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的习俗文

2024-05-12

元宵的习俗文(共15篇)

篇1:元宵的习俗文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呢?

灯节又称元宵节。一说元宵,人们马上想到食品,那句经典台词何书记,吃元宵啦让长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记忆犹深,仿佛吃元宵是那个节日的象征,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节,八月十五叫成月饼节一样。其实吃是过节中很小一部分,单说吃,元宵节还有很多食品。《燕

灯节又称元宵节。一说元宵,人们马上想到食品,那句经典台词“何书记,吃元宵啦„„”让长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记忆犹深,仿佛吃元宵是那个节日的象征,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节,八月十五叫成月饼节一样。其实吃是过节中很小一部分,单说吃,元宵节还有很多食品。《燕京岁时记》上说,“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此时只是元宵销量大。

那时元宵的品种少。明人刘若愚在万历年间出版的《酌中志》记,元宵“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现在要记元宵就麻烦了,馅不下几十种,一句话写不详细。重要节日,吃仅是一种形式和寓意,否则“闹元宵”便成了闹着要吃的可笑之举。

幼年的记忆中,春节已与灯节联在了一起,过年时总要买上只灯笼,几乎成了必备的年货。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卖的灯笼多是纸制,可折叠,颜色有红黄绿,绘着图案,中间点上蜡烛,晚上挂在门外,或提着出去上街玩耍。上世纪80年代已有了用电池点的灯笼。“文革”前的北海公园,春节期间总要举办游园灯会,里面挂着大红宫灯,以及用绢纱、玻璃或纸做成形状各异的灯笼,上面画着花卉、动物、仕女、人物故事,大小不一。还有一片灯谜区,列出各种谜语,每盏灯上用纸条写着谜面,猜中撕下可去领奖。记得还有冰灯、麦芽灯等,那时幼小,不知风的动力,觉得走马灯奇怪,没有机器怎么会转?

元宵本意指时间。正月为元月,古汉语中“夜”与“宵”义同,由此而名,又称上元节。灯节习俗由来已久,始于汉代。有了灯节便有了灯市。灯与市是两个概念:灯指张灯,从晚挂到早;市指市场,从早开到晚。明代灯市同在一处,从东华门向东绵延二里。《宛署杂记》写着:各种物品摆放在“东安门外迤北大街”,所以那个位置叫灯市口。到了清代,灯与市分开,市场移到琉璃厂,张挂灯的地点改在前门和地安门一带。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上写:“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清末《燕京岁时记》记载:“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民国时,夏仁虎的《旧京琐记》:“正月之灯向集于前门内之六部,曰六部灯,以工部为最„„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作者时代不同,能看出地点与规模也有变化。

清代的琉璃厂也是百货云集,从初三开始直到十七,游人如织,东琉璃厂的火神庙更是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去那里购物游玩《光绪顺天府志》上说叫“逛厂”。而“逛厂甸”是现代的事了,市场扩大至南新华街。记得“文革”前,初一初二,厂甸的商家才摆摊上货,人们也多是拜年串门儿。初三以后,来逛厂甸的才逐渐多起来。

灯节除观灯之外,还有各种娱乐表演:走高跷的、跑旱船的、舞刀弄棒的、舞龙灯的往来穿梭如流,热闹非凡。各种杂耍表演着“队舞、细舞、筒子、觔斗、蹬坛、蹬梯”。吹鼓手奏出“橘律阳、撼东山、海青”。丝弦器乐也弹出“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等各种曲目。表演还有故事情节,“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装扮成大头和尚的更是饶有风趣。另外还有盘杠子、跑竹马、敲太平神鼓等诸多节目。

宫廷贵妇也要出来逛灯,自古有之。唐代李商隐眼中:“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辛弃疾看到“宝马雕车香满路”。清代也如是,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上描写:“王孙贵客,仕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帝京岁时纪胜》上记:“五夜笙歌,六街轿马,香车锦辔,争看仕女游春”。盛大的场面,本身就是一景,少不得围观之众。

从春节至灯节期间,贵妇多有一饰物,用乌金纸剪成,再用“猪鬃尖分披片纸贴之,或五或七,下缚一处,以针作柄”,如簪子插或戴在头上,叫做闹蛾儿。《日下旧闻考中》这一说明,不由得想起了名句“蛾儿雪柳黄金缕”。一些宋词的选本笼统说成女人饰物,没有“蛾儿”的确切解释,而清人于敏中又明确说明“此古之遗俗也”,已成习俗,时间不会短暂。偏巧《帝京景物略》作了考证:唐代规制,立春这天,民间剪彩为“春幡”,插在头上。到了明代则用乌金纸画上彩绘,称为闹蛾。《酌中志》也有,妇女都“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的记述。看来南宋辛弃疾的“蛾儿”应指此物。

有了全民的参与,场面怎能不热烈。南宋时,灯市的中心扎盖起鳌形的高台。皇帝到宣德门楼上观赏鳌山。《大宋宣和遗事》里记载:鳌山高灯,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明代京城也搭起“鳌山灯、扎烟火”。皇帝赏灯时还放起大型花炮。清代街上还有一项目:用泥塑成一判官形,称为“火判”,腹中是个大火炉,可装几百斤煤,晚上看时,遍体通红,五官冒烟喷火,好看新奇。

有了妇女的出行,这个节日便引出了诸多故事,使得文人墨客写出不朽的佳作,古典名著中多能读到。耳熟能详的诗词中,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平易直白,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含蓄,给人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常有人在灯节上相遇相识相约,因此有人觉得,之中的意味更近于西方的情人节。

略一回想,我国的传统节日,多是祭祀与纪念,属于娱乐和欢庆还真不多,这就更值得回味与珍惜。街头挂起大红灯笼,舞起龙灯,家家张灯结彩,那种灯节的热烈场面,才是“闹元宵”的氛围与味道。

篇2:元宵的习俗文

元宵游艺:

挂花灯:此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五天,明代则为十天,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耍狮子:

耍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龙灯:

篇3:元宵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观灯: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是一种富有规戒、诙谐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元宵照井:

俗传元宵夜去观看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在元宵明月当空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篇4:元宵赏灯习俗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闹花灯始于西汉,公元180年,汉文帝平叛胜利后,举国同庆。一时间各式样的彩灯挂满大街小巷,汉文帝遂将平叛胜利之日命名为“元宵节”,每到正月十五晚即令点灯,并亲自到佛寺张灯祭神。 到了唐代,元宵放灯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有唐代诗人张说诗云:“龙衔灯火千树艳,鸡踏莲花万木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观灯不看来!”唐代初期曾明文规定,每年元宵放灯三日,民家挂灯庆贺,三街六市观赏灯火,表演歌舞,百姓以赏灯为乐,热闹非凡。宋代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为了鼓励人们上街观灯,朝廷有令:“凡来观灯者赐酒一杯”,于是观灯者人山人海,“一派笑声和吹鼓,六街灯火乐升平。”南宋时,人们将谜条系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上,供观灯者猜射,称作“灯谜”,更平添了观灯的乐趣。明清时代,放灯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延至正月十七晚才落灯。明·唐寅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灶神;不到芒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其实,元宵灯节之所以兴盛,除去人们崇俗好尚外,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灯彩的精美。在我国,西汉时期就发明了制灯工艺。各地民间艺人利用本地所产竹、藤、木、麦秸、金属等材料,制成各式花灯。如北京精品宫灯,雍容华贵,俏丽典雅;福建料丝花灯,造型古朴,立意新颖;鳌山灯,别出心裁,熠熠生辉;走马灯,玲珑透剔,光灿清新,千百年来久盛不衰。人们从花灯的光、色、彩、绘的美感中获得极大的欢欣和启迪。

如今,神州大地灯彩盛会遍及城乡,举国上下迎春灯市的狂欢场面,撩人心醉。届时,到处都是流光溢彩,灯月交辉,人们或约友结伴,或扶老携幼,漫步街头,留心观赏,到处欢声笑语,汇成一片灯海歌潮,勾画一幅盛世太平、万民同乐的壮观画面,给节日增添了喜庆,为生活带来了甜美!

篇5:满族的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清代时满族从正月十三开始,至正月十七止,历时五天。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

满族元宵节第一特色是重内亲。清朝满族由于都在营房内生活,所以这五天是孩子到姥姥家找舅舅的时候,到了姥姥家,名叫“娇哥儿”,舅舅要给外甥糊灯笼。有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灯节时除了商家要买灯外,儿童们手提灯笼满街转是一盛景,而从灯笼上显示的是舅舅的手艺,这是孩子引以为自豪的。八旗兵在灯节期间很多人都要当差,不能与家人逛灯,未成年的小舅舅就成了小孩们的伴侣。

满族元宵节第二特色是烧火判。外火器营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中元节西顶庙内的烧火判。所谓的“判儿”就是传说的阴曹地府的判官,在此“判儿”空心,用泥制成,约有一人多高的坐像。晚上在此判官肚内升火,使之五官七窍能喷火,火焰四射、通体通红、蔚为壮观。据柏宇编著的《中外节日纪念日大全》一书记载:古代满族元宵节没有灯笼,只是然松树明子,举火把庆祝。传说女真人有一女子,听说长安城有宫灯,非常向往,便女扮女装,驱马赶赴长安。到了长安城不料被卫兵抓进宫里当了宫女。三年后,她也学会了做宫灯,便请求还乡。临走时,皇上送一个宫灯给她带回长白山。从此以后,满族过元宵节便有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满族元宵节第三个特色就是大街上吃结缘饭。正月十六日中午以胡同为单位邻里一起聚餐,“十五不圆十六圆”。男人们灯节期间要当差,十六日中午可以回家团圆会餐,非常热闹。这一天在外当差的均可以回到家中和邻里们一起吃饭。旗兵们每家均有二三亩茔地,一般是委托当地农民代种,年终送些杂粮。各家把有特色的杂粮拿出来,当街熬粥,与各当差的.旗兵从外面带回的食品与大家分享。有仗一起打,有饭大家吃,过田野外军营生活,不忘职责,在这一天体现得很明显。面对着庙前的判官,人们说:“争什么,论什么,命都是阎王爷的,哪个是自己的。”这一句把上元节供“火判”的道理点了出来。上元节是天官的生日,只有露天吃饭天官才能看得见,旗人常说:“你知、我知、天知。”这一句又把正月十六日吃的吃长安街宴的道理点了出来。在营房内是邻居,到战场上就是战友,要共同生死患难,所以要吃结缘饭,又称长街饭、营房饭。十六日晚上当差的旗兵们才能和家人一同看灯,高潮已过,灯虎不多均以打完,老人们把这叫做“残灯末庙”。十七日晚上就落灯了。

满族元宵节第四个特色(这也是至今还保留着的最明晰的特色)是正月十五在夜里,妇女们(现在男人们也加入)可以成群结伙到封冻的河或湖面上走百病(冰)。在雪地是打滚,意在去掉身上的百病和秽气。满族妇女是大脚,穿花盆底鞋,为的是踩在雪地上不会把鞋面上的绣花弄脏,因此又叫“雪地走”。至今辽宁仍保持穿花盆底鞋赛跑的游戏,名曰“雪地走”。城内妇女讲究走到城门,摸到门钉,谁能在黑暗中摸到门钉,就认为是可生贵子,而外火器营的妇女,只是走过长河上的长春桥就认为可以消灾了。

旧时满族农村还有请笊篱姑娘的习俗。辽宁省《凤城县志》记载:“茅姑,即是紫姑,俗称笊篱姑姑。正月十五晚间。小儿女截双柳枝为足,缚横木为臂,续以笊篱为头面,头簪彩花,身披红袄,扶令骑扫。一女童持香三柱,拽扫重于前,为茅姑来,既抱立床间,把持两足,前没香儿,令向磕头。如问年有几分,既以磕数为算。或是日,为绣小鞋,置墙隙,如后失去,为茅姑领受,可有精巧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宾曾有一满族歌舞团进京表演“笊篱姑娘”舞蹈。舞者手举柳条编笊篱,上蒙一张画有女人脸的彩纸,且歌且舞,忽而以笊篱当面,忽而以笊篱为舞具,伴以拍弹笊篱之声,很有民族特色,受到京城满族的欢迎。

篇6: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篇7: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篇8:闽台元宵节的女性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等,是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元宵节的氛围来自元宵夜,人们外出赏灯、观戏是此节最传统的庆祝仪式。元宵节历来是研究女性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传统大家族的女儿,只有在这一天才被允许出门夜游。也因此,元宵夜便不只是观灯赏戏,也是观赏美女之最佳时机,才子佳人之故事常常从此夜的眉目传情开始,这令元宵节充满了诗情和浪漫色彩。闽台两地喜闻乐见的陈三与五娘的戏剧,故事情节亦是从这一晚开始的。在闽台,另有一些女性习俗,则体现了她们对世俗生活的期盼。

听香听香之俗,盛行于元宵及中秋两节。《台湾民俗》(吴瀛涛著,众文图书公司2000年版)载,夜阑更深时,妇女先在自家神前,烧香点烛,掷答占卜应走方向后,走往该方向,于路上窃听人语,以其首先入耳片语,回家后再掷答,判断祈愿某事之吉凶休咎。

除在自家听香外,在闽南,还有妇女聚集在一座宫庙里听香的习俗。听香者在神像前烧香顶礼后,请求预示。然后举着香选个位置站着等候效应。听香的内容有婚姻、经商、前途等。听香者把听到的话语,到神像前投“信杯”问是与不是,再根据肯定的内容,猜测可否。

关于“听香”习俗的源起等,本刊2010年第3期蔡一鹏的《“听香”考源》已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重复。(编者注)

祭东施娘

泉州有首流传甚广的歌谣《棕蓑娘》:“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这是元宵节女子迎紫姑仪式的祝词。《台湾民俗》“拜冬生娘”条载,是夕,妇女间另有拜冬生娘之古俗,即略备祭品与一双绣花鞋,祀之。冬生娘,亦称东施娘。相传,东施工刺绣、缝裁。少女慕其工艺,故祀之。《金门志》“岁时·上元条”记,闺女赛紫姑歌词唧哝,俗呼为东施娘。夹注词日:东施娘,教侬挑,教侬绣,穿针补衣裳。

棕蓑娘、冬生娘、东施娘在闽台两地发音类似,在闽台传说中,有认为其女神即为春秋战国寓言故事中效颦西施的“东施”。人们传说东施貌丑,却精于女红,在她二十岁那一年的元宵夜晚,为捡拾脱落于茅厕内的绣花鞋而溺毙。后世便传说少女如果想要学好一手女红,便需要在元宵夜准备祭品及绣花鞋、小衣衫等在厕所外祭拜,令东施娘显灵赋予巧手和好手艺。

此传说流行于闽台民间,但事实上祭拜东施娘应是中国传统中元宵节“迎紫姑”仪式在地方上的流变。与闽台称“东施娘”对应,各地对紫姑的称呼各不相同,仪式和祈求内容也千奇百怪。《民俗学集镌》之《紫姑的姓名》载:山东邹县日“邀厕姑”,广东日“请厕坑姑”,杭州曰“召厕姑”,苏州、绍兴称“坑三姑娘”。绍兴部分地区在灰仓里迎请,故称“灰接姑娘”。苏州有些是在门角边迎请,故叫“门角姑娘”。有的则因取象之物不同,而给以不同名称,如江西用瓜瓢象征紫姑,故称之为“瓜瓢姑娘”。同理,浙江宁波称“筲箕姑娘”,浙江海宁称“箩头姑娘”,广东兴宁、连南称“插萁姑”“菜篮姑”,还有称“笤帚姑”“针姑”“苇姑”者。

我通过对闽南一带老妇女们的口述调查得知,此类仪式在二三十年前还普遍存在于闽南乡村。祭祀一般在傍晚进行,姑娘们蹲在厕所或是墙角进行,嘴里念歌谣,摆些祭品,如小红鞋或小衣裳,边念边焚烧。祈求的内容以女红为主,也有人祈求姻缘与子嗣。

闽台未成年女子元宵节祀“棕蓑娘”仪式,乞求心灵手巧,精于女红,虽与全国其他地方占姻缘、占蚕桑、占得子等不尽相同,但乞求的都是传统妇女所赖以生活的东西,都是古代妇女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的体现,从这一点来看,殊途同归。

台湾民俗中另有“关椅仔姑”。据载,上元夜,妇女间有“关椅仔姑”的卜占游戏,现在也不多见了。所谓“椅仔姑”者,系传说被继母虐待夭死的名叫三姑的一个女孩儿。当游戏者问卜的时候,抬椅子的人即凭摇动椅仔姑作答。游戏时念唱下面的文句:“三岁姑,四岁姐;阮厝(我家)亦有槟榔心,亦有番薯藤;好食不分恁(你),分阮三姑较是亲(亲密);亲落亲,亲豆藤;豆藤白波波,一条小路透奈河;行到奈河桥,脚亦摇,手亦摇。”人们通过此种仪式纪念她,既是女性对自身命运的同怜之感,也是元宵节“迎紫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寓意和人文含义类同。

偷俗 《台湾民俗》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中又载,是夕,有几种偷俗,为点缀上元夜之乐趣。俗以未字之女,偷取他人之葱菜为婚嫁吉兆。谚云:“偷敲葱,嫁好尫(夫)。”“偷敲菜,嫁好婿。”或以已婚妇女偷得猪盆而被人骂,为生男之兆。又以未婚之男偷得他家墙头硓咕石为吉兆。谚云:“偷栳咕,得好某(妇)。”也有“拔竹篱”的偷俗,“竹篱”音同“得儿”,是夜求子的妇女偷拔人家竹篱以为吉兆。唯类此偷俗,仅为象征性质,邻家得知,亦多不以为意。清代侯官人郑大枢曾有描写台湾风物的《风物吟》组诗十二首,其一日:“迎年红紫斗春风,四季花开渑露丛。未字女儿休折采,王昌只在此墙东。”作者自注:台俗,元夜,未字女儿偷折花枝,为人诟詈,云将来可得佳婿。(连横:《台湾诗乘》第六四种,台湾银行1960年版)

在闽台方言中,“葱”与“虺”、“菜”与“婿”发音类同,而花枝无疑即是爱情的象征,未婚女子通过偷葱、偷菜、偷折花枝,以谐音博吉祥,这种元宵节特殊的女性节俗,如今已经几乎绝迹。但是它广泛记载于台湾的各类民俗著作中,可见它曾是元宵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史料记载,元宵节之偷俗,自清以来,最盛行于广东、四川等地,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都十分兴盛。而这种特殊的节庆习俗,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巫术遗留。人们希望通过“偷”,与所偷的事物发生感应,进而拥有与其相同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可以是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天然属性,比如多子的瓜果,成为人们求子的目标。也可通过人类赋予的特性,如葱本身并无含义,但“葱”的发音在一些地区与“聪”相似,故被偷来希望聪明;而在闽台地区,则因为其发音与“延”(即丈夫)相似,便成为未婚女性觅求佳婿的心理渴望的寄托。福建与广东是台湾移民的重要祖居地,又是古闽越、百越的聚居地,此类偷俗之盛行,与古代巫术的遗留不无关系。

钻灯脚这种因谐音而赋予物品特殊含义的习俗,还体现在元宵的“灯”上。因“灯”与“丁”谐音,闽台元宵夜挂灯、赏灯之盛,外地难以比拟。福建的泉州等地,花灯制作和规模等都可称中国之最,并引申出一些特有的女性习俗。

《台湾民俗》“上元·钻灯脚”条载,是夕,俗以妇女钻过灯下,为生男之兆。此因“灯”音通“丁”,取其添丁吉意。俗谓“钻灯脚,生男胞”,即为“穿灯求贵子”意。“钻灯脚”习俗在福建和台湾两地非常盛行,此俗是花灯文化的旁支,亦来自中国传统重视子嗣、多子多福的观念。但其在闽台之盛行,则是两地移民社会重视劳动力特性的最直接体现。而女子作为孕育子嗣的主体,在这种特殊的灯俗中所扮演的角色,颇能反映其性别角色及在家庭中的地位。

钻灯脚另有一种说法,即为一种隐蔽的相亲方式。闽台庙宇皆在元宵节张棚挂灯,故此处之钻灯脚,应大多是在寺庙进行的。古时经媒妁之言说成的未婚夫妇,在结婚之前鲜有见面机会。元宵夜是传统的中国社会最为开放的一晚,少女们可以名正言顺地随着母亲到寺庙礼佛赏灯,男方亦由父母或媒人安排前往寺庙,双方约定于寺庙的花灯下偷看对方,以确定是否符合自己的心意。这是森严的礼教社会非常温情的一幕,这热闹的一夜过后,于思春的少女是一种回忆,也往往是一种折磨。

“钻灯脚”之俗在如今的闽台社会依然热度不减,每年的元宵夜,妇女们依然虔诚地到灯火通明的寺庙里祷求,然后在花灯下穿行,祈求家运、姻缘、子嗣甚或丈夫的仕途、商途。而年轻的情侣们也会手牵着手前来钻灯脚,祈求团团圆圆、姻缘天成。

篇9: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为了去踩田角落,我很早就把雨鞋穿好了,也准备好了去“踩田角落”用的柴火。晚上,妈妈还做了我最爱吃的糊涂面,面里有许多菜一一野菜、油泡、粉丝、团于……但我只吃了几口,就急匆匆地走了。

我和弟弟三步并作两步,只希望能飞到田野里。出了村口,我们就远远地看见那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他们点着火把,绕着田的四边跑着,嘴里不住地高喊着: “踩踩田角落,明年养只大猪猡……”这是我们这儿的古老风俗。据说,谁踩得越热烈,谁家明年就越兴旺,五谷丰登,生活富裕。

我们一到田野,也马上点起火把,绕着田边跑着,一边扯开嗓子高喊。我高兴得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也不顾手里点着了的火把快烧完了,仍然不停地跑着。突然,我觉得手很烫。于是,急忙把手垂下来,一看,唉!快烧着衣袖了。我马上将手中的柴禾扔在田角边。

不加不觉,我和弟弟已经每人烧掉了五个火把。这时,我无意中向四周一看:啊!人更加多了,他们手中的火把熊熊燃烧,火光照亮了自己的脸,照亮了绿油油的麦田,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得田野里如同白昼。虽然下着细雨,大家却高兴地喊着、跑着、笑着,全身心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大约踩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拿来的柴把也烧完了,但我们兴致未尽,舍不得离开。我们多么希望再踩一会田角落啊!

篇10:吃汤圆、元宵的习俗由来

第一种说法

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据说,楚昭王复国归途中泛舟长江,见江面上漂着个浮物,色白微黄,船工捞起来献给楚昭王。昭王食之,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鲜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为馅仿制供臣民食用,以庆祝家国团圆。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习。

第二种说法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第三种说法

篇11:元宵节习俗吃元宵

还有一则传说: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这只是传说,不足为信。

据文字记载,宋代以前没有元宵,那时人们过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到了唐代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这种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经过多年的演变,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浮圆子”,也就是汤圆,寓意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他忌讳谐音“袁消”的“元宵”,于19元宵节前下令将元宵改为“汤圆”。

如今人们一说起元宵,大家就认为是团团圆圆之意,认为这一天吃元宵象征着对亲人思念。其实是后人根据谐音的浅近理解。事实上,在古人看来,天上一颗星,人间一个人,各种星象和中国习俗联系紧密,例如门上挂一个红灯笼寓意“吉星高照”,挂三个红灯笼则是“福禄寿三星在户”。而正月十五要点灯,灯就是对星的模拟,元宵其实也是。

元宵和汤圆又有什么区别呢?归纳起来,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制作方法不同,南方的汤圆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以后,再加馅包制而成,而北方的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层一层滚出来的,口味上来说,元宵现做现吃更有嚼头,汤圆皮薄馅大,更黏更软。

最好吃蒸的和煮的元宵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的营养成分、热量和油脂高低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黏性大、含糖量偏高等特点。因此,专家提醒,元宵黏性大,不易消化,多吃会增加肠胃负担,不宜多吃。

吃元宵最好吃煮的或者蒸的,有些人喜欢吃炒元宵,使得本身就多油的元宵又增加了油,建议不多吃;吃剩下的元宵再吃的时候要热透;戴假牙的朋友吃元宵的时候,最好将假牙去掉。

在吃元宵时可以搭配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芹菜、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生萝卜中含有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汤也不要舍弃,在糯米中含有很多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等,煮元宵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半会留在汤里,所以喝汤也是能促进消化的一个好习惯。

篇12:全国各地的元宵节习俗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 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省〕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篇13:元宵节的来历、习俗、灯谜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踩高跷、舞狮子

灯谜:

铁公鸡(打一成语)——一毛不拔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逆水划船(打一成语——力争上游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迎刃而解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yín吃卯mǎo粮

照相底片——颠倒黑白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

桁héng(打一成语)——行将就木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初一(打一成语)——日新月异

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皂白不分并重(打一成语)——恰如其分

八十八(打一成语)——入木三分超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打边鼓(打一成语)——旁敲侧击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皇(打一成语)——白玉无暇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美梦(打一成语)——好景不长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篇14:关于南方元宵节的习俗

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2.耍狮子:耍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3.舞龙灯: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

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篇15:描写元宵节习俗的作文

在淄博一带,正月十六家家户户都去河里挑水做五色饭

用五种颜色的粮食煮成稀粥,据说吃了五色饭不患头痛病。临朐等地的小儿女,这天以五色米杂七孔针(一种植物)煮粥做巧饭,谓之“增智”。临沂、淄博地区的一些少女,这一天也做“乞巧饭”。她们先在村中挨家挨户地“讨米”,凑足一两碗后,自带炊具到河边淘米野炊。巧饭做好后,先祭河神,再喂鱼虾,最后大家一起吃,吃前还唱一些歌谣,据说姑娘吃了乞巧饭就会心灵手巧。吃乞巧饭的风俗,更多见于七夕。

滕州一带,正月十六日这一天,习惯把出嫁未久的姑娘接回来,俗称“叫闺女”。叫闺女必须是娘家的人亲自到婆家去接,一般是兄弟、姐妹或侄子。平原富裕人家套马车,山区赶毛驴,贫寒人家推独轮车,拉地排车或徒步。这时闺女住娘家可住十天半个月,但必须在二月二以前返回婆家。其他地区这天也有走娘家的风俗,但不一定由娘家接,有的是女婿送,路上对对双双络绎不绝,好事者聚在村头路边,指指点点,称“看新女婿”。

上一篇:餐厅收银员服务工作流程及相关注意细节下一篇:“金九银十”社区巡回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