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2024-04-23

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篇1: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一堂课能否上的好、上的成功,关键不在于你课备的有多充分,因为课堂是灵活多变的,你无法预测。一堂好课出彩的地方往往是在课堂上生成的。

这周在讲《大使馆妈妈》一课时,在解决文中重点:陈小龙为什么叫大使馆妈妈一问题时,我首先让学生理解陈小龙在什么情况下得到大使馆的帮助的,然后让学生找出大使馆是怎样帮助他的。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基本都能找到:是大使馆派人把陈小龙接到大使馆,并照顾他。但这些似乎都不能成为叫大使馆为“妈妈”的有力证据,因为“妈妈”二字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我们不会轻易的叫别人为妈妈。就在这时,乔子依举起了手,她回答说:因为厨师给他做了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让他美美地吃了一顿。饭后,理发师傅给陈小龙理了一个青年头。使馆还让曲洪给他买了一条新毛料裤子……这时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说:“你们想想是谁给你们做热腾腾的饭菜,是谁带着你们去理发,又是谁经常给你们买新衣服?”学生便不约而同的回答:妈妈。是啊,只有妈妈才会那么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而大使馆像妈妈一样给陈小龙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这样一来,便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为什么叫大使馆为“妈妈”,文章的.重点不攻自破。如果没有乔子依的回答,这节课就会那样结束,学生很有可能就带着懵懂学完这一课,而且对文章的重点不能充分把握,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但就是因为她的回答而让这节课变得完美。所以说课堂上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恰恰就是这些才让你的课堂有了亮点。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讲《泊船瓜洲》时的情景:当时是实习生讲的,我在下边听,在讲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无论她怎样引导诗人站在瓜洲,望着仅隔一条江水、几重山的家乡时,作者会是怎样的感情?没有一个学生能体会到诗人的思乡之情。这时,脑中突然就出现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于是,我便站起来帮她引导: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抬头望见明月,李白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就齐背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望见明月,在异乡的人们都会燃起思乡之情,那同样,此时身在异乡的王安石也望见了明月,他是怎样的感情呢?毫无疑问,学生立马就明白了是思乡之情。

通过找与学生相关的熟悉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而且学生容易接受,记得牢。

篇2: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2.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3.会认“驻、厨”等6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以及陈小龙给大使馆的信的内容。

教学难点:

弄明白陈小龙为什么称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据题引疑,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师生合作,梳理问题。

4.简介大使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3.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办法理解词意。

4.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积极思考

1.反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

四、汇报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

思考: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二、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自主感知。

默读课文,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①在布拉格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②中国大使馆是如何帮助陈小龙的?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2.合作交流。

①四人小组合作,把自己对上面问题的理解与同学交流。

②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文中的插图与课文的哪部分相对应,说一说、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4.自由朗读陈小龙写给大使馆的信,你从这封信中体会到了什么?想后与同学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篇3: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尊敬的古巴代表团团员们,首先我要感谢你们的团长约瑟菲娜(Josefina),感谢她的领导和古巴代表团各位同仁所作的努力;外交使团的各位使节;来自华盛顿的各位新老同事;德劳伦蒂斯大使和所有使馆工作人员;世界各地观看这一盛事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和我们共同见证今天这个真正历史性时刻。我们将在哈瓦那美国使馆前升起美国国旗,这象征着美国和古巴在54年之后重新恢复外交关系。这也是自1945年以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古巴。(掌声)

今天早上我非常感谢站在使馆外面同我们一起见证庆典仪式的各位来宾,你们让我感觉回到了家里。我感到回到了家里,还因为这是一个真正值得纪念的时刻,一个破旧迎新的日子。

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精神,我代表我的祖国宣布,美利坚合众国与古巴共和国的关系迎来了新的开始。我们深知,要实现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还前路迢迢。但是我们已经开启了这条道路,没有什么可以畏惧,因为这将促进两国公民的了解,让交往更加频繁,让商贸业务更加顺畅,增进思想交流和相互学习,使双方都获益匪浅。(西班牙语)

亲爱的朋友,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因为两国领导人奥巴马总统和卡斯特罗总统做出了一项果敢的决定,让我们走出历史的禁锢,关注当下和未来的机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或者说将忘记过去?历史如何能忘?至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那些印象难以磨灭。

1959年,菲德尔·卡斯特罗访问美国,热情的美国民众夹道欢迎。次年,他来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却与时任苏联总理的尼基塔·赫鲁晓夫热情拥抱。1961年,猪湾事件爆发,最后由肯尼迪总统承担了责任。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期间的13天一度将我们推向核战争的边缘。虽然当时我还是一名学生,但是仍然能够记得我国领导人神色凝重,灰暗的地图显示着双方对立战舰的态势变化,最后期限一天一天逼近,以及“禁运”这个特殊的单词。我们都因未来的不确定而惶恐不安,因为我们无法预知当夜里闭上双眼,第二天醒来将面对什么。

当时的局势降至冰点,美国和古巴的外交关系从紧张、逐渐疏远到完全割裂。1960年末,美国大使撤离哈瓦那。1961年1月初,古巴要求大幅裁减我们使馆规模,艾森豪威尔总统别无选择只能关闭使馆。

大部分美国人员迅速撤离,但仍有少数人留下来负责把钥匙移交给瑞士同仁。在接下来的50多年里,瑞士同事恪尽职守地保护着这里。我刚与瑞士外交部长迪迪尔·布尔克哈尔德(Didier Burkhalter)会面,我们永远感激瑞士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当时留守使馆的工作人员里面包括三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拉里·莫里斯(Larry Morris)、麦克·伊斯特(Mike East)和吉姆·特瑞西(Jim Tracy)。当他们走出使馆大门时,在他们和旗杆之间,站满了拥挤的人群。当时情势紧张,危机四伏,但他们肩负重任。当他们慢慢向旗杆走去,挡在前面的人群也逐渐分开。他们降下国旗,叠好并撤回到了这座建筑内。

拉里、麦克和吉姆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同时也勇敢的许下了诺言,有一天他们将重返哈瓦那,再次将国旗升起。(鼓掌)

那时谁也无法想象这一天是那么的遥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美国和古巴的关系一直在冷战政策的影响之下僵持割裂着。在这期间,整整一代美国人和古巴人长大和老去。在这期间,美国经历了整整十位总统。在这期间,德国统一,柏林墙逐渐成为尘封的记忆。在这期间,中欧各国摆脱了苏联的束缚,重返民主国家的阵营,欣欣向荣。

上周,我在河内庆祝美国和越南邦交正常化20周年。想想那场很久以前给人们身心都带来难以磨灭伤痛的战争,我们用接下来的二十年来相互抚平伤痛,再用二十年来建立外交和商贸联系。这期间,越南从一个被暴力分裂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成为当今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然而,在这期间,虽然经过和解,并进行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努力,美古关系仍然受过去影响止步不前。

于此同时,新兴技术发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即使远隔重洋,跨越大陆也能从各种共同项目中获益。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不需要借助全球定位系统(GPS)就能判定美国和古巴所走的这条相互隔绝和疏远之路方向是错误的。是时候让我们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前进了。

对于美国而言,这意味着承认美国政策并不是锻造古巴未来的砧板。在过去几十年中,虽然我们有良好的愿望,但过去的政策并没有使古巴实现民主的转变。希望通过双方关系正常化,从而短期内产生根本性改变的影响同样也是不切实际的。毕竟古巴的未来应该由古巴人民来塑造。古巴的政体、政府执政的质量以及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应该由外界来干预,而只能由古巴人民来决定。

但是古巴领导人和古巴人民应该知道,美国将永远是民主原则和民主改革的捍卫者。像很多位于西半球及西半球以外的政府一样,我们将继续敦促古巴政府履行其在《联合国人权公约》及《泛美人权公约》中的义务,这些义务也是美国和美洲其他国家应该共同遵守的。

我们仍然坚信真正的民主最适合古巴人民。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人民才能自由的选择领导人。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人民才能自由的表达思想。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人民才能自由的实践信仰。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才能更加彻底地实现经济正义和社会正义。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府部门才能够对服务的对象更加有求必应。只有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公民社会才能更加独立和繁荣。

请允许我说明,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不是一国政府对另一国的恩惠,而是两国基于两国人民的利益之上的共同合作之举。美国和古巴两国大使馆重新开馆的重要性体现在民间和政府两个层面上。

首先,从今年一月至今,访问古巴的美国人已经增加了35%,并且会持续上升,对此我们备受鼓舞。这是因为我们相信两国人民之间进行更多的接触和了解,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同样备受鼓舞的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正寻求商机,这也能为古巴不断增多的企业家创造机会。我们还备受鼓舞的是,古巴政府最近许诺将要新开设数十个更加便宜的WIFI热点,而且美国公司对帮助古巴拓展电信和互联网方面的业务也很感兴趣。

我们要感谢古巴裔美国人在建立两国全新关系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事实上,今早我们也邀请了一些古巴裔美国人代表。他们中的一些人出生在古巴,另一些人则出生在美国。由于文化相同和密切的亲族联系,使他们能够为我们致力于推动的双边合作和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正如他们在各自移居之地为当地社会所做的贡献一样。

恢复外交关系使两国政府接触更加容易。毕竟我们是近邻,邻里间永远有很多问题要讨论,比如在民航、移民政策、灾害防御、海洋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其他更加尖锐复杂的问题方面。正常的双边关系让我们更容易对话,即使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不会在每件事上都观点一致,但对话能够加深我们相互的了解。

我们也注意到,尽管奥巴马总统提出了新的政策,但美国对古巴的总体贸易禁运依然存在,并且只有获得国会的通过才能终止—我们强烈赞成国会朝着这一方向迈步。从现在开始,奥巴马总统已经采取措施来逐步放宽对汇款、进出口方面的限制,从而能够为古巴的私营企业家提供帮助。目前虽然还只停留在在电信和家庭旅行等方面,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所有改变的目的都是为帮助古巴人民建立与外部世界联系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在努力的同时,也敦促古巴政府让本国国民创业、经商和上网搜集信息更加容易。禁运实际上是条双向车道,双方都需要取消限制古巴发展的障碍。

在结束前,我要诚挚地感谢美洲各国的领导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敦促美国和古巴恢复正常双边关系。我要特别感谢教皇弗朗西斯(Francis)和梵蒂冈对两国关系开启新篇章的支持。我想此时此刻教皇将来古巴访问,并由古巴前往华盛顿绝非偶然。我要赞扬奥巴马总统和卡斯特罗总统有勇气力排众议让我们共聚与此。我要感谢助理国务卿雅各布森(RobertaJacobson)、她的团队和古巴外交部的同事,我还要感谢杰夫德劳伦蒂斯大使(Jeff De Laurentis)和他杰出的使馆工作人员,你们艰辛的工作成就了今天。我还想对我们优秀的使馆人员说,如果你们认为过去几个月你们已经很忙碌,请继续保持,再接再厉。

最重要的是,我要向古巴人民致敬,向在美国的古巴裔美国人致敬。约瑟·马蒂(Jose Marti)曾说:“任何分裂人的行径都是反人类的罪恶。”很明显,过往种种难听的言语、挑衅和报复的行为以及各种悲剧都造成深深隔阂的源头,销蚀着我们共同的人性。这里牺牲和悲哀太久,怀疑和恐惧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正因为如此,让我倍受鼓舞的是,在海峡两岸,有很多由于家族纽带或者本着单纯善念,让积极乐观代替愤怒的人们,已经开始探寻更加美好道路。

无论艰难与否,我们已经开始踏上征程。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信赖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系,并为我们开始缔结的友谊感到欢欣鼓舞。

我们坚信现在已经到了彼此伸出友谊之手的时候了,我们两国人民将不再是仇敌或对手,而是友邻。展开国旗,让它迎风飘扬的时刻到了,让全世界见证我们对彼此的祝福吧。

我记得还有一项未尽的任务。拉里·莫里斯、麦克·伊斯特和吉姆·特瑞西,54年前,你们三位曾许诺说要回到哈瓦那,在美国大使馆上空升起那面你们在多年前的那个一月某日降下来的国旗。今天,我邀请你们代表奥巴马总统和美国人民来兑现你们的承诺,请向我们军队特遣分队的士兵授旗,让他们将我们的星条旗高高升起。

篇4:幽默妈妈是家庭的和平大使

干完一天的工作,在老板和客户的夹缝中求生存,真是身心俱疲。回家以后,本来想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很可能出现一些让人烦心的事情。当火气积累到一个顶点的时候,就难免爆发了。可能就因为一句话,使得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瞬间到达了爆发战争的边缘。尤其是妈妈和孩子之间,有很多妈妈在心烦的时候将怒火倾泻到孩子身上。

在这种硝烟弥漫的时候,幽默就派上用场了。幽默能缓解僵局;幽默可以把一场争吵瞬间转化为一场嬉闹;幽默可以把尴尬变成会心一笑;幽默也能够点缀和调剂和谐的日子。在家庭生活中,适当运用一些诙谐的话语,能使家庭气氛更融洽,家人生活更幸福。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加幽默吧。

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里做客,有客人聊起现在孩子长时间黏在电脑前玩游戏,视力急剧下降还影响了学习。这时,朋友上初中的儿子回来了,放下书包也跟大人们坐在了一起。朋友看着她的儿子,提及他也曾因长时间黏在电脑前玩游戏,视力一度降到0.6时,朋友用愤愤的口气说:“其实,那时候真该把电脑给砸了!”

在满屋的客人面前,孩子听完就很不好高兴地问:“你凭什么砸?你用什么砸啊?”朋友顿了一下,大声道:“用‘哈哈可乐派’砸!”满屋子的人顿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刚刚还是紧张、窘迫的场面,为何能在转瞬间收到缓解的效果呢?这里面藏着一个秘密——幽默!想想看,这样幽默的母亲,孩子能不爱她吗?生活在这样一个幽默家庭,你说能不幸福吗?

孩子的心理分析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幽默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幽默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能够使人在笑声中获得启迪,得到教益。在家庭生活中,常讲些诙谐幽默的话,可有助于摆脱窘境,也有助于增加亲子之间生活的乐趣。

例子中,妈妈和孩子差点就玩电脑的事情吵起来,还好妈妈急中生智,用一句笑话缓和了和孩子剑拔弩张的关系。除去这层作用之外,其实也是在变相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告诉孩子要有光明磊落的胸襟,教育他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凡事要有容人的雅量。有幽默感的孩子活泼开朗,他会以乐观心态传递着快乐,收获友谊。作为妈妈,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呀。

其实,有些时候,孩子的天真恰恰也是幽默,我们在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时候也要保留孩子的天真。記得在儿子小时候,有一次我跟他说一个笑话:“今天,在妈妈单位里,有人啪的一声打死一只蚊子,我过去一看:‘死了?赔!我养的!’”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儿子就两眼发红,冲着我就是一拳:“我要报仇!原来家里这么多咬我的蚊子都是你养的!”母子的关系随着闹作一团更加亲密了。

幽默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而家庭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妈妈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也包括幽默感。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家研究,人的幽默感大约有三成是天生的,其余七成则需靠后天培养。妈妈在生活中要发现幽默、创造幽默、利用幽默。

名人的幽默故事

俄国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就是一位善以幽默教子的高手。有一天,诗人一回到家,就见一家人慌作一团。原来诗人的小儿子舒拉别出心裁地喝了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墨水不至于使人中毒,用不着惊慌,这正是教育舒拉的最好时机。于是,他轻松地问:“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被墨水染黑的舌头,做了个怪样。诗人一点不恼,从里屋拿出一沓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水的纸使劲嚼碎吞下去了!”一场虚惊就这样被诗人一句幽默的话冲淡了,在家人的嬉笑声中结束。此后,舒拉再没有做过类似的傻事。

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有时会故意打破常规做出异常行为来表现自己,以引起别人注意。此刻,如果采用简单的“硬碰硬”的方式,孩子很可能变得更加蛮横。遇到这种情况,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借助幽默,用讥喻、轻松的口吻指出他的行为不通情理,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给妈妈的小建议

人天生便是幽默大师,我们都喜欢看轻松幽默的喜剧,都喜欢那些精辟的小笑话。只不过,当我们在和生活赛跑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把一切都看得太过认真,一不小心就忘记了我们原本幽默的天性。

试着不要如此严肃,用一颗轻松的心去看待一切。也许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你会想到某一句经典的广告词,也许你会想到某一句诙谐幽默的段子,那就大声说出来吧。你的幽默不但不会让你的威严打折扣,反而能让孩子更喜欢与你相处,与你交谈。

篇5:16 大使馆妈妈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2、通过角色转换,感受陈小龙在孤助无源的情况下内心的急切和中国大使馆帮助他之后的感激祖国的情感。

3、会认5个生字。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陈小龙为什么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从陈小龙的故事中体会祖国对我们的爱,产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使馆吗?(简单介绍大使馆)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课题)(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文章写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理解:爱戴安顿安慰举目无亲

2、指名分段朗读,纠正字音

三、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内容我们了解了,下面你们自己试着解答刚才的问题,想一想陈小龙为什么管大使馆叫妈妈?

3、学生读文,做批注。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在机场,陈小龙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他是什么心情?

2、身在异乡的陈小龙举目无亲,和当地的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就在此时他得到了大使馆的帮助,读读课文,想一想大使馆是怎样帮助陈小龙的?当时陈小龙又是怎样的心情

3、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小龙顺利地登上了寻亲的飞机,当他见到了远在荷兰的舅舅并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的眼眶都湿润了,所以陈小龙写了这封信,感谢使馆的工作人员,但为什么陈小龙称中国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呢?

4、结合课文内容小组讨论。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篇6: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笨鸟

朱力的妈妈叫游季梅,下岗前是重庆一家钢铁公司的炊事员,丈夫朱德培则在服务公司做销售工作。

1992年,朱力上小学了,游季梅夫妇双双下岗,家中的处境一落千丈。朱力从小喜欢画画,为了让儿子能继续画下去,游季梅在街上摆摊卖起了蛋糕。

对于妻子那本小利薄的生意,朱德培很看不上眼,因此根本不愿意帮把手。小小年纪的朱力看妈妈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来,用平板车推着烤炉、面粉等去街上摆摊,常常难过地躲在被窝里哭泣。更让朱力难受的是,很多同学嘲笑他说:“你爸爸真是个懒汉,还让女人挣钱养活……”朱力很受刺激,他不止一次跟同学拼命,可由于身体比较弱小,每次都被同学揍得鼻青脸肿。慢慢地,活泼开朗的朱力变得胆小和懦弱起来。

游季梅每天卖蛋糕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注意到儿子的变化。直到上一年级的儿子拿回期末考试成绩,她才傻了眼:朱力的数学成绩竟然不及格!

“朱力的脑子是不是有毛病?这么简单的题他都做不出来!”开家长会时,听班主任如此问,游季梅惊呆了。她这才突然想起,儿子不像过去那样爱说爱笑了。她想“小力到底遇上了什么事,他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的生意很好,儿子的成绩却很糟,她终于忍不住对丈夫发火:“你对这个家也有责任,不能把什么事都扔给我呀!”从这天开始,朱德培每天晚上都检查儿子的作业,有时候还送儿子去上学。游季梅很高兴,可有一天,朱力突然对她说:“我往后不要爸爸送我去上学!”游季梅一愣:“爸爸送你去上学难道不好吗?”朱力说,有一天他被同学欺负,朱德培看见了也不制止,回家后还对他说:“你要不去惹人家,人家又怎么会欺负你呢?”

“这是什么逻辑,难道小孩子受人欺负全是因为他先去惹了别人吗?”游季梅很担心,在这样的教育下,儿子往后会不会变得更胆小、更懦弱?后来,游季梅的这种担心更强烈了,因为朱力每次考试的成绩还是很差,二年级期末考试竟排在了班里最后一名!班主任又找到游季梅说:“要不你让朱力转学吧……”游季梅再三恳求:“小力虽然算不上聪明,但也不是很笨,再给他个机会吧!”并主动提出要是上了三年级,朱力在学习上还是跟不上,她就将儿子转走。

老师不好再拒绝:“话可是你说的,我就再给你儿子一个机会。”

此后,游季梅早上起得更早,中午就赶回家,将下午的时间全部用在为儿子辅导功课上。在给儿子讲题时,游季梅意外地发现,朱力对很多数学题都能轻松做出正确的答案,但他考试时为什么就不会做了呢?朱力说:“我很害怕老师和同学……”

听了儿子的话,游季梅心里五味杂陈,心想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帮儿子找回自信。

问题少年

朱力上三年级时,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他跑步很快,爬杆也很灵巧,游季梅鼓励儿子报名参加这两项运动。

开运动会这天,游季梅连生意也不做了,特意来到学校为儿子加油。

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参加跑步比赛夺得了第四名,随后又在爬杆比赛中拿到了冠军。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朱力第一次觉得自己挺能干。

两个月后,在妈妈的鼓励下,朱力在大渡口区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夺得小学生组的第一名,照片也第一次被张贴在了学校的光荣榜上!

这次成功,让朱力很快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在学习上也更有信心。上四年级时,朱力的数学成绩上升到了班里的前几名!朱力身上发生的奇迹般变化,连当初叫他转学的班主任也感到不可思议。她多次问游季梅:“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改变了这个孩子?”游季梅一笑:“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生活中让孩子多体会成功的快乐……”

1998年,朱力上小学六年级时,游季梅的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她用多年卖蛋糕挣下的钱,在重庆市九十四中学旁开了一家中餐馆。可就在这时,儿子又出了麻烦。

朱力不再是过去那个胆小、懦弱的男孩了,却变得粗暴和叛逆起来。

为了让儿子不孤单,游季梅常常让儿子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每次她都会准备好水果和糕点,让孩子们玩耍的同时,尽情吃喝。一段时间后,游季梅发现儿子在这些孩子中渐渐有了威信,竟成了“孩子王”,常常指挥其他孩子做这做那。

刚开始时,对于儿子这样的表现,游季梅还暗暗高兴,认为儿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谁知道有一天,有个男孩的母亲突然找上门来,说朱力常常欺负她的儿子……游季梅哭笑不得——这才多长时间啊,儿子就从受人欺负的对象变成了欺负同学的能手!晚上,朱力回到家,游季梅严厉地问他:“你怎么可以欺负同学,难道忘记了自己被同学欺负的事?”朱力一脸不屑:“就是因为我过去常常受人欺负,所以现在我要报复。”

游季梅目瞪口呆,她眼中的儿子一下子变得十分陌生,她不明白朱力为什么会变成了这样。

游季梅开始苦口婆心劝说儿子。然而,对于妈妈的话,朱力一点也听不进去,打架斗殴成了这个少年的家常便饭。1998年底,游季梅决定让儿子去农村寄读。但根本不管用,在农村,朱力是唯一从城里来的学生,和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排斥,又成了被欺负的对象。无奈,半年后,游季梅又把朱力接回了重庆。谁知,他变得更加叛逆,刚上初中就留起了长头发,上课也不认真听讲,还迷上了网络游戏,很快就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少年”。

儿子在学习上跟不上,自然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游季梅看来这就是朱力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可如何才能让儿子在学习上跟上,戒掉网瘾呢?儿子的数学成绩最差,游季梅便多次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交流。据老师分析,小学数学主要是具体的数,可上中学后风云突变,字母ABC、XYZ象征“数”的新符号,一步跨进了“代数天地”,很多孩子一下子难以适应,在学习上就会很吃力。

要让儿子克服这种畏难的心理,远离网络,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游季梅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儿子战胜学习上的困难,重新树立起信心。

于是,游季梅又找到儿子的数学老师,共同研究帮助儿子学好数学的方法。

几个月后,朱力终于改掉了去网吧打游戏的坏习惯。

爱心大使

然而,朱力虽然很少再去网吧打游戏了,但他的兴趣在绘画上,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画画。游季梅不反对儿子画画,但她提醒朱力:“你是个中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哪个成名的画家是没文化的人呢?”

朱力满不在乎:“我将来考美术学院,又不考北大、清华。”可2001年,朱力中考时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朱力失落之时,意外收到了四川美术学院附属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他一下子高兴起来:“妈,我去美院附中上高中,只要专业成绩好,3年后就能被保送上大学。”游季梅皱起眉头:“难道上美院附中就可以不用学文化课了吗?”8月,眼看快到新学年开学的日子,游季梅有一天突然对儿子说:“你去复读初三吧……”

朱力吃惊地看着妈妈:“为什么?能上美院附中是多好的机会呀。”游季梅回答:“学不好文化知识,再好的机会对于你的将来也会是浪费。”

事实证明,游季梅让儿子重读初三的选择很正确——朱力再次坐在初三的教室里时,他感到无地自容,在学习上开始了从未有过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考上了重庆的一所重点高中!

这年国庆节,游季梅特意带儿子去江津骆来山写生。在那里有个叫周小军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几年前,周小军的爸爸上山采草药时摔伤了腿,妈妈离家出走,他连小学没上完就辍学了。游季梅问他:“你想上学吗?”周小军点了点头。

游季梅带着朱力去了周家,周小军的爸爸流着泪说:“就怪我的一双腿不争气,拖累了这孩子呀……”

晚上,游季梅对朱力说:“和小军相比,你的条件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如果再不好好学习,妈妈都会替你感到害臊呀。”游季梅的话音刚落,朱力说:“我想帮帮小军弟弟……”“好呀,妈妈支持你。”游季梅爽快答道。然而,儿子刚上高中,他能拿什么去帮助周小军呢?朱力神秘一笑:“我有办法。”

回到重庆,朱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他过去所画的画,在星期天去杨家坪步行街上卖。

朱力上街卖画,游季梅最初一点也不知道。一天,有位客人来吃饭时突然对她说:“你儿子的画很不错呀,我看见有很多人在买。”游季梅一愣:“我儿子在卖画吗?”游季梅晚上回家,问起这件事,朱力的脸红了:“我想自己挣钱帮小军……”

游季梅很欣慰,她叮嘱儿子:“你才上高中,在学习上也不能松劲呀。”

朱力连连点头,说:“妈,我卖画已经挣了700多元钱。”朱力上高中的3年,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挣钱资助周小军。2003年秋天,周小军重返课堂,朱力写信对他说:“往后,你只要好好读书,哥哥会挣钱供你上中学、上大学……”

2005年,朱力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在鼓励儿子上进的同时,游季梅也非常努力地做着自己的生意,把饭店的生意做好后,又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都很红火。

对妈妈的努力和变化,朱力一直看在眼里,他以妈妈为荣,也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坚强,善良,不放弃等。

周小军上中学了,需要花的钱更多,朱力卖画所挣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周小军的支出。这样的困境,朱力没告诉任何人,他除了继续卖画外,有时候还会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有一天晚上,在美术学院的校园里,朱力看见有个同学在操场上捡空饮料瓶子,他心里不由一动:对呀,美术学院的富家子弟很多,校园里几乎每个垃圾箱天天都会被这些饮料瓶子塞得满满的,这不是一条很好的“财路”吗?从此,每天晚上,朱力就寝前都会去校园里走上一圈,将垃圾箱里的空瓶子捡回寝室,第二天再带出学校去卖……1个空瓶子能卖2角钱,由于数量大,朱力每月捡瓶子卖的钱,竟比他去街上散发广告单所挣的钱还要多!他用卖废品的钱维持着对周小军的承诺!

2007年9月,朱力上大三了。他听说有个小伙子,在重庆办了一个家庭救助站,几年来用自己打工所挣的钱救助了很多流浪儿童,他便来到了这个家庭救助站。看见在一套三室两厅的居室里,这个叫黄丰(化名)的打工青年正在教十多个衣着整齐的孩子识字,朱力被感动了,从此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和黄丰一起为流浪孩子上课。从数学到英语,从美术到音乐,他几乎成了一名“全能教师”。一年后,朱力大学毕业时,黄丰很想让朱力去帮他:“我很想将来能把救助站做大,让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家庭式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可就缺少像你这样的人呀。”

朱力犹豫了:妈妈已年过半百,希望他大学毕业后能去帮她。

“朱力,对于那些流落街头的孩子来说,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就很有可能改变他们一生,这可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呀。”游季梅的话让朱力心里豁然开朗,他决定去帮黄丰。

黄丰许诺每月支付朱力2000元工资,但朱力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就拿出600元钱购买了画笔、画板和其他学习用品,还将家中的电脑搬来教孩子们学文化、学上网……2010年春节,朱力特意将孩子们带到了妈妈开的饭店。游季梅不仅为这些孩子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还给每个孩子买了礼物,她对朱力说:“这些孩子就像是你的小弟弟、小妹妹,你往后要好好教他们,妈妈有空也会去救助站做义工。”

2010年3月,有人举报黄丰所办的流浪儿童救助站没经民政部门注册,是一家非法机构,有关部门责令立即关闭……在送走孩子们的那天,朱力哭了,他拥抱了每个孩子,心里有种巨大的失落感。游季梅开导他说:“救助站虽然解散了,但并不是你的责任,只要有一颗爱心,你一定还能找到用武之地。”

2010年9月,“麦田计划”成立重庆分社,朱力被众多爱心人士推举做了召集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募集资金为南川地区一所小学的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用品。朱力说,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妈妈的引领为他的人生和梦想插上了一双美丽的翅膀,如今,他愿意给那些贫困的孩子也插上翅膀,让他们快乐飞翔。

篇7: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主人公语

2009年7月8日,成都市区一个建筑工地上,一个身穿工作服、满身泥土的年轻女孩在和一个建筑工人聊天,建筑工人正笑逐颜开地说家里的猪产下了8个健康的小猪仔,年轻女孩高兴地和建筑工人击掌祝贺。而两年前,这个女孩还是意大利著名时尚品牌GUCCI最年轻的设计师,经常出现在纽约、米兰、巴黎的顶级时装T台上

从风光无限的T台到尘土满天的建筑工地,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只要勇敢,梦想就会实现

现年24岁的龚晓思是个身材修长、面容姣好的漂亮女孩,出生于四川的华蓥山。龚晓思的父亲是留学瑞士的建筑设备工程师,毕业后分配到华蓥山的一个国企。因为不甘心一辈子呆在大山里,父亲1992年辞职,一家三口来到成都打拼。

刚到成都,一家人在郊区租了一间20平米的房子,等交完了租金,仅剩下不到1000元钱了。母亲姚玉琴带着7岁的龚晓思到学校报名,可因为没有成都市户口,必须交纳几千元的择校费。龚晓思上不了学了!当天晚上,父亲带她去了当时成都最高的大楼——蜀都大厦的顶楼。父亲指着万家灯火的夜景对她说:“我们一家为了创造梦想来到这个城市,只要你够勇敢,你的梦想就会实现。”龚晓思懵懂地点点头。

既然不能上学,那就看能不能学点特长。母亲带着龚晓思来到成都市少年宫学画。一天,晓思偷跑到教室外瞎逛,走到国际象棋室,一下子就被像小人儿一样的棋子给吸引住了。渐渐地,龚晓思对国际象棋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到了割舍不下的程度。

1995年7月26日,谢军卫冕热身赛在成都开战,成都市少年宫选派龚晓思去观战。近距离的观战让她强烈地感受到了偶像的棋品,她认识到棋盘上的较量除了比棋艺水平的高低,也是毅力、品质、智慧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浇灌出成功的花朵。

1998年,12岁的龚晓思参加四川省国际象棋少年赛、成人赛均折得桂冠,并于同年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1999年,龚晓思在全国棋协大师赛上经过11轮拼杀,将“棋协大师”这一成人专业称号揽入怀中,成了最年轻的“大师”之一。那一年,她才13岁。

这时候,这个曾经因为交不起择校费而被多所学校拒之门外的女孩成了香饽饽,各所学校纷纷向她抛出了橄榄枝。最终,她以成都市第九名的中考成绩考入高手云集的成都树德中学。高三上学期,龚晓思因为象棋特长被保送北大。然而,北大并不是她的目标,她想到国外读书。

2002年10月21日,她参加了托福考试。随即向哥伦比亚太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学校寄去了求学申请。然而,一个月后,托福成绩出来了,567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成绩,因为好一点的学校托福成绩都要求600分以上。但出乎意料的是,2003年4月8日,她收到了一封国际邮件。

“亲爱的龚晚思:

祝贺你!AustinQuig1ey 主任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全体成员高兴地通知你,你已经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第250届学生中的一员。今年哥伦比亚大学收到中国内地3600名学生向哥伦比亚大学递交的本科求学申请,但你是惟一一位被录取的幸运者,是你独具魅力的业余爱好打动了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的每一位同仁。我们也希望和你共同分享这巨大的喜悦和荣誉……”

哥伦比亚太学录取了她,而且还为她提供了每年349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之后,她又陆续收到了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切斯特大学,达拉斯大学,马里兰公园大学的录取通知。

2从浮华的天堂踏实的地面

龚晓思在哥伦比亚太学修的是经济学和东亚文化双学位。一进校,她就主动到学校图书馆打工,1小时工资10.37美元。暑假期间,在师兄们的推荐下,她又来到瑞士银行香港分行打工,头衔是经济分析师,实际是影印东西、打杂,每小时13美元。

大三那年,世界顶级服装品牌GUCCI招聘实习生,GUCCI的设计师大都是设计专业毕业,或者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但对于一些世界顶级名校的学生,GUCCI有时候会把门槛放得更开。龚晓思决定去试一下。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龚晓思坐在一个密闭的房间,接受五六批不同考官轮番面试。经过层层选拔,最终,龚晓思成为GUCCI纽约市场部实习生。作为一个世界顶级服装品牌,设计部是这个庞大的机构中最为核心和私密的部门,即使成了GUCCI的员工也不一定有机会对其一探究竟。

一天,龚晓思被告知去设计部送布料选样。当她推开设计部那扇门时,GUCCI的几大王牌设计师正激烈地讨论着这一季的流行主题。龚晓思在一旁听得入迷,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们,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一张年轻而稚气的亚洲面孔,竟然在一群世界最顶级的设计师面前滔滔不绝起来。直到设计部的秘书对她说:“这位女士,请你出去。”

3天后,她接到其中一名设计师的邀请,要找她谈谈。他们聊了4个多小时,天南海北,什么都聊。没多久,她就收到了GUCCI总部的调令,把她由市场部调往设计部。就这样,她成为设计部最年轻的亚洲设计师!

毕业前夕,龚晓思申请调入GUCCI香港分部,做女装和围巾方面的设计,拿着8.6万美元一年的薪水。就在这时,她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让她回成都接手家族企业。她着急了,父母的企业是做建筑设备的,这完全跟时尚不沾边啊!

一边是喜欢的工作,一边是需要自己的父母,龚晓思一时间无法做出抉择,那就两头都干吧!从2007年7月起,龚晓思做了一年的空中飞人。周一到周五在香港工作,周六乘最早的航班飞回成都熟悉家族企业工作,周一再乘飞机返回香港。

父亲给龚晓思安排的第一个职务是施工现场管理,60多个建筑工地上,机器设备故障、工人突发心脏病、有人闹事打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归她管。她尽力沉淀自己,因为赛场上没有悔棋,人生更没有回头路,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做好。

为了熟悉工作,龚晓思干脆搬到工地上住,和农民工同吃、同睡、同工作。第一天晚上,她在简陋的工棚里坐了整整一晚,第二天晚上,一只老鼠从她脚边跑过,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过之后,她竟然睡着了。

一开始,龚晓思穿着时尚的休闲服在工地上穿梭,在指挥工人干活时还经常蹦出几句英语,工地上的工人们也把她当“怪物”看,不知她哪根筋出了毛病。她从工人异样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她换上和工人一样的工作服,操起了地道的四川话。

几个月后,工人们发现这个“小龚总”没架子,给她说个什么事儿都放在心上。工人们对龚晓思的称呼也

从“小龚总”逐渐变成了“小师妹儿”,家长里短都爱跟她聊。企业里一线的200多个工人,她个个叫得上名字。

偶尔,她也会回想起打扮得精致优雅出席各种时装活动、私人派对的时候,怀念起自己参与设计的作品出现在纽约、米兰的顶级时装T台上的时候……可比起在那个浮华的天堂漂流,她更喜欢在地面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她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从五光十色的纽约,从香槟,超模,社会名流的时尚界,回到冰冷的钢筋水泥,回到农民工、塔吊、施工升降机的建筑界,我不管是内心历练,还是自我认知都经历了很大的蜕变。这两个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行业,前者留下过我追梦的足迹和年轻的荒唐,而后者才是我真正梦想的烙印和脚踏实地的开始。”

刚回到公司不久,龚晓总叫了一帮哈佛、剑桥的朋友成立了一个投资公司,他们决定用自己的所学在成都大展拳脚。他们用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国际上一流的方式做出了分析报告。但拿去跟合作者们谈时,却没有人理他们。龚晓思开始反思,要想在成都做成事,必须用当地人所能接受的方式。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大目标是在28岁的时候,拥有一家上市或上市规模的公司。就让这个目标在自己的国土上实现吧!

3是富二代更是创业者

2008年7月,龚晓思终于下定决心从GUCCI辞职,全心全意回到成都接班。父亲把她从工地上调回公司总部,做自己的助理,主抓材料采购。刚回到公司起步的那段日子,她没有经济来源,常常会为了节省两块钱的车费,而徒步行走2个小时。每次在拥挤的公车上,她总是大家躲避和厌烦的对象,因为在他们眼里龚晓思就是个头戴安全帽,浑身泥土和油垢的“泥腿子”。

公司需要的几百种材料,龚晓思连名字都没听过。抱着学习的心态,她翻出公司的老账,拿着材料到市场去核价。结果她意外地发现,公司过去几年采购材料的价格比实际价格高出50%甚至200%,还有很多材料“意外”在运输途中丢失。

她决定将问题涉及的两个主要人员开除。父亲说:“这两个人都是公司支柱和老员工,能不能以谈话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呢?”龚晓思说:“硕鼠养肥了,断粮没用,必须开除!”

为了理顺采购的事情,龚晓思每月举行一个大型采购会,自己亲自跟着去。现在,她已经熟悉几百种材料的各种型号的价格,就连一颗螺丝钉的价格都考不倒她。

龚晓思用自己的方式管理着公司,但有时候。她发现自己一丝不苟的管理方式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次,一个项目经理不按合同办事,她拿着合同找项目经理对质:“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工期和价格,你们为什么不按合同执行?”对方扯起合同在龚晓思面前晃了晃说:“合同嘛,不就是一张纸!”

龚晓思气到无语,违约了还这么拽!她把公司法律顾问换成成都最好的律师行,要跟对方讲法律。结果还是不了了之,因为整个行业的风气就是这样。现在,她正在学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这一点上,龚晓思非常佩服妈妈姚玉琴,无论什么棘手的问题,妈妈总是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那种浑身上下散发出的威严和宽容,能融化所有矛盾。

给父亲当了两个月助理后,龚晓思发现父母出现在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两周才出现一次。遇到什么事儿都说:“找晓思处理吧!”

一天龚晓思回父母家吃饭,看到锅碗瓢盆都是冷的,上面还有浅浅一层灰。打妈妈的电话,妈妈在电话里说:“不好意思哦,我们去日本旅游了,忘了跟你说一声。”

现在,企业70%以上的事情已经交到了龚晓思的手中。2008年,房地产不景气,对建筑设备行业影响也非常大,公司在建工程数量从60多个减少到40多个。但因为龚晓思出色的市场开拓能力,公司近期已经和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龚晓思说,她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建立强大的团队,同时和银行以及风投洽谈融资,争取5年内把公司做到上市。

2009年5月,龚晓思报名参加了“成都市创业形象大使”的比赛,在比赛现场,很多人质疑“一个富二代,靠继承家产成为企业家,也能代表创业者?”面对这些怀疑,龚晓思神色淡定地说:“创业并不就是白手起家,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精神,一种敢于开拓的精神。”在她的眼中,甚至职场中的普通工作人员也可以被称作“创业者”,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拓荒者”的精神,就可以被称作“创业者”。她的这番解释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篇8: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

走进超市仔细一看,发现这里的蔬菜品种齐全,摆放讲究,而且每种蔬菜标的说明都是外文:英文、韩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一个中国字儿都没有。就连超市里回荡着的曼妙音乐,也全是外文歌曲。显然这是一家专门为老外开的超市,但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个每天与老外打交道的超市老板,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也不是什么海归人士,而是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打工妹。

漂在京城,河南女孩从“慢一拍”中捕捉商机

跟许多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一样,因为交不起学费,王建颖初中一毕业便辍学回家务农。25岁那年,王建颖从河南农村老家辗转来到了北京,在京郊的一家养鸡场当小工。每月辛辛苦苦,挣的钱也仅够生活费。王建颖心里很难受: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难道就这样打道回府跟同村女孩一样,随便找个男人早早嫁人?王建颖在心里说不!

这天,王建颖在朝阳区三里屯市场转悠时发现,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外地人推着三轮车卖菜,虽然十分辛苦,但他们一招一式都特别有干劲。王建颖眼前一亮:菜人人要吃,不怕没生意,并且每一分钱都能拿到手。在观察了两天后,她买来一辆三轮车说干就干了起来。当时与自己同来京城的姐夫卢旭冬也没找到活儿,于是两人合伙做起了摆地摊卖菜的生意。

为了赶早去几十里外的批发市场进货,两人每天凌晨两点多就起床;菜拉回来后,天还没有亮就得去赶早市;如果哪天生意不好,散市时菜没卖完,他们还得蹬着三轮车到附近的居民区里吆喝叫卖。这样熬了一段时期,王建颖逐渐适应了这个小卖买,但卢旭冬却受不了这样的劳累,最终丢下了秤杆进了一家塑料厂打工。

王建颖没有放弃,一个人忙活着,可不管她怎样努力,少了一个人照应的蔬菜摊,生意还是清淡了许多。而且进货时也抢不过别人,每天只能少进几个品种的蔬菜,一些抢手菜品更是很难进到。尤其是有一段时间,西葫芦卖得特别火,但自己很难进到货,即使偶尔运气好,抢到一些,也都是人家挑剩下的“小个儿”……

正在王建颖一筹莫展时,那些“小个儿”西葫芦却给她带来了商机。细心的王建颖发现,那段时间,光顾她的蔬菜摊的外国顾客明显多了起来。她发现老外挑菜,不仅要求蔬菜新鲜、水嫩,还喜欢个头小而饱满的,和我们中国人爱挑大个儿的习惯刚好相反。西方人认为小巧的菜品不仅好看,而且营养价值高。

王建颖灵机一动,三里屯周围居住的外国人很多,而且一般都到这里买菜,如果把目光对准他们,说不定能够改变目前的困境……有了这个想法后,王建颖每次去批发市场进货都会刻意挑一些小巧菜品。这一招果然见效,她的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亮出招牌,让老外走进“自家的店子”

就这样,王建颖悄悄做起了“垄断”生意。许多人都无法理解,一个不懂一点英文的“农村妹”居然能和老外打上交道,其实王建颖的经营原则非常简单——诚信。

一天,一位西餐厅的后勤人员向王建颖订货:一个星期后需要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因为要的货数量大,近处一时凑不齐,需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大市场去采购。这样一来,成本势必大大增加,根本赚不了钱。要是别人可能就会取消这次合作,但王建颖为了不失信于人,硬是东奔西走备齐了货。当她准时将一卡车“小个儿”西葫芦交付给对方时,高鼻梁、蓝眼睛的老外乐得伸出大拇指:“王,你太棒了!”

后来,到王建颖摊上来买菜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外国餐厅、外国公司都慕名而来。生意火了,王建颖一个人怎么也忙不过来。于是,她又说服了姐夫卢旭冬,两人开始共同经营菜摊。他们在市场里租了一个店面。有了店面,就得有个店名。他们请一位华侨帮助取店名,华侨说:“既然你们的店铺主要是针对外国顾客的,那就取一个外文名吧!”于是就以他俩名字的谐音取了一个店名——“JENNY LU’S SHOP”。

不久,他们又在酒仙桥租了一个店面,王建颖比以前更注重品牌形象,不仅严把质量关,所进的蔬菜品种齐全,新鲜水嫩,而且把所有蔬菜分类摆放得井然有序,还为每种蔬菜标上了外文说明。不出所料,王建颖的生意比过去更火了。

无招胜有招,她把蔬菜卖到英国大使馆

两个月后,JENNY LU’S SHOP的第一家分店开张了。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短短三年内,王建颖大胆出击,接连在北京外国人多的地区开了11家连锁店。除了在菜品上满足老外的爱好外,王建颖还不停地琢磨老外的生活禁忌和社交方式等,以便更好地與之沟通。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建颖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外文,并与周围的老外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她感触颇深地说道:“其实说到经营方法,我还真说不上来。但我坚信,不管哪国人,以心交心总是行得通的。”

有一次,一个老外在JENNY LU’S SHOP选购了一罐食品,按行业规定,这类食品售出后过了保质期超市是不负责的。然而,这位顾客在超过保质期一个月后来到店铺要求退货。当时,营业员在看了发票后拒绝了他的不合理要求,但对方却无理地坚持退货,为此双方争吵了起来。王建颖听说此事后立即赶到店里,二话不说,当即让营业员做了退赔处理。事后,当班营业员找到王建颖的姐夫诉说了委屈,卢旭冬一听也火了,对王建颖大发脾气:“你今天开了这个口子,以后别人都来无理退货,那店铺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

王建颖这样解释:“的确,我们不给那位老外退货是无可厚非的,可我觉得JENNY LU’S SHOP应该做到与众不同!做生意若想长盛不衰,总得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我听说国外许多商店都讲究无条件退货,我们的店既然是面向老外的,就应该往这方面靠拢,而不能死守以往的老规矩。就算有人会以此钻空子占便宜,那也是极少数人,绝大部分客人的素质还是很高的。只要我们信誉过硬,就一定能够长足发展。”果然,王建颖的做法让那位老外不仅再次登门购物,而且经常会介绍新的朋友来购物,当然“占便宜”的事他从此再也不做了。

2008年3月,英国农业部举办蔬菜基地评选活动,在一位外国友人的介绍下,王建颖应邀前往英国考察。王建颖很珍惜这次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每到一处,她都让翻译对专家的话进行详尽讲解,自己再做好细致的笔录。在威尔士一处蔬菜基地,王建颖真是大开眼界,基地从选址到蔬菜的培育管理,以及配送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而这些是她以前在国内闻所未闻的。王建颖还特意研究了英国蔬菜店铺的装修和摆设风格。她发现,这些店铺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赋予较强的人性化消费时尚。而这样的设计,无疑让逛菜店的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与舒适。

在国外考察期间,王建颖发现一种名叫希格利亚的蔬菜已经成为老外餐桌上必备的时尚调味品,国内却根本没有种植这种菜。王建颖看准了其中的商机,立即从国外引进,派技术人员在基地试种。果然,这些在国内堪称独一无二的“洋品”从基地配送到京城各个店铺后,马上受到了老外们的青睐,一些高档饭店也闻风而动,纷纷到她的店铺来批发这种菜。

尝到了开发新品种的甜头后,2008年10月,王建颖又在京郊大兴县承包了一片土地,开始不间断地引进国外的时尚蔬菜。不到一年,基地培育的蔬菜新品种就超过了40种。英国驻华大使馆闻讯后,找到王建颖,经过一系列的洽谈及严格考察,JENNY LU’S SHOP顺利地承接下了为其供应蔬菜的业务!

王建颖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使得JENNY LU’S SHOP的客源不断上升。不仅老外们青睐它,就连北京的海归人员以及白领也以逛JENNY LU’S SHOP为时尚。如今的王建颖,再也不是几年前那个骑三轮车卖菜的农村打工妹,而是年收入逾百万、名震京城的“蔬菜公主”了!

当被问到成功秘诀时,王建颖谦虚地说道:“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只要用心,再普通的行业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责编/紫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使馆妈妈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使馆妈妈教学课件04-12

写给大使馆的签证信08-30

爱心大使作文05-05

区爱心大使范文05-20

爱心大使材料范文05-23

推普形象大使范文06-01

文明大使评比范文06-02

微笑大使评比范文06-02

形象大使评选范文06-03

爱心大使事迹材料06-22

上一篇:耗子没听懂童话寓言故事下一篇:工器具械租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