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2024-05-04

高三语文教学调查(共6篇)

篇1: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学习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请您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以便您我能够共同提高,谢谢合作。

1.到目前为止,您感到语文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或内容是(请打勾)

A.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B.语言应用题C.文言文阅读D.诗歌鉴赏E.科技文/社科文阅读F.文学作品阅读G.名句名篇默写H.论语题I.作文 感到困难的原因是:

最需要提高的是:

2.明年高考您最理想的语文成绩是多少?(150分)结合这次返校考试,为了提高语文水平,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里,你准备怎么做?

3、您认为语文老师上课时,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4、您希望语文老师在课后能给您怎样的帮助?

5、请您简要地评述您的语文学习状况(学习情感、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作业情况、听课情况等,请您多说问题和困惑,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策略,改进教学)

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学习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请您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认真回答以下问题,以便您我能够共同提高,谢谢合作。

1.到目前为止,您感到语文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或内容是(请打勾)

A.基础知识(字音、字形、成语、病句)B.语言应用题C.文言文阅读D.诗歌鉴赏E.科技文/社科文阅读F.文学作品阅读G.名句名篇默写H.论语题I.作文 感到困难的原因是:

最需要提高的是:

2.明年高考您最理想的语文成绩是多少?(150分)结合这次返校考试,为了提高语文水平,在接下来的复习时间里,你准备怎么做?

3、您认为语文老师上课时,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4、您希望语文老师在课后能给您怎样的帮助?

5、请您简要地评述您的语文学习状况(学习情感、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作业情况、听课情况等,请您多说问题和困惑,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策略,改进教学)

篇2: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一、1.B(A.主角/角斗都读jué;C.筹措/厝火积薪都读cuî ,汲取/负笈从师都读jí ;D.裨益/奴婢都读bì,罢黜/相形见绌都读chù)

2.D(A.“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法则或典范”,属于望文生义;B.“方兴未艾”意为“正在兴起,不会停止,多形容革命的形势或新生事物,和前面的“正”语义重复;C.“不情之请”意为“不近人情的请求”,用于对人有所请求的客套话,不合语境。)

3.参考示例:稚嫩之手撑起天空,救母之举尽显孝心,感恩之心惊动天地。或:接受的是生活的挑战,奉献的是宝贵的孝心,唤醒的是人们的爱心。(写成排比句,内容不太符合要求,得2分;内容符合要求,但不构成排比,得2分)

4.寓言内涵丰富(或内容丰富),(1分)通过故事表达哲理(或寓哲理于故事中),(2分)促进心灵成长(或丰富精神世界)。(2分)

二、5.D(“斫”应解释为“偷袭、袭击”)

6.C(①表明他勇敢,⑤表明他重兄弟情义,⑥表明他爱护百姓)

7.B(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时,江阴城还没有被包围,否则阎应元无法进城)

8.(1)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假和值各1分,句意1分);(2)他亲手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祭奠哭别他们。(手、殓、酹各1分,句意1分);(3)阎应元四面出击(左冲右突)进行了八次巷战,抵挡他们的清军被杀伤上千人。(驰突和当各1分;被动1分)

三、9.(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2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3分)

(2)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3分)(写出原因得2分,写出后面任何一点得1分;如果后面两点写全,没有点出原因得2分)

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2分)

四、10.(1)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枯松倒挂倚绝壁(4)徘徊于斗牛之间(5)见贤思齐焉(6)雪却输梅一段香

五、11.外出谋生或发展,参加被规定的旅游程式。(每点2分,答全两点得满分)

12.“一片落叶”是作者区别于社会俗情的富含个性特征的心理境界的具体体现,(2分)通过“一片落叶”,凸显了作者宁静、悠远的思想境地,(2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2分)

13.“人们的野心”指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熟悉世情,有时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或指追求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3分)“传统的空间意识”即类似于弥补履历的旅游过程中的“心满意足”。(3分)

14.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凝视周围的世界(生活习惯);发挥想象展开心灵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或者不随同流俗,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六、15.C(A项“从来不会微笑”不符合实际情况;B项“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关注”在文中没有落脚点;D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改革”不符合文意。)

16.①新闻主持人沉闷、紧张、单调乏味;②人人蓝装像群蓝蚂蚁;③缺少人性化。(每点2分)

17.①新闻变革应符合社会公众的个性化需求;②新闻变革应尊重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③新闻变革应十分关注公众的热点和选择。(三个要素各2分)

七、作文(基本按照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操作,建议基准分为50分)

作文阅卷评分操作标准

一类卷:63——70 切题,有深度,语言好。

二类卷:56——62 切题,语言好。

三类卷:49——55 基本切题,语言较好。

四类卷:42——48 基本切题,语言一般。

五类卷:28——41 有点跑题,语言较差。

27分以下 严重跑题,语言差。(说明:字数不足100,0——5分;200左右,6——10分;300左右,11——20分;400左右,21——30分; 500左右,31——40分;600左右,41——46分;有问题卷,格调低下,不超过15分。)

语文附加题

一、19.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6处以内断对1处1分,超过6处,多1处扣1分)

20.欧阳修、秦观(此题2分,每对1处得1分,用诗人的号来作答,不给分)

21.作品变成了文人雅士的应酬,内容上缺少真情(此题2分。只答“失去真情”给1分;用原文语句回答,不给分)

二、22.A、C(A项,对所引判词理解错误。所引判词上句写的林黛玉,下句写的薛宝钗。C项,“觉新”应是“觉慧”。选对一项得2分,对两项得5分,超过2项不给分)

23.(1)曹操(或张辽)(1分)。所约三事,即降曹的三个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答出1点得1分)

(2)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每点1分,举例说明2分)参考示例:阿Q本是极卑微的人物,但他不把未庄人放在眼里,甚至赵太爷进了学,他也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儿子将来肯定比赵太爷阔得多。阿Q在未庄被闲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而且要他自己承认“人打畜生”时,他就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在与人打架吃亏时,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阿Q最喜欢与人吵架,气力小的他便打。对小D和小尼姑进行挑战和动手动脚,与王胡打架输了,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三、24.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但功用已废,(2分)都江堰卑处一隅,造福千年,仍在发挥功用。(2分)

25.都江堰造福人民后仍谦卑、不张扬、不求回报;(2分)它和乡间母亲一样都有不炫耀、谦卑、不求回报的特质;(2分)表达了作者对都江堰文明的深情礼赞。(2分)

26.对比,(1分)把长城和都江堰的规模、社会功用进行对比,(2分)强调都江堰仍有社会功用。(2分)

附文言文译文:

崇祯十四年(1641)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数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抚写文状向上报告退江盗的情况,用皇帝的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的官衔,执掌巡回检查的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把它作为荣耀的事。

豫王多铎的大军渡过长江,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获。诸生打算拥戴新县尉陈明选主持县城守备。陈明选于是连夜飞马赶去迎请阎应元。阎应元连夜飞驰入城。当时城里士兵不足一千,而且粮饷尚无着落。阎应元进了城,便整理军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一名男子登城守卫,剩余的男子为军中送饭。传令说:“捐送不一定都是金钱,捐粮食、布匹听便。”

这时迫近城下的清军已达十万。清军驾起大炮轰击城墙,城上的矮墙被炸裂。阎应元命令用铁叶裹着门板,再用泥土装在空棺材里,堵在倒塌处。碰上城中缺箭,阎应元乘着无月的黑夜,用禾秆扎成人形,每个草人竹竿上挂一盏灯,让士兵伏在城上矮墙后,击鼓呼喊,佯装要缒下城去偷袭军营的样子。清军十分惊慌,向城上发射如雨点般的密箭。到拂晓,得到的箭不计其数。

攻城主帅刘良佐由骑兵簇拥着来到城下。刘良佐,是以前弘光朝的四镇之一,被封为广昌伯,投降清朝的总兵。他远远地对阎应元说:“弘光帝已经逃走,江南再没有国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证富贵荣华。”阎应元回答说:“我不过是明一个小典史,还能明晓大义。将军你身为国家的重镇,不能守住江淮,却甘做敌人的马前卒,有什么脸来见我们城里深明大义的士民呢?”刘良佐惭愧地转身走了。

阎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肃。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给敌人俘虏了不快点死掉,干什么还啰里啰苏!”贝勒又派人宣令:“只要杀掉四门首先起事的各一人,我们就撤去包围。”阎应元高声回答:“宁可斩我的头,凭什么要杀害老百姓!”喝令传话的清卒滚开。

篇3: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英语作文在高考中占30分,是考试成败的关键点之一。2007年浙江作文平均分为14分,2008年12分,2009年14分。可见,作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像我校这样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在调查中,我访谈了八位高三英语教师,翻看了办公室10位同事的英语作文备课记录,随机抽取了六个班每班两个大组共1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一)访谈发现。

老师们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担心:拼写错误、结构混乱、语言苦涩、啰嗦的毛病几乎令人不能卒读。大家都认识到英语作文是不能放任自流的,必须花精力去改观。但是作文见效不明显,高投入低效能,让老师有明显的挫败感,远没有阅读教学来得高效。同时教学时间紧迫,“抓什么,怎么抓”才能有效提高还处于迷茫的探索之中。再者,一次写作从选题到指导、写作、批改、反馈再到修改,几乎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为此教师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对自己智慧和毅力的考验。所以老师们在思想上普遍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却不愿做相应的思考和投入,这一点在老师们的备课本上有所反映:作文课数量少而且比较随意,尤其是讲评课,几乎是空白。

(二)调查发现

1. 学生普遍意识到作文的重要性。

不喜欢作文但重视作文的74人,占比近50%;对写作文没有兴趣,88人表示写作只是为了完成作业;90人表示作文一写完立马上交,剩余的是老师的事了;至于作文修改更是头疼,有92人占比59%的学生对批改后的作文看一眼分数、评语就放好了,再也不看了。学生作文的被动性可见一斑。

2. 学生的写作与教材脱节。

有33人认为没有从课文中学到过可用于作文中的段落模式,65人认为只学到过一个有用的段落模式,也就是说共有98人占比63%的学生几乎没有从教材中吸收有用的写作知识。111名占比71%的学生还认为老师讲的写作知识在写作时是根本用不上或没有用的,平时的作文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并无明显功效。

3. 老师很辛苦。

137名学生反映作文主要是教师自己改,94人占比60%的学生反映老师批改是打分数的,62人占比40%的学生说老师批改是有总评语或进行眉批的,作文上交后老师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批改完成。106人占比68%的学生评说老师讲评时在结构、中心、语言是面面俱到的,37人占比23%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评作文只围绕本次作文要求进行讲解。

4. 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质差。

109人占比70%的学生从未进行课外阅读,而且20%只是随便翻翻书报杂志,以消遣为主。

二、原因分析

当前的作文教学处于“眼高手低”的尴尬境地,时间的高投入与成绩的低产出令教师与学生都感到苦恼和困惑。学生、老师都重视作文同时又害怕作文的原因何在呢?

(一)为应付而写作,束缚心灵的自由。

命题作文教学和考试的功力性长时间影响和制约着活泼的思想和灵动的思维,真正流露心声,真正有思想的表达并不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学生都以为写作就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免除老师的质问。

(二)为读书而读书,失去阅读意义。

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教材选文“置若罔闻”,不体会,不吸收。调查表明学生并没有从课文中学到多少有用的段落模式、思维方式、思想精华。这种沙漏型的读书即便破万卷,又能怎样?阅读不能吸收内化,那么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也经常会让学生背作文的优美句式,然后通过默写来检查,只要过关就万事大吉。其实,“读”、“背”和“使用”是两条直线,必须要将读背的东西内化为自己心灵内容的东西,才有可能转变成自己的文字,两条直线才有可能相交。

(三)为作文而作文,无序教学思路。

作文的考试地位让教师不敢轻视,但又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训练。教学有点类似吃萝卜,吃一截,剥一节,随意性太大。一般教师往往没有在学期初就结合教材制定出整体的作文教学计划,给学生明确可努力的方向。而是在觉得该写的时候布置一篇,收交后认认真真地批改,面面俱到地评析。所花的时间与精力可谓大矣,然学生的写作水平却依然故我。

三、对策思考

学生作文怎样提高,笔者认为关键在教师。

(一)教师要有“文韬”。

1. 教师要有写下水作文的习惯

与学生同步作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和学生一起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能更清楚地体会写限时作文的难处,更了解学生的心境。这样,老师的意见观点才会更中肯可行,老师的作文指导才会更让学生信服,老师才会赢得学生更多的好感与敬佩,教学要求才会更好地得以落实。

2. 教师要有解剖教材的能力

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是零,对英语教材往往又不重视。因此,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应高效利用课文,把课文当作教学中的例题,细细咀嚼,好好解剖分类,挖掘出对写作有用的知识,选其中的一到两点,或结构或段落或语句,教会学生吸收消化,纳入自己的储存库,以备用时之取。

比如在上到一篇“Country Life or City Life”的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

从教材中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有用易学的段落模式,如:总分式扩展段、时空顺序段、正反对比段等。这种段落教材中都有,可是教参中没有,关键是教师有没有意识到可挖,有没有能力去挖。挖出来了,操练了,熟练了,写作困难时就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二)教师要有“武略”。

1. 作文趣味化,激发学生兴趣。

言为心声。教师平时可以随时随景随事让学生来一段口头作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想法、感慨,或者描述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等,教师要能准确中肯地说出优缺点,给出修改意见,学生往往会在兴趣中有所收获。

比如在校运动会中,16班既拿到了团体总分第四名,又拿到了精神文明奖。第二天课前笔者假装问学生:“You reallydid a good job in the sports meeting.What/Who impressed you most?What did you benefit from it?”等大家七嘴八舌后,接着进行二问:“Who would like to express your feelings in three sentences using some complicated drills?”学生回答后,笔者对其做出肯定之后又就所用的句式进行了重点点评,因为语言的运用是学生普遍认为的一个难点。那次即兴作文所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2. 作文片段化,有效训练目的。

写大作文,写整文,一个轮回要花去很多的教学时间,而且限于批改的速度、教学的周期长,也许等到讲评时学生都已经忘了写作时的感觉了,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效率不高。要轻负高效,笔者的经验是多以片段作文训练为主,只在一个单元或一阶段结束后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同时,写作的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千万不要给个题目让学生自由写,毕竟英语考场作文还是有自己的规矩的。而且,学生还没有到达能够自由驰骋的境界,教师还得教会学生基本的笔法。每一次练习宜用一种方法比较好。比如明确告诉学生这次片段练习专门学习非谓语动词的运用,要求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至少使用两个复杂句式,等等。

如笔者在复习完连接词后,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连接词的使用,学生比较轻松地写出:“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First, most families are too poor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school.As a result, they have no choice bu to stay at home and make money.Second, some parents think there is no need for their daughters to go to school.So/Therefore, they don’t let them go to school.Third, some children are not interested in their studies.What’s worse/Worse still/Even worse/To makematters worse, some wouldn’t like to go to school.”

3. 批改多样化,丰富学习途径。

作文批改一定要及时。试想一篇作文交上来,十天半月音讯全无,等你费九牛二虎之力改完发下,学生也许一下都想不起来是一篇什么要求的作文了,那不是白写了吗?笔者的批改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小组改

用看点得分法。将作文要求分解成若干个点,下发评改表格,前后桌4-5人为一组,参照要求自评,互评,打分,优秀的参加展览,其余的根据要求用红笔改进,上交,教师只要翻看红笔部分就能掌握情况,比较轻松,效果也不错。

(2)群众改

即为自己的作文找读者。开学初,让学生了解各个级别作文(特别是Level 5, 4, 3)的要求,然后再教给学生如何评判作文的好坏。

先让学生按要求作文,写完后自己请同学阅读并撰写评语、改进意见。同时自己也要阅读别人的文章并用英语写评语。别人写过的评语不能用,即使同一意思也得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作文的评论角度要有变化。比比谁的读者多,比比谁的评论最准确中肯、最有见地。这样,为了别人爱读自己的作文,就得好好写,为了有独到意见,得好好读,好好思考,写作的水平就会慢慢提升。起先可以是简单的段落,慢慢地,整篇文章也可以这样改,学生很乐意这样做。

(3)仿改

即二度改写。这种改法的目的往往是为了熟练地掌握某一种文体的写法。

具体做法:教师写下水作文或先精心指导一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学生仿写,交流明确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再下发一篇预先准备的可以修改的中下水平的作文,让大家修改。针对要求对修改后的文章再评论再改进,在一次作文过程中对某一文体强化几次,达到熟练的目的。

(4)死改

即一对一的修改。这是一种傻子改法,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具体做法:1)学生面对老师朗读自己的作文,不能读错音,不能有明显的语法错误。2)向老师讲述自己写作的构思、想法、满意度、优缺点等,回答老师提问。3)老师讲述对文章的看法意见及改进意见等。4)回去修改作文,并阐述修改体会。这种改法的好处是强迫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自己先反复阅读修改,强迫学生对写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强迫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作文,纠正了以往写完交差与己无关的弊端。

这种改法对教师要求也比较高,要求教师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迅速判断、准确点评,说清学生心中模糊之意,使之豁然开朗,并能对症下药,拿出可行性修改意见。这种做法很有效,但很花时间,很费力气,一般一学期最多一次,用在重要文体写法的掌握上。

四、结语

对于考试,作文是块肥肉,令人垂涎;对于教学,作文是根鸡肋,取舍不易。作这样一个调查更多的是向同事们请教内心的疑惑,同时也强迫自己去静心思考。希望在这方面能得到大方之家的精妙指点,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我坚信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必经的每一过程,有了踏实的每一步过程,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谭小涛.如何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原子能出版社, 2005.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10.

[4]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5]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高三学生514名。男生255人,女生259人;重点中学331人,普通中学183人;文科学生252人,理科学生262人;城市中学286人,乡镇中学228人。采用张林等人编制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评定高三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该量表由两个分量表组成:认知策略分量表包括浅层加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分辨、选择、标注、复述和编码加工)、深层加工策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组织、归纳、整理和系统化)、检索应用策略(正确提取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个维度,主要从信息加工的流程考察中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认知方法和技术,共16个项目(Coronbach a=0.87);元认知策略分量表包括自我计划策略(自己安排和筹划学习活动的内容与顺序)、监督检查策略(有意识监督和检查自己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反馈调节策略(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和结果及时调整和采取补救措施)、自我总结策略(学习活动告一段落时自己能定期回顾和总结学习中的得失)四个维度,主要用来考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合理监督、协调、安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的调控手段,共19个项目(Coronbach a=0.89)。采用五点记分。全国高考前一月内,以团体施测形式对514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发放问卷524份,收回有效问卷514份,回收率98%;从各校教导处收集学生测量前最近一次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科模拟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以高考四科成绩总分为指标,将被试个人成绩按平均数(M)加减一个标准差(SD)的标准,把被试分为高考成绩优良组、一般组和较差组,以考查他们学习策略运用的差异,使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总体情况

注:1-浅层加工策略;2-深层加工策略;3-检索应用策略;4-自我计划策略;5-监督检查策略;6-反馈调节策略;7-自我总结策略。下同

表1显示,高三学生普遍善于运用学习策略,平均分在3.08至3.66之间。重复测量变异数分析结果表明,他们运用七种学习策略的频率差异显著(F(6,513)=118.362,p<.001),运用最多的是反馈调节策略(p<.001),其次是自我总结策略(p<.001),再次是检索应用策略、深层加工策略和自我计划策略(p<.01),运用最少的是浅层加工策略和监督检查策略(p<.05)。

2.不同高考成绩组高三学生对学习策略运用的差异分析

表2 不同高考成绩组学生七种学习策略的方差分析

由表2可见,不同高考成绩组学习策略运用差异显著。多重比较揭示:优良组与一般组、较差组分别都有显著差异,一般组与较差组无显著差异。考查各组运用学习策略的频率,三组运用七种策略的差异都很显著(F(6,78)=23.465,p<.001;F(6,350)=40.969,p<.001;F(6,83)=8.414,p<.001),运用最多的都是反馈调节策略和自我总结策略,运用最少的是监督检查策略。

3.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学校类别(重点或普通)、文理科别、性别及城乡差异分析

MANOVA分析结果表明,学习策略的城乡(F=8.112,p<.01)主效应显著,学校类别和科别及性别的交互作用(F=10.296,p<.01)、城乡与科别的交互作用(F=5.739,p<.05)显著。

以城乡为变量的单变异数分析(Univariate)显示,乡镇生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学习策略总分都显著高于城市生,具体看,乡镇生对浅层加工(F(1,513)=10.250,P<.01)、反馈调节(F(1,513)=19.391,P<.001)和自我总结策略(F(1,513)=31.624,p<.001)运用多于城市生。

城市理科生与乡镇理科生学习策略总分有显著差异(F(1,262)=19.494,p<.001),乡镇生比城市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F(1,262)=15.942,p<.001)、自我计划(F(1,262)=4.985,p<.05)、反馈调节(F(1,262)=18.953,p<.001)和自我总结策略(F(1,262)=26.895,p<.001);乡镇文、理科生学习策略总分差异显著,(F(1,228)=5.518,p<.05),乡镇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F(1,228)=4.875,p<.05)、深层加工(F(1,228)=6.767,p<.05)和检索应用(F(1,228)=18.953,p<.001)策略。

普通中学文科生学习策略运用性别差异显著(F(1,97)=9.996,p<.01),男生对浅层加工(F(1,97)=6.312,p<.05)、深层加工(F(1,97)=9.327,p<.01)、检索应用(F(1,97)=9.865,p<.01)及自我总结策略(F(1,97)=10.228,p<.01)的运用显著优于女生;文科女生(F(1,174)=6.122,p<.05)和理科男生(F(1,177)=5.265,p<.05)运用学习策略的学校类别差异显著,重点中学文科女生对反馈调节(F(1,174)=4.237,p<.05)和自我总结(F(1,174)=9.930)这两种元认知策略的运用都显著优于普通中学文科女生,重点中学理科男生对浅层加工(F(1,177)=4.835,p<.05)、自我计划(F(1,177)=6.408,p<.05)、监督检查(F(1,177)=8.794,p<.01)和自我总结(F(1,177)=4.535,p<.05)策略的运用都显著优于普通中学理科男生。

4.学习策略与高考成绩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见,高考成绩与七种学习策略有一定关联,其中数学、综合成绩与七种学习策略都显著相关;英语成绩与除浅层加工策略以外的六种学习策略及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总分都显著相关;语文成绩与深层加工(p<.05)、检索应用(p<.001)、反馈调节(p<.01)、自我总结(p<.05)以及元认知策略总分(p<.05)显著相关。高考各科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与测量前模拟考试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具有一致性。

三、问题探讨

1.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研究表明,高三学生普遍善于运用学习策略,并对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其偏好。这与以往许多研究结论一致[3,4],也符合高考前夕高三学生学习的主客观要求。一方面,高考前一月,学生已经进入考前冲刺角色,既渴望更多运用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又必须选择特别有效并符合自己当前学习实际的策略,所以普遍重视运用学习策略的同时,对具体策略有所选择;另一方面,在考前冲刺阶段,学生更需要对应掌握的知识内容查缺补漏,进一步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较长时期频繁的模拟训练,也强化了他们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学习方式。因而,浅层加工策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在这一阶段已不重要,反馈调节策略却备受青睐;此外,高考前夕,学生可能已处于高度自觉学习状态,不能明确意识到对学习的自我监督和检查,或者将周围同学的影响、家长的督促、尤其是老师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作为调控学习活动的主要依据,从而放松对学习的自我监督和检查,对监督检查策略运用较少。本研究也支持张林、周国韬关于中学生在认知策略的运用频率上略低于调控策略的结论,但本研究中高三学生对监督检查这一元认知策略运用最少,这可能由于测量时学生所处的具体学习阶段不同而导致对学习策略的选择侧重不同。

2.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差异分析

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状况明显受城乡差别的影响。乡镇生比城市生善于运用学习策略,突出表现为乡镇生更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更善于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活动,更善于总结学习情况。理科生城乡差异尤其显著,乡镇理科生比城市理科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自我计划、反馈调节和自我总结策略。这反映相对艰苦的生活环境造成的生活压力促使乡镇学生更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不断总结和思考,自觉调整学习活动。而乡镇生学习水平的悬殊迫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兼顾两头,更多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因而比城市学生更多使用浅层加工策略。高三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科别差异主要体现在乡镇理科生比文科生更多运用浅层加工、深层加工和检索应用策略。这不但符合乡镇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更需要重视对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乡镇生比城市生科别意识更强、科际界限更分明。理科知识结构更紧贴问题解决的实际,更强调活学活用,乡镇高三理科生已初步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和思维习惯,比文科生更善于运用检索应用策略。学校类别也是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情况分化的重要原因。在高考复习最后阶段,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活动的有效管理和调控。研究发现,重点中学比普通中学学生更善于运用元认知策略,表明高考前夕重点中学学生对学习策略选择更合理。这当然与重点中学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好,教师有条件根据特定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其运用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学生也有条件合理选择这些策略息息相关。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性别差异体现在普通中学文科男生比女生更善于运用所有认知策略和自我总结这一元认知策略。这与有关研究结论[5,6]存在分歧,本研究支持男生对认知策略运用优于女生的结论,却不支持女生对调控策略运用优于男生以及高中女生运用学习策略的水平总体显著高于男生的结论。但从个体身心发展角度看,两种结论并不矛盾,可能是男女生对学习策略运用的发展性差异所致。张向葵等研究表明,由于在调控能力上男女生发展时间早晚的不同,男生的行为调控能力发展较晚,到高中后期很快就能赶上甚至超过女生。本研究性别差异仅存在于普通中学文科生中,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种推测。普通中学文科男生比女生更善于运用所有认知策略,仅对自我总结这一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优于女生,表明普通中学文科男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因而对学习行为的合理调控较为逊色。

3.高三学生学习策略运用与高考成绩的关系

高三学生是否掌握并坚持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衡量他们能否取得良好高考成绩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表明,高三学生学习策略与高考成绩密切相关。数学和综合成绩与所有七种学习策略都显著正相关,英语成绩与除浅层加工策略外的六种策略都显著正相关,语文成绩与深层加工、检索应用、反馈调节和自我总结及元认知策略总分都显著相关。这与以往有关研究结论[2]吻合。不同高考成绩组对学习策略具体选择不同以及高考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与测量前模拟考试成绩与学习策略关系的一致性不仅有力支持了高三学生学习策略与其高考成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结论,也充分反映在选择具体学习策略之后只有很好地坚持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心理科学,1997.

[2] 张林,张向葵.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

[3] Purdie,N.,J.Hattie&Douglas.Student conception of learning and their use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A cross-culture comparis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8):87-100.

[4] Wolters,C.A.,Yu,S.&Printrich,P,R..The relation between High ste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3(3):281-599.

[5] Zimmerman B J.Martinez-Pons M..Students difference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relating grade,sex,and giftness to self-efficacy and strategy us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6] 张向葵,张林,王颖.中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特点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

篇5: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一、19.

①“有没有用”成了衡量学问好坏的标准;

②很多年轻人只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不管有没有兴趣和好奇心;

③学术以“用”为目的,脱离了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轨道;

④很多研究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 ⑤很多研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少前瞻性思维。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②③每点1分,答出④或⑤1分,共4分。注:③④亦是联系全文得出的。

20.①列举数据(1分)。本文列举的调查数据(如百分比)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以致用被功利化的状况,具有说服力。(1分)

②引用(1分)。引用不同层面的人的说法,能全面反映学以致用被功利化的状况(1分),援引专家的说法更增强了内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1.①揭示目前存在的学以致用被功利化的现状、由此带来的后果以及学以致用被功利化的原因。

②表达作者对学以致用被功利化现象及后果的忧虑。

③希望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兴趣、好奇心为指导进行学习,多做一些真学问和真学术。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能力。每点2分,共6分。

二、19.①地方领导想出政绩。

②地方政府想搞创收。

③城市规划极为短视。

④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在营造城市形象的认识上存在误区。(每点1分,答对四点给5分)

20.(1)引用不同人(包括专家)的说法,能全面真实反映建筑频繁拆迁造成的危害,具有说服力(权威性、可读性)。(2分)

(2)采用列数据统计的方法,能客观真实、科学准确地反映频繁拆迁造成影响的总体情况,更具有说服力。(2分)

21.(1)保留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

(2)改造旧建筑,使其体现融合多元文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

(3)新建筑应考虑投资和增值作用,还应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4)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应该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给满为止)

三、19.【了解文本的文体特征】(4分)

①通过引用数据,印证“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

②为下文分析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的原因及分析对策提供依据;

③引用大量权威数据,更能客观地反映具体的情况,增加了可信度和说服力。(答对两点给3分)

20.【筛选整合文中信息】(5分)①高校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要与研究生培养相配套,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②高校需要转变培养观念,要以“社会可用的高水平人才”为培养标准;③高校需要建立就业数据库;④高校要帮助研究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适当调整职业期望值。(答对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21.【发掘文本的社会价值】(6分)

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生就业率不敌本科生的原因,提醒人们要理性看待“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的现象。

②同时,提醒研究生要理性对待就业难。正确认识自己,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③启示学校教育转变人才培养方式。

④提醒人们既要重视研究生就业难的事实,多方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研究生就业难的途径。(答对三点给6分)

四、[ 思路分析] 考查“分析文本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本题紧扣调查报告的写作特点设题,从调查方法入手,考查学生对调查报告写作时对材料处理的方法的把握,分析与了解文章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的整理与归纳,看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

[ 参考答案] 本调查报告是通过抽样调查法来进行调查的。抽样时能关注到样本的典型性、区域性、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整理与归纳所得的材料时,作者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列表,筛选出相关数据说明问题,结合调查的目的,最终得出调查的结论。

2.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与 方法,在数据材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答:[ 思路分析] 考查 “ 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 ”。从对文体的语言特点出发,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调查报告这一文体的语文特点。

[ 参考答案] 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应具有典型性,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开头对样本抽查的形式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体现的是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对抽查方式的详细说明,更能体现作者进行调查时的科学与严谨,所获得的调查 结果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调查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本文的数据均为精确到小数点一位,且通过列表来呈现各组数据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调查报告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度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答: [ 思路分析] 考查 “ 探究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 ” 的能力。本题答案为不确定的。学生只要能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分析中能做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在评判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一是看回答有没有探究的味道,能不能体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辨;二是看是否言之成理,观点要有学生的个人见解,但绝不能是没谱的乱想;三是看会不会分析,分析时能否结合文体的特点,文章所体现出的时代意义进行;四是看语言是否流畅。本题的探究,就可以围绕着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乐观度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自我见解的表述。学生也可以从本调查报告的时效性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因素来阐述也行。

篇6:高三语文教学调查

(一)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闭卷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C.推荐和选择地方人才 A.屯田制 C.均田制 A.减轻徭役 C.加强军事

B.发展封建经济 D.消灭奴隶制残余

()

B.片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

B.猛安谋克制 D.井田制

()

B.提倡农桑 D.整顿吏治

()

B.《水经注》 D.《徐霞客游记》

()

②《北京条约》 ④《辛丑条约》 C.①②③ B.张裕葡萄酒公司 D.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D.①②④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3.下列选项中,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耕农负担的是

4.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5.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著作是

A.《禹贡地域图》

C.《梦溪笔淡》 ①《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A.①②③④ A.继昌隆缫丝厂 C.湖北织布局

B.②③④

6.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既割地赔款,又开埠通商的不平等条约是

7.“品重醴泉”是孙中山为哪一民族企业题的词 8.在戊戌变法开始前夕,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帝国主义加大对华资本输出力度 ③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义和团运动的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

D.①④

9.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主要是吸取了()

A.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秋收起义失败的教训

B.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

10.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期间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抗日战争胜利后提出“和平、民主、团结”,这两个口号的相同点是()

A.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根据时局的变化提出正确的对策 A.大力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友好关系 B.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C.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D.重点发展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A.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B.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

11.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其主要特点是

12.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纲领中,与土地问题关系密切的是

13.下列选项参正确反映1949年~1956年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化状况的是

A.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D.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初级社→农业生产合作社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回答14~16题: 14.20世纪中国共产党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提出走自己的路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

15.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号召全党重温毛泽东提出的艰苦奋斗的 优良作用,毛泽东当年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这一号召的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D.八届八中全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6.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党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C.实事求是 A.伽利略

B.哥白尼

B.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D.布鲁诺

()

17.近代早期,谁创立的学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C.托勒密

B.人文主义者 D.宗教改革者

()

18.“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的 “他们”应该是指

A.启蒙思想家

C.无产阶级革命家

A.法国《人权宣言》 C.英国《权利法案》 场战争应该是

A.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大革命

()

19.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要求的文献是

B.法国《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B.美国独立战争 D.克里米亚战争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

20.“一个女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本小册子是《黑奴吁天录》,这

()

21.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垄断组织产生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

22.一战时的盟友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其矛盾焦点在于()

A.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B.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23.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

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你们问我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 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A.绥靖政策 C.中立政策

B.抵抗政策 D.冷战政策

()

()

24.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逆流是

A.二月逆流 C.波兹南事件

B.新纳粹分子再度活跃 D.麦卡锡主义盛行

25.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第Ⅱ卷(非选择题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题12分,共计

3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文皇帝既定大业,……不忘虑危,列置府兵,分监禁卫,大凡诸府八百余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承平既久,武备式微,虽府卫具存,而卒乘罕习,故禄山窃倒持之柄,乘外垂之资,一举滔天,两京不守。

——《新唐书》

材料二:(开元十年)张说建议,请招壮士充宿卫士,不问宿投(免除各种徭役),优为之制,逋逃者必争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

——《资治通鉴》卷212 材料三: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募于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从此以后,更番戍边制度,已经不复存在,征募到长征健儿,便成为终身的职业兵。……于是“帅不土著,无家族之顾”,藩镇的将帅,就利用这一弱点,威胁利诱,使士兵服从他,来对抗朝廷。

——王促荦《隋唐五代史》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府兵制和募兵制有什么不同?(4分)

(2)府兵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募兵制的实行对唐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4分)

27.阅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1回答:1958年~1960年、1960年~1961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展的趋势

各是什么?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图2回答:1976~1987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发生这一变

化的原因。(4分)

(3)你从图

1、图2工业国民收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护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摘自《东华录》

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背景、核心内容、价值判断三个方面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点。(1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0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4分,共计38分。29.人才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

请回答:

(1)从先秦至明清时期我国实行过哪些著名的选官制度?(4分)

(2)试分析隋唐时期、明清时期我国实行的选官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6分)

30.简要分析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诞生产生的影响,并据此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4分)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一变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试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原因。(1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D 6.C 7.B 8.C 9.A 10.C 11.B 12.C 13.C 14.D 15.C 16.C 17.B 18.A 19.A 20.A 21.D 22.C 23.B 24.D 25.A

二、材料解析题

26.(1)士兵性质:府兵制是兵农合一或寓兵寓农,募兵制是职业兵;

兵将关系:府兵制兵将分离,募兵10-壮大;(2分)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需要新的阶级和政党来领导民主革命(2分);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分)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了工人阶级(中华民族)的利益。(3分)31.新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2分)

影响:促使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使这一时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3分)

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走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各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很不平衡。(4分)独立发展原因:二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分)

上一篇:喂鱼带给我的启示作文下一篇:三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全册教案、计划、总结、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