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2024-04-08

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派出所宣传发动社会效果的调查报告

【摘要】:利用寒假时间,我对我所在的大洋社区做了一个关于公安派出所宣传发动社会效果的调查,通过调查表的卷面调查以及一些口头了解,发现当地公安机关现今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宣传发动工作,但是大洋社区的群众对宣传发动工作仍然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其效果并不明显,对此,我根据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派出所 宣传发动

一、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公安宣传发动是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法式,向群众传递有关信息,以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取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使群众支持并配合公安机关,共同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由此可见公安宣传发动对于建立和谐警民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公安宣传发动在大洋社区所起的作用效果,故做了此次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公安宣传发动有一些了解,并对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二)调查对象、范围

大洋社区的四十户人家(随机选取的),共四十份调查问卷,被调查的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不等,男女都有。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我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为主,由本人到社区将调查问卷发给各户人家,一次性填写,一次性收回。

二、问卷调查结果

1、您的年龄(周岁):()

A,20岁以下 B,20岁以上40岁以下 C,40岁以上60岁以下 D,60岁以上

统计结果:10%选A 30%选B 35%选C 25%选D

2、您的受教育程度:()

A,文盲 B,小学 C初中 D,高中 E,大专 F,本科或以上

统计结果:5%选A 25%选B 25%选C 20%选D 15%选E 10%3,您了解公安宣传发动的相关内容吗?()A,了解 B,不了解

统计结果:45%选A 55%选B 4,您最喜欢公安派出所用什么方式宣传政策法规?()A,标语横幅 B,开座谈会C,社区广播 D,网上交流 E,其它统计结果:30%选A 50%选B 15%选C 0%选D 5%选E 5,您认为公安宣传发动的效果如何?()A,好 B,一般 C,不好

统计结果: 20%选A 65%选B 15%选C 6,您对公安宣传发动的内容印象是否深刻?()A,是 B,否

统计结果:30%选A 70%选B 7,您认为派出所什么时候宣传政策法规最合适?()A,早上 B,白天 C,晚上

统计结果:15%选A 20%选B 65%选C 8,您认为宣传的内容是否太过专业化?()A,是 B,否

统计结果:80%选A 20%选B 9,您是否会从宣传的内容里得到一些帮助?()A,会 B,不会

统计结果:100%选A 0%选B 10,你会把从宣传的内容里学来的东西用于实际吗?()A,会 B,,不会

统计结果:80%选A 20%选B

选F

三、报告文体

(一)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社区群众的学习经历都比较短暂,将近55%的人没有上过高中,整体学历还是比较低的;他们大多数对公安机关的宣传发动工作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并且该社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群众认为公安机关宣传发动的效果比较好,大部分人认为效果一般,还有百分之十五的群众认为效果不好;他们对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比较喜欢,一半的人选择了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对于标语横幅方式和社区广播方式分别占了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十五;从调查结果上,我们还能知道,该社区的绝大多数群众喜欢民警在晚上的时候宣传相关政策法规,绝大多数的群众认为宣传的内容过于专业化,用词过于陌生;并且,社区群众都知道宣传的内容对自身都有好处,但是只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愿意将从宣传的内容中学来的东西用于实际;

总之,从调查表数据分析中得出该社区民警与群众的交流太少,宣传发动的方式过于单一,宣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该社区群众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强,宣传发动效果整体不理想。

(二)基本情况的原因及分析:

1.部分社区民警认识存在偏差。有的社区民警误认为,宣传发动工作是务虚的,因而他们始终没有真正把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公安的宣传发动工作在社区的强化和深化,造成宣传思想工作明显落后,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当地安全的有序有效开展,对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公安基层宣传干部队伍建设滞后。由于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各民警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来抓宣传工作他们需要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其它日常事务工作之上。再加上社区民警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地位不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部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特别是个别民警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始终不愿突破常规,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上进心以及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对艰巨而复杂的宣传发动工作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分析,喜欢用老眼光观察新形势,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

3.宣传发动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由于社区和乡村宣传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大多数乡村和社区宣传阵地建设薄弱,有些虽有阵地和部分设施,但也形同虚设,由于没有经费而无法正常开展宣传文化活动,同时宣传民警也得不到必要的教育培训。

4.宣传形式工作方法呆板单一。部分公安基层宣传民警把拉横幅,贴标语,当作宣传发动工作的主要手段甚至唯一手段,不善于在工作中创新。在社区一年很少开座谈会,偶尔开会也难以开齐开好。有些民警在走访的时候没有掌握好走访对象的日常情况,往往会白走一场,不能完成宣传工作。有些民警在宣传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把宣传工作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起来,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致使宣传发动工作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部分群众的文化水平不高,认知能力不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我国整体的文化水平提高却很慢,现在的社会主体大多是改革开发初期的那一批为了挣钱放弃学业的人,目前,部分群众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强,这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民警和群众的交流与沟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宣传发动的效果。

(三)对解决基本情况问题的建议: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从整体上考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安机关在基层宣传发动的现状,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针对上述原因,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民警的自身认识。精心培育警察文化,鼓励公安干警开展文学艺术创造、理论研究活动,通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宣传公安机关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让广大群众了解公安民警,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也使广大群众更加支持公安机关工作,提高公安机关的社会影响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宣传工作,要使公安宣传发动工作更好地开展,首要任务就是使公安干警对该项工作重新认识。,认识到公安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更好地开展业务工作,在工作中社区民警要利用自身岗位优势,因势利导的宣传公安工作,在生活中,从细微处入手,从身边人入手,把公安宣传带给每一个人。

2、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用简明、通俗易懂的方法开展宣传发动工作。为使政策法规宣传工作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应该以一些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民警恳谈会,通过和老百姓最直接的会谈,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来宣传政策,增强老百姓的法治观念,另外,我们可以走进街道,走进学校,走进农村,走进企事业单位,有针对性地作报告、制作宣传栏、宣传册进行展出、发放,进行普法宣传,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宣传发动工作的认识。还可以通过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辩论赛、黑板报、以及检察题材的文艺活动等方式,来推进宣传发动工作的开展,密切警民关系。

3、“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使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根据宣传对象的不同特点,满足宣传对象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宜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方法,分别进行宣传教育,使宣传思想工作既具针对性,又有吸引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量体裁衣。

4、突出重点。基层民警宣传发动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要使工作既有进展又有创新,既有实效又有影响,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就必须分清先后主次,明确轻重缓急,注重统筹安排,突出工作重点。对于重点,重点关注、重点研究、重点策划、重点投入、重点组织、重点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工作主动,使得工作落实。

5、落实经费投入机制,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要切实转变各级机关的思想认识,加大对宣传工作的投入。要切实把宣传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宣传发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经费投入要根据财政收入情况按比例逐年增加。

篇2: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前言

我叫杨亚鹏,从小我就喜欢那些见义勇为的警察。2012年九月份,我终于成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学生。时光如梭,俩年的警校生活已经过去了,我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理论之树灰白,实践之树常青。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是我们每位合格预备役警官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警校根本无法学到的知识,拓宽了视野。来到派出所实习后,我才发现这才是一个崭新的开始,由对警察业务的陌生到基本熟悉它的工作的办案流程,从课本理论到付诸实践。回顾这半年多的实习生活,我深感到,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为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让我更全面的认识了自己,了解了社会,让我完成了从一个孩子、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变化。

实习单位基本情况介绍

**市**区北旺庄派出所位于**市开发北路和安泰街的交界处与**市公安局、中心医院为邻,派出所内共有三层楼:一楼分为户政接待大厅、办案区和值班室,户政接待大厅主要负责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和户籍管理;值班室是民警日常值班备勤的地方;办案区内有候问室、询问室、讯问室等,主要用来办理日常案件。二层为各个警区的办公室和内勤科室。三层主要为民警宿舍,还有会议室和供民警锻炼身体的活动室。

派出所共有正式民警20名,协勤民警8名,炊事人员1名,打扫卫生人员1名,户籍协管员1名,其中所长1名,副所长1名,教导员1名。全所民警多为青年人,均为副科及以上。北旺庄派出所共有警车5辆,其中桑塔纳一辆,五菱之光三辆,长城汽车一辆。另外所内共有监控探头7个,一楼楼道左右各一个,二楼楼道一个,询问室、讯问室各一个,候问室2个。

派出所的工作情况

值班制度,我在派出所实习期间主要负责值班,跟随其他民警出警以及协助民警办案这些工作。派出所值班是严肃和神圣的,我们坚持24小时4人值班,一名带班领导,做到有警必出,要保证通讯畅通,所有民警共分为5个小组轮流值班,每组值班俩天,第一天负责派出所辖区内城区内的出勤,第二天f负责辖区内农村的出勤。

责任岗位制度,北王庄派出所采取谁接警谁负责的制度,即由案发当天负责辖区的民警主要负责,明确了自己的职责,确定了人员分工。执勤和备勤的民警24小时在岗,只要有人报警,无论何时无论何事一律出勤予以帮助或寓于解决,或提出建议和劝告,并且必须记录和保留出警回执。还有一村一警的制度,每位民警负责一个村的治安管理。值班时夜间还要在自己的警区巡逻。

存在的问题

辖区内案件多,警力严重不足,经费不足。

**区北旺庄派出所所管辖的范围主要是城区周边的城中村和周边的乡村。这些城中村中各种大小旅馆、麻将馆、游戏厅遍地都是。流动人口非常大,而且外来人员也多,多数人们游手好闲,或者做不正当生意,所以案件较多,平均每天接警10起,每月处理治安案件300多起。记得有一次在值班时5分钟接到3个报警电话,且距离较远,要从东边到西边办理案件,有很多时候都不能及时赶到,这样就容易使案情进一步恶化。

2.队伍管理不规范,精神状态差,不同程度存在稀拉松现象。

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虚设,不遵守,不执行,不检查,不落实,不追究;二是派出所建设只停留在表面,虽然花巨资装修了办公室,刷了围墙,建了花园,但人不精神,物不整洁,着装不规范,卫生死角多,精神状态差,内部管理不规范;三是不善于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不了解民警思想状况,民警所关心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队伍没有朝气,缺乏战斗力。

3.派出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精神状态欠佳,工作缺乏热情,缺乏动力。

思想观念陈旧,自我感觉良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研究,凭老经验老资本干工作;缺乏事业心。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责任心。个别领导对上报的汇报材料和报批的案卷材料不审阅、不把关,有的格式不对,有的缺乏内容,还有语句不通。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大练兵活动,民警每天上午练半个小时队列,可是派出所把队列训练当走过场,充分体现责任心不强,看不到当前大形势,何谈带一流的队伍。

提出的建议

1.调齐配强派出所警力,进一步解决基层警力不足、超负荷运转的问题。今后新进民警要充实派出所,三年内派出所警力应占分局总警力50%以上。要保持派出所队伍的相对稳定,责任区民警一般应在责任区工作3年以上,确因王作需要调动的,要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先补充警力,再办理调动。本着宁缺机关,不缺基层的原则,千方百计帮助派出所解决实际困难。对于目前警力短缺、经费不足的困难,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从政治上和生活上关心基层派出所民警,调动基层民警的工作积极性。要注重在基层年轻民警中发展新党员;高度重视在基层优秀民警中选拔年轻干部,及时将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政策水平高的民警优先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积极改善装备,满足基层派出所的基本工作需要。要参照公安部《公安派出所装备配备标准》要求,按照急需先配、逐步到位的原则,将公安派出所基础建设纳入发展规划中,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取得支持,加大投入,分阶段解决派出所急需的办公、生活用房和基本警务装备。派出所应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能盲目效仿他人,大搞基本建设,追求奢侈享乐,只做表面文章。

2.要毫不动摇地抓好五条禁令四个坚决四个严禁三个不准的贯彻落实;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切实把上述各项规定转化为每个民警的自觉行动。健全制度,严明纪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派出所考核标准,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坚持从严治警,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管事。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队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钢性制约作用,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弘扬正气,严格管理。对遵纪守法,工作突出的先进典型民警要大张旗鼓的宣传,以弘扬正气;对违法乱纪,明知故犯的干警,要理直气壮地从严查处,对发生的违法乱纪案件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包庇纵容。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组织民警从最基本、应知应会的东西学起,从最基本的技能练起,激发广大民警的学习热情,调动民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扎实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派出所民警的综合素质。

3.要继续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反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公安工作。在精读和学懂上下功夫,在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通过学习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像任长霞同志那样,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其次,要抓好派出所法律法规的学习,执法必先守法,守法必先懂法。因而必须组织派出所民警联系工作实际,学习公安常用的法律法规。要学习先进派出所经验和先进民警事迹,推动派出所工作上新台阶。

结束语

篇3: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职责分工不明确

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未对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职能的职责、任务、权限和程序等作出具体规定, 导致部分派出所领导甚至公安机关领导, 片面地认为日常消防监督只是消防部门的事情, 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 未将消防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年终评比、争先创优的考核范围。思想上的偏差导致派出所消防工作未能有序开展。

(二) 法律依据不健全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 人民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要求愈加严格。然而《消防法》对派出所开展消防工作享有的行政权力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使派出所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显得名不正、言不顺, 导致被检查的单位、个人消极应对, 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 这给执法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三) 基层警力不充足

派出所作为上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承担着社会维稳、接警出动、人口管理、协查案件等工作, 有时还需要完成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大量非警务工作, 占用了派出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与之对应的却是警力严重不足的现状, 由于派出所很难再抽调专门警力负责消防工作, 因此造成基层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开展缓慢甚至停滞。

(四) 专业知识不牢固

消防监督检查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执法人员掌握《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 但民警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涉及此方面的学习, 步入工作岗位后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同时部分消防机构对辖区派出所的培训时间和次数不足, 使负责消防工作的民警很难获得知识储备, 最终导致监督工作的开展难以稳步高效地推进。

(五) 执法档案不规范

大多数派出所没有建立或者未根据要求完善消防工作的执法、宣传、处罚等档案, 未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台账。在消防检查过程中, 未能依据《消防监督执法手册》填写《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复查意见书》《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法律文书。

(六) 专业指导频率少

部分基层消防大队未重视派出所在消防执法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情, 对派出所消防业务的教育、培训频率少, 导致了派出所对消防业务不熟悉, 对实际执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 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解决的具体思路

(一)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思想不牢, 地动山摇。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 我国基层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深入推进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应当把消防工作与其它任务共同进行计划部署、督查总结, 并将其完成情况纳入日常评比、年底评优的考核范围, 提高派出所领导及基层民警对消防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从而认真履行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扎实开展好火灾预防工作。

(二) 建立档案, 规范执法

公安消防机构应根据辖区派出所的实际工作, 制定切实可行的派出所档案管理制度, 指导派出所建立并完善各类消防监督工作档案, 规范派出所执法流程及文书填写要求, 明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 且消防重点单位应建立的相关台账。

(三) 实地督导, 树立典型

公安消防机构应根据消防工作完成情况, 选择有代表性的派出所作为典型, 深入实地进行督导。邀请公安局领导、辖区派出所领导召开现场会, 进行观摩学习, 将先进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宣传、火灾事故调查等业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贯, 推广其内部责任制体系、规章制度以及消防监督业务档案, 发挥好以点带面的作用, 切实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

(四) 开设课程, 培养人才

为了使从事公安工作的学员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适应角色, 具备消防监督工作的能力, 可以根据课程安排消防业务基础课程, 在学习公安业务的同时, 学习《消防法》《消防监督执法手册》等法律法规, 实现毕业即可上岗的目的。

(五) 健全规章, 划定权限

为确保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的合法性, 提高开展此项工作的责任意识, 各级政府应以《消防法》为参考依据, 结合自身政治、地域、经济等客观因素, 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条例规章制度。对派出所履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时的权利、义务、职责、权限作出明确划分, 使执法者在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 专人负责, 确保实效

基层警力不足, 严重制约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建议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招聘一定数额的文职人员, 经过业务培训后, 下派到辖区各派出所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既有效解决了因警力不足带来的制约, 又能为派出所注入新鲜血液, 最大程度地保障基层消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七) 强化培训, 提高素质

针对派出所民警对消防业务、执法流程不熟悉的情况,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加大培训力度, 定期对辖区派出所负责消防工作的领导、民警进行专门培训, 讲解审批注意事项、监督检查要点及隐患整改流程, 使具体负责的同志明确自身应掌握的相关知识, 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 消防机构对派出所反映的执法难点, 应及时答疑解惑, 实现“传、帮、带”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及歌舞娱乐场所逐渐增多, 这使火灾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消防监督职能部门应根据实际存在的火灾隐患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将对消防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篇4:派出董事的“报告义务”

按照《公司法》和公司治理的法理原则,董事的受信义务(duties of fiduciaty)主要体现为“注意义务”(duties of care)和“忠诚义务”(duties of loyalty)。注意义务是指作为受托者的董事应该像照管自己财产一样注意照管股东的财产,应该小心谨慎地保护公司的利益;而忠诚义务则是指董事应该以公司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处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行为。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董事的行为能够符合“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的要求,董事的工作就算是尽职了,就是基本合格的。

然而,对派出董事而言,仅仅满足这样的标准,似乎不够。我以为,与一般的董事受信义务内涵相比,派出董事的受信义务还应该明确“报告义务”。这个义务来自于派出董事的身份是由股权代表者选任并赋予的逻辑。具体来说,即使派出董事并非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即使董事在会议上可以与派出方约定进行独立的商业判断,并据此进行投票,但他依然有向派出机构完整说明自己的想法、发表意见,或者提出建议的义务,供派出方权衡利弊。这也是由此设计并制定一系列派出董事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的法理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报告义务派生于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但却不受限于后两者,这主要是指董事发挥作用的平台并不局限于公司的董事会会议,还延伸至派出机构的管理活动中。甚至由此可以推演:派出董事可以完全突破管理董事、股权董事和独立董事的传统定义,而成为一种新的董事类型。

“法人本位”,还是“集团本位”

“会议本位”与“总部本位”之差异的背后,更为根本的是涉及的是“法人本位”还是“集团本位”的问题。理论上说,董事会是法人实体的公司机关,法人利益是董事会成员思考一切公司决策问题的基准,董事会要维护的是法人利益的最大化。当出资人利益与法人利益并不总是一致、进而出现冲突的时候,这种矛盾的解决理论上应该通过董事会中股权董事的作用,甚至股东大会的召开和决议来解决。而对非股权董事来说,特别是作为外部人的“独立董事”,则应该基于法人利益来看待问题并表态。这包括董事的独立判断,以及在会议上投票决策。这就是所谓的“法人本位”。

然而,派出董事则应该跳出这样的逻辑。由于集团公司实际上是由多法人实体构成的,法人之间往往存在着超越资本关系之外的其他联系,包括基于业务联系之外的协同效应,以及从集团角度考虑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举例来说,有些业务也许是公司法人需要进入的,但是,从集团业务统筹的大局出发,有可能这些业务被进行了从局部来看并不合理的安排,公司法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再比如,在关联交易和资产处置上,从集团高度来作出的决策和安排,往往并不符合下属公司法人的利益。这就是“法人本位”和“集团本位”的冲突问题。毋庸置疑,在集团公司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所有的集团在处理内部事务的时候,都把每个以法人名义注册的公司当成是真的“法人”,并严格恪守诸如“五分开”等原则。

如果从集团本位的角度出发,要求董事会考虑问题时应该超越局部,追求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特别是对于全资子公司或者绝对股权控制的公司,在处理利益问题的时候,董事会有可能会遇到局部和全局利益之争。这时,如果片面强调“法人本位”的思考方式,可能就违背了集团战略安排的初衷,也会妨碍派出董事会作用的发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有必要正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集团本位”。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设立了派出董事会的法人实体,其决策原则应该是“集团本位”,而不是“法人本位”的。这个问题有点像皇帝的新衣,事实上大家都在这样做,但谁都没有明确去说。

派出董事会的“总部本位”,而不是“会议本位”

对应于“集团本位”的思考方式,派出董事会的运作就存在着一个“总部本位”的问题。也就是说,派出董事们并不仅仅局限于公司法人本身的业务定位来进行独立王国内部的讨论和决策,而应该站在有利于总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处理工作。这表现在派出董事的立场并不应仅仅基于公司法人这个局部,也并不只是在董事会会议上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工作的线条也不唯一始于独立的商业判断,或者是总部的决策,而可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且,董事的作用也并不完全围绕着董事会上需要表决的几个议案。我将这种区别定义为“会议本位”和“总部本位”。

所谓“会议本位”,是指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法定机关,它的权力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是一个决策主体。可以说,董事会的地位具有独立性和法定性,股东会议可以决定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领导结构,但一旦公司设立了董事会,董事会会议客观上就被赋予了独自进行重大商业决策的权力,这个权力是股东会所剥夺不掉的。股东对于董事会的表现不满意,可以通过改选和更换董事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意志,但是,它不能“强硬地”剥夺掉董事会的权力。也就是说,董事会会议只要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它就应该有做出决策的董事会会议上进行判断、并由此来投票使其发挥作用的主要内容。

而所谓的“总部本位”,则是指在集团公司中,虽然公司法人设立了董事会等公司机关,但集团中各下属公司(至少是一部分下属公司)可能并不是各自为战、相互独立的,从实现集团战略目标的意义上存在着协同性,因此,总部应该对于各个局部(可以是独立法人的子公司)如何行动,拥有最后的决策权。这样的安排,基于公司总体在实物层面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公司“协同性”的要求。同样基于这个要求,总部对局部的行动应掌握着最后的决策权。派出董事会应该围绕着这一原则进行工作。

由于存在着“会议本位”和“总部本位”的差异,所以,在建立派出董事会制度的时候,就需要明确界定“所建立的派出董事会是否拥有最后的决策权”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并写入有关的公司文件之中,从而使派出董事会的运作具有完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我看来,无论选择“会议本位”抑或“总部本位”,都是成立的,差别在于董事会会议的程序性安排上要有所不同。如果选择“会议本位”,则董事会运作类似于一般情形下的董事会会议制度。而如果选择“总部本位”,则在会议制度上就会有很大不同。

也许有人会认为,既然派出董事会强调“总部本位”,董事会不就沦为“橡皮图章”或者“摆设”了吗?答案并非一定如此。如果不设置派出董事会这一层,就是总部在和子公司的经营层之间角力,而有了派出董事会在现场就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且,在董事会里面,既有子公司经营层和职工代表,又有来自于总部的管理者,还有相对超脱的外部专才,这样就使得问题的讨论不是在总部,而是在一线得以展开。派出董事会的会议室成为了决策讨论的第一现场。在此基础上再回馈到总部的意见,就不再简简单单是一线经理人的讨价还价,而是更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总部再基于这个议事过程做决策,就真正实现了“权威下蹲”的目的。

“报告义务”的内容

在总部本位的决策体系下,派出董事会的工作流程和制度应该起始于公司法人管理层和总部业务部门,派出董事会只是作为一个管控体系中的议事平台或议事节点而存在。派出董事在这个背景下发挥作用,除了“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之外,其实客观上就具有“报告义务”。

我大致以为,“报告义务”是派出董事的一个重要义务。它至少包括:1.在董事会召开之前,派出董事有义务进行董事会相关议题的前期调查,了解和分析总部的战略意图,并根据自己的商业经验进行判断,然后,与总部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会商;2.在董事会会议之后,当决策结果并不能够完全符合董事个人对于决策议题的看法、甚至并不符合总部的战略意图和下属公司的利润追求时,派出董事有义务及时向股权管理机构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派出董事的这种“报告义务”,根源在于:派出董事并不完全是责任的主体。一方面,他并不是完全在做独立的商业判断,而是要服从派出机构的意志,所以,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他的“相机性”权利并不如一般独立董事那样大,还需要及时与派出机构进行报告、协商或沟通,进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他也不是完全的“股权董事”,只发挥席位性作用,而是要成为总部管控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

不过,关于派出董事“报告义务”的法理基础、内涵与逻辑关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比如,注意义务和忠诚义务的义务人是董事,他们是对公司法人承担这两项义务,而股东只是他们履行这些义务的间接受益人。而报告义务的“义务受益人”就直接是董事的派出机构(即股东)。在这种情况下,董事这三种义务的履行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就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另外,报告义务的违信责任以及相关问题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一般来说,派出董事的受信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所以,违信责任被看作为一种侵权责任。侵权造成损害,是确认侵权行为发生的必备构成要件,也是追究责任的前提。派出董事违背报告义务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侵权责任,并且成为损害的近因,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对于建立派出董事制度的公司是必要的,也是建立起较完善的派出董事会管理制度的重要细节。这些内容,应该在公司章程(章程细则或主要管理制度)中有所体现。

报告义务与相关制度安排

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派出董事都是被要求应“与相关业务部门和所派往的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积极地沟通”(一般会被概括为“认真履职”),而且,这些派出董事会的实际运作也是“总部本位”的,只是没有明说。但由于对派出董事的身份、权利、责任和义务上没有明确界定,在制度安排上也没有相关的保证,董事的“报告义务”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下面,我们仅以董事会会议的形式安排来举例说明。

目前,董事会会议普遍是一种表态式的会议。绝大多数董事会都不会有不通过、或者缓议的情况发生,因为绝大多数董事在出席会议的时候,几乎预设的情况就是议案一定会被通过,董事会只是履行一个合规合法的程序。不过,就我个人的经验,在董事会稍微深入一点的交流过程中,董事们还是会相互激发出一些新的思路,发现问题,但往往都会被匆忙的时间安排所阻止,而得不到深入的讨论。

我常常讲,即使是主事者最后一个人拍板,在面对一些质疑或者问题的时候,积极地响应有关质疑和建议,对于自己做出更缜密思考,从而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都是一次难得的预演,有助于把事情想得更清楚,把负面因素考虑得更充分。但是,眼下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就是董事会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表决,议案已经被准备停当,就是等待签字投票,重大问题的讨论往往是浅尝辄止。半天的会议十几个议案,很少有展开深入讨论的机会。所以,董事会的会议时间短,同时效率低下。

由于派出董事常常是集团的内部人,甚至是专职董事,如果激励机制安排得当,是可以更加有效地发挥董事会这个议事平台作用的。会议形式的创新,也可以保证派出董事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履行“注意义务”和“报告义务”。

比如,派出董事会的每次会议都不是一个时间点上的“任务”,而是一个时间段上的工作,包括调研阶段、议事阶段、会议阶段和会后阶段四个环节。在议事阶段(或议事会议)上,董事们可以充分地表达个人的意见,为了了解在信息说明和交换之后,每个人的真实想法,会议甚至会做“预投票”,但这并非是在做最后的决定。之后,总部在了解董事会成员的个别意见(并非董事会全体会议的笼统意见)的基础上,再与董事会成员、经理层进行相应的沟通和讨论,最后做出决定。为了保证程序的合法,董事会再在决策会议(或会议的“决策时段”)进行表决,以便达到合法、合规的目标,也由此来平衡“会议本位”和“总部本位”的法理冲突。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设置一个“议事会议”或“议事时段”,而不是直接让派出董事们把意见带回总部,由总部听取意见后再决策呢。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那样做就成了“巡视员式”的董事会。那种董事会不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比较适合于专项检查,搞运动,容易流于形式,无法在制度上让每个董事充分尽职、做出判断并表达意见。根据我个人在诸多董事会上的感受和观察,来自于不同领域、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董事们在会议室里的那个讨论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深入的讨论会获得很多有启发性的内容,有些会出乎董事会会议预设的影响范围,影响力不仅关乎于决策,还会影响与这个平台相关的所有环节。

篇5: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澄溪政府:

近年来,我所在澄溪镇历届党委班子的领导关怀下,立足于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确保全镇生产生活平安稳定,切实尽职履责,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铲除了盘踞澄溪多年的“鱼霸”、“肉霸”等黑恶势力;清理了一大批为害地方的犯罪分子;基本杜绝了“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辖区社会治安大为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但是,随着我镇经济的迅猛发展,我所现行的治安管控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社会转型期维护稳定的需要,组建治安巡逻队已刻不容缓。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警力匮乏,人员分配捉襟见肘

基层派出所任务繁重,长期处于警力匮乏的尴尬境地。澄溪、太平二镇面积较大,常住人口高达11万余人,按照全国13/万的平均警民比数,我所实际应配备140余名警察。但是我所目前民警文职共计仅21人,尚不足零头的一半,人力资源缺口巨大。加之澄溪、太平本身治安状况较为复杂,两个大镇的治安、刑事案件包括纠纷调解等,已占去所内民警文职的绝大部分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在街面管控工作上,盲点较多,难以实现全时间、全地点覆盖。去年年末交巡警平台进驻澄溪之后,乡村道路未纳入平台管理范围,甚至乡村道路上的交通事故,至今仍在由派出所处理。每天晚上8点至早上8点这12个小时的案件高发期,交巡警不负责巡逻和处警。目前的勤务模式导致我所压力巨大,警力分配捉襟见肘。

二、时期敏感,维护稳定面临新压力

今年是我党十八大召开年,党和政府对社会稳定的殷切期望更甚以往。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校园及周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研判,多个区县和乡镇的实践经验证明,常态化的常态化的治安巡逻,能有效挤压犯罪时间和犯罪空间,降低街面发案率。反观我镇,辖区内厂矿企业较多,流动人口数量众多,利益诉求群体活动频繁,治安纠纷日日常有。目前我所直接管控的A、B类利益诉求人员多达6人,每月均需调解纠纷数十起,管控两劳刑释人员近200人,这些繁杂的日常工作反而弱化了派出所对街面管控的力度。加之当前敏感时期,重庆正处于社会关注的“聚光灯”之下,一起普通纠纷、案件,如果稍有不慎,都可能成为炒作热点。高压之下,组建社区巡逻队,及时发现隐患、化解纠纷、打击现行,是降低街面发案率,提升群众安全感的可行之道。

基于以上原因,我所拟组建社区巡逻队,将社区巡逻防控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精选人员,确保整体素质高水平

我所拟从辖区居民中选择15名20-40岁,身高1米7,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体格健壮,无违法犯罪记录的人员组建社区巡逻队。确定人员后,组织实施针对性训练,并配备正规保安器械及社区巡逻证件,保证巡逻队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社区巡逻队员作为日常治安防控力量,在班时可以对派出所的治安工作形成有效支撑;不在班时可以了解舆情、发现线索,为派出所治安、刑事案件的破获提供助力。

二、优化模式,形成治安巡逻新机制

我所组建巡逻队后,将坚持以“主动出击、快速反应、夜巡为主、警巡联动”的工作方针,一是屯兵街面。力求做到盯点、巡线、护面,严密预防、制止各类街头违法犯罪活动,挤压犯罪时间和空间;二是夜巡为主。针对案件高发时段为晚上12时至凌晨6时的现实状况,社区巡逻队实行轮班制,每班5人,1-3时、2-4时、3-6时各一班,节假日照常轮班,并有针对性的增强力量。三是车步结合。巡逻队采取步行巡逻为主,摩托车巡逻为辅的方式,利用科技通讯手段,统一调度,相互策应,保证对社区治安面的动态管控和压制。四是警巡联动。巡逻队运行后,我所将落实每日的坐班民警联系指导巡逻队,采取蹲点守候与重点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时段进行严控,力求预防和打击现行犯罪。

综上,组建治安巡逻队,是我县综合整治辖区社会治安的创新举措;是预防犯罪、打击犯罪的强力举措;是事关我镇安全稳定的民生举措,是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惠民举措。巡逻队必将成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大力量,为我镇建设“速度澄溪”、“效率澄溪”保驾护航。

专此报告。

篇6:关于派出所实习总结报告精选篇

实习时间:200~年~月~日——5月16日

200~年~月~日至今我在派出所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受益颇多.在此我应当向派出所的民警们致敬.是他们无私的教导才让我学习到了这些在课堂上永远学不到的时间知识.为我将来走向公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的工作和学习的内容是协助派出所民警处理治安案件和一些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随同他们上街巡逻.巡逻工作真的很累,尤其是晚班,马路上人少得可怜,漫无目的的闲逛加上四周的黑暗,只会加剧疲劳感,一个晚班下来,人的反应极度迟钝,甚至都不觉得自己还活着。控制街面社会次序.夜晚卖夜宵的、摆小摊的等等人山人海,人员复杂随时都有被偷被盗的可能。办理简单的户籍内勤工作,整理档案材料.参与接处理警和随同民警处理一些群体性突发事件!办案中不仅仅按程序在办案,还特别注意了各种违法犯罪人员的违法犯罪心理,有很多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失足,这些人是值得同情的。检修改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因生活无着偶然盗窃轻微犯罪者可不起诉,这多少让人宽慰了许多。从中我既体会到了派出所特别是城关派出所工作的艰辛和繁杂.也了解到基层公安工作的危险性.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细致的工作.良好的耐心,科学合理的安排警力值班以保证在接到群众报警以及出现突发的紧急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出动警力控制事态发展.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击违法犯罪将可能进一步扩大影响的的违法犯罪控制在最小影响内.维护好社会的稳定,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公安警务工作有多么的重要!在所里,听民警们抱怨的最多的是:苦、累,什么事都要做,什么警都要接,什么警都要出,群众还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他们也感叹没以前那么方便了,可用的手段少了,该写的材料多了,做的事比以前多了。因为他们就是派出所民警们作好警务工作的法宝和生命!意思!

在派出所提醒我,办理案件时要注意案件的性质和自己的职责!景物工作中容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搞不清楚状况可是没有办法顺利开展工作的!例如:在一次接到一名叫做黄__的女性报警称自己的自行车被盗.以及放在车上篮子里的手机,小包被盗,经过简单的询问.物品价值.最后他说大约是__元左右!于是我就让他到刑警队去.结果..可想而知/刑警队一位民警直接给我们所里打电话.问刚才是不是有人到我们那报警.当我回答是的时候....迎来的就是一顿责备..原来按照所里和刑警队的分工.这类案件是归我们所管辖的.不用说.我最后遭受了所长一顿“软刺”攻击了!

在这里我学会了许多业务技能,开过罚单,取过材料,制作过案卷,甚至亲手擒获过一名逃跑的违法嫌疑人。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自己的警察意识,学会了坚强和忍耐,认识到了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随着实习的继续,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全面,对警察的工作更加了解和理解,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这期间形成。学会了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领悟到实事求是在平常说话做事中的重要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还可以,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坚定了自己今后做好公安工作的信念!

篇7:关于派出所的调查报告

讲话精神情况报告

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开发区吴斌书记在开发区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回顾我们党90年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我所官兵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持贯彻讲话精神,现将我所官兵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报告如下:

一、认真部署、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所党支部把讲话精神作为近期学习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带头率先垂范,同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讲话精神,系统学习并开展专题研讨,广大官兵在会上深刻学习了我党在辉煌的90年的历程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宝贵的经验,结合漳州开发区吴斌同志在开发区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开发区建区18年来艰苦创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当前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二、联系工作实际,贯彻落实《讲话》精神

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所官兵紧密联系当前公安边防保卫工作实际,确保学习贯彻取得实效。结合当前开展的爱民固边战略,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推动公安边防保卫工作取得实质性的工作成效,通过学习胡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转变思想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贡献边防军人应有的忠诚。目前漳州开发区正稳步发展,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所着肩负开发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胡斌同志的讲话精神,结合我所工作实际,努力突破当前的工作格局,为进一步打造漳州开发区和谐稳定的投资和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三、稳定中求创新,努力践行使命

通过学习讲话精神,回顾我党90年的奋斗历程,伟大业绩、宝贵经验,我们深知,作为一名边防军人,只有努力践行军人的使命,才能将肩负的责任发挥出应有的光和热,在建军90周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漳州开发区取得的违法成绩和经验与所有付出过辛勤汗水的劳动者是分不开的,我所肩负开发区安全保卫的工作任务任重而道远。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所深知只有在稳定中才能进一步发展,当前,公安边防保卫工作任务繁重,各方面条件有限,如何突破当前的工作格局,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践行边防军人的历史使命,才能更好得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有利的打击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的行为,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所深知,只有在新的历史时期,勇于突破才能发展创新,请上级放心,人民放心,石坑边防派出所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在漳州开发区经济建设中不辱使命。

漳州市公安局石坑边防派出所

篇8:完善公安派出所制度的初步构想

一、从修订法律法规的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一) 通过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来解决派出所行政主体地位问题。

1、当前的公安派出所是行政法上的非行政主体

在法律上, 主体是指有独立意志, 可以独立行动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人。行政主体应为法人, 因为只有法人才具有主体的“有独立意志”的特征, 也才有可能承担行政法律的最后责任, 如经济赔偿等。

《治安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管理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这些法律条文是我们确定当前的公安派出所不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法律依据。

2、赋予派出所行政主体地位的现实考虑

根据《治安管理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公安派出所只能决定“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河南警务体制, 将过去的市公安局—县 (区) 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治安管理旧体制改为市公安局—派出所二级管理模式。这样, 派出所就毫无选择地要承担了原公安分局全部的职责和任务, “提升”为治安管理的主要执法机关, 要决定和处理大部分治安管理案件, 不但要管辖“警告、500元以下罚款”, 而且要管辖“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的罚款”等等。派出所要独立承担这些职责任务, 但是其非行政主体的地位使其不能对这些行政执法工作独立负责, 与责权统一的依法行政理念不符。因此, 为巩固警务改革成果, 必须赋予派出所应有的行政主体地位。

为使新派出所担负原公安分局担负的职责任务,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 上级公安机关授权其“行使县级公安机关职权”。但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 这种授权显然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为使新派出所行使县级公安机关职权, 唯一的途径是修改相关法律条文。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 还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研究与探讨。

3、修改《治安管理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探讨。

现行《治安管理法》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可修改为“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修订理由简要说明:由原有条文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修订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打破行政区划”设立派出所的实际, 不再强调公安机关同地方人民政府的对应;也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中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的实际, 这样, 就可以为确立新派出所的行政主体地位提供法律依据。

现行《治安管理法》第九十一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可修改为“治安管理处罚由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决定。”修订理由简要说明:由原有条文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修订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打破行政区划”设立派出所的实际, 在河南现有警务改革模式下, 不再强调公安机关同人民政府的对应, 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中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的实际, 这样, 就可以为扩大新公安派出所的职权范围提供法律保障。

现行《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可修改为“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修订理由简要说明:对原条文全文保留, 保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领导、指挥机关”地位;增添“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条文, 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如派出所) 确立行政主体地位并行使原公安分局职权提供法律保障。

(二) 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的重新解释赋予派出所独立办理刑事案件的职权, 解决警务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适法困惑问题。

上文已经提及, 《刑事诉讼法》第3条关于国家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分工是:“对刑事案件的侦查, 拘留, 执行逮捕, 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 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提起公诉, 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其他任何机关, 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在以往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中, 这里的公安机关不可能解释为公安派出所, 因为以往和当前的派出所不是一级独立的公安机关, 它没有独立的办理刑事案件的资格, 也无权决定适用刑事强制措施, 当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拥有刑事案件侦查权和采取强制措施权的最低一级公安机关是县 (区) 级公安分局, 公安派出所绝对没有对刑事案件处理的决定权的, 它只能在县 (区) 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指挥下实施对刑事案件的职权。

但是, 如果按照上文建议将《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修改为“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刑事诉讼法》第三条中的公安机关就可以包括公安派出所, 因为在这样的法律框架下, 公安派出所已经成为一级独立的公安机关, 它就可具有独立的办理刑事案件的资格, 就有权决定适用刑事强制措施, 就具有对刑事案件处理的决定权。

二、从推进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做好后续系统协调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由于公安系统“单兵突进”, 新的公安组织体系与法院、检察院乃至与财政、人事等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及行政协调关系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如果不有效进行系统协调, 改革推进工作将举步维艰, “新派出所”就会同上海等地新设机构“警署”一样, 会因性质不明和缺乏应有的系统协调性而半途而废。

目前改革中的河南公安亟待行政、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警务改革的推进, 客观上需要从推进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做好后续系统协调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对于需要改革配套的部门来说, 要进行改革配套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所以相关部门对警务改革不一定认同、支持, 对改革配套不一定持积极态度。对公安部门来说, 进行系统协调、促进改革配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系统协调和改革配套需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 需要突出各级权力机关的主导地位, 以推进系统协调问题的解决。对河南来说, 就是要建议省委做好政策指导工作, 就是要建议省政府进行行政干预, 就是要建议人大在改革配套方面开展立法活动。

当然, 系统协调和改革配套需要组织行政、司法、财政、人事等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对系统协调的可行性调研和探讨。系统协调、改革配套最好循着“试点”路径展开。比如先集中在一个省辖市进行试点, 在成熟经验形成之前不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强行推行。

在实务工作方面, 最基本的是要使新型警务体制在纵横两向上实现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配套对接, 开通公安派出所与特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的“直通车”, 有效解决区域管辖对接与从属关系错位的问题。

解决派出所警务保障问题也是完善派出所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我国在体制设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供给上是按相应级别配套安排的;地方各级相应的国家机关根据相关组织法的安排进行规划与财政供给。改革前, 公安分局受市局和本级 (县区级) 人民政府的领导与财政安排的财政安排。要将派出所所需经费纳入公安局年度预算, 由公安局直接管理。明确派出所警务保障由区 (县) 人民政府负责, 并制定追责条款, 党委政府不按规定拨款或违法附加条件的, 公安机关可向上级政府或权力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拨款, 确保经费到位。同时, 要健全派出所经费使用规范, 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 增强节约意识, 严格区分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基本办案经费, 避免因挤占和挪用而导致经费不足。

三、从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的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一) 通过完善用人导向制度、用人激励制度来确保民警主动下沉、爱岗敬业。

改革牵涉到利益调整, 最敏感的是人事调整。人事调整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职级职务调整, 二是工作岗位调整, 三是经济待遇调整。要激励民警主动向基层下沉, 又要确保民警爱岗敬业, 怎么办?通过政策倾斜来实现这一目的应该较好的选择, 这里政策包括经费政策和政治待遇政策。

(二) 通过公安高校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来适应公安工作“一警多能”的需求。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大力推行“一警多能”。但是, 目前, 人民警察来源主要是公安院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少量从地方调入的干部。现在的公安院校, 专业分工明确, 分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刑事侦查等, 对每一个公安院校毕业生来说, 并非“公安公正多面手”, 在这种背景之下, 变呈现“专业能手多, 多能全才稀”的局面。所以, 在公安院校未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前, 实行“一警多能”不但会加重一线民警的工作压力, 提高一线民警的公正难度, 而且会降低执法质量。

为适应公安工作“一警多能”的需求, 客观上就需要公安院校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这不但要求公安院校对学生进行“全能型教育”, 更需要公安院校与公安工作实战单位联合进行“全能型锻炼”, 确保毕业生一出校门, 就能满足多个公安岗位的工作需要, 成为“全能警察”。

(三) 在实践中推进完善“首席民警”制度和“末尾民警培训辞退”制度。

“首席民警”制度是河南警务改革中提出的警察激励机制的新举措, 根据这一制度, 经考核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区民警评为“首席民警”, “连续五年”获得“首席民警”荣誉称号的警员享受科级待遇。这一举措给了派出所社区民警奋斗的希望和方向, 不失为“栓心留人”良策。但是警员享受科级待遇需要“连续五年”获得“首席民警”荣誉称号, 这种制度设计缺陷明显, 因为五年间有一年未获“首席民警”称号就与朝思暮想的科级待遇失之交臂, 易使警员产生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 进而影响制度激励作用的发挥。

上一篇:博士单位单位信及格式下一篇:物业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