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

2024-04-08

数学计划总结(共12篇)

篇1:数学计划总结

一、授课教师:

二、指导思想:

1、深入推进和贯彻“二期课改”的精神,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2、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

三、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

掌握到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方程的方法,掌握相似形的`性质、判定。掌握锐角的三角比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探索——猜测——证明”的学习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四、学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9月~10月: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1月~12月:

相似形。

20××年1月:

期终考试。

五、学习资料:

《一课一练》、《周周练》。

六、考试备忘录:

10月下旬期中考试,1月上旬期终考试。

【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数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教学计划数学

2.初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3.数学教学计划教案

4.中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5.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6.2020数学教学计划

7.大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8.数学教学计划2020

9.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篇2:数学计划总结

单元 课题 课时 教学时 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备注 一 数一数 2 9.5至9.6 1.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 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二 比一比 2

第 1 页 9.7 至 9.8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 高矮和大小、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3.培养学生初步推理和判断能力。

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知道都是比较的结果。三 分一分 2 9.8至9.9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四 认位置 2

第 2 页 9.13 至 9.14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2.是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地使用 上下、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 观念。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 系

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中秋节 五

认数

(一)13 9.15 至 10.4 1.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物体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2.使学生掌握10以内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第 3 页 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和 〉的含义会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体会数存在与日常生活里。初步培养用数学的观念,观察事物的习惯。

认识10以内的数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 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及0~10 的书写 国庆 节 六 认识物体 4 10.5 至 10.10 1.使学生通过实物的辨认,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学生在观察和触摸中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参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第 4 页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并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 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联系生活加深对各形体特征的认识 七 分与合 8 10.11 至 10.20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探索合作交流得出10以内数的特征。如何有序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八

加法和减法 24 10.21 至 11.25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第 5 页 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3.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很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体会加、减的含义,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相 应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能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九 统 计 3 11.28 至 11.30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3.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

第 6 页 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 统计的结果。

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十

认数

(二)7 12.1 至 12.9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上的几表示几个一。

3.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并能利用数的组成知识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估计的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认识11~20各

数,并能正确读、写。

第 7 页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十位”和“个位” 及其含义。十一 认识钟表 3 12.12 至 12.14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认识钟面

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十二 加 法 13 12.15 至 1.4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

第 8 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在情境里理解计算的方法,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元旦节 十三 期末复习5 1.5 至 1.9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认识知识间的联系。

2.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更加巩固,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篇3: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总结

我认为,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需要讲究设计。可通过简单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为学生及时巩固提供方向;通过小结理清思路, 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握重点;通过归纳, 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 深化理解, 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总结预习

在每节课结束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要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课堂总结的巧妙安排, 使学生对本节所讲的内容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 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后,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帮助学生学习。 (1) 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什么是对称轴? (3) 对称和平移、旋转有什么联系?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 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 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就在自己的身边, 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 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 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进入到“平移、旋转”中去,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二、引申总结法

就是把所讲的内容引申, 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 更多领会和接触新知识,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面积”一课的结尾时, 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各种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纸, 说说纸片的大小, 引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引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总结, 既巩固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开拓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分析、想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三、游戏总结方式

一节课将要结束时, 安排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游戏, 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 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式总结方式

在课堂结尾时, 教师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 提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 不作解答, 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思考、印证, 以造成悬念。或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4:数学教学总结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习型校园文化。

3.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五认真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文化知识考核:平时组内单元把关、每次检测各年级都能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3.一学期中教研组共检查了备课3次,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大都能写好详案,并能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3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三、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益。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我校开展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成长”学习与研究课改沙龙活动。

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让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盱眙县马坝小学)

篇5:数学计划总结

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

正午小学许学付

短短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在这繁忙而又充实的一期中,我感触较多。而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渡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本期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做一个反思,以便总结,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课。由于教学多年来我一直担任高年级的数学,地段和高端孩子差别很大,我必须适应。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于是我就下决心摸清学生的心理,于是我认真细致观察学生,多听课,多和学生交流,多反思,多总结。这学期我感觉我的工作既快乐又充实。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三年级数学工作总结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促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用自己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来描述一下多长时间为一年、一月、一

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管理系统化,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更合理的数据。对所教的班的每次测试成绩也记录,并进行分析。从数据分析,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数学发散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行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课,进行单独辅导。

五、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内外活

动,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

八、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不足之处 我班的补查工作还没到位向我班的史雪朋、马唯清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收效甚微,这需要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同时也需要和各科老师配合,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教育好这样的学生。

十、努力方向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因为我们的学生会说话,会思考。他们往往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的教育

篇6:数学计划总结

本学期任教二年级数学,学生共14人,男生12人,女生2人。13人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1人成绩总是在60分左右。班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学习的自觉性较弱,且好动、好玩。班级学生对于所学过的四个单元虽然都懂,但不够扎实。在平时做作业时,非常粗心。个别同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佳,计算经常出错。

二、复习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四、复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2-6的乘法口诀运用

五、复习的具体措施

1.面向全体,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的计算的复习,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速度,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习,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在复习巩固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个别辅导。

6.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定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7.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

8、复习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之前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复习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习收获。

六、复习时间安排:

1、长度单位2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4、表内乘法(一)3课时

篇7:数学计划总结

本学期七年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这六章分别是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代数式,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这几章都比较重要,而且知识点也比较的多,学习的重点是把它们一步一步的来掌握住,而在这几章中也有很多的难点问题,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二、教学进度

九月份 21——53页

十月份 54——86页

十一月份 1——20页 86——103页

十二月份 104——133页

一月份 复习考试

三、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年我担任七年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基本情况是,从学生原先的成绩来看,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都比较一般,没有突出的学生,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基本上对新学的知识不能接受,也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以及初中知识比小学有一定的难度,总之从现在而言不是很理想,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四、教学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策略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3、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4、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

1、师生平等相处,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

2、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4、用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教育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2、审视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3、督促和鼓励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4、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见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评价策略

1、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2、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3、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4、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5、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习,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教学计划数学

2.数学教学计划教案

3.中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4.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5.数学教学计划流程

6.2020数学教学计划

7.大班的数学教学计划

8.数学教学计划2020

篇8:怎样进行数学学习总结

总结也是复习的一种手段, 可以从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出发, 在期中和学期结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或是把某个单元列成一个知识结构网进行单元总结, 或是就某一类型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还有用比较的方法, 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方面的总结, 等等.如何引导呢?现在我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把问题归类, 找出问题的解题规律

如在进行因式分解时, 根据多项式的特点, 先用与它相应的方法.首先考虑有没有公因式提取.在公因式提取之后或是没有公因式提取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根据多项式的项数来确定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 二项式

对于二项式通常考虑是否可用平方差、立方差、立方和公式, 如果上述公式都不可运用的情况下, 一般可运用添项, 再运用公式或分组分解的方法.

(二) 三项式

如果是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是二次三项式的用十字相乘法或求根公式, 当b2-4ac≥0, 且值不是完全平方数时, 用求根公式法.一般二次三项式可通用配方法.但比较麻烦, 如不是二次三项式, 也不符合完全平方式的, 就只有运用添项 (或拆项) , 再用分组或公式方法.如:x2+5x+6的分解用十字相乘法.因为b2-4ac=25-4×1×6=1, 值大于零且是完全平方数.如x2-5x+3用求根公式法.b2-4ac=25-12=13, 值大于零不是完全平方数, 如5x3-4x+1用拆项的方法5x3-5x+x+1后用分组分解的方法.又如:a3+a2-2可用添项的方法, a3+a2-1-1, 后用公式 (立方差、平方差) 公式分解.

(三) 四项式

四项式的因式分解, 可按“二二”型, 即二项二项分组, 或“三一”型分组.特殊的可拆或添项再分组.如:m2-mn+5n-5m用二二型分组, m2-n为一组, 5n-5m为一组.又如:4-x2+4xy-y2用三一型, 4- (x2-4xy+y2) .x3+6x2+11x+6可用拆项x3+6x2+5x+6x+6后x3+6x2+5x为一组, 6x+6又为一组.

(四) 五项式

五项式的因式分解可采用三二型分组, 有的把五项式的某一项拆成两项, 从而看成六项, 再分组, 如:3x4+3x3+4x2+x+1可令3x4+4x2+1为一组, 3x3+x为一组.也可以先拆项后分组3x4+3x3+4x2+x+1, 3x4+3x3+3x2为一组, x2+x+1为一组.

(五) 六项式

六项式的分解可按照“三三”型“三二一”型和“二二二”型分组分解, 如:

a2x2-2a2x+a2-x2+2x-1, a2x2-x2为一组, -2a2x+2x为一组, a2为一组, 这是“二二二”型分组.如:a2x2-2a2x+a2-x2+2x-1可用“三三”型分组, 即a2x2-2a2x+a2为一组, -x2+2x-1为一组, 又如:x2-2x+2xy-2y+y2-3可用“三二一”型分组, x2+2xy+y2为一组, -2x-2y为一组, -3为一组.

总之, 分解因式是复杂的, 但只要我们善于总结, 根据多项式的形式和特点, 分解因式时采用不同的方法,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弄清知识结构, 搭设知识骨架

学完一章或一段完整的教材后做到反映联想, 提纲挈领, 投设知识框架, 掌握知识全貌.具体的方法是把知识成串、分类、列表等, 使之一目了然, 易于记忆.如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知识结构可这样做.

篇9:小学数学课改总结

一、铸师魂,强师能

抓好师德教育是搞好新课改的强有力保障,我校每年定期在教师中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以修师德为宗旨,培养教师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投身课改的创新精神。坚持做到师心慈,师教严,师德良,师表端,师风正,打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改以来,我校以提高教师学历及教师各项基本技能为根本,以课改为契机,以科研课题为平台,以开展教学优质课为方法,以教研组为依托,学校领导为牵头,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构建全新的学习型教师群体,促进教师成长。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我们采取师徒结队的方法。在对待教师专业发展与提高上采取了分层梯队式的发展,不要求齐步走,但求人人向前走,给新教师指路子、树样子、结对子、压担子,要求青年教师沿着适应期——骨干

型——精英型——名家的路子发展。让教师参加各类竞赛,从备课到听课、上课、评课,使他们的教学理论向纵深方面发展。

二、创优质,练五功

在课改征程上我校严格执行市局颁布的教学常规,坚持做到教学“六认真”,抓好教师每天要做的“功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这五课功是变革课堂落实新课程的关键。

要落实好课改,课堂是主阵地。课堂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创新精神来源于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因此备课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了备课大讨论,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备课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而在于用心;不在于字多少,好差,而在于有没有将教学思路带上课堂,将教学所需准备好。在具体备课方面要求教师合理用好教材,努力成为课程开发者,创造者。

为强化备课意识,我校建立了课前说课制度来提高教师备课水平。还采用抽签听随堂课的方法,并根据学校表格给上课教师量化打分,最后整体评价。营造以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紧抓目标,突出三点,知识点、能力点、育人点。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格外重要。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校要求教师遵循新课改三大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自身风格选择恰当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课改同时我们也没有摒弃传统教学媒体,如小黑板等。我校更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改变了课改前学生听客、教师说课的习惯,让学生了有了想的机会,手、眼、脑、嘴并用,这样不仅对知识容易理解,更容易记牢。同时也培养了多方面能力。

如何将说课落到实处,我们要求每位上课老师面对同行,系统阐述对教材的理解,明确学习内容与范围的关系,明确“教什么”,知道“如何教”。透过说课提升执教者对教材钻研程度。

实实在在评价一节课是课改的重要环节。听课前我们注意选择好听课方式和听课时机。主要方式有:同备课再听课、先打招呼再听课、推门式听课、重点反复式听课、横向比较式听课。事先把评课标准表发放到听课者手中,要求听课老师课前做好准备,课中认真观察记录,课后认真思考整理,学校定期检查交流听课情况。

评课中一切从学生出发,从教师出发,实事求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评价,要求做到坦率诚恳,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兼顾整体原则,既看当前课又看平时课,坚持以鼓励为主,对不同层次教师评课各有侧重。讲究方法,评课褒奖与贬斥掌握有度,注意评课场合和教师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更新评课形式,采用集中讨论,个别交换,书面评议,师生互评,抽签答辩,自我评议等形式。

此外对学生作业方面,我们发动教师认真排查作业中的弊端,提出巧讲巧练的口号,有机结合市教育局八项减负规定进行督查,一段时间后,学生作业负担少了,参加体育活动多了,保证了学生素质提高,健康成长。对学生的评价力求全面公正、客观,实施过程评价;关注知识更关注情感,体现教学民主。

三、知不足,求发展

我校在课改路上,也有很多不足:

1.没有形成有效的集体备课。

2.新课改理念教师没能熟练驾驭,不能灵活运用。

3.教学方法上没有完全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4.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小黑板等具有乡土气息的媒体上好课有待研讨。

篇10:数学计划总结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5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针对本学期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并复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第二课时复习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运算和有关的实际问题。第三课时复习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以及观察物体。第四课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和认数。第五课时复习统计和可能性。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做单位表示大数目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生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进行含有两级运算或含有小括号的两不是题的运算,能灵活应用运算律时计算简便。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等基础知识,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6、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着运用索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使学生尽力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重点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复习混合运算的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加强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时,重点抓住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复习统计与可能性知识时重点应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习习惯方面。80%的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20%的学生习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基本都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率掌握得还可以。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习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习利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角、平行和相交,需要操作的是用量角器度量角,以及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对于量角学生能够掌握量角的方法,但是容易量错,加强指导。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习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高质量措施

a)把定位辅导落在实处,对于基础的基本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b)有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习,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c)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帮助后进生的学生有所提高。

d)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e)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数学期末复习计划大全

2.数学期末的复习计划

3.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4.期末数学复习计划安排

5.小学十一册数学复习计划数学教学计划

6.数学复习计划

7.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8.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篇11:数学计划总结

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们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处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个班的成绩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备课组的四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课组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保质保量。我们每周坚持一次集体备课,每学期坚持开展本组教师集体听课和评课,老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老师的研究课给我们提供了彼此交流学习的机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集体备课时,大家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学生的“厌学”情绪普遍较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

第 1 页 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鼓励;学困生---辅导。我们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认为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注重“精讲”这一环,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虽然我们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多反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将是我们永远追寻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一直努力下去的。

篇12:数学计划总结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1.小学教师数学教学计划

2.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3.小学数学教学计划例文

4.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总结

5.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6.小学趣味数学教学计划

7.小学的数学教学计划

上一篇:办公室相关工作流程图下一篇:爱吵嘴的爸爸妈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