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2024-04-07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共11篇)

篇1: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转眼这学期结束了,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教学工作,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我坚持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广播操工作。

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

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所以,使旧县小学的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通过1学期的长抓不懈,学生在做广播操的时候做的相当的规范到位,得到领导的好凭与认可,这与我们集体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但在辛勤工作的同时,但也有不足之处,望领导批评指正。我会在今后工作的日子里,积极加努力的!

篇2: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教师:张宝颜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基础大致相同,但学生先天体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非常喜欢体育课,但缺乏良好的习惯养成,小动作多,纪律性不高,但已有较强集体意识。上课走神的情况还偶尔出现,学生模仿能力非常强,对体育有较强的兴趣,喜欢游戏,喜欢竞争。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疑问还是很多,喜欢提问。大多数同学能理解并学会老师的语言直观和直观示范。从整体来说,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体育教材游戏化的改革实践下,体育课可以顺利开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小学体育水平二的体育课本,内容非常有针对性,非常适合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体育教材游戏化,以游戏为主,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终身体育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

2、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走、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

3、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5、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达成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5、注重学科整合,从学生需要和兴趣出发,全面发展。

6、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篇3: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实施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贯彻和执行新课标的精神, 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发散性思维和拓展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练情趣,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体育教学, 掌握动作技能。

二、教学理念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进行高抬腿跑的学练和身体锻炼,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 保持旺盛的练习热情和积极性, 完成本节课的学练。

三、教材分析

高抬腿跑是三年级跑的单元第一课时, 通过高抬腿跑的练习, 可以帮助学生加大大腿高抬幅度, 提高跑的频率, 加快跑的速度。根据教材的要求, 三年级学生在二年级学会原地高抬腿跑的基础上, 学练行进间高抬腿跑。

游戏“黄河、长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会的高抬腿跑技能进行拓展练习, 进一步发展上下肢协调能力, 提高反应能力。

四、学情分析

这是节借班教学的公开课, 课前了解到学生对于原地高抬腿跑的动作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中, 先从复习原地高抬腿跑练习入手, 过渡到行进间高抬腿跑的练习, 通过观看挂图、朗朗上口的口诀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方法, 学会动作技能。

五、课的特色

1. 开发体育资源, 合理利用器材

帽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在本节课中妙用帽子, 挖掘其多种功能。教学中小小的四色帽子, 既用于直观的分组教学, 又作为辅助练习的器材, 帮助学生掌握大腿高抬、支撑腿接近蹬直的动作, 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掖在腰上作为小尾巴, 直观判断游戏的胜负, 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2. 评价方式多样, 确保人人受益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现代课程的一种新理念。本课在评价方式上, 有所创新和突破, 更为直观和具体。在自我评价时, 当认为自己做得好时, 把帽子由白色翻为彩色, 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树立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快乐。生生互评时, 认为对方做得好, 就主动把对方的帽子翻成有色的一面, 鼓励对方。通过这样新颖的评价方式, 体现新课标的评价方法,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

3.激励合作学习, 共同提高发展

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本课中教师先提出问题, 学生在合作、讨论、尝试中练习, 从而自我得出结论。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快乐地发展, 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 享受运动的快感, 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4.激发学练兴趣, 实现有效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采用具体、形象、有趣的教学方法, 放手让学生自找伙伴、自我练习,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高抬腿跑运动技术溶于“玩”当中, 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运动技能动作, 在快乐的“玩”中达到学习动作技能的目的, 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配合、相互切磋、相互促进、相互评价、相互取长补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 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自我, 兴趣倍增, 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新体育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 力求对体育传统教学有所突破, 无论是从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 还是教学形式、评价方式都能够有所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教师不是简单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建构者和协作者。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在发现中学习, 在探索中学习, 在体验中学习。

七、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能了解高抬腿跑对提高跑时大腿高抬能力的作用;

(2) 初步掌握行进间高抬腿跑的动作, 发展下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3) 在活动中能与同伴团结合作, 共同体验成功时的心理感受。

(二) 教学内容

(1) 跑:高抬腿跑 (7—1)

(2) 游戏:黄河、长江

(三) 教学重点

大腿高抬与上体成直角。

(四) 教学难点

支撑腿接近蹬直。

(五)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活跃身心阶段

(1) 体委整队, 师生问好;

(2) 队列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3) 趣味慢跑, 慢跑中随教师做动作;

(4) 小游戏———抓尾巴。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原地高抬腿跑

(1) 观看挂图, 读高抬腿跑口诀, 明确重难点;

(2) 根据图示、口诀自我模仿分散练习, 体会动作;

(3) 认真看教师示范, 仔细听教师讲解;

(4) 自结伙伴两人一组练习并互评鼓励;

(5) 巩固练习, 认真听取教师评价。

行进间高抬腿跑

(1) 认真看教师示范, 明确动作方法;

(2) 自结伙伴两人一组互学、互练;

(3) 六人一组合作学练;

(4) 小组展示, 虚心听取教师评价;

(5) 集体展示, 自我评价, 体会成功。

3. 趣味延伸、体验乐趣阶段游戏:黄河、长江

(1) 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 集体试做;

(3) 集体比赛;

(4) 听取教师讲评。

4.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1) 歌舞放松:《歌声与微笑》;

(2) 学生自评、互评, 谈学练感受;

(3) 师生互评, 享受学练成功的快乐。

(六) 教学效果预计:

(1) 能做出行进间高抬腿跑动作约90%;

(2) 能乐于合作, 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约95%;

(3) 练习密度:35%左右;

(4) 平均心率:125~135∕分;

篇4:优化小学体育教学“三尊重”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 教学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所以,教师应以让每位学生不断发展为宗旨,不断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要想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从“三尊重”着手。

一、尊重体育课堂结构,有序进行

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与其他学科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都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辅助性练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识。不同点在于其他学科的辅助性练习是为了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而体育课的辅助性练习是为了学生活动身体的各部分关节,保证学生在练习新技能时不会受伤;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可以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而体育技能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学生才能掌握。所以,教师只有遵循体育课堂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使体育课能有序进行。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体育五年级上册“投掷”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练习原地双手向前、向后抛实心球,或者双手上步向前抛实心球,学生可能会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而受伤。所以,笔者调整了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先带领学生做了拉满弓、拉伸肩部、拉绳转肩、压背、互压肩等准备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身体机能。当学生身体各部分机能已经预热好了,再练习向前后抛实心球,就能有效避免学生受到伤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教材整体结构,循序渐进

小学体育教材的编排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教师必须深入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把握好每项体育技能的教学目标,以保证自己的教学既不拔高标准,又不降低标准,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体育技能基础上有所发展。

如一二年级的球类技能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包括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这时,教師只需编排球类游戏,让学生愉快地参与游戏,而不必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三四年级的球类技能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几项球类的基本方法,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练习高难度的球类动作;五六年级的球类技能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动作组合。所以,教师只有尊重教材的编排思路与整体结构,才能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尊重学生年龄结构,激发动力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如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体育教学就要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技能;中年级学生的思维与个性都有了一定发展,可以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体育教学就应适当地渗透一些复杂的技能与知识,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水平;高年级学生对外界的认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教师可以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框架下,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来。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与需求,才能有效调动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体育教学只有做到“三尊重”,才能使体育教学更优化、更有效,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邵伟德.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肖川,张正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5: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方前中心校 施晓强

2012.2

一、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这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掌握简单锻炼方法。

2、发展身体基本素质跑、跳、投,提高运动能力。

3、掌握简单技术动作,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力

5、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教学难点:

1、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2、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四、具体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5、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篇6:小学三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三、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第一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制定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长评价记录袋。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的问题:

篇7: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1、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快速跑、技巧、投掷、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小学三年级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期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3学时,共60学时。每个学期实际上课定为16周,共48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本学期以教学队列,队形走为主,每节课都要有队列对形的练习。配以中国象棋比赛、体育健康理论知识、基本体操、快速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将制定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成长评价记录袋。

1.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2.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3.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4.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

1、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2、培养优生,能自觉练习,善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要加强学困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4、教师要关心,热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5、教师要定时、定点,加强优生优培辅中转差的辅导。

一、工作措施

为了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全体高三师生都要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勤奋努力,讲求质量,提高效率。

(一)、思想工作

1、班风、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胜利的保证。全体师生都应高度重视班风、学风建设。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良好的班风要求: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良好的学风要求: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浓,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工作直接相关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班主任的工作做到“五要”:班主任要深入教室、寝室、操场等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多调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班风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学期至少找每个学生谈话一次,对学生进行鼓励、鞭策和心理疏导,让学生“自知之明”。班主任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班主任要适当组织主题班会,周末晚会等人人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调适学生的心身。(每周至少一次)班主任要带领全班同学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每周二次,每次半小时),增强学生的体质,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

3、科任老师配合教育全体教师均是教育工作者!科任教师在做好教学“六认真”的同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的状况,通过学生课堂精神状况、作业质量、考试成绩等问题的表象,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诱导;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精神饱满来学习,斗志昂扬去竞争。

4、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开设心理咨询室,请大学心理学毕业的教师尹超和邵成俊作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修正策略的教育”。开设“克服心理焦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后)开设考试“应考策略”的专题讲座(“一摸”前)开设“人际关系谈”专题讲座(第六学期初)开设“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专题讲座(第五期半期前)开设“如何填好高考志愿”的专题讲座。

5、学生身理的调适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保证学生的饮食、住宿的安全和舒适。家长为高三学生提供经济保障,适应改善高三学生的伙食学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适身心,消除大脑疲劳。全体教职工均应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家长座谈会:学校要积极寻求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培养的支持,高三拟开三次家长座谈会。第五期半期后家长座谈会,让家长明确对高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及方法,明确子女升学应奋斗的方向,教育家长鼓励子女升大学,为子女提供精神鼓励和经济保障。第六学期初(第五期一摸考试后)家长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抓保对象,了解学生状况,积极配合老师给学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第六学期高考填志愿前家长座谈会,指导家长明确对填高考志愿的认识,让学生填好高考志愿。

二、教学工作

思想工作的落脚点是搞好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抓好教学工作。

1、时间安排整个高三年级各科在第五学期半期前结束新课,半期后进入全面系统复习阶段。各科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为了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教学,教师在解答近十年的高考题的基础上,在第五学期半期前解答四套“新课程”卷的高考试题。

2、做好“六认真”工作教师要切实做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检测、评讲”六认真。教师要有具体、规范的备课本。要备好、上好复习课、练习课、评讲课。复习课要注重知识的条理、系统化。练习课既重知识、又重能力训练,题目的设计要有梯度。评讲课要统计采样,对错得多的题详讲,不平均分布力气,不管学生是否能做均讲一遍;对典型的错误要进行个案分析;要注意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不照本宣科,这个题就是这个答案、就这样做或把重点放在运算过程式的讲评;要作“试题评讲”,对试题特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不足作概要介绍;对错误多的题类,要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要批改,几尽力全批全改。要有错题本。做好学生错题记载,以便评讲或重新设计针对性训练。作业不能不改或很少批改、只作评讲,这样,没有针对性,无法提高效率。辅导要落实到位,要定出“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加以落实,并做好“辅导对象、时间、内容、效果”记载。检测要认真组织,严格监考,认真阅卷和评析。要进行仿真性考试和训练,要锻炼学生的解题的速度、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计算机的准确性;特别要锻炼学生读懂题、发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努力钻研和分析题意,建立起条件和结论联系,解好综合题的能力和“韧性”。半期考试后开始组织月考。师生均应把月考和三次模拟考试当作高考来对待进行心理素质、应考策略等全方位的锻炼。

3、集体备课发挥年级教师集体的优势,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各科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同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确保该科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4、办好“两类”辅导为了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原则,各班在狠抓基础的同时,以年级为单位,办好两类辅导班:尖子生班、中等生班。根据高考改革的方向,要达到辅导班应有的效果,实现高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辅导班应提升辅导教学的重心。尖子生班,把他们全体作升本科大学的对象加以培养,主要培养他们解中高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尖子生班(1——7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5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一班。文科尖子生班(8——11班)由拟升本科以上的66名学生组成,此班命名为辅导二班。中等生班,把他们全作升专一以上的对象加以培养,此班既重基础又重能力。主要培养他们解综合题的能力。理科中等生班由7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三班,文科中等生班由60人左右组成,命名为辅导四班。全校本科按现状前130名,专一按前300名分类。辅导班具体安排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时间星期日晚星期日下午星期日下午星期二晚星期三晚星期四晚6∶20—7∶502∶20—3∶504∶00—5∶306∶00—7∶006∶00—7∶006∶00—7∶00地点辅导一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一间辅导二班在初中部旧楼底楼第二间辅导三班在物理实验室辅导四班在化学实验室教师可分工负责辅导内容,可适当复印有关辅导资料。(辅导教师按补课给待遇)

a类学生

这几个同学勤学好问,活泼好动,喜欢动脑思考,表现欲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成绩优秀,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特别突出。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提出问题,合作意识较强,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自己学习好,而且乐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起到了小老师的作用,他们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b类学生

这一部分学生智力因素中等,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但学习兴趣偏差,注意力不持久,参与学习不稳定,成绩起伏较大,如果他们能克服缺点,那他们的学习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c类学生

这几个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或接受能力差,或反应缓慢,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造成成绩偏差,成为学习困难生。

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进措施

a类学生:在课堂中要及时闪现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写作上要加强用词指导,内容的节选及说话写作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培养各方能力、学会常用工具书。训练他们能在小组合作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训练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加强课外书阅读,并能写好较详细的读后感。

b类学生:加强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章句段的理解,掌握学习阅读方法——默读,养成不懂就问,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课堂中要及时闪现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在写作上要加强用词指导,朗读指导,日记、小练笔指导。培养各方能力、学会常用工具书。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习惯。增强合作意识,也能起到辅助小组长共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加强课外书阅读,并能写好较具体的读后感。

c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写作业的态度,指导日记、作文以语句通顺为主,多参照作文范例,树立写作的信心。扎实抓好他们的基础知识辅导,加强朗读指导,培养语感,为阅读理解作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常用工具书。多看一些简单的课外书,也能简单的写一写读后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其中精读课文17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略读课文15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选读课文,共40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略读课文1—2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2、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8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体现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四、学期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a类、b类、c类)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a类、b类、c类)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a类、b类)用毛笔临摹字帖(c类)。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c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a类、b类)。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a类、b类)。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a类、b类、c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a类、b类)。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a类、b类)。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a类、b类、c类)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a类、b类、c类)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a类、b类、c类)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a类、b类、)。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a类、b类、c类)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a类、b类、c类)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a类、b类、c类)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a类、b类、c类)。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a类、b类)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a类、b类、c类)。

五、教学注意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

3、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

篇8: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任务递进”教学的主要理念

所谓任务递进教学, 就是教师在课时教学总学习目标的统领下, 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 并把每一个小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细化为一项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任务”, 通过完成这些小的“任务”来最终达成总的学习目标。其依据的基本理念、与学习目标和教材难度的关系表述如下:

(一) 任务是起点和目标的连接

所谓目标, 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所谓学习目标, 则是学生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境界或者目的。在体育课中, 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心中想要 (或者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而期望学生) 通过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等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后达成的技能掌握、知识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的目的。学习目标是清晰的, 是一个点;如果目标是多层次的, 那么就是多个点。

任务是对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各种辅助练习、专项练习的有机组合, 这样的组合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 是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学习目标的不同, 选择的能够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最适合的教学内容, 其设置的主动性在教师的手中。其基本的设置要点有两个, 其一, 任务应该是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其二, 任务应该是学生喜欢参与的内容。与学习目标的点状特性不同, 任务, 特别是递进的任务是线状的, 多个递进的任务串接起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

(二) 递进是循序渐进原则的体现

循序渐进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 这和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是逐渐发展有关, 也和体育锻炼中运动量、运动密度需要渐次增加有关, 正是基于这个基本的原则, 才有了“任务递进”这一组织形式的思考和尝试。

1. 任务递进体现目标的循序渐进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达成学习目标, 我们通常会将一个大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每一节体育中, 也会将课时目标分解成不同环节的不同小小目标, 通过不断地达成小目标来完成大的学习目标。所以, 任务递进和学习目标的递进是相对应的, 不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而是有机的结合体, 任务递进体现的就是目标的递进。

2. 任务递进体现难度的循序渐进

通常一个课时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分不同层次的, 这种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设置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增加而确定的。因而, 作为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任务”在教师的设置中也是必须体现出学习难度的循序渐进的。就三年级学习前滚翻这个技能来说, 高质量完成前滚翻动作难度最大, 团身动作明显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次之, 有团身动作基本能够滚翻再次之, 借助斜坡基本能够完成前滚翻动作再次之, 不考虑着垫部位基本做出滚翻动作最易。相对应的,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特点, 由易到难, 形成5~6个学习目标, 然后根据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基本能力, 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 设置出从易到难的不同“学习任务”。

(三) 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任务递进”是组织所有的学生从同一起点出发, 通过渐进的学习任务, 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后, 达成不同层次的目标。这样的教学组织, 适合中低段 (水平一和水平二) 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清晰认识, 如果让学生“过于自主”地进行目标学习, 则不能够在分层学习中较为合适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极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形, 导致教师教学的反复。就这个意义来说, 可以说任务递进是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的基础, 任务设置合理、组织过程顺利的“任务递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学习判断力,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迅速地根据学习材料和个人能力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 从而让“分层教学” (或目标教学) 在小学高段 (水平三) 以上的水平段的尝试和落实成为一种可能。

二、“任务递进”教学的基本构想

“任务递进”教学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在设计“任务”时, 要仔细分析教材的难度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认知特点等差异, 综合这两点之后, 设置出针对不同学习难度的, 有不同学习目标达成要求的“任务”, 以便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任务。“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的基本构思:

(一) 任务要吸引学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被激发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任务的确定和选择一定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只有任务吸引了学生, 学生才能够投入足够多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到学习和练习中。

(二) 任务要有递进性

一个具有递进性的任务应该是系统的, 不是单个的, 递进性的任务在总的任务和小任务之间必须要有有机的联系, 关注各个任务之间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的承接;递进性的任务还应该是有层次的, 学生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任务设计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在体验到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

(三) 任务要可操作

“任务递进”教学中的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是明确, 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样学生的学习、练习、探究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感。反之, 如果任务是含糊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 学生就无法清晰地读懂教师的要求, 弄清自己学习的目标, “任务递进”就成为了一句虚言。

三、“任务递进”教学的操作过程

在“任务递进”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任务的布置、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以下以水平二 (三年级) 前滚翻教材的教学为例, 谈谈“任务递进”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

(一) 预设任务:依据学情递进设计

学生的差异是千差万别, 从体育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差异主要由自身体质、技术技能、知识水平、认知风格以及兴趣特长等因素决定。由于这些因素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是综合性地表现出来的, 并且存在着一些共性,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笔者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成绩等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 然后设计出学生在前滚翻学习中 (新授课) 具有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

1. 学习目标一:

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 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对应的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在同伴的帮助指导下, 敢于完成3~5个前滚翻动作 (可以有时向侧方滚翻) , 得到同伴的表扬2~3次。

2. 学习目标二:

着垫部位正确, 借助斜坡, 能够完成滚翻, 允许斜着身体侧翻。对应的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借助斜坡完成3~5个前滚翻, 每次都能够用后脑着垫,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1次。

3. 学习目标三:

借助斜坡, 能够顺利完成滚翻, 在滚翻的过程中, 能够做出团身动作。对应的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在下巴下和腹部夹上纸片完成3~5个前滚翻, 在滚翻中不掉落, 至少得到小组长的表扬2次。

4. 学习目标四:

能够在平地上顺利完成前滚翻动作, 能够有明显的团身动作。对应的较难程度的学习任务:在教师的面前展示, 得到教师“大拇指”的评价。

这样的学习任务设计, 虽然不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个目标”, 但是也应该做到“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合适的目标”。给予了学生合适的目标和合适的学习任务, 学生就能够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前进, 教师也能够依照这个目标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和检测。

(二) 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任务

任务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应该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而逐一出示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需要有一种情境来作为烘托, 因为合适的情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也能够让任务的出现变得自然与顺畅。

在教学中, 笔者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小刺猬学本领” (有时采用“小猴子学滚翻”) 这种具有童趣的话题, 让学生扮演此类小动物, 以“争做星级小刺猬”作为口号与奋斗目标, 引导“小刺猬” (学生) 在教师讲解并示范前滚翻后, 初步体验并学习前滚翻。经过几次练习后, 就引导全体“小刺猬”进入第一个环节“争做一星小刺猬”——要求完成的任务就是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知道后脑、肩、背、臀依次过垫的顺序;明白团身的重要性, 能够大胆地进行前滚翻的尝试。只要学生完成了任务, 就授予一星级的荣誉称号, 之后依次去完成“二星级任务” (一般难度) 、“三星任务” (中等难度) 、“四星任务” (较难程度) , 体现出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三) 展开探索, 落实任务突出主体

展开探索的过程, 是逐一落实任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应该布置好一个场地, 就前滚翻的学习来说, 可以将场地设置在一个地势平缓又具有一些小斜坡的地方。其次需要把握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 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任务, 允许学生不从“一星任务”开始, 但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任务开始尝试, 这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 更重要地是三年级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去体验和尝试, 更能够完整地建立起前滚翻动作的概念。这样的操作,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 又不缺乏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展开探索, 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度”:不让学生好高骛远, 一开始就选择过于难的学习任务。同时要突出一个“导”:当学生不能够完成任务的时候, 教师一定要给予引导, 让学生明白自己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是着垫部位不正确, 还是不懂怎么去团身, 或者是心中存在着胆怯的心理,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努力, 争取完成任务。在做到上述两点之后, 教师还要努力要做到“广”:视野要广, 看到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前滚翻任务完成中的情况;辅导的面也要广,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四) 完成任务, 培养技能提高体能

在学生充分地尝试后, 学生必定能够完成至少是“一星”的任务, 因为这个任务在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有了几乎全部学生完成“一星任务”的基础, 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感受过多的失败和失落了, 对于完成一星任务的学生来说, 他们明白了前滚翻动作的基本要领, 尝试了前滚翻的动作, 为这个动作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完成二星三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建立起了前滚翻动作的整体印象,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完成四星任务的学生, 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四个星级任务的探索中, 学生没有失败者;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 评价任务, 激发学生继续努力

体育新课程提出“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而不能只简单地关注他 (她) 们的完成任务情况, 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更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真正发挥评价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比如评价学生的大胆尝试、评价学生的不怕失败、评价学生的着垫部位很正确、评价学生的团身动作很漂亮等等。在“任务递进”的教学中, 特别要发挥组员和小组长的评价功能, 在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得到愉悦的感受。

这样的评价在完成任务之后需要,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需要, 只有这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即时的、及时的评价, 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不停地关注他, 关心他, 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地去学习和探究, 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的有效性。

(六) 汇总归纳, 沉淀经验积累财富

所谓的汇总归纳, 指的是教师在每一次“任务递进”教学组织后, 都应该对教学的成与败进行一个自我的评价与反思。回头再看看自己在“任务递进”教学组织的过程中, 任务分层和设计是否合理、科学;任务的布置, 情境的营造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接受能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是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调整之处。这些思考与自我评定, 沉淀下来就是巨大的财富。这些财富和宝贵经验, 能够成为自己今后教学的生动案例, 还能够为自己每一学年的论文撰写积累丰富的素材。

四、“任务递进”教学的注意点

(一)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难度的调整

任务的难度是教师根据现在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以往教学中的经验积累设计的, 是预设性的, 而教学实际是在不断变化的, 有时教师自认为科学合理的任务设计, 在学习中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预设和实践甚至可能会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果任务难度偏大, 就适当降低一个星级, 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如果任务偏易, 那么还可以再增加一个最高难度的等级, 让学生有再次学习、再次拼搏的目标。

(二) 注意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 收集来自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一些表现, 或积极的、或消极的, 都应该加以观察, 及时处理。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因素的表现, 教师还应该在所有任务完成之后, 重点提出表扬。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 体育学习中完成任务很重要,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也是被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

篇9: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关键词:主动;创新;感受;乐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51-01

当前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最终目标是如何在枯燥、单调的体育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益,有效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用更为开放的形式把单纯的教与学转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创造才能,使其体验到运动和技术学习的乐趣,并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则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我认为,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盘活”:

一、盘活教法,促进主动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师讲生练,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敢于。

二要因地制宜,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是相对比较单调的,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如果机械性地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学生一定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更甚者还会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情景创设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如,“行进间齐步走”,要求精神饱满,步调相对一致。同时,我还选择一些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曲子,在练习时进行伴奏,这样形式多样,队列多变,即使多次重复练习,学生仍然情绪高昂,保持兴趣,达到训练效果。可见,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三要把“评议权”还给学生,经常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自评与互评。例如在教学“起跑”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观察完我的慢动作示范后,互相以“慢动作起跑定格”游戏进行互评互纠。

“预备----好,请相邻的同学互相检查一下动作是否到位。”这时,同学们互相检查。“李刚,你的脚掌全着地,我们应前脚掌着地才对吗?”“洪阳,你的身体太弯了。”“龙吉,你身体还应向前一点(上体正直前倾)。”“春平,你预备时两手有做到两臂屈肘了,我应该向你学习。”就这样,学生找到了学习与练习的乐趣,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也具有小老师的能力,个个奋勇当先,跃跃欲试,从而掌握了“起跑”的技术技巧,并从中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使教学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等过程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二、盘活学法,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自我和展现自我的欲望,他们已经具有强烈的个人倾向特征,为了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地位,都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游戏、比赛来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以实现自我价值。根据学生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促使学生主动展示自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例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教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轮流来组织准备活动,并提出相关要求,极有利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而学生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及途径主动获得知识,发展创新能力,如利用电脑、图书资料等,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究。其次,可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如组织学生模拟动物走路,模拟草原儿童骑马舞蹈表演,日常劳动生活的原型动作……学生在有趣的模拟表演中掌握了要领,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思路与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三、盘活过程,感受运动乐趣

古语有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体育运动是发展了的游戏,是成熟化的游戏。所以,在教学中,为了使教材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的,对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处理,引导学生积极锻炼,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学在乐中、练在乐中,感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运动技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快速跑的巩固教学中,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今天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做“勇夺锦旗”,请大家听好游戏要求及注意事项……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夺得锦旗?

大家一听游戏中还要比赛,个个跃跃欲试,在活动过程中,这些孩子可不含糊,跑起来还真有一股拼劲呢!在比赛后,我让学生交流心得,他们纷纷提出意见和见解:

生1:老师、我跑得最快,长大后能跟刘翔一样吗?”

师:当然可以,只要有信心、有拼劲,将来就会有机会。

生2:老师,在小组比赛中,我们就接棒慢一步,不然也能夺第一名。

師:没关系,下次加油,接好棒,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生3:老师,我们也是存在接棒问题,下次我们也要争第一。

师:嗯,老师相信你们小组下次一定能合作得更好。

生4:我们组就龙吉跑慢了,我们帮他练,下次也能赢。

……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个别差异等需求,创造性地把学习内容融于游戏之中,变快速跑教学为游戏需要的能力和本领,使学习过程与游戏情境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提升快速跑运动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篇10:小学三四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1、教学改革

1)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2)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4)开展民主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评价制度。

6)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1)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可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发展其个性和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参加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例如:象征性长跑活动、体育大课间等。

3)参加区、市组织的体育比赛。

4)坚持班级体育锻炼,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5)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坚持自觉经常锻炼身体。

3、激励机制。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发,教学不能停留在传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不断焕发前进的力量。

4、开展探索性学习。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其去探索、去发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健康的思想观念、领悟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发现、学习、练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理解动作概念,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六、评价

1、考试

2、技能、认知、应用

篇11: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大柳金叶希望小学

胡兴安

本学期即将结束,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发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长处,为了使今后的体育教学更好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现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1、学生上课积极性高,能在老师的要求下积极锻炼,对学生本身增强体质,矫正和补偿身心缺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培智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课堂常规

2、通过体育课的锻炼,使那些有行动障碍的学生消除了自卑心理,感受到了学校、班级和老师的温暖,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整个体育教学,突出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既保证了学生得到积极锻炼,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快,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案的编写上,突出了个别化教学原则,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了解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重要性,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4、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实行多次重复练习,使学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表象的形成。运动负荷由小到大,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

5、通过不同类型的球类运动及游戏,使学生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增加了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总之,从这一年的体育教学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当一名体育教师并不难,但较出色上好每一堂课,完成每一项体育训练,培养更多的体育优生就很艰难了。

上一篇:2018年上饶师范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公告下一篇:严是公道,扬清风正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