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修活动记录

2024-04-07

主题研修活动记录(共9篇)

篇1:主题研修活动记录

语文校本研修活动记录

时间:第八周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后,约两小时。

地点:多媒体教室。

人员:全校语文任课教师。

组织并主持:贾庆稳

主题:关注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互动氛围。

形式:先观摩光碟,再研讨。

内容: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一文课堂实录。

准备:印发《两小儿辩日》原文及王崧舟老师的简历介绍。

过程:

一、布置任务

观看课堂实录,关注课堂中教师结合文本组织学生学习,建构语文学习模式。

二、观看课堂实录

三、研讨

1、围绕王老师教学的各环节,欣赏王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索,建构学生学习模式。

2、围绕王老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欣赏课堂师生角色定位,营造精彩课堂。

四、提出建议

1、各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结合王老师一课给自己的启发,改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发展。

2、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写一份课例研究报告。

篇2:主题研修活动记录

xx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修工作记录(一)

活动时间

2019年9月10日

组织者

xx

记录人

xx

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于xx

胡xx

安xx

马xx

张x

田xx

张x

郭xx

王xx

活动主题

明确数学实践活动任务

活动过程

1、明确数学实践活动目标

2、进一步布置数学实践活动的任务

活动效果

明确目标和任务,理解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为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修工作记录(二)

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11日

组织者

xx

记录人

xx

活动地点

五年三班教室

参加人员

xx荣

xx和

xx玲

xx馥

xx威

x

活动主题

汇报、交流数学实践活动进展

活动过程

1、汇报、交流数学实践活动进展

2、走进数学实践活动课堂

活动效果

在交流汇报中,进一步明确数学实践活动对数学课堂的影响,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数学真正的意义。

活动掠影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研修工作记录(三)

活动时间

2019年10月24日

组织者

xx

记录人

王x

活动地点

四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Xxx

xx和

xx玲

xx馥

x岩

xx梅

xx杰

活动主题

胡校指导数学实践活动工作

活动过程

1、总结数学实践活动课堂的优缺点

2、进一步完善数学实践活动课堂的任务

活动效果

在x校的指导下,进一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对数学实践课产生兴趣,并爱上这样类型的课。

篇3: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愈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研修活动也是如火如荼。但调查发现,校本研修普遍存在着表面化、虚化现象,即活动不少,内容不多。活动轰轰烈烈,形式多样,“创新形式”成为“亮点”。然而,每一次活动解决了多少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 似乎没有人去追问,似乎只要有活动就会有效果。 殊不知,正是一次次的“无效活动”才使老师们失去了研修的兴趣。

校本研修的实践告诉我们,“校本研修”需要研究。只有不断提高“校本研修”水平才有可能达到 “校本研修”的“预期”效果。所以,“如何开展校本研修”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对于校本研修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而言。

我们知道,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三大要素,但这三大要素怎样组合、怎样落实还需要实践探索。实践告诉我们,校本研修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研修的质量。研修的质量是教师研修的内驱力。教师都有研修的愿望和需求,但如果引领不当而忙于应付,其研修的积极性就会衰退。我们需要思考以下问题:“自我反思”有没有自觉性,是主动反思还是被动反思?反思有没有深度,是现象描述还是能达到观念层面?“同伴互助”能不能走出“萝卜炒萝卜”的怪圈?“专业引领” 谁来引领?二是研修的机制。“研修”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是能固守,并像种树一样栽下一个树苗能够不断地生长?是打“游击战”———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都要撤出战斗、或休整或寻找新的战机,还是打“大战役”———目标明确、局部服从整体、各个击破、一鼓作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笔者认为,校本研修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已具备打“大战役”的条件。为此,我们提出“主题式校本研修”设想,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3~5年)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某一个共性问题开展全校性的研修活动,整体推进, 分步实施。“主题”是一个学校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要集中研修的共性问题。

本文所说的“主题式”研修,不同于时下流行的 “课例研修”。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以“课例”为载体, 每次研修活动都有“主题”;不同点是,前者的“主题”较大,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专题”,每次“课例研修”围绕一个“专题”,“专题”服从、服务于“主题”。后者的“课例研修”的“主题”较小(相当于前者的“专题”),没有共同的“主题”,每次活动之间没有明晰的逻辑联系,这种“研修”我们称之为“游击战”。

二、“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和推 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研修意识,挖掘教师的研修潜能,使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实践和积极反思,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享受做教师的幸福。“主题式校本研修”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设计的。

1.基本思路

校本研修绕不过“四题”:问题、主题、专题、课题。研修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研修活动就是围绕问题解决,通过学习、思考、实践等活动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问题”是研究的对象,也是研修的起点,解决“问题”是研修的任务和直接目标, 没有“问题”,研修就无从说起。不是所有的“问题” 都是值得研究的,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有大有小,有的互相包含或互相关联,所以对“问题”要进行归类、整理,其中具有普遍性和统摄性的问题即可作为校本研修的“主题”。这就是我们提出“主题式”研修的缘由。“主题”既不是一次研修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一次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将“主题”进行分解,形成“问题树”,并将所有的“问题”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或者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排序,逐个解决。“逐个解决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研修的“专题”。课题研究是校本研修的最高形式,在具体研修活动中,一方面需要组织骨干教师研究深层次问题引领校本研修,另一方面将一个个“专题”分配给每个教师以“小课题”的形式研究解决。校本研修如果没有“课题”的带动和引领,就不可能走出“平庸化”和“形式主义”的怪圈,也就不会有生命力。“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是问题驱动、主题统领、专题解决、课题落实。

(1)问题驱动

校本研修必须强化问题意识,校本研修的实质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责任意识,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才可能去发现、研究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问题意识是发展意识,是对发展的追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会很多,而且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但很多人在工作中只有困惑没有问题,只觉得“没办法”但不知道问题在哪儿。我们怎样提出问题呢?第一,靠自我反思。从现象入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所在。第二,运用“头脑风暴法”。同伴一起针对具体课例或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找问题,只提问题不作分析,主持人认真记录,然后整理、归类,经过分析以“问题”形式呈现出来就是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如果不明白这一点,行动也是没有意义的。

(2)主题统领

校本研修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题”就是主要问题。明确的研修主题,不仅使校本研修具有方向性,而且还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集聚教师的研修能量。主题也是研修的切入点和抓手,“方向性”和“切入点”是确定和表述“主题” 的两个标准。如我们在指导学校开展“主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中确定的主题有:“目标先导”———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为研修方向、以“教学目标”为抓手,确定了“目标为先(教学流程)、目标为重(教学地位)、目标为导(教学策略)”的研修要求;还有“以学定教”、“有效导学”、“目标导学,活动落实”等。 “主题”不能太大、太空、太抽象,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类,因虽有方向但没有切入点而不能作为“主题”。

“主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针对课堂教学中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确定“主题”要论证,不是赶时髦、图新鲜,并且要符合课改方向和教学规律;“主题”确定后要解读,要把问题具体化。

(3)专题解决

专题解决是主题式研修的基本策略和重要支撑。研修专题就是具体的研修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按时间落实,一个阶段某个或某几个专题,逐个解决,步步为营;也可以按照学科组或年级组,分工负责,各个击破;还可以落实到人,形成真正的“人人有课题”研修的局面。某校的“目标先导主题式研修”,在“主题下”设置了40多个小“专题”,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认领一个专题开展自主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互相交流,将大家的研修成果汇总整理后就是“目标先导”教学策略。

不管是什么“主题”,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决定了三个无法回避的大环节,即“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的重点是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三维目标”要求,“过程与方法”应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设计上(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策略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教学策略”。“主题”不同,研修的切入点就不同, 那么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也就不一样,如“目标先导” 的切入点为“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以学定教”的切入点为“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有效导学”的切入点为“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等。不管从何处切入,都必须精心分解,分解的办法是将对“主题”的分析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然后确定若干个“专题”。

“专题”是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专题”应服从和服务于 “主题”。“主题”如一篇文章的“大标题”,而“专题” 则如这篇文章的各个“小标题”。

(4)课题落实

“课题”研究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严格的过程管理、严密的操作流程、严肃的成果审定,对研究者给予了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和成果期待。“课题落实”就是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落实“专题解决”的研修任务。

“课题”有两类:一类是组织骨干教师对“主题” 下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主要是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引领全体教师的研修,并申报某一级的规划课题。一类是每个教师认领一个“专题”作小课题研究,研究解决具体的实践层面的问题。一部分小课题可以申请市县立项,以便得到较为专业的指导、 管理与评审,大部分小课题则以“校本研修任务”的形式来落实。

2.基本策略

“主题式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主题”开展“专题研修”,学校应采取如下基本推进策略。

(1)培训导航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培训,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明确理念、掌握方法。

(2)课例推进

主题式校本研修以课例为载体,一是研究课例,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常态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综合———分析,确定研修“专题”。二是通过课例,解决问题。运用同课异构、一课二上等形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专题研修)。在具体操作上, 就是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单位,围绕“组”内的共性问题开展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只关注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问题(也可称作“观测点”)。三是形成课例,展示交流。通过课堂教学竞赛遴选优质课,录制教学光盘,撰写教学课例(有效的教学设计、完整的教学过程和科学的课后反思),形成研修成果。

(3)竞赛推动

开展课堂教学竞赛,展示交流校本研修成果, 选拔学科骨干,促进研修深入。

(4)骨干带动

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市省级“教学能手”的培养,在“培养”中引领校本研修,通过 “青蓝工程”等途径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5)学科突破

一个学校重点抓好一个学科,“学科突破”的含义就是通过申报“规划课题”开展较深层次的课题研究,获得认识、形成经验。

“主题式校本研修”是全员参与、全面推进的研修,但不可能齐头并进,学校要善于抓重点、抓示范、抓引领。所以,专家指导、骨干引领、学科突破是校本研修有效开展的三个重要条件。由于研修工作的特殊性,校本研修管理的重点不是制度、任务和考核,而是引导教师在研修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引导”的核心是使其明确方向、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让教师明确一段时间内研修的“主题”,帮助教师找到一个抓手,掌握运用这个抓手的基本技能,“研修效果”就有了保障。

三、主题式校本研修的可行性

“主题式校本研修”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校本研修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来的,着眼于教师发展,运用抓主要矛盾方法,跳出“校本研修” 设计校本研修,运用系统的观点为校本研修设计了互相联系的三大板块———确定主题、层次推进、专业引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能够有效避免校本研修中的就事论事和只注重“活动”或“成果”的形式主义“虚化”现象,试点学校的研修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主题式校本研修”运用“课题研究”策略,也需要运用“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文献法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新课程理论、教学管理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梳理出有关“校本研修”的主要理论观点并构建理论假说;实验法,将理论假说转化为行为策略,指导校本研修,改进实践;总结经验法,总结已有的校本研修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以及实验校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实践创新。所以, “主题式校本研修”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有实践经验支撑的、有明确的研修目标和理论假设的研修, 它既有可行性又有科学性,这就保证了它的实践价值,也必将给教师带来实惠而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6]谢利民.教学设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7]谢新观、王道君.哲学原理[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8]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4:主题研修活动记录

一、健全制度,科学制定校本培训规划

学校领导要让全体教师认清形势,明确每名教师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增强全体教师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号召大家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树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制定好各种制度约束教师行为,如《教师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科研制度》《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学习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师考核细则》等,为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扎实开展主题研修活动

1.制定教研主题

学校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落实主题研修活动,

认真分析学校和教师现状,讨论并确定好学校教研主题。在学校教研主题要求下,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确定本组的教研主题,组内成员再按照本组教研主题确定个人教研主题。主题的确定学校各个把关,按照小主题、小研究、可实施、可操作的原则将教研主题落到实处。

2.落实研修主题

教研主题确定后,学校每名领导包保一个教研组,层层制定主题教研计划,进一步落实主题教研活动内容。如自主研修次数等。学校将各教研组活动内容统一整合,安排好“主题教研活动”表并下发到各教研组具体落实实施。

学校要狠抓主题教研工作常态管理。如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要搞一次主题教研研讨课,每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主题教研汇报

课,要有说课(说教研主题,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课,评课要求除优点外必须提出至少一项建议、一项不足。

学校还可以从现有一线教师中确定示范课、创优课、提高课三类标准。让示范课教师树立标杆,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让创优课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创优课,力争达到示范课标准;让提高课教师每学期上一节提高课,使之在短期内达到创优课标准。

学校考核小组对每名教师的主题教研课进行量化考核,并计入教师年度考核中。同时,加强主题教研过程管理,每学期平时检查,学期末对主题教研手册进行量化考核,以此增强主题教研手册的使用率。

三、主题研修与校本研修及网络研修有效整合

主题研修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应用技术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学校必须利用好网络研修这一有利契机,加强对网上学习的管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抓实此项工作。然而,一些教师忙于教学等事物,把网上学习当成负担或包袱,出现学习不主动、挂机学习、应付了事等现象,使网络学习工作很难正常开展。所以,学校必须采取必要手段和决策落实此项工作。

1.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网上学习,参培率100%。让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避免年龄大的教师可学可不学的现象,也避免了攀比等现象,为教师考评扫除障碍。

2.将学校计算机按学习小组划分成若干个小组,保证闲暇时间学员能够进行网上学习。

3.加强网络学习的过程管理。根据每一学习阶段的内容和要求严格管理。

4.线上线下结合,学校确定线下考核办法,如“提升工程”,学员测评按照使用多媒体上课情况、制作课件情况、利用课件上课等标准,由考核小组逐项考核打分,评定学员线下学习分数。

5.学校可按教师按年龄分成三类,分层实训。

35岁以下为第一类,要求线上课程全部学习理解,并达到优秀标准,线下上课具有先进理念,恰当利用网络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熟练运用电子白板,达到全县先进水平。年末要按照“双倍双上一反思”的要求,上一节“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示范课,要达到优秀标准。36~50岁为第二类,要求线上学好课程,完成各種作业,要达到考核良好以上。线下努力做到学以致用,会使用信息技术上课,会利用电子白板上课,并有一定效果。年末搞一节“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汇报课,汇报课上要使用信息技术,课堂要达到良好水平。51岁以上为第三类,线上学习能完成任务,能结合重点学习,达到合格标准。线下能利用自身优势,利用网络研修的先进理念,适当利用必要的图片等资料支持课堂教学,会制作课件及利用课件上课,每学年要有一节成功课,并达到合格

水平。

四、挖掘潜能,多渠道培训

学校要结合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安排,恰当合理地组织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主题研修和培训。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也可以围绕主题教研,扎实开展二次培训和骨干教师讲座等多种方式的培训。

总之,教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我们必须跟上时代节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贡献无限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郁晓华,马立,祝智庭.信息时代的教师继续教育:走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式”研修之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

篇5:永吉县中小学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册

单位:

二○○六年

前言

校本研修活动,是指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等活动,它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最鲜活的形式,其针对性、实用性、效应性越来越被我县中小学校及广大教师认可,且收效显著。但整体上我县校本行动开展缺乏平衡性、深入性。为了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我们印制了《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册》。各校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同时,要使用好《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册》,并保存好工作痕迹及系列材料,即注意《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册》与相关材料的整体性。

推荐以下校本行动板块供参考:

一、师德培训

1.看、听、读师德先进事迹材料, 写体会文章。

2.教育法律法规学习。

3.总结一套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法……

二、校本研修

1.课改理论学习,教师论坛、案例分析、辩论等。

2.采取学、改、论、做、思模式,进行传统式、对话式、自主式、赛课式、论坛式、问题研究式、教学观摩式等互动培训。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4.教科研方法研究……

三、业务练功

1.说写画做基本功。

2.教学设计、讲课、说课、评课、命题技能培训。

3.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

四、“资源包”学习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21世纪 谁来教综合课》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五、特色构建

结合本校实际有创造性的开展校本行动活动。

篇6:主题研修活动个人总结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从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是帮助学生开启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所以恰当、准确、有效的课堂提问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

通过这学期“空间与图形教学设计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再加上自己亲自在磨课中,让我体会颇多,具体如下:

一、要深入研究,吃透教材。

我们拿到一册教材或一节课时,首先要通读教材,弄清这个内容的来龙去脉,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别是什么,如果在这节课中把握好它们。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时才能高屋建瓴,成竹在胸,在教学中也能得心应手。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设计课堂问题,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样设计的各个环节或其中的问题就不会游离在学生的学习之外。

二、抓住提问点,精心设计

当然除了认真钻研教材之外,我们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思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样在备课时我们只要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能跳一跳就摘到。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一开始让学生用小棒搭四边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用你手中的小棒来搭一个四边形,并与组内的比一比,说一说自己的四边形与组内其他同学的有什么异同?后来通过尝试后,发现学生有点不知所措,经过同组教师的讨论与自己的反思后,让我对它有了进一步地认识。在这二次上课时,我把这个环节分散了,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再让学生来搭四边形,在设计的问题上也进行了改变:

1、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来搭一个四边形,观察自己四边形的角和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与你组内的四边形进行比较,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并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从未知区领入到已知区,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能更好的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而这就是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学会质疑的学生一定是对知识进行了消化,所以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成的,是要靠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不断地增尝试,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把这种思考变成自觉的行为。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回答完后,再上“你对他的意见有什么看法吗?”、“你同意他的意见吗”、“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你听懂了吗”等等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听别人的同时,去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精神,更有效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主题研修活动个人总结范文】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开放活动日家长听课活动总结范文

学生社团辩论邀请赛活动总结

素质拓展中心学期工作总结

下学期班队工作总结范文

上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2010年英语协会工作总结

创“四好”领导班子工作总结

幼儿园教师小结

【返回 工作总结范文 栏目列表】

篇7:小学数学学科主题研修活动方案

为引领小学教师在网络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聚焦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开展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计划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以使参训教师明确其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根据全国继教网《开展主题研修活动的指导意见》,并针对项目启动后的情况变化,特制订本学科主题研修活动方案。

一、主题研修活动的主要目的 1.通过主题研修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2.通过主题研修活动,发现和解决一线教师在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通过主题研修活动,引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会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撰写教育叙事故事,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能力,促进教师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主题研修活动的流程与要求

1.选择研修主题。每一学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

2.网上研讨交流。针对自己所选定的“研修主题”,在班级辅导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在论坛中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并在网上收集相应的有价值资料,收入自己的“研修日志”中,特别重要的可收藏在“我的收藏”中,作为自己研修活动的参考资源。

3.撰写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研修活动并针对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学情,选择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篇教学设计(请在设计方案第一行注明所针对的研修主题,并对方案主要环节扼要说明设计的意图)。

4.教学实践与研究。在所教班级内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积极在线下与学校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记录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感悟、心得、收获及学生的反应,并发在自己“研修日志”中。

5.研修成果总结。总结自己研修、实践的成果,撰写“我的教学故事”,并发布在“我的主题研修成果”中。学员撰写研修成果,要充分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要注意文章的叙事性和个性特色,内容不得少于2000字。切忌抄袭现象。

三、研修主题及时间安排

分不同的培训阶段,由省级指导专家针对学习课程和学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确定本阶段研修主题(可主要围绕一个主题)。结合培训课程,建议着重从如下几个角度确定研修主题:

[主题一]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对应的学习课程:《教师职业道德解读与实践导行》。

[主题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对应的学习课程:《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活动的教学策略》。

[主题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效果

对应的学习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与反思的教学策略》;《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

[主题四]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对应的学习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互动交流活动的教学策略》;《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

[主题五]科学运用测评手段,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篇8:主题研修活动记录

【关键词】教研活动     主题式研修     策略     农村小学

教研活动是教师们围绕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学科教学工作展开的一种学习与交流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作为一所薄弱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才对教研组建设加以重视,传统的教研文化氛围不浓,专业引领队伍缺失,教师合作研究意识淡薄,导致教研组活动出现重形式、轻内容,重展示、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低效现象。

一位专家指出教研组活动有效性指标是: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根据这几项指标,同时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经验,依据本校实际和实践反思,本文阐述了主题式系统研修的教研组活动策略。

主题式研修即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教研组研修活动。一般按照“实践反思,确定主题—细化主题,形成系列—规划主题,策划活动—实践研讨,总结提升”的研修流程。下面主要就主题的提炼与分解、主题的互动与拓展、主题的延续与突破几方面阐述本校教研组的实践策略。

一、主题的征集与提炼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校本教研的策划,要变校方“强迫参与”为尊重教师的“因需教研”,因此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建立在教师需求的调查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在每个学期期末,教导处发放《研究需求调查表》,了解教师的困惑,征集教研活动主题。

教导处与教研组组长筛选教师的研究需求,提炼近期研修的主题。例如,教师普遍提出口语交际课难上,通过访谈得知主要原因是“话题难以切合实际,学生参与面不广”,进一步分析其根本原因,跟情境创设是否有效与教师的积极评价密切相关,于是提炼出“如何设计链接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口语交际中有效情境的创设”“口语交际中关注学生参与状态的研究”等系列研修活动主题。对于教学疑难问题,语文组开展“略读课文简中求效” “习作讲评课如何设计”“单元导读课、总结课实践研修”等研修主题;数学组开展“概念的有效教学”“空间几何图形的有效教学”“自主梳理,有效提升——数学复习课板块教研”等主题研修。

主题的提炼源于教师的教学困惑,同时要与上级部门的研修主题相吻合,追求有效教学,倡导生本课堂,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满足了教师的研修需求。

二、主题的分解与梳理

确定好一个研修主题后,需要将研修主题进行分解与梳理,将主题分解成几个循序推进的子主题,一方面要系统策划,另一方面要精细策划每一次研修活动。

(一)分解主题,系统策划

案例1:“关注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研组学期活动策划。

时  间 活动形式

第2周 计划研讨

第4周 问卷访谈,分析原因

第5~6周 自学理论,观点交流

第7周 “关注学困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一

第8周 “常态课如何关注后进生”课堂实践经验交流会(成熟型教师)

第13周 “关注学困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常态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二

第14周 “关注学困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常态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三(行为跟进)

第16周 “关注学困生”成功案例分享

第17周 “关注学困生”复习策略交流会

本次活动从理论到实践,将书本的专业引领、校际同伴互助与个人的深刻反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改变了原有的只靠课外辅导解决学困生的学业问题,使教师认识到课堂应该给学困生一个学习成功的舞台。

(二)罗列问题,提供菜单

为了细化主题,具有可操作性,还需将主题分解成若干研究点,以研修菜单形式罗列出来。例如,一次主题为“有效的习作课堂评价”研修活动,围绕课例《熟悉的小伙伴习作讲评》,评课就围绕以下主题式研修菜单进行。

1. 结合课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2. 结合课例与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学生互评的有效操作策略。3. 习作讲评课中教师如何开展即时评价。4. 谈谈你在习作教学中成功的评价经验。

这样的主题研修操作性强,容易形成观点交锋。实践证明,以主题式研修菜单代替笼统式评课,有效地解决了课堂的疑难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互动研讨。

(三)梳理问题,分点评课

主题式研修关键是引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明晰原因,然后通过行动研究,改进教学行为。要使每一次研修都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应尝试角色分工、分点评课。例如,在主题为“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促进有效教学”的高段语文教研组活动中,我们尝试“点式评课”,即将课堂观察点分化为教师导语、评价语、提问语,由教研组的三组教师分别记录、汇总并点评,阐述自己的观点。如以下的研修案例中听课的教师分四个不同的观察点进行观课:关注优等生的思维发展、中间生的参与状态、后进生的注意状态、师生的交往状态。

案例2:让每朵花儿都灿然开放

活动主题:课堂中如何关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状态。

活动背景:课堂存在中间生、后进生被冷落导致学生参与面不广的现象。

活动准备:1. 打印班级座位表,用不同的符号标出优等生、中间生、后进生三类学生。2. 学习有关课堂观察的技术。

活动感言:这样的评课活动有利于促进执教教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关注,扩大了课堂的参与面。评课的教师也深刻地认识到一堂好课应该让每一个层次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主题的互动与拓展

主题式研修活动打开了教师封闭的“心窗”,遇到课程实施的难点、争议点,教师们的互动就更精彩了。例如,《关注起点,有效引导》单元导读课《初识鲁迅》,教师的评课不仅围绕主题进行互动点评,也关注平时预习习惯、资料收集方法等提升点以及单元导读课的设计展开全方位的研讨。

案例3: 《关注起点,有效引导》单元导读课

主持人:导读课可以从导趣、导学、导读、导行几方面评价。

潘老师:学生交流资料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可以利用综合性学习时专题指导。

主持人:潘老师这节课注重了学生学法的指导,表现在两个方面:课前设计了“预习提示单”;课中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大家谈谈怎样设计预习提示单。

林老师:潘老师设计的“预习提示单”突出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鲁迅的品质”,这个提示单是否还可以增加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描写人物的方法”,分类摘记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环境描写的句子。

主持人: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预习提示单”应贯穿整组课文的学习,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摘记,不断补充。

四、主题的延续与突破

试图通过一次活动就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为了改进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的某凸显问题,需要对某一主题进行全方位地持续研究,把若干个系列性、连续性、相关性的延续性研究活动进行主题式研修,体现“形成共识—行为跟进—进一步认识—进一步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例如,五校发展共同体语文协作组围绕“关注学生,追求语言实践的有效性”开展一年的系列研修。

案例4:“关注学生,追求语言实践的有效性”语文协作组学年活动策划

时  间 活动形式以及内容 参加人员

2009.3 主题讨论、理论学习 协作组成员代表

2009.4 第一次课堂研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恐龙的灭绝》 协作组成员

2009.5 第二次课堂研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恐龙的灭绝》 协作组成员

2009.5 评课稿、案例撰写 协作组成员

2009.10 深入学习理论、网络集体备课 协作组成员

2009.10 第三次课堂研讨《长征》《清澈的湖水》 协作组成员

2009.11 教研组集体磨课 本校教研那组成员

2009.12 第四次课堂研讨《长征》《清澈的湖水》 协作组成员

街道全体教师

2010.1 评课稿、案例撰写 协作组成员

以上学科协作组教研活动以课堂研讨为主轴,链接个人反思、教研组磨课、案例撰写与网络集体备课,形式丰富,主题不断深化,研修团队不断扩大,还引进专业引领,提升了研修质量。

农村小学校骨干教师缺乏,教研组活动形式单一,容易陷入“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的低效境地。 因此,它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应该搭建多元、开放的研修平台。

(一)校内课堂展示,面的突破

校本研修要取得实效,首先要打开封闭的大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定期举行课堂开放活动。我校主要有四个开放平台:教坛新秀、名师教学开放、教师课堂开放周、新教师与骨干教师师徒结对课堂展示。特别每学年学校举行课堂开放周活动,老、中、青三代教师展现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课堂,搭建教师交流、展示、研究的平台,使不同学科的教师领略“别家田”的风光,打破年龄与学科的“围墙”,提高了教师上课的教学能力,展示了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例如,本学期我校围绕“关注学习状态,促进有效教学”开展了一周的教学开放活动,教师对关注学生、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了全面的认识。

(二)校际间联合研讨,质的突破

农村小学的培训资源比较缺乏,要打破校际间的“藩篱”,提倡城乡强弱结对或“校际联姻”,积极引进外校资源,新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建立“青蓝工程”,校际间组成学科协作组。例如,我校曾与其他四所农村小学结成“发展共同体”联盟,开展规模较大的联谊活动,2009年又成立骨干教师学科协作组,进行主题研讨活动。

案例5: “学校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协作组课堂研讨

活动主题:关注学生,追求语言实践的有效性。

活动形式:主题确立研讨、网络集体备课、教研组没磨课、课堂展示、专家点评。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经历了“协作组骨干教师主题研讨—全体成员网络集体备课—首轮课堂研讨—专家引领后行为改进—教研组磨课—第二轮课堂展示”等环节,不断扩大研讨的教师范围,引进不同层次的专家,使主题研讨由浅到深、由实践到理论,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网络研修,空间的突破

网络研修是利用网络对话交流功能进行的跨地域的主题研修,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信息共享、即时沟通、均衡发展、相互激励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对缺乏校内专家的引领、已建立校园网的农村小学,要竭力发挥网络的功能。例如,我校在2007年利用校园网引领教师进行主题式理论学习,利用博客发表教育随笔,促进资源分享和交流;2009年,我校与其余四所学校成立学科协作组,进行专题网络研讨;2010年2月,尝试在低段语文组进行网络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以下是各教师围绕主题“口语交际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对二上口语交际课《骑驴》的网上课后点评。

好去处:我们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口语交际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如何将每一环节创设的情境更有效地利用起来,还值得探讨。

倾云:邵老师在本堂课中创设了多个情景,第一个情景创设是在导入时穿插了《骑驴》这个故事的动画及配音,这个环节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情景创设是让学生对四种不同的看法开展辩论,在辩论赛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第三个情景创设是在课堂的最后,老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自己女儿长大了该学钢琴?舞蹈?书法?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地锻炼。这些情景的创设对目标的达成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等待花开: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应该以情景教学活动为主,让情景活动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邵老师和周老师的两堂课都为学生的有效交际创设了多个情景,但两位老师在课的导入环节的动画情景的创设显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其他环节情景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交际的愿望,只是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改进的。

总之,围绕主题开展系统的教研活动,不仅可以有针对地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改进教学行为,还促使教研组从事务型走向学习型,从被动接受型走向主动发展型,真正引领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校本研修模式与案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04-111.

[3]龚宝成,朱明山,殷世东. 农村中小学校本培训模式探析[J].教育探索,2006(04).

篇9: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做个守纪律的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守纪律的重要; 2.让学生了解遵守秩序和规则的好处; 3.培养学生自觉自律的态度; 4.让学生知道作为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二.课前准备: 1.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做个守纪律的学生; 2.对班会的节目要适当排练;

三.活动内容:(一)会题引入。

(二)小品表演: 1课间休息(见附表)

2组织讨论:从这个小品中,你懂得了什么?生活中还有那些违纪现象?

(三).学习东升学校《学生纪律十条》

(四).辩论比赛:

1.题目:学校应废除所有校规?竟究废除了所有校规好不好呢?如果没校规会怎样呢?有校规又有什么好处呢?会不会好象我这样,上学都轻轻松松呢?

2.准备和讨论:

A.老师在班内选取四至五位学生作为评判;

B.老师将余下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再在两方里分成数个小组; C.老师分别为正反两方选出组长。

D.学生就着自己的立场,进行讨论与答辩。3.行为反思:

A.正反双方轮流每组派一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B.正反双方组长作总结; C.评判选出胜方; D.胜方每人给予精神鼓励。

4.通过辩论,你明白了什么?(纪律的必要性)辨论的方式各班主任根据本班情况可以有所不同。

(五)建立个人行为记录表(一周内记录)各位同学,试将你每日在校内及校外的行为(也可根据《东升学校纪律十条》来),分别填入下列的表中,并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评分〈1-5;1为最低,5为最高〉及写下感想吧!

师:1937年7月7日,北平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抵抗外侮、抗日救亡的道路。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的七十周年,为重温历史,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我们208班召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全面抗战爆发七十周年主题班会”。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我们这次班会的目的是:

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4、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师:班会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国歌!

播放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插入升国旗的Flash动画。师:本次主题班会由方雷与李秀林两位同学主持,大家欢迎!主持人上台。

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男:一曲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女:这曲雄壮激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男:1937年7月7日,一个让历史永远铭刻的日子。

女: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全面抗战的历史序幕。男:1945年9月9日,又是一个让历史永远铭刻的日子。女:这一天,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男:为了这一刻,多少中华儿女浴血奋战,为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女:为了这一刻,多少志士仁人冲锋陷阵,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男:八年的艰难岁月,中国为了抗战的胜利,付出了军民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五千六百多亿美元的惨重代价。

女:八年抗日战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罄竹难书。

男: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

老师展示课件: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证。主持人根据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解说。女:图1:被日本侵略者大批屠杀的中国人; 男:图2:被日本军凌辱后杀害的中国少女; 女:图3:左腿肉全被日本军割光的中国士兵; 男:图4:被日军剖腹杀害的妇女。

上一篇:巡线员演讲稿下一篇:关于灾区儿童献爱心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