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2024-04-20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通用9篇)

篇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段考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中等,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四类题,共120分,以基础知识为主,难题约占20%,主要考查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

二、考查内容包括

1、对绝对值(17、19),倒数(11),相反数(10)的理解,考查数轴上点的表示(8、23),科学记数法的表示(4、14)及近似数(9、18)的概念,2、考察有理数乘方的运用(2、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有理数的实际应用(24、25、26),考察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2)及分类(3、22、),充分考察学生对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理解。

3、找规律的题属于创新题(20)

三、学生问题分析

根据对试卷成绩的分析,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主面的问题 :

1、基本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有理数的运算错误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强,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都出现不少错误。计算能力的强弱对数学答题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计算能力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数学思维能力差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填空题的第5、6、10、17题,解答题的31题,及创新题20题,大部分同学看到这类型特别是含字母的题目都无从下手。

四、今后的教学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考试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立足教材,教材是我们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给学生渗透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不能忽视自认为是简单的或是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教学中要重在突显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让他们自己分析题目设计解题过程。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从试卷上很清楚地反映出来了。

4、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能力。

篇2: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选择题:

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A.增加14%

B.增加6%

C.减少6%

D.减少26%

2.一种零件的直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单位:mm),它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

A.0.03mm

B.0.02mm

C.30.03mm

D.29.98mm

3.某项科学研究,以45分钟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为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3

B.-3

C.-2.5

D.-7.45

4.在-,3.1415,0,-0.333…,-,-,2.010010001…中,有理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10月7日,铁路局“十一”黄金周运输收官,累计发送旅客640万人,640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6.4×102

B.640×104

C.6.4×106

D.6.4×105

6.若向北走27米记为-27米,则向南走34米记为()

A.34米

B.+7米

C.61米

D.+34米

7.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相反数最大是()

A.a

B.b

C.c

D.d

8.比较,的大小,结果正确的是()

A.B.C.D.9.如果,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0

B.x≥0

C.x≤0

D.x<0

10.已知ab≠0,则+的值不可能的是()

A.0

B.1

C.2

D.﹣2

11.如图,M、N、P、R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对应的点在M与N之间,数b对应的点在P与R之间,若+=3,则原点是().

A.M或N

B.M或R

C.N或P

D.P或R

12.一只蚂蚁从数轴上A点出发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了表示-1的点B,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

A.-3或5

B.-5或3

C.-5

D.3

13.已知=3,=4,且x>y,则2x-y的值为

()

A.+2

B.±2

C.+10

D.-2或+10

14.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2b

B.0

C.2c

D.2c-2b

15.计算1﹣2+3﹣4+5﹣6+7﹣8+…+2009﹣2010的结果是()

A.﹣1005

B.﹣2010

C.0

D.﹣1

16.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b的值分别为()

A.10、91

B.12、91

C.10、95

D.12、95

17.下列是用火柴棒拼成的一组图形,第①个图形中有3根火柴棒,第②个图形中有9根火柴棒,第②个图形中有18根火柴棒,…依此类推,则第6个图形中火柴棒根数是()

A.60

B.61

C.62

D.63

18.a为有理数,定义运算符号“※”:当a>-2时,※a=-a;当a<-2时,※a=a;当a=-2时,※a=0.根据这种运算,则※[4+※(2-5)]的值为()

A.1

B.-1

C.7

D.-7

19.计算:31+1=4,32+1=10,33+1=28,34+1=82,35+1=244,…,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32017+1的个位数字是()

A.0

B.2

C.4

D.8

20.计算(﹣2)2016+(﹣2)2015的结果是()

A.﹣1

B.﹣22015

C.22015

D.﹣22016

填空题:

21.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5,-,0,-30,0.15,-128,+20,-2.6.(1)非负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正整数集合:{,…};

(4)负分数集合:{,…}.

22.近似数3.06亿精确到___________位.

23.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的值为3,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

24.已知(x﹣2)2+|y+4|=0,则2x+y=_______.

25.绝对值不大于5的整数有

个.26.小韦与同学一起玩“24点”扑克牌游戏,即从一幅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出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运算结果等于24或-24,小韦抽得四张牌如图,“哇!我得到24点了!”他的算法是__

27.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化简:

.28.观察下列各题: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根据上面各式的规律,请直接写出1+3+5+7+9+…+99=________.

29.观察下列等式:,,…则=

.(直接填结果,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是正整数,且n≥1)

30.观察下列等式:解答下面的问题:21+22+23+24+25+26+…+22015的末位数字是

计算题:

31.32.33.34.35.小丽有5张写着不同数字的卡片,请你按要求抽出卡片,完成下列各问题:

(1)

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数字乘积最大,如何抽取?最大值是多少?

(2)

从中取出2张卡片,使这2张卡片上数字相除的商最小,如何抽取?最小值是多少?

(3)

从中取出2张卡片,利用这2张卡片上数字进行某种运算,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如何抽取?最大的数是多少?

(4)

从中取出4张卡片,用学过的运算方法,使结果为24,如何抽取?写出运算式子(一种即可).

37.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下列图象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

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16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5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

(4)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p个单位长度,那么,请你求出终点B表示什么数?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38.同学们都知道,|4﹣(﹣2)|表示4与﹣2的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同理|x﹣3|也可理解为x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

(1)求|4﹣(﹣2)|=

(2)若|x﹣2|=5,则x=

(3)同理|x﹣4|+|x+2|=6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4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4|+|x+2|=6,这样的整数是

39.阅读材料:求1+2+22+23+24+…+2200的值.

解:设S=1+2+22+23+24+…+2199+2200,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2S=2+22+23+24+25+…+2200+2201,将下式减去上式得2S-S=2201-1,即S=2201-1,即1+2+22+23+24+…+2200=2201-1.请你仿照此法计算:

(1)1+2+22+23+24+…+210;

(2)1+3+32+33+34+…+3n.(其中n为正整数)

40.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

PA=,PC=  ;

(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2、C3、B4、D5、C6、D7、A8、D9、C10、B11、B12、B13、D14、B15、A16、A17、D18、B19、C20、C21、(1)15,0,0.15,+20(2)-,-30,-128,-2.6(3)15,+20(4)-,-2.622、百万;23、5524、0.25、1126、23(1+2)__.27、-b+c+a;

28、502.29、30、4 .31、32、.33、;

34、原式=-1×[-32-9+]-2.5=-1×(-32-9+2.5)-2.5=+32+9-2.5-2.5=36.

35、(1)抽取;(2)抽取;

(3)抽取;(4)答案不唯一;例如抽取-3,-5,3,4;36、37、(1)

4_

7__(2)

1_

2__(3)

—92__

88__(4)

m+n-p_

38、【解答】解:(1)∵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4﹣(﹣2)|=6.

(2)|x﹣2|=5表示x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3或7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若|x﹣2|=5,则x=﹣3或7.

(3)∵4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6,∴使得|x﹣4|+|x+2|=6成立的整数是﹣2和4之间的所有整数(包括﹣2和4),∴这样的整数是﹣2、﹣1、0、1、2、3、4.故答案为:6;﹣3或7;﹣2、﹣1、0、1、2、3、4.

39、解:(1)211-1(2)设S=1+3+32+33+34+…+3n,将等式两边同乘以3得3S=3+32+33+34+35+…+3n+1,所以3S-S=3n+1-1,即2S=3n+1-1,所以S=,即1+3+32+33+34+…+3n=

40、【解答】解:(1)∵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P到点A的距离为:PA=t,P到点C的距离为:PC=(24+10)﹣t=34﹣t;故答案为:t,34﹣t;

(2)当P点在Q点右侧,且Q点还没有追上P点时,3t+2=14+t解得:t=6,∴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4,当P点在Q点左侧,且Q点追上P点后,相距2个单位,3t﹣2=14+t解得:t=8,∴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左侧时,14+t+2+3t﹣34=34解得:t=13,∴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3,当Q点到达C点后,当P点在Q点右侧时,14+t﹣2+3t﹣34=34解得:t=14,∴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4,综上所述:点P表示的数为﹣4,﹣2,3,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综合测试题二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负整数的相反数就是非负整数

C.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

D.零是自然数,但不是正整数

2、下列各对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27与(-2)7

B.-32与(-3)2

C.-3×23与-32×2

D.―(―3)2与―(―2)33、在-5,-,-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2

B.-

C

.-0.01

D.-5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A.0

B.-1

C

.1

D.0或15、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A.8

B.7

C.6

D.56、计算:(-2)100+(-2)101的是()

A.2100

B.-1

C.-2

D.-21007、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

.6

B.7

C.8

D.98、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赠给卫生部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发行为12050000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

A.1.205×107

B.1.20×108

C.1.21×107

D.1.205×1049、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A.x2

B.|-x+1|

C.(-x)2+2

D.-x2+110、已知8.62=73.96,若x2=0.7396,则x的值等于()

A

86.2

B

862

C

±0.862

D

±862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1、一幢大楼地面上有12层,还有地下室2层,如果把地面上的第一层作为基准,记为0,规定向上为正,那么习惯上将2楼记为

;地下第一层记作

;数-2的实际意义为,数+9的实际意义为。

12、如果数轴上的点A对应有理数为-2,那么与A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____。

13、某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是

。134756≈

(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14、()2=16,(-)3=。

15、数轴上和原点的距离等于3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16、计算:(-1)6+(-1)7=____________。

17、如果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m=-1,则代数式2ab-(c+d)+m2=_______。

18、+5.7的相反数与-7.1的绝对值的和是。

19、已知每辆汽车要装4个轮胎,则51只轮胎至多能装配

辆汽车。

三、解答题

20、计算:(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8+(―)―5―(―0.25)

(2)―82+72÷36

(3)7×1÷(-9+19)

(4)25×+(―25)×+25×(-)

(5)(-79)÷2+×(-29)

(6)(-1)3-(1-)÷3×[3―(―3)2]

(7)2(x-3)-3(-x+1)

(8)

–a+2(a-1)-(3a+5)

21、一天小明和冬冬利用温差来测量山峰的高度。冬冬在山脚测得的温度是4℃,小明此时在山顶测得的温度是2℃,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8℃,问这个山峰有多高?(5分)

22、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能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例如对1,2,3,4,可作如下运算:(1+2+3)×4=24(上述运算与4×(1+2+3)视为相同方法的运算)

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式,可以使用括号,使其结果等于24。运算式如下:(1),(2),(3)。

另有四个有理数3,-5,7,-13,可通过运算式(4)

使其结果等于24。(4分)

23、下表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时数)。现在的北京时间是上午8∶00

(1)求现在纽约时间是多少?

(2)斌斌现在想给远在巴黎的姑妈打电话,你认为合适吗?3分

时差/

-13

-7

+1

-1424、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3.5和它的相反数,-和它的倒数,绝对值等于3的数,最大的负整数和它的平方,并把这些数由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6分

25、体育课上,全班男同学进行了100米测验,达标成绩为15秒,下表是某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斐然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5秒.

-0.8

+1

-1.2

-0.7

+0.6

-0.4

-0.1

问:(1)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为多少?()

(2)这个小组男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6分

26、有若干个数,第一个数记为a1,第二个数记为a2,…,第n个数记为an。若a1=,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那个数的差的倒数”。试计算:a2=______,a3=____,a4=_____,a5=______。这排数有什么规律吗?由你发现的规律,请计算a2004是多少?6分

四、提高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20分)

1、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4分)

2.同学们都知道,|5-(-2)|表示5与-2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1)求|5-(-2)|=______。

(2)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5|+|x-2|=7这样的整数是___________。

(3)由以上探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是否有最小值?如果有写出最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8分)

3、若a、b、c均为整数,且∣a-b∣3+∣c-a∣2=1,求∣a-c∣+∣c-b∣+∣b-a∣的值(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

1:D

2:A

3:C

4:D

5:C

6:D

7:C

8:A

9:C

10:C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9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1:+2;-1;地下第2层;地面上第9层.12:-5,+1

13:

±5;1.348×105

14:±4;-8/27

15:

±

3.5

16:0

17:3

:1.4

19:12

三、解答题:

20:

计算:(本题共有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②-80

③21/16

0

0

⑦5x-9

-2a-7

21:解:

(4-2)÷0.8×100=250(米)

22:略

23:解:数轴略;-3.5<-3<-2<-1<-0.5<1<3<3.5

24:

①成绩记为正数的不达标,只有2人不达标,6人达标.这个小组男生的达标率=6÷8=75%

②-0.8+1-1.2+0-0.7+0.6-0.4-0.1=-1.6

15-1.6÷8=14.8秒

25.a2=2,a3=-1,a4=1/2,a5=2。

C

这排数的规律是:1/2,2,-1循环.a2004=-1

C

B

B

A

A

四、提高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20分)

1:A-A.B-B.C-C是相对面,填互为相反数.2:

①7

②画出数轴,通过观察:-5到2之间的数

都满足|x+5|+|x-2|=7,这样的整数有-5,-4,-3,-2,-1,0,1,2

③猜想对于任何有理数x,|x-3|+|x-6|有最小值=3.因为

当x在3到6之间时,x到3的距离与x到6的距离的和是3,并且是最小的.当x<3和x>6时,x到3的距离与x到6的距离的和都>3.3:解:

∵∣a-b∣3+∣c-a∣2=1,并且a、b、c均为整数

∴∣a-b∣和∣c-a∣=0或1

∴当∣a-b∣=1时∣c-a∣=0,则c=a,∣c-b∣=1

∴∣a-c∣+∣c-b∣+∣b-a∣=0+1+1=2

当∣a-b∣=0时∣c-a∣=1,则b=a,∣c-b∣=1

篇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一、学习目标

1、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感受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二、自主预习

1、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走了20分钟,则小明家到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算式)

若小明家到学校100米,小明每分钟走50米,则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算式)这说明,乘法和除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算。

2、因为2×()=一6,所以一6÷2=(); 又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1的倒数是_________;—1.5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的倒数是本身。

4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另一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互动

312例

1、计算:(1)(-36)÷9=(2)(-25)÷(-5)=

(3)2.25÷(一1.5)=

注意:在做除法运算时: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若算式中有小数、带分数,一般情况下化成真分数和假分数进行计算。

12例2化简下列分数:(1)3 = 45(2)12 = 例

3、计算:(1)(-125

(2)-2.5÷5)÷(-5)= 751×(-)= 84注意:乘除混合运算要先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堂训练

1.0÷(一6)=_____________;(一0.75)÷0.25=____________.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3.若

ac> 0,< 0,c< 0,则a__0,b__0. bb11aa4.若a< b< 0,则下式成立的是()A.< B.ab< 1 C.>1 D.< 1

abbb31115.计算:(1)-0.125÷(-)(2)(-2)÷

8510

(3)-1 1333÷×(-0.2)×1÷1.4×(-)2445五 达标训练:有理数的除法(1)1.若0,b都是有理数,且

2.计算,则().

的结果是().A.一l B.1 3.两个不为零的有理数相除,交换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商不变,那么()

A.两数相等 B.两数互为相反数

C.两数互为倒数 D.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4.一个不等于0的数是它的倒数的4倍,则这个数为()A.4 B.4a C.+ 2 D.+ 4 a1 D.0 2(填“>”、“<”或“=”). 5.若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0,则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A.2 B.1 C.6.如果,那么

7.若两个非0的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是___________________.8.当x=______________时,代数式9.(1)如果a>0,b<0,那么

1没有意义。x2aa________0;(2)如果a<0,b>0,那么 ________0; bbaa(3)如果a<0,b<0,那么 ________0;(4)如果a=0,b<0,那么 ________0;

bb310.(1)两数的积是1,已知一个数是-2,求另一个数;

(2)两数的商是-311,已知被除数是4,求除数。22

11.当a=1.8,b=-2.7,c=-3.6时,分别计算下列式子的值:(1)-3a7ab(2)c5

篇4: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一)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相关的概念。

难点:对数轴、绝对值等的理解。

二.具体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0正分数负整数有理数有理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负分数

3.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1)数a的相反数是a(a是任意一个有理数);

(2)0的相反数是0;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5.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0)

(1)a的倒数是a;

(2)0没有倒数;

(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6.绝对值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1)a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0,则|a|=a

若a=0,则|a|=0

若a<0,则|a|=a

(3)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0

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可通过数轴比较

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科学计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2)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3)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数非常接近的数。

三.考点分析

对负数意义的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和几何意义,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和倒数的概念,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等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把握能力。

n【典型例题】

例1.判断正误

(1)a一定是正数;

(2)a一定是负数;

(3)(a)一定大于0;

(4)0是正整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1)由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可知,a可是任意的数,既可以是正数,还可以是负数或0,故不正确。

(2)由上题可知,当a是负数或0时,a是正数或0,故不正确。

(3)(a)是a的相反数(a)a,但a可以是一个负数,故不正确。

(4)由定义可知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不正确。

例2.若|x||y|3,且x、y都是整数,请写出符合条件的x、y的值。

分析: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数轴解决问题,即x对应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y对应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为3。

解:由题意知,x对应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与y对应在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为3。

从数轴上可以看出,x、y可以取的数应为从-3到3之间的整数。

∴(1)当x=-3时,y=0

(2)当x=-2时,y=1

(3)当x=-1时,y=2

(4)当x=0时,y=3

(5)当x=1时,y=-2

(6)当x=2时,y=-1

(7)当x=3时,y=0

abbccaabc

例3.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bc||ca||a||b||c|。

分析:本题考查数轴上的数的大小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解:由上图可知a0bc

∴ab0,bc0,ca0

|ab|(ab),|bc|(bc),|ca|ca

∴|a|a,|b|b,|c|cabbccaabc

∴|ab||bc||ca||a||b||c|

abbccaabc(ab)(bc)caabc1(1)1(1)1 0 

例4.近似数1.85与1.850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分析:根据近似数的意义,明确1.85和1.850意义是不同的。

解:近似数1.85和1.850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1.精确度不相同,1.85精确到百分位,即0.01,1.850精确到千分位,即0.001;

2.有效数字不同,1.85有三个有效数字,1.850有四个有效数字;

3.取值范围不同,1.85的准确值m应满足1.845m1.855,而1.850的准确值n的范围是1.8495n1.8505。

例5.若|a3||b5|0,求ab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a3|0,|b5|0

∴若|a3||b5|0

则|a3|0,|b5|0

∴a30且b50

∴a3且b∴ab3(5)2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已知|a1|5,则a=()

A.6 B.4

C.6或4

D.6或4

2.根据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0a

B.abc0

C.acb0

D.b0ac

3.已知a、b是两个有理数,则ab与a比较,必定是()

A.aba

B.aba C.aba

D.大小关系取决于b

4.a、b互为相反数,下列各组中不一定互为相反数的是()

33A.a和b

22B.a和b

C.a与b

5.已知|m|5,|n|2,|mn|nm,则m+n的值是()

A.-7 B.-3

C.-7或-3

D.-7或7或3或-3

6.已知a、b、c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用“<”或“>”连接

ac_________0

ab_______0

b___________c

|a|____________|c|

ab和D.22

7.若|m1|m1,则m_______________1;

若|m1|m1,则m________________1。

8.近似数7.280精确到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

29.若a、b互为倒数,m、n互为相反数,则(mn)2ab____________。

10.把-3.5,|-2|,-1.5,|0|,3,|-3.5|表示在数轴上,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

3来。

11.若|3x1|与(y1)互为相反数,求x,y。

2【试题答案】

1.C |a1|5a15

a4或a6

2.D

3.D

5.C

4.B |mn|nmmn0m5,n2mn7或3

6.> < >

<

7.

<

8.千分

9.2

13.51.5|0||2|3|3.5|3

10.22

11.|3x1|(y1),|3x1|(y1)0

篇5: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班级姓名得分

一、我会选(每题2.5分)

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A、味精B、泥沙C、纯净的冰块D、植物油

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A、质量B、温度C、体积D、密度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达到 1000C时,一定会沸腾B、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D、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A、(甲)和(乙)图

B、(甲)和(丙)图

C、(乙)和(丙)图

D、任意两图均可

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A、大鱼说法正确

B、小鱼说法正确

C、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无法判断

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7、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对桌面的()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B、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D、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

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D、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A、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12、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13、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A、食盐B、食盐与不溶性杂质C、不溶性杂质D、无任何物质

14、向墙上按图钉,很容易进去,对图钉结构分析正确的是()

A、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对手指的压力B、图钉帽面积较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C、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力D、图钉尖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压强

15、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只烧杯,盛有同样多的水,把等质量的铜、铁、铝三个实心球分别放入杯中(水

未溢出,球全部都浸入水中),则杯中的水升得较高的是()

A、放铜球的B、放铁球的C、放铝球的D、三杯一样

16、把一只生鸡蛋握在手心使劲捏,蛋很难被捏破,而把鸡蛋往碗边轻轻一磕,蛋就碰裂了。这是因为()

A、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力小,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力大

B、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强小,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强大

C、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强大,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强小

D、用手捏时受到的压力大,在碗边磕时受到的压力小

17、下图是几种不同渠堤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18、三个质量、底面积和高度都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装满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大B、乙大C、丙大D、一样大

19、用食盐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①量筒②酒精灯③玻璃杯④托盘天平⑤蒸发皿⑥烧杯

A、②③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④⑤⑥

20、如图所示,3个容器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内装质量相同的煤油、水、硫酸。由图可知,是硫酸的是()

21、“死海不死”一文中描述道“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屡淹不死”。四位同学运用科学知识对该现象进行了

解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的咸度很高,被扔进海里自然就浮了起来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被扔进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

22、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牛,103帕B、50牛,104帕C、500牛,103帕D、500牛,104帕

2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保持压强计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 下、朝水平方向,分别观察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这一实验操作主要研究的是()

A、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B、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关系

C、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D、不同液体内部是否都有压强

24、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B、稀溶液

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含有100克水的溶液

25、把10克氯化钠固体放入4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A10%B20%C25%D33.3%

二、我会填(每空1分,35分)

1、右图是一个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中产生是气体,B中产生是气体,它们体积之比为A:B=,证明B中气体方法是。

2、如右图所示,为质量—体积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3⑴甲物质的密度ρ甲=克/厘米;

3⑵当体积为2厘米时,m甲=克,m乙=克;

3⑶当质量都为1.8克时,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分别为V甲=厘米,V乙3=厘米。

3、用重20牛的铁桶从井中打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匀速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

_______20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2001年6月3日,CCTV在云南扶仙湖第一次现场直播了水下考古的过程,这次水下考古使用了我国科学家自行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鱼鹰一号”深潜器(原理与潜水艇相同),它的下潜和上浮是靠_________来实现的, 深潜器在水面下下潜的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_______, 水对它的压强______(填” 增大, 不变或减少”).5、如图,用50牛的力将一个边长为10厘米重20牛的正方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则此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牛;压强为_______帕。

6、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随温度的升高,A、B两物质中溶解度变化不那么明显的是物质。

(2)在t1℃时,A与B的溶解度是克。

(3)在t2℃时,2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克。

7、有关浮力问题的实验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8

(1)a和b两图中,弹簧秤示数差等于____;

(2)b和c两图中,弹簧秤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中液体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___有关;

(3)c和d两图中,弹簧秤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跟_____有关。

8、如图8,桌面上放置一个瓶子,瓶内装有一些饮料,当瓶口塞紧 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部压强将变,原因 是。

9、碘酒是由_______分散到________中制成的混合物,其中_______是溶质,______是溶剂。打开可乐瓶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可乐中溶解了________。泉水中因溶入__________,饮用对人类有利。干洗店用有机溶剂作为

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而不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所需的实验用品有;

2 在托盘天平上称量食盐,用填序号的量筒取的水;

A 10 mLB 100 mLC 200 mLD 500 mL

3 如果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那么所配制的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序号。

A >5%B =5%C <5%D 没有影响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6分)

1、在“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各项操作:

(1)比较图中编号为_____________的3幅图,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编号为C、D的2幅图,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编号为D、E的2幅图,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科学小博士”的同学们做了如图5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填图中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

四、我学以致用(第1小题6分,第2小题3分)

1、世纪末期,有一位美国小学女教师,名叫凯莉·艾巴瑟,有一天,当她想清洗原来装满黄铜矿的沾满油污的袋子时,他发现黄铜矿的小颗粒能附着在肥皂泡上而浮在水面上,这个偶然的发现,就是浮游选矿新技术的起源。

浮游选矿的方法如下:将矿石弄碎,和水、油一起放进槽内。包含有效成分的矿石小颗粒,就会被一层稀薄油膜包起来,不致被水弄湿。这时,在这种混合液中吹入空气,再用力搅拌,就会产生无数个小气泡。被稀薄油膜包裹着的小矿粒,就会附在气泡上,像氢气球一样,和气泡一起浮在水面。

阅读后请回答:

(1)“浮游选矿”是美国

首先发现的一种现象。

(2)附着在气泡上的有效矿石为什么能上浮?

(3)你对“浮游选矿”能提出一个合理的问题或建议吗?

2、到副食店打豆油或买酱油时,售货员用一种叫“提子”的容器。豆油和酱油的提子不同,如果豆油提子坏了,售货员用酱油提子代替,那么副食店和顾客谁吃亏了?(已知酱油的密度大于豆油的密度)

科学八年级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每题2.5分)

1、氢气、氧气2: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2.75.43.00.8

23.204、改变自身的重力不变增大5、5050006、B371007、浮力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8、增大深度增大

9、碘酒精碘酒精二氧化碳矿物质

10、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2.5BC

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6分)

1、ABC在同一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随着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略

四、我学以致用(第1小题6分,第2小题3分)

篇6: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二)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数轴》。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理数》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学习了负数及有理数的分类后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它能够非常直观地把数与点结合起来,渗透着初步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理数,也是以后学习相反数、绝对值和有理数运算的有用工具,利用这个数学工具我们还可以用来比较数的大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同时为我们以后学习“不等式”、“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图像”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我校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轴的概念,并理解其三要素,能正确地画出数轴。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数轴和用数轴上点表示有理数的过程,会在数轴上找出有理数对应的点,体验到任何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②正确掌握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并且以“情境—问题—观察—思考—讨论—归纳—巩固—提高”的过程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总结,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有步骤,有层次的掌握数轴的概念,在练习中教师要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数学是一个充满着乐趣与奥妙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的问题情景,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通过引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从而由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数轴,并且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这一情景,要求学生用学习过的有理数来表示这一些量。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节可以引导学生对有理数学习的巩固,并且提高学生对有理数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

2、引入新课,得出概念

(1)、提出问题: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画出图形。老师巡堂查看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以必要的指导与肯定,并请最先做好的两个小组派代表到黑板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汽车站、树和电线杆都是在同一条线上(东西方向的马路上)而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2)、老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板书进行评价,并观察画出来的图的特点,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学生容易发现正数、0和负数都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从而为学习数轴奠定基础。

(3)、教师讲解数轴的概念:(围绕着: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进行细致,全面的讲解,并向学生强调: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为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数轴的概念及其所需要的条件。(4)、观察温度计,指出与数轴的相同与不同出。设计意图:通过对温度计的观察,加深对数轴的理解,并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新知

(1)、讨论下列数轴画得对错?(教师出示一些数轴,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老师给以必要的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反思,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轴的三要素。(2)、如何画数轴?(先由学生分组画,画好后互相交流,并由最先完成的组派代表到黑板板书,教师在巡查的过程中给以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观察板书,主动发言对板书进行合理性的评价,最后有教师引导总结出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在这学习过程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

4、巩固新知

1、学会读数轴(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的练习2)

设计意图:通过读数轴上的点所代表的数,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轴上标出已知的点:(课本第10页的练习1,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以适当的讲解,并提出有理数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与之对应,那么是否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能表示有理数呢?这个问题不展开分析,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初步认识到了有理数都能够在数轴上能够找到唯一的一个点与之对应。

5、形成技能

(1)填空:数轴上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边,距原点的距离是。

(2)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3)、通过填空,老师引导学生做出课本第12页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的点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数到字母表示的数)能力

(4)、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5)、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的整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6、归纳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7、布置作业 一张练习巩固卷。

六、教学反思

篇7: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 新 课 导 入

小 学 是 怎 样 进 行 除 法 运 算 的 ? 讨 论 两 数 相 除 的 例 子 有 哪 些 情 形 ?9÷3 正数除以正数-9÷3 负数除以正数 0÷3 零除以正数 9÷-3 正数除以负数 负数除以负数-9÷-3 0÷-3 零除以负数 0 能 否 做 除 数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能 力

1.理 解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会 进 行 有 理 数 的 除 法 运 算;2.会 求 有 理 数 的 倒 数.过 程 与 方 法

通 过 有 理 数 除 法 的 学习, 培 养 观 察、归 纳、概 括、运 算 及 逆 向 思 维 能 力.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目 标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 过 思 索、判 断 , 培 养 自 己 对 数 学 能 力 的 自 信 心.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重 难 点 重 点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难 点.商 的 符 号 的 确 定.2.0 不 能 作 除 数 的 理 解.知 识 回 顾 知 识 回 顾 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 数吗? 2 9 ?1-5 7 0-1 原数 3 8 1 3 8 1-1倒数5 5 9 71 =3 =3 99÷3 正数除以正数 3 1 =-3 ?9 负数除以正数 =-3-9÷3 3 1 零除以正数 =0 0=0 0÷3 3 因为-3×3=-9, 除 法 是 乘 法 所以-9÷3=-3.的 逆 运 算

除 以 一 个 正 数 等 于 乘 以 这 个 正 数 的 倒 数.1 9÷-3 正数除以负数 9 =-3 =-3 3 1-9÷-3 ?9 =3 =3 负数除以负数 3 1 零除以负数 0÷-3 =0 0 =0 3 因为3×-3 =-9, 因为-3×-39, 所以9÷-3 =-3.所以-9 ÷-33.因为0×-30, 除 以 一 个 正 数 等 于

所以 0÷-30.乘 以 这 个 正 数 的 倒 数.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的 除 法 法 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 乘以这个数的倒数.1 即: aba b0 b例6:计算: 两数相除,两数符 号相同则结果为正,两 1 ?637;? 11 7数符号不同则结果为负, 2? 24 6并把绝对值相除.解 : 1 ?637? 637?9;12 7 11 6 11? 2? 24 6 24 7 28?9? 0 5? 9 50 0 05 90 除 以 任 何 一 个 不 等 于0 的 数 都 得0.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练 一 练 计算: 1 24 ?6;-4 1 2 ?4;-8 2 3 3 0;0 4 7 4 49 4 8 7 32例7:化简下列分数: ?16 1;4 39 分数可以理解 2为分子除以分母.?15 ?16 解 : 1?16?44;?4 39 13 239?15?39 ?1515 5例8:计算:? 5 1 ?135?5;? 乘除法混合运算,? 6? 统一成乘法? 5 1 2 4.5;? 7 9 7133 ? 1 32 4 5 ?有括号的? 5 解 : 1 ?135?5 先算括号6? 里的 5 11356 5 先算乘 1 5 1135 再算加 5 6 5 1276 127651解 : 2 4.5? 7 9? 9 7 1 2 5 9 7.10 无括号,只有 乘除,从左向 右计算? 7 1 3 解 : 3 ? ?1 3 2 4 57 5 332 4 5 7 4 1 3? 2 5 3 5 先把带分 数化为假 14 分数

25知 识 要 点 知 识 要 点

有 理 数 的 加 减 乘 除 混 合 运 算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 序进行。注 意 注 意

1.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作除 数;2.在除法运算中,符号的确定与乘法运算一致;3.遇到乘除法混合运算时,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4.遇到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其倒数.练 一 练 计算: 1 1 1 11 ?3;26 4 2 4

如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无

2 8 ?0.75;9 12 5 1 1 3 ? 5 6 2 3 例9: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冻御寒工作, 下列为某地区一周内最低气温预报。具体气 温如下: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4 ℃

-2℃-5℃ 0℃-4℃-3℃-3℃ 气温 求本周的平均最低气温? 解:〔(-2)+(-5)+(-4)+0 +(-4)+(-3)+(-3)〕÷7 =(-21)÷7

=-3 例10:今抽查10袋精盐,每袋精盐的 标准重量是100克,超出部分记为正,统 计成下表: 精盐的 1 3 1 3 2 袋数 每袋超

出标准 +0.8-0.5 0 +1.3-1.2 的克数

问:这种10袋盐一共有多重?解:0.8+3 ×(-0.5)+0 +3 ×1.3+2 ×(-1.2)=0.8-1.5 +3.9-2.4=0.8100 ×10+0.8=1000.8.答:这10 袋盐一共重1000.8 克 我们可以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数的 计算.例:用计算器计算: 0.8+3×(-0.5)+0 +3×1.3+2×(-1.2)解:用带符号键(-)的计算器, ●●

0 8(-)0 5 0 + 3 × + + ● ●(-)2 3 × 1 3 2 + × = 1 0.8练 一 练 用计算器计算:(1)653+(-450)+261+(-123);341 371(2)(-25)×33+(-26)×(-46);64.64(3)18.72÷(-52)-(-1430)÷22;(4)5.6×(-46)÷(-0.25)×3。3091.2课 堂 小 结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小 结.有 理 数 除 法 法 则 1 abab0(1)b(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3)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有 理 数 的 加 减 乘 除 混 合 运 算 : 如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无括号则按照

“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随 堂 练习随 堂 练习随 堂 练习1.填空题 3 1(1)当x _____ 时 , 没 有 意 义;1x 1x 1(2)当x _____ 时 , 的 值 为0;3 3 ±1(3)当x _____ 时 , 没 有 意 义.1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负数没有倒数 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D.-1的倒数是-1 C 3.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A.异号两数相乘 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 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4.化简下列分数.4 ?28 1 2 1-4 ?20 7 5 5 4 ?56-15 1 7 3 ?8 3a 5.已知: ?a ?5, ?b ?3且0, b ±19 求 2a-3b 的值.6.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

倒数,m的绝对值是4, abmcd2008 求.m m +4 时 , 原 式2 004 m-4 时 , 原 式2 012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习题 答 案

篇8: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于2009年1月9日结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共6页,试卷批改完毕,现进行分析如下:

一、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由客观题(选择、填空、列举、连线)和主观题(材料分析、简答)构成,其中客观题占78分,主观题占22分。试题侧重对期中考试以后的知识点的考察,第一、二单元知识占24%,第三、四单元占76%,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人教版版教材为命题依据。

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完全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本次考试中

(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平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漏题是主要丢分点。这需要以后多加强平时习题的练习。

(四)过程性评价没有统一的尺度,平时遇见的问题也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地图的识读能力不强,三国鼎立形式图中学生对于重要的地理方位、概念模糊不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地图知识的分析,点明相关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今后教学打算: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仍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① 继续稳扎稳打,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②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其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篇9: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试卷分析

本单元测试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度,学生答题效果一般好,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打好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特做如下分析:

第一部分:填空题共五题,题虽不多,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填上合适的单位,填上合适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第3小题,要先把单位换算再比较,但很多学生就直接比较,没有把单位换算,说明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第二部分:判断题共8小题,这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二题,说明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好。

第三部分::选择题共5题,这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二题,说明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好。

第四部分:计算题有2小题,第一小题,算一算,大部分学生计算做对,但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在1吨—900千克=()千克,2千米—800米=()米,没有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单位再计算,第2小题用竖式计算,这题都做对。

上一篇:state的用法及例句下一篇:到姥姥家过大年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