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2024-05-02

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精选8篇)

篇1: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挖掘内涵让文章更有深意

写好作文,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读懂文题的含义,挖掘出其中的内涵,提炼出正确、深刻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陕西中考话题作文“感受生活”,有一篇题为《理想的生活》,获得了满分。这篇作文就以其深刻、精巧的立意而赢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小作者通过两次自己与父亲写“理想的生活”,引出老师两次的评价,最后小作者若有所悟,表达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一深刻的生活哲理。

放飞想象让文章更有创意

现在的中考作文形式比较灵活,大部分已经不再限制文体,同学们发挥的空间很大。就上面提到的话题作文“感受生活”,有一位同学就借用了古希腊神话的外壳,选用“戏剧”这种体裁,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以《天使人间行》为题,借天使巡访人间并一次次被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理解,新颖奇特,富有戏剧性。

巧设题目让文章更加精彩

题好文一半,一个恰当的题目更能增添文章的色彩,也很容易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比如,青海西宁的中考作文《绿色可听》,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角独特,别出心裁。

[盘点立意是作文的“灵魂”]

篇2: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北京娱乐信报-05-23

北京四中网校宋玉冰老师认为:立意是作文的“灵魂”。如何让自己的作文标新立异、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文章的立意。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

展示自己让文章更有个性

没有新奇的立意,作文是很难得高分的。而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表现自

己的个性,正是立意独特的前提。比如20中考安徽题为“我渴望__”半命题作文,本来题材可写的很多,可是一位同学题为《我渴望有个后妈》的作文,真可谓“一鸣惊人”。小作者深知父亲生活的`不易,希望有个后妈能够关心父亲,为父亲分忧。这篇作文充分表达了自己与父亲的深情,而小作者懂事、乖巧、善良的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

挖掘内涵让文章更有深意

写好作文,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读懂文题的含义,挖掘出其中的内涵,提炼出正确、深刻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比如,20陕西中考话题作文“感受生活”,有一篇题为《理想的生活》,获得了满分。这篇作文就以其深刻、精巧的立意而赢得阅卷老师的一致认可。小作者通过两次自己与父亲写“理想的生活”,引出老师两次的评价,最后小作者若有所悟,表达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一深刻的生活哲理。

放飞想象让文章更有创意

现在的中考作文形式比较灵活,大部分已经不再限制文体,同学们发挥的空间很大。就上面提到的话题作文“感受生活”,有一位同学就借用了古希腊神话的外壳,选用“戏剧”这种体裁,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以《天使人间行》为题,借天使巡访人间并一次次被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的理解,新颖奇特,富有戏剧性。

巧设题目让文章更加精彩

篇3: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一、立意是什么

评价文章可以有许多尺度, 但决定文章质量高低、影响好坏的, 主要是立意。好的立意, 能给文章以灵魂, 使文章活起来, 从而富有感人的魅力。立意, 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 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立意讲究的是新颖和深刻。老生常谈, 人云亦云, 就会使读者生厌。立意要一以贯之, 防止节外生枝蔓延开去;要和情结合起来, 使文意更加鲜明。

二、立意的内容

既然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概念、来源, 那么, 记叙文中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立意呢?一般来说, 有四点:

首先要符合当今的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要提倡以人为本、幸福和谐、诚信、爱岗敬业、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等等。

其次是表达个人情感。如心旷神怡、大惊失色、百感交集、诚信、惋惜、爱戴、批判、赞美等等。

第三是思考生活内涵的。这个主要是针对个人或某件事的感悟与启迪。

第四是表达追求个性的。这个主要是要表达个人独一无二的见解。

特别要注意的是立意不要盲目跟风, 无论是什么题材的文章, 在选择立意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选自己平时熟悉的且训练过的内容, 从小处入手。切忌心血来潮写一些陌生的东西, 勉为其难, 这样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三、要确定立意的注意点

(1) 准确。这是立意之本。准确是指文章的立题能够切合话题, 或是与话题有一定的关联性。切题才是准确, 否则, 主题再好, 也是枉然。此外, 还要注意立意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 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当然也有“技术”问题, 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

(2) 立意要深。在写文章时要透过观察, 直奔本质, 并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 以及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最近发生的或者别人不常用的, 以及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 充分反映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貌, 给读者以新鲜感和时代感。

(3) 立意要新。新就是新颖, 不同于通俗。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中开发思路, 让学生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须教自我胸中出, 切忌随人脚后行”, 新的立意会给人新的感觉, 使读者精神为之一振。如果一篇文章读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犹如盛夏中的一丝凉风, 让人为之一爽, 那么这种感觉就会使你的文章脱颖而出, 鹤立鸡群, 冲出雷同的黑暗胡同, 达到一个全新的境地。那么, 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地呢?

(4) 立意要真, 即“说真话”“诉真情”。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观察, 多思考, 观察什么呢?笔者认为, 要观察平常生活中平常人的情感, 想常人之情, 想想一个普通家庭的喜怒哀乐, 想想学校中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事情等。这些都是平时的观察和积累, 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我们可以自己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 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 合理虚构。但切记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 虚构要来源于生活, 要符合生活逻辑, 这样才是合乎情理。

四、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考试作文, 在经过审题及把握题目的范围、内容和重点之后, 就要展开联想去搜寻材料, 也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 选择要写的人和事。作为考生, 就应将自己头脑中储备的材料, 尽可能通过联想罗列出来, 然后再对不同材料立意, 进行纵向、横向比较, 辨出优劣, 做出取舍, 从而选出文章的最佳立意来。

当然, 对于选定的同一则材料, 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同, 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立意, 这就要求我们, 透过材料的表面, 对于蕴含在材料中的深层意义进行剖析, 从而提炼出新的观点。

知道了记叙文立意的内容及注意点后, 还不能全面把握,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再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 大中取小法。可以写老师的追求, 甚至一名普通环卫工人的追求。总之, 各种人物的追求都可以作为我们写的目标。

第二, 瞬间升华法。如《机会》《勇气》《考场》《位置》这样的文章, 就可以记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 从而悟出人生的哲理。

篇4:健康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关键词 健康 立意 文章 灵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080-02

古人书法绘画讲究“意在笔先”,并言“定则也”,可见立意对于书画的成败多么重要。事实上,写文章也是如此,只有立意高雅,立意健康,才能产生不朽之作。

一、立意高远

1.求真,打动人

针对现实学生作文存在假、大、空的问题,我们老师十分渴望看到真实的文章;但迫于应试的需求,老师又一味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卷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更偏爱真实的生活化的学生习作。

例如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获得者浙江诸暨的三年级学生郦思哲小朋友的作文,虽然只有短短的107个字,但却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作文的题目是《妈妈回来了》,现摘录全文如下:“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正如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秀明教授说的,“这样的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孩子的童心是最宝贵的。”

2.求善,感动人

立意要善即文章的主旨要符合普世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传递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精神;渗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相谐和的理念。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性善的张扬和升华,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中考、高考中立意不好的文章很容易被打低分,无论你写得多好。

学生是天使。但天使有时却在现实污染中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个性张扬,却缺乏正确价值判断的内容。那么就要及时纠正这种认识的偏差。例如《杀青蛙》这道题目,假如学生把文章的侧重点放在描写杀青蛙的血腥场面,然后小作者看见了却无动于衷,最后还高兴地与家人品尝这道“青蛙大餐”,这样的文章不可取,这样的作文在考试时更不会取得理想的分数。这就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当今考场作文的几大禁区:偏激抨击时政,宣泄个人私情,渲染恐怖暴力,传播封建迷信等等。

3.求美,感染人

字里行间都要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比如在写事的文章开头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故事情节的方法,就是一种凸显“美”的途径。例如一位学生写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之后双方互相谅解的故事。在开头小作者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校园的西墙边有一墙葱绿的爬山虎。那葱郁的绿色使得夏日的炎热顿时减去了一半,阳光照射在上面,仿佛也变成绿色的,仿佛无数的小精灵在上面跳跃,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见证了我的一段友谊,所以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最后作者又以景照应开头“这时,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整面墙,墙上的那一片爬山虎,绿得格外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我的心田上……”这样情景交融,给人无限的美感。

4.求新,吸引人

正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平常真实的事情如何写出新意,这就要动点脑筋了。例如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大家都习惯往人物的优秀品质上思考。但正是众心所向,所以推动了作文鲜活的生命力。比如可以写身边有趣的人物,如:爱说俏皮话的同桌、赶时髦的爷爷、闷葫芦李三等等。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是相同的。

二、进行立意辨析训练

1.让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写作主题

在水族大家庭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螃蟹是横着走路,河虾是倒着走路。这下非议就来了。身体矫健的银鱼大声嘲笑:“螃蟹真笨,横着走路遇到障碍物不就过不去了吗?”章鱼也上前接过话来:“河虾更蠢,向前走多顺啊。可它偏偏倒着走,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吗?”螃蟹、河虾并不理会,只是浅浅一笑,生活得依旧自在。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炼出不同的主题:A.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B.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与其复制别人的成功,不如闯出自己的成功之路。C.个性是你最有价值的地方,要珍视自己的个性。

2.根据生活事件,评价不同立意

课间休息,李丽不小心把张强的白衬衣甩上了黑色墨水,李丽连连道歉,可张强还是不依不饶,非要以牙还牙,在李丽的衣服上甩上墨水。

而以下五位同学分别把它写进了自己的作文,但立意各不相同:同学甲,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之间相处要学会包容、宽容;同学乙,有理还须有“礼”;同学丙,做事不小心,可能惹出大麻烦;同学丁,不懂得珍惜友情,友情必将离你而去;同学戊,要让李丽知道什么叫自作自受,自己的失误,自己要付出代价。

其实,他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同时,这些立意都充分地体现了不同作者的不同个性,很难说孰是孰非。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眼界,打开了学生思路,还培养了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篇5:记叙文的立意与选1

学习目标

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例文赏析

成长在“欺骗”中

我不是个喜欢说谎的人,我周围的人也不是一群爱撒谎的人,但我的身边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谎言”和“欺骗”。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动画城栏目还在流行放动画片《蓝精灵》的时候,我亲爱的爷爷离开了人世。那个疼我、爱我、无微不至地呵护我的爷爷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可是我没有哭,因为妈妈告诉我,爷爷为了让我开心,不再哭鼻子变成了蓝精灵。蓝精灵是一种鬼娃娃,它没有肉体,只有淡蓝色的魂魄,它会守在它爱的人身边,为他驱除所有黑暗。

所以,虽然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但我深信他时刻在我身边,只是以一种我不了解的方式存在。当我害怕、胆怯、受伤的时候,他会用精灵特有魔法来帮助我,引我走出困境。于是,我也变得坚强勇敢。

很多年后,当我能够用“死亡”这个词释义造句的时候。我识破了妈妈的“谎言”。很奇怪,我并没有为妈妈的欺骗而恼怒,反而有些微微的感动。

记不得是在多大的时候,听邻居小哥哥告诉我故意打破盘子然后主动承认错误会得到家长的表扬。于是,我在他的怂恿下当着爸爸的面打碎了他心爱的杯子,然后走过去无辜且期待地对他说:“爸爸,杯子是我打碎了。”接着,我看到爸爸黑成一片的脸犹如隔壁奶奶打孙子用的火钳头。后来结果可想而知,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当我哭天喊地的在爸爸手中挣扎时,我明自我被骗了,邻居哥哥分明是故意整我的。可我那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言放弃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欺骗”中练成的。

生活中欺骗有很多:父母为了让你多吃你喜欢的菜而不动一筷子,还对你说因为他们不喜欢吃;把同学的手不小心划伤了,他为了你不至于太愧疚难过,告诉你一点儿也不痛;恶作剧的人一脸严肃地告诉你老师找,等你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时,才发现根本没那回事;有人告诉你数学考试不及格,害你伤心流泪一整天,结果得知卷子根本没改出来……

在这个充满各种各样“欺骗”的世界里。我一点点成长,一路跌跌撞撞,像是沿着海啸漫步。

但我庆幸,我不仅没有乱了步伐,反而越走越稳。

成长在“欺骗”里。

善意的欺骗净化我的心灵,升华我的人格。

恶意的欺骗将我从温室娇柔的花骨朵儿蜕成山冈坚强的向日葵,迎着灿烂的阳光,追求美丽的梦想。

认真读作文,思考回答问题

1、在文中找出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题?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一下,文中选用的材料?

3、你认为文中的主题、选材内容有那些可取之处?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

1、何谓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何谓选材? 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不能切合题意,不管它如何精彩,它始终是文不对题。

3、两者关系: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三、品析下列作文立意与选材的优劣 A、在这里,我很痛苦 材料:在这里我得老早起床,作业堆集,老师严厉,饭菜难吃 立意:在学校里我太痛苦了 B、在这里,我很幸福 材料:我生病了老师送我去医院并守护我,同学帮我做值日,帮我补习功课。立意:在温暖的班集体中,我感到很幸福 C、在这里,我很自信 材料:在演讲赛中,我克服胆怯心理,终于战胜了自己,取得了好名次。立意:在演讲赛的舞台上,我信心十足,自信满满。D、在这里,我很充实 材料:每天早上的必修课叠被子,一番忙碌,有模有样,早自习把英语背得昏天暗地,快捷的“用膳”,课堂上积极参入小组学习,时而争鸣、时而聆听,把密集的作业,一一解决掉,忙里偷闲瞅一眼心爱的课外书。立意:在这里我积极向上,我收获,我充实,不负光阴,不负年华。E、在这里,我很惬意 材料:走出校园,放松心情,登上山顶,我看云卷云舒,野花烂漫,我听虫鸣鸟叫„„ 立意:在这悠然的境地,我放心情,陶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惬意自得,美在其中。活动提示:(1)小组交流(2)自由发言评价(3)总结明确:

四、实战演练 根据你的心得体会,为下面的作文题目确定立意,准备材料。

1、心湖上有微风拂过

2、变化 材料:立意:活动提示:(1)独立思考酝酿动笔(2)小组交流评析(3)推荐展示(4)集体评析

五、课堂小结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立意的要求:①要正确②集中明确③要新颖④要深刻 材料的要求:①切合中心(准)②富有新意(新)③真情实感(真)④小事入笔(小)

2、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好作文立意选材的要求: ①立意、选材要正确。

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要偏颇、片面的认识事物,只看到人生、家庭、学校、社会的阴暗面,导致在作文立意上流露出消极颓废、不正确不健康的思想。②立意选材要集中明确。

多方面立意,导致出现了多个中心,而多个中心等于立意不明确。所谓立意选材要集中明确,就是聚焦主题,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所选材料都要为主题服务,要切合主题,与主题无关联的语言材

料都是多余、都是赘言。③、立意、选材要真

直情实感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立意真挚、选材真实的作文方能触人心弦。技法导航:

A:在记叙类文章中写好“感动点”。

感动点并非一定是揪心的痛、血腥的祸、悲惨的死,而重在富含“情味”;矫揉做作、夸张失实的情节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也许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能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我的母亲》《背影》,B:进行合理地想象虚构。

若胸无真料,又要写真情,不妨借助联想和想像进行合理虚构:

a自己经历过某件事,当时观察不细致,或时间久了记不清,可以根据回忆的大概情况,想像其中的细节并加以描绘,适当放大最富情味的那一部分,力求“真实的再现”;

b可以把自己经历过的若干件事进行合理改造,将它们编织到一起来写; c可以把发生在几个人身上的事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写;

d可以添加合情合理的环境、景物描写,渲染情感气氛,烘托人物和事件。④立意、选材要新颖。

立意、选材要新,就是要求写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真切的感受,但同时要切忌狭隘,走出小我。一般地说,新颖的立意要求既与众不同又顺理成章,既见解独辟蹊径又能自圆其说。新,不等于古怪、叛逆、荒诞、离奇,即便求新反常也要“反常而合道,反常而合本,反常而合情,反常而合理。技法导航:

A渗透时代的新观念。B选用出彩的新材料。C体验生活的新感触。D发散思维的新视角。⑤立意要深刻

“深刻”的反义是“肤浅”。立意肤浅的文章一般有两类通病:(1)缺乏深入地探究,见解浮于表面,人云亦云,拾人牙慧。

(2)立意上低幼化,表达上不成熟。有的文章不够深刻,不仅仅表现在立意上,还表现在其他各个方面。如有的学生作文在选材上很不“成熟”,下笔千言,全是小学时候、童年生活。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题思想的表现。技法导航:

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从多方面的意义中寻求最根本、最动人、最深刻、最抓读者心的那一面,以此自诫自勉或启迪他人。

四、实战演练

根据你的学习体会,为下面的作文题目确定立意,准备材料。

A、我永远的记忆B、心湖上有微风拂过C、变化

材料:立意:活动提示:(1)独立思考酝酿(2)小组交流评析(3)推荐展示(4)集体评析(5)创意分亨

五、例文赏析

成长在“欺骗”中

我不是个喜欢说谎的人,我周围的人也不是一群爱撒谎的人,但我的身边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谎言”和“欺骗”。

很久很久以前,久到动画城栏目还在流行放动画片《蓝精灵》的时候,我亲爱的爷爷离开了人世。那个疼我、爱我、无微不至地呵护我的爷爷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可是我没有哭,因为妈妈告诉我,爷爷为了让我开心,不再哭鼻子变成了蓝精灵。蓝精灵是一种鬼娃娃,它没有肉体,只有淡蓝色的魂魄,它会守在它爱的人身边,为他驱除所有黑暗。

所以,虽然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但我深信他时刻在我身边,只是以一种我不了解的方式存在。当我害怕、胆怯、受伤的时候,他会用精灵特有魔法来帮助我,引我走出困境。于是,我也变得坚强勇敢。

很多年后,当我能够用“死亡”这个词释义造句的时候。我识破了妈妈的“谎言”。很奇怪,我并没有为妈妈的欺骗而恼怒,反而有些微微的感动。

记不得是在多大的时候,听邻居小哥哥告诉我故意打破盘子然后主动承认错误会得到家长的表扬。病重时也不忘把好吃的留给我,处处为我着想,不过更觉得自己实在不该。

奶奶始终没能熬过那个冬天,还记得那是冬

天的第一场雪,雪花无情的飘落着,北风呼啸,像是在吹着悲哀的号角,整个天空都在默默的哭泣。想着再也见不到奶奶了,想到再也听不到她讲的那些饱含深情的故事了,想着她对我的好,为什么就这样离开我了呢?于是,我又放声大哭起来,开始恨这第一场雪了,好像是她带走了我的奶奶。正如奶奶从这第一场雪中走来,笑着接我,而今却在这第一场雪中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茫茫的大雪中,我恨雪,它飘散的满是我的忧愁和哀伤。

于是,我在他的怂恿下当着爸爸的面打碎了他心爱的杯子,然后走过去无辜且期待地对他说:“爸爸,杯子是我打碎了。”接着,我看到爸爸黑成一片的脸犹如隔壁奶奶打孙子用的火钳头。后来结果可想而知,我被狠狠地揍了一顿。

当我哭天喊地的在爸爸手中挣扎时,我明自我被骗了,邻居哥哥分明是故意整我的。可我那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不言放弃的性格就是在这种“欺骗”中练成的。

生活中欺骗有很多:父母为了让你多吃你喜欢的菜而不动一筷子,还对你说因为他们不喜欢吃;把同学的手不小心划伤了,他为了你不至于太愧疚难过,告诉你一点儿也不痛;恶作剧的人一脸严肃地告诉你老师找,等你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时,才发现根本没那回事;有人告诉你数学考试不及格,害你伤心流泪一整天,结果得知卷子根本没改出来……

在这个充满各种各样“欺骗”的世界里。我一点点成长,一路跌跌撞撞,像是沿着海啸漫步。但我庆幸,我不仅没有乱了步伐,反而越走越稳。成长在“欺骗”里。

善意的欺骗净化我的心灵,升华我的人格。

恶意的欺骗将我从温室娇柔的花骨朵儿蜕成山冈坚强的向日葵,迎着灿烂的阳光,追求美丽的梦想。

有雪飘落

下雪了,晶莹的雪花随风飘舞,轻轻的落在我的肩头,手上渐渐化作一滴水珠,却融化不了我心中的那块冰,就像这飘落的雪花一样,纷乱而愁苦。

在我记忆中,奶奶是那样慈爱,那样的和蔼,却又急匆匆地走了,丢下了我!那是我才有记忆的时候,爸爸妈妈都要走远门,于是便将我交给奶奶照顾。那天奶奶来接我去她家时,正迎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远远的望见她从雪中走来,早已记不得她的容颜,只记得那时她的银发上落满雪花,鼻子红红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一副滑稽的样子,这便是我对她样子的大体印象了。我兴冲冲地跟她去了,终于到她家了,哪知一进院子,一只黑白大狗窜了出来,“汪汪……”冲着我大叫,吓得我哭的昏天黑地,奶奶连忙跑了过来,大声喝道:“笨狗,自家人。”那狗便识趣地退了下去,我却还在哇哇大哭。奶奶心疼的抱起我:“哦!没事了,别哭了,那狗已经被我赶跑了!好了,好了……我哪里肯听,反而经她一哄,哭的更大声了。突然,嘴里被喂了什么东西,一抿,甜丝丝的,渐渐小声抽噎,最后终于不哭了,奶奶也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于是,奶奶的“英雄”形象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亲爱的奶奶!

那雪天里,奶奶就抱着我坐在火炉旁,给我讲他和爷爷的故事,讲爷爷当民兵时怎么怎么样啊,讲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多么多么苦啊,讲我的爸爸怎么怎么样啊!可我却什么都不懂。奶奶说着说着,我便睡着了,就好像他在唱催眠曲一样。不过,有时,我虽然听不懂,但常常为奶奶的神态动容,有时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或哈哈大笑,弄得我也时悲时喜。啊!情感多么细腻的奶奶啊!

天气又渐渐冷了下来,又一个冬天来了,但奶奶却病重了,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好多亲人都来看望她,就免不了慰问品,一大堆我平时垂涎的美味,但父母却不让我碰一下,我那时还太小,只想到吃。当大家都走了后,我变偷偷的溜进来,眼巴巴的望着那些吃的,奶奶慈爱的望着我,用 微弱的声音说道:“想吃你就吃吧。”于是我便肆无忌惮的吃了起来。现在想来,奶奶多么爱我,即使在每当我看到雪花飘落,一种莫名的忧愁顿生心头。茫茫雪天里,奶奶远的向我招手,向我微笑……

心湖上有微风拂过

街上的柳树病怏怏的,那些曾经招展的枝条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毒辣的太阳火上浇油,只差把这个夏天点燃。整个小城就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没有一丝的风。

走在大街上,我努力的寻求着阴凉的庇护,却无处逃遁。冰镇水,大口、大口的灌下去,仍抑不住心头的躁热。大粒大粒的的汗珠还是一个劲的从脸颊上往下趟,拭汗的纸巾已被浸透的体无完肤。真是没辙,“该死的天气,早知道就不出门了!”我在心里愤愤道。

此时的我已经不得半点的负重,攥着底朝天的泉水瓶子,我恨不得把它虐待至死,它已经被我扭曲的颜面尽失,还有那些与我有过体肤之亲的纸巾,都让我厌烦起来,真想快速的把它们解决掉,以解我“心头之恨”。四周瞅瞅,一时还真找不到它们的“归宿之地”。不远处,树底下,几位环卫工人,似乎也有意无意的瞅着我,还有那宣传创卫的巨幅广告,铺天盖地直逼你的眼,让人心生敬畏。说实在的,还真不忍心让它们“暴尸野外”,但是我真是不想再附带着这些“累赘”前行。

不由得让我再向前走去,突然我的眼前一亮,总算给自己找到一个合情、解脱的理由了,只见不远处的旮旯里,不知道被谁,已杂七杂八的扔下了也许垃圾。总该怪不得我吧,至少我不是首犯,我一下子气壮起来。不再犹豫,走向前,一个潇洒的抛洒,手中的包袱总算卸 下了。

“唉……”,一声沉重的叹息,蓦地在我的身后冒了出来。心里一紧,回头,不知何时一位环卫工人已不动声色的出现在我面前。一时间,只觉着脸,被心底窜上的羞愧烧的绯红。

我尴尬的不能自已,怔怔的立在那里,不知所措起来。我在等待絮叨或是训诫,现在可是创卫的要紧关头,还自以为是常常以“文明人”自诩……

她似乎看出我的窘迫,想要说什么,终是没有再言语。只见一抹宽容的笑意从她脸上升腾起来,也如同一弘清泉从我心头流过。我那颗悬着的心,轻松了几分。我感激的看了看她,赶紧动手帮忙拾检,以弥补我的“罪过”。她望了望我,那宽厚的笑容又一次从她那淳朴的脸庞上漫出,“忙你的去吧,没事小伙子,还是由我来吧!”我终是坚持帮忙清理,一番劳作,地面重新变的洁净起来。“谢谢你,走吧!”她冲我笑了笑。是她宽容和厚道消解着我的“恶小”,此时,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篇6:记叙文立意指导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而这主题就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

主题与文章的优劣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制约了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如把握不助主题,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使人不知所云。

立意有以下的几点要求:

一. 题必须正确 作者写文章时应用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分析周围发生的事情,的出的结论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记叙文就要通过作者来反映客观生活实际,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如《课余趣事》就是通过对课余丰富多彩而有趣的描述,来表现课内外完整的健康的学生生活。

二. 立意必须集中 法国著名学者狄德罗:“作品必须简单明了。因此,不需要加以任何闲散的形象,无谓的点缀。主题只应是一个”。说的就是主题必须集中。所谓集中就是指确定的中心要十分明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见高低各不同”是说从不同得角度、不同地点看庐山,会有不同形象的感受。一种生活现象也是如此,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就可提炼出不同的主题。如《运动场上》可提炼出:从人们讲文明、讲道德的,人们相互帮助,可提炼出赞颂新风尚的的主题;运动员在赛前刻苦锻炼,不怕苦、不怕累,终于摘得冠军,这可提炼出赞颂顽强的拼搏精神。赛场上各班都在为自己的班级呐喊助威,这可提炼出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助精神。

训练题目:《街上见闻》《这堂课》你可提炼出哪些主题?

三. 主题要深刻 鲁迅:“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没有意思的故事便填成一篇。“开掘要深”指的就是文章的主题要深。深刻,不是表面文章。如第二册课文《散步》,写一家三代之间的真挚、深沉的爱,借“散步”这日常常见的事,有浅入深,由尊老爱幼深化到人生责任。“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使得本文平中见奇。

为〈〈最美的人〉〉设计主题

四. 主题必须鲜明 鲜明,指的是确立的中心不遮不掩,不似是而非,爱憎分明。这种鲜明与否取决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褒贬态度,比如要写“我敬佩的一位老师”就要直截了当的写出这位老师那些地方值得你敬佩,对你有什么影响,千万别含糊其辞的让人去猜。

五. 主题必须新颖 主题新颖指的是确定的中心有时代气息、独创性。或后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或是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或是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等。新颖可指角度新鲜,我们可在老话题中通过换角度使主题标新立异。还可在内容上标新立异。如我常写爸爸是我的老师,但有同学写我给爸爸当老师,这就使主题变的新颖。

如何使你的主题标新立异,常见的立意法有:

一. 独辟蹊径法 改变传统的习惯的写作视觉,单独开辟出一条新途径,使文章的内容产生一种超凡脱俗新意,这就是独辟蹊径法。它有两种形式:一是扩展式,就是在通常立意上加以扩展,老中求新,是一种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二是反常式,也就是与传统的立意对立,正中见反,异中求反,是一种逆向思维的结果。

训练题目《我发现他的美》

命题: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动人的小镜头,让你难忘,使你感动,是展开这样的小镜头,并揭示其意义。《一次素质测验》

二. 小中见大法 “一滴水可折射整个世界”一件看来简单平凡不起眼的小事,实则蕴涵深刻的道理,很有意义。从小事、小物中确立中心、主旨,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些细小的事物,包括那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发展情节,表达主题的细节在内,有时看似微小,去给人深刻印象。如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看似平淡,如果放在铁定的环境中,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会产生不寻常的意义。如何将平凡的小事产生不寻常呢?即平中见奇。(1)把平凡小事与重大意义结合起来。不要就事论事去写平凡小事,而要将平凡的事放在生活矛盾中去写,并联想到名人伟人怎样重视平凡小事的,干好平凡小事对个人品德的成长、集体事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例如,关门窗这件事,如孤立去写,就会“平中见平”,如果对比去写或放在爱护集体财产,也就出新意。(2)平凡的生活与时代热点、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写。今年建党80周年,人们纷纷为当作贡献。

训练题目《我帮妈妈做家务》

《一件小事》《微笑》

三. 探幽显微法 (深入开掘)挖掘到生活的最深处,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而确立最有思想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主题,这就是探幽显微法

训练题目:1欢笑引起的联想

2春天里的故事

3我家的喜事

主题在文中的具体体现:

四. 突出题眼法 题目中的关键性的词语,有些文章的标题就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而题眼就是中心思想的聚焦点,作文时突出题眼就是抓住了中心的关键。

五. 首句标目 首句就是作文的开头,“标”是标明,“目”是题目。首句标目就是平时说的开头点题,入手扣题。这样做不宜跑题。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劈头第一句便点题,有的在第一自然段的末尾点题,有的是将原句原封不动的重复,有的则是取题目词语的意思,而又另换表达方式。

六. 卒章显志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之为之义也。”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尾点题。往往能够把中心思想表现的显豁,突出能给人流下深刻的印象。方法很多,如题目就是中心思想的,便再扣题;有的在结尾处将中心思想升华一步;有的直截了当的揭示中心思想,有的含蓄的暗示中心思想。

[记叙文立意指导]

篇7:细节描写,记叙文的灵魂

江苏省上冈中学

第二作 细节描写——记叙文的灵魂

教学目的1,总结上一作之得失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3,“人生感悟”类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教学设想

三课时

教师讲评与指导一课时;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审题一课时;学生构思、作文一课时;今后的作文也是基本这样安排

教学内容

一,习作讲评

对照老师所讲,思考你的作文为什么得了低分?

A书写太差,或错字连篇 B字数不足

C光写“读书”没有写“我” D记叙文平淡如水,无感想

E议论文泛泛而谈,无实例,无层次 F文体不明

别人优胜作文摘录

二,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受众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在阅览室里》。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门插上。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作业也写不好。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凭风吹得满屋尘土。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它增大了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不用再插门,门也不会轻易地被风吹开了。作者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道:“一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这样就更加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三,细节描写可以是对一种特定情节下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其成功之例不胜枚举(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各举一两个例子)。细节描写往往会使记叙文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会让你的作文别开生面,请大家多品味后面的高考例文,想想高分作文离自已有多远。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下面的文章是介绍细节描写的知识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作者 佚名

语文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看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中的空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木刻似的脸;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气;冯幺爸被曹支书逼得在一处房檐下蹲着,眼睛直愣愣地,抱着双手,耳鬓有一股细细的汗水,顺着又方又宽的脸淌下来的神情。真是历历在目,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

基于此在作文时我要求学生从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入手,打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的缺口。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在丰富文章内容和深化主题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进行有意识的写作训练。这样学生感觉写作训练变得真实而有的放矢。当然,选择进行细节描写的事物应具备一定条件。

首先,所选事物要能引起读者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如《药》中有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坟上草根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黄土,煞是难看。“镜头上摇”,在那尖圆的坟顶,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这使人联想到,夏瑜作为一个革命者并不孤寂,他还有生前志同道合的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为他送花。我们眼前仿佛有一束革命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又如岑参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也是描写景物的一个“特写镜头”。雪地上曲曲折折的马蹄印,使读者想到客人分别时一步三停,左右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的凄凉场面。还可以想象到作者因为思念朋友而呆呆地伫立于风雪之中,凝望着雪地上朋友走后留下的串串马蹄印的情形。

其次,所选事物要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因为无声是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到极点的表现,此时的细节描写最能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让读者安下心来,沉醉其中,产生共鸣,为想象留下纵横驰骋的广阔时空。《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组细节描写: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张静淑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此处,作者只描写了子弹的出入部位和一只手枪,却表现了反动政府的官兵们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场景。这样写,比正面描述喊杀震天的全景更令人回味。还有《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就是“别有忧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生动表现,这远比描写一声声地唉声叹气,断肠哭诉更具表达效果。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在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这个细节怎么去设计﹖当然方法很多,但我觉得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性。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

四,例文

《棋王》中的场面描写

A众人都轰动了,拥着往棋场走去。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一个傻子呆呆地在街中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傻子就依了墙根儿唱。四五条狗窜来窜去,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汪汪叫着。

B人是越来越多。后来的人拼命往前挤,挤不进去,就抓住人打听,以为是杀人的告示。妇女们也抱着孩子们,远远围成一片。又有许多人支了自行车,站在后架上伸脖子看,人群一挤,连着倒,喊成一团。半大的孩子们钻来钻去,被大人们用腿拱出去。数千人闹闹嚷嚷,街上像半空响着闷雷。

《棋王》中的细节描写

他把碗高高地平端着,水纹丝儿不动。他看着碗边儿,回报了棋步,就把碗缓缓凑到嘴边儿。这时下一个局号又报了棋步,他把嘴定在碗边儿,半晌,回报了棋步,才咽一口水下去,“咕”的一声儿,声音大得可怕,眼里有了泪花。他把碗递过来,眼睛望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里面游动,嘴角儿缓缓流下一滴水,把下巴和脖子上的土冲开一道沟儿。我又把碗递过去,他竖起手掌止住我,回到他的世界里去了。

网文片断

A邵伯伯燃起第二枝烟,意态悠然地朝天花板吐烟,一缕缕,一圈圈的,没一会,沙发这一角,都是烟雾,劈头劈面地盖下来,罩了我跟幺哥一身。

B逢年过节,爸爸总要在客厅挂上画,无非是小幅的山水人物,节过完了,就收起来。这一幅中堂,一直存放在抽屉里,怕也有十多年了,这次还是第一次露面。他饭也不吃,就挂起画来:先把靠门的一边墙壁下的小几移开,人颤巍巍地站在木椅上,两手举着画,要挂到墙上去。二姊看不过眼,过来把椅子固定着,让他从容地挂好。中堂是一幅泼墨牡丹,上题“富贵花开”;画的篇幅很大,挂在墙壁的正中,占去了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原来并不算宽广的客厅不成比例,牡丹浓匀的墨色及璀璨的姿态也与已失去光泽的家具很不相衬。爸爸亮起黄昏的灯,站在一角,细细端睨着盛开的花,他只看到壁上有画,没看到其他。

C傍晚时分,凌姐从容地随哥哥走进客厅。跟爸妈一一打招呼,轮到我时,等不着哥哥开口,就先浅笑着向我伸出手,清晰简短地报上自己的名字,我别扭地接过她的手,却忘了也学她,自己报上名字。到厨房端茶时,我在玻璃碗柜前暗暗照了好几照,心里却想着凌姐不寻常的蜜棕色皮肤,„„

D妈妈轻叹了一口气,放下削着的苹果,过去扶他进房间里去了。我一口咬着还系着皮的苹果,凌姐娇俏的女高音尖刺刺的,我把电视的声响,提到平时的两倍。正读着洗衣粉的广告,我觉得很好,眼睛就再没有离开过电视。

E去年底,我二十岁生辰,爸爸起的哄,说幺女儿成年,要稍有表示,把姊夫姊姊都召了回来庆祝生辰。妈妈炒了两大盘热腾腾的寿面,左等右等,就是等不着幺哥及凌姐,二姊夫饿得发昏,等不住就开动了。我自己还没有动筷,先搁开一小盘,放进厨柜里,留给幺哥。吃过面,大姊夫兴头来了,破着喉咙带头唱起歌来,几个人堆着头,对着一本破破烂烂的歌谱。我拉开嗓门唱,唱完一首,眼睛就看小挂钟及大门一次。他们走后,我把留给幺哥的一块厚蛋糕,搁在小碟子里,搬到厨房。厨柜里,炒面已冷,铺面的油凝着白白的一层霜。我把面及蛋糕一股脑儿搬进冰箱里,甩着手,大力的关着冰箱的门。躺在床上,眼睛闭着,脑子却象上足了发条,一刻都停不下来,想幺哥怎可能忘了我的生日。小时候过年,换新日历,幺哥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各人生日的几页摺角,怕日子溜过了,会忘记,他自己和我的会一摺再摺,以示隆重。

F他才走,我就迫不及待地扯开包装纸:是一套画笔,我想了很久的。盒子的下端并签着幺哥及凌姐的英文名字。我右挑左拣,选了一枝最刺眼的青绿色,解开笔套,开始端端正正,一笔连一笔地涂抹,直至把凌姐的名字完全埋掉为止。

网文片断2

仓房里堆放着犁粑锄头一类的农具,齐齐整整倚在土墙上,就像一排人的形状。那股铁锈味就是从它们身上散出来的。这是我家的仓房,一个幽暗的深不可测的空间。老奶奶的纺车依旧吊在半空中,轱辘与叶片四周结起了细细的蛛网。演义把那架纺车看成一只巨大的蜘蛛,蜘蛛永恒地俯瞰着人的头顶。随着窗户纸上的阳光渐渐淡薄,一切杂物农具都黯淡下去,只剩下模糊的轮廓,你看上去就像一排人的形状。天快黑了。演义的饥饿感再次袭来他朝门边跑去,拚命把木扉门推推推,他听见两把大锁撞击了一下,门被爹锁得死死的,推不开。“放我出去。我不偷馍馍吃了!”

网文片断3

小鸡跟真正的春天一起来,气候也暖和了,花也开了。而小鸭子接着就带来了夏天。画“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往往画出黄毛小鸭。这是很自然的,然而季节上不大对。桃花开的时候小鸭还没有出来。小鸡小鸭都放在浅扁的竹笼里卖。一路走,一路啾啾地叫,好玩极了。小鸡小鸭都很可爱。小鸡娇弱伶仃,小鸭傻气而固执。看它们在竹笼里挨挨挤挤,窜窜跳跳,令人感到生命的欢悦。捉在手里,那点轻微的挣扎搔挠,使人心中怦怦然,胸口痒痒的。

04高考作文一(心理描写骗了高分未必全是侥幸)

最后的四十五分钟

“还有四十五分钟就要交卷了”,我心里默念着,手心里冒出了细微的汗。很快,我的手上都可以滴出水来了,我的心不由自主地加速了跳动的频率„„

马上就要交卷,我的作文仍一个字没动。都怪我太失算了,前面的基础知识题就花了我90分钟,当我看到手表指针指向10:30时,我大叫不好,差点喊出来让监考老师听到了。到那时,我就不用担心作文写不完了,因为我肯定已经被逐出了考场。

再看看作文题,这位为作文命题的智者,我真该谢谢他(她),这个时候我就是再怎么灵动也想不出怎么写“水的灵动”啊。换一个吧!乖乖!“山的沉稳”。我都紧张成这样了,他(她)还想让我写沉稳。我的心又是一阵狂跳„„

五分钟后,我的心出奇的静下来了。紧张,是没有用的,那玩意不能让我写出一篇作文来。我得仔细地构思一下,以山的沉稳的心态。嗯!一个绝妙的念头(至少我认为是绝妙的)在我脑海中一纵即逝,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水的灵动”。

嘻嘻!我狡黠地一笑,继续构思起本人的“大作”来。无意中扭头一看,天哪!就剩四十分钟了,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我可是苦读了十一年啊!可不能让一篇作文把我即将到手的正果给毁了。

我继续静下心构思起来„„

嗯„„差不多了,还有半个小时,估计够写,美中不足的是,得为我的“大作”起个名字。一个平凡无比但又非常实际的题目呈现脑中,我一激动就写了上去。

我的心终于完全静了下来。哈哈,看来我也是具有“山的沉稳”这一个性的嘛!即使偶尔会山崩或滑坡,也掩盖不了我沉稳的本色。对了,我肯定还有“水的灵动”的优点,很明显嘛,只有“双剑合璧”才能写出如此“大作”来。

至于最后评卷时,评卷老师喜欢不喜欢,我倒不甚介意,因为毕竟我把作文写出来了。这是我的成功,高分谁不想得,但那是要凭实力的。

其实,做许多事情都需要山一般沉稳,这是起主要作用的;当然,水一般的灵动也必不可少,因为它将决定你的成果重大与否。

【点评】:这篇佳作的第一个特点是构思的机智。面对“话题”,该考生没有搜肠刮肚地去联想、去想象,而是马上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地所做的事就需要“沉稳”和“灵动”,写自己现在的作文心理活动过程就是切合题意的。这“一个绝妙的念头”就是构思的独特之处。第二个特点是情感的真实。“还有四十五分钟”、“就剩四十分钟了”的紧张感、紧迫感,面对作文题的惶惑感,静下心来后的沉稳,计上心来后的喜悦,无不写得神情毕现、惟妙惟肖。第三个特点是语言的幽默、老练。说的是心里无比紧张,用的却是口语化的、似乎是嘻嘻哈哈的语言,幽默、得体、生动、流畅。其实,我们还可以从文章的构思、语言表达以及超过800字以后的篇末点题,看出该考生作文时的镇定和从容。(张中原)

05高考作文例(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

厚重的心

在常州跑生计的小叔昨晚打来电话,说那边阴雨又连着阴雨,没做几桩生意。说明天侄女你就要高考了,咱不紧张;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什么新概念式的别写,高考不是玩儿„„

我听着听着就哭开了,感动这东西,亲人的一句暖话,身上就跟过电似的。是了,叔,我知道,人一充实,就稳当。

叔本不是个一心养家的人。年轻那会子,也追求光鲜衣服什么的,在社会上磨合了几年后,开始埋头干活,讲究实在。乡下人会养猪,知道猪肚子那块肥实,油料。

我们都在扎扎实实地数日子过。叔开着他的车,我准备着我的高考。

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两个星期前奶奶就来陪我,给我做饭,为了我的高考。每天是清淡的豆腐青菜汤,面条荷包蛋。奶奶说,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还有,秀才不怕蓝衫破„„我懂奶奶,肚满肠肥,衣着时尚,而不会背唐诗,不会做算术题的人,是最不应该的。

正如猪肚,厚厚重重,却是实在的,有料。

奶奶给我灌了一满瓶开水,递给我,笑了,奶信你。呶,好好的。

这是今天早晨赶赴考点前发生的。现在我在考场里,离终场结束还有十分多钟。我的作文题目没有起,而且没有写到规定字数。

但奶奶的笑在不远的家里,奶奶的孙女肚子里有油水,脑袋瓜子里更有墨水。我在微微的亢奋中将胸腔里的话一一理顺,形成汉字从笔尖流泻出来,正如从心间汨汨而出的感情的溪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依靠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厚实地去生活,扎实地努力,总会换得太阳的如花笑靥。

【简评】 写临场高考,很容易万人一面,大家在选材立意上“撞车”。此文作者却做到了既大大犯忌,却又不犯“重复”他人的毛病。原因何在?她写了自家人物的个性风彩,写了其他人领略不到的这一种亲情温馨。小叔的话语,土洋结合;奶奶的话语,老窑飘香。谁听了,都会眼睛为之一亮。此文的结构谨严而活跃,时空跳荡,衔接自然,以短短的800字篇幅来经营如此佳构,足见其功底厚实,文思敏捷。(卢惠红)

五,训练题《光阴的故事》曲词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地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以及褪色的圣诞卡

年轻时为你写的歌恐怕你早已忘了吧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

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可是终究是一阵烟

罗大佑一曲“光阴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让人沉思往事,感慨颇多。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让你值得回味的人与事,请也以“光阴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关联话题,人生感悟类,如感悟高

三、年轮、季节、老照片、成长印记、成熟等)

六,习作例文

老屋 作者:瞿懿韬

家乡的老屋有好久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前些时候妈妈说老屋要卖了,话语中带着些许无奈。我的思绪一下仿佛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老屋,记忆便这样在片片层层的遐思中弥散开来„„

老屋是外公外婆的家,临街的瓦房,不算太宽敞。我记得班驳的屋外墙上还留下一块红色的标语,隐隐约约地写着“毛主席语录”,妈妈说房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建起来的,她在那儿出生长大。幸运的是,我也是在那儿长大,并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我想那一段日子会永远镌刻在我生命的年轮里,会用一生的时光去念念不忘。

外婆是一个传统的妇女,平日里话不多,整天忙忙碌碌,很少见她停息下来。外婆生养了五个子女,双鬓早早地染上了岁月的痕迹。我小时侯身体很弱,且很挑食,什么东西只尝一点点,长辈亲戚们看了都很着急。很奇怪,我却对两样东西感兴趣———蛋糕和浓茶,每每睡醒了就嚷着要吃。我们家那时生活很拮据,像蛋糕这类东西是很奢侈的消费品了。但外婆从不说什么,装食品的篮子里总是有我要吃的东西。

后来,我长大了,最喜欢和外婆一起到河边去,她在那里洗衣服,我就在一旁打水漂、捉蝌蚪。我和外婆一起去河滩上拣卵石,然后我们在夕阳余辉中说笑着回家。那段记忆镀上了温暖和煦的色彩。

外婆很宠我,每次过年回家,她总是悄悄地塞给我压岁钱,叮嘱我好好学习。我小时侯成绩很好,但她很少夸我,鼓励我要继续努力。有一次我没做完作业就溜进屋看电视了,外婆见了很生气,关了电视批评我,我当时觉得外婆太凶,认为她不宠我了,我也就没有那么亲她了。现在想起来,是自己太幼稚。后来学业负担重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去,外婆总会张罗一大桌好吃的在老屋门口等着我们回来团聚,那期翼的眼神,至今回想起来仍是那么清晰。

我上高一那年的春季,周末回家看见妈妈泪眼婆娑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告诉我,外婆得了脑溢血,可能活不长了。我听了当时“哇”地哭了出来,心里真的很难过,不相信疼我的外婆就这样离我而去。坐车去医院的路上,一直放着《天黑黑》,这是外婆曾教我的儿歌,在柔柔细雨,仿佛听见外婆在轻声地唱。记忆的片段在脑中不断闪现,眼泪肆意的流淌。在医院看到全身插满管子的外婆,我大声地呼喊,她只是闭着眼不说话,胸口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上下起伏着,她成了植物人。我哭喊着,告诉她我来了,我来看她了。泪眼朦胧中,我看到外婆的眼角滴下泪水,我知道她感觉到了。可惜她连一句话也没留下。外婆在医院中度过了七十岁的生日,我们捧着插满蜡烛的蛋糕,唱着生日歌,烛光摇曳中,多么希望外婆会看到我们。但是很遗憾,她在一个月无进食的状况下安详地离开了我们。很奇怪,我当时没有哭,因为我知道外婆在天堂一定会生活得很好,她会对着我们在笑。

每次过年上坟,回望那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青冢,我会记得外婆殷殷的教诲,她期望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慈爱。三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在梦里遇到她,梦想她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在门口等我们回家。梦醒了,才猛然觉得她已离开我好远,哽咽得难受。

我想今年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去看老屋。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有结满记忆的蛛网。多少细碎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外婆的粒米之爱永远伴随着我,不离不弃。

妈妈来信说老屋要卖了,留着废了可惜。我不知说什么,只是有点失落。

徘徊在那条小街的黄昏,我久久不愿离去。透过老屋的飞檐,我抬头望了望暗下来的红色天空,那里正是岚霭弥漫。

附录一

细节描写与刻画人物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劣根性?

不仅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亦然。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只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正是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有了鲜活的人物,整篇文章因之而充满生机,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生活上的细节都具有价值,也不是只要写得“细”就可以了。好的细节描写必须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它必须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符合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细节从哪里来?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都柏林阴暗的咖啡室,乔伊斯冷峻地打量着游荡的妓女、骗子、精神病患者、乞丐和富人,酝酿着震惊世界的《尤利西斯》。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颤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捕捉细节、运用细节,让这一把金钥匙为你所用,使你的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附录二 如何进行心理描写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下面就以上文“紧张”这一心理活动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从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有很多种,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能用于上文的有内心独白、幻觉描写和所有间接描写。

内心独白,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例如要描写上文中那位同学的紧张心理就可以这样写: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如: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友情提醒

A有人说,一张照片胜过一千个文字。一个好的场景文字描写也会胜过一张照片。关键在于读者是否“相信”作品中图解的事实。(网友语)

B细节描写不是鸡毛蒜皮、事无巨细,它不在多而在精

C细节描写也不只是生活实录,适当的联想与想像会让你和作文更具可读性

D心理描几句话 我翻开相册,我的照片仿佛变成一叶小舟,载着我游荡在往事当中。

她像一尊雕塑,老是那么个表情:不乐不忧,不慌不忙,不焦不躁。

我感到一身轻松,跟孙猴子取掉了紧箍咒一样。

我仿佛已把整个儿躯体溶化在这块故乡的土地上

篇8:记叙文立意如何深刻

首先,思想上,要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文即做人, 学生写作记叙文立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以自我为中心。作为一名高中生,写作记叙文仍囿于自己的小天地,满足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情小调的自娱自乐,根源正是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们所作的作文《那目光令我感动》 为例,学生选材大部分写的是父母亲人的疼爱我的目光、同学老师帮助我的目光,还有底层人物帮助我的善良的目光。导致选材严重撞车,立意极其平庸,更有甚者造假拙劣,让人啼笑皆非。所写的目光之所以感动“我”,是因为那目光的主人“对我好”。不止一篇作文的个案,学生所写的作文不管材料如何,题目如何,他反复来去都能写成亲情,写成父母“对我好”。当然,这跟学生的生活圈子封闭,生活阅历较少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视野狭窄,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小我和独我,没看到大我和众我。只想到人人为我,没想到人人都是脱离“我”而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生活、社交,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他们是一个个社会的人,“我”固然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我”不是他们的全部。当然也就更不可能想到我为人人。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想一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文即做人。

其次,在方法上,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分析文章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是为了谁,为了谁的什么方面。对这几个问题的不同答案往往决定立意的高下。例如我们很多学生还在写的父母为我早晨炒饭、晚上热 牛奶、雨天送伞、生病着急等等,这就是“为了我”、为了满足子女温饱健康等物质方面的需求,格调和境界就相对较低,而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用自我为中心的视角看问题所造成的。一般来说,文中主人公的境界从低到高依次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他人、为了很多人。而从每一个层面来说,为了人的精神层面满足比为了物质层面的满足立意更高。比如我遇见一个买烤红薯的老人,可怜他,经常照顾他的生意,或者买他的红薯不要找零,或者直接给他一些钱等等,仅仅停留在为了他人的物质层面上,立意就较浅。而另一篇文章却别出机杼,写一个带着孩子买烤红薯的妇女,让孩子礼貌地叫“爷爷”, 态度亲切地与老人拉家常,老人感受到尊重和善意,要送她红薯,妇女执意付钱后离去。这篇文章的立意就较高,妇女和老人之间没有隔阂,彼此尊重,相互传递友善和温情,和谐感人,老人愿意送她红薯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温暖,而这正是精神层面的内容。其实我们一直在关注的底层人物,他们固然需要物质帮助, 但更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另外,除了文中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外, 作者的精神境界也很重要,因为作者可以对主人公的行为进行褒扬、批评或升华,使人物的自发的行为具有更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

再次,在源头上,要引入生活, 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只能出现陈词滥调和胡编乱造。引入生活非常重要,要挖掘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让他发掘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值得一写的闪光点。例如我们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时发现有一组学生的研究课题是“启东吕四 港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调查报告”, 为此他们走访了很多渔民,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水产资源枯竭,渔民面临生活的两难境地,要么卖船改行,要么继续偷捕滥捕。我们在作文“那目光令我感到”时有意引导,让学生以一个宁愿卖船也不愿偷捕的渔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父亲”的形象,他的目光中含有对“我”的深深的歉疚,有对偷捕者的切齿痛恨,有对大海家园的无限热爱,有毅然决然的正直坚定,让人感动。这篇文章就比妈妈为我热牛奶时疼爱的目光有深度,立意高。还有空巢老人孤寂渴盼的目光,进城老人 (帮子女洗衣做饭带孩子) 离开家园的目光等等。其实学生周围处处有值得写的生活,关键是怎样发掘它们,这需要上文所说的摆脱自我中心意识的观念,时时处处为他人考虑。同时还要多读时事新闻,多读时事评论,提升自己看问题的敏感性和深刻性,看清自己周围人们的社会性存在,进而提升自己作文的立意。

上一篇:由衷的热爱你,祖国作文450字下一篇: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谈谈网络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