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2024-04-07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共10篇)

篇1: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默认分类 2010-07-11 10:49:18 阅读2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牢牢把握网络舆

论引导的主动权。

充分认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舆论传播渠道日益多样,社会舆论传播呈现多层次、多元化态势。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意、畅通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网络舆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直接开辟了舆论引导的新领域、主战场。

社会舆论的重要来源。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之间少有联系,单个事件的影响范围有限;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是即时、网状、海量、互动的,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信息传播十分迅速。随着互联网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借助网络了解信息、关注社会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网络舆论构建中来。而且,网络舆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许多社会舆

论都是由网上发酵演变而成的。

社会情绪的释放出口。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比较多,突发事件处于高发期。面对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如果处置不当或引导迟滞,容易使一些网民产生

非理性的情绪。互联网的自由开放,为社会情绪的释放找到了一个出口。

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平台,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网民的头脑,谁就容易掌握话语主导权并引导网民的价值取向。各种思想观点都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影响。多种观点的交锋和激荡,使相同或相近立场的受众形成各自的“圈子”,思想状态进一步呈现“裂变”态势。网络舆论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确保主流文化、主流媒体、主流意见在舆论引导中占据权威地位的必要性在增加、难度在加大。

着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具体而言,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坚持导向,抓好统筹协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首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机融入新兴媒体建设之中,做到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在具体工作中,要重视组织机构建设,落实牵头管理责任制,统筹协调解决有关部门任务交叉、职能错位等问题。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构建科学引导、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机制,为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改革创新,做大重点新闻网站。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发挥互联网作用,要依托主流媒体,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打造主流网络媒体。近年来,我国重点新闻网站取得长足进步,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一些重点新闻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相比,无论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处于弱势。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

新,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改革步伐,增强自主经营、自我发

展能力,加强网络技术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舆论引导新平台。

引进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应对新变化,落实新举措,扎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应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网络名编辑、名发言人、名评论员,一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一批网络监管执法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人才强网的理念,把人才引进与培训工作做实做活。“引进”就是开阔视野,大力引进所需人才,改善队伍结构,为队伍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培训”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制订培训计划,按照提升技术、挖掘潜能的要求,实行定期研修、系

列考核,不断培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网络舆论引导的竞争优势。

篇2: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编者按:日前,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4874期)刊发了《湖南搭建“树型”平台强化网络舆论引导》一文,文中重点推介了湘潭县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的做法和举措,省委书记周强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肯定。本文为湘潭县在这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借此刊发,以供学习和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已成为一个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湘潭县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网上群众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提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构建立体化网络舆论引导体系,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有效维护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1、构建了一个畅通民意立体覆盖的问政平台。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问政”成为老百姓反映诉求、监督政府的新通道。为此,该县高度重视,积极拓宽民意诉求渠道,逐步完善了畅通民意、立体覆盖的问政平台。大力加强湘潭县网站的内容建设、栏目建设,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依托湘潭县网站为全县19个乡镇和6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以及10多个具有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子网站,形成了以湘潭县网站为主体的网站集群,推进了信息公开,搭建了与网

民沟通交流平台。今年网民在政风行风热线发贴1400多条,回复率达到了98%。3年来解决网民反映的涉及教育、社保、住房等各类问题1600多个。湘潭县网站成为红网优秀分站和湖南省优秀政府网站。县委宣传部十分注重新媒体的建设,开通《湘潭县手机报》,发展了基层党员订户,已有8000用户;目前,正积极推动建立湘潭县党务政务服务微博群,组织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开通微博,借助新浪平台和红网平台,整合形成统一的党务政务信息微博发布平台和网络舆情引导平台。

2、健全了一套快速反应又保长效的应对机制。新形势下,老百姓上网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置网络舆情,该县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一是监测上报机制。引进专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每天安排专人通过软件搜索和人工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实行24小时监测,发现舆情后第一时间通知涉事单位网络发言人,并迅速上报。今年已经编发了《舆情信息》85期,《领导参阅》22期。二是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根据舆情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由县互联网宣传管理中心提出建议,建立了分别由县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牵头、常委宣传部长牵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三级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对重大舆情、敏感舆情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及时应对。三是网络发言人回复机制。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全面设立了网络发言人,明确了职责,要求其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

正面回复。目前,该县绝大多数单位都能做到舆情发生4小时内发现舆情,1个工作日内进行初步回应,3日内回复完毕。今年7月,网友在红网百姓呼声发布“湘潭县瞒报安全生产事故”一帖,县安监局在1个工作日内就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回复,澄清了事实。四是舆情预警机制。由县互联网管理中心定期编辑舆情分析材料,上报主要县领导,根据县领导意见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就舆情热点和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召集有关单位开展工作讲评会议,提出工作要求。最近,该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县委宣传部关于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情况的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讲评,副市长、县委书记陈忠红要求各单位和各部门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群众工作会议精神的高度,提高网上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和改进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并要求有关分管领导组织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召开网上群众工作会议,进行公开讲评,提出工作要求。五是领导批示件的协同督办机制。对于热点舆情,领导有批示的,要求涉舆单位迅速在网上回复,两办督查室、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纠风办协同配合,督查回复落实情况及网友后续发帖情况。

3、创新出一种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工作方法。在网络舆情的应对和处置过程中,该县坚持了“上下联动”和“左右配合”的工作方法。“上下联动”指的是党委宣传部门指导,涉舆单位作为舆情的责任主体,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动,迅速了解网络事件的真实情况,主动设置网络议程,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发布权威信息;宣传部门与上级媒体和

部门的协调联动,对于网上提出的批评和质疑,及时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对于反映情况不属实的负面信息,及时作出积极回应,消除误解、误会,澄清事实,正面引导,防止负面信息蔓延和膨胀。“左右配合”是指该县在处置网络舆情的过程中,通过宣传部门与纪委、两办督查室的协调配合,督促相关单位迅速消灭网络舆情源头,快速解决网络舆情中反映的具体问题;宣传部门加强与网评员之间的沟通配合,通过第三方发声,设置评议议题,疏导网民情绪,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平息。如在今年的湘潭县招商局司机打人事件的中,宣传部门第一时间监测舆情后,马上与招商局联系,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指导招商局迅速在网上进行公开实名答复,并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同时,会同县公安局、县公务消费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起对事件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得到了受伤油站工作人员谅解。与此同时,该县还组织网评员跟进,以主帖和跟帖的形式对受伤油站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的行为进行表扬,对相关单位迅速处理表示肯定,舆情逐渐平息。在“癌症村”事件中,宣传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动,在红网首页及时发布消息,解释澄清事实真相,消除了不良影响。

4、打造了一支业务熟练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网络素养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的积极有效处置,需要领导干部有较好的网络素养。为此,该县将干部网络素养列入到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班培训的重要内容,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湘潭县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工作手册》,一年内举办了两期网络发言人培训班,主讲老师都是省委宣传部专家和高校教授。该县积极创新学习培训方式,邀请中山大学专业团队参与,举办首届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知识竞赛,以网上答题的方式,从基础知识、工作理念、操作方法、实践案例等方面全面检验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共有400余名党政干部参加了知识竞赛,不断提升了干部的媒介素养。该县还将网络素养的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正计划编写《党政干部应对媒体应对网络知识读本》,发放给全县所有的公职人员。

5、建立了一个科学管用易于操作的保障制度。该县把政府网站建设纳入政务公开年度考核的内容,并逐步提高信息公开和网民互动版块所占的分值比重。针对《湘潭县政风行风热线》的网民留言回复办理,建立了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办结程序、办结时间,通过自评、互评和纠风办评议的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分,纳入行业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针对全县的网络舆情回复办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县委宣传部又根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的要求,会同县纪委、县委办起草了加强和改进网上群众工作的文件,拟以两办名义下发,进一步规范舆情处置流程、领导批示办理流程,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职责和办理时限,建立协同机制、分析研判机制、问责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并把开展网上群众工作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6、组织了一批积极正面凝聚人气的网友活动。除了组织网友就县城管理、社会治安、园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等主

篇3: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1 没有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综合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复杂环境,对新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新闻宣传一定牢牢把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栏目特别是社会新闻的编导们,对舆论导向主动权把握不准,或者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导向问题仅仅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片面认为只要不犯政治错误,不发生政治事故,在政策、路线、方针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行,根本没有想到,让一些粗制滥造、低级趣味负面影响钻了空隙。久而久之,就会让舆论工作失去主动权。

2 对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概念吃不准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传播正能量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承认,经济发展的今天,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一部分人确实富了起来,钱多了,腰粗了,文化生活的“口味”也变了,一些电视台把商品经济概念引入到具体工作中,认为受众是“上帝”,一味用各种奇谈怪论来迎合这些少数人的不正常心态,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片面追求所谓的“点击率”,而忽略了它的社会效益。我们不否认,社会是千姿百态的,改革开放让一小部分人喜欢上了灰色的、血腥的甚至是黄赌毒的花边新闻,但从总体上来分析,这些人是沧海之一滴,少之又少。

3 对电视节目各个环节缺乏管控机制

一般来说,要想让一条新闻播出,大约都要经过如下环节:记者或编导提出采访策划(突发新闻例外),首先要经过值班主任(或制片人)同意,然后才能采访,编写好的稿件还要经过值班主任(或制片人)审查,才能进入下一道程序——节目制作,最后由新闻中心主任审核、批准后才能播出。一些重大事件的新闻,还要经过总编审定,可谓是层层把关。如果说这些把关人放松警惕,把关不严,就会让一些低级、凶杀之类的新闻节目有机可乘,直接影响社会新闻的宣传效果,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因此,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把好政治关。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提倡积极、健康、向上、有益、有用的新闻,离不开讲政治。政治是新闻舆论导向的前提,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抛弃或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那就是“自毁长城”,要坚持政治家办台,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防止电视荧屏低俗化。要让科学的、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和具有实用性、指导性、知识性的新闻成为主流,正确反映民俗民愿,引导社会矛盾朝着有利于解决和化解的方向发展,做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新闻发挥鼓舞、教育、警示的作用。

第二,把好来源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每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任何新闻都来自社会,来自群众,记者只有深入实际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扎根,才能建立起广泛的消息来源,第一时间得到社会新闻的线索,把新闻视角对准现实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树立群众观念,把群众呼声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信号。

第三,把好纪律关。任何事情要发展都必须创新,新闻工作也不例外。社会新闻要办出特色,办出风格,办出精品,离不开改革创新。但改革不能靠感情用事,创新也要遵章守纪。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包括栏目设置、定位、运行机制,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制定出相应管控措施。

篇4: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

互联网看起来是一个虚拟空间,实际上却是现实生活的延伸。互联网如同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能如虎添翼,变成正能量的扩音器,成为党和政府宣传主流舆论的新平台;用不好,就会适得其反,变成负能量的生成器,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心腹之患”。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能否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权,事关宣传思想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水平,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网聚正能量,同筑中国梦。

让互联网为我所用,就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托互联网覆盖广泛、传播快捷、信息海量的独特优势,加强自治区网络阵地、网络内容建设,让更多的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占领网络。要努力将互联网建成宣传党的主张的重要阵地,推动传统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在网上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补助,宣传真善美,宣传新风正气,营造出网上良好的舆论氛围。

让互联网为我所用,还要重视群众呼声。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传递声音的主要平台,是群众呼声和诉求的重要传播载体。我们要重视这些声音,回应这些诉求,让互联网成为通达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能借助互联网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网络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最忌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一成不变地用老思想、老套路来应对新形势。网络时代的舆论控制和引导,应该主动出击,主动作为,积极创新,更有效地传播新风正气,更深刻地揭露和反击错误的思想、观点和倾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氛围。

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工作也不例外。要掌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必须要选准人、用对人,才能顶得住、打得赢。否则,我们在网络舆论工作上就可能会吃败仗。要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网络宣传的行家里手,团结一批网络名人,组织一支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一支强大的网军。此外,我们还需研究网络舆论的特点和规律,严密防范和有效遏制互联网的攻击和渗透行为,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舆论斗争。

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动权,更需要依法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对于互联网的舆论而言,法律是最有效的武器,我们要用好它,更要用对它。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精神,加强网络社会的管理,一方面要及时有力地对网上的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进行批驳,另一方面更要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对那些恶意造谣生事的言论,不仅要在网络上严加控制,更要追究到人,严厉惩处。

谣言往往比真相先一步抵达,这是网络传播的基本规律。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谣言,“清者自清”的规律在互联网舆论工作中已经不适用,要想让谣言不攻自破,就必须用真相来破解。所以,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我们的应对策略应该是“及时主动地回应”,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以真话、真相为武器,让那些来自互联网的鬼魅伎俩无处容身。

总之,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舆论引导没有局外人,更不需要旁观者。各级要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破除畏难情绪,积极介入,因势利导,依法管理,灵活运用,形成掌握网络舆论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我区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篇5: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张文雄

《 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25日 07 版)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融理论指针、方向指引、方法指南于一体,是指导做好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关键在于抓落实、抓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领导权、切实强化管理权、着力提高话语权。

牢牢把握领导权

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来都是姓党、为党的,党性原则始终是首要原则,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加强思想引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首先是通过思想领导来实现的,体现为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加强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现在,新闻舆论领域并不平静,既遇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也面临西方“媒体公器论”“新闻自由论”“价值中立论”等噪音杂音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淡化思想引领、解除思想武装,就意味着放弃领导权,无异于将阵地拱手让人。把握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权,首先要加强思想引领,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根本准绳,确保新闻媒体始终成为党的“喉舌”“耳目”和思想阵地。

把牢政治方向。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必须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宣传系统及新闻单位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作为重大政治原则来贯彻,作为严格政治基准来执行,自觉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贯彻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报姓党上坚持严之又严、一以贯之,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都要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意志,让党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

落实领导责任。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内容。牢牢把握领导权,需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切实肩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将其作为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站在新闻舆论工作一线,靠前指挥、统筹指导,对政治性、原则性、导向性问题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各新闻单位都要听招呼、讲服从,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无条件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媒体不同程度存在“错位”“缺位”的问题。有的媒体主要负责人没有把精力集中到抓党的建设和办报、办台、办刊、办网上,一把手抓经营,二把手抓业务,副业成了主业;有的媒体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时,眼睛只盯着抓创收的骨干。针对这些问题,湖南省明确规定:作为主流媒体一把手,第一职务是党委书记,其次是社长(台长),第三才是董事长;党报、党刊、党台、党网是主业,其他是副业;导向出了问题就不是水平能力问题,而是政治立场问题,必须追究一把手责任。

切实强化管理权

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什么抽象的新闻自由,党和人民不能有效掌控新闻舆论,就可能犯颠覆性错误。坚持正确方向、引领舆论走向,必须重视和加强管理,决不能以“让说话”“讲开明”为由将管理权拱手相让。强化管理权,关键是管导向、管阵地、管队伍。

理直气壮管导向。舆论导向正确是新闻舆论工作生命所系。习近平同志把“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作为“48字”的职责使命论之首,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这意味着讲导向是普遍原则、共性要求,没有特殊成员,必须寸步不让、寸土必争,以钢铁般的意志把导向管住管好。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坚持讲导向全覆盖、无例外,不仅党报、党刊、党台、党网要讲导向,市场媒体与新媒体、时政报道与其他报道、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都要讲导向、管导向,确保导向在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要建立完善全流程导向管理制度,将导向要求落实到采写播发各个环节、采编审签所有人员,实现层层把关、人人负责。

守土负责管阵地。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舆论就会去占领。强化管理权,就要强化阵地意识。要认真落实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要求,坚持守土负责,强化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职责。既要管好现代信息传播、大众传播平台,也要管好讲坛、论坛、课堂,确保各类阵地可管可控,决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湖南作为互联网大省,网络空间汇集了超过3000万网民,这片阵地忽视不得、丢失不起,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网络生态治理,加强重大舆情管控,堵塞“漏洞”“蚁穴”,努力守好网上舆论安全防线。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全面落实“两个所有”,即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被纳入依法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不允许搞两个标准、形成“两个舆论场”,不允许搞“新闻特区”“舆论飞地”。积极创新媒体管理方式,坚持采编和经营两分开、两加强,严格划定经营工作底线,规范经营活动,整治新闻敲诈和新闻“三假”行为,营造山清水秀的新闻舆论生态。

严字当头管队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导向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班子、队伍上。要始终坚持“好干部”标准,加强新闻单位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培养更多优秀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引导新闻舆论工作者立根固本、凝魂聚气,更好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新闻记者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第一道工序”和“神经末梢”,管导向、管阵地,抓好新闻记者队伍建设和管理是重要一环。湖南省现有新闻舆论工作从业人员1万余人,有记者证的有7000人左右。对此,湖南省出台了新闻从业人员“十不准”,列出新闻采编“负面清单”,划定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和“行为红线”,为加强新闻队伍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抓手。

着力提高话语权

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没有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就无实际意义。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新闻舆论领域各种“话语”竞相发声、激烈博弈。提高话语权,应大力推动新闻舆论工作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在众声喧哗中定基调、在思想激荡中立主导、在国际传播中奏强音。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效果。当前,有的报道数量触到天花板,效果却趴在地板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高出一筹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缺少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新闻。提高话语权,要坚持“大众化”与“化大众”相统一,注重“宣传的艺术”和“艺术地宣传”,解决好与人民群众隔着“一条河”的问题。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愈益明显的当下,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需要精准定位受众,通过生动形象、多样手段来表达,形成各有优势、互相策应的主流舆论矩阵,提高适合不同受众口味的“烹饪水平”。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掌握好时度效,多引导人们看本质、看主流、看趋势,始终保持正向、及时纠正偏向,让主旋律、正能量主导版面、荧屏、声频和网络,使老百姓真信而非“偏信”。

提高融合发展程度。面对新闻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渠道多元多样的新形势,提高话语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亟须创新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形态,不失时机地推动融合发展,做到宣传对象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落脚点就在哪里。融合发展不是“分灶吃饭”,而是“并灶生火”。关键是抓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个“牛鼻子”,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机整合,实现平台终端、内容生产、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推动融合发展要坚持内容制胜,推动内容优势互联网化、全媒体化,增强媒体信息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使融合后的新兴媒体成为主流媒体,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占领传播制高点的“最大增量”。

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度互动,国内事件对外“溢出效应”和国外事件对内“传导效应”相互交织,迫切需要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效果直接体现为讲故事的能力,会讲故事就有话语权。要抓住融通中外这个关键,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运用跨文化传播技巧,采取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有感染力地表述自己,解决好“说不出”“传不开”“叫不响”的问题。坚持“主动发声”与“借筒传声”相结合,着力培育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媒体旗舰、媒体品牌,积极与国际媒体和机构交流合作,加快海外“本土化”发展,提高新闻信息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切实增强国际话语权。

篇6: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新闻宣传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处理得好是我县人民之福,也是我县发展之福,处理不好就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媒体意识,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一、认清当前形势,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认识 当前,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当前全国共有2000多家电视台、3000多家网站、10000多家报刊,拥有70000多名记者。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还有为数众多的国外媒体和记者。这么多的媒体,这么多的记者,让人防不胜防,而且禁止记者采访是非法的。任何想靠封堵而避免负面新闻出现的想法都是徒劳的。更何况当前我国已有4.04亿互联网网民,步入了互联网时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高度重视网络的舆论影响力,亲自到人民网、新华网与国内网民在线交流。国内近几年发生的网络事件,让人们见识了互联网的威力。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长周久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包“九五至尊”的香烟成了他锒铛入狱的导火索。湖北省长李鸿忠,因为人大会议期间的“夺笔”事件,致使形象倍受公众诟病。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大众传媒已高度发达、信息传输如此迅速的今天,一件小事如果处理不慎都有可能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事件。如何面对媒体、引导舆论,已成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县在面对媒体时有过成功的经验,每年接待记者达500多人次,宣传了固始工作成绩,鼓舞了全县人干的干劲,化解了不少的舆论热点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无庸讳言我县也有不能正确面对媒体的深刻教训。一些单位在遇到媒体记者时,事件的决策人、知情人不能及时面对媒体记者,让一些原本很容易解决的小事,在推脱扯皮之中逐渐酿成了大祸,给我们的工作,也给领导同志个人带来了极大地被动。

二、增强媒体意识,克服“五种心理”

县乡两级领导同志必须具有强烈的媒体意识,面对“如狼似虎”的媒体(香港凤凰卫视的知名媒体人蔡子强语)时,特别要克服“五种心理”:一是克服害怕监督的心理。要将舆论监督视为正面宣传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促进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事实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了问题也是政绩。二是克服遮掩躲避的心理。媒体到一个单位采访,如果处理得好,可以澄清误会和隐患,让媒体为我所用,反之你不敢面对媒体,媒体就要接触你的对立面,让你一步错步步错。三是克服封堵扼杀的心理。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广大民众知情权需求和话语权诉求,决定了新闻管理主要采取以疏为主的方式。如今,新闻报道的时间、空间、属性界限均已打破,对于一些新闻资源和新闻事件,根本无法封堵。四是克服静观其变的心理。舆论的引导首先要快,要及时,事件发生后,不能等有了最终结果再报道,要边处理边报道,要迅速与宣传部取得联系,报告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五是侥幸过关的心理。媒体监督的目的就是要得到事情的处理结果,假如事情没有结果,一定会引起系列报道。以前面对新闻突发事件时有24小时黄金时间之说,现在这个时间已大大缩短,变成了4小时黄金时间。在事发后极短的时间内,必须紧急进行危机公关。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

三、采取得力措施,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要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要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一是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为适应新形势下宣传工作需要,建立大外宣机制,成立县委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及外宣办,统一领导全县对外宣传工作,统筹部署全县新闻宣传工作。二是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实行“双报制”:即在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发生后,事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同时向县委宣传部通报情况。成立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舆论引导协调小组。协调小组负责制定新闻报道方案;记者接待;新闻通稿拟定;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协调会,及时向新闻单位通报工作情况,提出报道要求;收集、分析、研判、上报舆情,提供决策参考;组织开展舆论引导;与上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联系等相关事宜。三是做好舆情收集研判。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和日常舆情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对关注较多的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等方面的反映,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及领导,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能解决的尽力尽快解决,并做好沟通反馈。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支持网评员在澄清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四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选配一名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高,具备一定新闻发布和新闻宣传知识的科级干部为本乡镇、本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并报县委外宣办(县政府新闻办)备案。突发事件和舆论热点问题乡镇(部门)是新闻(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要利用新闻发布会这一新的形式,掌握“快说事实、慎讲原因”的原则,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发布、正确引导。五是做好媒体服务引导。帮助媒体记者设计采访路线,联系采访对象,提供新闻通稿、背景资料等采访报道条件;对所有来访记者,要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主动跟踪采访结果,确保取得宣传成效。六是针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形势建立学习培训机制。邀请专家学者每年对县直单位和各乡镇主要领导进行培训,提高领导干部在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水平和应对媒体能力。同时不定期对新闻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业务素质。

四、搭建宣传平台,巩固舆论引导阵地

宣传媒体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四种,这四种媒体在我县都有,我们必须强化阵地意识,用好已有的媒体资源。电视、广播这两种媒体在我县发展较早,已经相对成熟,人民群众相对较为认可,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在新闻栏目中压缩领导活动报道,增加社会新闻,多报民生新闻。其他栏目要更加活泼,要着力办好几个在全县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栏目。《固始早报》要立足于中共固始县委机关报的定位,凸显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策划好选题,在时效性、鲜活性、可读性上狠下功夫,对新闻稿件合理进行取舍,使报纸一经面世,就能够吸引读者,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固始网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确保对网上舆论的正确引导。要举办好活动,在互动性、活泼性、群众性上做文章。加强互联网宣传的协调与指导,与中央、省、市网络主管部门及国内主要网站建立联系。做好网上舆情研判,及时将互联网上涉及固始的重要舆情信息向县委、政府作出汇报。

篇7: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党员干部有责任以鲜明的态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最大程度地消除分歧、凝聚共识。

一、把握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舆论一词古已有之, 可以理解为社会大众的言论。舆论可以是五花八门的, 然而舆论导向和舆论不同。

舆论导向, 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 引导人们的意向, 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使他们按照舆论引导者的意图、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 政治标准是根本标准, 具体到我国, 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 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 坚持真善美, 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反映社情民意, 社会政治稳定。

1.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舆论可以引导民意。当前,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突出, 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使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加快实现全面小康。

2.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事关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在经济方面, 曾经, 在“海南毒香蕉”事件上, 香蕉致癌的谣言使得我国香蕉产业遭受重创, 出口份额锐减, 损失惨重, 由舆论乱象造成的产业重创例子还有不少。舆论导向把握得好, 可以规范经济秩序, 调节经济的发展, 保护我国各个产业健康成长。

在社会领域,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可以破谣言、正视听、树规范, 引导群众的行为取向, 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舆论反映社情民意, 对舆论进行引导能够化解社会矛盾, 疏通民意, 消除谣言, 安定人心, 维护正常的社会运转秩序。

3.把握舆论导向在思想道德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种“软约束力”, 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可以把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道德、新风尚传递到千家万户。有利于培养人们崇高的道德情操, 增强人们的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自尊、自爱、自强之心, 对于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匡扶正义、净化世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舆论引导所遇到的挑战

1.西化信息渗进舆论领域, 意识形态遭到挑战。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锋深刻复杂, 西方国家有意识地加紧向全世界推销意识形态, 策动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这种颜色革命, 往往先拿舆论当突破口。国际上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宣传, 进行意识形态与文化上的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此, 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 我国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和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的滞后性, 导致人民群众在社会剧烈变动中, 心里震荡加剧, 利益受损, 为负面舆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一些攻击党、抹黑党员干部的负面舆论, 致使部分公众情绪消极, 催生不良社会心态, 冲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

2.社会舆论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新闻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导致个别商业网站和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 为了获取“眼球效应”或经济利益, 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 使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不仅严重破坏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而且大大冲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3.新兴媒体给舆论引导带来的难题。例如, 媒体炒作风潮盛行。为制造轰动效应以吸引眼球, 新兴媒体惯用炒作的手法。当公众沉浸于虚假热点中时, 正确舆论引导也就无从谈起了。

4.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 舆论引导手段的缺乏使得不利言论、不实言论泛滥。对于目前的一些不实言论, 我国尚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手段。现在一些媒体就掀起了“舆论倒逼改革”的声浪。媒体有意识地深刻披露现实, 试图以舆论的力量推动相关的改革。这说明政府职能需要尽快完善, 管理舆论不能就舆论谈舆论, 而是需要下深工夫。

三、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途径方法

1.要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新闻出版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是舆论阵地, 必须坚持我党对新闻事业, 特别是党对新兴媒体的领导。要注意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 树立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大局意识。在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时, 要注意提高政治敏锐度和鉴别能力。必须重视在社会舆论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重视在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统领社会舆论建设就是在社会舆论中, 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

2.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机制体制建设, 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和文化防御体系,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用法律武器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手段。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运用法律武器管好舆论。由于我国司法建设和社会发展相比的滞后性, 使得相关法律在处理新问题上难免力不从心。这时产生民意的呼声、舆论的呼唤本来是有合理性的。但是, 如果让舆论改变司法审判结果, 就会有人利用舆论操控法律。这才是真正有违公平, 有害于社会有序发展。作为一个法治国家, 我们应该以完备完善的法律, 让任何人不必用过舆论来影响司法实践, 不需要通过舆论来伸张正义, 还社会一个清明的视听环境。

篇8: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舆论作为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作为一种观念的集合,是社会思潮的言语表达,是意识形态的特定表现形式。舆论可以诱导社会思潮、影响意识形态。舆论工作十分重要,事关大是大非,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安定团结和社会进步。对舆论要掌握和引导,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党员干部有责任以鲜明的态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帮助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最大程度地消除分歧、凝聚共识。

一、把握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舆论一词古已有之,可以理解为社会大众的言论。舆论可以是五花八门的,然而舆论导向和舆论不同。

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舆论引导者的意图、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政治标准是根本标准,具体到我国,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反映社情民意,社会政治稳定。

1.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舆论可以引导民意。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突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使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加快实现全面小康。

2.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事关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在经济方面,曾经,在“海南毒香蕉”事件上,香蕉致癌的谣言使得我国香蕉产业遭受重创,出口份额锐减,损失惨重,由舆论乱象造成的产业重创例子还有不少。舆论导向把握得好,可以规范经济秩序,调节经济的发展,保护我国各个产业健康成长。

在社会领域,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可以破谣言、正视听、树规范,引导群众的行为取向,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舆论反映社情民意,对舆论进行引导能够化解社会矛盾,疏通民意,消除谣言,安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运转秩序。

3.把握舆论导向在思想道德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一种“软约束力”,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把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道德、新风尚传递到千家万户。有利于培养人们崇高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的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自尊、自爱、自强之心,对于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匡扶正义、净化世风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舆论引导所遇到的挑战

1.西化信息渗进舆论领域,意识形态遭到挑战。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锋深刻复杂,西方国家有意识地加紧向全世界推销意识形态,策动形形色色的“颜色革命”。这种颜色革命,往往先拿舆论当突破口。国际上各种反动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宣传,进行意识形态与文化上的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此,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我国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和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的滞后性,导致人民群众在社会剧烈变动中,心里震荡加剧,利益受损,为负面舆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一些攻击党、抹黑党员干部的负面舆论,致使部分公众情绪消极,催生不良社会心态,冲击到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

2.社会舆论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新闻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导致个别商业网站和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获取“眼球效应”或经济利益,为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使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不仅严重破坏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而且大大冲击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3.新兴媒体给舆论引导带来的难题。例如,媒体炒作风潮盛行。为制造轰动效应以吸引眼球,新兴媒体惯用炒作的手法。当公众沉浸于虚假热点中时,正确舆论引导也就无从谈起了。

4.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舆论引导手段的缺乏使得不利言论、不实言论泛滥。对于目前的一些不实言论,我国尚缺乏有效的管理约束手段。现在一些媒体就掀起了“舆论倒逼改革”的声浪。媒体有意识地深刻披露现实,试图以舆论的力量推动相关的改革。这说明政府职能需要尽快完善,管理舆论不能就舆论谈舆论,而是需要下深工夫。

三、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途径方法

1.要坚持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新闻出版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舆论阵地,必须坚持我党对新闻事业,特别是党对新兴媒体的领导。要注意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原则,树立新闻媒体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大局意识。在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时,要注意提高政治敏锐度和鉴别能力。必须重视在社会舆论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视在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统领社会舆论建设就是在社会舆论中,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

2.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机制体制建设,树立新时期道德规范和文化防御体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用法律武器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手段。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管好舆论。由于我国司法建设和社会发展相比的滞后性,使得相关法律在处理新问题上难免力不从心。这时产生民意的呼声、舆论的呼唤本来是有合理性的。但是,如果让舆论改变司法审判结果,就会有人利用舆论操控法律。这才是真正有违公平,有害于社会有序发展。作为一个法治国家,我们应该以完备完善的法律,让任何人不必用过舆论来影响司法实践,不需要通过舆论来伸张正义,还社会一个清明的视听环境。

4.积极吸纳舆论的积极作用,重视舆论监督。社会舆情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兴起,有力推动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主动通过网络就公共问题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公众通过新媒体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对政府决策形成了有益的补充和推动,对公共管理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及政策制定等产生重大影响,有力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篇9: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关键词:军队院校;意识形态培育

一、 着力加强政治理论教学,牢固占领思想阵地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加强学员意识形态培育,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核心内容,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坐标,努力夯实学员思想政治基础,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是完善政治理论教学内容。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持续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扎实推动“三进入”工作,跟紧、跟上、跟好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步伐。围绕官兵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搞好深度解读。及时充实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突出主课、功能互补、区分层次、逐级提高,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打牢官官兵政治理论基础。二是创新政治理论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严格落实集体备课、新课试讲、评教评学等制度,综合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优势教育力量和资源,加大专题授课、辅导讲座课时比例,促进理论教学效果。积极推进学员与学员、连队与连队之间的辩论和竞赛活动,变“要我听”为“我来讲”,扩大学习教育的辐射效应,增强学员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推进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完善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方案,鼓励学员参加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假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把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纳入实弹发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员对我党我军革命传统、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促进“内化于心”与“外化下行”的知行统一。

二、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占领传媒阵地

校园文化全方位贯穿于学员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意识形态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园主流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校风、校训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始终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学员思想发展,强化学员部队意识、母校意识和军人意识。一是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重视发挥院校网络技术优势和人才密集优势,建好用好政工网和校园网。积极创新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精心打造网络精品课程、网上广播电视专题网站,开设名师讲坛、名人徽博特色栏目,开设理论争鸣、政策透视、校园论坛等交流平台,并不断丰富内容体系,提高更新速率,切实用先进思想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二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加强校园报刊、广播、灯箱橱窗、电子屏幕、标语横幅等传统媒体建设规划、技术升级和内容更新管理,在教学实验场地、主要建筑群体等显著位置以及学员营俱乐部、荣誉室、走廊文化建设中,采取光电、美学、雕刻等技术和艺术手段,合理设置反映校史、“两弹一星”精神、学校英模人物和驻地特色文化元素等文化内容,适当增设首长题词、战斗口号、优良传统、劝学名言、励志格言等,浓厚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引领价值追求。三是积极构建各种文化平台。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营区建设规划一并考虑,在游泳馆、网球场、健身馆等大型文化场馆配套建设及筹建校舍、改建道路、绿化美化等基础环境建设过程中,注意体现军营特色和院校特色。采取机关引导、基层主办、政策扶持、经费资助的方式,抓好军乐队、篮球队、乒羽俱乐部、素质拓展中心等文化团队建设,确保基层经常性文体活动顺利开展,随时随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激励功能。

三、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占领人文阵地

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挖掘和发挥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根基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吸收,强化中华优秀文化的凝聚力,增强学员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观念认同。一是开展工科院校特色人文教育。针对工科院校实际,着眼丰厚学员人文知识底蕴,构建集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和专题讲座于一体的人文教育课目体系、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于一体的人文教育内容体系、集知识竞赛、课程论文、思想摸底于一体的人文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把人文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为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员个性差异和认识差异,准确把握学员思想的新发展和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增强意识形态培育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二是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综合采取整理、开发和创新的方法,加强对中华民族以“和”为核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的发掘利用,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意识形态软实力。比如,通过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来回顾“屈原投江”的历史过程,从而延伸到对学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通过对“后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学习,揭示中国“有军才有权”的传统积弊等等,把传统文化传播赋予意识形态内涵。三是发挥驻地历史文化特色优势。依托驻地红色资源、人文古迹和特色历史文化,组织学员参观学习、回顾历史、品味文化,不断提升官兵的学识、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加强与驻地文联、美院、书协等文化机构和文化大师联系协作,定期开展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资源和成果互利共享。

作为部队培养骨干力量的摇篮,院校要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做到在认识上走在前列、在认同上走向深刻、在自信上走向坚定,为部队培养优秀的举旗人、接班人、传承人。(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校务部直工处)

参考文献:

[1]王承光. 彭德怀军事思想简介[J]. 军事历史研究. 1994(04)

篇10: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

关键词:突发事件;宣传;把握;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33-02

几年前的非典疫情和近几年来地震、火灾、矿难等等情况的发生,让新闻界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了全新的认识,给党报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课题。突发事件不知何时发生,所以对它的报道不可以提前策划,这就增加了报道的难度。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地方党报应该怎样进行报道,既不失公正,又不失准确,能够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严肃的考验。

2009年七八月份,内蒙古赤峰市接连发生水污染事件、氨气泄漏事故,在市内外影响很大。《赤峰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作为一个地区的主流媒体,牢牢占领舆论阵地制高点,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坚持信息公开和正面宣传,很好地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那么,党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以为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一、旗帜鲜明,站稳立场,把握舆论主动权

党报在处理突发事件报道时,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正面宣传、稳定大局的原则,坚决维护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舆论导向正确,就可以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舆论导向偏颇,就可能分散人心、削弱斗志,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站稳立场,认真调查,依据充分,事实清楚,围绕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大局引导舆论,让突发事件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忙中添乱,不是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赤峰市水污染事件发生后,《赤峰日报》及时报道了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看望住院市民的消息,刊登了消防官兵昼夜加班,用消防车为市民送水的稿件,这些通讯和图片还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采用。为了让新城区的市民早日吃上放心水,市政府决定从老城区向新城区修一条临时供水管线,要求自来水公司必须72小时内完成任务。市自来水公司立下军令状后,连夜组织人员设备开进工地,加班加点进行施工,终于按期完成任务。我们派出记者在第一线详细采访,以《七十二小时抢通新老城区供水生命线》为题,刊登长篇通讯。稿件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展现了施工者艰苦拼搏的精神风貌,唱响了主旋律,从正面引导了群众的关注点。

实践证明,这种宣传效果是不错的。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是党报报道突发事件,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二、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满足公众知情权

突发事件具有强烈的新闻性,特别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薄洁萍说:“社会责任是新闻专业理念的核心,而尊重受众是新闻专业理念要求的工作态度。”党报在报道中,首先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回避三舍、捂着盖着,也不能夸大其词、添油加醋。一定要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便于决策者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危害或控制事态的发展。另外,党报在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中,也必须体现出及时、准确、公开的原则,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这样才能形成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展现政府的形象,维护人民的利益。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充分发挥党报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对事件处理、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影响。

赤峰市新城区发生水污染事件,当时社会上议论纷纷、人心惶惶,歪曲事实的传言很多,网络上也出现各种消息。全国各地媒体闻风而动,云集赤峰明查暗访。这个时候,《赤峰日报》把握舆论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在第一时间、在第一版的位置,报道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对之策》等消息,把新闻事实,把市委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向群众公布。一方面,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另一方面也让百姓知道,政府在救治病人、调查流行病、关闭污染水源井、防止二次污染产生等方面,正在全力以赴、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8月份在赤峰制药厂门前,辽宁的一辆汽车发生氨气泄漏事故后,我们每天进行跟踪报道,把调查的结果以及群众救治情况见诸于报端。由于不回避、不隐瞒,这样的消息发布后,起到了引导舆论、稳定民心的作用。

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树立党报的权威性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毫无例外,地方党报在报道突发事件中,也必须坚持做到这个“三贴近”。把人民的需要放在心上,才能报道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为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新闻。

在赤峰市发生的这两次突发事件中,首先是市政府坚持信息公开,不隐瞒不虚报,每天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事件进展的最新消息,这也是为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表现。于是,《赤峰日报》在处理新闻发布会消息时,一是对发布会内容原原本本报道,以体现权威性;二是在头版显著位置发布,以强调重要性。发布会一般都在夜间召开,报社采编、印发等人员都在加班和等待,以便让读者在第二天及时看到有关消息,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赤峰日报》在这两次事件的报道中,尽量从社会各界最关心的角度入手,让群众了解事实真相,缓解公关危機。比如氨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社会上一时谣言四起,传言造成多少伤亡等等,许多外地的亲友纷纷打来电话询问亲人的安危。《赤峰日报》除了报道事故真相外,更多的是报道了市领导慰问住院群众、消防官兵奋力抢险、公安民警维护交通、环保部门环境监测、卫生部门抢救伤员、安监部门开展调查、周边群众自发救援等多方面新闻。报纸上相继发表的《生死鏖战一小时 降服毒魔保平安》、《赤峰8.5氨气泄漏事故真相查明》等多篇稿件,许多读者看了报纸以后认为报道及时、鲜活。有的网友在网上留言说:我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这些热点事件,但在网络发达、消息满天飞的今天,我们只相信市委机关报的报道是最权威的。

一位新闻专家说过:“媒体的责任在于,当社会哭时,不让大家哭得更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让大家笑得太狂妄。”这是对媒体报道作用的最佳比喻和诠释,也是地方党报报道突发事件应该把握的度。突发事件关系到社会稳定,当危机发生时,媒体的舆论作用非常重要。党报必须坚定立场,担当责任,顾全大局,实施科学的报道策略,正确地引导舆论,为化解危机、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激励斗志、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功能。

上一篇:岗子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坊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