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2024-05-02

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通用7篇)

篇1: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初中有关残缺美的议论文

残缺美

所谓“残”,大众认为,就是美的凋零。我们都追求完美的人生,可是何必呢?是因为那些悲欢离合,是因为那些阴晴圆缺,这个世界才五彩斑斓。每个人才有了个性的色彩。

很多时候,因残,而美。

残,是万物常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任何美好的事物,哪一件无残?云用参差不齐的边缘勾勒出一片片柔美的风景,月因不同的残缺而被称为“银钩”、“月牙”、“银舟”……

没有一种美景是完美的,世间万物都有属于个性的`残缺。残,何尝不是万物的常态?

残,能给人灵感。那年,张继落榜,他的人生,因此有了残缺。千丝万缕的愁,都在那一晚顿生。船行似风,江枫如水,秋霜落地,他愁眠。寒风瑟瑟,一声声嘶哑的叫声传来,给了他全身彻骨的寒意。满眼尽是残景,他意兴阑珊,提笔作诗。于是一首一语道破世间万千愁的《枫桥夜泊》诞生于世。

多少绝世佳作,都是作者在悲痛欲绝之时一挥而就。残,何尝不能给人灵感?

残,是一种动力。如果将拼搏过程画成函数图像,小波动忽略不计,那么属于正常人的函数图像是一条平坦的斜直线。而对于林书豪,身高是天生的缺陷,别人的讥嘲是后天的负面因素,于是属于他的函数图像是先下落。而后,他在两大缺陷中反抗,有了动力,便义无反顾地奔向卓越。他的拼搏过程,因为残缺而更有冲击力,就像“欲扬先抑”,曲折有致。

每个人都有先天的、后天的缺陷。于是,生活中总有苦涩的泪、失足的悔、幽深的怨、刻骨的恨。我们都在残中成长,因此我们学会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残,何尝不是一种动力?

人生何必太完美,残缺造就精彩。因残,而美。

篇2: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农夫汤姆因为在他养的白羊群里多了一张黑羊而感到遗憾,但这一个遗憾却在一场暴风雪中帮助他找到了羊群。由此可见,遗憾也不是那么令人所厌恶的,它有时也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如此一来,残缺也是一种美,一种尤为珍贵的美。

还记得在《中国达人秀》脱颖而出的刘伟吗?他因小时候的触电事故而失去了双臂,但他用他的双脚去创造奇迹,他以他的残缺为动力,不断地努力,用超出常人的毅力去练习每一项事物,因此他战胜了自己,也震撼了人们,他用自己的残缺塑造出一种独特的美,一种永不气馁,坚持不懈的美。还记得著名的作家海伦·凯勒吗?她因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从而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与世界交流。她选择坚强面对,用手、用心去感受每一件东西,每一样事物。她通过不断努力学会了说话、认字等,她用她的残缺作为动力,以超出常人的坚强毅力,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创造了奇迹。他们虽然身体残缺,但他们的灵魂是完整的,是美丽的,他们那坚强的毅力是超乎人们的想象,他们是伟大的。他们美得令人震撼,令人钦佩......

即便是成功之人,也并非都是十全十美的。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虽失去了他的听力,但他却能创作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这就是属于他的残缺之美。歌手萧煌奇虽失去了他的视力,但他却能豁达面对世事,他的一首《你是我的眼》道出了多少失明人的心声啊!他的歌令人震撼,令人感动。他们都不是完美之人,但他们却不因他们的残缺而放弃他们的人生,而是以此为动力,塑造出属于他们的残缺之美。

身体上的残缺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上的残缺。心灵残缺了,那么你的想法已经扭曲了,不管看什么事都是坏的。就象有些人选择做小偷,强盗等。他们的心灵已经扭曲了,因此他们的人生将是黑暗的。

篇3: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一、赏识教育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 交头接耳, 甚至嬉戏打闹, 怎么办?有的教师可能是以目示意, 提醒一下, 还有一些教师可能会直呼其名, 让其站起来, 甚至借此用语言羞辱、斥责, 使其难堪, 以解心头之怒, 理由很充分:不把他们“镇压”下去, 班规何在?颜面何在?细想一下:你把他羞辱了一番, 他表面上是被你“镇压”了下去, 可实际上呢?他心里会怎么想?你想过吗?他以后可能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可能对这学科失去了兴趣, 甚至, 他对老师产生了抵触心理。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给予更多的理解、体谅, 以赏识教育为主, 毕竟他们都还是初中生, 还只是个孩子, 不是吗? 与其粗暴的羞辱, 何不帮其认真分析一下原因:是习惯一直较差导致课堂分心, 还是偶尔的一次小意外?倘若是前者, 可能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提醒与帮助;如果是后者, 只需老师一个善意的提醒, 相信学生也很容易就明白了, 你的“不动声色”甚至会让学生暗自感激你、敬佩你, 毕竟你在其他学生面前维护了他的自尊。

当然, 赏识并不等同于纵容, 若遇到屡教不改的错误行为, 就必须及时指正并严加教导, 一定的批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但一定应就事论事, 让学生心服口服。

二、参与度

有些老师可能也知道课堂上需要学生的配合, 但在具体操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感觉自己也费了不少力, 可是学生似乎“并不领情”, 不愿意张口, 想象一下:师生间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无法顺利实现, 还谈如何实现课堂和谐美呢?

那么, 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

(一) 以学力斟酌教学设计, 明确学习目标

初中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而且大多数班级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在进行二次备课时,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和他们的情感需要的基础上重新演绎教学设计, 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把握好度, 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繁琐, 过分强调知识的内容而忽视活动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降低, 直接影响学习效率。

(二)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合作精神

高效课堂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参与度, 而学生参与度的高低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否落实。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甚至还学习借鉴过杜郎口中学的一些做法吧, 这些年来, 杜郎口提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我的课堂我做主”, 他们把三尺讲台变成了数面黑板, 侧重于以学生帮学生, 以学生教学生, 以学生评学生, 在时刻想着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去构建小组互帮互学机制, 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这对于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必须摒弃以往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 想方设法地创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 鼓励应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多鼓励, 鼓励是好事, 容易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但鼓励如果过滥, 不但起不到提升学生自信心的效果, 反而会磨平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老师对于学生回答出一个过于简单的问题, 往往也采用夸张式的鼓励, 对回答问题的这个学生根本起不到促进的效果。相反, 基础相对好的学生, 他们对此也会显得不屑, 如此下来, 还谈何参与度?何谈高效课堂?因此, 我觉得适时的鼓励对课堂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但它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不能为了鼓励而鼓励。

三、共鸣意识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就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只有将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终才能使教学场景呈现出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

(一) 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会主动探求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相应情感。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 从各个不同角度入手,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精心设计入情的导语, 设置悬念牵引学生, 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等等, 千万不要不分文体、内容, 采取“朗读——分段——归纳中心思想”的固定程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以兴趣为契机, 做到以趣激情, 以趣促学, 动之以情, 授之以情, 挖掘知识本身的魅力,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二) 以“动情”点带动全篇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 选准动情点打动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的情。比如学习《土地的誓言》一文时, 我以“我永不能忘记……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浓浓的抒情语句作为动情点; 学习《背影》时, 以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那一段关于父亲的外貌、动作描写作为动情点;学习《岳阳楼记》时, 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动情点……总之,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篇目, 充分借助人物形象、名言警句、优美描写、感人对话、动人抒情、慷慨议论等为切入点, 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

篇4: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一、克服思维定式,增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案例一】认识厘米教学片断: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进行常规模式度量,很快当学生掌握了从起点0到终点之间的刻度认知之后,教师积极创设数学困境和难题,目的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加深对数学度量这一问题的认识,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师:现在我这里有一把尺子被烧坏了(后面一部分),你能用它来量小刀吗?

学生感到很新奇,非常乐于尝试,并且按照数学丈量规则,知道了其中的关键:找好起点0就行。

师:如果不够长呢?

生:可以多量几次。

师:如果起点0也不在呢?

生:用“1”当起点。

师:如果“1”也没有了呢?

学生整理了思路,明白可以用没有起点0的残尺来丈量书本。教师让学生用起始刻度为3厘米的残尺来量,结果学生发现,刻度量到6厘米,那么如何算长度呢?通过自己的实践得知:用6厘米减去3厘米,就是3个1厘米。

通过教师循循善诱,让学生步步深入到数学情境中解决问题,这时候学生发现起点可以不是0,这样一来思路就被打开,创新思维开始形成。最终学生发现了“大数减去小数”的计算思维逻辑,深刻理解了度量的标准及数学的本质意义所在。而整节课的思维引导,恰恰是利用了残缺不全的学具。这种教学模式既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替换”意识,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

【案例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讲授100以内数时,教师从直观形象的学具小棒入手,让学生分别摆出一些数字。从1到100,学生可以将10个捆成一捆,建立比较形象直观的数字概念。当学生建立固定模式之后,教师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设置数学困境。

教师让学生准备15根小棒,但是却要表示出75,这样学生产生了困惑。很多学生觉得不可能,毕竟根据手头的材料无法摆出这样的结果。但教师依然微笑,启发并鼓励学生看看到底能不能摆。

师:每个人都有20根,想想看能摆吗?

生:能,我可以借同桌的。

通过这种启发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需要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不少学生3个人一组,自由结合来摆。为了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继续引导能不能用什么来代替。此时有学生想出办法,用一根水彩笔代表10,7根水彩笔就可以代表70,剩下的摆出5根小棒。

教师故意让学生少准备学具,设置数学难题,借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假设数学思想,达到其对数学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会。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渗透数学思想的创新和探索,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和推广。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勇于说“没问题”,要善于引导学生懂得:数学的困难在于思想,只要肯思维,就可以找到答案。

三、再造数学想象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案例三】圆的认识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认识圆时,采用实物圆规来进行画圆的操作。学生掌握了其中的操作步骤,明确知道要确定半径的长度之后从原点出发画圆,但此时教师采用困境设置,进行学具残缺处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其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能力。

师:现在大家手里的圆规坏掉不能使用(两条腿一长一短),请在你的纸上画出一个圆。

生:不用圆规,沿着三角板中的圆形描画一圈。

那是否只有这一种方法呢?学生继续思考实践:找两只铅笔,用细线缠紧之后,一个学生固定一支铅笔,另一个学生就可以绕着其转动一周画出圆来。由此学生打开了思路,教师继续启发:如果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大家都可以来做游戏,怎么来画呢?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并且还要顾及到可操作性。学生根据画圆的基本操作要素找到答案:两个人拉一根绳子,一人使劲固定一头,另一头绑紧粉笔,拉近绳子,围绕转一圈就可以画成一个大圆了。甚至有学生说用一个足够长的竹竿,自己站在操场中央,一挥而就,一个圆就成功了。学生的思维继续展开,教师继续设问:如果围绕城市修建一条环城公路,要求公路线符合标准圆,该怎么做呢?学生展开想象,提出要从地图上画圆,而后交给施工队来做即可。

课堂教学惯用的是常规思维模式,学生容易产生固定模式,阻碍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师能够从想象入手,让学生实现“有一个超级大的圆规”这个梦想,设置了数学困境,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经验来解决数学难题。在经验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迁移等拓展延伸思维得到了很深刻的体现。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并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但如何进行思维创新培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却常难有好的载体。学具的妙用,为创新课堂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户,也为我们小学数学的创新课堂勾画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篇5:浅议数学美的功能

在数学中, 一个对称的式子, 一个优美的图形, 都能激起我们的美感。当你从多角度审视, 用多种方法解决一道数学题时, 这种殊途同归会使你为数学内部知识结构的和谐而赞叹:当你用一种简便的方法, 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时, 你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而后所进行的反思回味, 会使你有如品味醇香美酒似的陶醉!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 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 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功能。审美教育的范围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人们不仅通过音乐、艺术, 而且也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得到美的熏陶, 美化精神境界。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应当是让学生对数学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 也有助于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

基于上面数学美的论述, 下面就谈谈数学美的功能。

一、发掘数学美, 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数学教材中孕育的美育因素,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 学生在其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并在其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培养了审美意识。学生在美的熏陶中, 开启了心灵, 引起了精神上的升华, 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进而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二、创造数学美, 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首先, 我们可以看一看下面这个例子。据说, 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是丢番图最得意的一个学生, 他很小的时候就跟随丢番图学习数学。有一天他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有四个数, 把其中每3个相加, 其和分别为22、24、27、20, 求这四个数。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 但具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复杂性。帕普斯请教丢番图有没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丢番图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法, 他不是分别设四个未知数, 而是设四个数之和为x, 那么四个数就分别为x-22, x-24, x-27和x-20, 于是有方程x= (x-22) + (x-24) + (x-27) + (x-20) 。解之得x=31。从而得到四个数分别为9、7、4、11。对老师漂亮的解法帕普斯非常佩服, 从而坚定了毕生研究数学的意愿, 后来成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别出心裁的奇思妙想, 有时让人拍案叫绝, 这就构成了数学解题的奇异性, 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某些数学问题若能抓住其“个性”, 往往能获得出人意料的解法。许多奇异的设想常常成为新思路新想法的起点, 能提高学生的完美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三、展示数学美,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知道, 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机械的、枯燥的。但当我们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时, 就可以改变对数学的成见, 极大的提高对数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比的意义”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课外书籍知道了东方明珠塔、古埃及金字塔、维纳斯、雅典娜女神像等建筑物和艺术品都蕴藏着“黄金分割点” (w=0.618) 。还有建筑物的窗口, 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黄金分割;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 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 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 人感到最舒服, 此时23:37 (体温) =0.61 8;名画的主题, 大都画在画面的0.61 8处, 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 会使声音更甜美。建筑设计的精巧、人体科学的奥秘、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 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 交融于数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然后让学生自己创造一个蕴藏着“黄金分割点”的作品,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应用数学美, 能达到以美启智的效果

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是每一个学生都要遇到的实际问题, 更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 解题方法非常重要, 而运用数学美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感, 从而确定解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在解数学题时, 应以审美的态度和意识去进行观察、思考, 看能否运用美学的方法 (简单性方法、和谐性方法、对称性方法等) 来解决数学问题。

1. 追求简单美, 探索解题途径

简单性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常说:“最简单的解法便是最优美的解法。”从中可体现数学的简单美。

几何是用数研究形的数学分科, 形数结合是研究几何的基本观点, 运动变化是几何的主导思想。若能注意点拨这一优美、和谐的知识结构, 将可以增强学生的“美的意识力”。例如:如下图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分析:如图2、3:阴影部分S1的面积与空白部分S3的面积相等, 阴影部分S2的面积与空白部分S4的面积相等, 可以把阴影部分S1移到S3处, 把阴影部分S2移到S4处, 所以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四分之一的圆的面积减去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 这个解法巧妙、简捷、合理、优美。它来自于几何知识结构以及“美的意识力”的思考。

再如:八人排成一列, 交换部分人的位置, 至少有两人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的排法有多少种?

分析:若从正面考虑, 按要求排列需进行分类:

两人不在原来的位置的排法有……种;

三人不在原来的位置的排法有……种;

……

八人不在原来的位置的排法有……种;

则分类繁多, 头绪难以理清, 且计算复杂, 显然不符合简单性原则。这时不妨考虑其反面, 原题的反面是, 都在原来的位置上, 而这只有一种情况。

故共有解法P88-1=4031 (种)

问题竟变得如此简单, 这是得益于对数学简单美的追求!

2. 利用和谐美, 启迪解题思路

庞卡莱指出:“在解题中, 在证明中, 给我们以美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各部分的和谐, 是它们的巧妙、平衡”。数学中的和谐美贯穿于全部数学体系之中。在数学解题中, 我们可以寻求数、形、式之间的内部和外部的和谐美, 可猜想条件和结论中的和谐美, 和谐完美的知识可唤起求知的好奇心, 容易被感知和理解。和谐的审美原则能帮助我们制定解题的策略和指明解题的方向。我们看下面例子:

求的值。按常规的方法运算很麻烦, 最佳的方法是按数学美的和谐性原则。化为我们若用对称的观点审视数学, 则发现具有对称美的数学内容比比皆是。在数学教材“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中, 各种图形都体现了对称美。对称美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了对称的性质,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对称在民间生活和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 在数学的和谐美等驱使下, 常常能更快取得成果。本题解法始终围绕图中有关量和谐的关系进行, 新颖而有创见。

3. 构造对称美, 简化解题过程

此外, 在数学解题中, 数学对称美的体现能起到优化解题思路和简化解题过程的功效。如:求下图, 黑色部分面积大还是阴影部分面积大?

如按一般方法则设小圆半径为1, 大圆半径则为2。阴影部分面积为×2×4=2π-1黑色部分面积为π×2×2-π×1×1×4+ (2π-1) =2π-1故黑色部分面积与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而从美的角度出发, 我们就会发现四个小圆的面积正好等于大圆的面积。而黑色部分的面积不包含四个小圆的面积, 而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是四个小圆相互重合的面积之和。根据“容斥原理”, 我们可以知道黑色部分正好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一样大。

4. 发现奇异美, 突破解题常规

奇异是相对于平凡或常识而言的, 是对传统的突破。表现为结论的奇异性是指结论的新颖奇巧, 出乎意料, 往往引起思想的震动。在解题中的正难则反、以退求进、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可以认为是对奇异美的通俗理解。

如:比较的大小, 并用“<”连接起来。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通分———比较大小———用‘<’号连接”的固定思路进行解答, 这样做不但运算量大, 而且容易出错。如果对各分数的分子通分, 再比较分母的大小就很容易得出结果了。这种解法新颖、简捷, 是对数学奇异美的印证。

追求数学美, 是数学发展的深层动力。审美帮助我们进行猜测, 为解题指出了方向。事实上, 为了满足某些条件, 满足某种和谐关系, 事物必须是完美的。这反映了数学解题中美与真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欧阳维诚著.数学.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篇6:初中残缺美的议论文

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一度红遍全国, 票房直逼十三亿, 而政协委员、作家晓苏则炮轰《人在囧途之泰囧》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电影, 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盯市场而应注重文化导向, 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从小沈阳到郭德纲, 从人肉搜索到某某门, 我们的大众文化正一步步持续低俗, 大众审美观正逐步趋于单一。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建设高楼, 更重要的是美丽国人的心灵和情操。这一切, 必须从小学生抓起。

二、音乐教育对提高审美能力的意义

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 音乐课一直是在副科的位置, 致使学生把音乐作为一门休闲课程。其实音乐教学不仅仅教学生认谱唱歌, 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艺术审美与创新能力[1]。作为长期从事小学音乐的教育者, 笔者认为应该重视音乐等课程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1. 音乐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塑造

孔子曰:“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2]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 蕴含着“细无声”的高尚情操, 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孩子, 会有追求“真善美”的倾向, 更容易建立起健康、乐观的价值观。

音乐教育对小学生品格的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如, 当我们在欣赏《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等歌曲时, 音乐磅礴地展现了民族精神, 给学生一种向往美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3]。又如, 教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 优美的旋律使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 唤起报效祖国的使命感。此外, 在合唱、合奏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音乐教育就是如此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格养成作用。

2. 音乐教育可以开发学生的美学创造力

当今中国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 使学生无法全面发展。“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转轨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生培养再不仅仅是考高分排名次, 而是多元化思维与创造创新的精神。音乐对于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能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促进他们的智力成长。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 擅长语言计算, 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 擅长音乐绘画。左右脑相互协调, 逻辑与形象思维才能平衡发展。音乐恰恰能通过听、看、唱、跳对学生的大脑发育进行均衡刺激。许多名人都是音乐爱好者, 如, 孔子、列宁、歌德、爱因斯坦, 他们都在音乐中获取灵感, 激发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从而引领了时代的思想脉动和文化。

3.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近年来, 我国媒体在传播方面存在一些低俗倾向, 肥皂剧、无厘头、各种笑料, 甚至出现以丑为美的倾向, 何谈“养眼怡情”。韩风、日风, 奇装异服, 大多缺少文化内涵, 青少年趋之若鹜, 小孩子从小也耳濡目染;部分流行歌曲浮躁轻薄, “追星族”却如痴如醉。学生随处可接收所谓的流行文化, 而当这些主流文化缺乏艺术养分, 以致丑美不分、好恶难辨, 会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音乐和歌曲用各种手段表情达意, 在课堂上鲜明的节奏、悦耳的伴奏、美妙的音色组合在一起, 使学生从小置于音乐的独特氛围。正如冼星海曾经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学生学习音乐作品能够把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触捕捉住, 融入音乐中的情绪和情感, 让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情趣得到升华, 从心灵深处产生对美的自我定义, 这就是审美感受的理解。

总之, 小学生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文化和艺术修养的未来一代,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音乐教育, 必将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为改变当今中国社会审美普遍三俗化的态势, 必须加强学生人格塑造和审美情操的培养, 才能让中国的未来具备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改变教育理念,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品位。

摘要:剖析了当今国民审美普遍庸俗化的态势, 阐述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小学音乐课的美学教育作用, 改革教学理念, 提高未来一代的艺术素质和审美品位, 从而让国民更具备创造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大众审美

参考文献

[1]唐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8) :101.

[2]李少沛.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职业技术, 2012 (5) :81.

篇7:初中语文课堂艺术美的创造

一、初中语文课堂情感美的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这说明,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感受语文教材中的真善美,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的启迪, 获得灵魂的交流和精神的熏陶。

(一)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要吃透语文教材, 要对初中语文教材各个内容进行整合, 在整合中挖掘教材所蕴藏的情感因素, 并利用这一情感因素“刺激”学生, 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教学, 教师只有将情感美渗入到课文教学中, 学生才能感受到李大钊先生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当时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忧虑, 才能体会到李大钊先生那种即使面对崎岖的革命道路, 依然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的豪情;学生的爱国情感也才能被激发出来, 才会产生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的情感联想, 才能激发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这样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内容都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师要细心挖掘每篇文章所蕴藏的情感, 要用至情至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感悟语文的情感美。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表达, 体现的是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感悟。对学生来说, 他们很难有与作者一样的经历, 他们要想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和描述的情感, 就必须主动去感悟, 而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 是教师千遍万遍讲解、千言万语描述也无法替代的。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到文章的情境中,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 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 使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 灵魂得以净化。比如教学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 教师可以抓住开头几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 诗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 在怎样的处境中创作这首诗的, 并让学生对比联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反应, 让学生去感悟和思考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是怎样的热爱生命, 执著地追求理想。这样有助于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美,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评价。

(三)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来实现情感美的创造。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 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 不仅能够起到吸引学生眼球,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还能营造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感美效果。比如何其芳《秋天》的教学, 如果学生没有乡村生活体验, 很难体会诗中田园之秋、清江之秋、心灵之秋的韵味。教师可以充分收集资料, 选择有关乡村的秋景图片, 制成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农家之秋。同时, 教师可以在课件中穿插《秋日私语》《安妮的仙境》《故乡的原风景》等名曲,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诗歌十足的情韵。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他们通过视觉、听觉产生情感共鸣, 享受美的情感。

二、初中语文课堂形象美的创造

教师自身的形象与课堂教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教师的衣着、服饰、仪态等形象影响着学生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价。一个成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融入教师形象美的课堂。

(一) 教师外在形象美的创造。

教师的外在形象美主要是通过衣着、服饰、仪态等实现的。首先, 教师要注意衣着服饰美。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 应该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如果教师上课穿奇装异服, 不但会有损教师的形象, 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刺激学生的模仿心理, 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 教师衣着服饰要大方得体, 还要保持服装的整洁, 不能给学生邋遢、脏兮兮的感觉。总的来说, 教师的衣着服饰应给整个课堂带来一种和谐的美, 让学生有舒适感。其次,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仪表姿态美。恰当得体的仪态会增强教师的授课魅力, 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表现出严肃而活泼、亲近又自然的仪态, 要通过积极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对学生进行暗示, 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和行为, 让他们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语文。当前, 有些教师在讲课时, 一味地用嘴“说”, 肢体动作及表情僵硬, 甚至“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不但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还会让学生产生厌恶之感。而那些说话伴随有一定动作或表情且动作表情既夸张又恰到好处的教师往往比较受学生欢迎, 教师的仪态美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了期待和兴趣。

(二) 教师内在形象美的创造。

内在形象美是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 很多人都觉得内在美不美只有自己知道, 其实则不然。教师的内在美往往会在其授课、教育学生中反映出来。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抱怨, 抱怨学生不好教、教师不好当, 使学生产生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不满意, 对教育事业不热爱的感觉, 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正面评价发生改变。因此, 教师在塑造外在形象美的同时, 也要注重自身内在形象美的塑造。教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要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精神。当然, 教师还要努力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教学水平, 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知识崇拜。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 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让学生处处感受到教师的内在形象美。这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初中语文课堂语言美的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效果可能相差二十倍。”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往往在于教师能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要达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教师课堂语言具有艺术美。

(一)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精炼简洁、条理清晰。

有的教师讲课时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些“也就是说……”“我觉得呢……”“这样……”“那么……”等用语, 这种枯燥重复的教学语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 有的学生甚至会偷数教师一节课说了多少次“也就是说……”, 无心听课,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机智。

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语言不仅可以提醒学生的注意, 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笑声中思考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在文言文教学时, 如果学生一时开小差, 教师以一句“我知道很多同学学文言文就如同李白看蜀道, 难于上青天”提醒, 学生就会被教师生动的语言所吸引, 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

(三)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备启发性、鼓动性和教育性。

教师的语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要富有感染力, 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润物细无声, 能净化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音调和谐。

音量和语速的控制要适度, 声音太高, 语速过快, 会使学生过度兴奋;声音太低, 语速过慢, 会成催眠曲, 或使学生听课吃力。至于语调, 则要体现高低平仄的变化, 这样, 才能用起伏的教学语言有节奏地刺激学生,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可以这样说,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听课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语言修养, 力求语言表达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四、初中语文课堂结构美的创造

语文课堂的结构美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整个教学布局实现的, 一个结构完美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的语文课堂, 必然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感知和享受中获得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设计出美的课堂结构。

(一) 教师要设计好语文课堂开头、高潮和结尾三个

环节, 创造出一个完整和谐的课堂结构, 实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和谐统一。一个好的开头是美的课堂结构的前提, 一节完整的语文课首先要设计好课堂的开头。课堂开头或者开门见山, 或者欲扬先抑, 或者“犹抱琵琶半遮面”, 让课堂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充满魅力,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要设计好课堂的高潮。课堂高潮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的主体, 是重点, 也是难点。好的课堂高潮的设计, 能够点燃学生的情绪,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高潮设计方法多样,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展示相关的画面、视频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师生互动情节, 让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如对画面感较强的文章《三峡》 (郦道元) 、《观潮》 (周密) 等,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直观形象的视频, 让学生在动态的观察中亢奋起来, 达到课堂情绪的高潮, 加深他们的理解。最后要设计好课堂的结尾。好的结尾应该与开头互相呼应, 使课堂结构浑然一体, 实现课堂结构的和谐统一美。

(二) 语文课堂的结构美还体现在课堂板书的设计上。

王松泉先生曾说过:“板书是反映语文内容的镜子、展现作品的屏幕, 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板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 板书的设计也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一副好的板书, 不仅在内容上精炼概括、恰到好处, 而且在形式上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它既能体现文本的结构之美, 又能以自身的美给学生视觉享受。因此, 教师在设计板书时, 创意要美一点, 图形要美一点, 结构要美一点。比如《变色龙》 (契诃夫) 的板书设计, 可以抓住奥楚蔑洛夫随着狗主人的不断变化, 态度面孔也在不断变化这一主线, 绘制出其五副不同的面孔, 让学生深入讨论人物形象进而领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板书, 美在新、美在形, 它美化了教学形式, 优化了教学内容,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率, 从而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

上一篇:记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支部书记事迹下一篇:大草原之旅1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