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2024-05-24

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共11篇)

篇1: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青年志愿者培训内容 团县委、县职教中心 2011.10

一、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 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 , 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 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 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 “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 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 回报的前提下, 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 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 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 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二、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 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 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 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 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 的物质条件, 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 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 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 秋, 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 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 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 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

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 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 10月 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 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 而获得当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 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 服务活动, 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 “互助” 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 使他们付出所余, 持之以恒地 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 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 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 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者通过参 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 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 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三、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 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 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四、志愿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1、着装整洁

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领口开得太低, 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应注意, 内衣不能外露更不 能外穿。

2、面容洁净

头发要勤于梳洗, 女士发型发式应该朴素美观,佩戴的发卡、发 带式样应该庄重大方。面部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应剃净胡须、刮齐鬓脚,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 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 领袖口要干净。工作前忌吃有异味的食物。

3、交谈文明有礼

不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要说文明语言。交谈中要经常 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 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 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 谈中还要注意 “ 四有四避 ” ,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 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 要用词委婉, 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听 话者要表现得神态专注,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篇2: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一、志愿服务者精神、志愿服务理念

(一)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志愿服务理念——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三)“三关爱”江淮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1、关爱他人,包括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志、留守儿童、残疾人志愿服务;

2、关爱社会,包括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爱心送文化志愿服务;

3、关爱自然,包括开展环保宣传、植树种绿、养绿护绿、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

(四)志愿者节日: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3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志愿服务活动,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等。

(五)江淮志愿服务重点活动主要有:

1、“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2、以保护山川河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江淮志愿服务行”活动;

3、以关爱老弱幼残为主要内容、以“为爱行动、圆梦江淮”为主题的“情暖江淮志愿服务行”活动;

4、围绕重要节点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高考期间的“爱心护考”、“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有关志愿服务活动;

5、其它如“文明交通行动”“文明交通、护花行动”等。

二、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三、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

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四、志愿者标志:

志愿服务标识 1994 年1 月13 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征集启事在《中国青年报》刊出。经由新闻界、美术界有关专家和团中央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审,确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陈磊的作品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也是目前义工)的标志。

该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 个字母“V”,红色。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白色。标志寓意 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 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 志愿者主题。

五、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六、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1、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

2、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

3、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

4、我们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

5、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

6、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

7、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

8、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9、宣传文明礼仪,劝导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出行。

篇3: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培训机制

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区”逐渐代替了原来 “单位”包办的事项,社区居民也由 “单位人”向 “社区人”转变。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各种类型的便民利民服务,成为连接社区居民学习、工作、生活中紧密联系的 “纽带”,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的公民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日趋增强,促使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参与到社区服务与建设中。国家积极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1996 年12 月23 日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联合民政部一起下发了 《关于在城镇街道开展 “大学生社区援助”的意见》,并共同组建 “全国大学生社区援助活动领导小组”,揭开了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序幕。2002 年,党中央在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为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2006 年年底,团中央开展了题为 “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的社区志愿者服务行动,积极推动大学者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来。2010 年全国社区志愿者组织达28. 9 万个,社区志愿者人数达2900 多万人,服务小时数达1500 万小时。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把社会实践领域从校园延伸到社区。不仅有利于为社区群众提供精神文明服务,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风尚,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认识社会,锻炼和提升他们的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的成才做好积极的准备。

2 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2. 1 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含义

九部委( 2005) 在 《意见》中开宗明义地阐释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内涵: “由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据此,董慧、梁凯( 2011) 认为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是指,大学生依据个人的意愿,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主要领域,通过充分运用社区资源,面向社区特殊困难家庭和居民开展服务的一种公益性活动。

2. 2 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的内容

邹思敏、程诚( 2009) 提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 1志愿者定期、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技能性或劳务性服务,如课业辅导、法律咨询等服务; 2针对特殊服务对象的 “一对一”重点帮扶服务; 3协助居委会及辖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共建活动。

在此,综合有关学者研究,笔者将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按照专业程度划分为两类:

( 1) 一般性志愿服务

此类志愿者服务内容简单、专业技术性要求不强,主要包括课业辅导、教育帮扶、文明交通劝导、安全培训、社区活动组织和安排等,此类服务对志愿者要求不高,只要有志愿意愿皆可参与。

( 2) 专业性志愿服务

此类志愿者服务内容较为复杂、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主要包括: 针对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的社区照顾、社区融入、就业辅导、精神压力与心理疏导、社会支持与保护、亲子关系、亲职培训等。此类服务对志愿者专业和能力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倾向于志愿者具有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专业背景。

随着社区发展和志愿服务事业的推进,社区居民的志愿需求逐渐由 “一般性志愿服务”向 “专业性志愿服务”转变,这使得社区服务对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3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不仅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容,而且也实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区服务在双赢机制下的相互促进。在近20 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举得了显著的成就。随着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居民对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改善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存在如下问题。

3. 1 服务领域狭窄

孙元( 2008) 、周燕( 2014) 指出当前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领域还停留在扶弱、助残、支教等传统领域,而对社区教育、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方面的志愿服务较少涉及,并且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3. 2 服务方式落后

唐经伦( 2014)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服务指出,当前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普遍存在: 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层次较浅,志愿者缺乏促使服务对象再社会化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3 自身素养限制

梅霞( 2014) 指出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时间的有限性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不够等现象,使得志愿者在参与一段时间志愿服务后就自我放弃,半途而废。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存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对某些服务不屑一顾等现象。

4 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探讨

面对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服务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方面发展滞后,而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很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将大学生招募之后,相关组织缺乏或很少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服务技能、服务知识、服务经验分享和社区常识等方面培训。一项基于北京、天津、上海等九个省市32 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措施的调查显示,见下表。

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者组织的培训既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通过培训志愿者组织可以向大学生志愿者传授技能、强化志愿者组织宗旨并塑造组织文化。综合国内外志愿者管理的相关经验,笔者在此尝试构建一套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4. 1 志愿者培训需求评估

( 1) 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

( 2) 根据志愿者所要承担的工作内容,运用行为观察和技能测试的方法判断志愿者的培训需求;

( 3) 志愿者培训需求评估可以为培训目标的设定和培训方案制定提供明确的方向。

4. 2 制定培训目标及培训计划

( 1) 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设定志愿者培训目标,志愿者培训目标重点关注于: 志愿服务价值观、传授知识和提升技能,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 2) 制定志愿者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应包括志愿者培训的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方法和手段。

4. 3 开展志愿者培训及记录

选择有经验的志愿者或外聘专家对志愿者按照 “志愿者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培训的过程中须注意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记录并存档,以便培训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4. 4 志愿者培训活动评估

在志愿者培训活动结束之后,志愿者组织还需要对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运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以评估志愿者培训活动的效果,从而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J].社区,2005(22).

[2]董慧,梁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1(7).

[3]邹思敏,程诚.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咨询,2009(5).

[4]孙元.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制度化的建议[J].青年志愿者,2008(1).

[5]周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4.

[6]唐经伦.大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机制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4(2).

篇4: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关键词]学生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培训体系

一、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概述

志愿活动是“以自愿贡献个人时间与精力,不计任何物资报酬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所提供的服务”。其中,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和组织。志愿者就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志愿服务主体,它可以分为正式的志愿者和非正式的志愿者。而所谓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即为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及有效实施,而针对这些个人和组织所搭建的培训平台,并在这一平台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相关培训机制。尽管志愿服务培训体系中的培训内容需要依据具体的组织、团体或开展的活动或服务而定,但大体上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技巧训练两个方面。而本文所构建的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涉及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指所有有意愿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

二、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1.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着力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就广东青年志愿者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5.8%的青年受访者表示了解国际通行的志愿服务,其余受访者均表示不太了解。在中国,绝大部分青年人仍把志愿服务视为“做好事、学雷锋”的单纯奉献行为,而对于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因此,普及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关注志愿服务及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将有利于形成志愿服务的良好環境。

2.引导学生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提升志愿服务品质

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丰富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的工作内容也是不容忽视的。以组织和举办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赛事的志愿服务为例,学生志愿者往往要直接参加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强调服务礼仪和行为规范的培训内容,将成为确保大型社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有利于促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常态化

做好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依托教育教学课堂、各类学生组织及社团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水平,而且便于跟踪掌握志愿者接受培训、参加服务的情况,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三、关于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的几点改进意见

1.充分发挥高校教化和育人的功能,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青年是志愿服务的生力军,学校是开展志愿服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要充分利用各高校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发挥其教化和育人的功能。既可以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增加志愿服务和感恩教育的知识,来提高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感恩精神,也可以通过开设志愿服务相关的选修课,使大学生能够对志愿服务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高校还可以编写志愿服务的宣传手册,进一步培养志愿服务精神。总之,各高校应当把志愿精神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并以此来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

2.设立专项经费,聘任专兼职指导教师,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有效平台

在我国近期发生的历次较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青年学生志愿者中蕴含着的巨大志愿热情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但是,由于该群体的志愿服务还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体系,特别是志愿者服务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志愿服务者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因此压制了该群体志愿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创造相对稳定和长久的硬件设施,譬如:设立专项的培训经费和培训机构、提供具有培训资格和能力的相关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志愿服务培训,开展生动有趣的培训活动及各类讲座,既是高校进行志愿服务培训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和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必然选择。

3.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为志愿服务提供学科依托和理论支撑

从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这两个大型志愿服务可以看出,当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对专业志愿者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志愿活动中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一些专业,比如医护类,师范类,体育类,心理类等等。因此,一方面要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大力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确保其专业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些学科中能够有效运用于志愿服务中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深化,并使之最终确立为志愿服务的理论依托和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慧卉.构建长效的高校志愿者培训体系[J].教育时空.152-153

[2]桑运川.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06,(3):27

[3]李兴睿. 浅析志愿者培训中的参与式方法[J].天府新论.2008,(12):14-15

篇5:志愿服务内容

1、环保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以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活动;

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卫生大扫除、清洗母亲河—竹排江、清洗乱涂画和“小广

告”、清理卫生死角、捡拾垃圾、果皮、纸屑等活动;

组织志愿者植树、美化绿化小区。

2、计划生育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形式为广大育龄居民提供服务;

宣传普及人口理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

利用咨询服务阵地,开展综合教育、指导知情选择;

满足广大育龄群众在生殖、生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3、流动人口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在社区内流动人口以节日慰问、日常帮扶、帮助就业等活动为主要内

容的志愿服务活动。

4、党员义工志愿服务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组织开展政策宣传、信息咨询、健康义诊、免费体检、等

便民、助民活动。

5、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以残疾困难居民为主要对象以节日慰问、临时救济、日常帮扶、帮

助就业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服务。

6、敬老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以孤寡老人、困难老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的活动,

敬老爱老助老、心理健康辅导、生活照顾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服务。

7、“暖心”志愿服务“暖心”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每个周日下午到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家中服务。为他们免费按摩、量血压、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等。

8、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以下岗失业、待业、有意创业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以“4050”和

“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大学生就业等为重点对象以开发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再就业、指导创业、协调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创业服务。

9、科普志愿服务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以普及科技知识、法律维权知识、劳动技

能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者素质争做社区义务

科普员、辅导员。

10、文艺宣传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对社区群众性文艺团体的培育、指导、扶持工作开展以公演为主

要内容的文艺展演活动;

以志愿者进小区组织居民邻里互动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服务。

11、医疗卫生保健志愿服务 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广大居民、困难家庭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免费理疗等。

12、治安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治安排查活动,检查各类不安全因素,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等。

举办抗灾避险逃生知识培训、演练活动,积极参与险情巡查、协助排险工作。

志愿者服务内容志愿者服务内容志愿者服务内容志愿者服务内容

志愿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社区公共事务服务方面:开展环境保护、清洁卫生、节电节水、废物利用、食品安全等宣传实践活动,围绕社区治安、社区禁毒、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社区医疗、社区教育和科普、社区环保、就业与再就业等开展志愿者工作。

2、倡导并组织社区互助方面:鼓励社区成员之间开展网络培训、老人护理等互助服务,增进社区居民彼此间的了解,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社区意识。

3、扶孤助弱服务方面:针对老人、残疾人士、弱能人士、重病人士开展探望、义诊、义教、家务协助等的服务。

4、青少年成长服务方面:对社区有需要的青少年开展思想引导、心理咨询、课程辅导、兴趣培养、行为矫正、游乐协助等。

5、社会应急服务方面:开展社区防疫、防火、防洪、地震、急救等演练、培训和宣传。

6、文体活动方面:开展各类社区群众文艺、体育、联谊等活动。

7、公益慈善宣传方面:开展献血、公益捐赠、爱心救助等活动。

篇6:社区志愿服务内容

1、文明创建整治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以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为主内容的志愿活动,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卫生大扫除,清洗乱涂乱画和“小广告”、清理卫生死角,捡拾垃圾(果皮、纸屑)等活动。

2、群众性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对社区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培育、指导、扶持工作,开展各类文化、书画、摄影等活动,以志愿者进小区组织居民邻里互动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服务,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3、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交通法规知识,倡导文明新风,争创文明县城。

4、行风监督志愿服务队。结合“勤廉双优活动年”活动,组织开展围绕行风(机关作风)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广泛收集企业和居民意见,着力调查了解各参评单位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检查监督和促进各单位的行业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促使窗口行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让居民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5、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整合社会资源,将留守儿童作为关爱对象,了解留守儿童所缺所需,开展以心理健康辅导、生活照顾等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

篇7: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巾帼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

文艺志愿服务队:通过文艺活动宣传各项方针政策,倡导文明,普及科学。

维权志愿服务队: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调解邻里纠纷。

计生志愿服务队 :宣传计生政策,提供优生优育咨询,妇幼保健服务。

敬老志愿服务队:带头倡导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

致富志愿服务队:提供科技致富,创业就业信息。

禁毒防艾志愿服务队 :宣传禁毒防艾知识,开展帮教服务;不定期举办防艾知识培训,关爱和救助艾滋病患者家庭的儿童。

篇8: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一、青年志愿者培训模式设计构想

(1) 志愿者特点分析:

青年志愿者理解能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主动性和自控能力强, 大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2) 志愿者国际礼仪培训设计:

根据青年志愿者的特点、需求和知识结构, 构建新培训模式——学导式培训法。让青年志愿者主动进行生动活泼的自学活动, 指导青年志愿者浏览查询信息、下载文件、在线交流、进行实时交互培训。专家进行在线网络培训, 提供培训大纲、参考书目、影视作品、电子教案等资源, 为志愿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良的网络环境。

二、志愿者培训创新架构及实施策略

学导式培训理念是“以志愿者为主体、以指导专家为主导、以资源为核心”, 通过指导专家的专业辅导,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 充分利用当代教学的多媒体资源, 通过自我学习或者是共同创建学习小组来共同学习。其基本特点是:学习之前有专家的引导, 且引导贯穿于自我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始终。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四个关键步骤是学导式培训的基本方法。

(1) 让志愿者充分自学。

志愿者自主学习的关键是转变传统观念, 从知识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主动构建者, 在指导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查阅了解培训知识结构、资源、重点及自学思路方法。小组协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实现某一学习目标而组建小组共同学习, 在指导专家专业的引导和组织下开展各个小组进行的讨论与学习。其主要是围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采取怎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与交流, 让学习者处于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主题情境中, 围绕目标 (由指导专家设计) 进行集体讨论, 形成对目标的共识, 然后由各小组之间的配合协作来解决情境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这不但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强化, 还提高了个体和集体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培养了当代青年志愿者分析和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 激发了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指导专家解疑。

指导专家解疑即指导专家与青年志愿者进行即时面对面交流或非即时的面对面交流, 解决志愿者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当代青年志愿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深入的引导, 给予正确的方向。在这一重要的环节中, 指导专家的角色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转变, 已经从纯粹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当代青年志愿者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帮助者和引导者, 小组之间共同学习的重要指挥官和各方面的协调者。

(3) 指导专家进行精讲。

所谓精讲, 就是指导专家通过网络在线讨论、电子邮件、现代化聊天工具等手段去讲解志愿者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通性问题。指导专家要从传统培训模式中解放出来, 由传统的“教授”转变为“导向”, 学习方法的介绍和指导是重心, 逐渐引导青年志愿者及时准确地找到难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重点问题的掌握方法

(4) 鼓励青年志愿者独立、个性化演练。

集中演练时, 首先让青年志愿者及时独立复习, 每堂课鼓励志愿者写一些心得体会或对培训的评价与建议, 使指导专家下一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要每一个志愿者进行自由小结和自我管理, 使知识体系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小组模拟真实演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处理危机情况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得到强化。通过这种终结性评价可以检验青年志愿者对知识掌握和了解情况, 衡量青年志愿者的理论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摘要:学导式创新模式是黑龙江省学者首创的开发学习者心理潜能与五元智能的人才心理学理论。我们尝试将学导式应用于中国志愿者素质培训工作中, 并对培训模式进行简介。

篇9:为志愿者提供能力建设培训

志愿者管理是影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价值观、责任感、技能和行为的组织文化、政策和制度,其目标是促进NGO的公益使命达成。

惠泽人在探索志愿者管理机制,建立VAS(志愿者支持系统)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教训和挑战,我们目前的做法是:

首先进行志愿服务项目规划,根据服务需要确定志愿服务岗位和职责,为此进行志愿者招募;每一名通过面试的志愿者,须先在入职培训中了解机构的发展规划和志愿服务内容及其要求,并结合个人情况进行一年期的志愿服务规划,这也是志愿者与其所要从事的志愿服务相匹配的过程;通过志愿者与惠泽人“相亲”,适合的志愿者与惠泽人签署志愿服务协议,进入志愿服务前的专业准备阶段:由各项目组或部门管理者安排组织志愿服务,并提供相应专业培训、辅导和支持;在从事志愿服务过程中,结合实践经验和感受,(1)定期进行业务研讨、个人督导和阶梯能力建设培训,(2)开办志愿者成长小组,协助个人职业规划和生活帮助,开展团队活动和激励措施,促进志愿者与惠泽人共同成长。在本阶段中,也是团队效能和志愿文化共同建设的过程。志愿服务结束与离职管理,协助志愿者对所从事志愿服务和机构工作进行回顾与评估,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利于志愿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促进机构更好地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限于篇幅,在这里分享VAS中的“惠泽人志愿者能力建设阶梯培训体系(VTS)”。

惠泽人VTS由三部分构成(参见下图):

1.基础课程。侧重志愿服务的理念与基本技能,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志愿者及志愿者管理者。主要课程有(1)志愿服务认知:志愿者概念、志愿服务发展及其基本理念、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的意义、志愿组织与公民社会;(2)志愿服务的准备:树立积极心态,建立风险防范意识,自我保健和个人成长;(3)志愿工作基本方法与技能:参与式工作方法、志愿者团队工作。课程注重理念引导和实际志愿服务工作方法的训练。

2.志愿服务专业课程。侧重志愿服务管理以及志愿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不同发展领域志愿者管理者和专业或资深志愿者。主要内容有(1)社会工作概念,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2)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根据惠泽人志愿服务项目需求,我们已经开发的课程有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系列课程,教育培训志愿者系列课程,英语口语培训,行动研究学习小组,社区工作系列培训,青少年志愿工作培训;(3)志愿服务管理:志愿者管理体系(VMS)课程,包括志愿服务规划、志愿服务需求评估、志愿者招募与安置、志愿者的入职指导与培训、志愿者的督导、志愿服务绩效评估、激励、风险管理和离职管理等。还有项目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课程。专业培训课程设置注重实践、点面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

3.志愿者成长课程。适合于资深志愿者经过实践工作积累,有志于在社会发展领域从事专业化服务或职业化工作,以及NGO管理者和领导。培训侧重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升自我认知和领导力,培养NGO人才。培训内容有(1)自我认知:成长小组辅导,个别咨询与督导;(2)职业发展:职业规划,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职业素质;(3)领导力。

惠泽人志愿者培训采用参与式方法,通过概念解释、游戏体验、角色扮演、研讨分享、提问对话、脑力激荡、实战演练等方式,激发和促进志愿者成长。培训中我们坚持以下理念:相信志愿者具有相应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解决相关问题。不迷信并质疑和挑战知识权威。以议题为中心的脑力激荡。以启动志愿者的能动性(赋权)为课程设计核心。培训协作者与志愿者平等参与、在互动合作中共同成长。强调社会参与的行动性。

在日常志愿者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使命性原则:从志愿者进入惠泽人机构起,无论是通过培训还是工作,我们反复讨论和强调惠泽人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组织使命。使命感是NGO生存的基础,只有志愿者真正理解和认同,才能焕发出志愿精神。

(2)知晓性原则:机构通过内部刊物、年会报告、网站公布、小组通知等形式,对组织管理制度、志愿工作信息,以及财务状况实行公开性和透明性管理,保障志愿者的知情权,以利于其监督、评估和参与。

(3)参与性原则:就是赋权(Empowrment)的过程,让志愿者进入治理和管理层,参与组织决策,并实行志愿者自治管理。让更多的志愿者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去开展志愿工作管理与服务。

(4)积极性原则:以积极的视角关注每一个志愿者,无论他们能否完成工作任务;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挑战,无论事情有多么糟糕。在组织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热情支持、肯定鼓励、倾听关怀、平等交流的民主氛围。

(5)成长性原则:每个志愿者都有成长性需要,只有满足这些基本需要,才可能使志愿者更长久地从事志愿工作,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公民。

在推动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道路上,尽管我们还在艰难地跋涉之中,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机会。目前惠泽人正与北京奥组委合作,开展奥运志愿者培训工作。我们高兴地看到志愿精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志愿者的作用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同。

篇10:《学雷锋志愿者岗前服务培训》

实施方案

志愿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的提高我院志愿者干警的综合素质,推动我院志愿者的工作向着更高层次和更广阔领域发展,使志愿者群体成为我区文明、和谐的代表,为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只有服务水平,确保志愿者提供最优质的志愿服务,经院党组研究,决定对我院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进行岗前培训。

一、培训宗旨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我院紧密结合崇德敬业、司法为民的宗旨,提升我院全体干警的服务质量与意识,从而塑造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学雷锋志愿者团队,更好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有效地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

二、培训目的(一)提高服务意识。

要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逐步增强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二)提高理论水平。

要遵循理论实践规律,不断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概括、分析、总结、提炼,形成新的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提高业务能力。

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不断提高思维、业务和动手能力。

三、培训对象

新加入志愿队的人员

四、培训时间

2022年5月28日下午3:00

五、培训地点

八楼会议室

六、授课人

七、培训内容

1、志愿服务基础知识。

2、志愿服务的涵义、类型、服务意义,志愿者的权利、责任。

3、志愿者的通用礼仪。

4、去年优秀志愿者心得服务分享。

5、去年学雷锋志愿队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展示。

6、结业考试。

八、其他要求

1、准备好培训课件。

2、做好培训设施的准备。

3、做好相应的资金保障。

END

篇11:志愿者服务培训内容

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概念及常识。

志愿者的概念:“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

志愿者的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

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对志愿服务的错误认识:

1、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

2、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

3、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

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一名优秀志愿者必备的素质要求。对志愿者个人:

1、志愿者必须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才能有正常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才能体会到“送人瑰

应该善于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对所属志愿者组织:

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志愿者,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因此,志愿者对所属机构应抱建设性的心态,多支持、多理解,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

对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

1、服从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的工作安排。

2、虚心听取服务组、服务小组的意见,在服务过程中要始终与服务组、服务小组保持联系。

3、对所属服务组、服务小组、服务对象负责,对服务组、服务小组尽可能去维护、去了解,有问题有疑虑要当面解释清楚,不宜在背后妄加评论。

对所服务的工作:

1、志愿者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服务技能上的准备。

2、志愿者不可轻率作出承诺,承诺了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履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3、绝不允许利用志愿服务之便,开展促销、营销、传播不良言论等有违志愿服务精神的任何活动,绝不允许以志愿服务收取服务费用。

对服务对象:

涸?”弟子半天答不上来。释迦牟尼告诉他:“将它放入大海里去。”

这段简单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个人总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实现其自身价值;反之,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会象水滴一样干涸。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你把爱心奉献给他人的时候,你也收获了爱的果实。

所以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就体现在: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建立和谐社会。义务工作,是提供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降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义务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的个人价值:奉献社会、丰富生活体验、提供学习机会、组织性的志愿者团队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去体现他们平常的目标、成就、共同意见和行为。

当一个队伍没有他们一致的价值观,那么这个队伍将会变得难以组织;会因为意见分歧而难以开展工作。所以,在志愿服务中提出和推广这些价值是组织者和志愿者组织的首要责任。

四、志愿者应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再者,这样也可对任用志愿者起到一定帮助,协助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前,先了解自己的期望及需要,以免有所失望。作为志愿者组织机构必须对众多的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及可能有的表现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挑选志愿者时应多加注意和重视和培养,否则,会为组织机构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影响自身的发展。

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其实是其价值观一个侧面的反映,1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3、志愿服务过程必须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1、在进行志愿服务前,我们要清楚明白工作的目的及性质,并考虑自己的能力与兴趣是否合适,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遵守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定,上岗服务时,必须仪表端正,举止稳重,文明礼貌、在规定的场合,如果条件允许,必须穿志愿者服装。必须带志愿者证。

3、服务要持久有恒,对承诺的服务必须尽心尽职完成,不得无理将工作半途而废。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履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4、尊重服务对象,应保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心理和“救世主”的态度。

5、服务要热忱,不要斤斤计较利益问题,更不得假公济私。

6、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用意,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

3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咱们是怎么做的?我知道我们很多孩子自己过生日的时候,会问爸爸,给我订蛋糕了吗?妈妈,给我钱,我要和同学们聚一聚。哎呀!(感叹)我们在座的志愿者不会这么做。但是,我感觉到我身边许多的青年都在这样做。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首先,要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感谢社会,感谢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你就会产生爱。当你带着这份爱去参与,别说是一般性质的公益活动,就算是世博会、奥运会,我觉得都不难。这是什么,这是爱。

礼仪是什么,是敬重,敬重别人。志愿服务礼仪合在一起是什么?一个字,就是爱。所以,想通过咱们今天到会的全体志愿者,把我们的爱洒在凉州,洒在武威,洒向全省、全国;把我们的真正的爱撒在人间。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上一篇: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下一篇:实习生给医院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