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语文板书设计说明

2024-04-16

画语文板书设计说明(通用7篇)

篇1:画语文板书设计说明

《电能》板书设计说明稿

大研中学

姚丽美

课题

人教版物理教科书

第八章 电功率

第一节 电能

形式

主板书:居中,教师用。

副板书:位于两侧,学生用,一般分组进行比赛。

板书过程

一、通过教学情境引人“电能”,教师板书——电能。

二、学生讨论后板书电能的各种来源,教师边分析归类边板书——电能的来源:水力、风力、火力、核能、太阳能„„

三、学生讨论后板书电能的各种应用,教师边分析归类边板书——电能的应用:动能、热能、光能„„

教师板书——电能的单位:度(kw·h)、焦耳(J)

1kw·h

=3.6×106J

四、学生看教材后小组讨论,教师板书——电能表的作用、四个参数、读法。教师提问并纠正补充,介绍新型电能表。

五、学生看教材,了解1度电的作用。教师板书——节约用电。

六、利用板书小结。

板书特点

一、整体性

板书以电能为核心,呈现出放射状、完整的、系统的、具有很强逻辑 性的板图画面。

二、示范性

通过结构的安排,文字的布局、书写,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三、整洁性

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形,突出重点、难点。尽量做到少而精,少而全。

四、色彩美

黑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板了,背景音乐给单调的语言文字以色彩美,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给人以视觉美。

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两侧副板书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篇2:画语文板书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一些新的单词morning,noon,afternoon,evening,night等,掌握如何表达“在„„时候”并能灵活运用。

2.进一步学习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用法,加深对动词单三变化的理解。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一天中日、月的活动状态及其变化。

2.学生能围绕所学单词,在一定情景下,正确使用rise及go down等词语进行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一天中太阳的变化差异并初步产生对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太阳方位变化的描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会区别使用morning,noon,afternoon,evening以及night相应词组表达方式;动词单三的使用。【教学难点】学生能结合一系列的生词和词组,会熟练描述日出,日落等相应的状态。【课时说明】一课时

本板书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示意图,并通过表格进行相应的单词提示和疏导,更加深了学生对一天中日月更替变化的喜欢和印象,让学生

篇3:新课标语文板书设计例谈

精要、科学、美观的教学设计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突出重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语文教师可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表等书面语言来呈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启发。笔者试图通过以下板书实例的分析来形象直观地呈现多种多样的板书设计方法和形式。

1.关键词语式板书

关键词语式板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精练恰当的关键词来反映教学内容的板书。这种板书以尽可能少的语言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凸显出来,言简意赅又深入内容精髓,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框架一目了然,运用好了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沁园春·雪》为例:

设计说明:此板书把握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板书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①词的内容:上阕描绘北方雪景,下阕抒发革命豪情;②上下阕中的领字:看和忆;③表现手法:上阕借景抒情,下阕情中含景。④词眼: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照应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且系统完整、层次分明,便于学生理解。板书充分体现了精要的原则,是对教学内容的浓缩和提炼。教师抓住本文的两个领字:“看”和“忆”,由线条、箭头和圆圈构成,简单但能明确重点。同时还体现了美观原则,即文字、符号和线条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上、下阕分明,布局两端,又由词眼紧密联系起来,工整有条理。最后,此板书还便于与教学过程同步:根据教学过程的一步步展开,将教学内容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

2.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指教师用线条、图形等抽象符号表达教学内容的板书。此类板书需要教师对课文进行认真的钻研、高度的概括、独到的表达,并要有一定的绘图能力。此类板书示意明了,主观形象,给人以美感,具有教师鲜明的个性特征,往往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

设计说明:此板书的整体形状是一座山,紧扣住了文章的题目和内容——宴游西山。反映了文章主要内容:第一段是柳宗元贬谪南荒后郁闷痛苦的心情,欲以历遍永州山水聊以忘忧。(板书:贬谪南荒、郁闷痛苦)第二段: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宴游西山的乐趣,表达了实现自我和自然两相融合的深切感受。(板书宴游西山、物我合一)同时突出了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映衬的艺术手法。此板书思路清晰,突出重点,图画形象直观。

3.回环式板书

回环式板书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找出其内部潜存的循环逻辑关系,然后据此组合成一个封闭的回环系统而构成的板书。此类板书需要学生找出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相应的关键词组接起来。回环板书的构造有圆形回环、菱形回环、方形回环、套环回环等等。笔者以套环回环举例:

《我的四季》这篇文章中作者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了四季里,即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生命四季之中。自然的四季——春、夏、秋、冬,人生的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两组关系都是构成回环的,用曲线连接起来便构成了一组套形回环,而本文中贯穿作者生命四季的主线是作者的人生信念,将其置于套形回环当中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板书。此板书格局别致、理趣盎然,往往能使学生豁然顿悟,激发兴趣。

4.线索式板书

线索式板书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提炼,明确教学内容的思路、线索、结构、发展过程等等逻辑关系而构成的板书。此类板书条理清楚,化繁为简,结构严谨,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板书通常可运用到小说的教学之中,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箭头、直线等符号连接起来,展示故事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线索。当然,此板书也可运用在其他体裁中,表现文章的结构脉络等。以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散文《像山那样思考》为例:

此板书由题目《像山那样思考》展开,向学生发问: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思考。而很明显文章的第一段便给出了答案,即是“狼嗥”。接着可通过层层追问的形式来解读。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留意到这声狼嗥的事物——鹿、松林、山等(板书:鹿和山);第四段是作者“我”注意到了狼嗥(板书:我);第五到九自然段则体现了作者对狼嚎认识的变化,分别是经过了两个阶段:过去和后来(板书:过去、后来);第十自然段则深化了主题:万物皆平等,要互相尊重(板书:万物皆平等)。

此板书虽然只有简单的二十个字,学生却能通过它清晰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对狼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5.表格式板书

表格式板书是指教师为反映教学内容和思路而设计成表格形式的板书。它有整齐、对称、均匀、清晰、明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教师可选取几个空格填入相应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和参照,然后引导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重点内容对号入座,由此完成整篇文章的解读和内容的把握。此板书不但系统完整而且脉络分明,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笔者以《西地平线上》的板书为例:

《西地平线上》主要描写的是三次落日的情景和作者的感受。此表格紧扣文章的内容展开,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概括和归纳出三次落日的地点、特征,作者的感受、描绘日落美景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由落日产生的联想。填写表格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取文章信息,概括课文要点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完成表格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便有了清晰的认识,充分领略了三次落日之美和作者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写法的概括和对作者联想的解析,使学生深切地感受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散文之美。

总之,一个好的板书需要千锤百炼,独具匠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教师教学艺术的结晶。而板书设计形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板书的设计和运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所以语文教师应认真地对待。

参考文献:

[1]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周立群.语文教育实习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4:童心画语:优秀教学设计

(3)物象分析法 物象分析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帮助幼儿在事物与画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造型符号。有了这个桥梁,幼儿的创作会更加的积极主动,真正的做到“我想的出来,就一定画的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理解的形象进行表演和表述。如老师讲了“太阳兄弟”的故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太阳兄弟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发出的光芒是什么样的?他们怎样站在一起照相?然后请幼儿做游戏,每人扮演一个“太阳”用动作、表情表演“太阳”的形象,还可以让孩子们用张开的手掌当太阳,摆一摆“太阳兄弟”照相的构图,让幼儿把看到的、想到的变成物象,孩子们的感受不同,创造的符号也会千差万别,使其作品成为充满个性、栩栩如生,是真正意义的“儿童画”。(4)作品赏析法

引导幼儿多欣赏一些中外名家作品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如看米罗的《诗人》后,就可以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或小朋友,可以绘画、可以用泥塑型、还可以剪纸等等。看毕加索的《梦》后,可以引导幼儿表现自己对妈妈或对最喜爱的人的感受。看齐白石的“油灯”后,可以给孩子们提供画水墨画的工具和颜料,激发幼儿尝试用水墨的形式来创作。看韩美林的“百鸡图”后,引导幼儿感受一种事物可以有许多方式来表达„„

(5)过程指导法

在兴趣方面解决成人如何发现、支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以及对失去兴趣后的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在观察与认知中有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与认知的策略与方法;在表现与表达时幼儿在构思、造型、构图、设色等表现与表达方面的特点,及教师的有效引导形成的策略和方法;在想象与创造中如何培养幼儿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人格,大胆想象创造的策略与方法;在个性与习惯过程中教师如何看待尊重幼儿的个性,完善幼儿人格,以及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与方法等五个方面的经验。

3. 如何评价幼儿的作品影响到教师教什么、怎么教

画画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以简单的“像”与“不像”来评判。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自评,教师的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的目的首先是展现、了解、理解幼儿,走进童心世界,如了解幼儿的态度和情感,创意是什么、表现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要善解幼儿,就总能找出他的优点和“最近发展区”。

(1)通过评价首先要让每一名孩子感到: 凡是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出自其心灵,是他亲自动手实现、完成的作品,都是好的作品,并为此而自豪,而不是专门挑毛病、只表扬少数人。(2)幼儿绘画首先是情感的表露,反映的是丰富的童心世界,因此要养成自评、自述的习惯,这是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的过程,通过评价使幼儿能够表达和展示自己,产生成功感和自信心。

(3)教师的评价不应只重于对结果的评价,还要善于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幼儿的点滴进步,特别是对不易被别人注意比较“蔫”一点的孩子,更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扬,老师及时的鼓励,会使他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到活动中,进步也会更快。(4)教师善解幼儿的意图多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在幼儿创作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通过观察、对话,理解和善解幼儿的活动意图及作品想表达的内容含义,从视觉的角度充分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特别是感觉其作品很“离谱”的时候,更要了解其想法是什么,甚至是在幼儿自己本身并不能清楚的表达的情况下,教师给他一个善意的诠释。如幼儿在表现“节约用水”的时候,将手臂画的很长,从人物比例上看是很不协调的,但表达出他看到流水赶紧伸手去关的情境,这充满感情的夸张表现,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幼儿画坏了怎么办? 我们平时也遇到许多这样的情况,孩子拿了一张白纸开始画画,画了几笔以后,就对老师说:“老师我画坏了?”以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开始会试着开导孩子,如果孩子还不改变初衷,我就会给他换一张画纸。刘教授以及她所在课题眼组认为,老师一定不能另给一张纸或让幼儿换一面画,因为这样就承认孩子真的画坏了,下次他还会画坏!

实际上,只要老师稍加引导,就可以改变这样的情况,画画是可以改变线路,比如画圆绕这边行,绕另一边也可以。又如:画马,一孩子画了一匹小马就对老师说画坏了,其实他并没有画坏,如果再给他一张纸也不见得他会放开手画大,老师就可以引导他,你听刚才的音乐《赛马》,只有一匹吗?你真聪明,你这张纸刚好可以画很多匹马!以后要注意教育策略,千万不要否定幼儿的创作。老师鼓励的环境引导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很重要,不能再给孩子换纸了。

篇5: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论文

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及书写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板书上的艺术性既表现于字体的美观、工整,又表现于整个黑板版面的设计与安排。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板书,能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经板书便不言自明是学生应努力掌握的知识。板书大都是当堂写的,教师的写书动作也会成为留在学生记忆中的一种特殊印记,伴随着语音形象、书写姿态和知识内容而扎根于记忆之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板书时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往往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常是从外观开始的,教师言谈举止、粉笔字书写的好坏经常会成为学生评价老师优劣的标准。教师的字写得好,能给学生良好的启蒙和示范,学生受到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天长日久会受益匪浅,终身受益。教师字写得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提高教师威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写出工整、美观的字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兴趣和精力调动到学习内容上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教师,为人师表,而教师的板书与语言表达能力、教态等又是为师之表。因此,作为教师应对板书及板书的艺术性有所学习和研究。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板书的艺术性呢?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做起,就能逐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一、教师应苦练写字基本功:写好三笔字,即毛笔字、铅笔字和粉笔字

教师对书法应有所学习和研究,业余时间坚持练习书法,掌握钢笔、粉笔和毛笔的正确书写规则,写出清晰、工整、美观、流利的`楷体字或行书体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写正确规范的汉字,不写繁体字及不规范的字。避免误导学生,以免学生养成乱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等不良习惯。教师应担负起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清除社会用字混乱的神圣职责,努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准,为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基础。

二、教师应苦练绘画基本功,画好简笔画,掌握简笔画的绘画技能

简笔画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图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使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再配合教师生动地讲解,使板书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师应苦练板书基本功,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板书内容

设计板书应通盘考虑,合理布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突出重、难点,内容简洁,色彩鲜明,醒目美观,配合教材,组织教学,归纳总结,掌握要点,使所教学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化、具体化,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篇6:浅论语文课堂中的板书设计

[关键词]板书 必要性 注意点 类别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42

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文公开课上,每位教师都精心制作课件,却忽视了板书。板书是教师备课时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但是一种教学技能,而且是一门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板书就是一篇精彩的“微型教案”,用简练的文字、图形、线条来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能够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以下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板书设计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的课堂经常会使用多媒体教学,图形、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的集合,能够让学生的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受到信息,能让枯燥乏味的讲解变得生动。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但多媒体留给学生转变信息的时间有限,那些展示课文的纲目、揭示知识内在联系的图表和文字等无法让学生慢慢去消化。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有差异,因此学生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转变信息,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让知识的接受慢得能让学生有再多看一眼的机会。好的板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不管教育技术如何先进,教师的传统板书仍然很重要,不能把它舍弃,而应该让它完美地回归课堂。

二、板书设计的注意点

1.突出重点,简练概括

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好板书可以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板书应该简练概括,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优秀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通过板书,可以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编拟提纲,增强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现以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水》为例。

这一板书突出了几处细节描写:远程挑水的艰辛,雨中洗澡的痛快,勺水冲凉的舒畅。板书能让学生明白课文采用了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快、舒畅,衬托出水的珍贵和缺水的苦涩,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这一板书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深刻的启示。

2.力求新颖,充满趣味

语文课堂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拥有艺术美的魅力。板书设计是否有这种魅力,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上。如果课堂上的板书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会产生枯燥之感。因此,形式新颖的板书,就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例如,我们可以在板书中插入一些简笔画,这样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然,简笔画只是一种辅助形式,我们不能把语文课变成美术课。板书的布局,要讲究格式,定好位置,清楚合理地分布在黑板上,使学生易于观察和理解。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安塞腰鼓》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文章所蕴涵的内涵和思想,安塞腰鼓的种种魅力,以一个“腰鼓”的图画得到了形象的展示,学生多年后都将记忆犹新。

3.书写规范,正确美观

汉字书写必须遵循规律,如写“水”字先中间后两边,写“十”字先横后竖。如果不按规律去写,写出来的字就会走形,影响字体美观,还会使小学生形成错误的书写习惯。对于小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要提醒他们注意。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教师示范不到位的话,学生就可能学得不到位。小学生正处于认字、识字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板书更应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如果教师板书时字迹龙飞凤舞,那么小学生在辨认时就会费力费神,学习兴趣就会大减。所以,教师板书时应写正楷字,做到正确美观,工整清晰。这样既给学生做了示范,又使自己的板书基本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4.重视合作,讲求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现在板书中就是打破教师“一手包办”的现象,倡导开放式与生成性的板书。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利于师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我在备课时,就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文本对话,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与书写,让板书在动态中生成,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

三、板书设计的类别

1.文字类

此类板书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根据课文内容确定出书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它能展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修辞知识等。

(1)词语锤炼式

板书首先应该着眼于课文的关键字词。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次抱母亲》可这样设计:

本课的板书抓住“轻”与“重”这两个字,即母亲身体之轻和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形成了鲜明的落差,通过一道算式激起了学生的思维风暴,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这背后的如山母爱。通过孟郊的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学生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学会了感恩母亲,回报母亲。

(2)画龙点睛式

提取文章中的重点句作为板书内容的主体,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云雀的心愿》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有的地方洪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知道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文章内容与情感都凝聚在这一句话上。因为它是“森林水库”,是“空调器”…… “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既是小云雀的心愿,又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

(3)线条连接式

线条的连接,直观而确切地表达出文章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直观形象,使人一目了然,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搭桥铺路,降低了坡度。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番茄太阳”》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时,我抓住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体会明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被明明的童心感染后会怎样生活?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相辅相成。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两条线的时候,也就真正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

(4)故意夸张式

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故意夸大或缩小,更能集中、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狐狸和乌鸦》的板书可以这样设计:

三个“骗”字一个比一个大,充满诙谐色彩,又具有一定的讽刺性,充分暴露了狐狸狡猾的本质特征,从中也暗示了乌鸦定将落得个上当受骗的可悲下场。此外,“骗”字从小到大,又深刻地揭露了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2.表格类

把板书内容分门别类统一列入表格内,类目清晰,条理性强,能给人一目了然的效果,学生易学易记,对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较大的示范作用。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恐龙》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3.图示类

文字加上图形的板书形式,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篇章结构等,更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课本知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冰花》一文的板书可这样设计:

抓住“一朵朵”这个词语体会冰花的多,抓住冰花“像……像……像……”这个排比句,体会冰花的千姿百态,美丽动人。在教学时,设计这样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板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精心设计的板书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对课堂板书的设计,精心设计好每一课的板书,彰显语文教学板书的魅力,让语文课堂的“眼睛”亮起来!

篇7:论语文课堂中粉笔板书的作用

尽管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对增加语文知识的密度、开拓学生视野的广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它超强的视听功能特别适合尚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中小学生),但语文学科是一门情、理、意、趣相融合的人文学科,以汉语言、文字为形式的话语体系,传达的是以感觉、情感、想象等交织而成的审美经验世界,追求一种陌生化的具象性表达效果。因此,侧重形象思维的多媒体教学与重感悟、重品析、重想象的语文教学不仅有相背之处,而且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幻灯机、屏幕为教学工具,这些科学工具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与危害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相反,作为极富情感性和个性的以粉笔字来授课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却更容易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

一、互动性:语文学习的根本

语文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字的有机结合体,而语言是人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人传递思维的工具,二者都是交流的工具。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建构在师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上。正如巴赫金所说的,语文课堂要让“读者与听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具有同意和反对的关系、肯定和补充的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即互动性。语文学习的本质在于对话。这种对话是师生全身心投入的生命活动,在相互作用中,师生不断地亲近对方。而对话互动的强弱决定于交流主体。灵动的交流主体明显有助于促进互动的开展。比照粉笔板书和多媒体显示这两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操作方式机械化,而且单屏翻页,存在明显的人机互动局限,这定然会使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受到阻碍;它还制约了教师上课过程中肢体语言的展示,使学生总处在被动状态,不能催生学生的主体性阅读和思考。而粉笔板书具有“瞬息而就,机动修改”的简便性、即时性,确保了交流过程中思维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粉笔板书难能可贵的是它能积极有效地激发起师生的感情共鸣。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书法是人精神的再造、情感的结晶、心灵表露和言志抒情的手段。汉代扬雄说过:“字,心画也。”粉笔字是教师缘情而发的结果,它受到教师情绪和对课文知识点把握是否精准的影响。当教师情绪激昂,课文知识与自己兴趣相吻合时,字体自然显得有力而深沉;当教师的精神处在轻松状态时,字体便会显出轻松、活泼之态;当教师的情绪低落,对文章知识点生疏时,教师的粉笔字则显得乏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变化便会表现在字体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字间距的疏密上。好的板书具有灵动性、节奏美和韵律美,可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正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方发灵光。”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课堂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感对话。只有师生在情感上有了交流和碰撞,才有实现教学目的的可能。就多媒体与板书两种教学手段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火花碰撞的效果来看,粉笔板书显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容易使师生情感融为一体,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审美性: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爱美、创造美的道路昂首前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理解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美感的课堂。文质兼美的文本中那些典型的艺术形象、深远的意境、生动的语言、完整独特的结构、娴熟巧妙的艺术手法是学生审美的对象,师生间美好的德行也是审美的对象,教师情感的结晶——粉笔板书也可以成为学生审美的对象。一个板书显现出一个教师的智慧,蕴藏着书法的奥秘。精心布置的板书会利用避让、扯动、开合、对比、夸张、压缩等手段做到知黑守白、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产生一种整体上的神韵美。正楷的粉笔字给人端庄、严谨、爽劲之感;行书的粉笔字给人萦回玲珑、生动活泼、平易近人之感;草书笔意连绵、似断却连、一气呵成。“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具有音乐的和谐。”①学生在视觉美感的诱导下,会更佳地领略课文内容,更有兴趣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粉笔字的熏陶下,学生自身的审美眼光、审美能力无形中会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培养。相反,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的文字除了工整、清晰之外,更多的是呆滞,不带丝毫的个人情感。

三、监督性: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保证

当前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书写技能不容乐观。这种现象的产生跟当前教师队伍的书写能力不强有密切的联系。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具备书写规范、工整、清晰的要求,从而造成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代不如一代”的结果。有了多媒体后,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地“稳坐钓鱼台”。因为多媒体可以成为某些书写能力不强的老师“掩家丑”的工具。一手隽秀的粉笔字不仅是一位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而且也会得到广大学生更深层次的认可和认同,树立起教师良好的个人形象。心理学调查显示,每个心理健康的年轻人都有崇拜心理,学生对崇拜的教师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情感依恋。书写优秀的老师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特殊的虔诚和佩服,并且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行为驱动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科技以人为本,无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主体都是学生和教师,只有不断地将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更完美地结合,教学效果才会更明显、更出色。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传统教学无法具备的优点,但粉笔字授课也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无法企及的地方,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看,粉笔板书容易使师生走向沟通,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在教学中最好就是在两者间找到契合点,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和粉笔板书的优越性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又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① 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上一篇:小学生春游安全公约下一篇:幼儿英语启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