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4-04-13

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共10篇)

篇1: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地环发〔2009〕175号)来源:广东省 出自: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第15期

原文链接 >>

网页快照 >>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 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4月24日以粤国土资地环发〔2009〕175号发布 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各地级以上市国土资源局,各地质勘查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新立探矿权登记管理

(一)新立探矿权应符合国家、省产业政策,省、市矿产资源规划和省地质勘查规划。按照规划先行、有序投放、合理布局的原则设立探矿权。

(二)探矿权(申请)人资金能力应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及区块规模相适应,其资金证明额度不得低于勘查实施方案计划勘查投入。

(三)申请勘查工作区范围在“区块化”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勘查区块面积不得小于1个基本区块;

2、拐点一般不超过8个;

3、勘查工作区范围规则、完整、统一,除申请人为同一探矿权人外,不允许包含他人的矿业权;

(四)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实施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并附上专家签名的论证意见。

以下各条凡涉及专家论证的,均按上款规定处理。

(五)探矿权申请人依法取得探矿权后应按照勘查实施方案进行勘查施工。在勘查过程中,确需对勘查实施方案进行重大调整的(有关工作量变化超过50%),必须在30日内将经过专家论证的调整方案向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六)探矿权申请范围剔除重叠的矿业权区块范围后,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可按照第(三)条的规定进行调整。

二、加强探矿权转让、变更登记管理

(七)探矿权转让,应当自颁发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2年,或者提交经储量评审备案的地质勘查报告。探矿权转让后,勘查许可证有效期限为原勘查许可证的剩余期限。

(八)探矿权存在争议或者被有关机关查封期间不得转让。

(九)不同形式的探矿权转让(出售、作价出资、合作、重组改制等)合同,自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之日起生效。

(十)申请变更勘查对象,必须完成计划勘查工作量的50%以上并提交经专家论证的勘查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6〕12号文规定的《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由第二类矿产变更为第一类矿产的,或第一类矿产在同类矿产之间变更矿种的,可直接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由第一类矿产变更为第二类矿产的,或者第二类矿产在同类矿产之间变更矿种的,应进行探矿权评估,缴纳探矿权价款,方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国土资源部对变更勘查矿种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十一)申请扩大勘查区块范围的,必须完成计划勘查工作量的50%以上并提交经专家论证的勘查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照探矿权新立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批。

申请扩大勘查区块范围的,申请扩大区块范围应在已发现矿体的延伸方向或同一构造层位上,面积不得超过批准勘查区块面积的50%,且不得超过2个基本区块。

勘查第二类矿产,原则上不得申请扩大勘查范围,但为防止“大矿小开”和“一矿多开”的出现,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矿业权设置方案的除外。

(十二)探矿权人变更单位名称或者地址的,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向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供变更前、后的法人执照和企业(事业)单位名称变更登记证明文件,经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予以变更登记。

(十三)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分立,应提交经储量评审备案的地质勘查报告和专家论证的分立方案,地质勘查报告的工作程度必须达到普查以上,分立方案的工作程度必须达到详查以上,属于同一矿体的探矿权原则上不能分立。

三、加强探矿权延续、保留、注销登记管理

(十四)勘查许可证到期需要延长勘查工作时间的,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到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逾期不予受理。探矿权人未按照规定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的,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自行废止,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公告,并注销该探矿权。

(十五)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时,必须向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已完成勘查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报告和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

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登记时,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外,必须完成计划勘查投入的80%以上(含)。

(十六)探矿权延续每次时间不超过2年,每延续一次,地质勘查工作应提高一个符合规范要求的地质勘查阶段。确需在本勘查阶段延长地质勘查工作时间的,探矿权人需提交经专家论证的勘查工作实施方案,可再给予一次在本勘查阶段的延续。

(十七)探矿权到期阶段性总结报告不能达到相应地质勘查阶段要求或完成计划勘查投入不足80%的,延续时必须缩减勘查区块面积,每次缩减的勘查区块面积不得少于批准勘查区块面积的25%。

(十八)本通知下发前已设立的探矿权,在同一勘查阶段工作时间累计已超过3年(含),探矿权到期仍需要在此勘查阶段延续的,可以给予一次有效期为1年的延续;在同一勘查阶段工作时间累计不到3年,探矿权到期仍需要在此勘查阶段延续的,可以给予一次有效期最长为2年的延续,但在同一勘查阶段累计勘查时间不能超过4年。超过4年继续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的,按照本通知第(十六)、(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十九)申请探矿权保留的,保留范围按照(333)以上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范围区块化的原则予以确定。凡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范围已设立采矿权的,不再办理探矿权保留手续。

(二十)探矿权人未按照规定申请保留的,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自行废止,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应当予以公告,并注销该探矿权。

(二十一)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注销的,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机关应在收到申请后的30日内注销探矿权,并定期向社会公告。自勘查许可证注销之日起90日内,原探矿权人不得申请已注销区域内的探矿权。

四、其他规定

(二十二)铀矿等特殊矿产的地质勘查不受本通知的限制。

(二十三)本通知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2: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7]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要求,深化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保障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矿业权管理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准入

(一)设立探矿权必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等政策要求。

(二)非油气探矿权人原则上应当为营利法人或者非营利法人中的事业单位法人。油气(包含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下同)探矿权人原则上应当是营利法人。

(三)探矿权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以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国有大型石油企业项目计划)为依据,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第一勘查资金投入额。中央或者地方财政全额出资勘查项目提交项目任务书及预算批复。

(四)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勘查矿种(含增列,下同),以及探矿权合并、分立变更勘查范围,需编制勘查实施方案。

勘查实施方案应当符合地质勘查规程、规范和标准,计划勘查资金投入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勘查投入要求。探矿权申请人可按要求自行编制或者委托有关机构编制勘查实施方案,登记管理机关不得指定特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审查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完善探矿权新立、延续、保留审批管理

(五)中央或者地方财政全额出资勘查的新立探矿权申请范围不得小于1个基本单位区块。

(六)新立探矿权的申请勘查范围不得与已设矿业权垂直投影范围重叠,下列情形除外:

1.申请范围与已设矿业权范围重叠,申请人与已设矿业权人为同一主体的;

2.油气与非油气之间,申请范围与已设探矿权(煤层气与煤炭探矿权除外)范围重叠,申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不影响已设探矿权人权益承诺的;申请范围与已设采矿权(小型露采砂石土类采矿权除外)范围重叠,申请人与已设采矿权人签订了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的;

已设油气探矿权增列煤层气申请范围与已设煤炭矿业权重叠,申请人与已设煤炭矿业权人签订了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的;

新立油气探矿权申请范围与已设小型露采砂石土类采矿权重叠,申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不影响已设采矿权人权益承诺的;

3.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申请范围与已设煤炭矿业权范围重叠,申请人与已设煤炭矿业权人签订了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的。

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第三方合法权益。采取承诺方式的,非油气探矿权申请人应当承诺不影响已设矿业权勘查开采活动,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等;油气探矿权申请人应当承诺合理避让已设非油气矿业权,且不影响已设非油气矿业权勘查开采活动,无法避让的要主动退出,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对方合法权益等。

(七)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需要,组织建立油气矿业权人、非油气矿业权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三方工作协调机制,对涉及油气与非油气矿业权重叠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协调推进工作,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八)非油气探矿权延续时,应当提高符合规范要求的勘查阶段,未提高勘查阶段的,应当缩减不低于首次勘查许可证载明勘查面积的25%,下列情形除外:

1.中央或者地方财政全额出资勘查的探矿权;

2.已设采矿权矿区范围垂直投影的上部或者深部勘查且与已设采矿权属同一主体的探矿权;

3.经储量评审认定地质工作程度达到详查及以上且地质报告已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探矿权。

合并、分立或者扩大过勘查范围的探矿权,以其登记后的范围作为延续时缩减的首设面积。

(九)因生态保护、规划调整、公益性重点工程建设等原因,已设探矿权的部分勘查范围无法继续勘查或者转为采矿权的,可凭政府相关部门证明文件,抵扣按本通知第(八)条规定需缩减的面积。

(十)探矿权延续登记,有效期起始日原则上为原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截止日。

(十一)勘查许可证剩余有效期不足三个月的,探矿权登记管理机关可在门户网站上滚动提醒。

(十二)首次申请探矿权保留,应当依据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地质报告。资源储量规模达到大中型的煤和大型非煤探矿权申请保留,应当达到勘探程度;其他探矿权申请保留,应当达到详查及以上程度。已设采矿权垂直投影范围内的探矿权首次申请保留,应当达到详查及以上程度。

(十三)探矿权人申请探矿权延续、保留,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原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延续申请,或者需要继续延长保留期的,探矿权人应当提交能够说明原因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严格探矿权变更审批管理

(十四)以申请在先、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取得的非油气探矿权申请变更主体,应当持有探矿权满2年,或者持有探矿权满1年且提交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普查及以上地质报告。

以协议方式取得的非油气探矿权申请变更主体,应当持有探矿权满10年;未满10年的,按协议出让探矿权的要件要求及程序办理。

(十五)申请变更探矿权主体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一并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变更申请。勘查许可证剩余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申请人(受让人)可以同时申请办理延续。

(十六)符合本通知第(六)条规定设置的探矿权申请变更主体,受让人应当按本通知第(六)条规定,提交互不影响和权益保护协议或者不影响已设矿业权人权益承诺。属同一主体的已设采矿权与其上部或者深部勘查探矿权,不得单独转让。

(十七)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取得的非油气探矿权,申请变更勘查矿种的,出让时对能否变更勘查矿种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以申请在先方式取得,以及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取得但出让时对能否变更勘查矿种未有约定的非油气探矿权中,勘查主矿种为金属类矿产的探矿权可申请勘查矿种变更为其他金属类矿产,依据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普查及以上地质报告提出申请。

铀矿探矿权人原则上不得申请变更勘查矿种。勘查过程中发现其他矿种的,应当进行综合勘查,并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相应的勘查报告,其探矿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涉及变更为国家限制或者禁止勘查开采矿种的,依照相关规定管理。

(十八)非油气探矿权人因自身转采矿权需要,可依据经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详查及以上地质报告申请分立。探矿权分立后,不得单独变更主体。

(十九)人民法院将探矿权拍卖或者裁定给他人的,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受让人提交的探矿权变更申请及人民法院出具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变更登记。受让人应当具备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探矿权申请人条件。

四、加强探矿权监督管理

(二十)全国审批登记颁发的勘查许可证实行统一配号。油气勘查许可证单独编号。

(二十一)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定期清理过期探矿权,对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未按要求申请延续登记的,由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纳入已自行废止矿业权名单向社会公告。

(二十二)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审批登记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登记管理机关在批准探矿权申请后,及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二十三)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探矿权人勘查行为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勘查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中列入严重违法名单的探矿权人,依法不予审批登记新的探矿权。

五、其他

(二十四)探矿权申请人应当如实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申请材料,并对其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

(二十五)探矿权申请材料需补正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出具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补正通知书的时限要求完成补正。

(二十六)勘查审批登记中涉及矿业权出让收益的,按照《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7〕35号)执行。

(二十七)勘查许可证遗失需补办的,申请人持补办申请书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补办,经原登记管理机关门户网站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补发勘查许可证。补办的勘查许可证应当注明补办时间。

(二十八)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铁矿属于《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规定的第二类矿产,其他类型铁矿属第一类矿产;离子型稀土属第二类矿产。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关于加强地热、矿泉水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09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探矿权采矿权延续审批登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4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国土资源部关于鼓励铁铜铝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44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探矿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68号)同时废止。

篇3: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但同时, 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一是受投入不足和高清节目缺乏的制约, 有的频道高、标清同播率和高清节目率没有达到总局要求;二是有的频道高、标清节目变换和标识不规范, 并存在非高清节目标注“高清”的违规情况, 影响了用户对高清电视的认知;三是受有线网络数字化改造进展和高清电视宣传推广不足等因素影响, 高清频道入网传输率和入户率仍然偏低。为进一步推进高清电视发展, 规范高、标清同播工作, 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大工作力度。

发展高清电视, 是广播电视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 是广播电视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 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民族电子工业发展, 而且有利于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优势, 大力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进一步认识发展高清电视的重要意义, 继续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将总局2009年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两个《通知》精神落实到位。

二、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高清播出。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高清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系统建设, 加强高清电视专业队伍培养, 不断提高高清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能力。

经批准已经开展高、标清同播的频道, 要严格按照总局2009年两个《通知》的要求, 从今年9月28日起, 同播的高清频道高清节目同播率和高清播出率必须高于70%, 同播的高清频道黄金时段 (18:30-23:00) 所有节目, 包括影视剧、气象和广告等, 必须全高清播出。力争2011年9月28日达到全高清播出的目标。

三、严格规范要求, 确保技术质量。

同播的高清频道节目制作、播出应遵循《广电总局关于高标清同播技术要求的若干意见》 (广发[2010]34号) 的要求, 确保技术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对频道呈现样式的规范, 重大事件转播、综艺、影视剧、体育、专题和广告节目应采用16:9构图播出, 其中体育和专题节目可根据需要兼顾4:3保护框;按高清格式制作的新闻节目应采用16:9构图播出, 并兼顾4:3保护框。播出高清节目应在屏幕右上角标注“高清”字样, 播出非高清节目不得标注“高清”字样。高清节目的伴音应加大5.1环绕立体声制作、播出比例。

四、切实加强高清节目制作和购买。

影视制作机构要逐步加大电视剧、动画和专题片、纪录片等节目的高清制作比例。自2011年起, 各影视制作机构完成的电视剧须有50%以上为高清拍摄制作;自2012年起, 非高清拍摄制作的电视剧不得参评电视剧奖项。开播高、标清同播频道的电视台, 要不断提高外购节目中高清节目尤其是高清影视剧的比例, 在引进境外影视剧时应优先考虑高清版本, 引进高清影视剧数量和比例须达到总局要求。

五、进一步增加高清频道播出。

为进一步提高高清电视的吸引力、影响力, 具备条件的卫视频道和适合高清播出的纪实、体育、动画、影视剧类非上星频道, 经总局批准可以进行高、标清同播, 在当地有线数字电视网播出。鼓励已开办的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频道, 经总局批准调整为高清付费频道。

六、切实加强高清频道入网传输。

各地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机构要将支持高清电视发展, 培育和扩大高清电视市场, 作为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要手段, 切实做好高清频道接入和用户服务工作。各地有线数字电视网应按要求接入中央电视台高清综合频道和去年9月28日开播的9个高清同播频道, 继续执行免费政策。地面无线播出的高清频道不得加密, 不得收费。

七、进一步加强高清电视的宣传推广和营销。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积极做好高、标清同播工作一周年的集中宣传活动, 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平面媒体等多种途径, 采取新闻、专题、公益广告、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 让广大观众全面认识和了解高清电视。广播电视传输机构要充分认识增加高清电视用户是发展高清电视的关键, 切实转变经营理念, 研究实施多层次、灵活多样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方式, 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做好高清电视机顶盒推广入户工作。

八、加强指导和监管。

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清电视发展的指导和监管, 尤其要加强对高清频道节目和技术指标的监管。对高清节目数量、质量不达标的频道, 经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 总局将按规定予以退出处理。

九、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反馈意见。

总局将按照“鼓励发展, 统筹兼顾”的原则和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的要求, 进一步加强调研, 明确高清电视技术、节目、播出和传输等相关政策。各级广播影视部门也要结合高清电视发展实际, 研究问题, 总结经验, 及时向总局报告情况和反馈意见。

篇4: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认真落实放宽失业登记条件的有关要求

各地要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修改〈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要求,允许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城镇常住人员在常住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对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不得以人户分离、户籍不在本地或没有档案等为由不予受理。

各地要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机制,保障城镇常住人员享有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并有针对性地为其免费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要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各地要按照国务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统筹考虑本地区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保障其逐步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

二、做好就业失业登记证明更名发放工作

根据促进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将《就业失业登记证》更名为《就业创业证》。各地可新印制一批《就业创业证》先向有需求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发放。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凭学生证向就业创业地(直辖市除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领《就业创业证》,或委托所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向当地(直辖市除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代为其申领《就业创业证》;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离校后直接向就业创业地(直辖市除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申领《就业创业证》。《就业创业证》的样式、栏目解释、填写办法、印制技术及发放管理等要求继续按照《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75号)执行(封面和内页第1页(暗码)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字样变更为“就业创业证”)。

各地已发放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继续有效,不再统一更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在就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以其加载的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电子记录,逐步替代纸质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明。

三、拓宽就业登记信息采集渠道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相关信息的比对核验,不断创新和拓宽就业登记信息采集渠道。要巩固窗口单位改进作风专项行动成果,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向“一柜式”服务转变,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处理”的工作模式。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实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劳动用工备案的,以及劳动者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相关信息经确认后录入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四、加强就业失业登记信息动态管理

各地要进一步加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及时掌握辖区内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状态,运用信息化手段,做好对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的动态管理。要按照《关于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86号)要求,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登记信息采集录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省(区、市)内就业失业登记信息的比对整理。我部将进一步完善全国就业信息监测系统的功能,开展就业失业登记信息跨地区核验工作,逐步实现同一劳动者相关信息的唯一性。要以实名制就业监测数据为基础,做好与就业失业统计报表数据的比对分析工作(为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的,在统计上继续按照现行制度执行),及时查找相同指标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支持宏观决策奠定扎实基础。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操作程序便捷高效、登记信息完整准确、数据标准统一规范”的要求,制定完善全省(区、市)范围内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操作办法。要以方便群众为原则,简化登记程序,取消重复和不必要的表格、单据等填写内容和证明材料,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提供便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我部报告。

篇5: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1-06-14

各盟市国土资源局:

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活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检查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检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80号)要求,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检范围

(一)凡领取勘查许可证满6 个月的勘查项目,必须接受年检。探矿权延续登记、变更登记和保留的,其勘查许可证领取时间连续计算。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未开工的勘查项目,探矿权人提出申请并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可以缓检。

(二)年检工作采用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旗县国土资源局实地核查的勘查项目不得低于本行政区域内应检勘查项目总数的50 %,盟市国土资源局的抽查率不低于总数的10 %。

二、组织管理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统一部署和指导全区矿产资源勘查检查工作。盟市、旗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地质勘查监督管理工作。凡属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发证的非煤项目探矿权,其勘查项目报告由旗县国土资源局初审,盟市国土资源局做结论,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属部发证的探矿权及厅发证的煤炭项目探矿权由旗县国土资源局初审,盟市国土资源局复核,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做结论。

三、年检内容

年检工作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勘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二)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与勘查许可证登记事项是否一致。

(三)是否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勘查实施方案施工、是否完成了最低勘查投入。

(四)是否按时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应当缴纳的)。

(五)是否按时提交开工报告和报送阶段报告。

(六)受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是否已履行到位。

(七)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规定的其他年检内容。

四、年检时间和程序

(一)年检工作于每年的10月至12月进行。

(二)盟市国土资源局应于每年9月底前对本行政区域内年检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三)探矿权人于每年10月底前向旗县国土资源局报送年检资料,资料起止时间为上一10月1日至本9月30日。

(四)旗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勘查项目年检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按规定比例进行现场核查,重点核查探矿权人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并对年检材料签署意见。

(五)盟市、自治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勘查项目年检材料进行复核、审查,完成规定比例的实地抽查,并签署复核、年检意见。

(六)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汇总和通报年检工作情况;根据各地年检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对年检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五、材料报送

(一)探矿权人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下列年检资料: 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报告(附件1)。

2.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需加盖勘查单位公章并注明用途)。

3.勘查单位出具的勘查项目支出会计核算报表。

4.本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应当缴纳的)缴纳收据复印件。5.本勘查工作总结及本工程布置图。

6.通过储量评审备案的需要提供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及相关材料。

(二)所有材料扫描、制作pdf格式电子版(图纸直接转换为pdf格式),纸质材料一式五份,每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各留一份(国土资源部备案的由厅统一报部),交矿业权人一份。

(三)各盟市国土资源局将年检工作总结、统计报表(附件2)、探矿权检查项目表(附件3)、由厅做结论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报告”原件(三份)及本通知所要求的材料(一份),按部发证、厅发证项目分类,制作纸件和pdf格式的光盘,于每年11月底前统一报厅。年检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年检工作实施情况、探矿权人履行义务情况、年检结果、问题及建议等。

六、年检结果

(一)年检合格的,做出年检结论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勘查许可证原件上加盖矿产资源勘查年检专用章,并签写检查日期。对于分页装订的矿业权年检报告,应加盖年检机关的骑缝章。

(二)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检不合格: 1.拒绝接受年检的。

2.提交的年检资料弄虚作假的。3.勘查许可证不合法的。

4.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与勘查许可证登记事项不符的。5.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6.未履行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缴纳义务的。7.未提交开工报告、阶段报告的。

8.受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未履行到位的。

(三)对年检不合格的,年检机关应当通知探矿权人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并通过复查验收的,确定为年检合格。拒不整改的,探矿权到期不予延续。

(四)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年检结果(包括探矿权人名称、勘查项目名称和年检结论等)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七、其他

(一)矿产督察员负责督查的项目必须有矿产督察员的意见。

(二)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年检工作按照部相关规定执行。

(三)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2.3.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报告.doc 矿产资源勘查检查统计报表.doc 探矿权检查项目表.xls

篇6: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1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活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检查(以下简称“年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范围

(一)凡领取勘查许可证满6个月的勘查项目,必须接受年检。探矿权延续登记、变更登记和保留的,其勘查许可证领取时间连续计算。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未开工的勘查项目,探矿权人提出申请并经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缓检。

(二)年检工作采用书面审查和实地核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地核查的勘查项目不得低于本行政区域内应检勘查项目总数的50%,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抽查率不低于总数的10%。

二、组织管理

年检工作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管理,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省以下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年检工作的具体实施。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情况,授权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完成年检。

三、年检内容

年检工作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一)勘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

(二)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与勘查许可证登记事项是否一致。

(三)是否按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勘查实施方案施工、是否完成了最低勘查投入。

(四)是否按时缴纳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应当缴纳的)。

(五)是否按时提交开工报告和报送阶段报告。

(六)受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是否已履行到位。

(七)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规定的其他年检内容。

四、年检时间和程序

(一)年检工作于每年的10月至12月进行。

(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于每年9月底前对本行政区域内年检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三)探矿权人于每年10月底前向县级、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年检资料,资料起止时间为上一10月1日至本9月30日。

(四)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勘查项目年检材料进行初步审核,按规定比例进行现场核查,重点核查探矿权人履行法定义务的情况,并对年检材料签署意见。

(五)市级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勘查项目年检材料进行复核、审查,完成规定比例的实地抽查,并签署复核、年检意见。

(六)国土资源部汇总和通报年检工作情况;根据各地年检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对年检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五、材料报送

(一)探矿权人向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下列年检资料: 1.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报告(格式见附件1)。

2.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原件和勘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用途)。3.勘查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报表。

4.本探矿权使用费、探矿权价款(应当缴纳的)缴纳收据复印件。5.本勘查工作总结及相关图纸。6.年检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县级、市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勘查项目报告签署意见,将年检工作情况、探矿权人报送的勘查项目年检材料和制作的检查报告光盘上报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理部门。

(三)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年检工作总结、统计报表(格式见附件2)和部发证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报告”原件,于次年1月底前报国土资源部。年检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年检工作实施情况、探矿权人履行义务情况、年检结果、问题及建议等。

六、年检结果

(一)年检合格的,做出年检结论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勘查许可证原件上加盖矿产资源勘查年检专用章,并签写检查日期。对于分页装订的矿业权年检报告,应加盖年检机关的骑缝章。

(二)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检不合格: 1.拒绝接受年检的。

2.提交的年检资料弄虚作假的。3.勘查许可证不合法的。

4.探矿权人、勘查单位与勘查许可证登记事项不符的。5.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6.未履行探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价款缴纳义务的。7.未提交开工报告、阶段报告的。

8.受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未履行到位的。

(三)对年检不合格的,年检机关应当通知探矿权人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并通过复查验收的,确定为年检合格。

(四)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年检结果(包括探矿权人名称、勘查项目名称和年检结论等)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七、其他要求

(一)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本通知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二)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年检工作按照部相关规定执行。

篇7: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和《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的要求,依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加强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管理

(一)进一步增强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能力。按照国家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结合资源条件,划定并公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做好煤炭国家规划矿区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以下简称矿业权设置方案)的编制工作。凡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地质勘查工作达到普查程度以上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部的统一要求组织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并报部批准。凡地质勘查工作程序难以满足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要求的,由国家负责开展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后编制。各有关产煤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尽快摸清情况,于2006年3月底前向部报告本地区对煤炭普查的工作需求,于2006年3月底和7月底前分别向部报送第一批和第二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矿业权设置方案送审稿。

(三)切实加强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的探矿权采矿权管理。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部的授权,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一律实行部、省两级审批,审批权限按《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执行。凡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设置新的探矿采矿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以外的煤炭矿产地,也要按照上述要求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后设置矿业权。具体工作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结果报部备案。

二、切实做好小煤矿的资源整合工作

(四)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区煤矿布局和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按照保护资源环境、保障矿山安全和大矿大开、小矿小开、依法处置、合量补偿、以优并劣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依据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资源整合方案建议。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开展资源整合工作。对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及时并严格审查其重新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手续。对矿山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煤矿,要一律先停产再整合。对开采边角、残留及零星资源的小煤矿,要在严格限制的前提下,按照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原则,加强采矿许可证的管理,确定合理的服务年限。各地要于2007年底前全面完成资源整合工作。资源整合方案要报部备案,并每半年向部报告本地区资源整合进展情况。

(五)配合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坚决做好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实施停产整顿的矿山企业,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收回采矿许可证;对整改仍不合格,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实施关闭的矿山,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提请原采矿许可证发证机关按法定程序注销或吊销采矿许可证。

(六)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重新制定煤矿生产建设规模的最低准入标准,报部批准后实施。

在小煤矿整合方案和煤矿生产建设规模的最低准入标准报国土资源部备案、批准之前,各省(区、市)一律不得颁发小型及其以下煤矿采矿许可证,并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置。

三、加强矿业权市场建设

(七)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内探矿权采矿权的出让要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有计划地主要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确定勘查、开采主体。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煤炭资源的矿产地;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经省(区、市)人民政府同意,并正式行文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矿业权。协议出让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不得低于类似条件下的市场价。对为解决大型矿山企业接续资源而批准的接续矿区,矿山企业不得改变其接续用途。

(八)严格煤炭矿业权市场准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颁发勘查许可证时,必须按照投资与作业管理分开的原则,严格勘查资质管理,并对勘查设计或实施方案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依法不予批准;在颁发采矿许可证时,必须对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国家规划、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以及设计回采率低、煤炭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的,一律依法不予批准。编制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技术规范,凡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不符合规范的,不予批准;凡两次违反规范的,不再审查和批准其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要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勘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在勘查、开采中确需对勘查设计、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变更的,须按程序重新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

(九)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要严格按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以及《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的规定出让矿业权。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越权违规出让矿业权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十)严格矿业权转让审批。探矿权人自领取勘查许可证未满2年的,或没有按照批准的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和投入资金的,不予批准转让。煤炭资源矿业权转让要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批准的矿业权设置方案进行,严禁分割转让,严禁非法转让。各地要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具体办法,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强化探矿权采矿权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转让行为。

四、加强对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

(十一)强化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勘查开采行为的监督管理。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履行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不履行资料汇交义务、以采代探、越层越界开采、不按照勘查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的,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进行处罚,情节严重或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要依法注销、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逐步建立完善勘查开采退出机制。

(十二)加强力量,完善手段,做好日常监管工作。要全面落实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管职能,根据辖区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划定动态巡查责任范围,充实监管力量,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动态巡查责任制,完善对动态巡查的考核。要加强检查,完善报告制度,研究建立矿山企业建档建卡制度。要积极推进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探索储量动态监管有效办法。要充分发挥执法监察机构和矿产督察员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重要煤炭勘查项目和重点煤炭矿区的监管。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矿产督察员的管理和指导,保障督察员工作经费,完善管理制度。

(十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水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煤炭资源回采率偏低的问题。要分地区对不同赋存条件矿区的采煤技术、方法、工艺进行论证,提出淘汰落后的采煤技术、方法和工艺的目录。要抓紧建立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专家会诊制度。

篇8: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深刻认识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意义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大举措, 是加快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随着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抑制重复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实施, 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激励和约束作用不够强, 部分地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认识存在偏差、责任不够落实, 当前我国一些行业落后产能比重大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已经成为提高工业整体水平、落实应对气候变化举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进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 确保按期实现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目标。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抓住关键环节, 突破重点难点,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 总体要求。

1. 发挥市场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强化税收杠杆调节, 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

2. 坚持依法行政。

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和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健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3. 落实目标责任。

分解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4. 优化政策环境。

强化政策约束和政策激励, 统筹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 建立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5. 加强协调配合。

建立主管部门牵头,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二) 目标任务。

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国发[2005]40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2009]38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国务院制订的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文件规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范围和要求, 按期淘汰落后产能。各地区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 制定范围更宽、标准更高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近期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目标任务是:

电力行业: (略)

焦炭行业: (略)

铁合金行业: (略)

电石行业: (略)

钢铁行业: (略)

建材行业:2012年底前, 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 (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 、水泥湿法窑生产线 (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 、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 (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 以及水泥土 (蛋) 窑、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 (含格法) 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轻工业: (略)

纺织行业: (略)

三、分解落实目标责任

(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要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目标任务, 结合产业升级要求及各地区实际, 商有关部门提出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并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抓紧制定限制落后产能企业生产、激励落后产能退出、促进落后产能改造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 指导和督促各地区认真贯彻执行。

(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认真制定实施方案, 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 落实到具体企业, 及时将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要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职责,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 组织督促企业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拆除落后设施装置, 防止落后产能转移;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 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

(三) 企业要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 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法律法规,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四) 各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认真宣传贯彻国家方针政策,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市场秩序,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四、强化政策约束机制

(一) 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的约束作用, 尽快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落后产能界定标准, 提高准入门槛, 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加强投资项目审核管理, 尽快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 对产能过剩行业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 严格环评、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批, 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防止新增落后产能。改善土地利用计划调控, 严禁向落后产能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项目提供土地。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

(二) 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差别电价、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价格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中的作用, 落实和完善资源及环境保护税费制度, 强化税收对节能减排的调控功能。加强环境保护监督性监测、减排核查和执法检查, 加强对企业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检查, 提高落后产能企业和项目使用能源、资源、环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综合性调控措施, 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的市场需求。

(三) 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 严格控制国家安排的投资项目, 实行项目“区域限批”, 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吊销排污许可证, 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批准新增用地, 相关管理部门不予办理生产许可, 已颁发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撤回。对未按规定淘汰落后产能、被地方政府责令关闭或撤销的企业, 限期办理工商注销登记, 或者依法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必要时, 政府相关部门可要求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对落后产能企业停止供电。

五、完善政策激励机制

(一)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中央财政利用现有资金渠道, 统筹支持各地区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资金安排使用与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相衔接, 重点支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等问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加大支持和奖励力度。各地区也要积极安排资金, 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在资金申报、安排、使用中, 要充分发挥工业、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加强协调配合, 确保资金安排对淘汰落后产能产生实效。

(二) 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与职工就业的关系, 认真落实和完善企业职工安置政策,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妥善安置职工, 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工作, 避免大规模集中失业, 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三) 支持企业升级改造。

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 统筹安排技术改造资金, 落实并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政策, 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 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提高生产、技术、安全、能耗、环保、质量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水平, 做好标准间的衔接, 加强标准贯彻, 引导企业技术升级。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且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 在安排技术改造资金、节能减排资金、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对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土地开发利用, 在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前提下, 优先予以支持。

六、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一) 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

各地区每年向社会公告本地区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和淘汰时限。工业和信息化部、能源局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及总体进展情况。加强各地区、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交流, 总结推广、广泛宣传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先进地区和先进企业的有效做法, 营造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舆论氛围。

(二) 加强监督检查。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展和职工安置情况, 并定期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 并将进展情况报告国务院。

(三) 实行问责制。

将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参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国发[2007]36号) 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提高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比重。对未按要求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进行通报, 限期整改。对瞒报、谎报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情况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区, 要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篇9:加强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的建议

严格立法

我国所有矿产勘查登记工作都由《矿产资源法》以及对应地方的探矿权、采矿权登记管理办法所规范。

简而言之,矿产勘查登记工作是通过法律的文献型文件形成一种行为预期,包括登记程序的设定、监督工作的安排、管理工作的执行都是在相关法律文献的指引和规范之下进行。也就是说,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三个环节的工作都是由相关法律文献由理论划为实践的体现,因此法律文献是与之相关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完善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是加强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的第一步。

需要让法律照顾到矿产勘查登记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受理机构的权限认定、办理条件的限定、申请材料完整性的审批、权限变更登记等多个方面,通过法律这种规范性文件,使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有理可循,形成相对完善的矿产勘查登记监督管理体制。

严格受理机构权限认定

我国矿产勘查登记机构主要是国土资源局,以及国土资源局授权的其他地方机构,虽然国土资源局的通过授权地方机构的方式能够减少矿产勘查登记周期,但是由于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办事管理方式,因此在管理上难免存在混乱,有时甚至出现重复登记的问题,使我国矿产勘查管理工作出现档案登记、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严格矿产勘查登记部门受理机构权限认定。

首先需要明确哪些部门具备受理矿产勘查登记的资质,具体条件:跟部门固有权限不存在冲突,不会妨碍帮贡;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矿产勘查登记管理权限;对这些部门进行分别授权,并对授权部门进行登记,明确其区域划分,避免出现管理上的交叉地带,造成矿产勘查登记管理工作上的冲突和重复情况发生。其次,对国土资源局授权的机构进行定期监督巡查,检查其档案管理工作的到位程度,通过外部监督力量来促进相关部门的登记和管理工作。

强化申请材料完整性的审批

申请材料是矿产勘查登记受理部门进行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审批的重要依据,其是由具备探矿权的机构、企业、组织或个人实现其探矿权相关权利的重要步骤。

虽然矿产勘查项目的登记是探矿权法人依法实行探矿权利的第一步,但是却是我国对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在提高地质工作发展、矿业发展、工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对矿产资源登记环节的严格控制,是间接实现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情况掌控的、引导的基础。因此强化矿产资源勘查登记材料审批工作就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对材料的完整性进行检验,矿产资源類型是否明确,储量是否清晰,开发可能性是否科学等,此外还有矿产资源地点、分布情况是否都在申请材料中有体现,如果存在内容上的缺失或者不完善那么在审批环节应当指出,请负责探矿的企业、组织的法人代表进行修正或补充,如果完善那么使其通过登记审核的第一步。然后,登记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之后不能仅仅根据申请材料的描述和探矿企业、组织的法人代表的描述就对矿产资源勘探结果的报告、材料进行登记,需要派出专门的人员到报告地点进行确认,是否与材料内容相符,虽然在短期内会增加矿产勘查登记的工作量,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减少后期由于登记有误导致的探矿登记管理混乱,尤其是在矿产开发阶段,能够有效提高矿产开发效率。

严格执行年检工作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局的相关规定,矿物资源勘查并非登记、归档后就不再修改,而是有严格的年检流程,年检一方面是对一个工作年内新登记的矿产材料进行整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另一方面是检查档案材料中的内容描述是否已经出现现实变化,对已经不符实的登记能容进行修改,综合来说年检是矿产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查漏补缺环节,也是矿产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最后一步,作为整个工作程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有必要将年检工作严格执行。

具体内容如下:

各有关国土资源分局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探矿权年检工作,按时上报年检资料。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年检工作的授权部门,在地区内部进行通报批评。

各探矿权人、勘查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这次勘查年度检查工作既是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对勘查投入、勘查工作进展情况的调查,也是依法对勘查行为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探矿权人要如实报告并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检查。

篇10: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4〕140号 【发布日期】2004-04-19 【生效日期】2004-04-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意见

(内政办字〔2004〕140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大企业: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请及时反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4年4月19日

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的意见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二○○四年四月六日)

近年来,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在矿业权管理、矿业权市场建设、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利益驱动、地方保护、疏于管理等原因,个别地区、矿区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无证勘查开采活动死灰复燃、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一些探矿权人不按勘查设计施工,以采代探、圈而不探;一些采矿权人违反

开发利用方案开采,乱采滥挖,重采轻治,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一些探矿权人、采矿权人非法转让或擅自以承包等方式非法转让处置探矿权、采矿权,扰乱了矿业权市场的正常秩序;有的管理部门违反法定程序、法定条件颁发采矿许可证,引发了权属纠纷。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为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5号)、《国土资

源部关于印发〈2004年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3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部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行开发与节约并举,贯彻节约优先的原则,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业权管理,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大力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建设,为自治区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做好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

二、工作任务

坚决取缔和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开采、以采代探、圈而不探、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等违法行为;对重点矿区、热点矿种、优势矿产等进行专项整治;整顿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矿山;对探矿权采矿权登记机关审批发证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解决矿山布局和矿业权设置不合理问题;全面推进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矿业权市场建设。通过整顿和规范化管理,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我区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全面检查探矿权采矿权审批发证工作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配套法规,对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违反法定条件、不按法定程序发证,越权发证,将大中型矿产地“化整为零”发证的要及时彻底纠正,该注销的予以注销,对矿业权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要结合专项整治工作,妥善处理解决。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适应的勘查采矿行政许可制度。

(二)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重点矿区整治工作

重点矿区包括大中型矿产地和热点矿区。对矿区内的矿业权设置、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周边小矿分布情况、矿山企业资源储量占用及其地质资料完备程度、矿区内违法勘查开采和破坏浪费资源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清理,切实解决矿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矿山布局不合理和资源保护问题。

2?优势矿产整治工作

开展对钨、锡、稀土等的专项整治工作。对钨矿开采企业生产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检查钨矿山企业是否有超额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生产和销售;是否将产品销售给无资质的收购单位等。如有上述违规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开展对锡、稀土开采企业开采条件和开采及选矿情况的调查和初审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要求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为优势矿产的宏观调控打下良好基础。

3?非法转让整治工作

坚决打击非法出租、转让采矿权和探矿权行为。凡采矿权人因合资、合作或兼并、联合、重组等改制导致企业资产产权变更,未按有关规定对采矿权价款进行处置,也未依法办理变更手续的;以承包勘查开采或“出租”以及其它形式名义,将矿山整体或部分转由他人勘查开采、经营,而坐收各种费用的;以承包勘查为名将探矿权擅自转由他人行使的,均属非法转让,要坚决予以查处。

4?对以采代探的整治工作

依法查处持勘查许可证非法采矿、以采代探、圈而不探、不按地质勘查设计施工的行为。

5?煤炭资源的专项整治工作

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4号)精神,结合重点矿区整治工作,对矿区资源储量规模在一亿吨以上的大中型矿产地内的煤炭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属于下列情况的要予以关闭:

(1)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质证四证不全的;(2)开采高硫、高灰煤炭的;

(3)各类大中型煤矿的矿办小矿;

(4)资源已经枯竭,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不符合资源保护和环境要求的;

(5)不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开采或有超层越界开采行为而又拒不改正的。

对持有已废止的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进行勘查开采活动的一律按无证勘查开采查处。对其它矿区内的煤炭开采企业,也要进行清查整顿。凡四证不全、越界开采、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矿业权、不按批准的开采方案进行开采以及乱采滥挖、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也要依法查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依法行政,做好此次整治工作。自治区维护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的组织部署,对各盟市的工作予以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和验收。各盟市维护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在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要认真履行保护资源,维护本地区正常和良好的矿业秩序的职责,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本地区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

(二)严格采矿权审批程序,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

矿业开发项目立项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已经成立矿业开发项目审查委员会,矿业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采用盟市申报,矿业开发项目审查委员会审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方式进行,盟市的立项申请必须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经评审备案的勘查储量报告。全面推行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和公开竞争有偿出让制度,凡国家出资勘查探明的矿产地、依法收归国有的矿产地,停止无偿出让、转让、延续、变更矿业权,逐步解决矿业权使用“双轨制”问题。充分发挥市场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全面推进以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出让矿业权,培育和规范我区的矿业权市场,提高矿业权人依法勘查、开采和保护矿产资源的自觉性。

(三)全面推进矿区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进一步加强矿区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凡被停止开采的矿区、吊销和注销采矿许可证的矿区、采矿许可证过期失效的矿区、空白矿区和需要进一步整合的矿区都要纳入专项矿区规划中。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国家和自治区发证权限范围内的矿区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各盟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其发证权限的矿区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矿区开发利用规划要符合各级矿产资源规划和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今后,凡新设立采矿权和扩大矿区范围的,没有规划或不符合规划的一律不予批准,以防止大矿小开,有矿乱开的现象,逐步解决矿区布局不合理及资源破坏和浪费的问题。

(四)加强日常监督,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严格履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监督职能,全面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市(地)县(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7号)。各盟市要做好对辖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要建立和执行矿山动态巡查制度、矿产督察制度、矿山年检制度和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使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制度

严格实施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制度。对非法勘查采矿的,要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炸封硐口;非法采矿或者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或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及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防止违法不究、以罚代刑或以刑代罚等现象。

五、整治工作和监督检查时间安排

探矿权和采矿权审批发证全面检查工作在6月15日前结束,6月底之前各盟市向自治区维护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提交工作报告,10月底以前完成各项专项整治工作,11月15日前提交整治工作报告。自治区维护矿业秩序治理整顿领导小组将予6月中旬和12月组织检查验收组对全区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上一篇:xx家庭廉洁倡议书下一篇:记我第一次放风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