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2024-05-01

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精选7篇)

篇1: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先自报家门吧。我本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211,冷门文科专业,12年考上复旦,389分,应届生,虽然读法硕已有近两年,但回想起当时考研时的种种经历,仍不禁心生感慨,当时得益于考研论坛上多位前辈的经验贴,让我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还记得当时也很纠结、很迷茫,每当看到有前辈,特别是在读的法硕学长学姐分享自己所在学校法硕的“内部信息”,写到实习,写到就业时,都会仔仔细细品味这些珍贵的文字,希望从中得到一些指导,但总觉得这类帖子太少,不够过瘾,可能很多学长学姐考上研之后就很少上论坛了,我自己也一样,这些天偶然想自己也来写一篇关于法硕的“经验贴”吧,希望可以帮助到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一样渴望更多珍贵经验贴的学弟学妹们。

那就不说废话了,直接进入正题吧。以下观点只代表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一、关于法硕专业

法硕这个专业究竟怎样?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很多人会说很垃圾,法学专业每年都被列为就业红灯专业,好歹人家还是“正本清源”的,法硕会不会更不及?还会有很多人说法硕很不会受到很多歧视等等。

法硕的确是个比较“新颖”的专业,论学术,法硕的确不及法学硕士,也的的确确会受到一些区别对待,但法硕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考试难度小,就业有复合型的优势,学术压力小等等。我觉得大家在选择考研时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你究竟为了什么考研?为了学术还是就业还是只为了一个硕士文凭?如果是为了学术追求,法治理想,我还是劝你不要来考法硕了,它的确很水,就拿复旦来说,上的课基本上是人家法学本科上的东西,讲的很浅,上课也蛮无聊的,我猜测其他很多学校应该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聆听法学大师的深入讲授,学到法学的精髓等,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你会失望的。但我想大多考研的同学还是抱着找一份好工作的目的来的,考研是为了有个更好的就业平台,仅此而已。我自己就是如此,所以所谓的法学实力云云,对我来说是不太重要的,客观的说复旦的法学实力也的确一般,我在考研之前从来没听过复旦法学院,只听过复旦金融,复旦新闻等等,但我还是选择考了复旦,为什么,因为复旦的牌子,因为复旦是全国做顶尖的名校之一,我即使读了再差的专业,毕业了拿的还是复旦的文凭,就业平台绝对要比我的本科学校好上百倍不止。就业才是我唯一关心的,具体法硕读的是什么,我是并不太在意的,因为我并不是冲着学术来的,我本人也确实不喜欢天天看书写论文的学术生活。

总之,大家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读研,如果单单为了一个文凭,一个好的就业平台,我觉得考法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之所以这么说,必须提一下法硕专业一个好处,就是其考试难度小,有人将法硕比作通往名校的捷径,我个人是蛮认同的,法硕确实很好考,北大每年分数线全国最高,不过360分左右,清华,人大,复旦的分数线不过最高350左右,你去考考其他的专业试试,稍微热门点的,像复旦金融、人大经管,都要400+,招收人数还极少,说夸张点,难度堪比登天,当然有人会说这么难考,每年还不是有人考上,但你是那种牛人吗?反正我不是。12年之前复旦法硕专业分数线大概平均在340--345左右,我当时对自己做了一个评估,觉得过线不成问题,自己应该能考到370+,发挥好点能到380+,进复旦问题不大,所以整个考研过程也是信心满满,结果考了389,还比预想的还稍微好些,顺利进入复旦。大家不要觉得复旦呀,人大呀,好难好难的赶脚,还没试就把自己吓跑了,法硕真的不同于其他专业,因为它招的人多,分数线必须低,你有见过哪个硕士专业招收一两百号人的嘛?除了MBA,当然这个我们应届生考不了。法硕专业课的试题难度很小,基本就上是考你的记忆力,没啥技术含量。关于英语,考研英语不考听力,已经砍掉了中国学生最不擅长的部分,剩下的还搞不定就只能怨念你自己了。政治这课,说夸张点,不复习随便扯扯,都能拿60来分,我只复习了两个月,考了76,这里顺便推荐一个资料叫“风中劲草”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卖,反正政治我从头到尾只看了这个,非常不错。再做了啥肖秀荣的题就没了。还有别忘了,法硕是不考数学的。

篇2: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备考书籍

其实我用到的书并不是很多,但是我本着两个原则:

1、资料一定要精,完完全全搞懂一本胜过囫囵吞枣十本。

2、真题胜过一切

然后是各科的备考资料:

1、法硕: 分析

指南刑法分则 真题

冲刺背诵讲义(每年11月底,凯程法硕会整理大约几百道需要背诵的简答题)

2、英语:

只有真题

3、政治:

红宝书

肖秀荣1000题 真题

肖四(用来背简答题)肖八

风中劲草(用来做选择题)

(三)时间分配总的时间段:

主要的复习时间我列在了表里,下面讲的,比较详细,像流水账一般记录了大半年的生活,主要是走过的一些弯路和一点点建议。

(政治我没有下很多功夫,最后65分低空飘过,大题主要是背了肖四,说来惭愧,真无经验可言)

我是从3月份中旬开始备考的,当时大三下,还有很多课,因为准备的比较早,所以只在下课的时候看书,进度很慢,到六月初才看完了民刑,期间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一边做练习。

(注意此刻我发现了自己一个致命的缺点)

我发现,做笔记完全拖慢了我的看书速度,我原本以为用iPad做笔记记要点是在为后期系统整理复习,况且我当时觉得iPad拿着随时复习也很方便,所以我前期复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在iPad上敲敲打打,完全不过脑子的在整理笔记,等到六月初,我才惊出一身汗,幸亏当时对自己了解够深,有先见之明。

其实我本人并没有经常翻阅笔记的习惯,所以意识到自己就算是记了笔记也绝不会有大用处,所以我及时收手了,至今我都非常感激当机立断的自己,因为等到后期需要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凯程法硕已经做了大部分的工作,辅导机构已经帮你把需要背的知识点整理好了,客观来说,它整理的比你全比你清晰比你排版好,你要做的就是打印背诵就好,所以不要自作聪明做无用功。

而事实证明,我辛辛苦苦做了两个月的笔记,后来一次也没有再看过。我必须要提醒一下,我对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如果你平时有记笔记并且随时复习笔记的习惯,那记笔记对你来说事半功倍,但是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这是惨痛的教训,两个月的时间,足够我看两遍民刑了。

所以六月初我停止记笔记,接下来的基础课(宪法、法理学、法制史),我只看书做配套训练,速度瞬间就提上来了,20天左右就看完一遍并做完了一遍配套练习。

时间已经到了6中旬,即将期末考试,那时候我们的课非常多,所以大约有20天的时间,我停止了看书,开始备考。

7月中,学校放假,二专还有最后几门需要上课,我白天就上课,晚上开始看视频,同步看讲义。7月底回家一趟,待了十天,8月初返校。此时是济南最热的日子,教室里没有空调,即使在风扇底下,吹过的,都是热风。我天生怕热,汗流浃背,这四个字,形容当时的自己,最贴切不过了。

8月到9月开学这段时间,我其实做了大部分的基础工作。这个阶段,分析看到了第二遍,开始听音频看讲义,同时做第二遍练习(建议大家用铅笔做,这样可以擦掉重新做一遍,当然,如果您有钱任性,买上个百八十本来做,您随意),其次学会挑拣分析中的重点,尤其是根据老师的讲解,整理不明白的知识点,务求在这个过程中,全面搞懂分析,为接下来背诵打基础。

2、在转化成音频之后,建议大家加速来听,安卓:枫叶播放器;iOS:VLC(这个软件可以加速视频,省掉了转化的烦恼,但是众所周知,苹果手机导入文件很麻烦,我没试过,希望有知友可以讲解一下)

PS:有的视频也可以直接加速,但是我没试过,就没有发言权了。一个视频也是很大的,何况光刑法就四五十个视频,占内存太大了,我喜欢走在路上也听听音频,所以综合来看,转化成音频效果最好。

暑假容易浮躁,此时到了看第二遍书的时候,进度仍旧得放慢,开始刷题,天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再看看身边越来越多的书,再瞅瞅陆陆续续拖着行李箱离开的同学,心理难免觉得不平衡,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在校备考。我在家那十天,效率比较低,况且人一般都习惯于在习惯的地方做习惯的事情。家对于大部分来说,都是放假放松的地方,就算你想学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天都在“制定计划、完成不了”之间挣扎,何苦呢,不如直接放几天假,轻轻松松玩,然后回学校,认认真真复习。

提几点醒:

1、这个时间段会感觉自己好像每天都在看书,但是又仿佛什么都没看,觉得效率很低。我想说这个现象不只是你自己有,其他人的普遍存在,我也遇到过,所以普遍现象罢了,不要紧张,也不要想太多,按部就班的继续自己的任务即可。

2、尚未确定目标院校的童鞋,在这个阶段,建议你多查查资料,问问学长学姐,确定一个目标。因为暑假真的很艰苦,没有目标的你就相当于浮萍,很容易就会放弃。我当时虽然仍在北大和复旦之间纠结,但是我知道一点,就是不管去北大还是复旦,前提就是我必须要考到一定的分数,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第三点。

3、一定要给自己计划得分点。比如你要考北清复交,那么你的分数就一定要高。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你的目标分数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往高里定,比如我当时给自己的理想规划是:

基础课:110-120 综合课:120 英语:80+ 政治:70+

这样就是380-390分

具体再根据自己做的真题情况,来规划自己的得分点和失分点。

拿基础课为例:我的重点都放在选择题上,因为题量大,分值高,却又容易做。这样单选题,我允许自己错5个以内,多选题争取在3个以内,这样扣掉10分左右,判断题比较难,再丢掉5分,案例分析再丢10分,其他的边边角角再丢10分,这样能得120分。

你的目标分数对应着你的复习强度。

如果你的目标是北清复交,国家线360+,那么只要复习好了,再差,你也不会考到360以下。

可是如果你的目标是普通一本院校,国家线330+,那么你的复习强度就会跟着下降,因为你只要够340就行了,所以最终也很难考到390。

你大可以把目标往高了定,因为对自己要求越高,显然越能考高分。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我也是正常人,智商正常,方法也很普遍,我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知道我得不到的后果是什么,所以我几乎是倾尽全力在做这件事。所以对于考研er来说,最忌讳目标不坚定,更忌讳目标太低。

4、凯程法硕的视频仅是一个辅助作用,用来帮助你理解知识点的,重点还是理解分析,不要花太多时间在视频上,切莫本末倒置。

5、一旦开始看书,不要囫囵吞枣,一定要精而细,边边角角都不要放过。法硕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了,重点难点都很清晰明了,且越来越有偏难的趋势,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透过真题看知识点,然后回归分析。

大四上学期,我们专业还有两节专业课,所以我直接选择逃课,全身心备考。9月份开学,此时考研的同学都陆陆续续回来了,学校里备考的气氛也逐渐浓厚,此时的我已经开始做看第三遍书,并随手做历年分类真题了,同时也开始从2005年开始做真题。最开始我只做选择题,忽略了大题,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

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一定要多做民刑案例分析!

我就是吃了这个亏。最后要考试了,我才看完了一遍案例分析,更别提花时间好好研究应该怎么做了,考试的时候,根本无法抽丝剥茧来分析。所以强烈建议大家重视案例分析。

九月中旬我开始背书,第一遍很辛苦,一个上午才背几页,背的很慢,花了一个半月才背完一遍,背到法制史的时候,前面的刑法几乎忘的差不多了,我心想这也不是办法,于是从10月下旬,我开始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辅助记忆,由于宪法比较杂乱,细碎的知识点多,我就把宪法放在了第一天要背的。

7:00-8:00 晨读英语阅读 8:00-12:00 背分析

13:00-14:30 看政治红宝书 14:30-18:00 背分析

18:30-19:30 做英语真题+分析 19:30-21:30 背分析

21:30-22:30 做真题(此时真题已做到第二遍)23:00-24:00 看政治红宝书+1000题

其实到考前,除了偶尔加重政治和作文的时间外,我的时间表几乎没变过。分析也是按照上述,每天背一章这样子,遇到比较大的章节,就分成两天来背。

我的复习策略是加重了背诵的时间,稍微有点忽略真题。我建议大家可以加大真题的比重,多匀一点时间给它,还是那句话:

一定要重视民刑案例分析。

有时间的可以看一看司考的案例分析,看一下思路即可,也不用全部做了,找找分析方法。

到十一月底的时候,凯程考研就开始总结背诵版讲义了,到后期可以完全拿着这份讲义来背。

其实整个考研过程里,也有过撑不下去的时候。11.12-11.14 三天,躲在宿舍里整整看了三天小说,那大概是我半年来最放纵的一次了。放纵过后就是清醒,我告诉自己,只给自己三天时间,然后就全身心学习,直到考前。

考研到了十、十一月份,一定会遇到疲倦期,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学习方法到底对不对,或者背了忘忘了背,又或者是做题总是出错。

那么我的建议就是:累了,学不下去了,就告诉自己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前行,不然满怀愧疚,于事无补。

其实学习计划大家都差不多,大家心里也都有数,我主要的重点是在讲一些走过的弯路和建议大家需要重视的地方。

我的备考过程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一本书反复。

分析看了五遍、背了十遍之多(有人问为什么会背这么多遍,其实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来背,我的宪法背了有15遍)

真题选择题两遍、大题一遍(此处建议大题做两遍)英语真题分析了五遍 政治1000题做了两遍

写在最后:

吐槽一下今年的阅卷工作,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好像是全国统一阅卷来着,但是今年突然分地区阅卷,北京上海全部分开。其实综合课并不是很难,甚至于可以说是很简单的,我做题的时候,所有的大题全部背到了,考完我自认为可以上130,结果出来成绩,114,那一刻直接懵了。

等初试分数慢慢公开的时候,大家就开始陆续在法硕联盟上报分数了。去年出分的时候,我密切关注了一下去更新的帖子。每翻几页就能碰到N个考复旦的,大多390+,我甚至还在下面占了一层楼,说:“今年考复旦的好多啊。”然而今年,我翻了十几页,才看到了寥寥几个考复旦的,大都是考北大的在报成绩,综合课大都120+,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奇怪,明明有很多报复旦的,怎么会没人出来报成绩呢?

当时我就怀疑,上海地区的综合课肯定压分了,政治也压了。结果复试名单出来之后,彻底验证了我的想法。

2016年,复试人数174,考370以上的,共129人。2017年,复试人数194,考370以上的,共103人。比去年少了26人。

2016年,考360-369的,共42人。2017年,考360-369的,共85人。比去年多了近一半人。

篇3: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考过研的人总是会多愁善感。看着论坛里新一批即将踏上沉重而充实的人大法学考研之路的师弟师妹,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去年此刻的自己。也就是几乎同一时期,在这个怡人却短暂的北京的春天,我和我的同学,两个大三的学生,选择了考人大,我选择了民商,他选择了国际法。

看到录取名单上我们俩的名字,回想过往的一年,有说不完的感动和惆怅,汗水和眼泪,这里我暂且收住着怀旧的笔,用尽量简约的文字,将我们过去一年成功考研的经历讲给大家,希望能对各位追梦人有所帮助。

先介绍我自己,2012年应届毕业生,考上人大民商法,初试成绩390+,专业课两门均125+(此处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恕我没有给出确切的分数,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我用关键词的形式,把我的考研一次成功经验和大家分享。

人大法学考研关键词之一: 背

作为一名高中时期的理科生,我在很长时间内反感“背”这个词,在我看来,理解才是学习的王道,“背”意味着死记,意味着盲目的重复。但是过去一年考研的经历,让我改变了之前对“背”的偏见,也让我产生了对文科生的敬佩。

考人大——找准方向,背背背!

选择人大,而不是北大抑或清华,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严谨的“概念”之路,人大的题目重视基础是不争的事实:初试题以名词解释和简答为主,两门专业课,除去科目三的3道论述题所占的60分,剩余的240分都是名词解释和简答。

名词解释是对法学基本概念的考察,简答题也是由核心概念的名词解释和相关性质的展开组成,因此,“概念”是人大考研的灵魂。

攻克“概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背下来。

有一点大家应该会同意,一个概念“你把它记住了,你也就理解了”。无论你对一个概念的外延有多么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如果你不能用法言法语将其内涵直接“陈述”出来,具体到考试上,如果你不能用标准化的、精炼而周密的语言将 “名词” 解释出来,你很难向阅卷老师证明你真正理解了它,你就不能拿到足够换来一张录取通知书的分数。

在准备人大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初期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一种很缓慢的节奏“细细”地看书,看的也很认真,看的遍数也不少,但是随便拿一道简单的真题来检验自己,就会发现要么是“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么是似曾相识却无法言传——这都是不行的,这样在考试时要么漏掉重要得分点,要么写成毫无逻辑一团糟招致评分老师的不良印象。同时,这种“看过很多遍却还是记不住”的难受经历也会消磨备考过程中本就脆弱的信心和耐心。

名词解释和简答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背出来的。

因此,我的建议,“背”吧少年!放低姿态,放平心态,放下“靠理解不用死记硬背”的身段,静下心来耐心地背,一遍又一遍地背,每背一遍都会有新收获,每背一遍都会发现之前在理解上的偏差,五遍十遍二十遍,随着越来越多的概念对你而言都如数家珍,你的信心会膨胀,你的继续背下去的动力和热情会增加,你的成功几率也在悄然增长。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在认真看过每一门教材1-2遍,掌握了学科的知识框架并且对每一个概念都有比较到位的理解 之后,就开始记忆——“背”,而不是继续轻松地看书,最好是能够到合适的地方大声的朗读然后再大声地背出来!朗读之后再背诵,是一个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双向过程,这个综合过程远比看书的效率高(你们会懂的)。对于一般考生而言,看书很轻松很愉快,但是背书相对很累,这也导致很多人长期停留在只看不背的阶段,浪费了提升水平的时机和时间。

篇4:2018年复旦大学药学考研经验

考研是一场集勇气、努力、耐力和运气的战役,个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本人才能体会。虽然如此,一路走来,我还是有很多想要跟大家分享。

一.学校的选择

我当初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是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大三下学期快要结束了,我的目标院校才得以确定。我觉得选择院校主要是看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尽量扬长避短。举个例子:我自己本科是药学专业,我想报本专业的研究生,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但是在普遍来看,学术型硕士大部分学校考试规定科目都是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但是我对这两科兴趣很小学的差甚至还有些排斥。而专业型硕士大部分学校考试规定科目是药理药分药剂药化药事管理,比起前面的两门,我更有学下去的欲望而且更擅长。

2.英语的选择。英语的选择对后期调剂来说是很重要的。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英语一和英语二调剂的问题。英语一和英语,二是不可以逆向调剂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初试考英语一的学校可以调剂到考英语二的专业,但是英语二不可以反过来调剂。举个例子。我报考A学校。A 学校的初试应试科目是英语一。但是我落选了,准备调剂。得到信息,学校B有名额而且符合条件,这个学校考英语二。那么我就可以调过去。但是,如果我一开始报考的学校考英语二的话,想调剂到考英语一的学校,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说大大限制了初试报考英语二的学校后期的调剂机会。所以一定要看清考试科目。

3.根据官网上给出的录取名单和录取分数,大概估算一下自己能在什么样的水平,报考这个学校的希望大不大。如果很危险是孤注一掷的话,要考虑好退路。

二.初试的准备

分为英语、政治、以及专业课三个方面。

1.英语:英语真题。尤其要注重英语真题的练习,不仅是一遍就行了,而且要反复多遍练习,每一遍应该有不同的收获。比如第一遍可以查清不认识的单词是什么意思,逐字逐句翻译。第二遍再看的时候对整体文章有一个把握,揣摩出题人的意思,分析为什么答案是这个选项。第三遍的时候,对某一类的话题有一个总结,对整体的答题思路有感觉和把握。很多同学往往会倾向于买一些模拟题来练手找感觉,当然可以,但是不要对其过分看重,毕竟它的出题思路与真题还是有差距的。推荐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视频课讲的特别棒而且很容级就记下。我是7月底开始每天一节视频课,30天就可以看完,之后就开始重复做真题。到了11月中旬的时候跟着王江涛老师的作文开始背大小作文。我的做法是把大小作文的类型都整理出来,就是包含什么话题,是建议信啊还是道歉信之类的,整理好开头和中间的万能句型,默写加背诵。

2.政治。我认为网课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抽象难懂的马克思,或者是知识点比较凌乱的史纲毛中特。我建议是跟着视频,有一个大体上的脉络。不管你前期用的哪位老师的网课,最后模拟做题的时候,最好是跟着肖秀荣老师,对真题的的把握度也是比较高的。政治一定要提早复习,我是九月初的时候才开始看视频跟着网课走,等我看完这些网课的时候,大概就是十一月了,再做题就有些感觉吃力来不太及了。政治虽然是一个记性比较强的学科,但是也需要做题来巩固,边做边背。每位老师的模拟题都是不一样的风格,最后的时候可以跟着肖秀荣四套卷或者是八套卷感受一下。四套卷是一定要背的!我九月初才开始跟室友一起合报了张鑫老师的网课,感觉他马原讲的特别好,整体就是很清晰。但是最后做模拟题发现还是肖秀荣老师的比较全面,跟真题也最为相像。

3.专业课。专业课的复习大概两点。第一点是对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要有个整体的认识。最好是每门都有一个整体框架,看着这个框架可以说出来有什么重要内容,可能会考什么。笔记可以不用做,但是,课本一定要熟练。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时候自己感觉都背下来了,但是提笔忘字,所以强调默写列提纲。第二个就是注重真题。真题在一部分还原了真实性的同时,对课本的知识点也有一个简单的删减,把琐碎的知识点排除掉。所以真题不应该做的太晚。我当时就是真题到了十一月底才开始,就导致了刚开始复习课本的时候感觉什么都很重要什么都要看好几眼 恨不得所有的都掌握,浪费了时间不说,效率还不高。大概过完一遍课本之后,就去做真题吧。每年大概会考什么高频考点是什么都整理出来,重点复习一定要掌握,毕竟真题的重复度还是蛮高的。至于其余的杂的琐碎的则是能省就省,不用太去复习那些部分。推荐一个app叫思维导图,可以列出大体框架,打印出来然后自己慢慢默写上其他的分支,我几乎所有的科目都是这么复习的。

三.复试的准备

当你看到分数的时候,一般是分为四种情况的:

1.高出历届分数线20分以上,那么恭喜你。可以全心全意准备复试啦。包括英语口语的准备,一定要有一个流利的自我介绍!我准备了很多英语问题,包括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啊,对本专业有什么看法等等,最后老师就问了我一个英语问题,大家也一样,就是英文和中文自我介绍,要求不一样的内容。再有就是本科涉及的实验课题,最好整理一下,导师们会问的。主动发邮件联系导师。其实就是自信一点,不要冲撞老师,不会的问题千万不要硬答,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的。

2.高出历届分数线小于20分。两手准备吧。一方面是千万不要放弃复试机会,好好准备。另一方面是开始找合适的调剂院校,发邮件联系好导师。调剂一定要提前!由于复旦公布分数是比较早的,所以相比较于有些院校,还是有优势的。

3.过了历年国家线没过院线:一看到分数就开始联系调剂的学校和专业。可以做个筛选,比如地区、专业。要敢于发邮件咨询老师具体情况。4.没过历年国家线:准备二战或者是找工作。考研并不是必须的,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学会适当放松,劳逸结合。学累了或是心烦的时候不要强行看书,这样效率也低,那就出去吃顿好的或是跟好朋友一起打个游戏也可以自己戴上耳机去想去的地方散步啦,就当是犒劳一下前段时间很辛苦的自己。最好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精确到每一天,这样的话每一天都是忙碌而且充实的。

篇5:2018复旦法硕考研人的必读经验

下文是一位17级聚英考研网高分学长潘学长的经验分享,潘学长是考研复旦大学广告学的,旨在能够通过此文帮助到2018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能在考研的路上更有方向感,更快进入专业课复习阶段!

我在暑假断断续续地看一些参考书目,并搜集一些真题,刚开始看书,然后对照着真题觉得真是一头雾水,对一个纯理科背景的人来说,连论述题材料题怎么答都不清楚,当时心情很沮丧。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如果是跨考,接触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刚开始总会遇到这个阶段,这时候就要从基础抓起。

参考书目很重要,一定要反复看,而且一定要看得仔细。我那本《营销管理》看了足有七遍,但是其实我有受历年真题的影响,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新媒体方面,导致对书中很多细节就忽略了,所以考场上拿到卷子的时候就觉得怎么这么非主流。其实不是题目非主流,是自己复习时倾向性太强,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看书千万要仔细,很多细小地方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觉得这种内容怎么可能会考。当然抓住了细微之处,更不要忘了宏观的把握,要对整本书的脉络结构有一个清晰了解,要知道每章大概讲些什么内容,有哪些知识点。其实,《营销管理》这本书结构本身就很清晰,所以好好利用它的目录。而《当代广告学》和《广告管理》两本书有重叠之处,但各有侧重点。复习资料用聚英考研网的《2018复旦大学822广告与公关实务考研复习全书》和《2018复旦大学715营销学考研复习全书》。

《当代广告学》侧重于系统地讲述广告制作的整个过程,包括战略、战术、媒介等,而《广告学》侧重于其中的几个方面,而且旁征博引很多理论研究成果,且对其叙述比较详尽。另外,复旦广告考试专业课的一个特色就是会结合实际,有当年热门话题事件,有让你举出一个例子分析,所以应该养成平时多关注行业动态的习惯,有很多互动营销机构会提供电子杂志订阅,都是关于行业热门事件,优秀案例的分析,建议可以去订阅一下。

最后,为大家整理汇总一下复习时所用到的书:

(1)科特勒《营销管理》

(2)巴茨《广告管理》

(3)居延安《公共关系学》(4)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 《2018复旦大学715营销学考研复习全书》

《2018复旦大学715营销学考研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复旦大学822广告与公关实务考研复习全书》

篇6:南大法硕考研经验

政治我是9月份的时候开始看的,我用的书是教育部主编的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红宝书,任汝芬的序列一也不错。红宝书的特点是比较薄,对知识点的阐述比较权威,缺点是有些地方条理不够清晰。而任汝芬学序列一条理性较好,就是觉得没有红宝书权威,呵呵。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红宝书上都有涉及。大家只要在红宝书和序列一中选择一本好好看,把条理整理清晰,然后做做相应试题,尤其是历年真题。题目不主张做得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针对,要全面。后期市面上有许多预测题,大家要多看看。

专业课包括刑法和民法,我认为这两门课中刑法比较好搞定,刑法包括总则和分则,条理明确。难得应该是民法,内容比较多,比较散。其实对于民法,大家要是把指南看透了就会发现也是有路子的。先是<民法通则>,然后是物权法,然后是债权,再是婚姻收养继承,最后是侵权。对于每一个部分大家再各个击破。要多记忆。

我认为法制史是最难的,主要是在于内容繁杂,理解还有生僻字什么的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大家看了前面的内容之后再看法制史时可能有点疲倦了,而且法制史的题目经常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某个小角落。所以法制史大家要多花些时间。再全面把握每个朝代重要的立法事实的基础上侧重于清末,民国和建国前。

在专业课辅导书方面,我用的是人大的指南,教育部的考试分析,人大的大串讲(这本书非常好,强烈建议大家看),人大的习题集。还有在自认为书看的很好了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一定要多看历年真题,揣摩其思路,这点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关于报考,论坛上有许多这样的帖子,大家可以看看。我报考的是南京大学,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南大是中国综合文理名校,法律方面包括法律硕士培养也很不错。校园古老静谧,非常美丽,学习环境相当好;另一方面学校所在的区位也很好,而且离我的家乡安徽很近。当然中国最好的法学院校在北京。大家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考优秀的学校。

另外,基于现状,不少人对法律硕士心存疑虑。其实法律硕士就是一个学位,一个平台。法律硕士毕业生混得不好的大有人在,找到好工作的也比比皆是。对法律硕士没有信心,其实就是对自己没有自信。环境固然是是很重要的,但是个人努力更加重要,未来是在于自己的造化,所以在读研的三年时间里面,只要我们很用心地学习,充实自己,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是美好的。

篇7:2018清华法硕考研真实情况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我们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介绍清华法硕的贴子。不是n年前写的或者就是非清华的学生,在不了解清华的情况下,误倒性地介绍清华,给很多考清华的同学带来了困惑,即不客观也不负责。

下面是清华的真实情况:

1、清华所有法硕前两年全部都在深圳读,后一年回北京。这是今年的情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直属于清华的,不是分校,是个校区。因为分校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独立的运用体系。清华法硕毕业时拿的学历就是清华大学,培养质量和档次跟本部一模一样。不存在因为你前两年在深圳读而影响就业的情况。

2、关于清华法学的实力,清华不是法学的传统院校,但绝对算是很具实力的法学强校。报清华法硕不仅仅是冲着清华的名气去的,清华法学院实力强劲,而且发展势头很猛。自95年复建法律系99年复建法学院以来,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名列前矛的著名法学院之一。清华把法学院定的目标不是国内一流,而是国际一流。清华法学院每年都有国际班中国法项目。全英文授课。来自各国的海外学子都来清华学习中国法。法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共有专业教师51人,80%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

3、清华法硕学费三年46000人民币,在深圳每月补贴520元,按12月算。扣一下,应该说,清华的学费在北京几所院校中算不贵的了。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4、关于分数:清华法硕前几年分数线确实不高。基本上在国家线上徘徊。这也正是清华老被攻击的很重要的原因。像清华的法学硕士,录取比例是1:30,法学硕士那边就没人敢攻击清华。清华独特的笔试,复试高比例刷人,以及很多学生投机,是清华前几年初试线平平的主要原因。像今年08年清华的初试线就涨到了350,400分以上的人就有十几个,复试还刷了55人,实际上分数多少,大家自己想想。像人大去年才340,远远低于很多学校,你敢说人家不强吗。没有永远的分数,只有永远的实力。

5、关于师资,清华的法学师资队伍一流,在深圳也一样,都是本部的老师飞过去上课的。所以不存在深圳师资不佳的问题。80%以上的教师拥有在海外长期学习和研究的经历。这在中国所有法学院当中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像张明楷、王保树、高其才等中国法学界牛人。

6、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这在每个学校都会有,不仅仅是清华。很多人上学前对自己未来估计过高,结果理想和现实差距很大。其实不管是哪个学校的,提高自己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学校牌子只是锦上添花而以。最后靠的还是自己。读研三年过了司考,好好学习英语。有能力的话再多考些注会口译之类的证书,多实习多锻炼,这些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

7、关于校友资源:很多人说清华的法学界校友不如吉大北大人大之类的多,因此就断定清华在法律行业就不好混不好进。请听我分解:法律行业无非公检法和法务、律所。首先是公检法,现在公检法都是按照公务员考试严格公平地录用,你法律界校友资源多,你就能进公检法了吗。我就没听说过,西南政法毕业的不用考试直接经校友推荐进入法院。而进企业特别是国字号国企、律所、金融机构,清华这种综合性的大学,似乎更具优势。清华校友遍及各行各业,而且大多数都是成功人士,这似乎是其它学校无法与之相比的。

8、关于招聘会。清华每年有大量的招聘宣讲会。在中国所有高校当中是属一属二的。对广大清华学子好处多多。清华这个牌子是个无形资产,名气如日中天。对毕业生好处多多。

9、关于讲座:清华每年的讲座是非常多的,不仅在本部,深圳那边也一样的多。很多同学说什么去了深圳就听不到讲座之类的,好搞笑。其实真有讲座,你会不会去听,有没有时间去听还是问题,我个人觉得,不听也罢。上网下,多的是。一样的。

10关于就业。历年的数据看应该算是非常好的了。现在的法学类专业普遍就业不佳。就业无非就公检法,公务员,国企,私企,金融机构,律所。清华进公检法和公务员,国企的比例还是挺大的。上回好像又看到有贴子说清华进公检法和公务员队伍的很少,不知道这些人都从哪听到的消息。其实我个人认为反映一个学校就业是否有优势不在于进公检法和公务员人数的多少。而是进其它单位的就业质量。现在考公务员都统一进行。你北大清华和人家贵大云大的都是一样的。现在公考都是公平选拔,过不了笔试,再好的学校都没用。所以一个学校考上公务员的数量多只能说这里学生个人水平高。学校因素个人觉得对考公务员帮助不是很大。只是会增加自己的自信而以。但进入其它单位(比如国企,律所,金融机构,大公司等等),除了学生自己的实力之外,有一所好的学校牌子就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11、关于培养模式:在读三年所修的课程算是中国所有法硕高校中最多的了。而且比较严格。比较重视法硕教育,不存在歧视问题。我个人觉得这基本上都是自己心理做怪。自己如果有实力还怕被别人歧视吗。法硕又怎样,不见得法学硕士能牛到哪去。

12、关于复试。很多同学对清华的复试只用两个字形容:变态。其实没大家说的那么严重。笔试可能考的杂了点。所以很多考生有畏惧心理。但是考前系统地准备一下,我相信应该没问题的。今年刷的人挺多的。210进复试,刷了55个。明年如何,我不知道,我也不想预测。当然今年刷人多,不代表明年也多。不要老担心这个。现在最重要的是备考,过初试线。即使初试分不高,只要好好准备复试,350也能考上。今年就有好多350多考上的。

13、关于录取:很公正。不歧视自考生,不歧视普通学校的。只要你有实力老师就会要你。清华每年都有大量的保送生名额。很多都是清华本校的学子,这也反映了清华的实力。

14、关于清华法学的口碑:看过一个贴这样不客观的形容清华:说什么清华的法学算什么二流。写出这话的同学我估计就是闲着没事做,想找人对骂找点乐趣而以。上回一个福州律所的律师,听说偶考上清华法硕,把我夸得。。。

15、关于清华法硕前两年去深圳,这是一个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我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我当初报清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前两年在深圳。本人是南方的,北方总感觉有点远,各个方面不太适应。后来北京复试完回来,突然喜欢上了北京,经常在想其实去北京读还是更好。但是既然现在不能改变了,也只能接受了。况且在深圳读也并不差。那边硬件软件设施都是非常好的。为了清华在深圳委屈两年算什么啊,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把握好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有这么一句话:用最少的悔恨面对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上一篇:打扮自己的锌间200字作文下一篇:致接力赛运动员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