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2024-04-21

工作班组鉴定意见(通用9篇)

篇1: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班组鉴定

优秀范例:.XX同学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XX同学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XX至XX学年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

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XX同学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其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参加了******等集体活动,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XX同学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积极乐观,为人和善热情,乐于助人,在班级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良好范例:.XX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XX同学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XX至XX学年获得*******奖学金,*******荣誉称号。

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XX同学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其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参加了******等集体活动,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XX同学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积极乐观,为人和善热情,乐于助人,在班级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学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合格范例:XX同学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XX同学认真参加课程学习,较好的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

在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XX同学都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其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参加了******等集体活动,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XX同学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积极乐观,为人和善热情,乐于助人。

篇2: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XXX同学在校期间思想上进,政治觉悟高,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优异,知识面较广,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努力掌握社会所需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配合支持班级工作,富有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较强。为人真诚,人际关系良好,尊师爱友、团结同学,能吃苦、有上进心。各方面发展较好,素质较高。希望该同学遇事能更加沉着冷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后面填该同学不足的地方,每个同学都要涉及不足之处;前面好的方面各班负责人根据本班同学自身情况变通填写)

学院意见

篇3: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一、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资质问题

鉴定的主体是鉴定人, 鉴定人及其所属鉴定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才能进行鉴定活动, 因此, 出具鉴定意见首先要主体合格。具体应注意:

(一) 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是否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中第二条规定, 国家对从事法医类鉴定等一系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 同时第九条规定:在诉讼中, 对本决定第二条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 需要鉴定的, 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也就明确了诉讼中涉及某些鉴定事项, 只能由取得国家资质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进行鉴定。具体来说, 这种鉴定机构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的鉴定机构, 在鉴定能力范围内, 接受委托的范围不受限制;另一种是“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 像检察系统内部的鉴定机构, 但此类机构与前者的区别是, 不能接受社会上的委托, 只能受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以及其他侦查机关委托的鉴定。

(二) 该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从事该项鉴定业务时是否仍具备相应的资质。

具体包括:是否仍然符合申请鉴定资格时的相关条件, 这里应重点关注鉴定人员和主要的仪器设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五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 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为每项司法鉴定业务有三名以上鉴定人同时具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但在现实中, 由于鉴定人员的流动性强, 很可能在从事鉴定时已经不具备该硬性条件, 同时, 也应该关注后续的年审以及是否被给予“停止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处罚”等相关情况。因为《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分别规定了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参加年审的规定以及不参加年审的后果, 这些细节问题都有可能影响鉴定机构及鉴定人的鉴定资质, 从而最终影响鉴定意见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

二、受理鉴定前, 必须格外注意对鉴定条件的审查

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四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 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 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 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 应当予以受理。这些表明:在受理鉴定前必须格外注意对鉴定条件的审查, 除了自身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条件外, 更重要的是对鉴定材料的审查。该《通则》第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不得受理的几种情况, 第二款就是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对鉴定材料的审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鉴定材料的来源是否合法。

就是说据以进行鉴定的材料是执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 由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侦查人员、办案人员依法收集的, 而且这些材料的来源都注明了出处, 注明了何时、何地由何人从何单位调取。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侦查机关内部的鉴定人自行补充收集、调取鉴定材料的情况, 在鉴定实践中, 特别是司法会计鉴定, 可能涉案单位 (有时是发案单位, 有时是其关联单位) 的财务会计资料很多, 如何确定收集、调取哪一个单位的哪一段时间的哪一部分材料, 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往往需要由鉴定人协助侦查人员调取证据, 这里一定要明确鉴定人的定位, 即“协助”, 也就是说相关活动都是在办案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规避“侦鉴不分”的质疑, 也有利于鉴定材料收集到位, 提高办案效果和效率。

另外, 还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的鉴定中的特殊规定, 例如法医、文检鉴定中有需要专业人员到现场提取检材的规定, 此时, 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提取的手续是否完备, 包括人数以及相关人员的签名等。

(二) 鉴定材料的条件是否具备, 即达到真实、完整、充分的要求。

鉴定过程是一个“依证举证”的过程, 鉴定材料是鉴定人进行鉴定的基础, 不同的案件、不同的鉴定门类, 对鉴定材料的要求程度也各有不同,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区分:如在文检正常笔迹检验中, 对于样本的受理要求有:1.书写人在自然状态下书写的笔迹;2.样本的书写时间应与可疑文件的书写时间接近;3.样本与检材应有相同字迹, 且重复出现;4.样本的字体、书写速度等应与检材相同或接近;对于法医生物学检验的某些消耗性鉴定材料, 要求必须有足够量的鉴定材料, 从而确保可以进行复核检验。

三、鉴定过程中, 必须格外重视鉴定程序性问题

“重实体, 轻程序”现象, 在某些鉴定部门和鉴定人中不同程度存在, 甚至有人认为只要鉴定结论正确, 程序对不对, 完不完善无关紧要。但纵观整个新刑诉法的修改, 在强调追求实体公正的同时, 更要重视程序正义。同样, 对于鉴定而言, 程序规范也十分重要, 因为它关系着鉴定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在法庭的质证中还会出现因程序问题而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甚至造成对整个鉴定全盘否定的局面。而且对比鉴定意见结论是否科学、正确的本身, 鉴定过程的规范更容易受到关注与质疑, 因为前者的专业性非常强, 法官或律师往往不会花更多的精力对其正确性进行审查, 而对鉴定意见的程序规范性审查, 却不需要过多专业知识, 而且往往更容易被鉴定人本人所忽视, 更容易挑出错误。对于鉴定过程, 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一) 检材的保存与流转。

特别是对法医鉴定这种对检材保存有特殊要求的门类, 更应该关注其存储、流转方式是否正确, 检材在存储、流转过程中是否会受到污染, 从而影响鉴定结论。另外还需要关注检材的唯一性标识问题, 以确鉴定材料在实际工作中, 在记录或其他文件提及时, 没有被混淆。

(二)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采用。

检验所采用的标准方法要有科学性, 当存在多个标准与方法时, 要按照相关规定的顺序采用。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了采用顺序:1.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2.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司法鉴定行业组织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3.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采用的顺序。对于不具备前款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 可以采用所属司法鉴定机构自行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 但要注意的是自行制定的技术规范的科学性应当是被公认的, 对于一些探索性的方法, 在其未被公认前, 是不宜采用的。

另外, 对于鉴定机构固定采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应注意定期查新, 确保使用的是最新、有效的版本。

(三) 鉴定过程使用的仪器设备。

这里重点应关注对鉴定结果有重要影响以及对精确度有要求的仪器设备。具体来说, 应注意:1.该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具备操作该仪器设备的资质或能力;2.操作过程, 是否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3.该仪器设备使用时的状态, 是否满足相关的要求。例如对于需要校准的日期设备, 其校准状态是否超过校准有效期, 等等。

(四) 鉴定过程的记录。

鉴定过程中的各种记录, 是反映整个鉴定程序的直接证据, 因为法官和律师不可能亲眼目睹整个鉴定过程, 他们所作出的有关鉴定的判断都是依据鉴定过程的记录, 因此记录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以证明整个鉴定过程的规范、合法;也可能暴露鉴定过程存在的疏漏, 所以鉴定人要格外重视, 一般来说要“写到、做到、记到”, 所谓“写到”就是一切鉴定行为都要有成文的规定可循;“做到”就是一切鉴定行为都要依成文的规定而做;“记到”就是相关的鉴定行为都要有记录可查。

四、在制作鉴定书或档案卷宗这个阶段, 应注意合法性、规范性

司法鉴定意见作为法定的证据形式之一, 其载体为司法鉴定书, 它是鉴定人在鉴定结束时制作的、表明鉴定过程和鉴定意见的法律文书。由于鉴定书具有特殊用途, 相关法规对鉴定书的内容、格式及出具条件作出了相应要求。司法鉴定人应严格按要求出具鉴定书, 确保鉴定书从内容到形式的合法性, 以及鉴定书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做到形式合法、结构严谨、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总之, 相关技术人员在受理案件到出具鉴定文书的整个过程中, 都必须树立“接受法庭审查”的意识, 要站在公诉人、辩护人、当事人和法官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以此要求自己把鉴定工作做到细致、全面, 使自己出具的鉴定意见更加规范、科学、公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

[3]司法部.《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4]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篇4: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关键词:供电企业 基层班组 安全管理 改进意见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22-02

基层班组是供电企业最末端的组织,是从事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以及技能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抓好基层班组管理基础是提高供电企业整体实力的关键所在,而班组的安全基础管理更是基础中的基础。随着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互联网+、新能源技术开发,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工具的应用,对供电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基层班组永恒的主题。

1 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文化理念与员工的自觉行动尚有差距

安全专家罗云指出“没有安全文化的理念,事故就会一个接一个,永远纠缠于事故处理中。”安全生产天天在讲,安全知识一看就明,一讲就通,但一做就难,甚至有些人明知故犯。主要原因在于安全文化的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具体表现在:(1)安全意思淡薄,被动接受“要你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2)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对布置的安全工作存在应付心理;(3)安全活动收效甚微,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4)安全知识缺乏,对安全规程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

1.2 安全技能水平与电网的快速发展尚有不足

随着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电网规模高速发展,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网企业的员工需要更新知识、提升技能迫在眉睫,由于体制机制上问题,员工对学习和提高技能的认识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1)尽管近几年充实了一些新员工到基层班组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电网的快速发展。员工的劳动负荷普遍加大,导致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学习和培训时间相对减少;(2)分配体制影响着员工主动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年老的想做事但做不好,年轻的眼高手低简单的事情不想做,复杂的事不会做;(3)有经验的老员工面临退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还在学习实践中,工作的衔接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4)大量采用业务外包,造成员工实践锻炼机会减少;(5)面对新技术、新设备,还凭经验做事。

1.3 安全管理刚性规定与员工执行力尚有距离

安全事故基本上在班组中发生,其中大多数事故是人为造成的。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违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没有胜任力,就没有执行力,也就没有安全生产的保障。刚性规定必须刚性执行,供电企业制定的一整套完整的安全规程都是血的教训总结,但是基层班组在实际的工作中,违章作业屡见不鲜。具体表现在:(1)安全规章制度束之高阁,存在着落实口头上重视,行动上次要现象;(2)忽视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安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3)反违章没有始终保持高压政策,有时睁一眼、闭一眼。

1.4 安全管理与安全风险辨识控制尚有隐患

随着交直流特高压电网的混合运行,电网运行环境愈来愈复杂,这无疑增加了供电企业班组安全管理难度。在电网新技术、新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供电企业很多基层班组仍采用老方法、老经验应对安全生产的新形势,以至于基层班组对新形势下的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认识不到位,不能有力地推动安全风险的辨识,从而导致风险应对能力差,这很大程度上使得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巨大隐患。

1.5 设备管理与设备质量尚有风险

随着国内设备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快速提高,电网企业大量采用国产设备,但由于最低价中标,很多制造商为了中标,以降低成本而牺牲设备质量,致使有些设备存在较多缺陷,有些设备运行不稳定等,再加上有些员工对设备的状态检修理解片面,没有科学准确评估设备的状态,以状态检修为借口,错误用不修来代替应修必修,设备的本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潜在着巨大安全风险。

2 基层班组安全管理的改进意见

2.1 培养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工作是供电企业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安全生产,离不开人、设备、坏境、管理四个要素。严格的管理、高质的设备和好的作业环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而要实现人的安全,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引导员工转变观念。从安全哲学,安全伦理学观点出发,牢固树立生命第一的观念,突出以人为本,把实现职业安全健康视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目标;(2)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使保障安全工作的“四要素”实现管理无漏洞;(3)加强安全文化宣传和教育。拓展安全文化载体,建设安全文化落地工程,让“我想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安全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4)改善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强化作业环境风险的辨识和控制,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2.2 强化制度的刚性执行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一次血的教训,都要付出惨重的教训。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造成每一起事故祸端的主要根源,因此,刚性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如同密制的强大安全“高压线”,对违反刚性规定要绝不姑息,坚决铲除“当老好人、怕得罪人”的人情迷局。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组建稽查队伍,以“三铁”反“三违”,保持反违章的高压态势;(3)违章计分与员工的职业通道、绩效挂钩;(4)加大对事故责任者追责的力度;(5)加强教育培训,让“制度管人、文化管心”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使员工不愿“违”、不能“违”、不敢“违”。

2.3 提高班组培训针对性

建设一支业务素质精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离不开基层班组的培训工作。为提高班组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建立基层班组各专业岗位基础技能标准、评价标准,使员工知道什么是标准,应该学什么;(2)完善基层班组培训体系,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培训内容以及培训计划,开发对应的配套课程,技能培训教材、技能操作工具包、微视频、微教材等模块化标准课件;(3)创新培训方式,推进“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的培训模式;(4)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与个人绩效挂钩。

2.4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人才体系就是锁定目标人群,通过甄选、培养、发展三个阶段实现基层班组员工技能的“强技、提升、超越”发展。供电企业应通过疏通职业发展通道、师傅带徒、上派下挂、岗位竞聘、技能比武、人才帮扶、奖惩机制等手段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基层班组员工学习和提高技能的主观意愿,使基层班组建设成为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发展人才的成长基地。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培养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制度的刚性执行、提高班组培训针对性、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四个角度,提出了安全管理的改进意见,对提高班组安全生产将起到积极改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靓雯.电力企业基层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宁夏电力,2008(2):63-66.

篇5: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一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作为党员,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关心国家时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活动,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二

研究生学习期间,在专业学习上,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专业成绩名列前茅。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敏锐性,创新能力较强,科研能力突出,独立撰写、合作撰写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加各级课题多项。精通英语、日语,计算机熟练操作。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三

担任(研究生会、班级)学生干部,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踏实肯干,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积极协助领导老师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受到广大同学好评。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四

担任(研究生会、班级)学生干部,工作认真踏实肯干,积极协助领导老师开展各项工作。并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较强,能够创造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五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进步,作为党员,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活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毕业研究生班组鉴定意见篇六

篇6: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当炎热与时光一同退去,我们即将告别四年的大学生活。那是有欢笑和有悲伤,有成功当然也有失败的岁月,让我逐渐走向成熟,逐渐确立了明确的未来方向,让我向梦想又近了一步,是一段抹不掉的记忆也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学习上,我除了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外,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网络和办公软件以及管理知识来充实自己,并且顺利拿到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证书。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四年的大学学习虽然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学习的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让理论更好地为我的实际工作服务。

在思想上,我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系统全面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学会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注国家的时势要闻,并顺利于2011年11月2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课余时间,我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尊敬师长,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大家和谐相处。这些培养了我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使我在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不只在思想觉悟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也使我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社会实践上,通过社会的实践和自我的发现,明白了大学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学习认真刻苦,要求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对学习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且取得优良成绩。我曾多次在广东惠州参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习过质检员、测量员等等,通过实习我体会到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人际关系。另外,作为学生干部,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

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给我的人生赋予无限的亮点。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班组意见

该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思想上积极上进,主动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有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这明确的认识和努力方向,为此不断付出,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在校期间加入了学生会体育部,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该生并没有落下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在专业课上有着优秀的专研意识,有着较强的钻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且在实践上也有着动手能力。在平时生活中,该生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并积极参与各项集体活动,乐观开朗,乐于助人,意志坚强,并有着朴素的生活作风,不骄不躁,并且积极坚持锻炼身体,有助于成就一个良好的健康体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校组织意见

该生在校期间,热爱祖国,政治思想觉悟高,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及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学习踏实认真,努力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课程,热爱生活、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成绩优秀,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毕业生。

学校对本人的政审意见

XX同学系我校XX学院XX专业XX级应届毕业生,该同学在校期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XXXX年XX月XX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认识明确,入党动机端正,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已,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能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帮助他人。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团活动,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工作中服从分配,遵纪守法,不怕苦和累,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能力和作用。

该同学在校期间从未参加过“法轮功”和其它邪教组织,未从事过任何违法乱纪活动,从未受到过任何处分,无任何历史问题及违法违纪行为。

篇7:研究生毕业生班组鉴定意见

2.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认真刻苦勤奋,与同学友爱团结,诚信待人。在担任学生会干部期间,工作积极负责,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3. 该生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等,喜欢各项院系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班集体,在担任班团干部期间,工作突出,荣获院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关心帮助同学,待人诚恳,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

4. 该生思想进步,学习认真,友爱同学,待人真诚。性格开朗,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广,有团队精神。在担任班团干部期间,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活动能力,善于沟通,在学生会公共关系部对外工作上表现突出,动手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5. 该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学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绩优秀、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学习目的明确肯下工夫。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较注重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在校期间表现很好,老师相信你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一定会做的更加出色。

6.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认真刻苦勤奋,与同学友爱团结,诚信待人。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工作积极负责,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尊敬老师,遵守各项制度,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7. 该生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学习态度认真,能吃苦,肯下功夫,成绩稳定上升。是有理想有抱负,基础扎实,心理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8. 该生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刻苦认真,善于思考,生活中能应严格要求自己,为人诚恳,待人热情,工作踏实负责,能出色的完成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研究生。

9. 该生思想积极要求上进,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良,喜欢文艺活动,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热爱班集体,关心帮助同学,待人诚恳,相处融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成绩优异,多次荣获奖学金,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较强。

篇8:工作班组鉴定意见

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是指承担民事责任的当事人, 包括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在房地产价格评估过程中, 因违法违纪或者严重失误给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有权向签字的房地产估价师追偿。”司法部《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其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有过错行为的司法鉴定人追偿”。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责任顺位是不同的。鉴定机构是承担鉴定责任的第一主体, 财产受到损害的利害关系人并不能直接向鉴定人追究民事责任。鉴定人的鉴定活动被认为是一种职务行为, 其行为由任职单位负责。当鉴定机构对外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作为第二责任主体的鉴定人追偿。

鉴定机构向鉴定人行使追偿权时, 至少应该注意四方面问题:一是鉴定机构可以行使抗辨权减免民事责任却怠于行使, 则鉴定人可以主张减免相应责任。二是就鉴定机构内部而言, 鉴定机构在内部审核等方面对鉴定意见错误也负有相应责任, 对鉴定人追偿的额度应是鉴定机构合理赔偿额的一定比例。三是对出具鉴定意见的签字鉴定人之间的责任分担, 鉴定机构的内部规章制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没有规定的按各自过错的大小确定。四是在鉴定人执业保险和执业互济等执业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鉴定人确实无力负担的, 鉴定机构应当放弃追偿。

从未来发展方向看, 鉴定人可能会成为承担民事责任的直接主体。鉴定意见的实质是鉴定人的个人意见, 是鉴定人凭借其专门知识对某个问题做出的一种认识和判断。鉴定意见是否客观、准确, 取决于司法鉴定人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 应当由鉴定人自己负责。按照现行规定, 鉴定意见要求由鉴定人独立发表, 其鉴定报酬却由鉴定机构取得, 鉴定过错责任也全部由鉴定机构对外承担, 这既不符合权责一致的原则, 也不利于鉴定人谨慎执业, 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不一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条规定:“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鉴定人应当独立进行鉴定, 对鉴定意见负责并在鉴定书上签名或盖章。”随着鉴定人负责制的进一步完善落实, 鉴定主体对外承担责任的强度将有可能向鉴定人个人倾斜。

二、民事责任承担的对象

民事责任承担的对象是指有权控告鉴定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 主要包括诉讼当事人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1. 诉讼当事人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作为法定证据被人民法院采信, 并据此做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判决或裁定生效后, 诉讼当事人必须服从。而鉴定意见一旦出现错误, 就会产生对当事人一方 (或原告或被告) 的不利后果, 不利一方当事人就将成为鉴定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对象。另外, 诉讼当事人双方因信赖了错误的鉴定意见, 在法院判决或裁定前撤诉或和解, 从而给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 受害人也将成为鉴定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对象。

2. 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是为特定的诉讼目的服务的, 因此, 这里所指的利害关系第三人特指特定的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至于与原被告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无直接牵连和不负有返还或者赔偿等义务的案外人, 即使因信赖鉴定意见而加以利用, 并受到了损害, 鉴定主体也不承担法律责任。因为, 鉴定意见不属于公众信息, 它是依特定的目的, 针对特定的使用者提供的, 案外人受到的损害并不能为鉴定主体所“合理预见”可以推定鉴定主体的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不对其承担责任。

三、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

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所涉及的侵权责任方式上看,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错误的责任方式, 主要是返还鉴定费用和赔偿损失, 其他责任方式基本不适用。

1. 返还鉴定费用

鉴定费用是鉴定主体提供鉴定服务所收取的报酬。鉴定主体出具错误的鉴定意见, 与其鉴定活动的目的严重不符, 其收取的鉴定费用已失去了合法依据, 应当予以返还。至于应全部返还, 还是部分返还, 取决于过错程度。

2. 赔偿损失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错误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一般为财产损失。对财产损失的赔偿范围应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以使受害人的利益得到充分的救济。

四、民事责任承担范围的限制

鉴定主体承担民事责任是否受限, 是体现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活动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关键点。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的收费仅是所鉴定房地产价值的千分之三左右, 司法鉴定的执业报酬与所鉴定房地产的价值量相差甚远。另外,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的对象是高价值财产, 估价师在估价作业上的稍微疏忽, 就可能导致估价结果相当大的价值差异。而在现有房地产估价技术水平和鉴定人执业能力的固有限制下, 完全避免疏忽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使得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具有较高的执业风险。在风险高且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执业环境下, 当鉴定主体有过失 (故意除外) 时, 如果要求鉴定主体就鉴定意见偏离“真实价值”部分导致财产损失全额承担赔偿责任, 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 应当建立公平分担制度和法定赔偿限额制度, 对鉴定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范围、区分过错形式和过错程度, 做出必要的限制。

其一, 因鉴定主体主观故意, 导致诉讼当事人或第三人财产损失的, 应当在其鉴定意见偏离“真实价值”部分导致财产损失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共同侵权的,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其二, 因鉴定主体的过失导致诉讼当事人或第三人财产损失的, 可以将鉴定意见偏离“真实价值”部分导致财产损失的金额划分若干范围, 在不同的金额范围确定各自的赔偿限额, 赔偿限额可按鉴定收费的一定倍数确定。在赔偿限额内, 依鉴定主体的过错程度, 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五、民事责任的免除与减轻

鉴定主体民事责任的免除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1. 鉴定意见的“合理误差”

从鉴定主体的角度看, 即使鉴定主体已经遵守了估价规范和鉴定规范, 并保持了必要的职业谨慎, 还是会出现鉴定误差。如果这种误差被行业共同经验认为是“真实价值”的组成部分, 属“合理误差”, 则鉴定主体对这种“合理误差”给利害关系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责任。从鉴定意见使用者的角度看, 估价行为不同于定价行为, 这种“合理误差”符合一般鉴定意见使用者的心理预期, 或者说是“可预见”。其在依赖鉴定意见做出决定或采取行动时, 也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 采取排除“合理误差”影响的应对措施 (如离婚协议时, 按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需要分割的房地产的价值) 。否则, 鉴定主体免责。

2. 鉴定意见使用者的不合理使用

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是为特定的目的、特定的使用者服务的, 估价目的不同, 估价时点、价值类型和价值范围就可能发生变化, 估价结果相应的会有差异。因此, 鉴定意见使用者应当按照鉴定意见书提示的使用方向和使用限制, 合理、善意、正确地使用鉴定意见。当鉴定主体对鉴定意见的使用方向、使用限制等做出了明确说明, 使用者在对此已经认知或应当认知的情况下仍然恶意或者不当使用鉴定意见, 鉴定主体将免责。

3. 鉴定主体对鉴定意见瑕疵做了充分披露与说明

这里的鉴定意见瑕疵, 是指因鉴定资料的缺陷导致的鉴定意见误差。房地产司法鉴定意见的准确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鉴定资料的真实、完整、充分。而鉴定资料的提供责任在委托方, 如果委托方不能提供满足估价基本条件的鉴定资料, 司法鉴定程序不能启动;如果委托方提供了能够满足估价基本条件的鉴定资料, 但欠完整充分, 估价条件就会有模糊或不确定的事项。委托方在鉴定主体明确告知的情况下, 仍然继续委托鉴定, 鉴定主体对这些模糊或不确定的估价条件就要做出合法、合理的假定。在这样的假定条件下得出的鉴定意见, 误差相应也会加大, 影响其证据证明力。当鉴定主体对鉴定意见瑕疵予以披露, 对鉴定风险做出了明确提示时, 可以对加大的误差免责。

4. 不可抗力

主要是房地产估价系统风险的出现, 即国家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房地产市场急剧动荡, 使房地产估价的前提条件产生重大改变, 这种情形导致的估价鉴定意见偏离“真实价值”, 是鉴定主体无法预见、也不能避免的, 应当免除鉴定主体的责任。

5. 超过诉讼时效

“法律不保护权利的睡眠者”, 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 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错误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的, 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两年期满仍然没有向鉴定主体请求损害赔偿的, 其胜诉权消灭。

6. 有效补救

当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错误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害后, 鉴定主体积极采取措施, 如通过补充鉴定、为利害关系人作证等方式, 挽回全部财产损失的, 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7. 自愿协商

按照民法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鉴定主体与因鉴定意见错误造成财产损害的利害关系人自愿协商, 免除鉴定主体全部赔偿责任, 且不违反法律规定的, 鉴定主体可免责。

鉴定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 一般可以因下列情形减轻, 但不会全部免除:

(1)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 应当申请补充鉴定、补充质证或者重新鉴定, 却不及时提出申请, 放弃救济权利的。

(2) 利害关系人明知房地产估价司法鉴定意见不真实、不准确还使用的。

(3) 鉴定主体对应当明确告知或充分披露的鉴定事项, 虽已告知或披露, 但告知欠明确或者披露欠充分。

(4) 通过有效补救没有挽回全部损失或自愿协商减轻部分责任的。

篇9:鉴定意见的司法审查

一、基本案情

1998年被害人罗某某在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e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1999年被害人罗某某经鉴定机构鉴定为心因性精神障碍;2012年被害人罗某某在当地办理精神残疾壹级证,经全村公示后,获得残疾人补助金。

2014年4月份至5月份,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其家中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两次性行为。2014年10月24日,被害人罗某某的丈夫李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2014年11月11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抓获,其到案后如实供述其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行为的事实。2014年11月22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监视居住。2014年11月4日,第一份鉴定意见鉴定显示:被鉴定人罗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2015年8月18日,第二份鉴定意见鉴定显示:被鉴定人罗某某无重性精神病表现,有性防卫能力。

二、分歧意见

关于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余某某的行为如何认定,鉴定意见采信问题产生了以下分歧:

(一)第一种观点认为,应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表现,有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不构成强奸罪

一方面,结合全案证据不足以证实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时采取暴力或者胁迫手段。本案的发案过程也是基于他人发现而发案,即系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发生第二次性行为数月之后,其丈夫李某某在家中发现其他人丢弃的烟头产生怀疑,经询问被害人罗某某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于报案不及时,未有充分证据予以证实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系违背被害人罗某某的意志而为。

另一方面,第一份鉴定意见中显示出被害人罗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但是从该鉴定意见中显示被害人罗某某对性行为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知道非自愿发生性关系的是强奸,其精神问题并不足以否认其无性防卫能力。第二份鉴定意见中引用的证据材料更加完整、全面,同时又对被害人进行了住院观察,应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无重性精神病,有性防卫能力。

综上所述,鉴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与被害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时,未有充分证据证明采取暴力胁迫手段,那么认定犯罪嫌疑人罗某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前提是被害人罗某某不具备性防卫能力,本观点倾向于采信第二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性防卫能力,因此,犯罪嫌疑人不构成强奸罪。

(二)第二种观点认为,应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

认定强奸罪时,考虑是否违背妇女意志,根据行为人所采取的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予以考察是妥当的,但是不能仅仅只看行为人的行为表现,或者仅仅看被害人有无反抗表现,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只是佐证,而是根据行为人的手段结合当时被害人的心理、表现等因素综合判断。[1]就本案而言,被害人罗某某不具有自主保护性权利不受侵害的决定能力和控制能力,其虽然对性行为发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不具备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

就鉴定意见而言,事实上,本案中两份鉴定意见作出前,在1998年、1999年、2012年都有证据显示被害人是精神病人,且经过全村公示,也就意味着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是精神病人,仍然与之发生性行为。第一份鉴定意见作出时间为2014年11月4日,距性行为发生时7个月左右;第二份鉴定意见作出时间为2015年8月18日,距性行为发生时15个月左右。第一份鉴定意见出具日期接近性行为发生之日,更能接近并反映被害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第二份鉴定意见被采信的原因之一在于经过对被害人的住院观察。但经过仔细查证得知,被害人之所以住院观察原因恰恰是鉴定人员当场作出鉴定意见后,被害人家属因为鉴定时间过短,才强烈要求住院观察;在被害人住院期间,鉴定人员并未近距离观察被害人,已经做出的鉴定意见并非必然更加客观、全面一些。此外,被害人有精神病经过了三次鉴定意见的佐证,第二份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也曾鉴定被害人为精神病人。有鉴于此,同样当场作出的第二份鉴定意见并不能完全否定第一份鉴定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前三次精神病鉴定结论做出后的时间推移,被害人的精神状态并未有所好转,相反,结合其日常表现,被害人的精神病状态为全村人所共知。结合证人证言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是在明知被害人为精神病人的情形下,与之发生性行为,被害人的自愿无法成为其辩解理由。结合案件证据材料,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发生性关系时十分随意,随意时间段、随意地点。据此可见,被害人罗某某的心理防卫并未达到正常人的判断。被害人在性行为发生后,并未告知别人,仅说明被害人有基本的性羞耻心,但是并不能因此认定被害人具有支配、控制与决定性行为的能力。从本案鉴定意见以外的其他证据可以看出,被害人发生性行为时性防卫能力并不健全。强奸罪的犯罪构成中,主观方面为故意,明知妇女是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精神病人而与之性交的人,不论被害人是否表示“同意”或“反抗”,都应视为违背妇女意志,构成强奸罪。

综上,应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认定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

三、评析意见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建议采信第一份鉴定意见,被害人罗某某有精神分裂症,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成立强奸罪。理由如下:

(一)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

鉴定意见的专业性、科学性特征及解决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对刑事诉讼中查明案件事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鉴定意见属于八种法定证据之一。鉴定意见经过查证属实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虽然我国并未将鉴定事实分类划分,但对于凭借专业知识做出的鉴定意见,例如DNA鉴定、尸检鉴定、药物鉴定、毒物鉴定等可以直接采用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而对需要结合案情或者其他案件材料等加以辅证才能做出的鉴定意见在适用时还需结合案情审查其鉴定意见内容的合理性。就本案而言,被害人是否有精神病的鉴定意见就是属于此类鉴定意见。

两份鉴定意见完全不一致的鉴定文书该如何审查和认定的关键在于,证据证明力强弱的问题。检察机关审查证据过程中,判断证据证明力的强弱及证据效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相关性的大小,[2]这属于事实问题范畴。鉴定意见的证明力也即是对案件事实证明作用的强弱程度,是指鉴定意见的质量、说服力或者证明价值。[3]就本案而言,两份鉴定意见都是由具有专业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和人员所作出的,所不同的是鉴定意见的出具时间,第一份鉴定意见时间较为接近案件事实发生之日,第二份鉴定意见鉴定时间离案件事实发生之日较远。而审查鉴定意见过程中需审查鉴定意见与案件存在的客观联系的程度,以及对确定案件事实的作用。[4]此外,评价鉴定意见还需根据其内容结合案件情况分析,并结合其他证据围绕证据规则对案件事实作出评价。本案中除了这两份鉴定意见外,对被害人罗某某的精神病鉴定已经做了三次,分别有三份诊断或者鉴定,足以说明被害人罗某某患有精神病。只有第二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就证据效力而言,第一份鉴定意见更接近案件事实发生之日,结合案件其他材料,被害人罗某某说话颠三倒四,日常行为异于常人,且经过全村公示被害人有精神病,作为同村人的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有精神病这一条件是符合的。

有精神病是否必然等同于无性防卫能力这一问题,需要专业的医生给予专业的回答。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法律法规就犯罪嫌疑人与精神病患者发生性行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评断依据。200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部分罪案<审查逮捕证据参考标准(试行)>的通知》第5条第4款中明知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以强奸罪定罪处罚。这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较轻微的痴呆症,也未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经本人同意发生性行为的,不构成强奸罪。从犯罪构成要件角度强调行为人主观方面为明知,也着重表明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从常识常情出发,我们不能“当然”要求犯罪嫌疑人明知被害人无性防卫能力,这样对犯罪嫌疑人的资质要求过高,也不利于保护此类特殊被害人。因为即使是专业人员对被害人是否有性防卫能力,都有不同的认知。因此,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犯罪嫌疑人“明知”的内容不应指代为性防卫能力,取而代指为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程度严重的痴呆者。就本案而言,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明知被害人罗某某是精神病患者,这一事实无容置疑,审查两份鉴定意见中也应当看到,被害人是精神病患者都予以了佐证,只不过就被害人是否有性防卫能力有了分歧。那么,在这个意义上,犯罪嫌疑人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具有犯罪故意得到了确证。这里的关键,在于对被害人是否具有性防卫能力的审查。

(二)强奸罪中被害人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

强奸罪的法益是妇女(包括幼女)的性的自主决定权,其基本内容是妇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性行为的权利。[5]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明知妇女是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意志的精神病人或有严重痴呆的人而与之性交的人,不管被害妇女是否表示“同意”或“反抗”,都应视为违背妇女意志,构成强奸罪。这是对性权利无自主决定权与意志能力的精神病人予以的特殊保护。域外很多国家对与精神病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此类强奸罪的特殊犯罪人予以了严惩。[6]问题的关键在于,精神病人同幼女一样缺乏决定性行为的能力,即使能认识到非自愿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属于强奸行为,但是其并不具备对性行为的决定和控制能力。就本案而言,被害人罗某某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缺乏正常的意志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明知被害人罗某某为精神病患者的情况下,仍然与之发生性行为,应当认定为成立强奸罪。

强奸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是违背妇女意志,采取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性交。是否违背妇女意志还应充分考虑到妇女是否知道反抗、是否能够反抗,精神病患者缺乏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行为人明知是精神病患者而与之性交的,即使征得被害人同意的,也应当成立为强奸罪。因为虽然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可以成为违法性阻却事由,就像罗马法彦中“不可能对承诺者实施不法”所表示的那样,但具体到强奸案中幼女及精神病妇女的承诺不能成为违法性阻却事由。[7]原因在于有效的承诺必备要件之一是需要具有承诺能力的人基于真意作出的承诺。而事实上,无论是幼女抑或是精神病妇女在强奸案中并不具备承诺能力,即使作出承诺,也是无效的。

虽然我国法律中还规定了确实不知道妇女患有较轻微的痴呆症,在女方自愿或者主动要求下与之发生性行为的,不宜以犯罪论处。但本案中被害人是精神病人,无论在第一份鉴定意见还是第二份鉴定意见都予以了描述,不同的是第一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是精神分裂症,第二份鉴定意见显示被害人无重性精神病。就这个角度而言,作为精神病妇女的被害人即使作出同意发生性行为的承诺也是无效的,更遑论被害人的供述中曾提及自己对发生性行为进行过反抗。

至此,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病,无性防卫能力,犯罪嫌疑人余某某构成强奸罪的论证已然完成。

(三)有利于实现案例释法说明功能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笔者认为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与人权保障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容忍那些侵害他人权利的犯罪行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在每一件案件中体现司法公平与公正,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公、检、法机关办理和审理的案件都具有引领与指导社会公众如何沿律循法的导向作用,在具体个案中向社会民众释法说理,形成良好的释法制度是我国司法机关所追求的目标,这正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并颁布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检察官以案释法制度的规定(试行)》的初衷所在。值得注意的是,检察机关办理案件不可动摇的基础仍然是依据案件事实和法律。本案中,被害人罗某某与犯罪嫌疑人余某某在同村生活,全村人周知被害人罗某某具有精神病,倘若对余某某强奸精神病人罗某某的事实不予以处罚,那么是否会形成一种导向:与精神病人罗某某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是不受刑法评价和处罚的,在此情形下被害人罗某某的人身权利尤其是性权利受到威胁和侵害是可以明确预见的。正如笔者所提倡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保护是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作为检察机关更是责无旁贷。本案中依法认定犯罪嫌疑人具有强奸罪,具有案例指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检察机关以案释法说理的功能。

(四)余论——鉴定意见的司法审查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第84条、85条、86条规定了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事实上,无论是鉴定意见还是其他法定证据的认定均是指有关人员对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认可、确认等活动。[8]虽然有学者认为,认定证据应属于法官的特有职权,检察机关只有审查证据的权利。[9]但是对证据能力及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认可等活动同样也是检察人员审查证据过程所从事的活动。因此,撇开审查证据与认定证据之间的概念界定之争,毋庸置疑,检察机关有义务也有权利对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及证据效力进行判断、评断,并选择认可的鉴定意见。笔者赞同眼下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模式属于“印证证明模式”,[10]也同样觉得与其批判司法实践及立法解释中对于证明力规则限制的现状,不如找出其存在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进而发现此现状出现的原因及条件。[11]不得不承认,当下我国证据规则中注重证据的真实性,也正是在这种优先考虑证据真实性的理念推动下,促使了司法实践中着重强调证据之间相互印证规则的形成。故此,检察机关审查证据过程中,即使通过询问证人、被害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审查物证、书证等证据材料,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还是要依据法定的客观证据规则作出评价。这个法定的客观证据评价规则和评价标准即是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规则。

不言而喻,鉴定意见的审查应注重证据相互印证规则,但同样不能忽视对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的审查。在案件审理阶段,英美法系国家有鉴定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交叉询问的制度,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对鉴定人出庭要求较为严格,但规定了可行性的方式允许鉴定人对鉴定意见予以说明。我国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证据专章中第五节也明确规定了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认定,其中第86条规定了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后果,强制鉴定人出庭作证。虽然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九章第八节专门就鉴定意见的处置方式有了较为宽泛的规定,但是对鉴定意见的具体审查在司法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思考。

笔者认为,就本案而言,鉴定意见的审查除了对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是否具有资质、鉴定方式是否客观进行必要的形式审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结合本案案情进行实质审查。具体来说,首先询问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作出鉴定的依据和原因,其次询问以前的精神病鉴定结论对现在鉴定意见作出的影响,并比较两份鉴定意见,将两份鉴定意见中争议焦点——被害人是否具备性防卫能力问题询问鉴定人员,请其解答性防卫能力鉴定是如何作出的和包括的内容,询问其精神病与性防卫能力之间的关系等。向作出鉴定意见的鉴定人员询问清楚鉴定意见作出的依据,不仅能更好地判断鉴定意见的证明力和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还能更加准确地审查证据材料,作出精准的判断。

注释:

[1]赵秉志:《中国刑法典型案例研究第四卷: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犯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2]陈瑞华:《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43页。

[3]拜荣静:《论刑事鉴定意见证明力的评价》,载《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4]同[3]。

[5]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777页。

[6]如英国1956年《性犯罪法》中规定:“与精神有缺陷的妇女非法性交的男子构成犯罪,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德国刑法中规定“利用他人因病例性精神错乱而反抗能力的情况而与其实施性关系为犯罪”;日本刑法中规定“乘女子心神丧失或者不能抗拒,或者使女子心神丧失或者不能抗拒而奸淫的行为为犯罪”;意大利刑法中规定“利用被害人在行为实施时身体或者精神劣势状况,诱使他人实施或者接受性关系为犯罪。”

[7][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8]何家弘:《论证据的基本范畴》,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9]何家弘:《证据的审查与认定原理论纲》,载《法学家》2008年第3期。

[10]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上一篇:我制作的小笔筒作文下一篇:便民服务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