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读范文

2024-04-22

半工读范文(共8篇)

篇1:半工读范文

半瓶子油

教学目的

1、读小说,理清小说情节内容。

2、学习小说组织材料和构思的技巧。

3、体会微型小说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读指导法、讨论法 重点难点

1、小说情节与内容。

2、小说构思技巧。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余光中的《乡愁》导入——

二、读小说,把握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讨论,明确: 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小节),写一位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却不像其他的探亲者一样箱包一在堆地带着,而只带了半瓶子油。设置悬念。

第二部分:(第4小节),写老兵从台湾带回这半瓶子油,是为了了却40年前的一个“嘱托”。揭开谜团。

3、学生再读课文,体会小说的这种悬念设置法的特点及作用。(学生讨论、发言)

三、简介两岸关系,体会小说表现出来重大主题。

1、介绍两岸关系发展史,谈谈两岸关系现状。

2、认真体会这一貌似细微的细节开掘出来的重大的主题。这个故事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台湾同胞对祖**亲的感情没有被岁月磨蚀,相反,与日俱增。

四、体会小说的写法与语言。

1、学生再读小说,谈谈小说的特点。

2、讨论,明确:

——(1)、新颖,构思巧妙,先设疑团,最后揭出真相。微型小说想要在极有限的艺术篇幅里迅速形成对读者的审美刺激,运用悬念和误会是比较奏效的情节方法。即在总体构思上顺应情节发展由误会形成悬念,在解开个悬念后便构成了整个情节的徒然反转。老兵回乡探亲别的都不带,却带了半瓶子油,这已然有些特别,加之他的举止神情,“人家才注意到他手上这半瓶子油”,并且“人家保不住还怀疑这是什么硝化甘油之类”,因而引来工作人员的询问和“检查”。最后,老兵的回答解开悬念的包袱,使情节徒然反转,于是,“一张张脸都宽松下来”。

老兵的答语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有了这一笔,前面的场面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都有了根由。

(2)、用“半瓶子油”这样一个支点来组织材料,提炼主题,可谓是“小中见大”。

五、体会微型小说的特点。

1、学生谈谈你心中的微型小说。

2、关于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又称为小小说,短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千字小说等,是篇幅很短的小说,由于它能迅速地反映现实,便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同一般小说一样,必须运用典型化、形象化的方法进行创作;也必须具有人物、情节、环境诸因素。它自身的艺术特点是:比短篇小说更精粹、更洗练、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容量大,能以短见长,小中见大,举一反三;环境描写往往融入人物的刻画和情节展开之中;语言精练,追求寓意深远、情趣隽永的艺术效果。微型小说要求选材新颖,结构精巧,一篇最好只写一件事、一个场面、一个人物。微型小说从字数篇幅来说它是微小的,但它揭示的主题目却是巨大的,能起“见一斑而窥全豹”的作用。它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并列为小说的“四大家族”。

关于小说的特点,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总结出三条: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但它的最主要的特点,还是在于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不必求全,力求单纯;在表现手法上,大都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活起来。同时,讲究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六、小结课文。作业。

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

篇2:半工读范文

【美词佳句】

开头:又是一年菜花开,淡淡的幽香,雅致的花簇与柔嫩的金黄,长了翅膀似的带我飘回到那个纯真年代。

结尾:菜花又开,我在回忆中成长,那甜蜜的点滴,弥补了我心中的苦与累。那份金黄色的回忆,淡淡的,很快乐„„ ————崔晶《在回忆中成长》

开头: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努力。————邹雨欣《在奋斗中成长》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题记 ————竺逸潇《在挫折中成长》

开头: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成长道路上每个人都会体验到鼓励的力量,它让我奋勇前进。

————潘真孝《在鼓励中成长》

快乐无处不在,生活精彩无限。——题记 ————赵雨玲《在快乐中成长》

开头:读着自己斑驳的日记,那些历历在目的往事一次次温暖着我的心„„ ————魏敏《在父爱中成长》

中间:当我伤心时,友谊带给我“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慰藉。当我面对挑战时,友谊带给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伍梦云《在友谊中成长》

开头:梧桐花落了,一片片的粉红,我坐在被我们戏称为“秋千”的地方,痴痴地想着„„ ————周巧云《在友谊中成长》

开头:挫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有的人害怕它,因为它会使自己烦恼,而我却喜欢它,喜欢超越它后的幸福与满足。

结尾:战胜挫折之后,是永远不可能被摧毁的幸福与快乐。————王佳琪《在挫折中成长》

父母的一生也许就是一次爱的旅行吧!——题记

开头:父母如巍峨高山上的积雪,当我们这块土地因缺少水分而将快龟裂是,他们便会被阳光一点点照射融化,将血液与我们融合,滋润我们的成长。

结尾:时间的植物有了阳光的照射,才能茁壮健康的成长,而我却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中成长。

————王斌《在阳光中成长》

开头:翻开作文书,飘出一片树叶,闻到那淡淡的幽香,记忆的闸门被打开,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春游的情景:

结尾:淡淡的幽香伴随着我的成长,那份回忆永不褪色。————荣阳《在幽香中成长》

开头:翻开日记的点点滴滴,拾起成长的步步足迹,将往日的记忆,珍藏于心,绘成一颗亮丽的星星。我,就在这星星的光芒中成长。

结尾:合上日记,脑海中依旧回忆着成长的点点滴滴,步步足迹,那颗耀眼的星星,将永远镶在我心间,它的光芒照我成长!

————刘梦玲《在星星的光芒中成长》

开头:每个孩子都是一只小小鸟,它总不能一直依靠在妈妈温暖的翅膀下,总有一天,它得自己去面对生活„„ ————方咏伶《在面对中成长》

开头:人生的苦难也许无法选择,时常如一座黑暗的牢笼吧我们囚禁,然而,我们每个人都不缺乏那一束光明。

————刘晓薇《在逆境中成长》

开头: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一个微笑,永远滋润,温暖着我的心田。————胡婷婷《在微笑中成长》

过眼云烟,岁月留痕,流长的岁月告诉我前方的荆棘不会减少,面对旅途的坎坷,我沉着面对,在成长的道路上,怎么都不说痛。——题记

结尾:从此,我坦然面对失败,誓用青春的火焰让它重放光彩。————吴启强《在观赏中成长》

半命题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

如花的春季,阅读辉煌的黎明,入水的心境,阅读幽静的岁月;如雪的灵魂,阅读奇妙的童话;如梦的岁月,阅读绚丽人生。

生活是什么?是欢笑,是泪水,是美妙的花,是苦涩的酒,是轻松得不能再轻松的甜歌,是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脚印——

小学时,我的成绩特差,上课经常走神,考试总是不及格。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让我做一个简单的解答题,而我却无从下手,老师气愤的在我面前扔下一句:“呆脑子!”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笑声。那一刻,我伤心的哭了,任同学们的取笑在我耳边回旋,我幼小的心灵差点崩溃。

我狼狈的冲出教室,一路小跑冲回家,妈妈听了我的事情后,脸色顿时青了。然后她抚摸着我的头,严肃的说:“孩子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我们也会有。”妈妈讲完这句话时,我分明看见她的眼圈湿润了,这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妈妈哭,从那一刻起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我不再让妈妈为我流泪。

从那以后我每天拼了命的在学。上课如果走了神,我就会在自己的手掌上写个“心”字意思是要提醒自己专心致志。别的同学能用一分钟学会的知识,我学不会,那么我就用十分钟,一小时,直到学会为止。

就这样,我凭着这份苦劲和勇于尝试的精神,在期末考试中有倒数上升到正数第三。我的进步,使老师和同学们吃了一惊,他们想不到原先一个“呆脑子”的人,竟然能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

当我从老师手里接过鲜红的奖状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我终于用我的不断尝试证明了我不是一个“呆脑子”。

我拿着奖状跑回家,小心地递给妈妈。顿时,妈妈傻了眼,等我回过神时,妈妈已经紧紧的把我抱在怀里,嘴里颤抖地说:“你做到了,你做到了。”

那一刻,我的心里彻底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去尝试。其实失败就是成功的开端,只有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尝试,才能经受住暴风雨的袭击。

篇3:半命题作文写作要领及范文例析

其结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需补充前半部分:如《 我的梦想》;2.需补充后半部分:如《告别 》;3.需补充中间部分:如《走过 岁月》;4.需补充首尾部分:如《 ,别再让我 》。另外,还有补充正标题或副标题的。

半命题作文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读懂题目,对题目做适当分解。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可分解为“标题”“材料”“注意”三部分。当然,并不是每道作文题都有这三个部分。作文要符合题意,就必须对试题的各个部分组成进行准确、细致、全面的审查。只有这样,在行文时才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表述,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在 中成长》(幸福、快乐、竞争、挫折),作文题给出了填充处可供选择的四个词语,而且规定填充处只能从中选出一个,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如果不注意这个要求,选择了其他词语,那么就会被视为离题,自然难逃厄运了。

2.找准关键词(或词组)。关键词(或词组)是试题中的重点,文章该写什么,甚至该怎么写,都可以从这个词中寻找答案。如2009年福建卷作文题《这也是一种 》,题目中的“这”显然是关键词,它是指示代词,用具体事物替代“这”字,就可以明了写作的内容——如失败、挫折、财富、缺憾等。另一个关键词是“也”,“也”表示“同样”,暗示所写内容表象和实质有一定差异,但经过写作者独特的理解、认识和升华终于有了感悟。一个“也”字,要求文中有作者认识的转变,思想的升华,由懵懂到醒悟。再如作文题《我终于 》,有的考生对关键词“终于”两字视而不见,所写内容只有“终于”产生的结果而没有“终于”之前的歷程,这样就偏离了题意。

3.要补好文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便正确定向下笔。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易于写作。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易写的内容。如“我和 (小草、春天、母亲……)的对话”,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若觉得这几个都不怎么好写,有时还可以另选词语。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写”并“有话可写”的内容把文题填充完整。

(2)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同时考虑你所选的文体。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阐理抒情。如“珍惜拥有的 ”,文题适合于记叙、议论、书信、日记等各种文体,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某一种文体,补充文题时就应考虑选择适合文体的写作对象。如上题若写记叙文,可补充“母爱”“亲情”“友谊”等;若写议论文,则可补上“青春”“生命”“智慧”等。当然,题目要求中如果有文体限制,就必须按文体特点来补题。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必然要接受该文体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天马行空。

(3)符合语法和逻辑。即补充部分与给出部分要搭配得当,不能有语法错误,并且符合逻辑哲理。填充内容新也好,深也好,都要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不合逻辑。例如:《我明白了 》,此题要补充的应该是一个什么道理,或者某人所说的话的意思,如“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明白了这句名言的意思”是符合语法的,但如果补充成“我明白了唱歌”,就不符合语法了。又如《我第一次 》,若填上诸如“哭”“淘气”“做梦”之类的词语,必然令人皱眉,因为这些选项都是难以界定“第一”的,用作题目势必陷入伪科学的泥沼。

(4)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不注意“立意”的高远,往往填上一些消极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造成了无法掩饰的“硬伤”,使文章的品位大打折扣。如“ 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等词语,让人瞠目结舌,甚为困惑。“千古文章意为高”,因此,写作时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盲目标新立异,填上一些低级颓废的内容。

(5)避免雷同。由于受思维定式和学生阅历等限制,半命题作文极易出现补题雷同的现象。尤其是传统题材,补题雷同的现象几率很大,作文“撞车事故”频频发生。比如,半命题作文“难忘的 ”,极易雷同的补题是“难忘的一天”“难忘的一件事”等。写“当我面对 的时候”这一半命题作文时,题目拟为“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当我面对成功的时候”的作文便会成批涌现。因此,补充题目要知己知彼,力争求新求异,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试想,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维模式去补题,哪来“立异标新二月花”呢?

(6)严防假大空。像“走近 ”这样的题目,万不可把题目补充为“走近科学”“走近自然”“走近名著”,这样的题目拟得过大,难以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文章势必空泛笼统,无病呻吟,很难令人动情。所以,在补题的时候尽量把题目具体化、细微化,贴近生活实际,做到“小而精”。例如上题补充为“走近姚明”“走近故宫”“走近诸葛亮”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用真实的生活细节来写活名人、名胜、伟人对自己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观感。

4.题目要有个性,有亮点。题好文一半。一个亮丽的标题,能一下子打动读者,使人顿生好感——这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标题要追求“眉清目秀”“眉目传情”,注意色彩的渲染,注意动态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还可以设置悬念,或用特殊句式吸引人的眼球。如“都是母爱惹的祸”“给自己找个‘对象’”(竞争对手)、“我想做个‘后进生’”等。

【真题演练】

请先将命题“最美不过 ”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最美不过你那微笑

一考生

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如春天微风拂过的温柔,抚慰着自卑的心灵;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像夏日阳光的绚烂,指引着迷途的羔羊;最美不过你那微笑,似秋日树叶的金黄,充实年轻的心;最美不过你那微笑,好比冬天雪花纷飞的轻盈,舞出美丽人生。

第一个你,名叫母亲。你用你的无私抚慰着受伤的心灵。有这样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得一子。或许是上天眷顾,让这位高龄妈妈生了一个女儿。这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这些快乐却在母亲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便化为乌有——尽管女儿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朝妈妈笑,但这位母亲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便是女儿只有一只耳朵。母亲是坚强的。她开始让女儿留长发,不时夸赞女儿美丽让她自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女儿天天处于自卑与忧郁之中。女儿整日郁郁寡欢,母亲用坚信的目光看着女儿,微微一笑说:“妈妈会帮你找到耳源的,一定!”故事的结果自然是女儿得到了耳源,变得完美。但有谁知道,从此母亲留起了长发;又有谁知道,那美丽的微笑背后藏有多少辛酸呢?

第二个你,名叫老师。你用你的睿智为迷途羔羊指明方向。有一个在网络里“沉醉不知归路”的男孩在网吧彻夜未归。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却有家难回。“该怎么办呢?”他漫无目的地闲逛。当他看到路边有个乞丐时,突发“奇”想。他迅速跑回网吧向网管要了根粉笔,回到离乞丐不远的地方跪下,寫下“妈妈有病,爸爸残疾,自己需要钱上学”的谎言,想借此赚些“外快”好再回网吧“杀他个片甲不留”。虽然他穿戴整齐,但还是有好心人给钱。看着面前大小不一、越积越多的钱币,他暗喜:我可以先去饱餐一顿,然后再玩个尽兴。这时有人递上面包,饥饿的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就啃。“慢点吃,喝口水。”平缓的语调却让男孩有种“不祥”的预感。抬头一看,果然是老师。他羞愧地低下头,但老师只是微微一笑便离去了。男孩顿悟,擦掉地上的字,昂首朝家的方向走去……

第三个你,名叫朋友。你用你的方式诠释真友情。在朋友为学习苦恼时,你会微笑着告诉他不要放弃;在朋友与父母赌气时,你会微笑着告诉他父母的用心良苦;在朋友沉迷网络时,你会微笑着提醒他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总之,是你——朋友,用微笑充实了他那空虚的心。

最后一个你,就是自己。记得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舞出属于自己的亮丽人生!

微笑吧,最美不过你那微笑!

篇4:半工读范文

回想刚开学时的抱怨与绝望,我不禁笑了。发现:其实,我也能变强!

一道数学几何题,足足弄上几个晚上,耽误了很多时间。总在一些小地方出问题,最终也还是无法解决。于是我更加认真地去做。而当我最终延误了很多事情做出来后,却发现别人都认为它很简单。更为悲哀的是,换一道题后我又不会。我不禁愤怒而又无奈,想:我真的只能变成一个差生了。

没过多久,我的异常就被细心的妈妈发现了,她问我怎么了。我沮丧地诉说着我的遭遇。妈妈听后笑了笑,耐心地对我说:“几次的成与败是不能决定胜负的,你要有前进的动力。你如果不努力只会更差,努力才能赢!”是啊,如果我连尝试都不敢还怎么变强?

桌前,看着我做过的一堆又一堆的题,我不禁叹息。而我不甘!我就是不相信努力后就没有一丝起色。在这最后的最后,我就是要奋力一搏!

就是从现在,我不再畏惧数学几何。真的放下,不怕败,只专心,洞悉本质,积累经验。每天晚上,忍住如海的困意,打着哈欠,揉着眼睛,极不情愿的翻开数学练习册,做起几何题来。开始依然是整页整页地错,但渐渐地,开始能注意容易犯错的地方,小毛病少了,题也能做对了。当看到旋转时,我本能的想到相似,我发现几何题也不那么难了。

一次英语百词测验,我排到了全班倒数几名。这使我大为吃惊,非常沮丧,认识到了我在这个班级的相对水平,顿感压力十足。然而我并没有放弃,就像数学,我相信我一定能行。于是我开始勤学苦练,查资料,翻词典,问同学,早睡晚起背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对第二轮测验有了几分把握,甚至有些期待了。周测来到,我信心在握的应考。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又是倒数,这次的打击使我彻底绝望了,从此我开始不再学习,破罐破摔了。

秋日的黄昏,我带着一身的寂寞,走进了那片枫树林中。雨后,一阵寒风吹过,枫叶刷刷的落下。萧索与凄凉交融,我的心也渐渐的凉了。无力的靠在树上,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变成了差生?为什么我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不!我不能沦为差生!我不甘!我使自己平静下来,像学数学一样坚持。每当松懈,我就想想是否对得起昨日的艰辛,便有了背下去的动力。终于,我一点一点地背会了所有词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次测验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

篇5:装修半包的内容范文

导读:浓缩的才是精华,希望对你有帮助。

半包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一、必做部分:

1、土建改造(拆墙、砌墙、回填、太高)。

2、水电改造(水路、电路,包含人工和材料)。

3、泥工工程(主要指贴卫生间、厨房、阳台等区域的地砖、墙砖,这个包含人工、水泥砂浆等,不含瓷砖)。

4、油漆(墙面乳胶漆)。

5、安装工程(灯具、洁具等安装)

二、选做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指木工工程。包含家具和造型

1、家具部分(鞋柜、衣柜、书柜、书桌、酒柜、储物柜等),、这个也属于半包范畴,但是根据您的要求,如果自己选择外面定做这些家具,那么这个就可以从半包中拿出,所以这部分就是选做部分了。

2、造型部分:主要指吊顶造型、电视背景墙、过道造型、墙头造型等,因为不是每个家庭都做这些部分,那这个也属于选做部分

选择必做部分,业主自己购买东西大致有

厨房:整体橱柜、集成吊顶、墙砖、地砖

卫生间:洁具、集成吊顶、五金挂件、墙砖、地砖

客厅、餐厅、卧室:地板、套装门、家具、窗帘、灯具

阳台:地砖、晒衣架

篇6:卢家巷社区半综治工作总结范文

上半年,卢家巷社区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社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开展严打整治,切实加强基础建设,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状况保持了平稳态势。在今年的综治工作中,我们在认识上上高度,在落实上加力度,在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处着力,在宣传教育,责任落实,健全制度,严打整治诸方面下功夫,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保持了卢家巷社区综治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努力创建和谐社区。

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提高居民讲卫生,树新风的道德风尚。半年来,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采取要求与督查结合的办法,对辖区内大街小巷,宅前院后进行督促检查卫生、排查安全隐患、掌握危房、雨季出水不畅的街道和院落等基本情况。并对环境卫生差的街道进行了彻底整治,创造了整洁优美安全祥和的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按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对辖区内22家企业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并进行登记造册。

二、整治安全隐患、维护国家安全。

1、坚持“严打”方针,巩固和发展“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果。组织发动社区各方面力量开展群防群治,辖区划分为15个居民小组,每个小组由辅警和信息员组成,相互联系,互通信息。对于社区的下岗职工、残疾人及精神病重症者、刑释人员重点管理,进行矛盾排查,定期走访与平时管理相结合,做到管理制度化。半年来,分组人员对每条街道和每个院落进行了两次排查,还进行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摸排,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社区上半年未有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广大居民的赞同。

2、我们还对“法轮功”、“少数民族居民”等重要情况,认真摸底,严密监控,决不能让其形成现实危害。5月10日,居民反映卢政街42号有几人在聚集练“法轮功”,接到消息后,社区主任王寒平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调查情况,得到证实后并第一时间向镇综治办汇报了情况。5月24日,镇综治办主任陈汉兴、政法委员叶平、社区主任及治保主任一同对参与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认真讲解了练法轮功对社会的危害,事后并指派专人对其进行监督,未发现再练情况,排除了社区的不安全因素。

三、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努力杜绝重信重访。

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把大多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简单民间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引发群体事件。

我们把调解与信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调解和接访并重,变“上访”为“下访”,变群众“来访”为领导“约访”,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预防,与信访对象交流谈心,对其进行劝解,终使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放弃上访。

四、加强法制教育,深入推进“五五”普法教育。

1、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

上半年,对辖区实施“分片定责”活动,使机关干部和信息员、居民组长积极争做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成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员,学法、守法、用法的带头人,其中出板报三期,挂横幅6条,散发宣传资料6000余份。开展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明显。

2、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

我社区广泛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今年是安全年,社区深入各企业单位、居民院落进行入户法制宣传。进行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4月举办了《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专题讲座,各企业负责人包括外来经商人员学习了新《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并发放了千余份宣传单。

五、贯彻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福利工作认真细致

社区加强对低保户的管理力度。上半年对低保户进行了住房状况调查,对特困人员进行登记建档并上门慰问2次,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体现到党的温暖。对于社区的下岗职工,社区千方百计为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找工,建立培训基地,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了摸底登记,为19人牵线搭桥找到了工作岗位。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并坚持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还努力为残疾朋友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上半年来,卢家巷社区综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许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将继续努力,促进全区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卢家巷社区

篇7:“工读学校”哪去了

本章明确了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的条件与程序。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即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的条件是“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第三十四条对此做出了界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还规定:“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亦即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的程序,确认了“原所在学校”作为独立申请者的地位。送工读学校,一般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但在下面几种情况下:1.家长不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2.家长放弃管教孩子。3.家长无力管教孩子等,即使“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同意,“原所在学校”也可以单独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可见,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具有强制性质,不是学生或家长愿意与否的事情。为了保证送工读学校的顺利实施,公安部门应当介入并协助,实践表明这一点非常必要。

举办工读学校是国家意志,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全社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矫治与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其“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不愧为一件功德无量的义举。毫不过分地说,工读学校是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在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之前,所能够抓到手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它不是横亘在学校与少管所或监狱之间的单向桥梁,而是一艘救运“失足浪子”回航的渡船。

应该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行(1999年11月)的头几年,工读学校办得还是很不错的,与普通中小学校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在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矫治与教育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许多事情就是这样,上面重视,下面响应,各方联动,想办不好都不容易。当时我正在某初中当校长,对情况还是非常了解的。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经学校党政工团联席会议讨论,填写“工读预备生登记表”,报请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即为“工读预备生”。视情节轻重,“预备期”为半年或一年,期间不思悔改者,可以随时送工读学校;学籍仍然保留在原学校,毕业证也由原学校颁发,体现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不让其一时的污点成为终生的遗憾。此举本身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的心灵就能起到一定的震动作用,许多学生就此回头、走上正途。对“工读预备生”相应的教育活动也都积极跟进,例如:不定期组织他们到工读学校和少管所参观见学、体验生活,由工读学校学生和少年犯现身说法,请公安人员、法官做普法报告,观看法制体裁的电影、话剧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家长大都比较明智,少有跟学校唱反调、对着干的。再后来就不一样了,许多家长跟孩子结成攻守同盟站在学校的对立面,宁可自己的孩子“重病在身”,也不愿意“求医问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戴上“工读预备生”这顶帽子,家长们施展浑身解数:一是闹,闹谁?闹老师、闹学校和闹教育局。大吵大闹,大喊大叫,大打出手的我也是见过的。平时许多家长是难得一见的,学校三请四拜都不来,这个时候显出对孩子“高度负责”了,有关的、无关的齐出动,小报记者自然也不会甘于寂寞,甚至有“黑社会”背景的人也掺和进来,形成声势浩大的“学闹”集团。这也丰富了我的教育认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个差生(尽管我对这个词极为反感,还是不情愿地借用来了)后面往往站着不止一个差家长”,这些话果然不虚。二是赖,耍赖,赖着不走,“给什么处分都认了,孩子哪也不去!”三是转,转学,转到其他学校就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咱只要啃花钱,孩子到哪不能念书?”四是流,流失,家长把孩子从学校领走,从此就蒸发掉了,相当一部分孩子过早地流向社会而堕落。我从中得到的深刻启示是:家庭教育是首要的和重要的;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没有生源,工读学校注定要自消自灭了。

若问我们现在还需要工读学校吗?回答是肯定的。理论上讲,人都是可教的,但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能教育好。而法律又严格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不准开除学生,那么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矫治与教育,将何去何从?不过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工读学校想要办起来、再回到从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也许是我太过于悲观了。

篇8:工读学校立法

内容提要:我国的工读学校从1995 年开始创建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对有不良行 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上,工读学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工读学校的生存

与发展面临着困境,因此需要为工读学校立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读学校生存与发展中的问题,充分

发挥我国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的作用。工读学校立法进程应采用制定部门规

章———制定行政法规———制定法律的渐进方式

关键词:工读学校立法未成年人

2004年11月29 日,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 20 个部委共同实施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开始启动,其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力争在3 至’5年的时间里在所有大中城市至少建1所工读学校。从1995年开始创建新中国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起,我国的工读学校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上,工读学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21 世纪后,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工读学校立法成为能否充分发挥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作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本文对我国工读学校的立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工读学校立法的需求

据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2003年10月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的72 所工读学校中,在校生饱和度达到100%的仅占26.6%,在校生饱和度达不到50%的则占到33.3%。当前工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困境,具体表现为:

(一)工读学校招生的困境

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由主要是运用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转变为主要是运用国家制定的法律进行,社会法治意识逐步增强。工读学校在招生上由强制性为主向自愿性为主转变,而且这种自愿既涉及到学生本人自愿,还涉及到学生家长自愿。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协调,使我国工读学校的招生陷入困境,难以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事实表明:如果没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这种强制性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工读学校难以走出招生困境,更难以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发挥作用。

(二)工读学校校经费保障的困境

我国工读学校的经费保障是制约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工读学校一般在办学层次上多为初中程度,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范围,其经费是应由国家财政予以全额保障的。但是由于各地财政收入状态不同,其对工读学校经费保障的程度也不同。有的是全额保障,有的是基本保障,大部分地区限于财力是部分保障。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工读学校在经费上大伤脑筋,不得不采用向工读学生收取各种的费用的方法以解决经费困难。由于经费保障上存在的困难,大多数工读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教学设施、师资吸引力等方面的提高均有难度,还使得一部分因家境贫困而又需要进行矫治和帮助的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不能入学。

(三)工读学校教师待遇的困境

工读学校的教师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风险等方面的压力远高于社会上的普通学校。虽然社会对工读学校教师始终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在工读学校教师的岗位津贴、岗位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作出高于社会上的普通学校的规定,工读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逐步降低。而现行的机制则不仅不利于吸引社会上素质较高的人才应聘工读学校教师岗位,而且还可能造成一些优秀的工读学校教师流失。

(四)工读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困境

工读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上的这些问题需要用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使工读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等活动更符合工读学校学生人格完善的规律。为何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曾经起到突出作用的工读学校会陷入困境,难以为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工读学校立法滞后则是根本原

因之一,我国工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立法。

二、我国工读学校立法的主要内容

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的问题,我国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上始终不懈地进行着各种努力。在《宪法》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规定后,仅依靠政策对工读学校与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已难以适应今天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作用,我国工读学校立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工读学校立法应对下列问题作出规定。

(一)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分工的界定

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象,根据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性质,我国分别设置了不同性质的机构对其进行矫正教育。其中:(1)未成年犯管教所。未成年犯管教所负责执行已满14 周岁不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刑罚。(2)少年教养管理所。少年教养管理所负责教养少年劳动教养人员和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其中:少年劳动教养人员是指决定劳动教养时不满!18周岁的劳动教养人员;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是根据我国《刑法》第17 条第4款规定的,因不满16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由政府收容教养的少年。(3)工读学校。工读学校负责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在《宪法》作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和《立法法》作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的规定后,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受到更广泛的质疑,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已经开始启动。国家将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劳动教养这一称呼将为违法行为矫治所取代,设置违法行为矫治所矫治违法行为人员。" 在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已经开始启动之际,笔者对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分工的设想是:今后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矫治主要由未成年犯管教所和工读学校进行。其中:未成年犯管教所仍承担执行已满14周岁不满18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刑罚的工作;工读学校既承担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工作,又承担原少年教养管理所负责的对少年劳动教养人员和少年收容教养人员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工作。原来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设置的不同性质的三个机构:未成年犯管教所、少年教养管理所、工读学校,改革为未成年犯管教所、工读学校两个。对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重新界定其分工这一构想的基本思路是:对未成年犯管教所与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的这种分工,既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由少年教养管理所负责教养的少年劳动教养人员和少年收容教养人员,改革为由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教育,有利于这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后的发展),也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的具体执行。同时,由工读学校对应由少年教养管理所负责教养的少年劳动教养人员和少年收容教养人员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做法,也符合处置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上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发展趋势。

(二)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

(1)工读学校的性质。根据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的分工,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学校,是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普通教育范畴。(2)工读学校的任务。工读学校的任务是将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教育,使其形成守法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学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成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用的守法公民。

(三)工读学校在招生上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工读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在招生上必须既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又具有一定的自愿性,是强制性与自愿性的结合。工读学校在招生上的强制性与自愿性根据对象不同而有区别:对于其行为因不满16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或因属于轻微犯罪不需要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在入学上应以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对于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在入学上应以自愿性为主,强制性为辅。对于其行为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或因属于轻微犯罪不需要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由公安部门提出送入工读学校的申请,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对于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由其所在学校或其亲属、监护人提出送入工读学校的申请,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作出决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并增强在入学上的自愿性,工读学校实行免费学习制度;工读学校的学生根据其具体情况既可寄宿,也可走读;工读学校的学生在所取得的毕业证书、职业技术证书上均不显示工读学校的痕迹。

(四)工读学校的管理体制及经费保障

工读学校的经费是制约工读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办好工读学校在经费上必须实行全额保障。由于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20 个部委在所共同实施的“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所确定的目标是所有大中城市至少建一所工读学校。为了加强工读学校的管理和工读学校的经费全额保障,工读学校应实行省教育行政机关、地级市教育行政机关两级管理,以地级市教育行政机关为主的管理体制。省教育行政机关负责工读学校的经费保障;地级市教育行政机关负责工读学校的业务管理。工读学校的经费由省级财政全额拨款。

(五)工读学校的教师待遇

工读学校的教师面对教育对象的特殊,使得其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风险等方面的压力远远高于社会上普通学校的教师。工读学校教师的待遇高于社会上普通学校教师的待遇应当为社会所理解并成为社会共识,惟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工读学校教师的待遇,才能使工读学校的教师岗位对社会上素质较高的人才具有吸引力,才能保持工读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才能不断提高工读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六)工读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

工读学校是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学校。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教育既不是刑事处罚,也不是行政处罚,而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教育措施。这种教育措施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工读学校学生在入学上的条件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工读学校学生入学是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的或是由地市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决定的。这种强制性还表现为:工读学校学生必须接受工读学校对其进行的矫治、教育,尤其对初期而言是必需的,没有这种强制性,便难以对工读学校学生进行矫治和教育。但是这种强制性如果贯彻于对工读学校学生矫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则对工读学校学生接受矫治、教育的积极性乃至回归社会后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只有在自愿接受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对工读学校学生在矫治、教育过程中始终进行的是带有强制性的教育,工读学校学生不是出于自愿或者兴趣接受这种教育,一旦他们回归社会,这种强制性不复存在时就很难对任何教育产生兴趣,也很难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矫治和教育工读学校学生的初期,工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带有一定强制性,在中、后期以自愿性为主。工读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个部分。其中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文化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工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矫治和教育的初期,实行学校集中管理。在对工读学校学生进行矫治和教育的中、后期,逐渐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工读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采取建立学生会方式,在学校的指导下,由学生会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方式进行。

三、我国工读学校立法的进程

进入21 世纪后,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工读学校必须立法才能解决其发展完善的问题,也才能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但是,目前为工读学校制定一部法律的条件还不具备,虽然如此,工读学校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后,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工读学校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系统工程中的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工读学校的立法应采用渐进的方式。即:先制定部门规章,在部门规章运行的过程中将其不断完善;在部门规章的基础上制定行政法规,在行政法规运行的过程中继续将其不断完善;在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法律。

笔者提出我国工读学校立法进程的建议是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教育部制定一部《工读学校管理办法(试行)》,对我国工读学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出规定。在试行一定时间后,经过对其修订,由教育部制定一部《工读学校管理办法》,用部门规章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第二阶段,在《工读学校管理办法》执行一定时间后,由国务院制定《工读学校管理条例》。用行政法规———《工读学校管理条例》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调整工读学校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和协调工读学校与参与工读学校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力量之间的关系。第三阶段,在进行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一部法律———《工读学校法》,最终实现用法律规范工读学校的各项活动、调整工读学校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目的,完成工读学校的立法活动。

上一篇:栗新小学住校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理学]数学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