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分析诊断与应用

2024-05-19

油品分析诊断与应用(共6篇)

篇1:油品分析诊断与应用

油品在线总硫分析应用与研究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he analysis

of total sulfur oil online

吕洲军

(PHASE公司北京代表处)

摘要:油品分析

在线总硫分析

单波长X荧光

紫外荧光

自动检测

背景: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产业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的同时,也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硫化物特别是SO2是常规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导致空气污染和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而汽柴油中的硫直接影响车辆排放尾气中的SO2的含量。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立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油品产品质量不断的提高,国际以及国内规定汽柴油硫含量逐步降低。由国(IV)汽柴油硫含量不大于50ppm,到国(V)汽柴油硫含量不大于10ppm,硫含量的限制越来越高。相对应的检测油品总硫分析仪应用也越来越广。

当前总硫主要分析方法

随着国家对油品中硫含量要求的提高,由曾经的只有实验室检测,到现在使用在线总硫分析仪作为工艺控制手段,并以实验室作为最终检测手段,双辅助来保证油品中总硫含量满足国家标准。在线油品总流分析仪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光明。作为在线总硫分析仪目前有三种分析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一种是紫外荧光分析仪,另一种是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而且这两种分析仪所用方法都列入到了国(IV)、国(V)汽柴油产品质量标准中。第三种是在线色谱分析。

紫外分析仪

紫外荧光分析仪,在国(IV)、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中的分析方法是SH/T-0689。它的分析原理是油品经过多通道切换阀,在载气和燃烧气的辅助下将样品中的硫化物在高温富氧环境中转化为SO2。生成的气体在脱水后经特定波长(190~230)nm的紫外光照射,SO2会转变成激发态的SO2*,当SO2*衰变返回到稳态时,会产生特征波长(240~420)nm荧光,此荧光强度与总硫含量成正比,通过荧光的检测来测算出总硫的浓度。

紫外分析仪特点:

紫外荧光分析仪过去主要应用于气体总硫的检测,随着油品总硫含量检测的需求,演变而来对油品总硫含量的检测。分析方法相对比较简单,测量下限较低,可达250ppb。在国内应用时间较长,已经不属于专利技术。因此是目前国(IV)、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的仲裁方法。该分析仪表在初期确实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求,但随着产业化不断升级,由于分析方法本身伴随的一些顽疾也逐渐暴露出来。(1)对样品预处理要求较高

(2)分析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3)分析检测需提供各种钢瓶气(如载气和辅助气等)。

(4)裂解氧气供应不足或气体流速过快,燃烧室的石英管会常出现积碳现象,特别是针对柴油加氢项目测油品总硫,由于柴油成分的分子量比较大,积碳出现的几率会更大。(5)在线测总硫,多通道切换阀切换比较频繁,为保证精度,多通道切换阀需要定期更换。

(6)无法进行多路切换分析。供应厂商:

能够生产在线总硫分析仪的厂家很多,国内外皆有。但为了保证工艺控制,炼油企业一般采用国外产品来保证产品质量。目前在国内炼油行业中有应用业绩的在线总硫分析仪有两家,分别为:赛默飞世尔和PAC。赛默飞世尔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30%,PAC约为5%。

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

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在国(IV)、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中的分析方法是ASTM D-7039。它的原理是指X光管发射出来的不同的X射线通过双曲面微晶分离,转化为一束仅对硫原子激发产生特长X荧光的X射线,然后在检测器之前又加入了一组双曲面微晶对产生的特征X荧光进行精确分离,分离出来的特征X荧光个数与总硫成正比,通过特征X荧光的检测来获得总硫的含量。该分析方法采用的专利双曲面微晶技术和光学系统真空技术使得该分析方法的检测下限由传统X射线荧光分析仪的50ppm左右降低到0.6ppm,并成功地降低了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的复杂噪声背景。同时又保持了X荧光分析仪系统对液体分析的简单性和低维护性,满足了石油工业的工艺样品进行连续在线分析的要求。分析原理如下图:

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特点: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有能量色散和波长色散两种类型。它能够快速测定油品中的多种元素。既能测硫,也能测氯、硅、镁、铁等多种元素。即可测固体、也可测液体,测量时不破坏样品。但普通的X射线荧光一般只能分析总硫含量几十ppm以上的样品,而且在国内几乎没有应用业绩。而PHASE公司代理的在线总硫分析仪由于单波长X荧光独特技术,可以检测低硫至0.6ppm,满足了我国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要求。同时PHASE也是油品总硫分析仪最大供应商。

(1)在线实时测量,分析仪测量最短周期可达15秒/次。(2)相对其他分析方法,无需钢瓶气,大大减少了维护量

(3)测出数值直接为质量比ppm,相对其他分析方法,无需密度转换。(4)直接测量硫元素,不破坏样品特性。(5)无高温部件,无运动部件,增加了安全性和减少了维护量。

(6)样品特性不改变,相对其他分析方法,检测柴油及其他重油,更具优势。供应厂商:

单波长X荧光在线总硫分析仪是XOS公司的专利产品,其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中的总硫分析方法ASTM7039主要就是针对单波长X荧光在线总硫分析仪。目前PHASE公司是XOS在石化行业唯一代理商,其在线总硫分析仪市场占有率已达60%左右。

在线色谱分析仪-火焰光度检测器

色谱法分析油品总硫在业界内是一种业界不被认可的方法,该分析方法没有也列入到国(IV)、国(V)汽柴油产品质量标准中,但有可能部分地区因为价格原因才在国内有一两套的市场。现在简单介绍一下,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是利用富氢火焰使含硫原子的有机物分解,形成激发态分子,当它们回到基态时,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此光强度与被测组分的量成正比。FPD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器,其特征是对硫为非线性响应,峰高响应理论上与进入火焰中硫化物的量的平方成正比。在线色谱分析仪特点:

在色谱中配以火焰光度检测器(FPD)进行测量,目前只能应用于气体样品的总硫分析,其优点是其他分析方法只能测得总硫含量,色谱法可测得各种硫化物的含量。其缺点是:测量灵敏度不高,适合测定硫组分浓度大于10ppm的样品。该方法采用外标法校准,定量比较复杂,需要各种含硫组分的标样,这一点很难办到,即便有这种标样,当含硫组分在5个以上时也难以实现定量分析。总之该方法对于总硫含量分析并不理想,对于硫分布测定在含硫组分多时也不适合。供应厂商:

本身针对油品总硫分析这一块的色谱分析厂商并不多,本身也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可,目前曾参与过招标的厂商有ABB、西门子等,其市场占有率约在 1%。总结:

总硫分析仪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原理,例如在文章中没有提到的醋酸铅法、能量色散法、电量法、燃灯法等,由于测量精度低、不符合国家标准、维护量高等各种原因,在在线仪表方面并没有应用。而在国内占主要市场的在线紫外荧光分析仪和在线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汽油加氢以及类似装置方面,在线紫外荧光分析仪和在线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都可满足国(V)的市场需求,但从维护和测量周期方面来讲,由于在线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由于无需各种辅助气体、测量周期短等,可能有着更大的优势。在柴油加氢、汽柴油调和以及类似装置方面,由于柴油碳链较长,除了刚才所说的辅助气体、测量周期等因素,在线紫外荧光分析仪内部还易出现结焦现象,故推荐选用在线单波长X荧光分析仪。整体上来说,在线单波长荧光分析仪在油品测量方面有可能有更好的前景和优势。

结束语:

目前市场整体环境良好,汽油加氢、柴油加氢、以及调和项目纷纷上马,在线总硫分析仪属于工艺控制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体分析仪出货量尚可。但随着炼油行业针对国(V)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的产业升级逐渐完成,在线总硫增长会有放缓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在线总硫分析这一块属于朝阳产业,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分析速度更快、更精准、重复性更高的分析仪表定会应运而生。

作者简介:

吕洲军,男,工学学士学位,现任PHASE公司北京代表处销售兼设计。从事石化行业在线气体、在线色谱、在线油品质量、在线安全与环保等分析仪表应用、维护和调试多年,对炼油行业各类在线分析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丰富的应用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森等 在线分析仪表维修工必读 北京化学出版社,2008。[2] 单佳慧等 汽油中硫含量分析方法进展。

[3] 冯欣等 汽油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在生产中的设计与应用。

[4]张金平,王福江,赵四海等 车用启用硫含量测定方法的适用性,石化技术,2008 [5]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车用汽油国(V)国家标准 GB17930-2013 [6]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车用柴油国(IV)国家标准 GB17930-2013 [7]陈洪全,岳智等 仪表工程施工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9]上海市化学标准化委员会

DB31/429-2009 车用汽油[S] 2009.

篇2:油品分析诊断与应用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指的是经营成品油以外的业务,包括便利店、餐饮、洗车、修车、换油、汽配销售、广告代理、电话、通讯服务、银行提款机、彩票销售、自动售货机、空车配货、化肥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等等。为开拓市场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目前,非油品业务已成为加油站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油品业务现状

我国现有加油站8万多座,主要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集团,其数量约占加油站总数的50%,其余为社会加油站。各类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的规模、管理方式和盈利情况各不一样,笔者经过对1000座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开展情况作过问卷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便利店

调查表明,大多数加油站未开设具有一定规模(指商品种类较多、营业面积较大、管理较规范和有一定赢利能力)的便利店,据业内人士称,达到这样要求的加油站很少,其比例仅占加油站总数的10%左右。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加油站都具有便利店的一些服务功能,如矿泉水、方便面、饼干和毛巾等小商品的买卖,但经营场地很小,不成规模。

加换润滑油脂

对汽车加注、更换润滑油、润滑脂,这是受汽车驾驶员欢迎的一种服务,并可回收用过润滑油脂,有利于油品的再生利用,控制废油的环境污染,但从调查来看,约70%的加油站并不开展这项服务。

汽车美容

汽车美容包括洗车、喷洒清洁剂、上蜡抛光等,现在许多城市对车辆的卫生和清洁状况有要求,从美观、舒适的角度来看,驾驶员和乘客也同样有这种要求,所以汽车美容是一项经常性的业务,然而具备这类服务功能的加油站只占1/4左右。

汽车修理

汽车修理的内容很多,简单的如充气换胎,复杂的如发动机的维修,能否从事车辆的维修工作,取决于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配置条件。汽车维修与美容宜在同一个站内完成,如此会使驾驶员感到便利。调查表明,目前加油站开展汽车修理服务的很少,约占加油站总数的15%,实际开设的加油站可能会更少。

其他

通讯、互联网、彩票销售、空车配货和农资产品销售等非油品业务,虽然未作调查,但据了解,开展此类服务的加油站眼下是非常稀少的。

非油品业务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规模小,营业额和利润水平很低,经营管理不规范,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非油品业务尚处于发展的初期。

一、缺乏统一规划、设计

调查中发现,非油品业务的开展存在放任自流或一刀切的现象,有的加油站开展不开展非油品业务由加油站经理说了算,有的地方主管部门要求每个加油站具备非油品服务功能。非油品服务项目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必然造成加油站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甚至得不偿失。

二、经营管理不到位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现在加油站的人员安排非常紧凑,绝大多数加油站经理认为加油站业务繁重,不可能专抽员工去从事非油品业务,在未专门开设便利店、修理厂的加油站中,非油品业务往往由当班员工兼做,然而,一人兼两职,可能造成两面工作都做不好,甚至出差错。在经营中,不规范的做法也有发生,如“以货充油”,就是驾驶员在加油站购买商品的费用充入其买油的费用中,加油站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满足其要求,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三、不定指标,无激励机制

大多数加油站开展非油品业务,上级主管部门不下达赢利指标,平时不作检查和考核。换句话讲,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开展与否,由加油站自己决定。在人手紧、空间小和无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非油品业务就被放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以至有些加油站经理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不愿意从事非油品业务的态度,尽管大多数被访问的加油站经理认为有必要做好非油品业务,经营业绩也不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人手少、空间小

前已讲到现在加油站用人紧张,在一座月销量1000t的加油站,每班一般只有3—4人,在正常情况下,员工没有明显的休息间隔,即使不加油时,员工也要站在天棚下迎候车辆的到来,客观上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非油品业务。再则,非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占地面积较小,营业用房并不宽裕,所以,设置非油品服务项目受到人手、空间或场地等条件的限制。

五、缺少品牌意识与策略

在商品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消费者不仅看重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且具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品牌就是金字招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资源。在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经营策略和要求下,由加油站自己去塑造非油品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品牌,这是难以做到的,而这将影响非油品业务的拓展。

六、非油品业务对外租赁

有些加油站把汽车修理和汽车美容等业务租赁给他人,这种做法简单方便,可以使加油站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受非油品业务的牵制和影响。然而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租赁的单位或个人出于效益最大化考虑,往往用最小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收益,平时又缺少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导致短期行为的发生,如对设施设备的破坏性使用,并不关注作业区域的环境、卫生、外观与安全,显然,这会累及加油站的信誉,最终与加油站的初衷相背离。

国外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特点

西方石油公司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现已较为成熟。在加油站选址建造时就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根据车流量和站址周边情况,设置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服务项目,力求避免盲目性。虽然国外非油品业务五花八门,种类很多,但各类站都有自己的服务特色。例如,在高速公路、远离城区的国道上的加油站,非油品服务内容相对丰富,有便利店、咖啡厅、餐饮部、汽车修理、阅览室,有的甚至开设旅馆,一座加油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域;位于城区的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服务项目就少得多,有的就开设单一或特色性服务;在乡村公路边的加油站,往往仅在简易的货架上或橱窗内放置一些生活用品,有的则根本就不开展加油以外的服务。

总的来讲,国外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因地制宜。非油品服务项目的设置不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最大效益。2、特色明显。各个加油站努力创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项目,以特色吸引顾客群体。3、优质服务。国外加油站的加油员往往年龄较大,而便利店、餐饮部的员工年龄较轻,他们动作利索,富有朝气,较能满足顾客的心理需要,又能胜任较大的工作强度。4、公司就是品牌。像EXXON、BP、SHELL等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公司,这些公司拥有的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无需再引进别的经营品牌,顾客对这些公司的信任度(包括商品质量、服务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公司就是品牌。

对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思考

随着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放开,大批与国外石油公司合资或独资加油站的开业,成品油零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加油站油品利润的幅度和空间将逐渐压缩或减小。国外的经验表明,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如2002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石油公司的零售总利润中,非油品业务所占的比例已分别达到36%、40%和48%,有的甚至达到65%,可见非油品业务对石油公司赢利能力的重要性。对此,要结合我国国情,从战略和全局的视角,做好我国非油品业务这篇文章,增强石油公司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

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功能的总体规划和布局,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不同区域、不同顾客群体的消费需求,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置非油品服务项目。

二、制订政策,积极支持

一个加油站确定开展某种非油品业务,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要争取政策,取得当地工商、物价和税务等部门的支持。目前许多加油站的非油品业务都是加油站的自主行为,上级并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绝大多数加油站经理反映,开展非油品业务的主要困难是人手不足、资金缺乏、场地不够,确实,这些困难光靠加油站自身是很难解决的,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非油品业务的开展,而且也会影响到加油站油品业务的发展。

三、严格管理,规范经营

上级主管部门对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的经营行为、内部管理、利润指标等应提出明确要求并考核。在加油站内部要加强管理,员工的业绩要与效益挂钩,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营方法和手段要规范,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杜绝各种不正当经营行为和损害国家、公司利益的现象发生。

四、确保商品和服务质量

加油站非油品业务质量的好差同样关系到加油站的声誉,关系到加油站的竞争力,在商品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服务质量(主动、热情、周到、耐心)便是吸引顾客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等经营理念,通过员工优质服务获得顾客的认可和赞誉。同时像油品一样,要确保经营商品的质量,不能容许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行为发生,服务就是要使顾客满意和被信赖。

五、经营方式多元化

从国内外加油站开展的非油品业务情况看,加油站非油品业务经营方式主要有两类:石油公司自主经营和某种方式的联营。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和特点,现阶段,笔者认为引进社会知名品牌,强强联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有利于非油品业务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油站集中精力做好油品销售服务,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篇3:液压油品的应用及养护问题分析

液压油是润滑油当中的一种,用作液压传动系统中的工作介质。广泛用于机床、矿山工程机械、铸锻机械、航空航天等方面。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液压油通常由深度精制的石油润滑油基础油或合成润滑油加入抗磨和抗氧剂等添加剂调制而成。

2 液压油的应用

2.1 液压油分类

液压油的分类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第四部分H级分类”,我国则等效采用ISO标准制定了H组分类标准GB7631.2-87。液压油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其一般形式如下:类—品种数字。例如L-HM 46。

其中:L为类别(润滑剂及有关产品,GB7631.1),HM为品种(抗磨液压油),46为牌号(粘度级,GB3141)。

2.2 液压油规格及应用条件

在GB/T7631.2-87分类中的HL、HM、HG、HⅤ、HS液压油均属矿油型液压油,这类油的品种多,使用量约占液压油总量的85%以上,以下介绍其规格、性能及其应用:

1)L-HL液压油是由精制深度较高的中性油作为基础油,加入抗氧、防锈和抗泡添加剂制成,适用于机床等设备的低压润滑系统。HL液压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防锈性、抗乳化性和抗泡性等性能。我国L-HL油品种有15、22、32、46、68、100共六个粘度等级,设一等品产品;

2)L-HM液压油(抗磨液压油)主要用于重负荷、中压、高压的叶片泵、柱塞泵和齿轮泵等液压系统。也可用于中压、高压工程机械、车辆的液压系统或中等负荷工业齿轮(蜗轮、双曲线齿轮除外)的润滑。目前我国L-HM油品种分优等品和一等品两个品种。其中一等品为15、22、32、46、68、100、150七个粘度等级。优等品为15、22、32、46、68五个粘度等级;

3)L-HG液压油是在HM液压油基础上添加油性剂或减磨剂构成的一类液压油。具有优良的防锈、抗氧、抗磨、抗粘滑性。主要适用于各种机床液压和导轨合用的润滑系统或机床导轨润滑系统及机床液压系统。在低速情况下防爬行效果良好。目前的液压导轨油就是这类产品。我国L-HG油品设有32、68两个粘度等级,只有一等品;

4)L-HⅤ液压油(低温液压油)有低的倾点,优良的抗磨性、低温流动性和低温泵送性。HⅤ低温液压油主要用于寒冷环境下工作条件苛刻的工程机械、或高压液压系统。最低使用温度-30℃以上。HV的产品质量等级分别为优等品和一等品,优等品设有10、15、22、32、46、68、100共七个粘度等级,一等品设有10、15、22、32、46、68、100、150共八个粘度等级;

5)L-HS液压油是具有更良好低温特性的抗磨液压油。使用温度为-30℃以下最低温度为-40℃的环境温度环境中的高压液压系统机械设备。HS液压油的质量等级分优等品和一等品,均设有10、15、22、32、46共五个粘度等级。

2.3 液压油性能指标

液压油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液压油品质提出了严格的性能要求:

1)优良的润滑性随着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精度、功率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液压系统滑动部位在启动和停运时大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为防止磨损及擦伤,在油品中添加抗磨剂,以提高油品的抗磨性能,满足润滑需要;

2)适宜的粘度和粘温性能粘度大,会使系统压力损失增加;粘度小,泵的内泄漏增大.容积效率降低。液压系统工作温度及环境温度变化必然引起油品粘度的变化,这要求油品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要小,即油品的温粘性能较好;

3)良好的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氧化后的油品颜色变深,粘度增大,氧化后的酸生成物腐蚀设备,增加磨损,特别是氧化产生的油泥会堵塞间隙很小的润滑部位和精细滤器,使液压操作失灵和缩短寿命;

4)良好的剪切安定性液压油经过液压元件(如泵、阀、微孔)时,经受剧烈机械剪切作用,油品中的高分子聚合物会被剪断,引起油品粘度下降;

5)良好的抗泡沫性和空气释放性液压系统由于各种原因会混入空气,溶解或掺混在油中的空气对液压油的粘度和压缩性都有影响。在高压状态下还会造成严重的气蚀;

6)良好的防锈防腐性能液压油使用过程中,由于与水、空气作用,会使液压元件发生锈蚀,使液压元件和油品寿命都受到影响;

7)良好的抗乳化性液压油在工作过程中,会从不同途径混入少量水分,在液压元件的剧烈搅动下与油形成乳化液能引起金属锈蚀甚至相互作用生成沉淀或腐蚀性物质,降低油的润滑性;

8)良好的密封材料适应性漏油是液压系统中的棘手问题,因此要求液压油对密封垫圈等塑性材料有不侵蚀、不收缩、不膨胀的性能,这些材料也不能使油品变质。

2.4 液压油的选用原则

1)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主要的泵类型,根据不同动力源(泵)类型选取油品,可参考下表:

注:5℃~40℃、40℃~80℃系指液压系统温度。

2)根据液压元件要求、工作压力和温度选择液压油选择;

3)根据液压油粘度选择,选定合适的品种后,还要确定采用什么粘度级别的液压油才能使液压系统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4)根据密封材料选取,选择与密封材料相容的油品;

5)选择液压油的经济性分析选择,要从油品的使用寿命长短,对液压元件磨损,生产效率高低等综合效益选择。

3 液压油的管理

3.1 液压油使用保养

1)防止液压油被污染,液压系统尤其是油箱尽可能采取闭式,加完油后密封好,防止杂物等污染油品造成油液质量下降;

2)防止空气混入,油液中混入空气会对液压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尤其在高压环境中,造成异常的噪音、气穴、汽蚀、震动,损坏设备;

3)防止水分混入,油液中混入水会造成油液乳化变质,粘度下降甚至整个系统油品全废;

4)控制液压油的使用温度,液压系统中对油液温度控制极为严格,绝不能超过所用油品规定的温度,否则会使油品粘度下降、增加泄露,加快油品氧化;

5)对油品定期化验,平时从外观及时检查油质,及时更换油品。更换油品时不同牌号油品决不能混用;

6)适当增加系统辅助过滤单元,提高油品精度等级,保持油品清洁。

3.2 液压油品存储保管

1)不可直立放于露天环境,防止水分及杂物的入侵污染;

2)存储装置拧紧封口盖,保持密封;

3)保持桶身面清洁,标识清晰,防止混放混装;

4)保持地面清洁,便于漏油时及时发现;

5)油品周围不得放置任何可燃品;

6)严禁烟火,不得携带火种进入油品存放区,存放区配备不少于二个灭火器;

7)废油的产生部门必须对产生的废油进行回收,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将废油排入水沟、地面或乱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影响污水零排放的正常运行;

8)废油应交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机构进行处置,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私自处置。

4 结论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血液,正确选用和合理使用液压油,对液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延长系统和元件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天觉.液压工程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徐小东.液压与气动应用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张宏友.液压与气动技术[M].3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篇4:油品分析诊断与应用

关键词:5S管理;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36-01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承担着为行业、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是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实训室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5S管理作为独特的管理理念,已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施中初见成效[1-3],将5S管理方法引入我院油品分析实训室的管理中也一定能开花结果,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5S管理的涵义

5S管理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现场中对人员、材料、机器、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运用“环境影响人,过程教育人”的理念,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品质,创建优良的企业文化。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4]。其中:(1)整理是将工作场所的东西分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把二者明确、严格地区分开来并将“不必要的”东西尽快处理掉。整理的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使现场无杂物,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整顿是把留下的必要的东西按照规定的位置,分门别类排列好,明确数量,进行有效的标识,做到定位、定品、定量,合理定置、摆放整齐。(3)清扫是彻底将工作环境打扫干净,对出现异常的设备立刻进行修理,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培养全员讲卫生的习惯,创造一个干净、清爽的工作环境。(4)清洁是指对整理、整顿、清扫之后的工作成果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做到标准化和制度化。(5)素养是要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5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素养,如果没有队伍素养的相应提高,5S管理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可以说,5S管理始于素养,终于素养。

二、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现状

油品分析实训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便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而油品分析实训室的管理对于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项目较多,管理任务重。我院每间油品分析实训室大约有6个实训项目,一个实训指导老师同时指导6个项目,所需时间较多,教学管理任务重,讲解分散,不利于学生接受,教学效果不理想。2.油品储存不规范。油品作为特殊的石油化工产品,大多为易燃易爆品,其储存安全至关重要。由于实训室条件有限,没有专门的油品储存室,且消防器材单一,油品储存存在安全隐患。3.管理制度不明确。实训室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基本靠人治,有时出现无人管理或多人管理同一事项的状况,造成管理混乱,实训教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4.实训资料不完善。油品分析实验主要参照国家标准和石油行业相关标准,如果直接把标准发给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完整解读标准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油品分析实验的原理及操作,可以把这些资料加工整理为油品分析实训讲义,使复杂的专业语言更加通俗化,便于学生自主学习。5.专职实训教师不足。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有限,引进和培养实训教师的渠道不通畅,我院还未形成专职实训教师队伍,与教育部实训教师人数应占教师总数50%左右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油品分析实训教学现有师资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级职称的教师,多数为应届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的年轻老师,实践经验不足。有部分兼职教师因对我院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院对兼职教师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只能保证其完成教学任务,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影响。6.实训仪器保养不够。油品分析实训开课学期集中,教学班次多,仪器使用率较高,平时保养不够,仪器磨损严重。

三、5S管理在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5S”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际工作和环境的不断改进,换来高品质的工作效率。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积极引进5S管理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物品、场所的整理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同时通过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1.整理。

将油品分析实训室中的仪器设备、试剂等按使用率进行分类,将长期不用的设备和试剂放入库房存放,营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对于库房的管理,也要根据仪器、试剂的特点分类存放,尤其是易燃易爆的油品,一定要远离火源,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油品安全。

2.整顿。

实训室和仓库物品的摆放,要合理使用标签标识,例如:经常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贴上绿色标签,使用率不高的贴上黄色标签,无法使用的贴上红色标签及时进行报修,无法修理的按报废处理。橱柜和抽屉上要贴上标签标明所放物品的名称,取用方便,同时仪器设备上要粘贴固定资产标签,按使用用途摆放,便于资产清查。

3.清扫。

清扫的目的是是创造洁净的实训环境,实训室要安排值日生定期清扫,及时清除实训室的污垢杂物及实验废弃物,保证实训结束后仪器、试剂摆放合理、有序,实验台面和地面整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清洁。

制定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制度,包括实训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仓库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等内容,以制度建设来完善实训室的管理,创造温馨的实训环境,使师生能够自觉按照整理、整顿、清扫的要求进行教学,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同时编制油品分析实训讲义,利于学生学习和实践。

5.素养。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既要能够服务于实际操作的一线环节,也要能够胜任一线的乃至更高的技术、管理岗位,优良的职业素养品质,在以后的企业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以上4S的反复练习,最终可以使学生养成做事认真负责、遵守规章制度、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四、结论

5S管理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已经非常成熟,将其应用于高职油品分析实训室管理,目前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5S实训室管理必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显著提升,更容易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朱达凯.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5S管理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190-191.

[2]胡海星,刘辉,蒋利华,张春艳. 5S管理理念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23-224.

[3]许雪芳. 5S管理与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8):219-220.

篇5: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

段多寿

段多寿:油品计量误差原因分析,油气储运,1999,18(11)45~46。

摘 要 在石油及其液体产品的贸易计量交接过程中,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油罐容积标定的误差、石油计量器具误差、计量操作误差以及使用石油计量换算表不当造成的误差。在分析各种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计量误差的办法。

主题词 计量

误差

原因

分析

Duan Duoshou:Analysis on the Accuracy Error in Product Metering,OGST,1999,18(11)45~46.

In metering petroleum and its liquid products,the metering errors produced mainly are as follows:volume calibration of tank,measuring instruments,human mistake and improper use of the petroleum conversion table.Based o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error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to cut back the metering errors.

Subject Headings:metering,error,reason,analysis

在国内液体货物的贸易计量中,普遍将油罐和油轮当作计量器具。然而在使用这些容器交接油品时,计量误差不但不能避免,甚至会给经营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亏损。

一、油罐容积标定误差

按JJG168—87《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规定,容量为100~700m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2%;容量为700m以上的油罐,检定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0.1%,置信度为95%。然而这一误差还不包括因底板负重凹陷造成的底量误差。据文献[1]介绍,这一未经计量的误差数接近于可用容量的0.3%。此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油品计量的准确性。

3卧式金属罐和铁路油罐车在依据JJG266-81《卧式金属罐容积》检定规程和JJG140-76《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所标定的容积,与实际容积之间的误差不超过±0.5%。

二、计量器具误差

在油品计量过程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与其是否经过周期检定并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计量器具自身的误差因素有以下几点。

1、量油尺

JJG398-85《测深钢卷尺检定规程》规定,检定量油尺时所加于尺带的拉力为10N,但在实际标定时,不排除加力不足或超重的可能性。这就是说,在其标定时就已产生了误差。另一普遍现象是一把量油尺频繁使用,虽然该尺尚在检定有效期内,但因尺带严重扭曲,使计量所得的油高值往往大于实际值,这对收油方来说,必然会造成亏损。

2、密度计

GB1884-8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计测定法》规定,连续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即SY-Ⅰ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05g/cm;SY-Ⅱ型石油密度计允许差数为±0.001g/cm。这两个修正值对贸易交接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密度计的标定与否,将直接影响计量精确度。

3、温度计

测量石油液体的温度计应该是专用的,其最小分度值为0.2℃。如果在检定时不给出修正值或给出错误的修正值,实际使用时就会造成石油温度测得值的误差。

三、计量操作误差

在油品计量的整个环节中,只要有一处发生误操作或计算错误,就会造成油品计量结果误差。

1、油高测量

油高是直接反映罐内储液容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如果储液高度计量不准,得到的油品数量就会产生人为的误差。在油品高度计量时,油罐内径越大,油品数量误差就越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不同油品的特点,排除计量时可能出现的虚假性,对从装油结束到开始计量油高还有一个稳油的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润滑油,装油结束后往往在油表面覆盖有一层泡沫,因此在存有大量空气泡沫的情况下计量油罐内的油高,势必有虚假性存在。试验结果表明[1,2]

3,润滑油泡沫影响铁路油罐装油数量的误差在±0.1%左右。

2、密度计量

油品密度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二个重要参数。严格说来,密度计量必须在室内油品静止状态下进行测定。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经过输转装油作业后又马上测定密度的单位,稳油等待时间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油中所含泡沫未消除的情况下进行密度测量,其测定结果明显小于真实密度。

3、温度计量

油温是计算油品数量的第三个重要参数。在计算油品的标准体积时,需要测量油品的实际温度。而在计算油品的标准密度时,则需要测量油品的视温度。结果表明,实际温度测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

4、修正值

计量器具在制造过程中,因各种客观原因使所标刻度线达不到精度要求。所以必须用实测方法予以修正。只有正确使用修正值,才能消除计量器具自身的误差。必须对修正值予以重视,以降低油品计量的误差。

四、石油计量换算表的误差

在GB1885-83《石油计量换算表》中,包括视密度换算为标准密度、任意温度的体积换算为标准体积以及计算油品在空气中的质量三个部分,其中任一部分换算时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油品数量的准确性。

1、视密度换算

实际计算不宜过细过繁,只要在计算时将新求插值点靠近上限或下限,按线性内插法计算即可。虽然结果仍有误差,但最大不会超过GB1885-83标准石油密度的准确度±0.0005g/cm。

2、标准体积换算

国家标准给出两种计算方法,即用石油体积系数(R值)计算和用石油体积温度系数(f值)计算,两者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只是计算结果在进位和小数修约上稍有差别。

3、油品质量计算

GB1885-83标准给出了两个计算公式,即

m=ρ

.203

V20 F

.m=(ρ20-0.0011)×V20 式中

m——石油在空气中的质量,g;

ρ20——石油20℃时的密度,g/cm;

V20——石油20℃时的体积,L;

F——真空中质量换算到空气中质量的换算系数。

除此之外,中国石油化工销售公司还有一种速算法,即m=V×石油单位体积质量。三种计算结果误差不大,完全可以适用于目前的石油贸易交接数量的计算。

总之,造成油品计量误差的原因很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克服人为误差,提高计量精确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销售西北公司

*730000,甘肃省兰州市团结新村138号;电话:(0931)9883911。参考文献

1,段多寿 张德宗:对装车润滑油计量数据的计量分析,油气储运,1986,5(4)。2,段多寿:也谈铁路罐车的计量问题,油气储运,1996,15(12)。

编辑:孟凡强

篇6:油品罐区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

摘要:通过对炼油厂油品罐区消防、安全设施进行分析和改进,消除其对罐区的危害;对油罐主体腐蚀及加热器泄漏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实用的改进措施;完善生产与安全双重控制系统,为油品罐区标准化改造创造条件。

关键词:罐区 隐患 技术改造 安全控制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九江分公司炼油厂现有油品储罐95台、8 个罐区,1980 年底投入生产,运行20 多年,已逐渐呈现出许多安全隐患,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导致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制定防范措施,以达到油品罐区安全运行的目的,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1 安全、消防隐患分析及改进 1.1 安全、消防隐患分析

油罐投入生产已20 多年,油罐的安全附件、消防设施趋于老化,隐患不断增加,加之当初某些设计安装上的不合理,严重威胁油罐的安全生产。如消防水线接头距罐壁较近,难以满足油罐灭火的要求;消防水线快速切断接头和铅封时常被盗,严重影响油罐灭火作业;泡沫发生器腐蚀严重,影响灭火时产生泡沫的效果;消防管线长周期不使用底部易堆积大量锈渣;油罐防火堤的密封不严,不能有效阻止事故状态油品的外泄;明沟水封器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油罐照明亮度不够,影响操作员正常作业等。1.2 改进措施 为消除油罐区的这些安全隐患,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改进和整治措施。改进情况见表1。2 设备故障分析及改进 2.1 油罐主体腐蚀

据统计资料分析,轻污油拱顶罐局部腐蚀发生在罐顶板、上壁板、底板,以顶板腐蚀最严重;重污油拱顶罐局部腐蚀发生在下壁板、顶板,以顶板腐蚀较严重;柴油拱顶罐局部腐蚀发生在罐顶板;渣油拱顶罐局部腐蚀发生在罐顶板。可以看出拱顶罐顶板腐蚀较为普遍和严重,其规律是油品较轻腐蚀越重。轻重污油腐蚀最重,柴油较重,重油较轻。轻重污油腐蚀周期约10 年,而柴油、渣油腐蚀周期约15 年。改进建议:①轻、重污油,中间轻组分原料罐设计时应采取整体内防腐的方案,柴油、渣油应采取顶部或局部防腐的方案。②根据储罐使用检修规程每3 ~ 6 年进行1 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③将轻油拱顶罐改造为内浮顶罐,对量油管底板增设隔板设施。④储罐修理时,采用局部更换加防腐的措施。

项目改进前改进后消防水线快速切断接头泡沫发生器消防管线防火 水封器照明监控接头距罐壁较近,无法满足灭火的要求接头和铅盖时常被盗挡板、网罩腐蚀严重没有底部排渣口安全间距相对较小,有效容量相对较小,强度不够原水封器使用效果不理想亮度不够无宏观监控设施消防水线加长并延伸到消防栓附近,满足灭火的要求更换塑料盖和用铆钉加固接头定期更换网罩、挡板立管下部增设锈渣清扫口,法兰连接,每年清扫一次设计时都采用新规范适当增加防火间隔,增大有效容积,无法改造的防火堤采取增加防火堤的高度和厚度满足生产逐步更新罐区明沟水封器设施,确保事故状态下油品被封存在防火堤内新增四座高架灯新增二台工业监视器对罐区动态进行宏观监控 表1 罐区安全、消防设施改进措施 图1 生产与安全双重控制系统示意图 安全技术与管理 2.2 加热器泄漏

重质油品储罐内设有加热设施,加热器在长期使用中,不断出现泄漏导致无法正常加热,影响产品质量及流动性,影响安全生产。以分段式加热器为例其泄漏原因有:结构不合理,对接处为马鞍口,焊口多,应力集中,易疲劳,焊缝质量难以保证;耐腐蚀性能差,加热器日常无法检查与维护,隐患无法及时处理。对策及措施:①加强操作与技能培训,加温时先打开加热器排气阀,排尽冷凝水,再缓慢打开加热器的给汽阀。②改造加热器的材质,由20# 钢改为不锈钢,增加抗腐蚀能力。③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涂料进行外部防腐。④进行技术改造,把马鞍口焊接改为三通型焊接。2.3 阀门故障

油品罐区大小阀门近2 000 个,由于使用多年,存在着部分阀门打不开、闸板脱落、关不到位、气缸串风、手动风动转换失灵等现象。先后采取更换阀门、更换气缸驱动装置、修复气缸、更换密封圈、修复风动开关等手段进行防范。3 完善生产与安全双重控制系统 油品罐区生产与安全双重控制系统就是将生产管理、过程控制、安全控制、事故预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采用流程管理,多层次安全控制及环境监视手段,防止相互冲突的流程同时进行,阻止事故规模的扩大,实现生产、安全双重控制功能,为罐区生产提供全新的综合生产运行系统。其功能见图1。

目前,我厂3 个罐区已完成生产控制系统,正在逐步完善安全控制系统。随着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将逐步实现罐区生产与安全双重控制系统。4 结束语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心灵之窗需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