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细微处的作文600字:从细微处见真情

2024-05-17

爱在细微处的作文600字:从细微处见真情(精选6篇)

篇1:爱在细微处的作文600字:从细微处见真情

发现细微处的爱

初一的学期,我一连发了整整两天的高烧,那时我只觉得身体像火燎一样,热得难受,脸颊也烫的厉害。

因为家离学校远,我没有回家,那连两天我都躺在宿舍。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而我的朋友一向少得可怜,更何况才刚刚分班,班里的同学我几乎一个都不认识。

“你好点了吗?”令我没想到的是当我昏昏沉沉地从梦中醒来时,我床边竟挤满了班里的同学。

“好些了吗?”班长关切地问我。

我点了点头:“好……好多了。”望着各位同学满怀关切的眼神,我竟发现自己有点哽咽了。

一杯水递到了我手中:“喝点水会舒服些。”

至今我仍记得那杯水,那是一杯很特别的水,很甜,很清凉,喝下之后,我觉得身上的燥热慢慢消散了。我想是因为那杯水溶入了班里同学太多的爱。

这时,爱是一声轻轻的问候,是关切的眼神,是一杯看似微不足道的水……

爱不需要轰轰烈烈。

爱在细微处

生活是平凡的,这些平凡往往是爱最真挚的表现。

每天早晨,学校要求7点到校,于是,每天早晨匆匆起床,匆匆洗涑,匆匆吃饭,匆匆上路,可不曾见,母亲在一旁匆匆叫醒我,匆匆帮我理房,匆匆准备早餐,匆匆向我道别,叮嘱我好好学习,路上小心······

今天早晨,我被梦惊醒了,梦中的内容已经模糊,我本不愿意用惊醒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我一下坐起,然后喘着粗气,而我只是睁开眼睛,可背上却是冷汗。一看闹钟

才五点,我向来不会醒了再睡,便准备叫醒母亲,我轻轻来到母亲房间,不禁怔住了,这个房间好似几年没进来过,每天只在厕所、餐厅、卧房中穿梭,很少走进,即使走进也是时间紧迫的完全某件事。这时,母亲醒了,她见我起来了,眼中带着慌乱,带着歉意说:“啊,我起迟了,不会让你迟到吧,我去准备早餐。”我不由自主的望着母亲,那头原来乌黑的头发中多了几缕银丝,那张原本白皙的面容中多了几分憔悴,那双原本迷人的眼睛也不禁有了黑色的痕迹,我忽然想起梦中的内容,母亲坐在化妆桌前,为自己化妆,可是无论怎么化妆,都掩饰不了已经逐渐苍老的面庞,我震惊了,我好久没有这样注视母亲了,心中言语无法表达。之后,又像往常一样,匆匆洗涑,匆匆吃饭,匆匆上学,可在走时回头望了一眼,母亲微微欠身,摇着手,嘴上喊着:“路上小心,要好好听课······”我心中有一次震撼,带着感动,眼泪也在缓缓的流下······

细微处有爱

当月考骄傲地宣告它的到来时,书包的重量又增加了许多。又是不眠的夜,我奔忙于无尽的题海间,最近的成绩总是不见起色,沉重的压力堵在我心头,我觉得烦躁极了。

既然不能让我与周公相会,只得闭目小憩了。我合上眼眸,心中还在担忧着考试,黑暗中,耳畔忽然传来????的脚步声,然后便没了动静,我惊疑的睁开眼,忽然看见床边多了一杯牛奶,而妈妈正在温柔的凝视着我。“你这样看着我,叫我怎么睡?!”似乎近日所有的愤怒和懊恼都找到了宣泄口,我没好气的嚷道。母亲的神情,我没有去看,只听到了一声如枯叶般的叹息。

一晃几天过去了,我依旧时常听到门口的脚步声,但却总伴着越来越轻的声响消尽……而我的心竟伴着母亲的脚步声:期待--欣喜--失落!

又是深夜,妈妈又一次在我门前放缓了脚步,试图从虚掩的门缝中看看我,但正与我探寻的目光不期而遇。她似是怕我的不满,转身便要走。“妈……进来陪陪我吧。”我终是唤出了口,但只有我知道,在她坐到我身边的那一刻,我不安的心终于有了依靠。“累吗?”“不累。”妈妈抚了抚我的额头,我清晰的感受到了她手上的粗茧,抬头看时,她的几缕白发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妈,我……”我想说些什么,但那些言语仿佛沙砾般卡在我的喉间,吐也吐不出来。

“怎么了?”妈妈的目光还是那么温柔,一如既往。那天空对白云的目光,那河床对小鱼的目光与记忆中无数个瞬间重合,那些细微的动作,印证了那个最伟大的字--爱!十三年不变的目光啊,浅淡而细腻的爱!

静静地,我在母亲春日般的目光中睡去了。

篇2:爱在细微处的作文600字:从细微处见真情

四月,春风拂来,吹醒了久违的樱花,粉粉的樱花沐浴在柔柔的阳光下,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画面由此转到树下,一位七旬的老太正与孙子闲聊,老人家在春天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充满活力,她正乐呵呵地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

我的奶奶逃过课,为的是给小学代课。高中时顶着大雪走过三里路,为的是自己的学业。后来,她考上一所医科大学,并在自己的一番努力之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直到后来六零年,中国发生了大饥荒。

她接到上级指示到农村义务行医,在做好了准备工作后,他们一行几人上路了。农村的泥路凹凸不平,汽车开起来就好比吃了摇1头丸,左颠右颠,上颠下颠,这可把他们一行人给害苦了,没玩过过山车的奶奶可吃了苦头了。她把早上吃的全还给了大地母亲。就这样,他们带着空空如也的肚子继续踏早上了征程。一路上因为是空腹的原因,他们每个人都心神不宁地望着窗外,旷野中是一个接一个的坟包包,于是他们又把头转回了车箱。就在离村口不远的地方,突然,树丛里跳出了个拦路狼,这狼龇牙咧嘴,流着口水,两只像弹珠一样的眼睛,一直恶狠狠地盯着回天乏术里的六个人。在这人都吃不饱的年头,这狼就更别提了,看它那八辈子见着肉的的样,真不知道这一车人可够味!就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一位乡村老大爷走了过来,只见他肩找着锄头,嘴叼着牙签一路哼着小调向这边走来,可最有意思的是,当这狼抬头看见这淳朴的大爷,立即夹着尾巴逃跑了。全车哗然。

进了村子,他们来到一户人家里。一进屋,他们便被以下的`这一幕吓呆了。

只见一个小孩蹲在炕上拉了一堆屎,然后对着门口的小狗说了声“上坑”。然后就见这狗很快跳上坑把上面的屎身舔地是干干净净。更绝的还在后面呢,过了会就听见外面的大娘喊道:“开饭了!”于是他们也跟着出去了,只见这位大娘端上了盆搅成泥的猪食,说:“这是俺家的午饭,不介意的话你们也吃点。”众人想吐也没有东西吐了。这时,一位村干部跑来说:“张大妈,这六人不是来拨粮的,他们是城里来的代夫,给我们看病的,别弄错了!”“啊!你咋不早说!”话罢,便又跑进厨房忙活去了。不一会便出来了,这会不是猪食,是丰盛的食物。有红薯、小米饭和一大盆酸菜粉条炖猪肉......

篇3:爱在细微处的作文600字:从细微处见真情

一、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必须抓实抓细

学员队管理工作受到管理对象思想、阅历、成绩、性格、家庭等因素的影响, 也涉及到骨干调整、立功受奖、考研入党等实际问题, 在管理过程中, 如果思虑不周, 管理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单位的风气, 影响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

(一) 管理的对象在不断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 80后、90后地方高中生逐渐成为军队院校学员的主体, 家庭条件优越、吃苦意识淡薄, 独生子女增多、自我意识强烈, 社会环境复杂、单亲学员增多, 等等, 这些因素的出现都给传统的行政管理增加了难度。即便是同一批学员,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 个人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生的目标追求也在不断调整, 家庭条件等社会因素也在变化, 必须要引起学员队干部的高度重视。

(二) 管理的重点在不断调整

按照年级规律来区分, 在管理工作中, 一年级学员重点要抓转变, 二三年级学员重点要抓养成, 四年级学员要抓提高。随着阶段性形势、任务的变化, 如果要在新阶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员队干部必须针对实际情况, 在思想发动、目标要求、典型引导等方面与时俱进、深入研究, 及时调整思路和办法。

(三) 管理的力量在不断变换

低年级学员在管理过程中, 大部分没有在军校担任过兼职骨干, 自觉服从意识强。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 兼职骨干的逐步轮换, 很多“经多见广”的老骨干成为普通学员时, 兼职骨干力量也是此消彼长, 往往出现一些管理的新难题, 特别是到了高年级, 班长一级的骨干往往成了管理中的“弱势群体”, 需要学员队干部特意的关注和培养。

二、管理工作要围绕育人的核心, 必须严密细致

(一) 管理要服从和服务于院校的核心工作

院校的核心作用是培育军队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在学员队管理工作中, 必须牢牢围绕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夯实学员政治思想基础上下功夫, 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锤炼学员养成过硬的军人作风、促进学员能力素质的提高。

(二) 管理要在夯实学员思想基础上求突破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确保军校学员在思想上“不变质”, 是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增强学员“能打赢”的能力, 思想发动要先行, 必须从学员的人文素养、精神状态、做人处世等内容详细抓起, 端正学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维持良好的状态。

(三) 管理要在提高学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学习既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更是一种技能。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氛围, 对于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员队干部要引导学员在提高学习效果上研究和改进学习方法, 在典型示范、工作讲评中激励学员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四) 管理要在激发学员成才意识上见成效

俗话讲“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成艺”。学员要成才, 没有端正的认识态度不行, 仅有认识没有行动和效果也是空谈。作为学员队干部, 要积极创造条件, 根据不同类别学员的特点, 根据基层部队的人才需求, 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 不断激发学员自觉学习、锻炼成才的意识。

三、管理工作会影响学院的发展, 必须精钻细研

学员队干部作为院校工作者, 在教育学员的同时, 自身也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树立大局意识。如果学院培养的学员在部队没有争到“位子”, 学院在二炮的发展中也将会失去“地位”。学员队干部在维护和提高学院的荣誉和地位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管理工作有研究的空间

管理工作随着管理对象和形势任务的变化在不断的调整, 原有的许多规章制度虽然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但是对于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新困难, 在管理工作中依然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而且各个学员队、各个年级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通过工作研究, 尽可能的减少“意想不到”、“连我也想不通”事情的发生。

(二) 管理工作有研究的价值

学员队管理工作是培育人才的工作, 是一件十分纯洁而又神圣的工作。如果某个学员队干部所带的学员将来能够成长几名将军, 可以想象他们是何等的自豪。更何况, 通过对管理工作的研究, 有助于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有助于提高学员队干部的管理水平。

(三) 管理工作有研究的环境

学院一向有着良好的研究氛围,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管理工作, 基层单位也比较集中, 队与队之间、学员队与教研室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 都有着良好协调的关系, 这些条件, 为学员队干部开展管理工作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学员队干部要想干好本职工作, 就是要有“解剖麻雀”的办法、“科学研究”的态度, 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抓起。只要思虑周到、坚持不懈, 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学员队作为院校的基层单位, 队干部是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学员队管理过程中, 如果思虑不周, 管理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单位的风气, 影响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 学员队干部要用真心、显真情、见真功, 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篇4:作文升格指导:于细微处见真情

偶然的发现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徐清华

星期天,我忙了半天作业,终于写完了。觉得无聊,于是我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顺便看一下奶奶那里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此处可以描写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具体表现出自己的无聊,也可以此反衬出下文奶奶的无聊。)

“奶奶!”我对奶奶屋子里喊了一声,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说:“孙子啊,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块面包吃。这是你姑妈给买的,我不喜欢吃,你吃吃看。”奶奶说着,去里屋拿东西了。我说道:“奶奶,不用了,真的不用了,我来就是转转,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此处可插入对奶奶屋子的描写,表现出奶奶的孤独与寂寞。)

我说:“奶奶,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奶奶,真的不要,您先放在这儿吧,我待会儿再吃。”(可写写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他们不来,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说:“奶奶老了,可不能老跑出去,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看看电视就行了。”

“哎呀,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你喜欢的,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孙子的这番话说过后,奶奶的反应是什么呢?这里需要交代一下。)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我说:“奶奶,我要回家了,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带回去,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我笑着接受了。

(可以在这中间插入奶奶与孙子分别时的情形。)

我错了,为什么我以前从没有发现奶奶也是寂寞的?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朋友间的聊天,都比不上亲人的关心。我要尽我最大的可能关心奶奶,在无聊或空闲时多去转转,常与她谈天,让她不再寂寞。(本段开头“我错了”一语与前文不太连贯,要做修改。)

【点评指导】

文章写自己因无聊而去奶奶家转转,偶然发现奶奶也是很无聊、很寂寞的,事情并不复杂,却发人深思。作者由孩子的寂寞写到老年人的寂寞,立意较新颖,选材也不错。但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对奶奶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表现不足,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刻画。“于细微处见真情”,如果能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将奶奶的寂寞具体化、形象化,就更容易打动人,也能更好地揭示“关注老年人的寂寞”这一主题。

【升格作文】

偶然的发现

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心想:干什么呢?妈妈上班去了,爸爸也不在家,唉,一个人真的好寂寞啊!我看了一会电视,觉得没劲,于是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奶奶!”我对着里屋喊了一声,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说:“孙子啊,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面包吃。你姑妈给买的,我不喜欢吃,你吃吃看。”说着,转身走进里屋。我说:“奶奶,不用了,我就是来转转,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我看了看奶奶的小屋子,除了灶台和简单的桌凳外,就是墙上挂着的爷爷的遗像了,空荡荡的。

我说:“奶奶,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您先放在这儿吧,我待会儿再吃。”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东西我早吃过了。

“他们不来,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奶奶老了,可不能老跑出去,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看看电视就行了。”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您喜欢的,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奶奶听了这话,先是一阵高兴,停了一会,又收住了笑容:“好孙子,你快考试了,时间挺紧的。你有这份心,奶奶已经很高兴了。”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我说:“奶奶,我要回家了,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带回去,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我笑着接受了。

在我快转过路口时,我发现奶奶还在家门口站着,望着我,脸上似乎还带着笑。

篇5:于细微处见真情作文600字

——题记

情有很多种,有的如人间大爱,有的似细微真情,有你就有真情。

当我伤心难过时,有你。还记得几个月前因为不顺心的事,加上学习压力,课代表的工作让我情郁于中,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最后终于在那个中午爆发出来。当时我真想放声大哭,而你来了。你十分细心地向我递来了纸巾,一边安慰我,一边帮我发泄情绪。你的纸巾一句句轻声的安慰,让我的心很快平静下来,让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这也许就是同学的真情——友情。

当我成绩下滑时,有您。您会随时看出每位同学不同的情绪,每当此时都会耐心的询问。还记得第一次月考的语文没有考好,您帮我分析了原因,仔细地为我讲解,耐心地鼓励我,让我原本忐忑不安的内心一瞬间安然无恙的着路。您对我的鼓励化为了我无穷的动力,你对我的讲解为了黑夜中的灯塔,您帮助分析的原因化成了黑夜中的光明,您像一位慈母一样关心照顾我们。这就是老师的真情——师生情。

篇6:细微处见真情作文550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朝诗人孟郊的母亲在儿子临走前为儿子缝衣裳,密密麻麻的针线不仅缝了一件结实的衣裳,而且将母爱也缝进去了。这样一件母亲为临行的儿子缝衣裳的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充满了爱。孟郊的《游子吟》通篇采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却将慈母的形象展现了出来,成为了一首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诗。

恍然想起四年前,回了一趟太姥姥家。临走时,太姥姥拿给我一件极厚的棉袄。冬天时我常穿着这一件棉袄就可以出门了。棉袄是太姥姥亲手做的,她亲自买回来布,并自己剪裁。长长的衣袖,高高的衣领上缝着密密麻麻的棉线与太姥姥对我的关爱。

太姥姥的腿脚不好。走路总拄着一根拐杖,不然就走不了。她的背驼得也很严重,几乎成九十度弯曲。想起这些,我的泪不禁留了下来。这样一个瘦小老太太是如何自己买回来那些布,和那些棉花,并一针一线地为子孙缝制出一件又一件温暖的衣裳的。

于细微处见真情。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事件太小了,简直不值一提,可我不这么认为。人一生中能遇到几次轰轰烈烈,撼天动地的大事?难道只有大事才值得我们去记录和回忆吗?小事不也同样可以显现出人间的真情。让我们在细微处来寻找那些可能被我们轻看,可能被我们丢失的那份真情吧!

上一篇:给小伙伴写几句春的寄语作业下一篇: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