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

2024-04-16

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通用9篇)

篇1: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

附件:教学设计格式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汉丰七校 张进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准备

PPT课件、两张单式统计表(男生、女生)、学习分享单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小游戏:听音乐,猜动画片片名。播放动画片视频,视频采用透明度从0—4—20—100,(6部动画片,每部10秒钟)播放动画片的主题曲,让学生猜出片名。

3、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呢?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感兴趣的动画片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动画片(每人限选一部)。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动画片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熊出没》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男生最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多?女生呢?(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三 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例题。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 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单式统计表:仅表示出男生最喜欢的动画片 或仅表示出女生最喜欢的动画片

复式统计表:既表示出男生最喜欢的动画片 又表示出女生最喜欢的动画片

怎么观察复式统计表?-------横看、竖看、斜看

表头包含的内容:片名、人数、性别

篇2: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

《统计与可能性》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九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统计与可能性》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为下面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打好铺垫。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兴趣知识与经验的需求,设计教学,突破难点。“统计与可能性”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可能性知识,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内容本班学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知识点不单单是统计就可以了,还要进行分析,为什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不同颜色的球的占总数量的多少有关。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研究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三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数学,让活动贯穿始终,既有学生自主也有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活动,注意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数一数等形式,在 “ 做中学 ” 、“ 学中做 ”, 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在问题解决,拓展应用这一教学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我认为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比较愉快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能力目标: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情感目标: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篇3: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

统计学认为,某次统计活动中,如果要对数据所蕴含的规律作更精确的描述和更进一步的推论,仅借助统计图表是不够的,需要计算一些有代表性的量数,对整体数据所蕴含的规律作出更简洁明了的数量化描述。平均数就是这样的一个量数。它的基本思想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以体现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对数据总体起着“中心”代表的作用。显然,在学生已经初步树立统计观念、掌握了一定的统计图表知识基础上学习平均数的知识,有益于提高学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鉴于此,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下册)在“统计”中安排学生学习平均数的有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平均数的意义、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等。教材在编写中为了强化“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课程功能,特别注意:

1.把认识平均数和学习其他统计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可以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整理数据的结果,为了更好地描述数据的特点,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平均数。教材在编写中,就通过统计图表呈现原始数据,而后计算平均数,比较贴切地将求平均数嵌入了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利于学生自己体会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绘制统计图表与求平均数间的关系。当然,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让学生看图自己收集求平均数所需的数据,还利于学生用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来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为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提供了感性支撑。

篇4:浅谈小学数学中的低年级统计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统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111-01

统计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为常用和实用的技能之一,因此统计也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统计”要从传统上比较注重统计图表有关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转向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1]。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其它原因,小学阶段的统计较为简单,加之统计的教学较为枯燥,教师易于忽略学生统计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2]。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技能呢?下面结合本人近几年来低中高年级的教学体会,谈谈几点想法和做法。

1 激发学生对统计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对于统计比较陌生,这对于教师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如处理不当,学生对统计学习可能会丧失兴趣,从而不愿主动学习;反之,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统计产生兴趣?我认为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探究活动是问题的关键。

案例:

北师大版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设计了这样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如:为开联欢会,班级要买一些水果,大家喜欢的水果都不一样,到底该买哪种?要通过统计来解决。在通过调查统计后,我们得到了大多数同学喜欢吃桔子的结论,于是我们在联欢会上买了桔子。

这样做,会让学生感到他所学的统计知识很有用,从而愿意去主动学习统计知识。教材中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买什么颜色的气球,调查同学们的生日都在哪个季节等。这些活动都很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注重学生与统计相关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收集整理数据、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动手操作与绘制图表、观察归纳总结、估计与想象及计算。

2.1 注意估计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个简单的统计活动,可能同时培养以上各种能力。尤其要重视估计与想象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仅满意于学生通过合作得到的一张统计表、一幅统计图,其实如果让学生根据图表和结论估计和想象一下,不但具有实际意义,而且会让学生有意外的收获。比如让学生调查班级中学生的家庭所在区情况之后,可让学生根据图表和结论猜测(或者说预测、估计)一下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如果班里转来一位新同学,猜一猜他的家最有可能在哪个区。

(2)猜测一下在学校中另一个班里哪个区的同学最多。

(3)猜测一下学校中哪个区的同学最多。

2.2 注意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交流与合作,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非常必要。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分工合作的方法进行适时的指导。学生可先自己进行统计,再小组合作,从而体会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里只提到了两项基本能力,不代表其它的能力培养不重要,而是教师常会忽略这两种能力的培养,所以特别加以阐述。

3 重视学生学习统计的经历和过程

统计是学生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重要技能,统计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统计教学中却存在一些误区,人们会把学习统计知识看作是读懂、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作,而对统计过程和意义重视不够。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某项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观念”的建立需亲身经历。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学内容可以从实际出发,如同学的身高和体重,对这些资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整理,再对统计出的数据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统计图表,使统计方法为所研究的内容服务,并寻找合适的例子来解释。让学生认识到运用统计方法可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应将学生选择恰当的统计方式来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及了解统计的全过程作为统计知识教学追求的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探索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动手实践操作是统计教学中的重头戏,新大纲强调统计教学要重视实践操作,因为实践操作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的方法。

4 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统计知识的应用

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会统计知识?熟能生巧。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不断地应用这些知识,时间久了自然就会了。在日常生活方面,调查自己家的小区内有多少辆车、多少个垃圾箱;在班级管理方面,教师完全可以把个人评比设计成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如我们班把作业的整洁情况制成了条形统计图,作业完成得十分整洁,教师会在本子上打一个A,得到A的同学可以在自己的竖条里涂一格,或画一颗星星),把个人的借还书、交作业、带学习用品的“信用度”变化情况设计成折线统计图的形式,把日常小组加分、扣分以记“正”字的形式来进行等。

5 结论

能用上统计的地方有很多,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运用统计,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落实“学习生活中的有趣的数学,在生活中使用有用的数学”这一新理念。特别指出的是,小学生的无意注意高于有意注意,往往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每次实践操作不能总是老一套,应适当加大难度,使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综上所述,在教学统计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并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加大难度,如此长期下去,必将有利于学对统计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地运用统计这种常用而又实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史宁中.中小学统计及其课程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5.

[3]李俊.中小学概率的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史宁中.统计的意义·思想·方法[J].小学青年教师,2005.

[5]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学,2006.

[6]曹艳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小学三年级统计教学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12&&&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四、思维训练

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

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

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

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

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

总计 13

第一组 10 3 3 1

第二组 4 0 6

第三组 4 0

篇6:三年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教材先出示有各种小动物的实际场景图,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分类整理。通过分类整理成象形统计图,让学生初步学习统计,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客观事物常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习统计时,要引导他们经历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经历把整理出的数据用图表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经历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从中理解并掌握一些有关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己动手统计,在学习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是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2、感受数据的整理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初步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大象奇奇也要过生日了,他还想跟我们一(3)班的小朋友一起过生日呢,你们愿意吗?看,奇奇来了。(大象:小朋友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过生日。待会儿还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小动物们戴着头饰唱生日歌边依次入场

师: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生:大象家来了小狗、小猴、小猪。

师: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生:小猴有5只,小狗有4只,小猪有3只。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容易数得清吗?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二、展开新课:

1、初步认识统计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引导学生想出分一分、排一排的分类统计的方法。

师: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怎样排队比较整齐又容易看出每种动物有几只?

学生上台操作。引导学生排不同的队形。

师:小动物们还带来了他们的照片,你们也能像刚才一样给他们分组排列吗?

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手动手理一理,贴一贴。

学生学习小组讨论、操作,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学生可能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以整齐、漂亮作为评价标准,恰当地评价同学的作品。适时引出课本第68页例图。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揭示课题)

2、尝试统计鲜花

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带来了好多客人的情况。我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还给大象准备了生日礼物呢!你们准备了什么呢?生答。原来是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你能告诉大象有哪些颜色的鲜花吗?生出示鲜花图片并介绍。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帮他统计一下吗?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整理,粘贴在课本第69页例图上,并统计出鲜花的数量,然后相互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哪种贴法最清楚,最容易看出花的多少。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把书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举书本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发表意见)

三、巩固拓展:

1、统计水果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看,大象奇奇跑来感谢你们了

大象:谢谢你们的帮助。我想买些水果给你们吃,你们爱吃什么水果呀?学生交流。

师:水果店里只有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你们想吃吗?大象不知道哪些水果多买一些?哪些少买一些?怎么办呢?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用小组统计的方法。

师提出活动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学生在音乐声中选水果并统计。)

各小组长上台展示交流,老师将各小组的统计图一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便于学生观察)师:小朋友,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大象,你现在知道买哪些水果了吗?

师:小朋友还为大象准备了一首动听的歌,现在就表演给大象听好吗?

生表演唱: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

师:大象,你下次还愿意来我们一(3)班过生日吗?

2、统计各小组得的智慧星的数量。

谈话:今天我们帮大象解决了两个问题,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动脑,齐心协力,很多同学得到了老师颁发的智慧星,为自己的小组争得了荣誉,那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哪一小组是冠军呢?有什么办法知道结果?(生:统计每组有几颗智慧星。)

教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统计一下。两名学生统计黑板得奖栏中各组的得星情况。评出冠军小组。

3、课堂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生自由交流。

你们想得真多啊!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统计的情况,好吗?

教后反思: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需要的数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造性地重组教材,创设情境,从有趣的生活场景中引出问题,使学生自己产生要解决问题的需要。通过学习探索,经历“分一分、理一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逐步理解“统计”的含义,再将“统计” 的方法应用于探究生活中的其他问题。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创设:课始,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设计学生熟悉的“过生日”的生活场景引入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通过向大象赠送生日礼物——五颜六色的鲜花,使学生又一次充满激情,从而自觉地投入统计鲜花的自主活动中;课末,设计大象买水果感谢小朋友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了帮大象统计水果种类和愿望的需要,使课堂比较自然流畅。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动手分一分、理一理、排一排啊、贴一贴、数一数的操作活动到动脑筋思考怎样帮大象统计客人、水果及自己准备的鲜花的思维活动,都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和体验了学习统计的过程。

篇7:三年级《统计与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于例题的教学设计。首先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和谐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投圈的游戏,并引导他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提出问题的需求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上课一开始,就明确授课的内与形式,接着出示了一份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分为男女两组投圈比赛,跟着男女代表队开始时间为两分钟的投圈比赛。让完成的同学在统计图上相应的位置贴涂色方格以记录自己投圈的成绩。这样,比赛结束时统计图上就记录了参加投圈比赛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代表的投圈成绩。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看懂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发现了什么?起初学生的回答多是“每人投中几个,有几个人参加。”之类的问题,这时老师再相机引出“男生投得准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些”的问题。任务提出之后,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也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还有的男同学甚至说女队代表比男队代表人数多,故总数也多,不公平等等,争论得不亦乐乎。这时候老师再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先把统计图的结果算出来,再更充分地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判断男生投得准还是女生投得准,首先要先取一个数据来表示男生和女生的.投中情况。并放手让学生充分从多种角度设法表示男、女生投中的情况。在不断的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表示男女生投中情况的必要性,以及平均数是一种统计量的本质特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给表现好的组加分,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求知欲望。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投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老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投中个数”的含义,而是先让他们尝试着去求男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大部分学生用的是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就充分利用了统计图,采用了“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无论他们采用哪种方法,都能体会到是由原来各人投中个数不同变成各人投中个数相同,而且几个人投中的总个数没有变的平均数的意义。这个意义并不是老师讲给学生听的,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体会的。当学生自己探索着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男生投中的平均数时,老师适时地进行演示引导他们判断:男女两给的成绩是否一样?再让学生亲自去算一算,哪一组好一点,哪种方法更简单一些。并为这种方法命名,通过这样引导学生把简单的移多补少法掌握得就更加深刻了。学习过程中,学生朴素简明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拓宽了思维,让每位学生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例题的教学之后,学生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了平均数,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已组的加分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也不断上涨。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既巩固了新知,又体验了数学的乐趣,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篇8:提高小学低年级统计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统计教学,有效性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把统计与概率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并把培养统计观念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2011年版) 》) 更是将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明确地分为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课标 (2011年版) 》提出第一学段“数据统计活动初步”教学的总目标是: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 体验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并且强调要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习统计知识, 在经历收集、整理、描述简单数据的过程中学习统计概念。教师若忠实执行专家编制的统计课程教材必然扼杀了教师的主体性, 那么摒弃了忠实取向, 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创新课程又能否保证教师创设的具体的统计教学活动是有效的呢?笔者就第一学段“数据统计活动初步”的具体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 探讨如何提高低年级统计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统计教学

1. 有效的统计教学要基于教材之上, 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改造和超越

教材的内容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对所需要人才的培养方向。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必备的基本知识, 是学生认知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课堂中大多数的老师还是围绕教材教学, 不敢超越教材。可能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产生各种顾虑:课堂教学时间不够, 教学秩序紊乱,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等等。譬如,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课程中, 教材安排学生课前准备四张动物卡片,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图的方法方便清楚地把搜集到的“喜欢每种动物的同学有多少人”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统计图,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并且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这种“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束缚了教师的教学, 也捆绑了学生的学习, 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面上井井有条, 实际上缺乏内在活力, 更谈不上创新、实践。数学还是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 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只有让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 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同样的课堂在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创设生活中真实有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会让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的课堂, 有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解读。

教师: (播放动画:同学们在操场上游戏)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呀, 就连老师都想加入了, 你们想试试吗?

学生:想 (学生跃跃欲试) 。

教师:你们都想参加, 那好, 我们就从跳绳、爬高、拍球和踢毽子四种活动中选一种举行一场比赛。可选哪一种来比赛好呢?大家意见不统一, 该怎么办呢?你们怎样知道大家最喜欢什么活动?

学生: (交流调查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汇报调查结果:投影展示不同记录方法的调查结果。)

教师:进行比较后, 你们现在觉得哪一种统计方法更方便清晰?

学生:统计表。

教师:现在我们整理一下数据, 自主绘制统计图 (随后展示学生制作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 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 借助真实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亲自调查的活动也让学生体会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每一名学生都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体验了统计操作的过程。在整理方法的互动对比中, 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 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将数学课中的统计知识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

2. 有效的统计教学既要突出学科特点, 又要强调课程的整合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育人特点。教学活动如果不体现学科特点, 就失去了学科的价值, 也难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普遍性目标。新课程最大的特点是把学习的问题还原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但是有些教师在创设统计的情境时, 片面地追求生活化, 容易忽视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时, 利用多媒体出示十分有趣的动画:乡村田野里许多小动物在河边嬉戏, 一位小牧童在河边数动物的数量。这时音乐响起了, 教师伴随着音乐和同学们一边拍手一边数小兔子、小猴子、小狗的数量。可是音乐结束了, 同学们还沉浸在音乐声中拍着手。这节课抛弃了教材中数学的简洁语言和理性思维, 甚至完全没有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清晰地展示和表现出来。此时的“问题情境”成了教学中的问题。

有效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严密逻辑性并不是说把数学这门课程封闭、孤立起来, 甚至排斥其他学科。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 注重淡化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角度实施教学, 学生的收获更是丰富的。在二年级“统计”的课后作业中, 有老师出了这样一道习题。

春歌

春燕春鸟随春风, 春鱼春虾弄春水。

春蝶春蜂采春花, 春风春雨伴春雷。

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这首诗中动物、气候和植物分别有几个, 你能找出来吗? (2) 会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统计图表制作关于这首诗第一问的统计图表吗?

“材料引起学习, 材料引起活动。”该题让数学、语文学科进行相互的渗透, 拓展了教学的时空, 优化了教学的过程, 改变了以往单纯死教知识的做法, 让语文课和数学课融为一体, 课堂瞬间“活”了起来。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语文知识渗透进数学课堂, 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 能使学生在无意间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活动中去, 这种看似随意的操作能更好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提高统计教学的有效性

1. 把握基础性资源

第一,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明确教学方向与目标。当代教育心理学强调, 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认为, “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开始的, 它是从对该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总是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 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者信息。建构的一方面是新信息的意义的构建, 同时又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因此,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作为基础构建知识。从统计教材安排体系来看, 教材中往往有两方面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是显性的教材知识, 另一方面是教材中所涉及的生活知识。如“统计”中生活物品的归类, 它虽然不是统计知识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往往会成为制约学生学习统计的重要因素, 它往往是隐性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调查学生是否有相似的生活经历, 然后做出判断进行解决。

第二, 调查学生对教材的喜好, 灵活进行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据, 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学案例都符合学生的“口味”,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前进行有目的的调查。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统计”, 教材里安排了三角形、圆和正方形个数的统计, 学生普遍对这种抽象图形的统计不感兴趣。所以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 教师需要改变教学内容, 采用生活中的水果、动物等具象的物体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这样的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情感态度,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提高教学实效。

2. 关注学生的内力驱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处于冷漠的接受状态。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负担。”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争强好胜,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收集数据, “比一比谁收集得又快又好”;统计方法, “你还能想到更多的方法来统计这些数据吗”等等, 都是让人兴奋又有趣的挑战。简单随意的设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向往, 并且引起学生勇于挑战的欲望。

教师要创设机会,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也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内力驱动的方法之一。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肯定。在统计教学中, 操作实践的机会也很多, 方法也就没有正确不正确的标准。所以作为教师, 无论在统计数据还是设计表格绘制条形统计图, 以及对生活的关注程度这些方面都要给学生最大化的鼓励。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 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的肯定和赞美对学生来说更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从而引发学生对课堂、课程甚至学科浓厚的兴趣并取得成功。

3. 课后作业“生活化”

在获得了丰富的统计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泼有序的课堂之后, 课堂的结束是否表示已经停止了追求知识目标的步伐。答案绝对是否定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 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 每一次作业练习都是学生成长的体验。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不是为了“学习统计”而学统计的, 而是为了“运用统计”才学习掌握知识的。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 更要有多元智能的参与, 这样才能实现学生与课堂的完全相融。总之, 教师要精心选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材料才能杜绝作业走入“重知识、轻能力, 重动笔、轻动手, 重书面、轻生活”的误区, 为学生搭建从“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成长平台, 让学生真实有效地动手参与、体验感悟。

参考文献

[1]陈容斌.科学选用探究材料真实演绎精彩课堂[J].教育科学论坛, 2009 (4) :45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8 (1)

篇9:培养小学生统计观念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85-01

统计是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学科,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而且数据收集的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统计意识和统计思想,提高统计能力,逐步树立统计观念。笔者从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角度,谈几点做法。

一、选择生活实例,萌发统计意识

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往往采用虚拟动画的教学情境作为统计教学的载体。例如羊羊运动会、小动物爱好等。小孩子都有对小动物、动漫等的爱好,这样的情境也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真实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是一种“空对空”的活动,看似热闹,实际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应该贯彻“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1.调查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获得真实感。例如,让学生抽周末的时间,调查菜市场在各个时间段蔬菜交易、客流情况、价格变动等。又如,让学生抽样调查家庭每天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了解自己家“制造”的白色污染。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社会调查的能力,而且能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萌发统计意识。

2.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提高统计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做闭气实验,收集不同学生闭气的时间,制成统计表,并分析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报。这样的活动是建立在每个学生“玩”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兴趣很高,无形之中,学生养成了统计的意识。

生活中有丰富的统计资源,需要教师去挖掘,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情境创设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度设计,帮助学生设计更全面的统计方案。

二、留足思考空间,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在统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切实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过程,才能形成统计的观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1.抓住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新旧知之间的迁移是学习新知的高效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减少学生接触新知产生的突兀感,实现顺利的知识构建。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本班同学一年级的身高与二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先出示一年级的身高表,分析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然后再分析二年级身高主要集中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分析二年级与一年级比身高变化的情况。学生对两种单式统计表一会看看这张,一会看看那张,很是不方便,于是笔者适时提出,能不能将两表合并,提高数据分析的方便性呢?这样就顺利地引出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

2.创设适当的难度,提升思维的空间。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度。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成功解决,又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更高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发展,适当地推高问题探究的难度。例如,在学生统计并汇报了本班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情况后,笔者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的统计表中,你发现什么问题,能提出什么建议呢?这样的问题又引起了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重新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了发展。

三、设计调查活动,提高统计能力

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统计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授实现。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应的数据,在数据分析和汇报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新知,积累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对本小区范围内人员的学历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笔者先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分工,然后确定调查方法、制订调查方案,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这一阶段准备的充分程度是确保调查顺利开展的前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活动,收集数据。第三阶段,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班级里进行汇报。在班级汇报中,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调查活动,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计的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统计观念获得有效提升。

总之,进行小学数学统计模块知识的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学规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上一篇:描写童年的佳句下一篇: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