依靠群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这既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也是为了爱护干部。今天来的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大家都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通过实实在在深化厂务公开,使我们的民主管理更有实效。

第二,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抓住深化厂务公开的重点,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2002年6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国有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出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通知强调,厂务公开既要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又要公开具体内容、标准和承办部门;既要公开办事结果,又要公开办事程序;既要公开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公开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使厂务公开始终在职工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通知要求,要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及时引导厂务公开不断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推动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塑件化工厂党委按照以上要求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各单位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要紧紧抓住重点,严格标准,深入落实,务求实效,把厂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一是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搞好厂务公开,深化“严细管理年”活动,强化三基工作,规范企业管理。要把当前面临的严峻市场竞争和艰巨生产经营任务向职工公开,号召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同企业一起团结奋斗,实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要把“三重一大”问题向职工公开,让职工参与监督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确保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向职工公开,发动职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堵塞管理漏洞,完善规章制度,把严细管理落到实处;要把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前景向职工公开,增强凝聚力和搞好企业的信心。二是要紧密结合企业深化改革搞好厂务公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从1999年我厂进行减员分流开始,我厂党政每出台一项改革方案,都对厂务公开提出相应要求,特别是2005年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企业改制分流工作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的规范意见》,对改制每一阶段如何搞好厂务公开、科学民主决策都作了具体规定,各单位都必须认真严格执行。特别是今年正在改制的单位,一定要把上级和我厂政策原原本本向职工公开,把改制方案公开,让职工理解支持并自主作出选择;一定要按规定的形式表决,防止暗箱操作;一定要尊重民意,让职工自己选择好信赖的带头人,使改制企业搞好搞活,切实维护好职工切身利益。三是要紧密结合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搞好厂务公开,营造和谐环境,确保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职工比较关心的收入分配、竞聘上岗、改制分流中的去向、物业收费、住房改革、子女就业等问题,操作不好,就会出现矛盾,造成不稳定。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也要向职工讲清楚,取得职工理解,要充分相信广大职工的觉悟和水平。四是要紧密结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厂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要把上级关于防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向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把单位和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公开,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职工监督。要认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竞聘上岗过程中的民主程序,防止干部带病提职上岗。要把职代会民主测评干部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十个严禁、七个不准”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将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根据新的形势,××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决定对原有的厂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体到位,工会主动配合,纪委监督检查,职工积极参与”的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最大的特点是,在抓好党委“第一责任人”落实情况的同时,将行政领导“第一执行人”的责任落到实处,突出抓好行政主体的思想认识到位、领导体制到位、工作制度到位和具体措施到位这“四个”到位。应该说要求严,标准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委作为第一责任人,也必须做到责任到位。这就是:一是要落实好把握方向的责任;二是制定制度的责任;三是检查指导的责任;四是考核问责的责任。工会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要严格执行好厂务公开的民主程序,组织好职工积极参与,反馈收集好各类信息,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纪委要充分发挥好对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监督考核、效能监察、案件查处、奖惩建议的职能优势,保证厂务公开深入推进。二是要狠抓落实,严格考核,使厂务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各单位都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厂已经制定下发的《塑件化工厂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厂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若干意见》、《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厂务公开考核办法》、《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监督领导干部实施办法》等规定。把厂务公开实施情况纳入有关工作目标,统一到党建考核、廉政建设考核、文明单位考核和工会建家考核中,与双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和“四好班子”考核挂钩,实行厂务公开工作一票否决。要把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各项活动内容形成量化指标,在公开的数量、内容、频率和职工满意度上进行定期和严格的量化考核及测评,并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内容。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厂务公开工作的单位,以及对厂务公开负有领导责任的党支部、行政、纪委、工会负责人,要通过批评教育、限期整改、诫免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等方式实行责任追究。对违反厂务公开规定,造成决策失误,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使职工利益受到侵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导致矛盾激化,影响稳定的,要严肃查处。为了强化监督考核力度,××市已建立“两书一查”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厂务公开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建议书”和“厂务公开重大问题通报书”制度,将不定期地对各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并要求我们建立完善自检自查长效机制。为此,两级党委、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有关部门作用,通过强化厂务公开领导责任制、工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厂务公开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真正形成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把塑件化工厂厂务公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篇2: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会议既是塑件化工厂传达贯彻全国和××市关于厂务公开工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要求的大会,也是我们认真总结自身经验,抓典型树样板,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进而推进我厂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的报告,对去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对行政主体如何做到“四个到位”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完全赞同。各单位都要认真传达贯彻,并联系实际,认真总结本单位的成绩和经验,查找不足,采取切实措施,真正将厂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几个单位的经验很精彩,各具特色非常实在,很有推广价值。会后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从这些经验中可以看出,塑件化工厂厂务公开工作是深入扎实的,是富有创新的,也是成效显著的。为了进一步搞好厂务公开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一直强调民主,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从井冈山时期的“工农民主”到抗日战争期间的“人民民主”和“新民主主义民主”,再到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都反复阐述“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特别提出: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清醒认识深入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落实依靠方针,保障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稳定的切实举措;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需要;更是建立监督体系,减少工作失误,防止腐败发生,真正爱护干部的重要措施。

从塑件化工厂的发展历史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始终是两级党政领导自觉行动,是塑件化工厂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1988年2月我厂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行政领导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审议,从此形成了每年召开两次职代会的制度,并在以后的职代会上逐步增加了向职代会报告财务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民主测评、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职工培训和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同时成立了若干专门工作委员会参与日常管理和监督,受到职工群众广泛认同和上级充分肯定,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我厂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委领导,建立了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坚持以职代会为主要载体,切实落实职代会职权;坚持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坚持厂务公开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了企业改革和发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建设对我们做好厂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思我们的工作,在前进当中还有矛盾,在发展当中还有不足。应该说,主要还是思想认识问题。一是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存在认识误区。有些领导干部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才有发言权,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仅是政治上的概念,因此工作中浮皮潦草、糊弄对付。有些职工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正在削弱,甚至已不复存在,因此对厂务公开采取了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的确,在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东是依照“股份”的大小说话的。但是,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一再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正确结合起来”。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国家还出台《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工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职工的有关权利做出了进一步规定。所以,在我国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两级党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务必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国家的要求和这些法律法规,增强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广大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当好企业主人。二是对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行政主体到位就是要把行政领导放到职工群众的对立面,接受群众监督,有些行政领导自觉不自觉地也有同感,导致压力很大。有些同志简单地认为,厂务公开就是事无巨细都要公开,公开就是目的,对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纠正和整改,结果是只顾芝麻丢了西瓜,图了热闹,走了过场,并未取得多少实效,甚至还挫伤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还有个别领导干部,并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地位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敲门砖,不愿把“有利可图”的事情公开,千方百计躲避监督,实现自己以权谋私的目的。国企领导干部肩负着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带领广大职工实现小康的重要责任,一头是组织的委托,一头是职工的信任,不允许工作出现失误。要完成好这一重任,除了需要自己全身心投入,努力工作,还需要组织的监督、法律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但最经常、最及时、最有效的莫过于群众的监督,来自群众的监督是一切监督的基础。我们搞厂务公开,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依靠群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这既是保护国有资产安全,也是为了爱护干部。今天来的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大家都要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通过实实在在深化厂务公开,使我们的民主管理更有实效。

第二,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抓住深化厂务公开的重点,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6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国有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其中提出厂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与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通知强调,厂务公开既要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又要公开具体内容、标准和承办部门;既要公开办事结果,又要公开办事程序;既要公开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又要公开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使厂务公开始终在职工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通知要求,要密切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及时引导厂务公开不断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推动企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塑件化工厂党委按照以上要求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细则”,各单位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要紧紧抓住重点,严格标准,深入落实,务求实效,把厂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一是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这一中心搞好厂务公开,深化“严细管理年”活动,强化三基工作,规范企业管理。要把当前面临的严峻市场竞争和艰巨生产经营任务向职工公开,号召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同企业一起团结奋斗,实现全年各项任务目标;要把“三重一大”问题向职工公开,让职工参与监督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确保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要把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向职工公开,发动职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积极为企业建言献策,堵塞管理漏洞,完善规章制度,把严细管理落到实处;要把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和前景向职工公开,增强凝聚力和搞好企业的信心。二是要紧密结合企业深化改革搞好厂务公开,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从我厂进行减员分流开始,我厂党政每出台一项改革方案,都对厂务公开提出相应要求,特别是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企业改制分流工作中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的规范意见》,对改制每一阶段如何搞好厂务公开、科学民主决策都作了具体规定,各单位都必须认真严格执行。特别是今年正在改制的单位,一定要把上级和我厂政策原原本本向职工公开,把改制方案公开,让职工理解支持并自主作出选择;一定要按规定的形式表决,防止暗箱操作;一定要尊重民意,让职工自己选择好信赖的带头人,使改制企业搞好搞活,切实维护好职工切身利益。三是要紧密结合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搞好厂务公开,营造和谐环境,确保稳定。胡锦涛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职工比较关心的收入分配、竞聘上岗、改制分流中的去向、物业收费、住房改革、子女就业等问题,操作不好,就会出现矛盾,造成不稳定。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也要向职工讲清楚,取得职工理解,要充分相信广大职工的觉悟和水平。四是要紧密结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搞好厂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行为。要把上级关于防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向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把单位和领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行情况公开,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职工监督。要认真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竞聘上岗过程中的民主程序,防止干部带病提职上岗。要把职代会民主测评干部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十个严禁、七个不准”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将监督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第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篇3: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也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极为重要的一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经济形势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讲, 明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同时,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2010年我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按照“1234567”的财政工作思路,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 加大对经济发展、“三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过程中, 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继续支持保增长的同时, 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和根本动力。要在继续支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中央引导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财政部门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 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四是要把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1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需要,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 597.93亿元, 增长1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851.33亿元, 增长16%,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74.77亿元。2010年, 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 455.78亿元, 比上年预算同口径增长20.07%。

下面, 我就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组织收入, 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今年我们初步确定15%的增长目标, 与全国和目前了解到的兄弟省市财政增长指标相比, 这一目标十分积极, 但经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这样的增长目标, 是在深入分析省内外经济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策的。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我省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二是国家政策环境有利;三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四是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这些都为我省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 要继续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把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0年, 要更加突出“加强税源监控”和“提高收入质量”两个重点, 处理好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营造宽松财税环境的关系, 既要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保持财政收入的合理、稳定增长;又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注重涵养税源, 增强发展后劲。

(二)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要继续按照“八个一块”的思路, 积极“盘活存量”, 不断“扩大增量”, 突出“整合增效”, 强化“撬动引导”,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手段, 全力筹集建设资金。今年省上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共安排资金31.34亿元, 就是要保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各市县也要做好切实资金筹措安排工作, 继续保持并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说去年保增长主要任务是保产能, 今年则是要在调结构当中保增长,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在支持提升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 将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研究支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改进投入方式, 着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着力支持大型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新型洁净产品等环保产业, 着力支持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逐渐使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研究与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扩大和促进消费。要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 加快“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激活消费市场。四是用足用活政策。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快制定第二批拟取消的省级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现有财税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注重发挥协同效应。要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接, 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 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0年, 重点要在“三保、三完善”上下功夫。“三保”:就是要确保已纳入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民生八大工程“提标、扩面、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的资金需求。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计划投入民生八大工程资金321亿元, 比2009年计划投资增加68.75亿元, 其中省本级投入69.74亿元。重点是落实好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改革。“三完善”:一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三个对接”、“三个落实”;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专款整合力度, 集中用于支持民生八大工程。同时, 积极利用担保、贴息、奖励等方式, 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要积极探索, 在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盘活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同时,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 实行租售并举,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规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加快资金拨付,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 围绕推进“三化”,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 要继续把县域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一个重点, 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得减弱。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20条财税政策, 特别是各市区, 要切实把省上支持县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 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七大工程”, 继续支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菜。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 给予重点支持。在创新支持方式上, 要通过建立涉农企业贷款贴息联动机制,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拓宽“一卡 (折) 通”功能等, 有效调动信贷资本、社会资本, 提高财政支持效果。在县域工业化方面, 要围绕县域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城镇化方面,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支持重点镇建设相结合, 加大财政对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财政用于城镇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资金与“百镇建设”资金相结合, 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镇完善功能, 加快发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去年我们检查时发现, 个别地市还存在着截留中、省对县区资金的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五)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 责任重大。为此, 要重点在以下15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完善预算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 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上下功夫。当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预算编制较粗、年初到位率低、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2010年, 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 对办公经费、邮电费、车辆运行费、办公场所修缮费等费用进行跟踪测算,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定员定额标准, 细化预算编制, 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三是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下功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开展以来, 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集中支付有效的监督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 要将省级所有垂直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扩大中省专项资金动态监控范围, 将省级财政集散账户拨付到市县财政专户的资金及基础教育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担保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上下功夫。2010年, 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提高采购效率。加大电子化采购力度,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省级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纳入电子化采购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推动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标准化评标室进行, 实现“阳光采购”。五是在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下功夫。这方面主要是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对非税收入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将国家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六是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七是在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上下功夫。按照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的思路, 整合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中央与地方、财政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同时, 积极指导基层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 对上级专款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 大力推进资金整合;对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力度大、整合效果好的地区予以奖励, 扩大整合范围, 提升整合效果。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上下功夫。今年, 我们要着力抓好“四挂钩”机制的贯彻落实, 严格按照办法要求, 将资金向支出进度快、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市区倾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九是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上下功夫。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会议费用和出国 (境) 经费,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十是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继续扩大财政省管县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化乡镇财政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 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是在推进财政与金融有效融合上下功夫。今后, 对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农企业等贷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实施企业融资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十二是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上下功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依据, 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依据。2010年, 要认真总结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旅游促销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全生产资金、免费开放博物馆资金等12项财政资金纳入评价范围,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十三是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下功夫。各市区财政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 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适度原则, 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可承受的范围, 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要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政府性债务由财政统一归口管理并实行“下管一级”, 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运行情况,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十四是在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今年重点是围绕“四加快一考核”, 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缴税, 提高入库效率;加快应用软件系统的推广使用和支撑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按照“分解任务、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力度, 调动市县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是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等的监督检查为重点,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4: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企业发展

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发展政治文明的关键要义。推进厂务公开,是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提供企业发展动力、凝聚和谐团队合力、激发持续创造潜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力手段,目的是通过组织发动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实施群众监督,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团结和谐,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平煤股份一矿加强厂务公开,深化民主管理,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一矿成立了厂务公开组织机构,由党委、行政、纪委、工会等负责人组成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厂务公开主要事项;设立了以行政为主体的厂务公开工作办公室,明确各项公开内容、承办部门和责任人,同时成立厂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活动。修订完善《厂务公开实施方案》,形成了目标、考核、奖惩三大制度体系;建立了矿、区队、班组三级公开工作组织体系,把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融入到了企业经营的各个层面,从而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真正成为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加速器”和“倍增器”。目前,一矿厂务公开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共同负责,矿、区队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

2.把握重点,深入推进

一是把握职工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选准切入点,坚持认真公开。近年来,一矿每年都为职工办实事,使职工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积极贯彻上级关于增加职工收入的各项政策,在岗职工年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井下津补贴、班中餐等各项津补贴明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体系、住房公积金及企业年金制度不断完善;抓住国家、省关于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治理的优惠政策,建设了一大批职工住宅,美化、绿化了多个小区,显著改善职工居住和生活条件;想方设法帮扶困难职工,实现了“三不让”保障目标;严格执行上级关于调高离退休人员待遇标准的政策,确保了离退休金按时足额发放。

公开内容从公开一般性的问题向深层次的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等重点深化。如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任务、职工入股、股份分红等,通过牌板、宣传栏,在井口和办公楼前等醒目位置公开,并征求职工意见建议。职代会上职工代表积极审议企业重大方案,对全矿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生活福利、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矿长逐条对提案进行了解答和说明,并责成有关部门和责任人限期落实。

二是把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选准融合点,坚持及时公开,公开程度从公开办事结果向公开办事过程深化。如劳动人事合同的签订、结构工资分配方案、棚户区改造、住房分配、房产产权转换、人员招聘、首席技师、工程专家、首席工程师的评定等,在厂务公开栏内向职工公布工作的全过程。

三是把握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焦点”问题,选准监督点,坚持全面公开,公开的范围从公开领导干部职责向接受群众监督深化。对职工关注的全矿干部绩效考核结果、领导干部下井带班考核情况,财务预决算、大额资金使用情况,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涉及党风廉政建设焦点问题,及时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把握职工反映的“关键点”问题,选准公开点,坚持网上公开,公开的时间从阶段性向经常性深化。对职工普遍关心的月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工资分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丧葬费、抚恤金发放、医疗统筹收支、行政工会联席会问题答复、民主评议干部、阳光基金发放等专项,制作成厂务公开网页,把矿级厂务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到网络上,方便职工全天候随时浏览、查阅和监督,实现了厂务公开信息网络化。

3.完善制度,规范运作

为确保厂务公开规范化运作,有效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矿在持续抓好内容、范围、形式、程序、时间、标准“六规范”的基础上,推行“六项制度、两项规范”。

“六项制度”即:目标责任制度。修订完善了《厂务公开实施意见和方案》,把厂务公开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纳入到党政工作的责任目标。建立了考核实施办法和监督检查制度,制定了公开内容的实施细则及责任部门的职责,实行了厂务公开月考核制度,奖罚分明。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了以职工代表大会、行政工会联席会、企管会、计划会、经营分析会、安办会、厂务公开栏等公开制度。行政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厂务公开书面报告,同时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企业年度总结的重要内容。职工评价制度。充分利用基层厂务公开信息员和“四员”收集信息,将职工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整理传递给矿领导,督促整改。效能监察制度。根据基层单位生产、经营实际,结合厂务公开的内容,重点对有关单位执行厂务公开制度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开展效能监察,并在全矿聘请职工效能监察员,对投资决策、三产发展、职工福利、经营管理等进行效能监察,起到了很好作用。考核激励制度。按照厂务公开考核验收标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及主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考核情况与战线的副总、总支书记、区长的工资挂钩,奖优罚劣。责任追究制度。制定《无为问责、有错追究暂行办法》时,把厂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公开的程序、内容进行分解,定期检查,促进了厂务公开工作的全面开展。对不按规定进行公开的单位,依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

“两项规范”即:规范职工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建立职工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定期有矿级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接待小组,对来访职工随时接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利,及时解决各类问题。规范职工代表与行政对话制度。专门下发了《关于行政工会对话会有关事宜的安排意见》,组织职工代表与矿长对话,对行政解答的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向有关单位和部门下达处理意见书, 对落实情况,在“厂务公开栏”内及时公布,接受职工监督。

4.贴近生产,贴近职工

为确保厂务公开工作的进一步拓展,一矿结合实际调整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成员,对矿、区队、班组厂务公开的形式、内容、责任、时间、程序以及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规定。矿级做到改革方案、采掘接替、区队建设考核、行政工会联席会建议解答、工资分配情况、材料费计划和使用情况、月度经营计划完成(考核)情况、帮扶阳光基金、特贫基金收支发放情况、领导干部下井及带班情况等内容通过职代会、计划会、经营分析会、企管会、厂务公开栏、有线电视、内部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基层区队级做到工资、安全奖、材料费、建设经费等内容通过民管会、班组长会、队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

5.创新方法,有效监督

篇5: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饲料公司在这里召开厂务公开会议。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今天参加会议职工,并借此机会通过你们向全县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广大职工致以新年的问候。刚才,公司领导总结了××年工作。并就××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各位职工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工作非常细致、认真。通过厂务公开和企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企业发展,实现经济新的突破。县工会同志讲的我非常赞成。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理解厂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司法公开,都是我国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保证职工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依法参与管理的重要举措。年以来我县推行的厂务公开工作,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保障;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干群关系,化解干群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全县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企业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把厂务公开工作推向前进,抓出成效。通过厂务(院务、校务、店务)公开,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以人为本理念、民主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既能保证企业领导者依法经营管理,又能实现职工群众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目的。真正在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中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桥梁,共谋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厂务公开要做到五个转变

⒈从被动公开转变为自觉公开。六年来我县厂务公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企业领导和职工群众的认可,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但也有个别企业领导对厂务公开的认识还没有到位,热衷于搞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缺乏实行厂务公开的自觉性。有的企业存在假公开、半公开等问题。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无不重视职工作用的发挥,只有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职工才能够和企业同舟共济,企业才能搞好。厂务公开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和职工中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强相互信任,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实现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双赢。所以,企业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领导作风,把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监督,把企业做大做强。

⒉从“能人治厂”转变为依靠职工办企业。企业的任何一种管理离开了职工的支持和参与都是不行的,任何一项工作离开了职工的具体劳动就无从谈起。作为企业领导要真正认识到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办好企业的主力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职工为本,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如果我们脱离实际、脱离职工,企业就很难办好。所以,企业领导要尊重职工相信职工,把个人的智慧与职工的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好职工的权利,办好企业的事情。

⒊从个人说了算转变为科学民主决策。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有些企业的重要决策,厂长、经理总爱个人说了算,不注意发挥领导班子集体和职工的智慧,不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致使决策不佳或失误,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一些成功的企业,都能够自觉公开决策事项,听取职工的意见,集中职工的智慧,接受职工的批评和监督,把职工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决策成败的衡量标准,真正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减少和避免了失误,并保证了决策的有效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企业改革和发展。这是因为推行厂务公开、职代会的目的之一就是敞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开发和挖掘蕴藏在职工中的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从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中吸取营养,完善企业的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⒋从“暗箱操作”转变为阳光操作。有些企业领导习惯于“暗箱操作”,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管理的权威,才能把企业办好。所以在厂务公开中出现了打折扣现象,在公开中躲躲闪闪,搞有选择性公开、有水分的公开、“糊涂公开”,让职工“雾里看花”。有的公开内容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回避热点、焦点的,只公开一般的。这样只能是“职工不明不白,干部不清不白”使得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成为一句空话,严重挫伤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监督的积极性,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因而,企业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办事的透明度,实行“阳光操作”,做到直面职工群众,全方位公开,亮实情、交实底、说

实话,保证职工知厂情,通过厂务公开“给职工一个明白,还企业领导一个清白”,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出来、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企业腾飞和发展。

⒌从“私心杂念”转变为“公事公办”。如果企业领导有“私心杂念”,就会把事情办走样,甚至走向腐败。我们党提出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等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破除“私心杂念”,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一心为公的思想,时时想着职工群众,一切为了职工群众,事事依靠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职工的拥护和信任,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三、提高职工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保障,企业要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舍得投入,创造条件,这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有主人翁意识,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思想,通过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经济技术创新等项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决策,发挥各自的智慧和力量,进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发挥企业主人的作用,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增强明辨是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有超前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识大体、顾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把企业职工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企业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继续加大厂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厂务公开工作已引起了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通知。所以,全县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厂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认真抓好本系统、本单位的厂务公开工作。要加大厂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真正体现领导接受职工群众监督的诚意,体现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厂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真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组织实施,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纪委监督检查,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同志们,××年已经到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篇6:书记在企业厂务公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2005年11月15日)

根据2005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安排,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确定在这里召开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总工会民主管理工作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汇报会。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交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情况,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断深入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坚持用五中全会精神指导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就是要继续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事业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好地发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对深入推行厂务公开作出了全面部署。成立了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并于2004年11月份召开了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交流会议。2005年7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何勇同志听取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的汇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中央的部署,贯彻落实“两办通知”,切实加强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思路更加明确,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离党中央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期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发展还不平衡,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仍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下面,根据何勇同志在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的工作安排,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我就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从1999年天津会议以后,厂务公开制度在全国推行,发展很快。据统计,2004年全国已建工会企事业单位中共有31.6万个实行厂务公开,占总数的35.7%,覆盖职工7061.2万人,占总数的52.7%。今年以来,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又取得新的发展。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目标措施明确。各地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作为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相继召开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经验交流表彰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到会讲话,进一步明确思路,确定目标,采取措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重点工作突出,落实措施得力。各地在巩固、规范、深化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以加强改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各地普遍制定了规范改制工作的指导文件,对改制事项公开、职代会审议改制方案和审议通过职工安臵方案等作出明确规定,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改制的全过程,收到了良好效果。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行力度进一步加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集中的省份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非公有制企业比上有了大幅增长。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近几年来,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台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文件,许多地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立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部分省(区)己颁布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职代会条例的基础上,今年山西、新疆人大常委会相继通过了民主管理和职代会条例,一些省的条例已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或进入立法程序,还有一些省正在与有关方面开展立法调研。部分省每年都由各级人大和厂务公开领导机构对各地贯彻厂务公开条例、职代会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

(四)工作注重规范,逐步健全机制。中央企业已全面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不少企业厂务公开的内容由主要涉及职工利益、党风廉政建设向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内部管理等领域延伸。许多地方运用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制定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考核标准、操作规程、质量体系管理手册以及职代会操作规程等。许多地方建立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目标责任制、责任考核制、责任追究制。还有的省总工会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控制程序》对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职责、内容、形式、程序、制度作出了全面系统、操作性强的规定,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工作、各道程序、各个岗位都有章可循。

(五)督促检查普遍加强,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普遍加大了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有的成立督察组对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察,有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跟踪调查。部分省对这项工作问题较多的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和查处,有的单位被通报批评,有的企业主要党政领导人被戒勉谈话或被撤职。

总结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深入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务求工作实效,防止形式主义;必须坚持以职代会为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切实落实职代会职权,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必须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把厂务公开的要求融入依靠职工办企业的体制机制制度之中,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当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深入,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有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人担心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会影响投资环境,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有的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产生了松劲思想;有的企业经营者对这项工作甚至有抵触情绪。二是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开展得比较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企业相对薄弱,非公有制企业推行的难度较大;许多非公有制企业仍处于“空白”状态。三是运作不规范。一些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工作随意性大。有些改制企业的重要事项不向职工公开,改制方案和职工安臵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甚至搞“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权益受到侵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这些问题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坚持把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任务抓紧抓好。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以及今年1月党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健全厂务公开制度的要求,并做出一系列部署。这些要求和部署,体现了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体现了党中央对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坚强决心。

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要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在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拓展和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健全完善。

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和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制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安排,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建立机制,不断推进,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坚持把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载体。职代会制度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规定的企事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是“两办通知”确定的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职代会制度由国有企业首创,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深化。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深刻地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企业的重大问题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各企事业单位要普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有关重要会议都对在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职代会制度不仅在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得到巩固和发展,在非公有制企业也逐步推行起来,取得了成功经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最近通过的新修改的《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制企业都要实行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多年的实践表明,职代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事业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特征,符合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具有普遍适用性,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对这项坚持多年,得到各级党政重视和支持,为广大职工群众所熟悉和认同,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我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并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职代会制度建立在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政治上平等、事业上合作、利益共享的基础之上,它的组织办法、职责权利等具体规定,体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的要求。要坚持把职代会制度作为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重要制度来抓,从而为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搭建平台,为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畅通渠道,为企事业单位开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维权工作提供程序保障,使之成为企事业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要坚持突出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这个重点。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起主导作用。公有制企业数量虽然少了,但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今后四年内,国家将对2167户国有企业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两千多家企业共涉及职工366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职工人数多、企业包袱重,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比较差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难度很大,是一场攻坚战。搞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对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保护国有资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紧密结合企业改制的实际,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旗臶鲜明地支持改革,旗臶鲜明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组织职工参与贯穿始终,坚持把好改制政策制定关、改制方案审查关和职代会审议通过关,坚持改制事项及时公开、全面公开、全过程公开,努力做好矛盾的化解和疏导工作,确保国有企业改革能平稳顺利地推进。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70%以上。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关系到民主政治建设能否在基层普遍落实、包括一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维护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据统计,2004年全国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的达到15万个,占总数的32.6%,覆盖职工2787万人,占总数的46.7%;实行厂务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I1.8万个,占25.7%,覆盖职工2329.9万人,占总数的49%。实践证明,非公有制企业不仅能够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而且也可以摘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因此,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同样适用于非公有制企业,法律赋予职工的合法权益在非公有制企业必须得到维护,这一条要作为一个原则毫不动摇地坚持。当然,非公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逐步规范的过程。现在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已经有许多成功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逐步规范提高,形成适合非公有制企业性质、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的有效办法。

(四)要坚持健全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职工群众关注程度高,工作难度大,加强领导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几年来,在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从上到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健全和完善这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厂务公开的推行和深化至关重要。各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任务,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行政是实行厂务公开的主体,要推动企业行政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执行制度到位,各项措施到位,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融入企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之中,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健全制度、推动立法、依法推进,是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要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掌握和分析制度执行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并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制定新的制度,逐步形成健全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要把重要的制度规定上升为法律法规,逐步把厂务公开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促进立法工作,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对近年来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成功有效的做法,要逐步条理化,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纳入到法规中去,成为进一步推动、指导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发展的有力武器。

三、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国有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要切实加大国有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两办通知”的要求,做到企业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厂务公开听取职工意见,并提交职代会审议。该提交职代会审议的没有审议,该审议通过的没有审议通过,有关方案应视为无效。特别是职工安臵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关闭破产所需资金不落实的有关方案不能实施。企业领导人员违反职代会决议和厂务公开约有关规定,导致矛盾激化,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要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争取有实质性的突破。非公有制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应以协调劳动关系为核心,以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基本内容,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以共谋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为目标。推进这项工作,态度要积极,步伐要加快,步骤要稳妥,成效要显著。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典型引路,渐次推进,规范运作,不断扩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覆盖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协同有关方面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建立职代会制度,条件具备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建立职代会制度。非公有制企业职代会制度建设,不能照搬公有制企业的做法,当前应当把重点放在扩大职代会建制上,放在规范职代会民主程序上,尽早把职工依法有序行使民主权利的平台搭建起来,然后再通过实践逐步健全完善。在县以下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集中、行业集群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等,应积极推广建立联合职代会、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在一时尚未建立职代会的非公有制企业,要积极探索民主管理的其他实现形式。对近年来一些企业实行的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民主议事会、劳资恳谈会、民主协商会等新形式,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注重提高实效,达到职工认可、制度健全、运作规范的要求。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立法。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办、国办重要文件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把相关的配套制度尽快建立起来。要在普遍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今后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责任制、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职责,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二是推动各地和企事业单位认真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制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进行规范,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成为企事业有章可循的日常管理活动。

要进一步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立法工作。尚未立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在制定出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指导文件的基础上,借鉴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地方立法的成功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立法进程。要注重制度创新,争取就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立法中有所突破,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深入推行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已经颁布法规的地方,要积极推动法规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协调有关各方开展执法检查,在依法推进上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各级厂务公开领导机构要围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掌握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总结基层创造的新经验,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对策意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思路,指导和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要加强对各种类型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分类指导,当前要着重抓好健全民主程序、开好职代会的政策指导,促进企业的规范运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要在运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创新。要认真总结运用IS09000标准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推行面。对近几年来企业创造的联合职代会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职代会质量评估、职工代表竞选、职工轮流参与公司高层决策和管理、企业重大事务决策听证、厂务公开监督信息员、招议标职工代表监督员等制度和形式,各地要认真总结,健全规范,逐步推广。

上一篇:写爷爷的作文700字: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爱下一篇:温度补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