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艺术节广播稿

2024-05-01

体育艺术节广播稿(共8篇)

篇1:体育艺术节广播稿

20**年4月21日——4月25日,为期一周的“区一小第三届校园艺术节”已经圆满地画上了句号,但那精彩纷呈的节目似乎还在眼前,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荡……

4月21日下午,一场以“立志中华、喜迎奥运”为主题的班级歌咏比赛拉开了艺术节的帷幕。

《中国是我家》、《我的20**》、《我们是吉祥的福娃娃》等精彩纷呈的合唱表演充分表达了广大师生期盼奥运、祝福北京、立志中华的美好愿望。

4月22日下午,精彩纷呈的“校园之星”舞蹈大赛使区一小校园再次沸腾起来。

活泼可爱的《小百灵》,优美动人的《旋转童年》、豪迈奔放的《蒙古人》,还有潇洒遒劲的拉丁舞表演……一名名舞蹈之星在这里绽放光彩。

4月23日下午,20多名小歌手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闪亮登场。

充满童趣的《种太阳》,婉转悠扬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还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等等,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声在校园的上空回荡,一朵朵艺术的奇葩在师生们的心中绽放。

4月24日的区一小校园,三十多名小演奏家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悠扬的古筝,婉转的竹笛,动听的葫芦丝,欢快的手风琴……美妙的乐声和稚嫩的`笑脸相互辉映,使区一小的校园又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映照了区一小的今天;同学们身上的巨大潜能,将辉映区一小的明天。

让我们伴着朝阳,和区一小一齐高歌,共祝愿:她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篇2:体育艺术节广播稿

(插播背景音乐《菊次郎的夏天》)

乙:很高兴再次与大家相聚在红领巾广播站。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期待已久的校艺术节即将于5月29日拉开帷幕,届时,多才多艺的同学们都将大显身手,为大家奉献一台别开生面的文艺演出。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大饱眼福喽!

甲:没错,我们齐贤二校的确是人才辈出的艺术家摇篮。历年艺术节的精彩节目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如数家珍,今年的艺术节也是格外令人期待。

(音乐渐弱,停止。)

乙:那么今天的节目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让我们满怀期待的艺术节吧!

甲:说到艺术节,我不得不说,这是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一个魅力无限的自我展示平台,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自信、得到锻炼,从而不断进步和提高。

乙:而且艺术节还是我们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它可以让我们看到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

甲:没错,我们真的要把握好这次机会,在展示自己才艺与风采的同时,向其他同学多多学习,让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多一些艺术氛围,

让艺术陪伴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乙:对了!杜禹含,往年的艺术节你总是给大家表演独唱,不知道今年的艺术节会不会给大家带来点儿惊喜呢?

甲:还真让你说着了。今年的艺术节我的表演还真和以前不同!综合起来说,这“不同”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点是表演形式多样了;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演员阵容强大了。本次我们的演出可以说是集合了两班三派的四大天王,效果绝对非同凡响,演出绝对值得期待!

乙:真的呀?不过,我只听说过,两岸三地,可你这“两班三派”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甲:嗨,这“两班三派”就是指我们这个组合的成员分别来自五年二和五年三两个班级,演出风格可以分为三个派别,至于具体的演出风格和演员阵容,在这里我就先留一个小小的悬念,还请大家到时候自己来关注我们的节目吧!

(插播音乐《奔跑》)

乙:好吧,你的节目我们拭目以待!不过,作为艺术节的主持人,你能不能给大家透露点儿内部消息呀?

甲:你想知道哪方面的消息呀?

乙:当然是关于节目的啦,你就和大家说说本期艺术节里最新奇,最具特色的节目是什么吧!

甲:说到最新奇,最具特色的节目要数年x班的同学将为我们带来的非洲鼓表演了!

乙:“非洲鼓”?这种乐器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相信电波另一端的许多同学也和我一样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一下这种新奇的乐器吧?

甲:我早就猜到了大家会好奇,所以呀,今天我特意把

同学作为嘉宾邀请到我们的演播室,下面就请她来和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好伙伴“非洲鼓”吧!

乙:(非洲鼓表演者姓名),你好!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丙:同学们好!两位主持人好!我是x年x班的,很高兴有机会做客红领巾广播站,为大家介绍有关非洲鼓的知识。

甲:那你能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非洲鼓长什么样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吗?

丙:非洲鼓是皮膜类敲击乐器,它的形状是模仿非洲人用来磨玉米或谷物石磨,用整块树干剜空再蒙上羊皮制成的。鼓身约50到60厘米,直径约30到38厘米,但有一些来自科特迪瓦的非洲鼓直径会更大。非洲鼓用手拍击发声,当拍击的部位不同时,音色也有分别,可以发出高、中、低三种声音。这种鼓可以用作独奏,也可以和其它非洲传统乐器作合奏。

乙:能说说它的起源和特别之处吗?

丙:没问题,非洲鼓起源于西非部落,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而不是放在地上敲打的。最特别的是,这种乐器一定要用手敲打,演奏时一只手调整音调的高低,另一只手敲出节奏来。

甲:能和我们提前透露一下你这次艺术节将带来的表演是什么?属于什么类型的演奏吗?

丙:我这次的表演主要展现的是

至于具体的节目内容,到了演出的时候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乙:非洲鼓这种乐器在我们沈阳可以说并不常见,你是怎样发现它,喜欢上它并开始学习的呢?

我喜欢上非洲鼓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

涵。非洲鼓表演主要特色在于其音乐属性可以广泛被运

用在特殊节庆场合,不同种类的非洲鼓能让人聆听到不

同节奏变化的非洲音乐,体验到神秘而特殊的民族风格!

甲:听说了这么多关于非洲鼓的知识,我都开始喜欢上这神秘莫测的古老乐器了。

乙:是啊。真的好期待将带给我们的精彩演出。

丙:好啊,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非洲鼓,我一定倾尽全力为大家奉献一场精彩的非洲鼓演出!

甲:好的,我们一言为定!

乙: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红领巾广播在大家对非洲鼓的期待中又要落下帷幕了。

甲:让我们满怀对校艺术节的期许,还有对非洲鼓的期待和大家说声再见!

篇3:浅谈校园广播稿的语言艺术

广播稿和报纸新闻一样, 都要求真实, 讲究时效, 文字简短。不同的地方是报纸是供人们阅读的, 而广播是供人们听的。

所以, 广播稿的最大的特点是要适宜于听。为了使写出的广播稿产生良好的“听众效应”, 语言运用是关键, 生动活拨的语言能使文章生辉, 提高表达效果。在写作中, 要特别注意广播稿语言的运用艺术。

一、语言的运用, 要努力做到口语化、大众化

所谓广播语言, 第一是语言的口语化, 这是广播稿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特殊要求。因为, 报刊书籍是给人看的, 但广播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 听起来不一定顺耳、好懂。而且, 看报纸遇到不懂的词句, 可以多看几遍可以反复读, 反复琢磨或查查字典, 请教他人, 而听广播, 这一句没听懂, 他那一句又播出来了。所以, 写广播稿, 一定要做到易懂、易记, 在语言上作到通俗化、口语化和大众化。例如:

新闻稿写:上月12日。

广播稿说:上个月12号。

新闻稿写:思南师范地处五老峰脚下, 乌江岸边。

广播稿说:在云贵高原的大山里, 有一个培养教师的摇篮, 她就是思南师范学校。

通俗, 不是庸俗, 而是要朴素自然, 深入浅出。口语化, 不是滥用方言土语或完全照搬口头上所说的话, 而是要简短精炼, 合乎语法, 使大家都能听得懂。因此, 写作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尽量用平实、贴近生活的语言来感染听众, 必要时可选用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少用典雅语、古语、专门术语等。例如:“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 不要加油加醋, 不要戴有色眼镜。群众对我们, 是反对就是反对, 是欢迎就是欢迎, 是误解就是误解, 不要害怕真实地反映这些。” (刘少奇《对新华社记者团的谈话》) 这段话用了“加油加醋”“戴有色眼镜”等俗语, 听起来就很亲切。如“星期日”改用“星期天”, “担水”改为“挑水”就很平实, 又如形容天气变化的, 有谚语“有雨天边亮, 无雨顶上光”比喻名牌产品的, 有俗语“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比喻懒惰的, 有歇后语:“算盘上的珠子——不拨不动”。这些谚语、俗语、歇后语不但形象逼真, 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有些难懂的不口语化的文言词句, 尽量不用;如要用, 可根据原意改写。如:“亦然”不如说成“也一样”, “东方泛白”不如写成“天刚亮”, “与一四班对垒”, 不如写成“与一四班比赛”, “地处”可改用“位置在”;“因而”、“由此”、“从而”这类次, 能不用的尽量不用。

(2) 语言运用要求大众化, 即要求面对大众, 赢得听众, 对那些脱离实际的高调子或口号式的空洞语言, 在广播稿中切忌出现。如有的同学, 一提到师范生就只会“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 只有刻苦学习, 掌握知识, 才能实现现代化。”这就让人感到“空”和“大”, 像喊口号。这样的话, 即使觉得很有道理, 但别人听起来不亲切, 感情上不易接受它。

二、语言要简洁、明了, 有风格

首先, 要避免使用长句, 要用短句。比如:“去年入冬以来, 天气连续干旱, 后来又遇上几次寒潮, 结果麦苗长得又黄又瘦”。这句话太长, 写得不够简洁。如果一句话让人读了喘不过气来, 就会影响表达效果, 当然也就不会受到听众的欢迎。这句话可改为:“去年入冬受干旱和寒潮的影响, 麦苗又瘦又黄。”

其次, 句子的语言要明了。我们说用词要精当、准确, 概念应该明明白白、流畅清晰, 不能模糊其辞地让听众去“猜”, 因为广播除了声音的特点之外还有速度, 不可能老是一句话悬在半空中, 让听众再去“猜”一次, 所以语意明了是广播稿写作不可忽视的要求。

再次, 广播稿的写作要有风格。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好的题材也会写成陈腔滥调, 让人心生厌里腻。例如, 在写表扬稿时, 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往往是“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打扫卫生、拾金不昧、帮助同学等, 不管做什么好事, 都套用这句话, 而不愿作深入的发掘。听起来就显得单调、乏味、呆板。与其这样, 还不如不写, 因为不写听众也知道这个意思。

三、尽量避免使用语音容易混淆的词语

篇4:体育艺术节广播稿

关键词:广播剧 法国文化特征 象征 超现实 卡通手法 网络电台 生存空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一种最具广播特色的文艺节目形态,广播剧一直深受欧洲听众的喜爱,也是一年一度欧洲奖的重要立项。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电台都有专门负责广播剧的部门,广播剧的播出时间占有相当的比例,拥有相当多的热心听众。尽管如今广播剧的产量比当年最辉煌的时候有所下降,但听众群却很稳定,收听率的增长仍然高于流行音乐。每年欧洲奖的评选,广播剧的竞争非常激烈。2008年获得最佳欧洲广播剧奖的一共有两部,一部是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剧《画像男人》,另一部就是法国ARTE电台制作的18集广播连续剧《鱼缸》。

广播剧《鱼缸》编剧构思奇特,音响运用更是新颖独到。它彻底地突破了传统的广播剧形态,创造出一种新的广播剧样态。

“没有情节、没有冲突”的广播剧

说《鱼缸》是一部“没有情节、没有冲突”的广播剧,好像很夸张,但的确如此。《鱼缸》的剧情非常简单:一个隶属法国文化委员会的负责接待团体游客的部门,一群雇员在“鱼缸”一样的办公室里天天重复着枯燥机械的工作,承受着环境的压抑和竞争的压力。《鱼缸》的人物也很简单,主要人物是“临时工”马里安尼克·贝洛特(也就是作者本人)和她的同事(直接老板)“枪乌贼”。

这是一个关于在无聊沉闷的市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令人发笑的、极具普遍性的故事。故事节奏流畅,音响类别丰富。《鱼缸》采用象征的、超现实的甚至是卡通的手法来表达立意,别出心裁地用“情绪”结构全剧,用充满象征的广播语言、角色的内心独白以及现实的真实音响和虚拟音响(角色内心感受到的音响),来表达人物的心情、感觉,刻画人物的性格,呈现人物的内心和灵魂。比如第四集开始有一组音响:水声、泡沫声、击剑声、电影《超人》的音效、枪声、电话声、八音盒、娃娃的哭声。配合这组音响的台词是:“湿滑的斜坡/我看着我的手/打字的时候我的手在颤抖/工作的时候我想到/我想到/我想到/我想到……”在这里,所有的音响都是主人公当时特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内心状态:压抑、窒息、忐忑、渴望、绝望。

像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音响在广播连续剧《鱼缸》中比比皆是。比如:用咕咕的水泡声象征主人公在办公室的窒息状态,用牛叫声象征员工的辛苦工作,用皮鞭的抽打声象征老板的无情剥削,用水壶沸水的声音象征人的窘迫,用焰火的响声象征思绪的变化与飞跃……

鲜明的法国文化艺术特征

第一次听《鱼缸》,让我联想起法国的印象派绘画和喜剧电影。的确,《鱼缸》幽默、多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显示出鲜明的法国文化特征。

《鱼缸》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心灵,强调的是从个体的独特性来反映整个社会的普遍性。它的内容是写实的,讲述的是主人公的一段真实经历,作者说,“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是生活中真实说过的”。但是,其表现手法是印象的、跳跃的、象征的,“鱼缸”这个剧名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作品通篇描绘的是“鱼缸”里的“小鱼小虾”们的工作状态:有无聊的接待工作,也有嘈杂的展会任务;有每年的例行体检,也有刻板的业务培训。这些看似无序散乱的故事,被一条清晰有力的线索紧紧地串联起来,这条线索就是主人公被压抑的痛苦的心情。

《鱼缸》将印象主义绘画创作手法用于广播剧,突破了传统的广播剧创作模式,给广播剧艺术领域带来强烈的震撼。多年来担任欧洲奖广播剧类评委和评委主席的艾莉森(Alison Hindell)说:“《鱼缸》不只是2008年,也是近年来欧洲广播界难得一见的创新之作。”《鱼缸》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法国文化艺术。浸润在法国文化艺术中的法国广播人,自然而然地将印象派的理念运用到广播剧的创作中,引发了广播剧创作的创新,不仅令法国各界,也令欧洲、中国同行耳目一新。

回归声音的本源 用足声音的想象力

《鱼缸》高品质的音响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是一部完全用音响表达的广播剧。传统的广播剧中,音响总是配合剧本,是剧本的补充和延伸。而在《鱼缸》中,作者用声音创作文本,让文本和音响直接对话,与音响充分融合,听众几乎分不出哪句是文本中的叙述、台词,深深沉浸在声音构筑的世界里,被强烈地吸引,主动地介入,倾听、感受、想象、思考、回味……听众和作者一起最终完成这部连续剧的创作。这是广播剧作为声音媒体的独特魅力,《鱼缸》的创作者让声音回归它的本源,充分运用声音的力量,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作者马里安尼克·贝洛特一再地强调音响效果艺术家苏菲·毕圣斯(Sophie Bissantz)即该剧的音响制作师对《鱼缸》成功的重要作用。“《鱼缸》有两位导演,一个是我,另一位音响师,我们合作得很默契。”这是一个良性的创作循环。编剧用声音写剧本,给了音响效果和录音制作最大的再创作空间;而音响师在用声音创作的过程中迸发的激情与火花又反过来促进了剧本的进一步完善。当然,这样的广播剧本对音响师和录音制作人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既懂技术又懂艺术同时又富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驾驭这样的创作。

网络电台 拓展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

《鱼缸》不是在传统的广播电台而是在网络电台连续播出的。《鱼缸》播出后产生的强烈社会反响,成为非常严肃的法国主流报纸评论的话题。这让传统广播人再次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电台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而作为在网络电台播出的广播连续剧,《鱼缸》剧本的一些创作特点也引起我们的关注:第一,以网络连载日记的口吻撰写文本,直接切入讲述者的内心,展现主人公深层、隐秘的情感和思想。第二,总体上每一集都比传统广播剧短小很多,且每一集的时长并不整齐划一,而是随着内容的需求来确定。每一集都很成功地表达了内容,整个系列一气呵成。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16集,主要表达“临时工”赢得第二个合同期的工作状况和心理状态,作者没有用一句新台词,只是把前面15集中出现过的音响剪辑合成为一集播出。这样大胆的设计,是一般广播剧作者不敢想象的。而这种有选择的重复,正好表达出第二个合同期与第一个合同期的雷同和无聊。

此外,在网络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听众可以随时点击收听,这也比传统的广播剧更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篇5:校园艺术节广播稿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男、女:大家早上好!

女:随着这开场曲的响起, d2之声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来自六(8)进俭中队的卫蓝。

男: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任思远,同样来自进俭中队。

篇6:文化艺术节广播稿150字

随着社团的繁荣发展,社团文化节已经成为我校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文化节期间,各个社团围绕“团建新风、青春流韵、慧影年华、隽永文化”四个篇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这些活动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展现了社团“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本次社团文化节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各大社团的共同进步,同时也增加了社团之间的情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以后的社团文化当中,给同学们献上更好更美的社团文化盛宴。

社团文化节为各社团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充分体现了社团人团结、和-谐、文明、进取、富有文化底蕴的气质和风貌,繁荣了校园文化,提升了生活品质,真正贯彻了“百团争鸣,携手同行”的口号

篇7:高三艺术班广播稿

h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何思怡。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帝往16世纪的欧洲投了一颗小石子,就在人间掀起轩然大波。文艺复兴的梦想照进现实,便发出迷人光芒。文艺复兴是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揭开了欧洲近代历史的序幕。而令其闻名于世的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建筑美学方面的成就。

l 没错,在那个时期,建筑艺术的天空中回荡着大师的声音,黑暗中苏醒的人类开始了返璞归真的寻根之旅。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建筑甚至吸引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曾经考察了欧洲文艺复兴大大小小的建筑典范,深深汲取了人类文明的精髓,林徽因更是被后人形容为具有“文艺复兴色彩”的人物。可见,文艺复兴的璀璨成就影响了多少代人。所以,今天就让我们起航,乘着文艺复兴的翅膀,去找寻人类解放自我的建筑艺术探索之路吧。

h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禁锢和顽化的思想模式被兴起的各种突破式的建筑群不断冲撞,在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在思想激化和进步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那时候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体现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而这些正符合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l 是呀,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既表现了统一的时代风格,又突显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设计,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将古典范式化为了不朽的建筑经典。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大发展和大提高。h 现在的人们一般认为,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这座华美绝伦的大教堂的设计借鉴了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了出来,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施工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都是很大的,因此当时的人们认为它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独创精神,将它作为了建筑复兴的开端。

l 至于独创精神,意大利建筑学家帕拉弟奥也充分诠释了这种宝贵精神。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理性的时代,那时的人们确信完美的圆形是上帝的象征,代表着智慧、稳定、和谐和宇宙万物的秩序。罗马万神庙的圆形平面挑逗了建筑师一千年,直到帕拉弟奥冲破常规,将圆形平面用于住宅建筑,后来他据此设计的建筑就是位于维琴察的圆厅别墅。帕拉弟奥是位勇于打破规则,寻求突破的建筑师,正是因为他所具有的这种创造性,才使得他成为了文艺复兴以来影响最大的建筑大师,他所开创的代表意大利建筑系的古典主义风格也开始风靡欧洲大陆。此外,意大利的建筑学家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圣彼得教堂,也体现了创新和不断突破自我的复兴意识,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

h 同样地,在欧洲的另一片土地上,也在上演着建筑改革的风潮。位于巴黎东南部、塞纳河左岸的枫丹白露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这座宫殿虽然比不上凡尔赛宫的宏伟,卢浮宫的广袤,但却淡雅大方,给人以静谧温馨的感觉。它包容了多个著名建筑家的智慧,也凝聚了多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枫丹白露宫最初是君王狩猎休息的城堡,后来成为法国王室的行宫,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开始大规模扩建,宽阔的门窗和精致的室内装饰中,文艺复兴的痕迹还清晰可辨,可以说是法国文艺复兴风格最为显着的建筑了。

l 在塞纳河右岸,和枫丹白露宫一样代着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建筑的还有法国著名的卢浮宫,卢浮宫在1546年由建筑师皮埃尔·雷斯科改建后,具有了复兴时期法国建筑古典而造型严谨的特点。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王宫,卢浮宫在往后的不断修缮后,同时呈现出哥特式和文艺复兴交融的风格,成为了法国古典主义的经典建筑。

h 在文艺复兴的浪涛里,西班牙建筑学家安东尼奥·高迪同样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高迪是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可以说,巴塞罗那是高迪的画板,在那上面,他尽情的挥洒自己对建筑的诠释,同时,高迪也赋予了巴塞罗那无与伦比的魅力,完整了这整个城市的创意。他用建筑创造了一座独具创意的城市,也让我们看到了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的魅力所在。他设计的建筑永远那么标新立异,考验着人们的想象力,他也成功的将静物赋予以动感,赋予以生命和超出物质的精神。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读出了属于他个人的梦幻色彩和属于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立创新精神。

h 在这场席卷全球,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时期中,以自身性格融合时代风格进行自我设计创作的建筑家还有很多,由此孕育而生的新生建筑也如浩渺星空里的星星一样繁多。从单一的宗教中心,到集合了文化、行政、商业性质的城市广场,建筑家们的设计见证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逐渐取代宗教神学、科学理性逐渐取代宗教神启、对现实生活的追求逐渐取代禁欲主义的历史。宽阔的广场,高耸的钟楼,辉煌的教堂,整齐有着韵律的宫殿式建筑,无不在向欧洲和全世界述说

着那段黄金时期的巨大变革和辉煌成就。

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艺术班专用练习------必修三第8课 1.“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这些美好的人及其事迹,始终留在网页上和网民的心坎里,在网络空间里芬芳留香,而“芙蓉姐姐”“凤姐”等所谓网络红人早已不再是焦点。经历了近20载的变迁,中国互联网的主流文化也逐渐清晰起来,网络“正能量”不断积累发酵。这说明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可以传播更多的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弱点和缺陷逐渐消失 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3年10月12日,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如《熊出没》中“光头强”整天就叫嚣“臭狗熊,我要砍死你”,拿着电锯到处挥舞。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 ②人们对文化需求具有多样性,面临着多种选择 ③文化传媒的商业性,追求轰动效应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④大众传媒迅速发展,采取了丰富多彩引人注目的形式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3.目前,我国影视文化市场在面对精品短缺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题材、相同形式影视作品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文化消费意愿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①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③表明文化发展要改变人的消费观念 ④要求文化生产面向群众多样化需求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段子”(指以笑话、打油诗为主要内容的手机短信)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为手机用户所广泛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段子”频频出现。这告诉我们()①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应当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针对部分抗战剧情节离奇夸张,故事浮夸狗血的状况,国家广电总局对卫视黄金档播出的抗战剧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卫视修改或停播过度娱乐化的抗战剧。这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启示是()①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杜绝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②要尊重人民的文化权利,反对落后文化 ③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服务人民为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的“道德讲堂”,包含7大类别,涵盖社区居民、农民、公务员、学生、企业家、企业职工、新居民等各类群体,道德宣讲活动让市民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道德的潜在力量,进一步扩大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市民知好人、学好人、做好人。道德宣讲活动的做法启示我们()①弘扬主旋律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②文化建设应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文化建设应倡导风格和形式的多样化 ④文化建设要坚持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实社会中还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这主要是因为()①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 ③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在我国根深蒂固 ④社会上各种思想相互冲击、相互融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弊端 ②相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

③政府未能弘扬科学,取缔迷信活动 ④部分群众信仰缺失,寻求精神寄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

①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②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移风易俗”的彻底革命 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细观2013年暑假荧屏,“雷剧”横行。新版《武松》中,潘金莲与武松相爱了;《天天有喜》虽脱胎于“刘海砍樵”的神话故事,却把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穿越”到了剧中,“婆媳争斗”“伪娘当道”“婚后小三”等话题应有尽有;《新洛神》以《洛神赋》为蓝本创作,剧中人物造型奇特、台词直白且不论,曹操父子三人为夺甄宓而争天下的剧情更是雷翻网友。而在收视率唯上的电视剧市场,制作方不怕观众挑刺儿,越挑越有收视率。面对“雷剧”,有家长吐槽称,让孩子看这些误导性极强的剧集能带来什么?电视剧除了作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更应传递一种正能量。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予以评析。

答案: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雷剧”横行,一方面说明在电视剧市场,有些制片方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市场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迎合低俗趣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部分人不乏对低俗文化的猎奇心理。因此,对于文化市场,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文化企业也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多制作文化精品;文化消费者则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并自觉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划清界限。

②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然而,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一些“雷剧”遭到网友和众多家长的吐槽说明,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雷剧”横行从反面警示我们,应该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传递正能量。

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艺术班专用练习------必修三第9课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

a.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b.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c传统与现代的关系d.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2.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针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发问,为什么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其实,这折射出的就是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警示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a.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c.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在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存在、相互对立和全面竞争的形势下,西方有些国家对外进行文化渗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此背景下,我们进行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要求

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学习外来文化 ④紧紧抓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环节 a.①②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现象,只有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在人们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中保持独立,不被淹没。否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主要说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a.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b.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c.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d.有利于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5.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这说明()a.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b.中国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

c.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 d.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6.《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文化建设中 ①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②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④

7.河南省周口市“周末一元剧场”自2008年举办以来,演出超过240场,进基层演出60多场,直接惠及群众110多万人次,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惠民品牌。周口市上述举措()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将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 a.③④b.②③c.①④ d.①②

8.吉林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边境地区,并列为全省要全力办好的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之一。全年完成683个边境地区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c.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d.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9.《关于做好2013农村电影“三下乡”活动的通知》指出,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影放映,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让电影下乡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农民。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1.“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厘米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厘米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二、非选择题

16.在城市广场和街头巷尾,华灯初上,音乐响起,男女老少纷纷加入跳舞方阵、健身队伍,尽情享受着国泰民安的祥和与快乐;在农村农闲时节,秧歌队、锣鼓队的整齐节点响彻院落。这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生动展现。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艺术班专用练习------必修三第10课 1.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①人们对髙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 ②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③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 ④道德滑坡危及人类存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漫画《卧佛》启示我们()a.文化建设要把社会公德作为中心工作

b.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文明公民 c.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d.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哲学家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对于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是()a.继承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b.加强道德建设发挥道德正能量 c.弘扬民族精神 与时俱进 d.发展大众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尚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回答4~5题。

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 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③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④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篇8:广播剧节奏艺术探讨

关键词:外在节奏,内在节奏,情绪律动,时间律动,场景结构律动

节奏之于广播剧作品本身, 是一种以律动的强度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时间模式;节奏之于广播剧的创作手段, 是展现作品的重要艺术表现元素之一。节奏从属于艺术范畴, 它是依托于外在形式, 构建在空间和时间这个四维坐标上的内在律动模式。节奏的外部初级特征是时间模式, 其内涵实质体现出来的是律动和变化。

从概念内涵上看, 广播剧节奏的类型划分可以借鉴电影的基础理论;只是在外延表现手段上, 广播剧节奏的类型划分又有其独特的地方。毕竟电影的外在体现是镜头语言, 它是“声画一体”的综合艺术;而广播剧没有“画”, 只有“声音”这个单一的表现载体。《电影的诞生》的作者莱昂·慕西努克, 把电影节奏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类。我认为这样的划分对广播剧也适用。以下就是根据这个划分, 以一个录音制作者的目光, 来对广播剧的节奏与艺术作个粗略探讨。

1 内在节奏是与内容有关的内涵律动模式

广播剧的内在节奏是与内容有关的内涵律动模式, 我个人从实际操作的角度, 把它细化为情绪律动节奏、时间律动节奏和场景结构律动节奏三个子类型。

1.1 情绪律动节奏

它包涵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层面, 一是演播者的情绪律动表现, 这个表现不能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依附于背景、环境和故事情节的整体过程。二是听众的情绪应答表现, 后者与前者之间是相互对照、依存的关系。

如何把握好情绪律动节奏呢?从创作者的角度看, 前者的核心是在前期录音的时候, 把握好演播者的语言对白节奏。我们知道, 广播剧语言节奏的美体现在演播上, 就是演员通过声音所表现出的那种张弛有度、缓急从容的功力。这个功力不单纯是技术性的, 它所体现的实质不仅仅是演播者是对角色的理解, 更是演播者对相应的时代背景、特定场景的环境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整体把握。所以在录音的时候, 给演播者提前交代清楚规定情景是什么, 远比给他们提演播要求更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广播剧是门综合艺术, 相关人员都会相应对其进行二度创作, 演播者也是如此。而且语言对白的艺术表达就应该是多元化的, 它的好坏评价也是主观性的。所以对演播者的二度创作, 我认为应该尊重的原则是: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规定某一种模式, 只要演员把握住了特定人物的特征和特定场景的要求, 其情绪律动节奏是可以自由发挥的。

如果说前者的核心在前期录音过程, 那么后者更多地体现在后期制作上。听众的情绪应答和演播者的情绪律动是一种相互对照、依存的关系。后者在依附于前者的同时, 也反过来深深影响前者的判断根据。录音师既是创作者, 同时也是一个听众。身份变换一下, 往往对主观创作有一个很到位的客观评价。作为一名录音师, 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有时演播者的语言节奏在前期录音的时候, 大家认为还不错, 但是当整个作品立起来之后, 才发觉整体对白的情绪律动与想象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 还是在听众情绪应答的环节上考量不够, 准备不充分。

【例1】我曾经录制了一部叫《彩虹》的广播剧, 全剧开始的引子部分是一段在地震废墟上寻找失踪者的戏。这段戏台词很少, 就是在废墟上反复呼喊“有人吗?”。当时录音的时候, 演员的演播以及音响师的现场音效模拟应该是很到位的, 整个节奏也控制得比较缓慢, 突出了空旷原野上寻找失踪者的那种焦急的心态。但是在合成的时候, 我还是感觉整体环节总是缺少点什么。最后, 把自己换作听众的角度再审视这段戏, 才发现有两个关键的环节没有考虑进去:一是演员的演播是在特定场景之中, 但是作品对听众在特定场景上的交代并不突出;二是演员的对白节奏是缓了下来, 但放在真实的生活氛围之内, 就感觉还是稍稍局促了些。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我对这个引子做了相应的调整:一是全剧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大全景”的营救场景, 从这个“全景镜头”再缓缓来到这个救援者的“特写镜头”。这样, 听众从一开始就立刻进入到地震救援的特定场景之中。二是“不惜笔墨”, 用废墟上搜寻者的脚步特写来拉缓他的搜寻节奏, 再由慢到快进入到正戏。这样, 把原来只有1分30秒戏拉长到近3分钟, 但是整体听起来不仅没有拖沓之感, 反而增加了这段戏的紧张情绪, 也更加突出了“人与爱”的主题。

【例2】我发现有些广播剧的高潮段落, 演员的演播可谓“痛哭流涕”, 但是听众反应却是出奇的“冷淡”。究其原因, 主要并不在演员的演播环节上。从听众的角度讲, 大多是因为相应的剧情铺垫太贫乏了。没有铺垫的过程, 就没有结局的高潮效果。铺垫需充分, 高潮要适度, 这种轻缓张弛的分寸把握, 不光对作者和导演重要, 对录音师亦是如此。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 抓住听众情绪应答的这个环节, 也就抓住了听众的听觉感官“脉搏”, 而这正是把握好广播剧情绪律动节奏的关键。

1.2 时间律动节奏

它指的是剧中故事的叙事时间与故事本身时间之间的关系, 也是虚与实的关系。叙事时间则是虚, 故事时间是实。但从听众的角度来看, 叙事时间才是贯穿于广播剧整个剧情发展的“线”, 而这条线是明, 真正的故事时间则成了“暗线”。明线要给听众一个完整的暗线交代, 这是创作者必须要把握好的环节。

广播剧的叙事时间这条线既可串行, 也可以并行, 甚至能够以倒叙的形式出现。这条时间流动“线”就体现在虚实律动节奏之中。在一部广播剧中, 哪个时间段需要完全省略, 哪个时间段需要简要概述, 哪个时间段必须注重强调;哪些环节应着眼于实, 哪些应着眼于虚;对这些环节的取舍与调度, 应当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 节奏控制必须服从大局, 服从整个故事主题的需要。这个原则也是控制整个广播剧时间节奏的基础手段。

广播剧的时间律动表达相对于电影有所区别和局限。电影是声画艺术的综合体, 广播剧只是听觉的艺术, 它所能表现时空转换的手段, 当然比电影要少些。没有画面的支持, 广播剧交代时间, 串联时间的手段大多局限于:解说、时代背景音乐和特定场景音效。正因为这样的客观局限, 我个人认为把握时间律动节奏的第二个原则就应该是:时间线条要尽可能的明快和简洁。一是减弱时间跨度的变化, 二是减少时空转化的频率。听觉的特点是越简化环节, 越容易凸显主题。线条流畅、节奏明快是当前听众的主流回馈。

我个人对解说的初浅理解是, 解说是广播剧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是它不能太突出, 一部戏的结构过多突出解说的环节, 从节奏艺术的角度看, 不免多了一点韵律表达的僵化, 少了一份静态结构韵律的艺术审美趣向。

1.3 场景结构律动节奏

它是一种静态的律动模式, 静态结构与动态发展同样离不开律动的和谐美。广播剧的剧本结构, 也是一个故事的结构, 每个故事都要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之下、一定的空间之中。所有场景中人物活动的空间在转换中不断地构成重复与对称, 并且又有详略轻重的变化。这些排列的场景便构成了一种听众不易觉察的结构律动节奏。

广播剧的结构布局, 场景安排与排列不是随意的, 都要统一于一个大局之中, 统一于主题需要。一部剧的场景之中有重有轻, 每个场景之内也有侧重细节。在广播剧的二度创作当中, 哪些场景需要简化, 哪些场景需要增强;哪个细节需要强化, 哪些细节可以淡化;这些取舍之间依据的原则是主题需要, 实施的手段就是把握好节奏。对游离主题的部分, 即使写的很生动也要简化, 甚至剪裁;对铺垫主题的主要环节, 宁可要其繁也不能让其简。

广播剧的故事情节一般都离不开铺垫、发展和高潮这三个部分。一般而言, 其中铺垫趋缓, 高潮偏急;铺垫是轻, 高潮是重。但这只是相对的, 在作者铺垫之中埋下的线索和伏笔, 作为二度创作的我们, 需要在细节的取舍中把握好哪些是需要特别突出的环节。缓中有急, 急中有顿, 在展现主题的流程中, 轻重永远是相对变化着的。一部戏的情节听起来能够做到“丝丝入扣”, 就是把握住了主题, 把握好了整体节奏的韵律美。

在这个问题上, “剪裁”是每个录音师需要掌握的重点。敢下剪刀, 会下剪刀不仅仅是导演的职责, 也是录音师的职责。我在制作广播剧的时候, 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剧情铺垫的环节, 我更关注其中的细节“伏笔”和结局的关系;而在结局的高潮部分, 我首先是“回顾”相应的铺垫环节。这样在制作的时候, 对整体的把握才不容易偏离主线, 偏离主题。而且对不在主线上的并且游离主题的环节, 从不吝惜自己的剪刀。把握好场景结构律动节奏, 关键是要把握好整体。从这个概念的外延上看, 实施的手段是剪裁;但其内涵体现的还是主题需要。

2 外在节奏是与声场展现形式有关的律动模式

广播剧的外在节奏是一个与声场相关联的概念, 它是一种体现声场变化的律动模式。我依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 把它分为话筒拾音的调度节奏、声音的空间变化节奏、场景转换的变化节奏、音乐的律动节奏和音效的律动节奏五个子类型。

2.1 话筒拾音的调度节奏

广播剧构成三要素:对白、音乐和音效。相对其他两个, 对白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对白录音离不开话筒, 话筒之于广播剧就如同摄影机之于电影, 只是调度形式有所不同。电影以演员为核心, 摄影机围着演员运行;广播剧现在很少做外景实录, 室内拾音的话筒调度是以话筒为固定点, 演播者做声场空间轨迹的自我调动。好的录音师一定要根据剧本场景和剧情的需要, 提前为演播者设计好话筒前的运动轨迹。声音的远近、虚实主要靠演员自己的走位来实现, 这是前期录音的关键之一。

点话筒和立体声话筒之间的制式差别, 造成单声道和立体声的声场差别。现代广播剧这两种制式的区别意义已经不大了, 原因是现在的音乐和动效资料基本都是立体声的, 而且有的剧在对白部分既是单声道, 也做局部立体声处理。比如, 我在广播剧录音的时候, 多采取两只点话筒的拾音方式, 通过调音台上声像旋钮的设置, 可以在一个场景之中很轻松地做单声道与立体声之间的转换。这两者的转换构成了声场“点”与“面”的律动变化, 这就是声场变化的静态空间节奏。

演播者在话筒前的走位, 可以做单声道和立体声两种制式的拾音。单声道拾音拾取声像的远与近。这种远与近往往与我们想象的声音虚与实呈逆向对比关系:比如远景拾音, 常常要求演播者发声要实, 而且音调偏高;而近景特写要求演播者发声实里带虚, 气声的运用很普遍。立体声拾音拾取声像的整个空间分布, 包括左右变化和声场景深的长与短。这种声场走位的远与近、左与右、景深的长与短以及与虚实的对照与对比, 构成了声场变化的动态空间节奏。

声场分布如同电影画面构图, 是有艺术美学依据的。录音师对拾音话筒的调度, 比如话筒的高低远近摆放与演播者的走位关系, 体现的是声场变化的律动模式。录音师的技术修养亦在于此。

2.2 声音的空间变化节奏

声音的空间变化体现在左右、远近、高低与虚实上。声音的左右与远近变化, 在立体声制式拾音下, 凭演播者的走位就可以做到。关键是这种变化要符合声场的空间美, 我个人的观点是:声音的声场构图尽量要避免中央声像的欠缺。打个比方, 中央声像如同音乐中的底鼓与贝司, 它是声场构图的“根”, 无根的音乐会飘, 无根的画面构图同样谈不上韵律美。立体声广播剧经常出现一左一右的人物对白, 这种声场构图时间久了会给听众造成听觉的不和谐感。同样, 声音的远近调度也要注意适度原则, 否则会产生同样的不良效果。声音也是有画面的, 画面要实中央就不能虚。录音师经常强调, 声音要饱满, 声场构图也要饱满, 这个饱满不是狭义上的音量大, 而是整个声音构图的平衡与和谐。比如, 我在做对白的左右声像处理的时候, 总要用适当的音乐和背景音效来弥补中央声像的空缺;在声音的左右横移之中, 更注重音乐与背景音效的对照移动变化;从而使两者的关系体现出声音空间变化的内在韵律美。

声音的高低与虚实, 单就实施它的技术手段来看, 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声音的虚, 我们常把它与回忆、脑海闪现以及虚幻飘渺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通常的做法是加混响效果。声音的实, 顾名思义是指声音的真实还原。两者的对比变化构成了节奏律动的两极。那么如何看待声音的高低呢?客观讲声音构图的高低与影视画面有很大区别, 从实施手段上来看, 我们通常做法是:低为实, 高为虚。一般将声音加上混响, 把声音“飘起来”视为声音的高。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 单加混响容易把声源造成了一个面, 而缺乏景深, 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需要, 对声音再加上适当的延时, 用延时来体现空间的景深。这样高与虚、高与远的合理结合就可以把一个想象中的高的概念具体还原出来。

2.3 场景转换的变化节奏

场景转换的形式从空间上看, 有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转场, 有小空间与大空间之间的转场, 还有全景声场与局部特写的“镜头转移”。前二者的技术实施容易, 但是对全景与特写的转换把握, 就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体现在控制镜头转移的心理节奏上。从面到点, 再从点到面的节奏控制不仅需要良好的心理节奏, 还需要对整个场景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镜头转移是急是缓, 节奏张力是轻还是重, 这些都是为一个目标服务, 它就是这个段落的核心亮点:主题。

场景转换的形式从时空上看, 有现实与虚拟的转换和蒙太奇。蒙太奇的手段广播剧也用, 但是从效果上说, 总体感觉不如电影运用起来那么令人深刻。在广播剧里蒙太奇的运用大多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转换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画面的支持, 广播剧中现实场景的蒙太奇转换衔接, 控制不当容易造成时空的混淆。对那些双线索甚至多线索发展的剧情, 使用蒙太奇首先要在两条线上发生的故事场景做明确的区别, 这是因为听觉的局限所必须要求的。而且场景之间蒙太奇的衔接点一定要设置合理, 这个合理首先也是听觉上的。有的时候, 我们把蒙太奇手段与虚实处理手段 (混响的运用) 结合在一起, 听觉效果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场景转换的衔接离不开对白 (解说) 、音乐、音效以及三者的组合搭配。手段并不难, 但要做好了就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转场速度的快慢, 转场节奏的轻重缓急, 一是根据剧本的结构框架来决定。上一场戏是强收场, 下一场就要缓进入;反之缓收就应强起。但是这也不是那么绝对, 局部强弱的变化流线首先要服从全剧的整体节奏线条, 所谓强弱起伏的间隔根据需要也是可以打乱的。二是根据剧情发展的情绪来决定。比如一大段高潮戏的结束, 进入下场戏之前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静场, 这个时间的多与少取决于创作者的心理节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要给听众一个缓冲, 一个能从容反应与思考的时间段, 这也是广播剧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高度统一的一个典型例证。

2.4 音乐与音效的律动节奏

在广播剧制作中, 音乐和音效的铺设不是死的, 而是有生命、有律动规律和节奏变化的。比如背景音乐要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演播者情绪的起伏而起伏;再比如场景音效的铺设, 同样不能呈现一个死板的面, 在全景与特写镜头转移的同时, 它也要随之做相应变化。在没有画面的支持下, 音乐与音效之于广播剧, 甚至要比它们之于电影还要重要。它们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对情绪和主题的渲染与烘托, 有时所起的作用甚至比对白更有力。

我们知道音乐是流动的, 有流动就有节奏。音乐的转承起伏要与对白的气口相对照和协调, 这点是不难理解的。一部广播剧的配乐是否成功, 一是要看整体, 也就是说一部剧的音乐要有一个主旋律, 其他场景或情绪音乐都是它的变奏。这样无论音乐如何变化, 整体的风格都不能游离全剧的主题。二是看细节, 配乐是有讲究的, 什么时候该配乐以及如何配, 是与剧情相对照, 与对白的情绪节奏相关联。音乐的音量什么时候该大, 什么时候要小, 这个动态的律动过程突出的是音乐的细节变化节奏。三是看剪接。语言有剪接, 音乐同样需要剪接。剪接音乐必须要有良好的节奏感, 保证两段衔接音乐在节奏和调式上保持一致。这点我比较反对现在一些音乐人的做法:他们在配乐的时候, 把各种不同调式不同配器的音乐段落强行剪接起来, 配在剧中初听起来效果好像很不错, 与对白节奏也吻合, 但细细品味就感觉缺少一种统一的整体韵味, 音乐流动的韵律难免有生涩之嫌。

音效其实也是流动的, 它也有节奏。比如一段森林的全景音效, 如果没有流动的鸟叫声, 没有流动的风声, 那么整个声场的效果该是多么的刻板。语言镜头有全景与特写的变化, 音效同样有远近、强弱与点面的变化。这个变化和音乐一样, 讲究与剧情和对白相和谐统一。其实, 对白、音乐与音效的运用从来都不是相对孤立的, 三者互为补充, 和谐搭配, 并不断地做对照和反复, 从而构成了一部剧的总体律动节奏。

那么什么叫互为补充?我想着重强调的是, 这三者都有其特定的局限性, 在渲染主题的时候, 每个元素的不足, 都应该想办法通过其他两个元素来补充甚至替换。这一点在后期缩混的时候尤显重要。

【例1】我做过一个北京奥运的音乐专题《奥运····和·中国》, 其中有一段场景需要展现开幕式上的“纸卷轴”。开始我曾经设想过模拟纸卷纸的展开音效, 但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纸卷轴的展开是无声的。后又设计了其他几种特殊的音效来代替, 效果依然不理想。后来, 换了个角度思考, 发现这个纸卷轴的内涵其实是一种中国悠久文化的象征符号。有了这样的思考, 纸卷轴的音效便很容易找到它的替代者:奥运会上演出的古筝音乐。古筝音乐的厚重优雅、其节奏的舒缓大气很符合“纸卷轴”的文化特征, 随着古筝音乐的流动, 一个个象征中华文化的诸如“昆曲”、“古乐”、“京戏”之类的声音元素, 被巧妙而不留痕迹地剪接在里面, 把奥运会开幕式上带给观众强烈视觉冲击的“纸卷轴”, 用声音很巧妙地完美再现出来。

【例2】我做过一部儿童广播剧叫《举起你的右手》, 讲的是一个失去大半个右臂的孩子, 在社会的关爱下, 终于勇敢面对现实的故事。在全剧的高潮有一段情节非常感人, 背景环境是课堂和全体师生, 台词如下:

老师:某某同学, 请举起你的右手。 (鼓励)

学生:老师——你说的是我吗? (迟疑)

老师:对, 是你!请举起你的右手! (深情鼓励)

学生: (静场2秒) :嗯! (举胳膊的衣袖声)

(静场1秒, 然后全体师生的掌声)

这段戏当时的做法应该说, 还是比较注意对整体情绪的节奏把握, 而且把举胳膊的衣袖声也做了特写放大。但是现在回头再看, 我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细细思考主要是最高潮的爆发点情绪张力不够, 视觉冲击力亦不足。究其原因, 我感觉孤立地把衣袖声做全剧最高潮的推动点, 还是稍显单薄了些。如果让我重新做这段戏, 我现在的做法会是:既然衣袖单个衣袖的音效不能强烈烘托起煽情点, 那么为什么不多在对白上下功夫呢?修改台词如下:

老师:某某同学, 请举起你的右手。 (鼓励)

学生:老师——你说的是我吗? (迟疑)

老师:对, 是你!请举起你的右手! (深情鼓励)

学生: (再迟疑) 我—— (语气渐弱、渐缓) 我——

(完全的静场——静场)

学生: (爆发) 老师!

(全体师生掌声同时爆发, 强起!)

修改的地方, 一是增加学生犹豫的语气词, 为爆发做准备;二是增加静场的气氛, 为爆发积攒力量;三是核心部分, 就是干脆不用衣袖声, 只用学生激动的两个字的对白“老师”, 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同时爆发, 来完成戏的高潮部分。我认为这样就把学生的转化过程与全体师生的期待过程统一起来, 一同呼吸, 一起爆发, 整个的节奏感和冲击力可能会比“原版”更好一些吧。

上述两个例子, 说明声音的各种组成元素, 都不应互相割裂看待, 广播剧节奏的各种组成亦是如此。我想强调的是, 广播剧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是一个相互对照不能分割的统一体。理论上讲, 是内在节奏决定外在节奏, 也就是内容决定形式。比如一部剧, 如果从内容上缺少悬念的层层递进, 故事情节的剪接节奏再快, 也不会有整体张力的强烈冲突效果。从实际操作上看, 内在和外在节奏的区分又不是那样明显。节奏的控制有整体把握, 也有细节处理, 在实施的过程中, 细节与整体是要相互对照的。

如何把握好广播剧制作的节奏关?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剧本:要把握主题, 理清线索, 掌握各种人物的相对关系。在此基础上, 紧紧抓住一个概念, 就是声音是广播剧的唯一表达载体。思考的角度是声音, 实施的手段还是声音, 把广播剧的三个基本声音要素用活用巧。这是把握好节奏关的基础。

说白了, 节奏感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控制节奏从来都不是靠死搬教科书来实施, 吃透了剧本, 把握住了主题, 故事节奏自然会了然于胸。能够把有形的控制消化于无形的掌控之间, 把节奏技术上升为节奏艺术, 是我们每个广播剧创作者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事科长下一篇:湖洋中幼大班下表演游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