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家里客人需要的礼仪是什么

2024-05-07

接待家里客人需要的礼仪是什么(精选2篇)

篇1:接待家里客人需要的礼仪是什么

家里来客人礼仪的教育

讲文明、懂礼貌、从容大方接待客人的宝宝通常应该是这样的:

1.家里来客人时,宝宝出门相迎,并和客人打招呼。对初次来访的客人,宝宝知道问父母怎么称呼,并知道请客人就座,倒茶递水。

2.如果客人来时成人不在场,宝宝知道请客人坐,并通报父母或其他长辈。

3.宝宝对客人的问话要有礼貌的回答,不害羞,也不随便开玩笑。

4.当父母与客人谈话时,宝宝知道安静地在一旁看书或玩耍,不插嘴,不乱跑,不发“人来疯”,更不能当面或背后取笑客人。

5.如果客人是来与父母谈工作的,宝宝在父母示意后,要知道离开,到别处去玩。

6.父母请客人吃东西时,宝宝也一同招呼。从不自己跑过去把糖果等都抓入自己的口袋。

7.当客人在家就餐时,宝宝会帮助家长摆放桌椅碗筷,端饭端菜,然后请客人先入座。

8.吃饭时,宝宝请客人先动筷子,不自己抢吃抢喝。

9.如果客人送给宝宝礼物,宝宝懂得向客人道谢,并且根据父母的示意决定是否在客人面前打开礼物。

10.如果客人带来了小朋友,宝宝会主动招呼小客人一块去玩,分给他玩具或图书,拿糖果招待小客人,不欺侮对方。

11.当客人离去时,宝宝知道起身相送,说“再见”,并请客人以后再来。

应对策略:

1.父母可以教宝宝下面这首接待客人的儿歌,宝宝会通过儿歌记住待客的礼仪:

门铃响,客人到,开门迎客微微笑。我请客人屋里坐,倒杯茶水问声好。

小伙伴,来我家,我请他们快坐下。分图书,发水果,亲亲爱爱像一家。

客人告辞要回家,我送客人到楼下,挥挥手,说再见,礼貌待客人人夸。

2.平时,父母可以和宝宝玩“招待客人”的小游戏。妈妈可以把一些礼仪知识要点融会贯通到游戏中去,宝宝就能更好地理解,只要宝宝有兴趣,游戏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玩一次。当真正的客人来时,为了消除宝宝的紧张,也可以告诉他,今天的招待客人小游戏增加了新成员。

3.在客人来之前,父母让宝宝参与做一些接待客人的准备工作,如准备一些饮料、糖果、点心,或为小客人准备玩具、图书。与宝宝共同创造一种迎接客人来到的气氛。

4.需要让宝宝当小助手时,最好是先从他拿手的活儿做起,这样不仅会增加他的自信,也更能让他在客人面前表现得自在轻松。最好不要让宝宝端热茶、咖啡一类的饮料,以免烫伤宝宝。切忌强求

篇2:接待家里客人需要的礼仪是什么

一、动画的人文属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电视逐步在中国普及以来, 很多人特别是70年代出生的人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不同程度地迷恋动画。“变形金刚”、“阿童木”、“葫芦娃”等动画形象早就与那个时代的其他记忆一起被他们深刻铭记, 这些形象也自然地成为了他们喜欢和崇拜的偶象, 就如同今天孩子们眼中的“名侦探柯蓝”、“流川枫”, 还有近期异常火爆的国产动画片中“喜羊羊”、“灰太郎”一样。为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动画片仍然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有人认为看动画片会使人有满足感、沉醉感、使人感动, 会勾起童年的回忆。其实, 动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 主要缘于其与我们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也就是其突出的人文属性。

(一) 动画能愉悦人类的精神心理。

“艺术缘于生活”, 动画的可人之处是它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艺术地表现了出来, 人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曾经历过的某些片断, 进而在回忆、慨叹、甚至感动中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如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善意的诙谐感就是人们生活压力的缓解剂。她不爱做作业, 上课迟到, 懒惰, 整天不想上学,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耍赖皮要父母买。这些动画情节往往就会勾起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而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这样的动画作品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凝聚着人类集体或个人的欢乐、忧愁、悲伤、喜悦、焦虑和希望等感情, 因此才会成为我们的需要。一方面, 我们把自己的种种内在需要和感情通过动画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在动画中找到人类各种感情的表达;另一方面, 我们也从这些凝聚着人类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动画中观照和体验我们的情感和内在需要, 并从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缓解, 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一个理由。

(二) 动画是对空缺现实的想象性满足。

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二个理由在于:现实境况都是不尽圆满的, 在我们的现实需要和满足之间或多中少总会有些落差, 我们总是生活在不断需要与暂时满足的矛盾关系中, 一个愿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或更多的愿望。从个体方面来说, 每个人都生活在需要——缺乏——满足——新的需要这种无尽循环的矛盾境况中;从人类整体来说, 存在着历史的必要要求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如同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样。然而, 任何社会条件都不能全部满足人的所有需要和愿望, 我们人类时刻处于现实缺乏的境况中, 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想让自己的愿望取得实际的成就和满足, 这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一厢情愿, 而且这种要求会使我们每个人陷入痛苦的泥泞中不可自拔。这样, 我们就需要一种方式来想像性得满足和实现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从心理上去超越现实的困境。拿美国动画片《超人》举例, 1941年, 漫画《超人》被超过三百种报纸每日连载。以“超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剧, 更是在此后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 “超人”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成为美国动画英雄的典范, 随之而来的《蝙蝠侠》《闪电侠》等使英雄主义成为美国动画的主题。美国人对现实生活中暴力、抢劫、治安问题的不满促使了“超人”的诞生, 这些虚构的英雄的创造和风靡都是因为人们对于现实境况的不满, 人们需要在“超人”身上寻找到一个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平衡点。动画片中, 人类被设定为会飞的、能变身的、甚至是长生不老的, 这些都是人们对梦想愿望的寄托和释放, 都反映出动画是对现实缺乏的想象性满足。

(三) 动画象征着人类的诗意存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话说过:“人诗意地居住。” (1) 人的生存本质是诗意的, 也就意味着人从来都不会满足于现有的生存境况, 人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有提高自己生存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能力。而动画, 它在美好的理想社会没有成为现实的漫长岁月里, 在人类及其个体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中, 以及在人们的困惑、茫然、焦虑、缺乏等等现实境况中, 担当起超越现实局限和缺乏的重任, 它以想象性的满足方式使我们从种种现实的困惑和缺乏中暂时解脱出来。它以种种形象去表达我们的诗意生存和对美好的追求。我们沉闷、乏味、单调的人生因为有了动画而充满诗意的光辉。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以希腊神话和天文知识为基础, 主要描述“圣斗士”们为了女神雅典娜, 为了世界的爱和正义, 为了追求最理想世界而不断奋战的故事。动画中的“圣斗士”们担当起了追求世界大爱于正义的责任。另一部日本动画片《叛逆的鲁鲁修》中的先王和王后, 也就是主人公鲁鲁修的父母, 同样为了制造一个幸福光明、没有罪恶的世界而展开了与不相信有完美世界却为了保留现实世界的儿子鲁鲁修的战斗。

如前所述, 动画因为凝聚着我们的理想、愿望、需求和焦虑等情感而成为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动画还是人类超越存在困境和以想象性方式来满足现实缺憾的一剂良药;同时动画还是我们人类诗意存在的一种象征系统。

二、动画的本质特征

动画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统一答案的难题。动画的原始概念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animation, 所谓animation, 是拉丁語ani, 也就是灵魂这个词的词源。换句话说, animation就是赋予静止的画以动作, 给图画赋予生命气息, 并将魂注入其中。另一个则是cartoon, 目前是把它当成一种“幽默+闹剧+线描”的绘画风格来讲的。虽然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动画的外在形式、表现手法都在不断进行着演变, 但究其本质来说, 动画一刻都没有改变过。那么动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一) 动画的想象性。

动画的创意思维模式是将没有生命或者是低级生命的物体, 赋予“灵魂”, 这个创意的过程是孕育新艺术形象生命的过程, 因此, 动画的本质特征之一毫无疑问就是想象。有对角色的想象, 对剧情的想象, 对时空的想象以及对声音的想象。

1. 对角色的想象。

在动画创作中, 动画角色是动画家通过想象创造的产物。不管是在纸面的单线平涂动画 (二维动画) 中, 还是立体的材料动画中, 或是电脑图形技术的三维动画中, 它都是具有想象的。日本动画《龙猫》中的龙猫造型设计的客观原形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猫, 但是通过想象, 动画师夸大了猫的自然比例, 并且使其拟人化, 让龙猫站立行走。在《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鸡快跑》中, 小鸡姜杰和小狗格罗米特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才智和勇敢, 这些都是立体动画的经典角色。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中, 玩具胡迪和巴斯光年同样凝聚了动画人对动画人物的想象力。动画片不仅对动物角色进行想象, 还有对植物, 非生物甚至是对抽象物象的设计建立想象。例如, 花草会跳舞, 树木会说话, 石头会流泪等。因此, 无论是在何种体裁或表现手段中, 动画角色都是动画师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为原形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2. 对剧情的想象。

无论在任何题材的选择上, 动画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对战争的想象;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有对情感的想象;体育题材的作品有对招式的想象;侦探题材的作品有对案件的想象。这些想象的范畴包括时间, 地点, 角色和事件等。比如, 《机器人瓦利》的时间是未来的2700年, 地点是宇宙中的太空船, 主角是留守地球不停清理地球垃圾的机器人瓦利, 剧情是机器人瓦利在清理地球垃圾过程中发现绿色植物并珍藏起来, 女机器人夏娃来地球寻找生命体搜索到瓦利珍藏的绿色植物之后回太空船启动人类回归地球计划的故事。

3. 对时空的想象。

动画时空的创作是以记实电影的经验为基础, 加以浓缩, 借助第三创作来完成的。时空的想象最为典型的当属日本的科幻动画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手冢治虫创作的动画《铁臂阿童木》, 主人公阿童木诞生在21世纪的2003年, 那么故事的时空必然是发生在未来, 还有《宇宙战舰大和号》, 其背景空间是2199年的地球, 而影片中又催生了伊斯甘达尔星球的空间, 这些作品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未来式的。

4. 对声音的想象。

动画片中动画角色的发声由画外的自然人进行配音, 动画声音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可想而知。说起动画配音, 最经典的要属唐老鸭和米老鼠的配音, 当然, 《狮子王》中的丁满和彭彭的声音设计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想象空间的。在动画创作中介入歌舞剧的模式, 在无声源的音乐应用上, 音乐直接代替角色的独白。在《小马王》中, 斯普理特在再次被抓送往修筑铁路的旅途中的音乐, 就表白了斯普理特此时的心情, 这是非常主观的借喻。

(二) 动画的夸张性与简化性。

动画就是夸张与内敛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特征化的夸张和符号式的简化都是动画艺术必不可少的特征。夸张是把刻画对象的细节进行突显和放大。简化则是在创作具体动画角色和剧情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性的筛选与概括。具体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

1. 角色和动作的简化和夸张。

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在《影视美学》中说:“视知觉必须通过“简化”和“张力”这样两种组织方式, 来对对象进行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动画中的角色和动作是简化性与夸张性并存的。日本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去繁化简, 用简单的线条对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蜡笔小新》中, 小新的眼睛和鼻子的特征都非常简单和夸张, 体形的造型也是去繁化简, 包括对衣纹的处理也仅用几条简单的线条概括。在动作的设计调度中, 极少的中间画令角色运动更简化更夸张。在《樱桃小丸子》中, 造型与动作也体现了这样的风格。

动画的极简和夸张主义不仅出现在日本动画中, 在美国动画中同样能找到答案。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皇后造型十分夸张, 硕大的双眼, 长长的鹰钩鼻, 尖尖下巴, 刻画出一个歹毒的妇人形象。

在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以中国传统京剧脸谱为原形, 进行简化夸张, 打斗动作的设计也是引荐中国戏曲中的打斗动作, 简单夸张的造型和动作设计把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诠释的入木三分, 十分精妙。

简化性和夸张性在动画中的运用是没有国境的, 动画师在诠释角色时对夸张和简化程度的拿捏, 都是动画精彩与否的重要关键。

2. 剧情的简化和夸张。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根据题材而定的。动画的题材很多时候来源于童话,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或科幻故事等, 而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具备了夸张性。而介于时间意识的浓缩性,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必然的。在《疯狂约会美丽都》中, 苏雅带着她的狗布鲁诺穿洋过海到美丽都寻救自己的孙子的剧情描写, 就是对时间意识的压缩化。

综上所述, 对于动画本质问题, 似乎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观点。专家学者对动画作了各种各样的界定, 但始终没有一个定义被认为是完美的, 所以有人干脆认为动画是无法被明确定义的。但以笔者之见, 对“动画”学理定义的探讨可以是百花齐放, 但对“动画”现实功能的理解大家可能都是相近的, 那就是动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而将动画与日常生活、与人的需要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理解, 就会让我们与动画的本源无限接近。

参考文献

[1][德]M.海德格尔著, 彭富春译:《诗·语言·思》,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第187页。

[1]彭吉象著.《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冯文孙立军著.《动画艺术概论》海洋出版社, 2007年版.

[3]李四达编.《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聂欣如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薛燕平著.《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6]赵前丛琳玮编.《动画影片视听语言》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上一篇: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14年公开招聘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医下一篇:顶岗实习班主任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