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文化的研究

2024-05-06

春节习俗文化的研究(精选8篇)

篇1:春节习俗文化的研究

家乡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的调查研究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1103050115)吴柏桦

调查目的:具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有着很多优良的传统节日。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的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也是农历意义上的春天的到来。现在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调查时间:2012春节期间调查地点:雷州市沈塘镇

调查对象:沈塘镇的市民(男女老少)、网络书籍

调查方式:通过自己家过年、市广场走访、询问、观察、通过网络书籍,实地考察进行查询。

1、扫尘

扫尘的习俗,由来已久。“帚”字已见于甲骨文。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就有“子持帚作洒扫形”的铭文。可见,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扫帚扫除了。《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这说明,人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污秽、尘沫与传播疾病有关。周书《秘奥造宅经》中就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了“扫年”(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的习俗。它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吕览法》称:“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了。到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民谚云:“二四扫房屋,二七、二八贴花花。”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终,均为“扫年”时间。“扫年”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在我们本地沈塘市也是在“二四扫房屋”,就是室内屋外,房前房后,彻底进行打扫,洗刷一新,这些年不好的东西全部扫除掉,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2、贴春联

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而春联则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这是因为春节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春联便伴随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应运而生,进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在我的家乡,城乡百姓家家户户也要贴上新的春联其含义是以示辞旧迎新,期盼度过和家人团团团圆圆幸福美好的除夕之夜,迎来甜甜美美的新春佳节,它也暗藏着每个家庭对新一年的期待!

3、年夜饭

在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当然,这是新年的第一餐正餐,这也是家人在一起团圆的好时机,高高兴兴的谈笑风生,有说有笑,那可谓是幸福满家庭啊!

4、除夕夜守岁除夕夜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守岁来源很早,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我们《雷州府志》

记载有清嘉庆年雷州守岁的习俗:“元日夙兴,焚香,烧爆竹,设(清席),祀香火神及祖先,曰:(供岁饭)”。在大年三十晚上零时整放鞭炮和烟花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在我家乡,它意味着“辞旧岁,迎新春”。对于迎新春还有一种说法也叫做“守岁”。

放完鞭炮和烟花后,父母都会给儿女一个红包。这俗称“压岁钱”,说到压岁钱!压岁

钱的含义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里出来,专门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

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会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大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灯不睡,这也叫做“守祟 ”。

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这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

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不睡 觉,一直逗着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随着夜渐渐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

把包好的几枚铜钱放在他的枕边。老夫妻年岁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

了,想来那祟该不会来伤害他们的孩子了吧!可他们刚一睡着,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妖就进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头的时候,突然孩子枕边发出一道金

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除夕夜里用红纸包上钱给

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 祟”与“岁”

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5、年初一

在我的家乡还有这样的一个习俗,年初一大早就起床去拜年!我家乡这个拜

年还有一点的特别,和别的地方可能不一样,我家乡这个拜年就是去拜本地的神,以祈祷得道神的保佑,从此大吉大利,大富大贵,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滚

滚!通

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觉得春节不愧是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凝

结在人们的情怀中,即使有那么多的洋节,还是难敌春节的魅力,没有哪个节日

像春节这样的隆重,这样的深入人心。即使远渡重洋的游子也在春节这一天多一

些对亲人、故国的思念,捎来深情的问候。其实我想,春节之所以得到大家的重

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舒畅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

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

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

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

与众不同的节日。

篇2:春节习俗文化的研究

春节文化现象研究

过了一年又年,转眼间春节又要来了.每年春节都会是全球华人最盼望的节日.在春节来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挂年画,还会包饺子做年糕.这样一来,过年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到了除夕之夜,不管在外有多么忙,都会赶到家里吃团年饭,到时候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感受过年的气氛别提有多高兴了.吃完团年饭后,全家会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增进亲戚之间的关系.到了11:59:50全球华人都会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0,就在那一刹那,新年降临了.这时,鞭炮声夹杂着人们的欢呼声响个不停,千万朵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加重了过年的“年味”.过了12点后还会有人彻夜不眠,他们是在守岁,这也是春节的传统之一.到了初一,人们就会出门四处游玩,直到初八,人们才会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工作.虽然说过年放焰火,是中国的传统.但是焰火会造成一定的大气污染,破坏环境.所以我觉得可以制造环保鞭炮,这样一来,即可以减少大气污染,避免破坏环境,又可以保留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使得我们在过年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开心.还有就是,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还保留着一些封建迷信的春节习俗,我觉得这是不大合理的,这种现象只有在提高人们素质之后才会消失.希望每个人都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春节,一年比一年红火!

篇3:奚族文化习俗研究

一、奚族的姓氏

奚族的姓氏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 蔡美彪认为:从辽圣宗时起,奚族以萧为姓,奚族六部大王以及入仕辽朝的奚族官员均得以萧为姓[1]。 陈永志认为:奚族即为辽代的后族———萧族[2]44。 辽代契丹人有两大姓氏,即耶律与萧。 耶律为契丹王族之姓,萧是后族的姓氏。关于辽代萧姓的由来,《 辽史·后妃传》序言称“: 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3]1198。 《 辽史·外戚表》 序则云:“ 契丹外戚,其先曰二审密氏:曰拔里,曰乙室己。 至辽太祖,娶述律氏。 述律,本回鹘糯思之后。 大同元年,太宗自汴将还,留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名曰萧翰”[3]1027。从以上记载中不难看出,萧姓的出现,是在辽国建立之后。 至于奚人姓萧, 据《 金史·奚王回离保传》 记载,奚“ 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昏( 婚) , 因附姓述律氏中”[4]1587。 以萧为姓的奚人,在《 辽史》 、《 金史》 及奚人的碑刻中多有记载。 关于奚人何时以萧为姓,蔡美彪依据相关史料,认为当始自圣宗时期。 另外,辽初由被俘奚户创置的部族,其成员有附姓耶律氏的现象,如《 辽史·耶律斡腊》 称:“ 耶律斡腊, ……奚迭刺部人”[3]1382。

由此可知,辽代奚族的姓氏有萧和耶律两种,萧姓为主。 元代,奚族以石抹为姓,元代的石抹也即奚人[5]3541。 更多关于奚人姓氏的问题,由于文献缺载,难于知晓。

二、奚族的衣食住行

奚族的衣食住行与其社会、经济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汉代晁错所言:“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6]19。 北朝至唐,奚族以畜牧业生产为主,辅助以渔猎业,奚族有衣皮革,食畜肉,住毡帐,乘车马的生活习惯。 随着与中原交往的增多,受农耕文化影响,奚族的衣食住行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1.服饰。 关于古代游牧民族服饰的特点 ,宋人沈括在其《 梦溪笔谈》 中有较为具体的概括:“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 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7]8。 可见 ,游牧民族服饰的这些特点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游牧民族的奚人,也应该大体如此。

具体而言,奚族服饰的原材料以牛、马、羊、驼等牲畜的皮、毛为主。 因为奚族也从事狩猎业,野猪、貂、鹿、虎、鼠等动物的皮、毛也是奚人服饰的一部分。 正像到过奚境的宋人苏颂所见,奚人“ 貂锦羊裘”[8]171。

随着奚族与中原边民交易的频繁, 加之中原政权的大量赏赐,绢、帛、布匹等汉人服饰的原材料传入奚境,成为奚族,尤其是贵族阶层服饰的一部分。 到了辽代,奚族聚居的中京地区种植“ 生桑、麻、贝、锦”,并供太后“ 蚕织”[9]68。 这些农作物有可能为奚人制作服饰所用。 同时,因奚人与汉人的杂居相处,奚人的服饰对当地的汉人也产生了影响。 宋使苏辙就有“ 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10]397的记载。 这说明在奚人的影响下,与奚人杂居而处的汉人开始接受奚人的服饰。 在杂居相处的生活环境里,奚人也必然受到汉人服饰的影响。

关于奚人的发式,未见相关文献记载,也没有考古资料证明。 宋使苏颂曾提到:“ 敌中多掠燕、蓟之人,杂居蕃界,皆削顶垂发以从其俗,惟巾衫稍异,以别番汉耳。 ”[8]163燕蓟之地属汉人、奚人、契丹人杂居生活的地域,这里提到的“ 削顶垂发”,即是契丹人的发式———髠发。 鉴于奚族与契丹的渊源关系,奚人与契丹人的发式应该相同,也是髡发。

髡发的特征,可以从出土实物和墓葬壁画等考古资料中所见契丹人的髡发情况有所了解。 其中男子都是髡发,但款式不同,主要特点是额两侧留长发。 刘冰对契丹男子的髡发款式作了整理和归纳1契丹女性的发式,可以从198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前旗豪欠营六号契丹女尸墓发现的契丹女尸的发式中得到认识,其发式亦为髡头2契丹男女皆为髡发,款式多种多样,互有差异。 奚族的髡发形式应该与契丹的大体相当。

然而,奚人与契丹人的髡发和与其有着渊源关系的宇文鲜卑的发式迥然有别。 据《 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 记载,宇文鲜卑“ 人皆剪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11]2304。 这应该是奚和契丹两族自宇文鲜卑分裂出来以后,在发式上发生了变化的结果。 对奚人发式的进一步了解,要依靠更多的史料和考古资料予以证明。

2.饮食。 辽代以前,奚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 ,渔猎业为辅 ,羊 、 牛、驼等畜肉及其奶产品和渔猎所得的鹿、貂、鱼等是奚人的主要食品。 唐末,奚人开始从事农作物生产后,粮食成为奚人饮食的一部分,据《 五代会要·奚》 记载,奚人“ 煮穄为粥”,穄,黍类,也称“ 糜子”[12]452。

到了辽代,奚人仍“ 食牛羊之肉酪”[9]127、“ 酪浆膻肉”[8]171。 除肉、 酪之外,还“ 食止糜粥、炒糒”[13]232,“ 间啖麨粥 ”[9]127。 糜粥 ,即糜子做的粥;炒糒,即炒米。 肉、酪源于其畜牧业生产,糜子也是与其游牧传统习俗相适应的农作物。

奚人粮食的种类主要是粟、黍、果蔬等。 据文献记载,统和三年 ( 985) ,辽圣宗在经过奚人乙室奥隗部时,曾见“ 黍过熟未获 ”,而“ 遣人助刈”[3]924。 宋使苏颂在路过奚境时有“ 种粟一收饶地力”[8]170的记载。 沈括曾见奚人聚居的中京地区“ 有果蓏而所植不蕃”[9]132。 奚人与当地农耕民族大量融合, 在奚境还出现了类似中原的店铺,出售熟食和汤饼。 苏颂在途径奚境时曾提到“ 食饴宛类吹箫市,逆旅时逢汤龟翁”;“ 村店炊黍卖饧,有如南土”[8]170。

3.居住。 奚人随逐水草 ,“ 居有毡帐,兼用车为营 ”[14]5354。 《 新唐书·奚传》 称,奚君长“ 常以五百人持兵卫牙中”[15]6173,牙即牙帐,为大型毡帐。 如宋使刘敞诗曰:“ 敌马寒随草,奚车夕戴星”。 见其自注:“ 奚人以车帐为生,昼夜移徙”[16]。 毡庐,又称毡帐、穹庐、毡包、 弯庐、毳幕、帐幕等,是可以拆迁移动的圆形毡房。 迄今,毡帐仍为蒙古等游牧民族所使用,俗称蒙古包。 奚人还以车为营,即用奚车围建营地,供族人居住。

在奚族与汉、渤海等农耕民族频繁接触的过程中,受其影响, 部分奚人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流动走向定居,从过去的住毡帐变为居“ 草屋”、“ 板屋”。 宋使王曾在记述其见闻时,曾说:“ 自过古北口,即番境,居人草庵板屋。 ”[13]231苏辙途经奚境见到 “ 奚人自作草屋住 ”[10]397。 沈括也说 :“ 奚 、渤海之俗类燕 ,…… 其民屋居,无瓦者墁上( 土) ,或苫以桦木之皮。 ”[9]130奚人还编荆条为篱,以为院落。 王曾称:“ 过松亭岭,甚峻险,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 有蕃户百余,编荆为篱。 ”[13]231据文献记载,契丹统治者为了在宋使面前充门面,曾“ 尽驱山中奚民就道而居”[9]59,从而改变了这部分奚人的传统居住方式。

辽代,部分奚人还保持传统的居住习俗,如路振在中京城所见:“ 城中无馆舍, 但于城外就车帐而居焉。 ”[9]60刘敞也描述奚人 “ 皆山居谷汲,耕牧其中,而无城郭 ”[16]的生活画面 。 另外 ,苏颂《 牛山道中》 曰“ 开门东向杂夷方”[8]170。 可知,奚人的住屋是坐西朝东。 屋门东向有冬季御寒的功能。

4.交通。 奚人的交通工具以马 、牛、驼等牲畜和奚车为主 。 宋人沈括在其《 熙宁使虏图抄》 中有奚人“ 行则乘马”,“ 其乘车,驾之以驼”[9]131的记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解放营子辽墓壁画中有白骆驼驾奚车的画面[17]。 吴长文《 使北诗》 也有“ 奚车一牛驾,朝马两人骑”[18]205的诗句。 奚车不但是奚人重要的居住场所,亦是其重要的交通工具。

三、奚人的婚姻

奚人的婚姻是奚族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文献记载不多,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甚至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可对奚族的婚姻有一定的了解。

据文献记载,奚人与其它民族有过联姻关系。 唐朝曾以宗室女嫁奚族酋长,先后和亲奚族的公主共有三位3。 唐朝的和亲政策是唐对奚族羁縻政策的手段之一,但这一政策使汉族血液渗入奚人之中。 同时,在唐朝为官的奚人有和汉人或其它民族进行联姻的,如奚人史宪诚与汉人李全略为婚家[14]4686;奚人李宝臣与汉人薛嵩、田承嗣、梁崇义、高丽人李正已联姻[14]3865。 奚人张孝忠子张茂和聘汉人朱滔女[14]3856。 此外,奚族与回纥也有联姻关系,《 新唐书·朱滔传》 有“ 回纥以女妻奚王”[15]5972的记载。

到了辽代,奚族与契丹互为婚姻。 辽初,契丹舍利逐不鲁的姐姐嫁西奚首领扫刺( 李绍威)[19]909。 奚人萧孝忠的五位夫人中有契丹人,也有汉人[20]232。 由于奚族在辽代的政治地位和对契丹的重要性,“ 奚有五王族,世与辽人为婚”[4]1587。 这是辽政权出于政治需要而对奚族采取的联姻政策,以便取得奚人的支持和辅佐。 诚如恩格斯所言:“ 对于王公本身,结婚是一种政治的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 ”[21]74

通过这些记载可知,奚族与汉、高丽、回纥、契丹等民族的联姻基本都发生在奚族酋长或统治者之间。 对于大多数奚人而言, 应该是族内婚。 宋使苏辙在路过奚境时称:“ 燕俗嗟犹在,婚姻未许连。 ”[10]397但是,随着辽代多民族杂居的现状和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开始允许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 据余靖《 契丹官仪》 记载,契丹、渤海、奚、汉“ 四姓杂居,旧不通婚,谋臣韩绍芳献议,乃许婚焉”[22]106。 于是,奚人族内婚的形式逐渐被打破,奚人与汉、契丹、女真、渤海等族的通婚,也加速了彼此之间的融合。

在奚人的婚姻中,还存在“ 姊亡妹续”的婚姻习俗。 据《 耶律庶几墓志铭》 记载,耶律惯宁相公“ 求得神得奚王女蒲里夫人。 ……蒲里夫人故,□求得挞里磨奚王儿查鲁大保女, 名骨欲夫人”[23]295。《 大王结亲记事碑》 中也明确记载“, 记与娄呵阿作亲,先聘与女掘劣 ……并是弟吒受却据,女掘劣死后,弟褥叱合更与他续亲女 ”[24]1。 可见,“ 姊亡妹续”关系的产生,还要写出字据,形成婚姻契约。 与其它北方民族一样,奚人也应该存在着诸如继庶母婚、弟继寡嫂婚、异辈婚等婚俗。

同时,在奚人的婚姻嫁娶中,男家要付给女家大量的羊、马、 牛、衣服、绢帛、彩绫、金银等物品作为聘礼,这在奚族《 大王结亲记事碑》 中多有记载[24]1。 当然,这种以大量财物作为聘礼的婚俗应只存在于奚族贵族阶层中,奚族的普通民众可能只是以少量的牲畜或物品作为聘礼。

四、奚人的丧葬

奚族的早期葬俗是树葬。 据《 周书·库莫奚传》 记载,奚“ 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 树葬亦称“ 风葬”、“ 天葬”、“ 挂葬”、“ 悬空葬”,是北方游猎民族通用的丧葬形式之一。 契丹也实行树葬, “ 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 ,乃收其骨而焚之 ”[25]1881。 室韦也有树葬,“ 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11]2221。 这种古老的葬俗在解放前的鄂伦春民族中仍然存在,其形式是,“ 用桦树皮将尸体裹起,择日异出,架于树上。 彼皮肉腐烂,骨坠下,然后拾起埋之土中”[26]146。

清代学者方式济的 《 龙沙纪略·风俗》 称:“ 东北边有风葬之俗。 人死,以刍裹尸。 悬深山大树间,将腐,解其悬,布尸于地,以碎石逐体,薄掩之,如其形然。 ”[27]212在以上诸民族风葬的事例中,均将尸体置于树上,但对于树葬后尸体处理的方法不同。 奚族的树葬如何处理尸体,不得而知,很可能与契丹“ 收其骨焚之”的方法相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奚人接受了土葬习俗。 如耶律德光灭后晋,出于对西奚酋长李绍威的惩治和报复,“ 乃发其墓,粉其骨而扬之”[19]910。 说明奚人李绍威已有墓地,其骨被扬说明此时已有奚人实行土葬。 入辽以后的奚人,尤其是奚族上层统治阶级应与契丹贵族一样实行土葬。 考古工作者认为目前所见的墓葬遗址,其墓主人为奚人的为数不少。

篇4:春节习俗 传承文化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到了,这是我国人民最具传统意义的节日。关于它的来历,各个民族有着不同的传说;而且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这些故事和习俗通过古代先民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由此而被后人继承了下来。祖先的执着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那一段历史、那一段文化,而且也让我们在一年中最期盼的传统佳节里乐享其中。

春节的由来

据记载,我国人民过春节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并带领着臣民,用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从此,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春节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名称,如“元日”、“改岁”、“献岁”、“岁旦”、“元旦”等。

据考证,春节正式冠名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由此,“春节”之名正式被列入中国节日法典,一直延续至今。

春节,俗称“年”,过春节又叫“过年”。《说文·禾部》解释:“年,谷熟也”。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后来又逐渐成了岁的代称。久而久之,农历新年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纵看春节习俗

如何庆贺春节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积极意义的习俗,如扫尘、祭灶、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年、舞龙、舞狮、踩高跷、逛花市、逛庙会等等至今盛行。

扫尘

扫尘,古称“扫年”。它最初起源于古代人民驱病除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又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所以,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扫房擦窗,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处处都可见到人们欢喜、忙碌搞卫生的身影,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迎新春的喜庆气氛。

贴春联

扫尘后,人们开始在家里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春联,古称“桃符”、“门帖”,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吉祥联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每当除岁,便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置于寝门左右。”有一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认为辛的词句欠佳,就自己拿笔题道:“新午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然而,用红纸写春联,则始于明朝。赵仲邑在《蜗庐漫笔》中说:“在明太祖统治的年代,则不在桃木板上题字,而改在红纸上。明太祖定都金陵之后,一年除夕,他忽然传旨说:‘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明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惬意。后来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经询问知道这家是杀猪的,主人不识字,正在发愁找不到人写春联。于是朱元璋提笔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此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成习。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张贴在门框、墙壁或楹柱上,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与书法更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彰显他们才艺的方寸之地,是他们每年舞文弄墨的一大兴事。

倒贴“福”

在我国北方,除了贴对联外,还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的习俗。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过来贴,“倒”谐音“到”,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如寿星、寿桃、喜上眉梢、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贴年画

春节习俗还有贴门神和年画。中国的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著称;山东潍坊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而见长。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

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年俗活动就是除夕守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瘟疫邪气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从八十年代起,全国人民在除夕之夜又多了一项文娱活动,就是阖家同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新的民俗,家家边包饺子边看节目,其乐融融。

开门爆竹

中国民间还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到夜里12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家家户户都要开门出去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放爆竹为春节增添了十分热烈喜庆的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乐趣。不过,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适得其反。

初一拜年

守岁完了,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出门,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长辈带领家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遨几个人拜年,也有的是在单位里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还有一些路途遥远的无法亲自登门拜年,在一些文人雅士中间便流行使用自己制作的名帖相互祝贺,由此发展为后来的“贺年片”。随着当今电信业的发达,拜年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要属短信拜年了。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按,全国各地的朋友就都可看到你的祝福了。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等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可以给睡醒来的孩子一个惊喜,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子时吃饺子

饮食方面春节又有哪些讲究呢?初一破晓,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元,并在某个饺子和汤元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这个饺子或汤元,就会认为此人这一年有“好福气”。

饺子,北方地区叫“扁食”、“煮饽饽”、水角儿”等。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十几只唐朝时的饺子,和今日的饺子一模一样。但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却始于明代,盛于清代。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待到子时(夜间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因而人们称其为“饺子”。

饮“屠苏”酒

在除夕吃“饺子”时,人们还要饮“屠苏”酒,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而形象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传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唐代药王孙思邈将其药方广为传播,分发药物给百姓,并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置办年货

春节期间,人们白天吃的食物都是头些日子准备好的。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所以一般人们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开始忙开了,逢集便会去置办年货,民间还有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北方桌上的主食大多是吃馒头,南方则是吃头几天就淘好的米,名叫“万年粮米”蒸的米饭,意思是年年有余粮,绍兴、嘉兴等地还吃粽子。初一早上几乎全国各地家家都要吃用江米面或黍子面做的年糕,意味着生活年年高。除了主食,还要有肉有鱼,“鱼”取意“年年有余”。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完。从这些风俗习惯中不难看出,千百年来,我国人民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但是,随着现在社会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翻新的节日层出不穷,人们心中传统的节日不断淡化。如今,大多数年轻人对古代过节的习俗早已不屑一顾,把节假日当成了另一种休闲方式,就是各种应接不暇的应酬、频繁的夜生活,弄得自己十分疲惫。这样的过年方式,不仅不健康,而且还缺少了古人过年时的那一份闲情雅致。

篇5:春节文化春节的故事

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桃符”。古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时画二神于桃木之上,悬挂门外,以驱鬼避邪,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桃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昶在除夕时令手下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写得他不满意,便亲笔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对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簪云楼杂话》说:“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朱元璋微行出观”。他喜爱春联,并下圣旨推广。据说有一次他化装出宫看春联,见一户未挂春联,一问是个杀猪阉猪的屠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那阉猪的写了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那屠户从朱元璋的“马脸”上看出是当今皇上,舍不得将这副“御宝”贴到门外,就挂到祖宗牌位两边了。据传某年春节后乾隆下江南时路过通州小镇(今江苏通州市),想到紫禁城外也有一个通州今北京通州区,于是出了一联让随行大臣们作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大臣们无一人对得出来,不料一小侍从平素勤学,眼见满街当铺,当即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大喜,奖其官升三级。

放爆竹

过去过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那是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好似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但现在部分城市已经实行“禁放”的法令。

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到后来,由于社会和民俗的进化,爆竹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火药发明以后,从烧竹子发展为用纸筒灌装火药引爆,炸开后响声贯耳,纸屑飞扬,火药香四溢,于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后人们又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来放,称为“编炮”。因其声音清脆如鞭响,故也叫“鞭炮”。在“鞭炮”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各种花炮乃至烟花。二是爆竹的功能由避邪驱鬼完全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美酒)。”因此过去老百姓认为不放鞭炮不喝酒就不算过年。

过去放爆竹有许多讲究。大年初一早上一开门的时候或出去拜年的时候要放“开门爆竹”,又叫“开财门”,一般放一挂鞭炮。若未放开门爆竹就出门去,视为不祥。除夕年三十晚上祭完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之后,全家关上门吃团年(团圆)饭,放关门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挂鞭炮,然后合家围坐谈笑、吃杂食、守岁到半夜或天明。

各朝重爆竹,明清出烟花。明代的烟花制作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从高度、品种到造型都相当不错。明人张时辙在《陈都阃宅看烟花》诗中,对烟花燃放空中的景物作了生动的描绘:“空中捧出百丝灯,神女新妆五彩明。真有斩蛟动长剑,狂客吹箫过洞庭”。到了清代放烟花的规模更加盛大,工艺和花型变幻精美无比,民间、官府和佛教界逢年过节都要大放烟花,尤以宫廷的烟花最为壮观和盛大。外国没有爆竹但有烟花,《大美百科全书》载,1879年已有一种烟花,可以放出人的轮廓样子来。现在又有用电脑控制燃放的烟花,但我还是觉得“洋务不及国粹”,要不然各国何以争相到湖南浏阳去买烟花呢?

现在我国的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这种风俗只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着。刚实行“禁放”的时候,很多人还真不习惯,有的人为此还想了不少办法,比如举家开车到乡下去放炮。其实,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形式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既然有法必依,对于心中的留恋您就得从方式上想点辙。有的人就比较聪明,弄盘录音带放放——听鞭炮声,或用踩小气球声当鞭炮,有的干脆买几串工艺品鞭炮挂在厅里看……不但安全又一点儿不影响情绪,还给家里另添了几分喜庆呢!

包饺子

过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这在中国源远流长。

北京人有句名谚:好吃不过饺子。今天听起来觉得饺子怎么会是最好吃的呢,但在古代生产落后烹调原始的情况下,饺子就算是很好吃的了。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曾叫牢丸、水角、馄饨、饽饽等。后来怎么叫饺子呢?饺的原名叫“角”,“粉角”即用面粉做的角,“水角”指用水煮的角,因北方人发音“角”“饺”相似,后来就说成“饺”子了。三国时《广雅》一书载:“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这个馄饨就是饺子,偃月就是半月形。唐《酉阳杂俎》已有“笼上牢丸(蒸饺)”、“汤中牢丸(水饺)”的描述。

北方人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呢,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在半夜旧岁刚过已交新年子时吃它,喻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国泰民富,“招财进宝”。因此,饺子老少咸宜,贵贱无分。年三十儿晚上,慈禧太后要将宫中后妃和各王府的福晋(夫人)、格格(皇族女儿)全召到殿上,子时一到全在长案上包饺子,包得又好又快的赏银子;接着众人一起吃饺子,光绪皇帝夫妇来拜年也是赐给“煮饽饽饺子”。京城民间更是“无家不饺子”,连那些种庄稼赶大车的汉子,老婆也要包一些四个车轮状的饺子给他吃,以求来年五谷丰登,车马平安。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墓中,木碗中就盛着饺子。难怪古人誉它为“天下通食”。

今天昌明盛世的饺子更是异彩纷呈。从馅来说,有鸡蓉、鲜虾、什锦、三鲜等上百种;从烹法来说,有汤煮、笼蒸、罐煲、锅贴等各法,速冻饺、即食饺等产品也层出不穷。饺子馆也如雨后春笋遍布神州。京城“八大楼”之一的鸿兴楼饭庄,一两面能捏成25个小饺子,一个一种味道。西安唐城饺子馆的饺子宴名扬海内外,据说一些老外们吃的时候一边老叫肚子胀一边还拼命往口里塞。沈阳的“老边饺子馆”因煽锅蒸饺和炝鸡汤煮饺而闻名遐迩。天津清真“白记饺子馆”和太原“认一力饺子馆”也为华厦饺子上品,使路人垂涎因而门庭若市。广东粤菜中的鲜虾仁蒸饺有后来居上之势,北方人南下均趋之若鹜。

吃年糕

南方多数地区过年家家吃年糕。虽然现代我国年糕已有南式北式两派,但如同月饼一样,北式失于粗糙,口味逊远。南式年糕又以苏州、广东和宁波为最佳,味有咸甜淡,烹有煮炸炒,细而不软,味中有味,加之多种配料烹法,真乃中华一大美食。苏州年糕有两千多年历史,驰誉南洋欧美不衰,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苏州古城在春秋时代为吴国国都。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城,建成后吴王大喜,称为“阖闾大城”,大宴众将群臣庆功。惟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后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军横扫而灭。这时都城断粮,饿殍遍野。随从们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苏州人民为了纪念并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传到全国各地,流传到今天。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古代是贴在门上而不是贴在屋里,古籍载“画虎于门”、“贴画鸡于户上”。宋代发明了雕刻板画以后,称之为纸画。

到了明代,开始有了“年俗画”的记载,但仍不叫年画。直到清光绪年间“戊戌变法”时,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在搞“改良”,改良派提出年俗画应该配合社会改革,首选提出“改良年画”的主张。随即,天津杨柳青齐健隆画店首先刻印了一些反映禁吸xx、兴办学堂、女子自强等内容的宣传画,称为“改良年画”。从此,年画的称呼才使用开来。从清代中叶开始,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最为有名。二十年代初,上海开始出现用胶板印刷的“月份牌”年画,兼用作商业宣传广告。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华裔社会仍在广泛使用年画。

篇6:从春节习俗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鸦鸿桥镇河西小学 臧艳丽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人们有意无意的,都在盼着新年的到来。

现代,我国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古代庆祝年和春节的习俗方式也是不同的。“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我国在四千多年以前,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开始使用“农历”。夏代历法把一年称为“一岁”或“一载”,商代则称“一祀”(因商代重视每年一次的祭祀天地活动),年的称谓是周代开始的。《尔雅》中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的注解。“年”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禾,下面是扛负的人,意思是收割禾谷的时候。由于中原地区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周代的人们便把谷物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了。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历法多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称为“正日”、“元旦”,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并被国家确定为节日。但最早把正月初一叫做“年”的,是西周。秦朝历法一年的开始被确定在十月,汉高祖刘邦十月攻破秦都后,没有更改历法。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的《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中国人自古便重视“开始”,作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人们不免要采取各种方式庆祝、纪念一番,此后,庆祝农历年的习俗就不断累加、一直流传了下来。

“春节”又另有一番来历。虽然民间对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实际上,从夏商时代到南北朝,民间虽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的“新年”并不叫“春节”。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对于一个具有深厚农耕传统的国家来说,春天的风调雨顺自然是极为重要和喜庆的事情,因此,每逢开春时节,国家和百姓都要进行一系列祭祀和庆祝活动,以祈好年景、好收成,立春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节日。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国民革命政府。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总统府召集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格利高里历),这样就把格里历(公历)新年称为“元旦”,而把传统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了。从那以后,国人把古代过年的各种习俗和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揉合在了一起,祭祀天地先祖、除夕守岁、吃饺子、穿新衣、贴春联、闹花灯、赛龙舟、扭秧歌……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整整一个月,形成了现代丰富多彩的春节“过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中国人的一些传统文化在过春节的各种节日习俗中也有体 现。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根本的文明古国,几乎所有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农业文明的显著特点。从远古时的过年祭拜神灵以祈丰收,到后来的庆年、祭祖、祈福、拜年等几百上千种传统习俗,都深刻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就拿新年习俗来讲,春节到,家家扫房舍,装点居室(如: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等)、张灯结彩(如:挂红灯笼等),鸣放鞭炮,盼的是协调阴阳、去旧布新、驱邪祛病;户户焚香供奉,祈天祀地,拜神祭祖,求的是大吉大利、天神佑护、风调雨顺、家族兴旺;人人穿红披彩,互相拜访,赠物达礼,口口相贺,祝亲友健康富贵、吉祥如意、开心快乐。虽然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国已经开始进入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几千年的世代承袭,这些民风民俗已经沉淀到我们中国各民族的血液中去了,每到节日来临,我们还会感应祖先的文化基因,不自觉地为那些传统习俗而奔忙、而团聚、而快乐。春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远游的儿女不远千里也要回到父母家里。过年的前夜叫团圆夜,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就是“合”,饺与“交”谐音,取的是相聚之意,象征合家团聚。我们中国人是最重家庭观念的,把家人团圆欢聚看成是最重要、最欢乐的事情。

篇7:浅谈中国传统春节的习俗文化

除夕前的第一个小节日要算是“小年”了吧,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是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开始过年了。这一天也是“送灶神”的日子,传说中灶王爷每年的腊月二十三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一年的情况,通常也会把人间做的最好的和最坏的人家告诉给玉帝,做的好的,玉帝来年就会降幅到这一家,做的不好的,就要受到惩罚。家家户户为了让灶王爷上天为自己家说好话,就会以美食美酒祭灶王爷,同时打扫干净屋子,将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这个习俗随后就出传了下来,在外面老家,叫做“打扬尘”。

大年三十这天,家里的大人会早早的起来,男人一般除了在家帮忙的,其他的都会邀上几个人,一起打牌之类的;女人则会在家里准备午餐――主要是炖肉和骨头;小孩子基本上都早早的结伴成群的跑到街上,因为这一天主要是小孩子上街玩,所以又称为“娃儿场”。但这一天,小孩子必须赶在中午十二点前回家吃午饭。这一天的午饭主要是大米饭和炖菜,再加上几个炒菜香肠豆腐之类的。吃饭前,家里要派出人盛一点米,拿上刀,去给自家的果树“喂饭”。实际操作是用刀在树皮上划开一个口子,将米饭塞到口子里去,通常一个果树划上三四个即可,寓意来年果树硕果累累。喂过饭回来,将饭菜在桌子上摆好,但还不能开动。在吃饭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放火炮,放过火炮后,才能正式开始吃饭。

吃过午饭,最主要的是贴春联和祭祖。

贴春联没有特别的要求,也没有固定的谁贴。将一幅幅旧春联换下,一眼望去,全是鲜艳的红,喜庆的氛围一下就浓烈了起来。贴完春联,就是收拾干净自己。主要是洗澡之类,并且要把脏衣服洗掉,不能放到第二天。待一切完成,在家里最长者的带领下,拿好准备好的纸钱、火炮、酒食等祭品,到祖先坟上去祭祖。通常是全家人一起去,家里信教的不可以去的可以不去。一般是祈祷祖先保佑来年风顺,儿孙多福,身体健康一类。

忙完了所有的,晚上则要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美食,这时一大家人坐在一起,一起吃一个团圆饭,围在一起烤火、看电视。这一晚,最主要的事是“守岁”。所谓守岁是指一家人一起,一直待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并在新年的第一刻放响鞭炮,这时万家鞭炮齐鸣,烟火满天,到处都是呼喊声,欢笑声。“闹年”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了。“闹年”是一群同小队的人在这时候,挨家挨户的到每一家去敲门,去家里热闹一番,说上写吉利的祝福的话,主人家则要用糖果瓜子茶水来招待,并放鞭炮,同时对来者表示感谢,说上祝福的话。

长辈在今天给小孩红包,一定要在小孩睡觉以前。这样,小孩新的一年起来就有钱,寓意一年都不缺钱用。

睡觉前,也必须把明天要穿的衣服之类的准备好,早上一起来,不允许找东西,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说脏话。同时,早上不许睡懒觉,主要是取在新的一年要有一个新的开始的寓意。早饭必须要有前一天剩下的东西,这取年年有余之意。

吃过早餐,收拾好,就和邻居家人一起出去玩,比较忌讳呆在家里。

篇8:春节文化研究综述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一、20世纪初至80 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 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 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 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1923) 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 (1935) 。《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 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 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 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 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 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 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 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 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 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 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 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 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 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 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 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 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 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 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 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 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 有以下特点:第一, 政治意味突出, 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 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 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 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 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 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 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 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 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 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 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 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 (远古时期) 、发展期 (秦汉) 、融合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丰满期 (宋元明清) , 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 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 在发展中有变异, 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 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 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发表论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 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八大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 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 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 (休假性) 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 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 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 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 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 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 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 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 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 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 (蜡) 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 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 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 人们聚饮会替, 歌舞戏耍, 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 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 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 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 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 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 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 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 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 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 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 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 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 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 人们会恐惧, 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 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 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 论文成果尤为显著, 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 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 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 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 挖掘力度不够;其次, 可以说, 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 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 除个别专题研究外, 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 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 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 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 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 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 成为一门显学。

(一) 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 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 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 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 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 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 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 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 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 (文化意义) 、社会意义 (社会功能) 、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 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 认为, 由于文献不足, 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 做出了推断, “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 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 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 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 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 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 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 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 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 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 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 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 “春节作为一种文化, 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以春节为例, 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 我们享受春节, 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 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 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 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 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 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 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 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 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 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 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 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 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教育创新论文范文下一篇:XXX社区“打非治违”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