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2024-05-13

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共14篇)

篇1: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我想朋友这个词对我们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朋友呢?你会不会有交友不慎的时候呢?会不会因为误会让你错失朋友呢?

每个人一生都会错过一些人。但你是否尽力的去抓住和珍惜你身边的人呢?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问问自己的。

而朋友对于六七十年代的我们显的更加重要了。不是有一句话说秦烩都有几个忠肝义胆的朋友么,那么你呢?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你可真的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觉得孤独?我想如果有很多朋友的人是不会觉得孤独的。

人与人之间什么最重要?我想我的答案是信任。如果你对别人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的话我想你一定会越来越孤独。也不会有什么朋友了?也许你会说没有朋友也没什么?呵呵,我到要问问。如果你幸福的时候没人和你分享,痛苦的时候没人倾诉,你的优点得不到赞扬,缺点得不到批评,那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请信任别人。不要给出种种理由说明人是多么的不可信。为什么不找找自己的原因呢?

我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人,更不喜欢做假,甚至可以说是很讨厌做假的人。但通常情况我也不会因为我的不喜欢而去得罪他们。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其实我真的希望这个世界变的很简单。简单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曾经接触一位总爱很复杂的看待问题的朋友。可能是因为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问题。总是猜忌别人是不是有什么别的用心和企图。我觉得这样很累也很没意思。本来挺简单的事情她就觉得很复杂。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她也这么猜忌。而且总是人前人后两张面孔。知道她是这样的人真的让我很害怕。后来就很少联系了。试想她这种方式会交下什么朋友呢?想象不到。

很庆幸自己有颗简单而纯洁的心。去信任别人。即使是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也愿意选择信任。其实有时候你会体会到信任别人对自己也是种幸福。要是整天去猜忌别人是不是背叛自己那不是很累吗?,对自己的心灵也是一种折磨。所以想告诉那些折磨着自己的人多一份宽容吧。去相信别人。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篇2: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朋友,是什么?就是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那个人,无论前方是刀山火海,枪林剑雨,屠杀级后是一面铜墙,让你有所依靠,并永远守护,成为你的肉体,心灵避风的港湾。

一对朋友,无论年龄长幼、无论身高悬殊、无论长相美丑、无论财富多寡、无论地拉高低,富可敌国的大贾可以与乞丐灯下促膝长谈,权势滔天的政客也可以与小职员对坐把酒言欢,朋友之间没有瞧不起,没有不真诚,这,就是信任。

信任,不仅仅是两个字的重量,信任,哪有那么容易。两个要好,成了朋友,但友谊的中哪有那么简单?人不是一开始就有了成为朋友的所有美好品质,在与朋友一起走过的路上,有不满意,有猜忌,有一言不和冷眼相对,有大打出手,可不论最后身上有多少的血,有多少揍出来的淤青,到最后,躺在地上的两个人还是会豪爽的大笑,抱着原谅。我看过一部电影,叫《战马》,里面有一句话,我记忆很深“也许我越来越恨他,但我对他的爱从未减少。”等你一个人独自孤独的.时候才想起酒逢知已千杯少,才想起一起陪你走过悠悠岁月,坎坷遭遇的是朋友。

朋友,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世界并不寂寞,虽然身边只有一个人,却一点也不萧瑟,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有伪装,会觉得心里那么轻松,会觉得不让一句话拐弯抹角是那么爽,才会觉得暗中没有那么多双狡猾的眼睛盯着是多么没有拘束,朋友,是信任培养出的世上少有的净土。

篇3: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6月—12月住院的300例患者进行调查, 男127例, 女173例, 年龄20岁~79岁, 住院时间3 d~60 d。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 观察组患者妇科33例, 产科40例, 心内科28例, 五官科26例, 普外科23例;对照组呼吸科21例, 肿瘤科14例, 消化内科20例, 心胸外科26例, 骨外科30例, 神经内科19例, 康复科20例。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确定本次调查对象意识清醒, 并且愿意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1)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从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患者生活方面, 从迎接患者入院、患者的晨间护理、晚间护理、饮食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出院护理入手。采取与患者聊天谈心的方式, 注重患者心理感受。 (2) 问卷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使用自制的《护患关系信任度调查表》, 主要对影响护患关系的3个主要维度进行调查, 其中包括尊重、安心、舒心感和对未来的信心[1], 一共包括41个小项。将所有的小项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 正性项目30个, 负性项目11个, 以4个等级计分:1分为不同意, 2分为部分同意, 3分为基本同意, 4分为完全同意;负性项目反序计分。分别将每个维度下小项得分进行累计相加, 得分越高的项目则代表其信任度越高;计算总分, 最高为164分, 最低分为41分。通过向患者介绍问卷、征求意见、发放和收回问卷等几个环节, 完成整个调查工作, 从中随机抽取问卷进行质检, 同时确保问卷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u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问卷总分, 最高分为148分, 最低分为86分, 平均124.85分;对照组最高分为136分, 最低分为74分, 平均104.80分。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在尊重、安心感、舒心感和对未来的信心3个维度方面及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入院护理、饮食护理、早晚间的护理、舒适护理等内容, 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目标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是使患者满意, 第二是使社会满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患关系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 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建立在患者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这其中既受到交往频率和沟通技巧的影响, 也会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影响[2]。本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尊重、使患者产生安心舒心感和对治疗的信心等都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不仅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 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同时也使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得到了显著提高。由于在开展优质服务过程中患者家属充分参与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使得其治疗疾病的主观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促进了护患关系不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3]。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 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增强护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影响患者信任度的主要因素。 (2) 护患之间的互动。护理工作是一种互动关系, 只有在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才能够使患者产生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3) 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对于增强护患的信任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总之,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能够有效地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并且能够有效地增强护患之间的信任度, 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复, 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从而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琼芳.急危重患儿父母对护士信任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8) :55-56.

[2]罗萍, 陈金源, 李艳菊.患者对护士信任度的问卷调查[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9, 8 (1) :54.

篇4: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今年7月上旬我到山西省运城去采访。从始发站运城到运城要坐4个小时的大巴。大巴在空旷的高速路口处停泊,司机喊了几句,提醒到运城的乘客在此下。下车的只有我和一个女大学生,这时,一群中年人围过来问是否坐车。原来由高速公路出口处到运城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些私家车主们在此拉载客生意。我摆手说有人接不用了,他们又三五成群的缠着女孩。

女孩不知所措,在这个陌生的岔道口,除了几名拉客司机,就我俩拎着各自的包裹。司机间相互用方言吆喝的熟悉劲儿更加重了女孩的担忧。见女孩迟迟下不了坐他们车的决心,我拉着女孩的胳膊到一边问她去哪儿,她说运城教育局,我说,虽然不知道教育局离我要去的运城检察院近不近,但能把她捎到县城。

眼见一桩生意没做成,其中一名私家车主质问女孩:“你也不认识他(指我)憑啥能相信他?”他开价十元将女孩送县城。但女孩还是宁愿相信我,毕竟在面相上,一个戴眼镜的斯文青年是恶人的概率更小。

在接我的车上,女孩和我坐在后座,开车的司机认为既然把她带到县城来了,就不能把她丢在大街上。我也觉得务必要让她见到同学,想起年初的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张氏叔侄也是把搭载顺风车的女孩王某送到杭州西站的立交桥下,女孩后来遇害了,而叔侄俩却含冤入狱。

车开到教育局门口,女孩说了声谢谢然后就下了,走了几步发现她的同学就站在教育局门口等着她。见他们安全会合,我们舒了口气,而女孩此时又返回到我们车窗处,露出笑容对我说:“太感谢你们了,有时间来我们运城玩。”

篇5: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作文

今天,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

前几天,刘叔叔和爸爸出差去福建,快到高速出口时看见一辆杭州牌照的轿车,车旁边还有个人在不断地挥手,好像在向人求助。但前面几辆车都直接开过去了,刘叔叔却把车停下来并打开了车窗。挥手的人说,他也是外地来福建办事的,可是在服务区不小心丢了钱包,现在没钱付过路费了,希望刘叔叔借他五百元,两天后一定会归还,如果不相信可以押上行驶证。现在社会上骗子太多了,爸爸担心这人又是个骗子,用眼光提醒刘叔叔。可是刘叔叔笑笑,还是掏出五百元递给了他。

刘叔叔对爸爸说:“不到万不得已,有谁愿意去求人?现在是有很多骗子,但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把所有人都当成骗子去对待,那我们就都活得太累了。再说,我十几年前流落在上海火车站最绝望的时候,有个好心的大姐给了钱让我买饭买车票,这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

篇6: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文

信任总会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快乐。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上课,妈妈觉得没有事干,就决定去逛街。妈妈一去街里,就发现街里人山人海,人声嘈杂,非常乱,妈妈为我选了一件衣服,但妈妈知道我在上课,虽一直看着衣服,但是不知道我穿合适不合适。后来卖衣服的阿姨来了,问妈妈想要什么衣服?妈妈说:“这件衣服,可不知道孩子穿上合适不合适?”阿姨说:“你先拿回去给孩子试试吧,要是合适,明天你就把钱给我,不合适就把衣服拿回来。”妈妈说:“谢谢你啊!”阿姨说:“没事的。”说完妈妈就高兴地拿着衣服走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快乐的。信任使人真诚,信任更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我们以宽容之心去信任别人吧!

篇7: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文

信任不是天生就能得到,而是需要你去打造,打造每个人对你的信任。信任是需要维护的,如果你做了一件不讲信任的事,那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大大减少,还很有可能使自己多年来经营的信任垮掉。

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你困难的时候,别人觉得你有诚信才会帮助你,如果你没有诚信,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就没有人去帮你。

信任他是一股神奇的力量,他可以把坏人感化,让坏人变好。在唐太宗贞观六年,查取死刑犯三百多人,把它们统统放回了家。到死刑执行的时候,他们又一个不缺的回来。这就是唐太宗的信任感化了死刑犯,使他们变成了好人。

信任不单单可以感化小人,还可以避免一场战事的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带兵攻打宋国。这场仗打了很长的时间。此时,楚国的军粮不够了,只够吃七天。庄王非常着急,便派司马子反到一个土山上观察敌情。子反刚上山,就碰见了宋国的臣子华元,子反便问:“你们国家的情况怎么样?”华元答:“将士们都疲惫的不得了。”子反问:“疲惫到了什么程度?”华元回答道:“达到了交换自己的儿子为食,劈骨头烧饭。”子凡说:“真是疲惫不已呀,不过你们国家都成这样了,你还敢给我说?”“我听说,君子见别人有灾难了会怜悯,而小人会幸灾乐祸,我看您像君子,所以就把事情告诉您了。”华元说。子反听了很是感动,便也对他说:“我们也只剩七天的粮食了,在坚持一会,七天之后我们就会退兵。”

子反回去了,给楚庄王说明了事实,楚庄王大怒,嫌他说出了自己军队的情况。子反说:“一个小小的宋国都有诚实的君子,难道我们一个大国都不能有吗?”虽然庄王听了子反的一番话,但还是要攻城,但在子反的劝说下,楚国最终还是退兵了。

篇8: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1.“问题学生”的现状调查

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问题学生”成为了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 学生们对于教师的不信任, 对于教师存在着怀疑甚至是抵触的情绪, 不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 用实际的行为活动与班主任对抗。青少年时期学生思想意识的个性化逐步显现, 学生的行为活动极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如果没有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沟通, 学生很有很能会误入歧途, 影响今后的发展, 对学校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

2.“问题学生”的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第一个学校, 家长是学生最初的老师, 家长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会直接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下, 如果家长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家长和孩子们没有良好的沟通, 孩子会对于教育产生错误的理解。叛逆的情绪会从家庭带入到学校当中, 孩子的责任感教育、价值观教育都会受到影响, “问题学生”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而导致安全感缺失, 希望通过自己另类的方式获取关注和注意, 找到存在感, 家庭教育应该从根源出发, 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和关怀, 尊重孩子的想法。

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学校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由个人向集体转变的最重要因素。“问题学生”往往无法很好的融入到集体教育的环境当中, 和同学老师们没有实现很好的沟通。学校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个性有充分的了解, 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了解学生真正需求, 增加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问题学生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缺乏了解, 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最终导致问题学生脱离了集体。

2.3 社会因素。

社会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社会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风气和思想, 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但是也是具有盲目性的特点, 因此, 学生如果没有接收到正确的教育讯息就会走上错误的道路, 成为“问题学生”。社会教育环境因素伴随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加强学生时代的教育引导会对其日后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

2.4 自身因素。

“问题学生”的本质并不坏, 他们也渴望获得更多的认可, 想要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问题学生自身有着个性化的特征。由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的不到位, 导致问题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出现偏差, 无法很好的适应不同环境, 不能很好的定位自身的角色。“问题学生”对于班主任、家长和社会的不信任将会影响其行为选择,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往往会采用一些比较偏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或者通过过激行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因此针对“问题学生”, 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

3.“家校合作”方式的探究

3.1 树立家校平等的观念。

“家校合作”理念的提出, 意在通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来达到更好的教育孩子的目的。因此,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应该树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 家庭和学校是平等的观念。只有基于这样的认知,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 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重作用, 甚至出现“1+1>2”的效果。

3.2 保证家校交流渠道畅通。

家庭和学校的交流和沟通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教育培养需要家长的参与。针对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沟通, 准确而又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 从而和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亦师亦友的交流关系, 保障学生在轻松愉悦、平等自信的教育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3.3 提升家校合作能力。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能力体现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素质教育环境下, 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 在基础教育内容传授中渗透价值观念的引导, 提升教育的行动力和长效保持性。

4. 结束语

“问题学生”这一难题的解决, 关键就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间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衔接。只有家长、班主任和学生三者之间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 才能在问题学生出现时及时进行有效引导, 使其回归正常。“家校合作”理念的提出, 在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这对于帮助“问题学生”,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摘要:“问题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无法忽视的问题之一, 这一问题的出现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班主任和家长之间应该建立一个长效的信任机制, 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从问题存在的根源出发, 积极的探寻“家校合作”的有效对策。本文从“问题学生”的现状出发, 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的沟通环境的创设,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校合作,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1]吴艳.职校班主任如何让“问题学生”不再问题丛生[J].旅游纵览 (下半月) .2013 (09) .

[2]王从国.班主任与“问题学生”间应建立积极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4 (02) .

篇9: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那天晚上听到这个故事的,还有从北五环的公司赶到南五环饭桌上的于忠兰。“跑那么老远,不是为吃顿饭,就是想见这帮子人。”于忠兰对于小组成员,经过两三年的坦诚交流,熟悉彼此的企业,问题一提出来,不需要过多解释背景,就能知道来龙去脉,问题的针对性也加强,她把私董会当成自己的“智囊团”,定制化特点十分突出。

于忠兰和饭桌上的人,都因私董会而彼此相识。一个月一次的小组讨论、一次饭局、一次公开课,她都不会错过,私董会已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交驿站。

在自己的小组,于的外号是“正能量”,常常满面春风,为大家化解压力。她开玩笑说,听到每个人面对的各种难题,才知道,谁也比谁好过不到哪里去。这么一想,自然就把压力看淡了。有时候,别人听了自己的遭遇,也会平衡些。于坚持开了4年私董会,慢慢地,倾诉对象,从丈夫和家人,转向了私董会的CEO们,把扮演垃圾情绪回收站的丈夫,解放出来。

在私董会流行之前,企业家的圈子,更多是商学院,是商会同学会、企业家俱乐部和会所。虽则热闹,可以培育人脉拓展商机,但也容易沦为“成功人士俱乐部”式的过场,往往在觥筹交错和对企业大佬的膜拜中迷失方向。

而企业家又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他们曾参与的以模块为导向的EMBA、MBA等管理课程显然不足以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管理理论实现自我提升后,他们又迫切希望突破自我,有一个来自外部的、值得信赖的“智囊团”,让他们从企业家本人看不到的视角,帮助自己真正剖析问题本质。

“当互联网从底层的技术力量,发展成为商业形成与存在的逻辑,并发生量变堆积的质变时,一切经验主义锻造的方法论,就开始失效。”许多企业家都会有类似的感叹,在这样的剧变下,企业家的学习习惯和社交模式也都在发生变化,私董会正是完美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新一代企业家学习模式。

“剧变时代的中国企业家,需要一个可以更深层次交流的高端社交圈”,领教工坊创始人肖知兴用一句话概括了私董会在当下中国风靡的原因。而私人董事会可能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最佳组织形式。2011年底离开伟事达,和朋友创立外滩董事会的兰刚称,私董会正是完美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新一代企业家学习模式。

“过去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今天信息泛滥,企业家缺乏的不再是商学院所传授的信息和理论,而是思考。”兰刚指出的思考,就是靠教练的穿针引线,诱发小组成员提出真问题,帮助发起议题的企业主,提升自我觉知力,将企业家的成长机制,依靠激发内心力量和自我认知实现。“做企业决策的孤独感和压力,现在主要靠私董会化解掉。”读过EMBA的于忠兰一比较发现,高大上的商学院,在帮助CEO解决现实问题上,并不如私董会,同学间的交情,多数泛泛,无法像私董会里的小组成员这般,触及到内心最隐秘的部分。

问题的私密性,让主持会议现场的总裁教练,看到企业一把手最真实的那一面:究竟是该和妻子离婚,娶红颜知己,还是不离婚保持现状?如何赶走不理解企业发展目标的二把手?决策失误后,如何重建信心?……极度私密化的情感问题、人事任用以及经营管理困惑,都会被拿到私董会上讨论。提问越私密,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度越高。

信任成了这个圈子的关键词。——“信任到能把公司最真实的那个账本跟小组成员公开。”五五私董会的钻石组成员王戈说。“并不是一开始就敢把私密性问题抛出来,也是一步步试探的结果。”于忠兰说,反过来,信任度逐渐提高后,小组成员之间的黏性和依赖性,也会增加,当大家都敢于说真话了,真问题就能解决了。

“至今为止,还没发生一起因为商业机密泄露,或者人事任免纠纷的诉讼。”有着商学院教授经历的肖知兴,认为自己从商学院转向到私董会,选择了一条适应潮流的路径。私董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度,是商学院、同乡会、兄弟会等社交圈子难以做到的。

也正因此,私董会应对了企业家敞开心扉交流的需求。私董们来自不同行业、年龄相当、价值观趋同,同时不存在同行业的竞争,因此一方面避免了商业机密的泄露,另一方面跨行业的搭配模式,无意中又契合了跨界整合的互联网社交趋势,“给我们打开思考的视角。”王戈认为,跨界思维的融合,成了私董会受追捧的又一因素。

篇10: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文

到了新家,正如我所料,发现左邻右舍显得匆匆忙忙,刚到那天似乎连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在电梯里碰到,连点头和微笑都没有一个,我觉得有些窒息了。

我情不自禁地嘀咕邻居的闲话:“这儿的人好像都是木偶似的,很没人情味。”

妈妈显得很理解:“这里住的大多是生意人,都是各忙各的,谁也不去管谁,其实也没有什么。”“那人与人之间不就没什么来往了吗?”我反问妈妈。

正说着,门铃响了,妈妈凑近猫眼看了看,问是谁。一个奶声奶气的男孩声音从门口传来:“阿姨,我是您楼下的邻居。”妈妈这才把门打开:“有什么事吗?”

小男孩腼腆地说:“是这样的,我想放一把钥匙在你们家,可以吗?我父母在外地上班,长时间不在家,家里只有我一人,而我又总是粗心大意,要是哪天忘带钥匙被锁在门外,可就麻烦了。”

放一把钥匙在我家?他为什么不放在亲戚或朋友家,为什么要信任一个陌生的邻居呢?仿佛是看出了我中的疑惑,小男孩微笑着解释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就是有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朋友的。”

我和妈妈相视着点点头,男孩的话是那样真诚,让人难以拒绝。他的真诚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溶化了我们被冰冻的心,在这个冷漠替代温情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男孩并非他说的那样粗心大意。整个暑假到春节,他没来我家取过一次钥匙。

篇11: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文

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什么呢?没错,是诚实和信任。人与人之间只有把关系搞好了,才能互相信任。听说过成语推心置腹吗?它的意思是诚实的对待别人。我也有过被信任的喜悦。

那天,我和好朋友郭雨鑫约定明天早上七点十分到校门口集合,一起上学。明天马上就到来了。早上,我着急向学校跑去,我心里想:天哪,早上竟然忘记看时间了,郭雨鑫不会走了吧?我试探性地看了看,并没有看到她的身影,我伤心地向大门走去。我一边走一边想:或许是我真的来得太晚了,她一定在班级了吧。正当我即将踏入校门的时候,我忍不住回头再最后看一眼,这次,我看到的仍然是失望。我伤心的转过头的时候,我觉得有人拍我的肩膀,我转过头一看,竟然是我苦苦寻找的郭雨鑫。我们异口同声的说:“你去哪里了?”郭雨鑫对我说:“你去哪里了?我都找不到你了。”我不好意思的对她说:“对不起,我今天来晚了一会儿,你不会怪我吧?”“不会。”郭雨鑫说。“对了,我们快走吧,不然真的会迟到了。”郭雨鑫一边说一边拉着我往班级跑去。

虽然迟到了,但郭雨鑫并没有责怪我不和我好,反而把我原谅了,被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

篇12: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作文600字

小黄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常常交换课外书看,以前,她看完书第一时间就会还给我。但是,半个月前,借了她一本《骑鹅旅行记》,到现在也没有还给我,我向她讨要:“小黄,你什么时候把书还我呀?”看到我来,小黄似乎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慌张与不安。这一切我都看在眼中,敢情她是做贼心虚。“嗯……今天没带来,明天还你,行吗?”小黄这样回答,我也只能同意。

中午,偌大的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百无聊赖地走动开来。忽然,发现小艺的桌上放着一本《骑鹅旅行记》,打开封面,发现有我在书上做的特殊记号!难道小黄没有经过我允许把书借给了小艺?这样的疑惑困扰着我,让我感到心头有些沉重。忽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我忙放下书,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下午,我时不时看向小黄,越发觉得她心虚,我断定她私自把书借给了小艺。

第二天,又去向小黄要书,让我意外的是她给我塞了几张钞票,说:“对不起,书找不到了,我赔你。”我更困惑了,试探她:“书丢了?你没有借给别人吗?”我向小艺的方向努努嘴,她使劲地摇了摇头。这时,小艺来了,她把书扔给小黄:“书还给你,我看完了。”小黄大吃一惊,问:“怎么会在你那?”小艺满不在意地回答:“上次我看到你放桌上了,正好我想看,就拿了。”小黄有些气愤了,大声说:“原来是你拿走了!你为什么随便拿我东西?”我在一旁静静地听她争辩,内心羞愧不已:原先认为小黄没有经过同意把书借给了小艺,不想误会了小黄,差点破坏了我们的友情。

篇13: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建立技术联盟常被认为是中小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在联盟中信任不仅是维系技术联盟的基础,更是相互间获取良好合作绩效的必要条件。联盟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的基础上,因各成员规模、声誉和研发能力等不同,彼此间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对合作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但目前研究多以大中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组织信任层面,强调企业有形资源和技术能力对相互间合作的影响,鲜有考量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作用。相对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有其明显的特点:一是组织信任度普遍较低且波动性较大,使得联盟的契约基础薄弱及长期合作的不稳定性;二是关键员工的个人信任度差异大。在集群这种“根植性”网络中,企业控制人之间的个人信任度比较高;但因员工待遇较低和流失率较高,关键员工的个人信任度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联盟的执行效果;三是联盟关系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依赖。集群中的技术联盟通常由少数龙头企业和多数小企业组成,龙头企业易滋生机会主义,即凭借自身的控制权优势使其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管;则小企业易产生“智猪博弈”,即在合作中倾向于等待和依赖。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更加脆弱,其失败率更高。那如何提高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合作绩效呢?

因此本研究以浙江地区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信任、承诺与合作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为中小企业建立和发展稳定的技术联盟提供必要的依据。研究分四个步骤:(1)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实证分析;(4)探讨管理意义。

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2.1 组织信任与个人信任

一般认为,技术联盟中的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组织信任建立在组织声誉、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基础上。其中组织声誉和管理能力是在一系列内生化的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形成的,对组织中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组织的技术能力则主要依赖于个体之间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这一过程极大地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个人的品质、能力和行为表现直接会影响组织声誉和社会形象,从而影响企业的组织信任。对此不少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如叶飞、徐学军(2009)指出,当联盟的高层管理者具有人际关系连接时,联盟间将会比较容易建立相互信任机制[1]。由此可以假设:

H1:成员对组织信任程度越高,则对个人信任程度也越高。

H2:成员对个人信任程度越高,则对组织信任程度也越高。

2.2 组织信任、个人信任与关系承诺

信任与承诺是维系技术联盟的关键要素,信任是履行承诺的前提,承诺是信任的结果。Russel & Kingshott(2006)认为在高风险的合作过程中,交易伙伴不仅考量伙伴企业的能力、规模和声誉,也考量其关键员工的诚意和声誉,企业与关键员工间的信任关系不仅有助于未来关系承诺延续的意愿,且其信任程度的高低对关系承诺质量有极大影响[2]。然而Craig等(2002)研究表明信任对关系承诺的影响并不显著[3]。由此可假设:

H3:成员间对组织信任程度越高,则关系承诺程度也越高。

H4:成员间对个人信任程度越高,则关系承诺程度也越高。

2.3 信任与合作绩效

有关信任与技术联盟合作绩效的结论都是一致的,即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但相关研究存在多种分析框架:一是资源分析框架。张自立,李向阳(2009)等认为,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水平是决定他们在合作中技术资源、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规模的关键,这些是影响联盟合作绩效的重要因素[4];二是交易成本分析框架。Ngowi(2005)等认为联盟内部的信任机制可以降低联盟成员合作中的投机主义和交易成本,有利于增强合作的稳定性[5];三是风险分析框架。Krishnan(2006)区分了技术联盟的行为不确定性与环境不确定性,并实证发现信任机制对联盟绩效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行为不确定性的减弱方面[6];四是知识共享和知识溢出分析框架。Lin et al.(2009)研究发现个人信任水平和关系根植性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影响,并且它会调节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绩效之间的关系[7]。由此可假设:

H5:联盟间对组织信任程度越高,则合作绩效也越高。

H6:联盟间对个人信任程度越高,则合作绩效也越高。

2.4 关系承诺与合作绩效

信任与关系承诺的存在是关系交换成功的核心,因为信任与关系承诺会鼓励交易伙伴之间的合作,且合作是唯一受到信任与关系承诺两者直接影响的结果。承诺为联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Lanscastre & Lages(2006)认为,承诺的参与者视合作为构建、维持、强化及加深伙伴联系的途径[8];Antoncic & Prodan(2008)认为由于显示更多承诺的伙伴将为解决短期问题、长期目标达成而付诸努力,因此高水平的承诺期望是与伙伴成功相连的[9]。由此可假设:

H7:关系承诺程度越高,则合作绩效也越高。

根据上述假设,本研究的基本构架如图1。

3 评价指标构建

为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指标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首先,回顾有关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组织信任、个人信任、关系承诺和合作绩效的指标研究;其次,择优选取与本研究相关的指标,剔除涵义相近和解释力差的指标;最后,访谈相关专家,对现有指标进行补充修正。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成员间信任、关系承诺和合作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4 实证研究

4.1 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浙江乐清低压电器、温岭水泵、平湖光机电等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技术联盟。这些行业厂商云集、市场竞争激烈,业者希望建立良好的技术联盟来提升竞争优势。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各指标题项参考专家意见。为提升调查效果,调查小组充分利用了浙商研究中心和自身关系资源,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167份,其中有效问卷151份。就年龄来看,30岁以上占83.9%,且工龄超过五年占57.18%,就工作经历或职务而言,均应对问卷所涉及的议题具有比较好的熟悉度和敏感性;就任职部门来看,企业高层领导占11%,管理人员占28%,技术负责人占13%,关键技术人员占48%。而受访者职位居于中高层以上者,占74.22%,对相关决策有直接接触经验,状况掌握度相当良好;此外,被调查者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对问卷题项的理解无困难,可按其知觉进行适当判断。

4.2 数据分析

为了进一步检验理论框架中所提出的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数据,运用两阶段法的LISREL分析:第一阶段针对各变量及其题项进行Cronbach’s系数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了解其信度和效度;第二阶段将多个衡量题项逐步减少,并运用LISREL发展结构模式进行分析,以验证研究中各假设。

4.2.1 信度和效度分析。

根据Cronbach’s系数来确定各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社会声誉、企业规模、内部管理、技术能力、能力、善良、正直、情感、经济性承诺、情感性承诺、持续性承诺和合作绩效的Cronbach’ s系数分别为0.85、0.92、0.81、0.92、0.84、0.96、0.82、0.91、0.82、0.79、0.85和0.83均超过可接受的0.7的水平。对变量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各构面组合信度均超过0.7的可接受水平,且萃取变量变均超过0.5的水平,表示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均为可接受。

效度分析包括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由于指标是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并经过相关专家的检查修改而成,因此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包括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分析,收敛效度分析结果见表2;而区别效度依据Anderson等(1988)的建议,结果显示当各变量中的两两构面相关系数限定为1时,其限定模式的卡方值较未限定模式的卡方值为大,且均达显著的差异水平,故可知各构面间具有区别效度。

4.2.2 模式适配度分析。

依据Bagozzi & Yi(1988)的建议,分别从基本适配标准、整体模式适配度和模式内在结构适配度三方面来加以评价(结果见表3)。首先是基本适配标准,本研究在各指标的因素负荷量均达显著水平,且均超过0.5以上,且衡量误差没有出现负值,整体应属可接受范围;其次是整体模式适配度,本研究绝对适合度衡量指标为,Χ2=389.21、d.f.=65、GFI=0.88、RMR=0.014、RMSEA=0.099,其中GFI、RMR、及RMSEA均达可接受范围;第三是内在结构适配度,研究结果显示各变量的信度系数均已超过0.5的可接受水平,且潜在变项的组合信度与萃取变异量的评价均已超过最低的可接受水平,故本模式应具有不错的内在结构适配度。

(X2=389.21、d.f.=65、GFI=0.88、RMR=0.014、RMSEA=0.094,AGFI=0.82,NFI=0.92,CFI=0.90,PNFI=0.70,PGFI=0.54)

4.2.3 变量间影响效果分析。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如表4。

(表中***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1)β12、β21分别为0.43(P<0.01)和0.25(P<0.05),支持了假设1和假设2。即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个人信任的影响明显高于个人信任对组织信任的影响,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组织比个人承载着更多的经济责任和契约责任,人们从组织的声誉、规模和能力中更能感知到个人信任水平(Doney,1997);二是国内整个信任环境不好。Russel&Kingshott(2006)认为,当社会信任环境处于中低度时,个人信任比组织信任更容易受到质疑,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更期望通过组织信任来提高其降低因个人的不确定性给自己所带来的损害[2]。

(2)β13为0.64(P<0.01),支持了假设3;对于假设4,因P值大于0.05,故不成立。尽管从理论上讲,信任是履行承诺的前提,而承诺是在合作中基于信任的行为表现。但Garbarino等(1982)认为,联盟间的关系承诺虽然存在着多个构面,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性承诺,而经济承诺主要基于组织信任,情感承诺则主要基于个人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组织信任对关系承诺产生正向影响,而个人信任不存在这种影响。

(3)β14、β24分别为0.23(P<0.01)和0.12(P<0.01),支持了假设5和假设6。由于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强资源投入力度、提升知识转移效率,因而,良好的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必然有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但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和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效果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技术联盟的物质基础有很大关系。

(4)β34为0.72(P<0.01),支持了假设7。关系承诺不仅是联盟形成的基础,也是参与成员为维持联盟关系所作的努力,因此良好的承诺质量必然有助于合作绩效的提升。结果也显示,透过关系承诺,组织信任对合作绩效(β13β34)的间接影响效果为0.46,远远高于其直接影响效果(0.23)。组织信任只是联盟合作的必要条件,而联盟合作质量的高低更多依赖于联盟成员的行为表现,因此,离开了关系承诺,组织信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是有限的。

(5)从合作绩效的因素负荷量可知,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财务收益(0.8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在合作中对短期利益的追求,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所构建的技术联盟而言,它们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为后者更关注资源互补、知识获取以及合作持续性等长期目标。这可能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有关,使它们更期望联盟合作中能产生快捷的显性收益来缓解经营压力。

5 研究结论及管理意义

上述研究结果不仅证实所提出的假设,同时对很多正致力于建立技术联盟并期望获取良好提高合作绩效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透过关系承诺,组织信任对合作绩效的间接影响明显高于其直接影响,因此,积极履行承诺是中小企业技术联盟获取良好合作绩效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技术联盟而言,因联盟契约基础较弱,合作存在着内生的不稳定性。在这种状况下,参与企业只有在合作中积极履行自身的承诺,才能强化其他成员的合作意愿和信心,合作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龙头企业尤其如此。因为联盟中的小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通常是一种非对称性依赖关系,龙头企业在履行承诺过程中更应该主动,诸如资源和技术投入等经济性承诺、注重与小企业进行交流和沟通等情感性承诺、在风险面前积极承担责任等持续性承诺。否则,仅仅凭着自身的初始声誉和信任优势,是很难取得预期的合作效果。

(2)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存在明显的直接影响,因此,当企业信任度较低时,通过强化关键员工的个人信任不失为提升联盟合作绩效的一种积极选择。通常情况下,组织信任是建立联盟的前提条件,但中小企业由于本身的资源和技术实力有限或易受市场环境影响,技术联盟组织信任普遍较低且波动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和利用个人信任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地方产业集群的“根植性”以及员工高流动性等原因,许多企业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应该相机选择合理的手段:首先,树立个人声誉,以建立联盟关系;其次,强化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以维持联盟关系;最后,加强对参与合作的关键员工的教育和培养,并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来提升联盟契约的执行效果。

(3)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技术联盟是以项目合作方式形成的,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更关注短期收益,因此,在项目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多选择一些投入相对较小、研发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创新项目,诸如工艺改造、产品性能完善、引进创新等类型项目,而不能一味贪求原始创新或重大创新,因为这些项目投入力度大、可能面临的研发周期较长、见效缓慢,容易超出联盟成员经济实力或风险承受能力,很难受到联盟成员的亲睐,结果必然会影响其合作绩效。

摘要:以浙江部分地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技术联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联盟成员间信任对关系承诺和合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1)组织信任与个人信任存在着相互正向影响;(2)组织信任通过关系承诺对合作绩效的间接影响明显高于其直接影响,个人信任对合作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直接影响;(3)联盟成员在技术合作过程中更关注短期目标。

篇14:朋友之间的信任作文

关键词:中美;不信任;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29-02

一、中美“不信任”的相关理论

信任问题的专门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但到20世纪50年代时,信任问题才正式被研究者们所关注。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学者开始在不同领域、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信任问题,这一趋势的出现使得信任问题的研究形成一股浪潮。信任作为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国际关系学者目前对信任还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但对“信任”的内涵已达成了大体上一致的意见,认为“信任”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信任指一种愿意把自身利益的命运置于他人控制之下的态度。第二,信任关系是信任的行为表现形式。第三,信任和信任关系的强度和范围是能够变化的。第四,信任他人会涉及对他人的未来行动做出预测。第五,行为者通过主观地估计他们的信任将被履行的可能性,来估算把其利益委托给别人所冒的风险。”总体上讲,目前国际关系学对信任问题的研究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国际上一般将信任分为三种:高度信任、中度信任、低度信任。高度信任指信任主体间拥有高度的同质性,即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对外战略等方面相似或相同;中度信任指信任主体间虽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不同,但在对外战略上拥有较一致的观点,彼此不把对方视为威胁;低度信任指信任主体间不但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迥异,而且存在战略猜疑,但为了降低彼此冲突的风险,双方达成互不使用武力和在部分问题领域开展合作的基本共识。中美双方不仅存在着迥异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在战略意图和能力、重要行为上也存在着相互的猜疑,所以中美之间的互信目前还处于一种低度信任的状态。

中美之间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信任问题。近些年来中美发展的历史表明,双方要建立信任并非易事,即使一个很小的因素也可能使中美之间失去信任。随着历史的记忆与现实的交往,这种不信任呈现出递增的态势。当这种态势递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双方便会形成一个定论,认为对方是不可信任的。一旦双方为对方下了消极结论,那么要想改变这个结论则会非常不容易,因此,中美之间的不信任问题是非常顽固的。

二、中美不信任的主要表现与原因

之所以说中美处于一种低度信任的状态,综合来看,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一)政治层面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两者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使两国之间存在着本能的不信任。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强行推广其价值观,试图在全世界建立起美国式的政治制度。“推进民主、改善人权”不仅是美国维持其霸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人在外交活动中,习惯性地要求对方改善人权状况。然而中国多年来的发展表明,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这使得美国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持攻击态度。中国则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的社会制度。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探索正确的发展方式。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一些学者开始怀疑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随之而来的便是众多学者对“中国模式”的重视与研究。“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的争论虽然达不到两制斗争那种剑拔弩张的程度,却更加深刻。近几年来,“中国模式”与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明显,这对中美信任的建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另外,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的基本方针和一贯立场是在承认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大陆的现代化发展以及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在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目标之前,防止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将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美国也十分重视台湾问题,将台湾视为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始终不放松警惕。因此,台湾问题是导致中美不信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经济层面

经贸合作对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关系动荡时,经贸合作通常可以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一原因就对中美关系产生良好的期望。经贸合作在缓和两国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现在看来,中国在经贸领域对美国的依赖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在投资方面,美国规定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能购买美国国债,这严重限制了中国的投资自主性。在中美贸易关系上,美国一方面享受着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以及由此带来的低通胀,另一方面却指责中国对美倾销,不断挑起贸易争端,同时严格限制高新技术及产品对华出口。中美贸易的这种基本态势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继续下去。在汇率问题上两国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反对将汇率问题政治化,主张将其还原为一个专业的国际经济问题。美国身陷金融危机后,对中国的金融合作需求有所上升,奥巴马政府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势确实比小布什政府时期要小很多,但由此认为中美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争执已经偃旗息鼓恐怕还为时过早。

其次,经济互信并不能直接转化成政治互信和安全互信。尽管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无法在实质上缓和中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无法真正推动战略互信。因此,虽然近年来中美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且不断发展,但仍时常会有“炸馆”、“撞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文化层面

由于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认识系统的不同,导致中美两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中国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和谐,推崇“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美国受一些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影响,强调自由,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这种差异使得中美文化之间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摩擦与碰撞。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将自身的文化渗透到其他国家。美国把文化作为一种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利用,以便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美国文化,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近几年来,借助脸谱、推特、谷歌等网络手段推进“网络自由”,成为美国对华民主化战略的新趋势;公民社会、青年一代、维权力量、基层民众等,则成为美国在华推进西式民主更青睐的对象。

美国一些人由于缺乏对中华文明的了解,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为了恢复在东亚的传统霸权,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这种“中国威胁论”的出现使得美国更加敌视中国,极大地阻碍了两国的正常交流与发展。实际上这是对中国的一种误解。中国主张以文明对话代替文明冲突,主张通过包括政治对话在内的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战略对话缓和战略竞争,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合作、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追求对自身文明的欣赏、对其他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赞赏。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会针对任何一个国家,更不会对他国造成威胁。

三、中美建立信任的途径

综上所述,中美之间的不信任存在于双方交往的各种领域。而国家间关系是对抗还是合作,一个重要因素是信任能否建立。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发表了演说,把增强互信的必要性置于中美两国需要更加成功应对的一系列挑战之首。实践证明,消除中美之间的不信任、建立持久的战略互信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该如何建立中美之间的信任呢?笔者认为,建立信任的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加强对话,减少误判

信任危机大部分是由成员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要想维持信任,有效的对话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沟通和对话有助于解决争议、取得共识。建立信任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沟通和对话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是构成良好沟通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真诚的交流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推动双方达成共识,从而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建立起一定程度的互信。

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现实利益诉求,这就使得中美两国关系与其他大国关系相比具有尤其鲜明的特性。一方面,双方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领域,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互补性都比较强;另一方面,双方又有较多短时期内难以化解的矛盾,两国关系的对抗性也是异常顽固的。就当前而言,中美两国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话,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判。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的“中国威胁论”正是由于双方缺乏交流而导致的误判。战略误判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起伏不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逸舟教授曾经说过:“不管有多少矛盾和多大的困难,在中美这两个有全球影响的世界大国之间,保持对话与合作的态势,避免关系紧张和对峙,既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有利于两国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目前看来,中美两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战略对话,这些战略对话的开展使得两国对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及关乎各自核心利益的问题进行较为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为减少两国间的疑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是推进中美互信的重要平台。加强中美战略对话,在沟通中解决两国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判,是中美建立战略互信的前提条件,也是中美关系走向长期稳定的起点。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的功效不仅在于节约交易成本, 还在于它是一个建立信任的平台。中美之间要实现互信,必须借助于这个平台。目前,中美已建立起六十多个对话交流机制,涵盖了政治、经贸、外交、科技、军事、文教等众多领域。较为重要的对话交流机制有首脑热线、军事热线、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等等。这些机制的存在为调和并解决中美之间的各种矛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有时两国的交流机制并没有真正起到稳固中美关系的作用,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两国关系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比如:当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激化、两国关系变得紧张时,中国就会中断与美国的军事交流以示抗议;尽管双方已经同意建立经常性的首脑互访制度,但常常因美国政府更迭而难以正常进行。种种情况说明,中美两国间的交流机制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其运作程序仍需完善。只有将各种交流机制深化、细化,才能真正成为增信释疑的平台,实现两国间真正的战略互信。

(三)转变思维方式,维护共同利益

中美两国在政治文化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美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十分不利,因此对中国采取“两面下注”政策。美国一方面与中国进行接触,试图影响中国崛起的进程与结果,鼓励中国向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崛起;另一方面对中国进行防范,做好应对挑战美国霸权的准备。可以看出,“两面下注”政策使得中美建立互信非常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应转变思维方式,放弃“两面下注”政策,正确看待中国的崛起,努力实现双方的互信。同样地,中国也可以解放思想,适度增加军事透明度,增进中美的军事互信。

习近平在2011年12月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时指出,“历史证明,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远大于分歧。” 这反映了中国对于中美关系的一种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尽管中美在某些领域存在长期的争论,但两国在全球气候、能源等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而且两国的社会交往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只要中美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维护共同利益,就能建立起一种互信的全球伙伴关系。

四、结语

缺乏互信使中美两国不停地猜测对方的战略意图,限制了两国在更深层次的合作,严重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因此近些年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稳而不定”的状态。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跟美国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尊重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而美国却经常以挑衅的姿态出现在中国面前,使得中美关系难以实现长久的稳定。要建立互信,美国应采用积极的措施来缓解中国的疑虑,中国则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一直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中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最后应注意的是,中美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形成原因极其复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消除的,因此中美要建立战略互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的长期努力和坚持。而且建立战略互信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双方的差异和竞争,而是要避免误解以及不必要的对抗。只有双方解放思想、坦诚相待、直面分歧,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信。

参考文献:

[1]李淑云.信任机制:构建东北亚区域安全的保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

[2]牛长振,徐刚.战略互信与中美关系[J].国际论坛,2010,(3).

[3]王义桅.两面下注:美国对华新战略[N].环球时报,2005-07-11.

[4]秋风.新一轮金融外交能否“去政治化”[J].中国新闻周刊,2005,(20).

[5]袁鹏.结构性矛盾与战略性焦虑——中美关系的重大风险及其破解之道[EB/OL]. http://www.crf.org.cn/a/20110602.htm.

[6]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7]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EB/OL].http://

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7132096.html,[2012-02-15]

上一篇:企业文化复习要点介绍下一篇:防汛抗旱系统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