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2024-05-03

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共10篇)

篇1: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做人要懂得感恩。佛法里说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父母、师长、国家和众生。对一个人而言,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父母对很多人来说,感触最深切。“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需越早越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供我们读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长大后,离开了他们,他们在家乡仍然是无尽的惦念。

父母已逐渐老去,有一天一定会离我们而去,尽孝的时日无多,作为子女,应该做得越多越好,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我自己深有体会,父母亲养育了十个子女,母亲因操劳过度,得了肝癌,在患病期间,还早早起来为我烧粥做饭,怕我上班迟到,怕我劳累,为我做好准备。在弥留之际,还竭尽全力为子女操劳,多给子女一份爱。

因为母亲的病确诊的晚,当我做子女的得知噩耗时,都来不及怎样去回报母亲的爱,报答母亲的恩,只有抢着时间多陪一下母亲,短短的十五天母亲离我而去,留给子女的是自责、后悔、遗憾,而这份遗憾永远无法弥补。之后,我的兄弟姐妹吸取了这惨痛的教训,把对母亲的思念化作怎样照顾好父亲的行动,日后的生活中,舍不得得罪父亲,父亲的冷暖、爱好、健康都在子女的言语、行动中得到体现。现在,父亲已进高龄,由于子女的尊重、珍惜,身体、精神都很好。

这个暑假,我问父亲想到北京玩吗?父亲说:“想到广西桂林看看你舅舅、舅妈。”就这样,虽然自己家经济不是那么宽裕,还是带老爸去桂林玩了一星期,带老爸到桂林的景点看看,这可乐坏了老爸。看到桂林的奇石山峰、岩洞,老人家赞不绝口,看到“刘三姐印象”,老爸怀疑是神仙下凡,我告诉老爸是人工合成的,老爸说,现在人真聪明,科技发展真快。一趟访亲旅游,给老爸长了见识,了却一桩心愿。我一家人也感到很高兴,能陪陪老爸走走。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们应感恩我们的祖先,因为他们打开我们智慧的大门,让我们享受的到传统文化带给我们好处。在这个世上,父母是最无私爱我们的,他们的爱让我们的人生阳光普照。孝敬父母要趁早。

篇2: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圣贤教育世界,每一天的学习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教育人们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用一个个实例证明了它的力量,它修复了一颗颗扭曲的心灵,并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使他们淡泊明智、淡定从容,心怀感恩,心生幸福。一个人好了会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受益了会影响一个社区团体,乃至整个社会!

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的根。

在整个学习中,我认为,在中国老祖宗的指引下,有以下四种思想支柱,第一种是:阴阳五行思想,是最古老的哲学基础,第二是:天人合一思想,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第三是:中庸中和之道,使人们解决和社会问题的思想,第四是:修身自己思想,人如何认识自己。

在视频中有这样一句: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在整个世界中人是基本元素,圣贤教育主要针对的人教育。

从儒,释,道文化中我们体为人的真谛,儒家讲人要不断的完善自我,道家讲顺其自然,天人合一,佛说:人要不断摆脱贪、嗔、痴、无一不在论人论道,三家合一,一团和气。

圣贤教育通过具体社会实例,展现人格、人性、人伦、人文、陈大惠大师论道,胡小林企业谈孝,胡文斌论改变,还有,如影篇中牛文荣《90后的坏女孩》,讲到牛文荣如何从一个打架骂人、逃学、沉迷上网、好吃懒做、自残以及对父母心存怨恨攻击这样一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坏女孩子,自从学了中华传统文化后变成一个懂得尊重,心怀感恩、愿意无私奉献的义工。她的变化使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和睦相处。《弟子规》也教育人们“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就像影篇中牛文荣的爸爸在她小的时候经常带她出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使她沉迷于唱歌跳舞,不爱学习,贪图享受。还有牛文荣小时候,由于父母关系不和,使她缺乏安全感,于是对父母充满仇恨报复的心理。学了传统文化后尤其是“羊羔跪乳”一课后使牛文荣深受反省,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深深忏悔。牛文荣的事迹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人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是受社会万千风情的污染,变得贪婪、傲慢、狂妄、嫉恨、沉溺上瘾、浮噪等等,环境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父是天,母是地,孩子是小树苗,天清地宁,风调雨顺,土地才会肥沃,小树才会健康成长。另外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就是自己的行为出现了问题,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而要从自己这里找根源。牛文荣同学实客观分析自己,还有中西方价值观的剖析,从宏观和微观给我更深层的理解。

我一直在追寻自己的人生,个人从思想认识,思维方式,文化几个方面形成自身的适时的人格。然而通过学习圣贤教育,我更深层认识文化的根,具体跟道,德的落实,很是感恩。

篇3: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尽管算不上一部合格的“佳片”,但《低俗喜剧》的“镜子效应”却让我们看到,在香港回归16年之后,港人仍旧毫无归属感的心理状态,他们一面依赖内地生存,一面又对内地在政治上的企图十分敏感,他们嘴上说是要保护港粤粗口文化,其实只是害怕被大陆的各种政策控制。另一方面,从内地网友对这部电影的反映上,也能看出内地观众对始终保持着高姿态的傲娇香港人民的反感。在一部“电影制片人讲故事”的小成本电影中,两岸观众都有了如此鲜明又充满对抗性的感受,不能不说这电影已经成功了。因此,与其说看《低俗喜剧》是看“低俗”,不如说是在感受真正的香港,香港的浮躁,香港的迷茫,香港人“人好嘴贱”的性格都组成了香港人特有的情怀。

导演:彭浩翔

主演:杜汶泽郑中基陈静

类型:喜剧

篇4:感受多元文化 体会别样教育

在这些零零总总的感受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词”和“一句话”;

第一,是一个词:“educate”。中加教育的差别肯定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的,但通过研究一个单词educate,并把它和汉语的“教育”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发现中加教育的一点区别。educate一词的含义就是“向外引导的工作”。虽然它在汉语里面翻译成教育,但仔细一想,“向外引导”和“教育”是有很大差别的。追溯“教育”二字的渊源,会感觉汉语里的“教育”是上对下、大对小、长辈对晚辈、权威对大众的指挥性动作。因此,将educate和教育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两者本质的差别,前者更注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和相互尊重关系,教育者不把被教育者看成是空空如也的一张白纸,而是看成一个智慧的源泉,教育的工作就是把每个人的智慧都开发引导出来,就像是在挖掘一座金矿。这句话本质上就是我们的“以生为本”一说。

第二,是一句话:“IhearandIforget.IseeandIremember.I doandIunderstand.(听而易忘,见而易记、做而易懂。)”。

直观地解释这句话,其意思就是说“看的效果比听好,做的效果比看更好”。就是要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在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教学方法是一致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给学生一篇教材,通过几种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发现由学生看过材料,再动手做一做,最后将劳动成果向大家展示,学生能记住80%。这一项实验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做中学,学中做。

培训后的这一年来,我不断地消化在加培训的所见所闻,但更注重的是把加拿大的好的做法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初步取得些成效,谨向各位同行汇报与共享:

1.确立“以生为本”理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深入企业调研,掌握服装行业用工要求和岗位能力需求,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和学生双方实际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并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适度整合,开发校本教材,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合理的教学目标设定,使学生对理论内容易于接受,对操作技能乐于接受。

2.推进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融合。例如在进行省道转移课程设计时,考虑到这节内容是服装结构变化原理中的纯理论课,学好本知识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制版款式变化能力。在传统教学中都是在教室通过讲解原理和纸样剪贴方法的来教授的,而学生普遍觉得这些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枯糙,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导致接受和运用这些原理很是费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设计这节课时大胆地把这节纯理论课搬到到缝制车间,并将立体裁剪、立体构成、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等多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快速直观的立体裁剪和立体构成展示,清晰的动态课件,让原来抽象、复杂、枯燥的平面的结构从立体→平面→立体,直观显现,整节课以学生动手为主,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总结展示,真正成为得出结论的实践者。

3.到生产岗位找寻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的对接。教师应经常深入企业与老师傅探讨新技术、新工艺,并梳理出为教学所用的“任务”,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拉近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一线的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获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了非常“实用”专业技能。近年我校开发了《服装项目教学》一书,这是课程改革的物化成果,更是我校教学在产业层面上的积淀,我们开发的不仅是一本教材,而是开发出了一项制度,那就是,学校教学要始终与生产实际保持动态的同步。

4.教学科研并重,技能竞赛促成长。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懂得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科研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2010年1月,在与企业的交流中,我发现张家港市盾威纺织品有限公司多年来为“夹克衫门襟起吊”问题所困,通过查看公司样板、观察生产过程,我提出了“增大原有样板肩斜量”修改方案,经封样师几次试验和修改,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案例促使我在化解教学科研如何结合生产实际这一难题面前迈出了可喜一步。近年来,我们更加注重教学科研的互动,利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一年来,我校服装专业在各级各类的竞赛中表现突出。本人2010年被聘为江苏省服装专业技能大赛国赛集训指导教师,在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苏服装队取得了四金一银的好成绩;2010年参加技能大赛分别获苏州市、江苏省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辅导学生获省技能大赛服装纸样设计与制作二等奖。

[1]李璇.中西方教育文化对比[J].成功(教育),2010(05).

[2]刘建宇,许峰.课堂启发式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

篇5:中华传统文化心得感受

国际会议中心是举办国际经济会议的地方,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开会的地方,能够容纳_余人。这次论坛场面也非常宏大。主办方是厦门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主要承办单位有厦门京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等。还有一些友情单位的赞助等。

会场,有好多热爱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热心义工,辛苦地为到场的人士服务着,也从未体现出他们的疲惫。每当,参会的人们进门,他们总是行师者礼(90°弯腰行礼,还带上他们特有的欢迎词:老师,欢迎您!),好多义工,举牌子,带领入场的人派对,入场,总是 秩序井然。我想到了那句古话:”有礼则安,无礼必危。“在这么有礼节的环境下,总是很舒心。热心的义工们,真的辛苦啦!在讲座期间,京闽酒店的员工(淑女和绅士们)还带来京闽酒店的企业文化,礼仪风采展示以及演唱团的精彩歌声。五星级酒店真是名副其实,培养的员工也是那么有涵养。还有义工们的手语展示,都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气氛。

听了2天的讲座,收益也是颇丰的!每一个老师都很用心,都用自己真实的例子来讲述,我被他们每一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论坛主要的主讲老师有:张瑞局长《中国传统文化给党员干部带来的真实利益》;曾越华老师《传统文化是家庭教育的根》;王红校长《涵养女德 传家兴业》;王春来警官《人生忠孝能两全》;吴健敏老师《弘扬传统文化 共铸幸福企业》;彭鑫博士《弘扬中医文化 造福人类社会》;史立明老师《弘扬传统文化 共建幸福家园》。

这些课里面我最喜欢的是王红校长讲的《涵养女德 传家兴业》这个讲座。王红校长是女子德慧大学堂校长,王红校长就是很有女人味,真是温柔如水,声音温柔,体态优雅,看到她,就想认真听她讲课。女子德慧大学堂 _年由国学大师南公怀瑾倡办,亲自命名并题。大学堂致力于唤醒女性本自具足的智慧与能量,光大母教,承继德风,身心康宁,齐家治国。从而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开创美好世界。德慧大学堂的校训是彭鑫博士提出的:柔软、洁白、厚德、明慧。在讲的过程中,有提到了妇德、妇言、妇功、妇容。每个方面王校长都举出实例来解释。针对妇言举出的例子印象最深:她举出来的是他们学堂中的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一个女人和丈夫吵架了,心情不爽,最后老师问她是不是跟丈夫吵架了,最后说到了不吉利的话,最后她的丈夫真的车祸死了。妇言,要择其辞而说。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学会语善。妇容,不明思议,就是女子要在意自己的容貌啦;妇功,我只记得一句是:专心纺织……,现在的姑娘,能纺织真的好难得的,哈哈!妇德:讲的主要是做女人应如水,水很温柔,但是很有力量。女人要做最低的大海,容纳所有的江河,这便是妇德。还讲到了7种妻子,我只记得宋美龄是属于知识妇,她用她自己的知识,始终帮着蒋介石,妻子的一言一行也是会影响着丈夫,比如宋美龄是信仰教会,所以无论蒋介石在哪,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做祷告。最最深刻的是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她的婆婆对她的评价是:”摇得了笔杆,握得了锅铲,做的了粗活,正所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啦“,在她丈夫眼里,她是世界上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还有降到其他的一些妻子的类型我没怎么记住,还提到婚姻,结婚是与这个人结婚还是与与这个人结婚的同时,还需要与这个时代背景结婚。例如,南怀瑾的原配妻子挽翠就是不仅与南怀瑾老师结婚了,还与南怀瑾老师所处的背景结婚了,守着婆婆尽孝道,待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

对于张瑞局长的讲座印象最深的是党员干部一定要廉洁从政,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他提到了最重要的两本小书:《弟子规》和《太上感应》。他举出了很多真实的案例来证明这种祸福。就拿天下第一贪的和珅来说,最后在_年间,子孙断绝。而天下廉洁的官员有很多,岳飞,林则徐等。最最廉洁的是范仲淹,据调查,现在范仲淹的后人有很多,当的官或从事的职业一个比一个好嘞!太上还曰:其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说明之前犯错,只要能改之,都可以获得福报的!

接下来讲讲王警官的忠孝两双全。王警官是河南省一个监狱警官,写书,也陆续被出版。还荣获全国孝子的称号。他用他自己真实的故事来讲述,今天会场上,灯光微暗,加上王警官的丰富情感,也许在场的很多人都热泪盈眶吧。他的父亲从小给他灌输,是男人就得像个爷们。母亲总给他鼓励。在父母亲都瘫痪的时候,他总能为父母亲着想,放弃自己的业余生活,还为他父母亲制造出许多瘫痪老人使用的小发明。真是不容易啊,在可以有提拔的机会的时候,他还是毅然放弃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留在父母身边。他的孝心感天动地。

下午,是彭鑫博士讲的中医文化。彭鑫博士幽默风趣,总喜欢用相反的例子来讲述,哈哈!我记得最深的是,生气容易导致生病;人活着要难得糊涂,当下安心;如果想造病啊,那就得做到想尽办法让自己心情不好啊;吃不下睡不着也是容易造病的哦!如果想养生啊,那就需要向婴儿本网!据美国调查,婴儿一天笑170次,而成年人每天才笑7次;哈哈,3岁之前,都是纯阳之体;总之就是要做到心无挂碍——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最重要的是家和万事兴——健康!这里又再次提及女人在家庭的重要啦!哈哈!彭鑫博士还举出好多他诊断的真实例子,教训深刻。

史立明老师是本次论坛主持人,也在今天下午最后做了总结,再次强调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很感谢有这么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士,还有花及精力、财力、物力的公益论坛。京闽酒店还提供了这两天的爱心午餐,我们都吃的好幸福,为了不浪费,午餐前,我们诵读感恩词,哈哈,最后,我们同事几个都硬撑着把爱心午餐吃的粒粒不剩,做到真正的不浪费!

篇6:学习语言与文化的体会和感受1

姓名:邱艳红学号:08680418班次:外语系四班

[摘 要] 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共有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传统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委婉语;心理基础;文化异同

以前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思选择了这名课,转眼间这学期已接近尾声,但是现在觉得选择他我是正确的,而并不是当初的为了好玩,而是通过这学期我确实收获到了很多知识,虽然谈不上丰富,但总的来说,受益匪浅。不仅是从书本上,也从老师那懂得了很多。本篇主要阐述一下我对委婉语的一些理解。

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友善辞令)。英语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大体等价 [1]。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在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削减表达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一、汉、英委婉语共同的适用范围及心理基础

汉、英委婉语折射出汉英两种文化有共同的适用范围。在汉英文化中,委婉语主要适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穷困;犯罪;职业;政治。就老年人之“死”而言,英语有与汉语意思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to close/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去了);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last debt(寿终);to run one’s race(了其一生、寿终正寝);to slip by/away(悄然去了); to be home and free(归去来兮自由哉)等。汉、英委婉语中有一些完全或基本的等价,反映了汉、英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的避讳、美化、掩饰心理基础和思维模式。

1.对某些事物情形的避讳

汉、英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忌讳”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2.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的掩饰

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如在汉语中人们用“腿脚不方便”或“行动不便”指代“瘸子”或“双目失明的人”;用“说话有点慢”指代“口吃”、“大舌头”。英语中用“imperfect hearing”代替“the deaf”(聋子),用“visually retarded”指“the blind”(瞎子),用“queer”表示“homosexual”(同性恋)。委婉语的礼仪功能(ritual function)也掩盖了羞于启齿的令人难堪的事实,用委婉语来表达人们讳言的生理行为,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唐突现象。如人们去厕所大小便,英语中婉转地表达为“to washroom’ shand, to powderone’snose, to spend a penny,to payacall, to gosomewhere, to 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等。这些说法近似于汉语的“方便一下、去洗手间、去一号、去洗个手、去补一下妆等”.3.对事物的美化

人的价值观里有趋美性和趋好性的一面,委婉语的作用除了避免刺激、消除粗俗、摒弃陈腐外,还可满足人们的社会心理需要,维护交际双方的面子给人以安慰。例如就职业来说,为了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委婉语里就出现了一些花哨、委婉而动听的名称以升华职业,提高社会地位消除怕“失体面”的忧虑。在中国人们将以前称呼的“保姆”、“钟点工”改为“阿姨”、“大嫂”、“家政人员”等;将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员称为“自由职业者”。在英美国家如称Hairdresser(理发师)为beautician(美容师);gardener(园丁)为tree surgeon(花木外科医师)或landscape architect(风景建筑师);“打字员”自封为secretary(秘书);“补鞋匠”自封为shoe rebuilder(鞋子复原师);就连butcher(屠夫)也以meat technologist(肉类技术专家)自称;funeral undertaker(葬礼承办人)也被一个更高尚的词代替为mortician或grief therapist(哀伤治疗师)。

汉英委婉语在使用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异。首先,汉语委婉语强调用委婉含蓄的话代替或烘托暗示原意,汉语委婉语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距离更大,显得更为委婉曲折,折射出王权思想和尊祖敬宗、仁义道德的儒家传统。而英语委婉语则强调用单词和短语替代原语。其次,英语委婉语强调替代词语更文雅、更温和,不冒犯人,使人高兴,具有“关爱”的情感内涵。而汉语委婉语只强调用与本意相关的话委曲含

蓄、转弯抹角地代替或烘托暗示出不能或不愿直说的话。当然,里面也含有“关爱”的情感内涵,但不局限于“关爱”。以“死亡”的委婉语为例,英语中有数百种代替“death”和“die”的词语,如“to go home”、“to be at rest”、“pass away”等,并不把“kick the bucket”,“be done for”, “one way ticket”等戏谑词算作委婉语。而古汉语中“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民曰死”。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去世了”、“不在了”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而“完蛋了”则用于表示对敌人的憎限;对英雄模范人物的死,常用“牺牲”、“为国捐躯”、“以身殉职”等[5]。[参考文献]

篇7:感受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着这种方向驶去,正如***的“宪法”所说的那样“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人员、营运、管理、流程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我们开始了注重我们的上帝,我们的衣食父母。面对他们我们更有了自信。为什么?因为是他们托起了我们永生的太阳,托起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是他们让我们拥有,更让我们在这里相聚共同创造这永恒的帝业。还有我们最朴实的员工们,最朴实的员工们的家长,因为是他们在背后支持着他们的儿女让我们的企业茁壮的成长起来。公司在2007年8月3日的这一天,也许是员工们最难忘的日子,因为企业的领导层作出了最英明的举措——薪资上调,并且上调的幅度很大,这是让我们的员工最高兴的,我想他们的父母也是最支持的,是啊!承前起后的好来人永远会为这一天骄傲的。踏着海浪、迎着春风我们再次迎来了我们的昌盛繁荣期。

“风口浪尖含啸去,铁马踏蹄迎春风。再到山川壮丽时,天地乾坤任我冲。”祖国在强大,国家在富强,我们的经济飞速的跑在前列,紧跟时代的潮流,紧握共创的和谐,我们的企业又再一次冲向了最前列。时代在进步,我们的企业同样在进步。有原来的认识零售,到逐渐的了解零售,熟知零售,我们好来人一直在奋斗、拼搏,我们有原来的几家门店到今天已发展之13家门店,这些骄人的业绩、闪耀的成就。令我们***人沸腾、雀跃,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忘,没有忘去巩固我们的辉煌,在此期间,企业领导层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比如:营采合一、人员优化、薪资调整、关爱员工等,这些决策是深入人心的,是广为传颂的,因为这是***人一直不变的选择,一直信守的承诺。“几多辛酸几多愁,数经风雨共同舟。待到春花烂漫时,回眸一笑是从容”迎风踏浪的时节就是我们共同奋斗的时节,风雨彩虹中要见几分热血,满城荆棘中同度几分欢跃。***人的的春天就是永恒的春天,***人的明天就是恒久的明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共同厮守一个诺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篇8:挖掘节日内涵,感受文化魅力

1. 挖掘节日的内在意义。

一年当中的节日有很多, 例如我们熟悉的中国的节日, 春节、元宵节、踏青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根据幼儿的情感体验及兴趣、需要出发, 对节庆活动进行分类。将节日活动分成三类:一种是体验爱的教育的节庆活动;一种是体验快乐的节庆活动;一种是体验社会性教育的节庆活动。只有我们对节日的内在意义进行分析, 才能使幼儿在节庆活动中感受“节”之“趣”, 体验“俗”之“雅”。

2. 凸显节日的教育价值。

节日是一种节庆, 是一种文化。节日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一些传统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 节日活动它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进行文化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也是丰富教育内容的有效载体。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的挖掘节日中的教育价值, 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彰显节日价值, 促进幼儿发展

1. 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 美的教育入手。”所以, 我们应当抓住节日教育的核心意义, 设计活动方案, 使幼儿在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例如, 针对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 挖掘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 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 增强幼儿对节日的兴趣, 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 培养幼儿尊老爱老等健康情感与品德。

2. 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园开展的节日活动教育有利于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例如, 在活动开展之前, 我们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节日活动相关的环境布置, 和幼儿共同制作与节日的相关物品。孩子们在讨论、交流、制作的过程中, 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提高了, 从而进一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促进幼儿整体的和谐发展。

三、创新节日形式, 挖掘节日内涵

节日, 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既是文化特色的反映, 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教师根据不同的节日, 注重班级环境、走廊环境、园内公共环境等的创设。在不同的节日里幼儿通过节日准备、欢度节日、节日分享等活动在这一阶段内收集节日信息、学习节日表达、体验节日文化。

1. 春节。

春节是中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日子。通过这个节日, 幼儿了解春节的一些习俗。春节前, 幼儿和家人、朋友一起逛商场、买年货、贴窗花、贴对联。过新年, 孩子还能收到压岁钱, 压岁钱代表了大人对孩子们的心愿与美好的祝愿, 除夕还要吃年夜饭等等。围绕春节我们开展“新春喜乐会萌娃闹新春”活动, 通过一系列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 让孩子们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

2. 元宵节。

元宵节也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为了让幼儿对传统知识和传统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亲身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开展系列活动。大班幼儿制作花灯, 孩子们用亲手制作漂亮的花灯,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感受制作及过节的乐趣。中班幼儿观花灯、猜灯谜, 你一言我一语, 场面煞是热闹, 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小班幼儿搓元宵, 体验劳动的快乐。

3. 踏青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在踏青节来临之际, 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室外草地上, 放飞美丽的风筝, 感受踏青的快乐。我们在主题墙面和相关区域中都融合了节日元素,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 制作墙面上的景物, 如桃花、柳条等。环境创设中还注重了家园合作, 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在踏青节游玩时的欢乐照片, 并以绘画的形式展示踏青节的习俗。幼儿在环境的渲染下, 感受踏青节的习俗特色。

4.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是我国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 蕴涵着丰富的民俗, 吃粽子、吃咸蛋、戴五色线、佩戴香囊、赛龙舟等。为了让幼儿过一个自主、开心、有意义的节日, 同时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特有的韵味, 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大班级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 和孩子们共同欢度端午节。我们设计了有趣的亲子游戏, 家长和孩子们合作编五彩手链、包粽子、做鸭蛋网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 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体验了亲子制作的乐趣, 增进了亲子感情, 同时也感受了浓浓的端午情。

5. 中秋节。

中秋, 一个洋溢着亲情的节日;一个诉说着团圆的节日;一个释放着思念的节日。老师们结合传统佳节的习俗, 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游戏环节, 《让我们荡起双桨》、《月饼接力赛》、《剥柚子》, 一个个精彩的游戏让孩子们感受到文化习俗, 体验了节日的快乐。

6.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习惯, 老师们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一起联欢,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爱和关心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享受爱, 每一个环节都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 感受到了孩子们给他们带来的欢乐。

在开展节日文化活动中, 一方面, 丰富的节日文化对幼儿的认知和情感有着良好的教育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节日文化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与探寻又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打下坚实的情感甚至认知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在幼儿园开展节日文化活动中, 不仅要注重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更应在尊重节日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使之更加适应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篇9:感受传统 传承闽南文化

关键词:民间文化;中职美术;教学

我的家乡地处九龙江畔,历史悠久、地广物博、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繁育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闽南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艺术是“美术课程”的宝贵资源。例如,漳浦剪纸、漳州木版年画、木偶戏剧、端午赛龙舟、水仙花雕刻艺术……多彩多姿的闽南民间艺术,它是家乡的一朵艺术奇花,值得我们下一代去认识、学习、发扬,积极挖掘本地民间艺术很有艺术价值,因为在这里孕育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之美,值得我们用崇敬的眼光去欣赏,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传承。

如何充分利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有效渗透并充分运用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呢?具体措施如下:

1 将美术教学与丰富的校外民俗活动相结合

在美术活动中,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闽南民间节日风俗,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例如,端午节教师根据节日特点,结合中职学生专业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美术专业教学要充分利用高教版教材《广告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让学生设计带有闽南风情、能体现闽南传统体育项目——端午节赛龙舟公益广告竞赛。食品专业学生美术课程开展了设计“巧手制作端午节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同学们拿着自己心爱的作品相互交流和欣赏,感受闽南民间文化的气氛。

2 以闽南土楼文化为美术教学资源

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南靖土楼文化引入美术课堂,带学生到南靖土楼进行实地写生,并举办土楼文化写生作品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收集与土楼有关的资料,客家土楼历史故事、土楼建筑特色、突出土楼乡土、土楼乡情、土楼风景。

(1)结合高教版教材《色彩》课本第五章《风景写生》课,渗透闽南土楼文化,给同学们介绍美丽神奇的土楼,如南靖土楼的风景,土楼田螺坑、土楼群、怀远楼、塔下土楼群等。它们有圆形、半圆形、方形等建筑结构,并巧妙地向学生提问“这些土楼风景的色彩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们自然就会讲到家乡土楼美丽的风景。这会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领悟土楼建筑艺术与自然之美,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家乡。这加深了学生接触当地闽南传统文化资源的印象。

(2)为加深学生对土楼文化的了解,学校文化艺术学部在南靖土楼曲江河坑自然村设立写生基地点。艺術学部每年都带学生到土楼实地写生,开展“土楼色彩风景写生”“土楼风景速写”“土楼风景素描”等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实践、观察,亲身感受土楼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沉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闽南传统文化资源对学生了解民间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其精神境界和艺术素质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3 将闽南漳浦剪纸艺术等引入美术教学

福建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漳浦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镂空艺术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浓烈的原始趣味和稚拙美感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漳浦剪纸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刻。我们把剪纸作为特色活动来开展,学生利用课堂和业余时间进行练习。

(1)同学们利用课余收集漳浦剪纸艺术的信息资料,寻找方法不限,可以应用网络、电视、课外书籍等。到上课时学生先讲自己了解的漳浦剪纸艺术知识,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兴趣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报。有的小组向同学们介绍了漳浦剪纸的起源、流派、制作方法;有的小组介绍了各式各样动物、花卉的剪纸艺术,以及各种剪纸的装饰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组介绍了闽南民间与泉州传统的剪纸艺术的形式风格,同学们通过第一课时的讨论、交流,同学们对漳浦剪纸艺术知识从知之甚少到具有一定的了解了。

(2)在高教版教材《图案》第一章第四节——“图案的继承与借鉴”,它把漳浦剪纸艺术引进学校课堂,欣赏漳浦剪纸艺术作品,分析它的表现内容、表现题材,作品中充分关注闽南的乡土人情、自然风光、传说、民俗活动、历史景观等,动态地反映当下闽南人民的生活状态。

(3)介绍漳浦剪纸的表现方法,阳刻剪纸、阴刻剪纸、剪纸的制作步骤、剪纸的符号语言,圆形、月牙形、锯齿形、柳叶形等。在图案单独纹样这一课,引导学生以闽南惠安女为形象,以闽南民间故事等为题材来表现和创作,学生听了很感兴趣,表现出了强烈的动手愿望。根据漳浦剪纸制作方法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上民间剪纸美术课是同学们最开心的日子,他们四人一组,用小小的剪刀,色彩斑斓的彩纸,尽情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展示他们的心灵手巧。他们在动手、动脑中体验民间艺术,将民间美术引入课堂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美术课堂鲜亮了起来。

4 欣赏和创作富有闽南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

学生通过欣赏闽南民间传统特色的工艺美术作品、领略闽南的历史文化。例如,通过视频欣赏《漳州水仙花雕刻》,学生从中了解水仙花雕刻艺术,需准备钢制的刻刀、刻片、刻钳、刻剪、修叶刀和刻针等工具对水仙花茎球进行八个流程的雕刻。雕刻后的水仙花茎球经过浸洗、盖棉、定根、管理和控温。一勺清水,叶花具佳,花开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百赏不厌;视频欣赏《漳州棉花画》棉花画是漳州别具一格的棉花画工艺品。视频介绍了棉花画的艺术发展史,曾经有过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停止制作,最近才开始复苏。通过欣赏和了解民间工艺品,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拉近自身与民间美术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和形式,增加他们的审美能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民间劳动大众的距离。

民间艺术文化进课堂的意义主要体现于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交流的渠道也日渐增多。中职学生是当前最易接受外来文化的群体,他们喜欢日本动漫、韩国网络游戏等舶来品。频繁登陆花样繁多的外来文化使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不断受到冲击,甚至处于濒临危险的处境,不少中职生甚至认为民间文化已经过时。对外来文化,中职学生的高手就是酷炫,自然对本土民间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行教育理念上对培养中职学生民间文化意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年青一代对闽南民间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普遍的认识和认同感。这在无形中使我们的中职学生淡化了对民间文化的关注,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民间文化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自然更谈不上对其实行宣传、保护、发展和创新了。其实,闽南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既是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也是民族凝聚力所在。因此,弘扬和宣传闽南民间文化,让更多的中职生认识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为本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篇10: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参加“中华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研讨会有感

铁山区三岔路小学石慧

2012年3月24-25日,在海观山宾馆会议大厅,时而传来书声琅琅或低吟浅唱的声音。这是我参加为期两天的黄石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讨会真实,远道而来的张鹏举、丁士琪和杨建华三位传统文化研究专家,结合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为我们语文教师奉献了多场精彩讲座。

十分感激来自黄石二中、十六中、十五中、团城山实验学校的师生为我们展示了四节古诗词鉴赏课,更令人激动的是张鹏举教授对课程给予了点评,随后还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讲座,他博古通今,将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向我们娓娓道来。他渊博的学问让我叹为观止。他认为语文学科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传统的经典不仅滋养着现代语文,能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还能修身养性。丁士琪教授则从词曲宫调、诗词吟诵曲调方面诠释了古诗词念、诵、吟、唱的四个层次。他边讲边唱,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古人读古诗词是要讲究唱的,音律、格律、声韵是古诗词很重要的部分,而现在的中小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是一味强调学生理解内容,应付考试,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扭曲。”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程贤华,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弊端。

通过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有深远的影响。《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与教师人文素养相通,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

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二、与传统文本情感共鸣,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无数名人(诸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的早期求学经历不难证明,他们无一不是接受了扎实、严格、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给他们人生奠定、注入了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知行合一的行为能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荣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们看。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即使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率真的心灵却不迷失方向,勇于追求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员工手册(企业文化部分)下一篇:新闻报道策划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