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2024-05-24

语文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精选7篇)

篇1:语文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本学期,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教学大纲安排了《模拟法庭》课程。本人作为法学052班模拟法庭课程的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在第17、18周组织学生进行了模拟法庭的一系列演练。现本人就本次模拟法庭课程进行如下总结,以求汲取经验教训,完善以后的模拟法庭教学。

一、本次模拟法庭的主要教学内容

本次模拟法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统一安排学生到法院进行庭审的旁听;第二,统一安排学生观看法庭资料片,熟悉法庭的审理程序;第三,向学生下发“模拟法庭”任务书,明确学生在模拟法庭中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并统一向学生教授法庭审理的实际情景和注意事项;第四,安排学生分配法庭角色,力争每人都有实质性角色,每人都能真实融入模拟法庭案件的审理;第五,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法庭角色,撰写各自的法庭文件,包括起诉书、公诉书、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审判书、结案总结等等。并按照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实务工作机关的真实流程,统一订卷;第六,要求学生对本次模拟法庭开展的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案件分别撰写总结,并对整个模拟法庭课程的心得体会撰写报告。

二、本次模拟法庭的经验

本次模拟法庭课程收到了较好了教学效果,完全达到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总结起来,有如下经验可以值得日后模拟法庭课程借鉴。

第一,选择真实案例,最大限度按照真实的法律工作要求和流程进行模拟。本次模拟法庭,本人精心选择了三个实际中真实发生的案件(两刑一民),向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案件材料(包括各种真实的笔录、合同、照片、鉴定等),完全按照法律工作者真实的工作状态要求学生进行案件的研讨和出庭(例如,不允许对抗双方在开庭前接触)。实践表明,这种近乎真实的法律工作状态模拟课程带给学生的是最大限度的接触真实法律的体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充分调动自己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并充分考虑到证据的运用、事实的认定等平时课堂教学所忽略的东西,全方位锻炼了自己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

第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前让学生熟悉程序。模拟法庭能够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对于法庭程序是否熟悉,而法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法律程序的熟悉上。本人通过和其他老师共同配合,安排学生阅读“模拟法庭任务书”、实地旁听法院审理、观看我国法庭资料片、观看国外法律电影,并向学生讲授自己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体会,使得学生事先最大程度地了解并熟悉我国法庭审理的基本程序,这为本次模拟法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第三,合理进行角色分配。模拟法庭教学成功与否,取决于全体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参与到模拟中来,而这又和其所承担的角色密切相关。有的角色,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承担的法律工作较为具体明确,其锻炼意义较之其他角色也就更大。有的角色,例如法警、书记员、旁听人员等,真实参与度相对较小,从模拟法庭中所获收益也相对较小。有鉴于此,本人有意对角色进行了轮换,保证每个同学都获得了“含金量”较高的角色。另外,本人还在角色中独创了“法治记者”、“法学研究工作者”等角色,以取代“旁听人员”。要求他们对法庭审理、案件反映的法律问题进行点评,并形成各种文体的书面材料。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在单场模拟法庭中没有分配到任何实质性角色的同学,带着问题和思考来从“局外人”的角度对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案件本身阐发的法律含义和社会意义等多重角度来认识法律、认识法庭,提升他们的理性思考水平和全方位写作水平。实际表明,这一条是值得在以后的模拟法庭教学中加以坚持的。因为它实际上表明法学作为一个宽口径的专业,理所应当培养出宽口径的毕业生。

第四,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本次模拟法庭虽然集中开展于17、18周,但是相关的案例筛选下发、角色分配等前期工作已经在学期期中阶段圆满完成。这就留给了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探讨和准备。从模拟法庭实际运行来看,学生驾驭审理程序的能力令人眼前一亮,一场比一场出色。这不能不说与学生准备时间充足、前期工作扎实有关。

三、本次模拟法庭的不足

本次模拟法庭虽然取得很大成功,但是依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今后应当加以注意并予以改进。

第一,审理程序出现瑕疵。例如,在第一次民事诉讼中,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出现错误,导致实际判决结果和判决书书写的判决结果完全背离。审理结束后,没有要求当事人阅读法庭记录并签字。又如,在刑事诉讼中,在进行法庭辩论时,合议庭对于控辩双方的辩论节奏控制稍欠火候。这些瑕疵都是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时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审理程序的不熟悉,这对于初次接触仿真法律实务工作的学生来说都是难免的。

第二,法律文书书写尚需规范。学生所写的各种法律文书基本具备了法律工作的要求,但是依然显得较为粗糙。不论从逻辑性、严谨性还是论理性等角度,还需要花大力气提高。这需要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法律文书,并且平时多写多练,方可提高。

第三,学生的综合法律理念尚待提高。从学生撰写的案件分析材料和总结看,学生对于法律、法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依然存在严重的法律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倾向,对于法律、法治还远远没有达到信仰的程度。相反,一些社会上对于法律的不良认识反而对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这是模拟法庭反映出的最令我担心的地方。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非歧视的、善良的现代法治理念,路依然漫漫。

四、结语

法科大学生不但要刻苦学习法律理论知识,还要刻苦锻炼法律实务工作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模拟法庭为提高他们的这方面能力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但是,这仅仅是他们从理论迈向实践、从学习迈向应用的第一节台阶。正因为是第一节台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更应当尽心尽力帮助他们迈上去。学习法律理论,锻炼法律技能,这仅仅是模拟法庭课程乃至法律课程最一般化的要求,更为深远的是要将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现代法治观念的法律人,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够遵守法律、维护法律、信仰法律,让他们每个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每人都能成为促进公平的一分子。

篇2:语文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所以要重视学生舞蹈动作编排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那么在学生舞蹈动作编排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重视和提高学生的舞蹈素质

小学生的舞蹈训练,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与专业的舞蹈训练不同,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舞蹈修养和音乐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训练学生提高舞蹈素质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教师自编舞蹈教材,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形体特点,比如一些民族舞蹈、芭蕾、体操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舞蹈素质训练的教学内容。训练的内容和重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民族舞蹈要从节奏感、协调性、表现力等方面强化;利用体操训练学生的柔软性,用体操的软度训练法,加强地面的训练,加强学生表现力的训练,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二、为舞蹈选配恰当的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恰当的音乐配上恰当的舞蹈,才是一项完美的艺术。在小学生的舞蹈编排中,要注意根据恰当的音乐进行动作的编排。小学生的舞蹈动作所选配的音乐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从儿童的心理出发。音乐要简洁,富有节奏感,优美动听。旋律要流畅、清晰、悦耳,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音乐的开头和结尾要鲜明、易判断,便于学生及时开始舞蹈和恰当结束舞蹈。小学生的舞蹈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游戏更为恰当,所以舞蹈的编排要适合小学生。

三、巧妙地构思舞蹈

篇3:语文教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首先, 还是观念的问题。思想不改变, 花样儿搞的再多也没用。阅读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有老师的“一言堂”, 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而且很严重。刚任教的时候, 充满激情的我总是自己在讲台侃侃而谈, 朗读课文也必是自醉其中。这样讲课既展示了自我, 也比较省事儿。这样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和我吵吵几句, 后来的课堂安静极了, 没有发言、没有举手、没精神, 写个片段也托腮啃笔挤不出。我意识到: 坏了。我太虚荣了, 觉得自己知道的挺多, 总想让孩子们崇拜我、喜欢我, 没有把发言的机会给同学们, 却不自觉地把学生教成了“哑巴”。我开始有意识地改变, 把朗读、说话、思考的机会还给孩子, 翻陈出新的想尽花招让孩子动起来。当然, 最终这些活泼的孩子又回来了。但是, 老师们, 我把孩子教成“哑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把他们变回来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我想说给各位老师听, 尤其是像我一样的年轻教师, 你的学生才是舞台上最光鲜亮丽的主角, 无论你多么优秀、无论你曾经有过多少光环, 你都不能夺了主角的风采。你就得心甘情愿的做幕后制作人、做导演, 为学生付出、牺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 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 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索, 而有些老师只让学生自己阅读, 老师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等待者。我看过一些老师上阅读课, 老师只说一声:现在请大家自由阅读, 把重要的章节和段落划下来, 有不懂的问题请记下来问老师。于是学生开始阅读, 他们阅读的往往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情节, 并不对课文内容做深入的探讨, 更不用说什么写作手法、文章结构之类的分析了。学生只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不能真正深入文章, 也不能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让学生阅读时, 应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 去品位作者的心里感受, 去探讨自己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

看过不少课, 也听过很多课, 不能赞同的是一些老师的拓展。一节课怎样才算好, 给学生扎一锥子的课, 让他至少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总捂着受伤的地方说疼! 一篇课文和学生一起读完了, 研究完了, 能让学生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有较深感受。但有些老师不, 课文读一读, 好了我们来拓展吧, 东搂一耙子, 西打一竿子, 讲的挺多也挺好, 但学生过一天, “哎, 上节语文课上的什么来着?”没影了, 白上。我们就一语文老师, 别把自己看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领着学生读读美文、写写小诗就好。当然, 不是那么绝对, 想讲只说一点点就好, 别抢别人的饭碗。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内外阅读应注意衔接, 一是课前让学生收集材料, 拓展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故事, 往往是为表达中心而特意选取的有用情节。学生往往脱离了背景资料去理解课文, 这样阅读当然是有难度的。因此, 要根据教学的特点, 开展拓展阅读, 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二是在学习了优秀的课文范文后, 根据难点、重点、兴趣点, 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重在传授方法技巧, 老师不能只是一个冷漠的监督者, 而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指导者的身份;老师也不能自己获得了解放, 而让学生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精选作品, 然后再推荐给学生: 一是精选那些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的作品; 二是要精选学生们感兴趣的作品; 三是精选学生们未必感兴趣但对他们很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并一起阅读争论; 四是精选那些对学生的写作很有启发性的作品。这些作品, 或者语言朴实但感人, 或是结构巧妙, 或是有几个段落值得学生去吸取……

其次, 学生习惯的培养是我忽视了的问题。我不想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 不想让考试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所以总是让学生在课上自由的读、自由的说。后来听本校老师的一节课 ( 六年级) , 像“端起书”“挺直背”“把你的感受写下来”等这样的话语高频率出现。突然发现, 我怎么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 再上课, 我就仔细观察学生, 有的把书摊在桌子上趴着读, 有的支着下巴一只手举着读……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没正形”。而且学生说的挺好, 但却没有记的习惯, 导致写作的时候又是“搜肠刮肚”没话说。正是我自认为的“自由”, 让我的学生在阅读中处处受限。初中生是一个很懵懂的年纪, 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

最后, 说一点个人的一点思考。我们的阅读教学能不能实行螺旋式上升? 像个别比较深的文章, 上学期出现, 下学期再有, 对学生的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同一篇文章, 也许一开始读不明白, 过几个月再翻翻看或许就豁然开朗了。而且这样学生也应该会觉得阅读的阻力小些。

我个人遇到的这些问题, 我写出来是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就像我走过一条路, 有一个很大的坑, 很可能我没有能力填平, 但我会树起警示牌告诉别人, 知道的人多了, 我们大家自然就能把路修好了。

摘要:新课标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 给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机会, 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索, 而有些老师只让学生自己阅读, 老师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等待者。根据多年的来教学经验并结合见过的、听过的一些课, 谈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阅读教学,转变思想,个人体会

参考文献

[1]蒋素梅.构建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长效机制[J].镇江高专学报, 2006, (02) .

篇4: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个人心得

一、让学生放飞思维,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现代化的社会中,动画片、电影开始变得更受孩子们的喜爱。并且学生大多喜欢表演、喜欢展现自己。如何把课堂与影片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有更多的表演平台?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更加热爱学习。语文,是最接近我们生活的学科,也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学科。我们在乐趣中学习,根据学生的想象,我们再一起深入探究更多细节、更多内容。课后,同学也不忘课文的台词与动作,使整篇课文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课堂氛围“活”起来

语文原本就是一个有感情的科目,并且每篇课文语言精妙,环境、人物、对话都被文字描写得“活”了起来,让学生大声并富有感情地朗诵出来,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朗读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起来,对以后的写作和语言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在学生朗诵的同时,我们可以去挑出学生读错的字音与语句上的不通顺并且加以改正。在朗读时,会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情朗读,更深刻地感受、理解主人公的心境,发掘学生的想象力与智慧。在课后的查漏补缺中发现阅读中的精华与不足,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升华。

三、让学生学会预习与复习

预习与复习在任何学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让学生从小养成预习与复习的习惯。想要学好语文,就要学会如何预习、复习。面对一篇崭新的课文,首先应该通读全文,并挑出其中不会的字词。其次,深入了解课文,用不同颜色笔标出人物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第二天课上着重听。关于复习,如何学好语文就应该在课后查漏补缺中提高自己。复习的时候,应该把老师上课时所讲的重点巩固并加深记忆,生僻字词应多写几遍。反复朗读课文,分析人物心理、环境描写,寻找自己还是不太明白的地方。

其实学好语文很简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学语文,寻找学习的技巧。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方法,继续进步。

篇5:城堡读书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卡夫卡用荒诞的手法书写了一个荒诞的世界。荒谬:情节少的可怜。整篇文章最常见的写作方式是对话,这有点勉强。

卡夫卡的作品被认为是难以阅读的。小说中的世界当然更荒谬:K被雇为测量员,但K不是测量员;城堡近在咫尺,但是K完全没有能力,没有机会,没有理由直接接近它。

这并不是说没有寓意被解读出来:也许卡夫卡在很多地方讽刺了迂腐、低效但庞大的官员阶层;也许近在咫尺的城堡就是生活中的理想,而K是一个苦行僧,为理想而奋斗。

也许K作为一个流浪的异乡人,在村子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排斥和歧视,这是当时犹太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的`一个隐喻。你总能说出一个部分是什么,但我真的想不出整部小说的主旨。

虽然小说的情节极其简单,但在25章中有无数的细节,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K和费丽达以及K的两个助手搬进小学教室偷柴火的那晚,以及第二天早上两名老师到教室后受到的训斥。

老师的傲慢,K的坚忍,弗丽达的改变能力,助手的奴性,在作者精彩的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大的遗憾是城堡没有完稿,卡夫卡的小说是死后马克斯违反卡夫卡的意愿出版的,马克斯说卡夫卡曾和他谈论的《城堡》结尾,K到死亡也没能进入城堡,甚至没有得到合法居住在这个村庄。

由于这本书是以草稿的形式出版的,书中的一些章节没有标题,但是卡夫卡在草稿中删除的段落被公之于众。

看到卡夫卡删除的段落,似乎他想删除那些能更清晰地解释故事的东西,故意让整个故事变得更模糊。

这是我第一次读卡夫卡的小说,我对卡夫卡生活知之甚少,他的表现主义写作是完全不为人知的。

也许我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他作品的内涵,但至少我可以读到很多精彩的细节:一个主-动-宾+插语,一个看似不清晰的状语交织,一个无法解释的逻辑论证,黑色压抑的氛围等等。

篇6:观看电影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对于《八佰》来说,历史是四行仓库那面累累伤痕的墙。

理想与信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看完电影《八佰》后,我想起了这句广为流传的爱国诗句。

一代名臣林则徐大人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并不是在受命禁烟、可一展抱负之时,也不是于广州斡旋数十日、终得一举禁烟之际。那是在著名的虎门销烟之后,他禁烟抗英有功却成为“替罪羊”,遭派系构陷,一朝革职发配边疆。而在临行与家人话别之时,林则徐满腔激愤,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就是林则徐的人生理想,也是他的毕生信念,并不因顺境、逆境而改变或消亡。而在往后数十年,他一直在为此而奋斗,直至病逝。

《八佰》里,陈树生的血书上写的是八个字:“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他背着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下去的背景,引出了太多人的泪水。

影片中,端午问李晨饰演的山东兵:“你是真的会跳下去吗?”也许在那一瞬间,他想问的太多了,但是最后他没有再问,也许答案已经在心中生根发芽。从被动的接受命运,到最后主动的迎战命运,抗击命运。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的眼神中不再是当初的张惶和茫然,那黑白定格的画面,是整个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瞬间。

觉醒与蜕变

蜕变是整个电影展现的主题之一,在短短四天迎来蜕变的又何止端午。

电影的最后,部队辙退租界,留逃兵殿后掩护。这一次,逃兵的命运终于赤裸裸的摊在眼前。

姜武饰演的老铁,唱着荒腔走板的《定军山》,给自己壮着胆,一步一步走向命运。在他的步伐里,你甚至能感受到颤抖,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从未有过的坦然和坚定。在当局乱世之下,每个角色的命运似乎都过早的注定,但是,勇敢的直面人生,不逃离、不屈服,保有尊严地前行,谁说这不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呢?谁说这不是英雄呢,至少赢了那个黑暗中的自己。

人类的悲观并不完全相通,但是国人的家国情怀却是心心相连的,又岂是一条苏州河所能隔开的。

苏州河的这边,四行仓库一行人苦苦坚守。

苏州河的那边,梨园的戏台上,从《走麦城》唱到了《长坂坡》,再到以鼓助阵,战鼓声声,振聋发聩;无数民众岸边观战,举着示意敌方偷袭方位的提示牌,一派群情涌动,人声若沸;而垃圾桥边,为了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数十中华小伙摩拳擦掌,前仆后继……

一直用望远镜观察战局的大学教授,气到语不成调的说:“太欺负人了!”,一腔悲愤再也忍耐不住,哆嗦着去拿不知道哪一年的古董枪。

华夏文明数千年,我们学会了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却没有学会如何侵略、如何欺负别人。

可悲,可叹,一切只因中华积弱至此!而覆巢之下,又焉有完卵?

吾辈之价值

电影中,小湖北在窗前痴痴看着对岸的戏台,《长坂坡》唱的荡气回肠,在小湖北的意象中,常山赵子龙渐渐变成了兄长端午的模样,他威风凛凛,骑着高头白马,以一挡百,冲向敌军。

而此时,端午已经死了。

赵子龙七进七出,单枪匹马杀敌数十人,毫发无伤于敌营救出幼主。

将端午幻想成赵子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端午已经成为了小湖北的精神信仰。

孙中山先生说过,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在数十年短暂的生命中,有人燃尽自己,照高了别人,有人孜孜不倦,坚持了一生。他们化作历史长河的点点繁星,在我辈迷茫的时候,予以指引。

我相信,电影《八佰》的诞生,也是受到了历史的感召。而这部电影又犹如火种,播撒在每个观影人的心中。这把火渐如星火燎原之势,愈烧愈烈。它警醒着每一个国人,以史为鉴,历史不能重演!

若有一天,国不将国,则家不成家,而只有国之强大,才有民之安定,家之幸福。

近代史的中华国土是用人民的血肉丈量出来的,所谓“一寸山河一寸血”。

而在先辈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当代,在他们的英灵逝去之地,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寻求人生价值,树立理想信仰,做一个有使命感的当代人。

篇7:安全管理个人心得体会1200字

走进新世纪,对班组长管理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把领导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好了。近几年我们国家提倡人文和谐社会,这样就给班组长的管理带来更高的要求,我个人认为要当好一个班组长要与时俱进,

第一:管理制度唯一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级及班组制订的制度一定要执行下去,不能纸上谈兵,要让每位员工明白谁违反了制度都是唯一的考核标准,而且自己要做到以身作则、公平公正。

第二:做好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当班组员工之间发生了争吵时、当员工因奖金比别人少时、当发现作业过程中有安全隐患时、当员工上班精神状态不好时等等。作为班组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好、沟通好每件事情并把它消除在萌芽之中,“家和万事兴”当然企业也不能列外,。

第三:班组长的个人能力。作为班组长一定要具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业务能力过硬,工作中要有知难而上的精神,要有自信,不怕得罪人,要敢抓、敢管,要主次分明,始终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

上一篇:爱情的优秀作文1200字下一篇:对领导干部个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