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山学校水电管理制度

2024-04-22

板山学校水电管理制度(精选2篇)

篇1:板山学校水电管理制度

临时出入证班级:

姓名:贴照片处

经办人:

板山坪镇中学2014、2临时出入证

班级:

姓名:贴照片处经办人:

板山坪镇中学2014、2临时出入证

班级:

姓名:贴照片处

经办人:

板山坪镇中学2014、2板山坪镇中学校

关于开展“校风校纪大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

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自由散漫,思想浮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为及时扭转这一局面,经全体班子研究,决定从10月21日至11月3日,利用两周时间,全校全面开展以整顿校风,严肃校纪为主题的“校风校纪大整顿”活动。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秩序差。

上课似听非听,吃零食、说话﹑换位,逃课现象严重。上课钟声响后,不进教室,出现“逆向现象”,有的去上厕所、倒垃圾。有的学生随意进出教室,甚至在个别老师课堂上出现教师管不住学生现象。

2、遵规守纪差。

部分学生形成“懒、散、软”的坏习惯,不按时睡觉,不按时起床。集会纪律差,集会动作拖拉,听会不认真,说话,做小动作影响集会秩序的。吸烟喝酒时有发生,放假期间在校外喝酒。学生中吸烟现象普遍,有的公然在公共场所吸烟,毫无顾忌。有的学生翻院墙出校上网。有的学生仍将手机带到学校使用。

3、行为习惯差。

不讲究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随手乱扔,随处乱画。部分学生不注重仪表形象,男生留长发,染发,个别女生着装打扮过于成人化。不讲

诚信,借钱不还、变相赖账,甚至偷偷摸摸,偷学生饭卡,钱物,出入证。说话口无遮拦,脏话成串,出口伤人。

4、男女关系处理差。学生中早恋现象存在,异性之间过分亲昵,特别是个别女生不知廉耻,缺乏自尊自爱。个别男生道德败坏,侮辱女同学。

5、财产保护意识差。

有的学生不爱护花草树木,践踏草坪。有的学生随意破坏学校公共财物,给学校带来损失,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6、尊师意识差。

少数学生顶撞、谩骂老师,给老师起外号,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7、法制观念差。

逞强斗狠,以强欺弱,拉帮结派,敲诈勒索、打架偷盗。勾结校外社会青年,组织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二、活动步骤第一阶段(10月21日----10月27日):自查自纠、自我教育。

1、通过营造氛围,召开全校宣传动员大会,形成强力整顿态势。通过分析现状,安排部署“校风校纪大整顿”活动。

2、在组织学生学习《关于开展“校风校纪大整顿”活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各班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班风班纪整顿方案》,并上交政教处。

3、各班对照上述列举的七类问题,结合班内学生实际情况采取自查和互查相结合的方法,把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逐条查找出来,要

求学生个人写一份自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存在的问题和自我教育方法。

第二阶段(10月28日----11月3日):剖析问题,人人过关,总结交流,巩固成果。

在班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汇报,人人过关。每个学生必须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头脑清醒,要对自己成长负责、对营造好的班风负责、对塑造好的学校形象负责。对那些存在诸多问题的学生,态度淡然,阴阳怪气,敷衍塞责,避重就轻的“钉子户”,上交学校政教处,责成在全校大会上进行检讨,对态度恶劣,顶风违纪者,从严从重处理,以达到整治班风,端正校风,严肃校纪,教育学生之目的。

三、保障措施

1、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多管齐下。由校政教处统筹,各班班主任挂帅、跟班教师全程参与。对在活动中流于形式、不深入细致、敷衍塞责、草率应付,消极怠慢的班级,进行通报处理;在整顿过程中每名教师必须尽职尽责,切实加强全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2、由政教处牵头,各班班主任负责,在班内开好三个动员会:一是开好全体班委会和团干会议,主要是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二是开好寝室长、组长、科代表、会议。主要是指导他们如何管理和开展工作。三是班内全体学生动员会,由班主任充分准备,精细安排,宣读班级整改方案,做好周密布置和

安排。

3、各班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经常性组织学习,真正落实以制度管人,以良好的班风育人。

4、实行全员管理,值周教师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巡逻检查,做好记录通报,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所有教职工都要有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中来。

四、组织机构:

校风校纪专项整顿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孙元克

副组长:卢中州韩荣耀

成员:周丰才常同阳

各班班主任

板山坪镇中学校

2013年10月20日

篇2:板山学校水电管理制度

教育有基础,办学有规模

随着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日益繁荣,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学校整体规模不断壮大。2008年,率先成立了黑龙江省首家“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被水利部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53号)站。并由国家支持资金先后兴建了全国中职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演示模型”(全国首创)和黑龙江省中职学校中规模最大的“数控实训基地”,被黑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数控技能大赛培训基地和比赛场地。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普通中专生和全日制职工中专生两部分。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技能人才。

校园总体布局美观大方,各种景观错落有致,是省级绿色学校。校园风景石、玉石长廊和各种鲜花、绿树交相辉映,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场地等区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了良好条件。真正实现教育有基础、办学有规模。

专业有特色,理念有创新

学校确立了“技能立业,素质为本;素质教育,治学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养心、练手、强身体”的人才培养方略,重点实施了“2112”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练、战”结合,完成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第一、二学期(即2)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以“教、练、战”三位一体的模式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学习、专业基本技能和实操技能训练,实现“教中练、练中教”。第三学期(即1)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第四学期(即1)学生返校进行理论和实训教学。三、四学期采用“工学交替”模式,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职业素质教育。此阶段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第五、六学期(即2)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教师和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指导学生实践,做到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教、练、战的有机结合。通过岗位锻炼,拓展和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学生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较快地适应了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的原则,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构建“行为导向”课程体系,实施“教材制胜”方略。三大重点专业践行“教练结合,战练并举”教学模式,在相同的时间里,传授和训练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作用。

学校与黑龙江省水利一处等57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订单培养人数占59%。建立了“零距离”跟踪式就业服务平台,并跟踪服务五年。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人才培养方略与模式,坚定的教学原则,合理的课程体系,动态的管理机制,这一切无不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办学理念。

教学有团队,实训有设备

为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学校制定了《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学校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四阶一进”(即校内阶、省内阶、国内阶、国外阶、进企业)的教师培养机制,明确了指导思想、培训原则、工作程序和保障机制。

学校教师由专任教师、校内兼课教师、校外聘请的教师三部分组成,各类教师比例适当,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较高,能适应学校办学需要。

近三年,随着在校生数量的逐年增多,教师数量也逐年增加,教师数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现有教职工286人,企业兼职教师26人。其中,学校从黑龙江省水利第一工程处等多家施工企业聘请中、高级技术人员15人来校任教;从沈阳后勤七四四零军工厂等多家企业聘请数控、机械加工等专业高级工、技师等8人来校兼职;从黑龙江软件科技园等聘请工程师3人来校任教。

教师学历、职称比例适当,素质高。有32人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5人赴德国学习培训。4名教师获得省级技能大赛奖,3人被评为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1人被中国水利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评为“职业院校教学名师”。2009年校长刘彦君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十佳院校长。

学校校内实训设备总计1666台套,设备总值约为2130万元,生均值5836元。3大重点专业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实习实训设备共计214台套;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习实训设备共计492台套;计算机应用专业各实习实训设备共计960台套。重点专业实训工位能保证一生一个工位的实训需要,性能先进,数量充足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校内有设备先进、数量充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机械加工技术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6个。每个实训基地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实习实训室。学生每次进厂实习实训时,首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签订安全生产实习责任状,根据实习岗位不同确定了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了实习设备管理台账,实习材料进出库手续齐全。签订设备管理责任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训时详细登记学生实训时间、实训内容、设备使用情况、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履行交接手序,每日三检,定期检修设备,保证设备完好率及正常运转,充分提高实习设备的利用率。

3个重点专业建设得到国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建立并完善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训基地,有建材实验室、水利水电工程枢纽模型演示厅、钢筋加工厂、测量实习场、CAD制图实训室、仪器库等实习实验场所。基地设施设备先进,数量充足,满足实训教学需要。在满足教学的同时,还利用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为肇东市水务局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测量施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了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有2个加工车间,2个编程实验室和1个工具库。有数控车床41台,数控铣床14台,数控加工中心5台。还有教学软件、计算机等配套设施设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是省级数控实训基地和全省技能大赛场地,承担了3次省级大赛,2010年还承办了教育厅等六个厅局举办的黑龙江省第四届数控技能大赛。基地设备先进、数量充足。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还面向黑龙江省其他院校同专业和社会培训提供实训服务,为肇东职高、肇源职高等提供300多人次的实训。

建立了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有计算机860台、投影仪29台、喷绘机1台、覆膜机1台、HP专用服务器3台,路由器4台,管理型交换机4台,普通交换机34台,打印机36台。

校外实训基地33家,企业规模大、效益好、运营稳定,能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学生先后到哈飞集团、省水利工程处、七四四零工厂、大庆华拓数码科技等企业实习。由实习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全程参与管理,企业技术工人进行岗位实践指导,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工种内容填写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由企业进行技能考核和综合评价。

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每个专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的规定,开设实训实习项目,确保实习实训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几年来,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学校各专业实训开出率均为100%。

实训管理科学规范。学校设有实训鉴定管理科,专门负责管理实训教学,每个实习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都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每个专业都分别编写实习实训计划,实习项目指导书。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制定了学校的实训考核方案,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学生可根据所学专业选择一到二个工种进行技能考核,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的教学质量与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就业有声誉,大赛有成绩

由于采取“订单培养”,学生培养目标十分明确,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所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能快速适应企业及岗位的需求,深受企业欢迎。几年来,学校学生“订单培养”率已达到59%,已累计培养“订单式”学生2499人,促进了招生和就业,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校影响力。学校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96%的毕业生进入工厂一周后即能顶岗独立作业,深受企业的欢迎,充分显示出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坚持推行“双证书”制,即学生毕业时不仅取得学历证书,还要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前都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获得本工种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获得“双证书”率达100%。2005年学校被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授予“黑龙江省学生、家长首选放心名优学校暨消费者满意单位”称号。

学校积极采取“以赛促教、教赛结合”的教学模式,并积极参与国家、省级专业技能比赛。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共有29人获得大奖,充分显示出学校学生较高的理论水平和高超的技能实力。其中,获得“争做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演讲比赛”一等奖1名;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奖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7名;省级技能大赛奖103名;全国水利中等职业学校“中原杯”技能大赛奖1名。

通过就业跟踪服务教师组织企业、毕业生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馈毕业生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96.8%,就业稳定率达到93.6%。2010年5月,学校对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订单培养”的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抽查,企业对毕业生“思想表现”、“实操能力”、“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评价较高,说明毕业生各方面都达到了企业用人标准,企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近几年来,共安置各类毕业生(学员)就业10000多人。

择业有保障,工作有能力

学校实施“择优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原则,在就业安置工作中择优选取在校期间综合评定优秀的学生,用择优推荐就业,激励学生苦练技能,提高素质,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就业办公布企业状况、专业工种、工资、福利待遇等事项,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毕业生根据企业状况自愿报名选择企业,企业按照实际需求选择毕业生。毕业生专业对口分配率达96.8%以上。保证就业择优双向,公开对口。

学校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与大连、北京、浙江、上海、黑龙江等57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为企业定向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全部被企业录用。学生入学时就与学校签订了安置就业合同书,学生考试考核合格,并获得“双证”的100%安置就业。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100%,就业稳定率达93.6%。近三年共安置毕业生4236人,其中“订单”培养毕业生2499名,订单培养率达59%。学生入厂后由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驻厂一个月,跟踪指导,实现“零距离”服务。学生稳定后,就业办坚持“每周一访”,及时了解学生工作、待遇、思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就业安置体现了“为学生就业做好参谋,为企业用人做好顾问。”学生就业免费跟踪服务五年,达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

学校教学注重技能训练、强化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校就学有一技之长,就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岗位技能要求,使学生有发展、快发展。05级专业学生霍小苗已任海翔船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田宇在水利二处任项目经理,年薪10万元;06级水工专业卢德玉任东北辉路桥集团工程测量主管,月薪8000元;数控学生周宏涛任大连地拓重工车间主任,月薪5000元。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保证了稳定就业和快速发展。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上一篇:转本语文选择下一篇:基层工会选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