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月活动

2024-04-17

校园文化月活动(通用9篇)

篇1:校园文化月活动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月活动内容(讨论稿)

一、文体类

1.校园十大歌手比赛

2.舞蹈表演

3.“梦想中国”诗歌朗诵比赛

4.英语朗诵(故事)比赛

5.征文(主题:和谐校园,快乐生活)

6.球类比赛

二、综合类

1.读书、捐书比赛(主题:与爱心相伴)

2.参观、郊游(地点待定)

3.观看电影录像(主题:五四运动)

4.思想教育(班会主题:与纪律同行,与文明牵手)

三、学习技能类

各专业技能展示

篇2:校园文化月活动

我校今年迎新工作以“一切为学生服务”、“以人为本”和文明迎新、亲情服务为目标,努力做到积极稳妥、热情周到、优质高效、安全有序。为让新生尽快的熟悉新的环境,更快的融入到学校的氛围中,使新生去感受校园的活跃气息,更带动整个校园的气氛,丰富校园生活。为此,学校决定组织开展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标,突出育人性、整体性、特色性,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熏陶学生道德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

二、活动宗旨

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校园文化月活动展现我校别具风格的校园特色,塑造文明儒雅的学生形象,形成能够充分展示我校个性魅力和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学校、尊重师长,激发学生对XXXX的热爱,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青年学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的意志。

三、活动内容

(一)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

迎新工作是我校新学期的头等大事,而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则是迎新工作中的一样重要工作任务。为了宣传好、开展好、组织好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掀起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的热潮,学校将在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中安排涉及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文艺活动等十余项活动。本次活动将以迎新校园文化月启动仪式拉开本次活动的序幕。本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也是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二)大学生礼仪讲座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为了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大学生自身形象,使青年大学生深刻了解不同场合的不同形象要求,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礼仪知识,文史教育系赵玉荣教授将为新生进行大学生礼仪讲座,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礼仪形象意识,更清楚、更理智地审视自己,明确了自身的不足,正确处理好与同学、老师、朋友的交际问题。

(三)校规校纪教育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增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自觉性,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学生处张宏民处长将对新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通过此次教育,从而减少和杜绝容易出现的学生迟到旷课、违章使用电器、损坏公物、浪费水电、通宵上网、校外租房、酗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大学生行为举止,树立文明守纪的校园新风,提升全校学生的文明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四)寝室文化建设大赛

大学时代是学生一生中最富活力的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走向独立人生的前奏。在大学里,宿舍是同学们休息、娱乐、社交以及课余学习的重要场所。能否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关系到学生能否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能否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了给我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积极向上、高雅文明、和谐互助、充满生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本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中,学校将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大赛,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树立身边学习的榜样,使同学之间互敬互爱,团结和睦,营造出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氛围。

(五)时事政治教育讲座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XXXX文科党总支书记李成林教授将在本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中为广大新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讲座,帮助、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六)学习“弟子规”活动图片展

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图片展活动是为了要大家重温圣贤经典,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同学们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当代大学生倡导学习《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认真践行“孝”“悌”“谨”“信”,对提升当代大学生修养,陶冶大学生情操,实现大学生个人内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都将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七)迎新生庆仲秋联欢会

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新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了解和热爱,增进新老同学之间和谐共处,展现我校学生的风采,很好的巩固新生入学教育成果,特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校团委、学生处将联合举办2011年“迎新生〃庆中秋”联欢会。为大一新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同时让他们更快的融入了大学这个新的“大家庭”,提高了新生的主人翁意识。向全校展示着XXXX学子别样的风采以自己的方式抒写青春。

(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促进我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创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氛围。为此,政治与教育科学系李志强教授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九)新生军训会操比赛

军训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内容,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有效手段。军训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为了激发广大新生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新生军训会操比赛将作为此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

(十)庆“十一”书法、板报、剪纸作品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抒发广大莘莘学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高尚情怀,营造浓厚的迎国庆气氛,学院党委决定于建国六十二周年之际,举办庆“十一”书法、板报、剪纸作品展,通过书法、板报、剪纸等形式,展示青年学子的艺术才华,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

(十一)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总结表彰

迎新校园文化月是新生入学教育新形势的新探索,为了巩固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成果,表彰在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在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后安排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总结表彰活动。

三、领导小组

组 长:谢玉芝 边炳鑫

副组长:常秀珍 侯照生 黄解瀚 唐亚楼 慕建超 王洪军 张景学

成 员:张宗瑞 史艳民 张士军 张宏民 杨清忠 张冠军 关连铁

程 新 逯建国 王 婷 任桂娟 杨 瑜 苏克华 杨琳琳

四、工作要求

(一)开展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系要明确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工作,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

(二)承办单项活动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学校各相关部门力量,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具体承办活动的部门,各部门要大力支持。

(三)在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中要通过张贴标语、装点校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配套活动等方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为保证这次迎新校园文化月活动圆满顺利进行,各部门要加强安全意识。要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稳定。

XXXXX学校

篇3:校园文化月活动

校园文化最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是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的才华, 发展他们的个性, 更能挖掘大学生个体的潜能, 增强他们的自信。然而, 目前在高校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相对散杂, 造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教育作用不明显、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不够突出, 更有甚者会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现代化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充分发挥品牌策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巨大震撼力, 不仅是各类高校不断加强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也是大学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凝练大学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促进与导向的作用, 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广大学生创新精神, 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气氛, 提高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都有深远的影响[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高校图书馆本身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同时又以自己的大量存书和科研文献资源、特色文化设施去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文化给养,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反过来推动了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两者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在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

图书馆在构建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要本着适应现代需求和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不仅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智力支持, 更要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社团活动, 使自己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主要创始者、参与者和组织者。通过有意识的个性化的校园品牌文化经营, 使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与校园文化氛围的建立特定的联系。当校园文化活动成功开展起来后, 校园文化的品牌力就会成无形的文化定位, 使图书馆活动与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参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获得实益, 从而建立起对品牌的归属感, 图书馆也可以从而收复读者用户们的使用习惯和信心, 进而巩固自身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信息收集、服务方面的中心地位[4]。

河南大学图书馆积极整合校园文化活动资源, 图书馆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会、团委、学生处、离退休工作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以“弘扬科学精神, 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月活动, 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 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特色品牌。通过开展以阅读推广为核心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 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 通过阅读, 广大师生畅游于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 探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通过阅读, 大家漫步在科学知识的殿堂, 培育实事求是、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 在开展读书月活动的过程中, 注重开展与阅读相关的且学生热爱的社会实践类、文艺类、志愿者活动,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从而创造以阅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河南大学读书月活动经过几年积累和沉淀, 已初步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在每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这一月内, 图书馆利用各种平台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一年一度, 大家一起与书相约, 同赴一个知识的盛筵;一年一度, 全校师生与知识相约, 共享一番心灵的狂欢。通过读书月活动掀起一个全校性的读书热潮。在万物生发的季节, 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河南大学的校园,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校园内交融并举, 浇灌出更多更绚丽的精神之花, 自信地绽放未来。全校师生在读书中体味人生, 感悟生命;大家在读书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同时在读书中提高品位, 在悦读中成长成才。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征文活动”、“图书漂流活动”、“读书标兵 (读者之星) 评选”、“‘读书广角镜’摄影作品展览”、“青年学子晨读”、“演讲比赛”、“社团风采展示”、“数字资源利用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 不同知识背景和阅历的人往往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读者也更愿意在民主的氛围中交流阅读心得, 分享阅读体验, 从而获得知识和满足互动的需求。河南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读书报告会”和“读书征文活动”为喜好读书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在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体验积极快乐的阅读文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既交流了读书心得,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广大读者的读书热情, 是名符其实的精神盛宴。读者的参与和互动, 大家一起分享好书, 以书会友。同时, 这些活动都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纽带开展的, 因此, 图书馆理所当然的成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中心之一.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 该活动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 如公园的长凳上, 无偿地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 根据标签提示, 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这种好书共享方式, 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在读书月活动开展过程中, 图书馆号召全校师生将自己闲置的且适合学生阅读需要的好书捐赠出来与大家分享, 共同支持图书漂流, 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传递正能量。通过对图书的捐赠和交换, 让好书漂起来, 让图书在传递中递增知识价值, 在交流中分享阅读快乐。图书漂流的不仅有书香, 还有公德和信任、文明和素质。它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和共享意识, 同时倡导一种新颖活泼、低碳环保的校园阅读文化。

为了提高馆藏质量, 优化馆藏结构, 丰富校园文化, 配合读书月活动的开展, 图书馆将搜集到的近百种最新的全国知名出版社的图书目进行展出, 开展读者现场选书荐书活动。现场选书荐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还可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让读者共同参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另外, 图书馆通过“‘读书广角镜’摄影作品展览”、“青年学子晨读”、“演讲比赛”、“社团风采展示”等一些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展示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进取的责任与担当。进一步激励同学们提升个人知识水平, 掌握多层次知识。

同时, 在读书月活动中, 河南大学图书馆还邀请一些作家和教授来学校讲座和作报告, 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的乐趣和介绍精读与泛读以及如何真正吸收书中之精华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智慧阅读, 陶冶情操。在数字化发展的今天, 许多知识都是从电脑中获得,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充分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 图书馆在读书月活动开展过程中, 邀请多位数字资源专家开展数字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专题讲座, 让大家在数字世界里发现知识传承的捷径, 畅享读书学习和科研创新的乐趣。

图书馆在读书月中举行的一系列活动方案切实可行, 方式丰富多彩, 成效显著, 影响深远。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味, 更促进了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为了使读书月活动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品牌, 还需要图书馆和全校各部分的共同努力, 使读书月活动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使健康向上的阅读文化不断巩固和塑造, 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具有真正品牌效应的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朱小玲, 那硕侠, 项珍, 吴湘飞,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构建和阅读推广[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 :34-42.

[2]王智平, 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212

[3]覃熙.图书馆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品牌构建探索[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12. (3) :24-27.

篇4:校园文化月活动

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贺同新和总经理李谠发表了讲话,副总经理杨苏东宣读了《关于确定首批“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卢卫东应邀出席,并与贺同新董事长、李谠总经理共同为启动仪式揭幕。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在京各二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工会主席、人事部经理、党群(政工、综合管理)部主任、团委书记,集团总部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京外公司驻京办负责人等,共计17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大家一同观看了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展示片,集团领导为轻工公司等8家首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授牌。

李谠总经理在致词中说:“一个企业集团,只有在思想上具有统一的文化,才会在行动上认同统一的管理、执行统一的发展思路。作为中央直管的骨干国有企业,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员工健康成长、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打造长青基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讲话使在场每一位员工都深刻地感到集团的目标和使命,不仅是集团各级领导对企业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把握,更是与员工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每一名员工都必须为之奋斗才能达到的理想,因此它本身就是自己的责任。

近年来,在重组联合、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为培育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再造提升工作,旨在总结、提炼、丰富、完善集团企业文化内涵。特别是自南戴河党组扩大会议以来,集团集中开展了企业文化理念梳理、征集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广开言路,对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进行研究和讨论,提炼形成了独具中国通用技术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初步形成了母子文化共同成长、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贺同新董事长在讲话中强调指出,集团是一个既年轻又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新的企业文化既反映了成功企业的普遍发展规律,也充分反映了集团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战略思路,符合集团实际,符合集团转型升级战略实施的需要,集中体现了集团的历史和经验,具有自身特色。集团新的企业文化具有先进性、独特性、鼓动性、包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六个特性。

为推动企业文化的宣贯落实,集团决定自今年起,每年9月开展企业文化月活动,今年首届企业文化月将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举办一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发布暨企业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开展一轮全员企业文化培训宣贯活动,举办一次集团企业文化讲师培训班,开展一项文体比赛活动,举办一期企业文化专题媒体宣传。

贺同新董事长要求集团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抓好落实,并就下一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中;第二,围绕主题、紧扣主线,切实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集团转型升级实践中;第三,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全面管理中;第四,全体员工都要自觉学习实践集团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实践集团企业文化的表率。

贺同新董事长号召大家秉承“为国家创造财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使命,践行“创新进取、和谐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发扬“团结拼搏、勤奋耕耘、坚韧执着”的企业精神,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努力打造具有通用技术特色的“和谐文化”,为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的宏伟愿景而奋斗!

篇5:旅顺职教中心校园文化月活动总结

根据市职成教处《关于在全市职业院校中开展校园文化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围绕本学期一年级新生向老生转变,二年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的特点,以开展校园文化月活动为契机,探索德育创新模式,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文化月活动领导小组,耿勇校长为组长,其它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所有中层为小组成员。在广泛听取领导、班主任及学生代表的意见后,由德育处牵头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在3月5日早晨升旗仪式上,栾校长主持了校园文化月活动的启动仪式,统一思想,明确意义,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会上,细化任务,讲明活动要求及相关的时间安排;同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园网、横幅等宣传平台,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所有这些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根据校园文化月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弟子规教育:从3月8日至3月21日,各班利用早自习时间,班主任组织学生理解并诵读弟子规,办弟子规手抄报和黑板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精神。3月22日早自习时间,由栾校长带领德育处、团委检查各班弟子规的背诵,团委牵头组织弟子规书法比赛,并将获奖的24份书法作品和12份优秀手抄报在全校展览。

二、国学教育: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学习《诗歌采撷》校本教材,其中精选了上百首爱国、感恩、励志诗篇,一首首诗歌象一颗颗夺目的明星,一条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由德育老师组织上课班级围绕国学内容自编自排情景剧,剧情侧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行为规范教育,力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3月23日第七、八节课为情景剧专场,学生演绎得精彩纷呈,观看领导、老师、学生跟随演员表演或落泪,或开怀大笑,或陷入深思。

三、感恩及爱国主义教育:

1.3月11、3月18分二次组织学生观看感恩教育系列片《让生命充满爱》,主讲人邹越,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主题,将“爱”字诠释得淋漓尽致,是交织着激情与泪水的“德育课”。

2.利用音乐课各班学习手语舞《感恩的心》,创设氛围,让感恩住在学生心里。

3.从3月7日开始筹备,通过筛选从32位孝顺之星中选出12位选手,经过精心准备,在3月27下午第七节课进行演讲比赛,选手们用平实的语言,一颗真诚的孝心讲述了自己为父母做的点点滴滴的温情故事,令在场的领导和很多学生流下了热泪,也让其它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学会珍惜幸福,感恩父母。

4.3月5日和3月8日组织学生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和《郭明义》二部电影,写出观后感,并精选出36篇优秀文章,并利用早自习时间通过校广播站进行宣传,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感恩社会,坚信小人物也会有大作为。

5.3月8日妇女节,要求学生向母亲说几句感谢的话,洗一次脚,让学生学会给予,懂得表达感恩。

6.3月31日下午,组织学生参观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俄监狱那破烂的囚衣,阴暗的牢房,让学生不寒而栗;白玉山上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散发着悲情,同学们心情无比沉重,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感到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深情地唱响了《歌唱祖国》和《军港之夜》,更加明确自己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期间由国家二级咨询师张素珍主任分别做了《放飞职业梦想,培植美好心灵》、《做一个快乐的中职学生》二场讲座,把敬畏职业、孝敬家长、热爱学校、公民意识等融入其中,台上台下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五、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月期间栾校长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讲座,倡导师生互敬互爱,建设和谐校园,做守法公民。

六、职业规划教育:4月11日,各专业聘请企业家、优秀实习生、企业优秀员工代表作为校德技辅导员,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在校应该准备什么,使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的方向,振奋了学生精神,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热情。

七、公益活动:由党委牵头,团委、德育处向同学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组织团员和部分学生三次走出校门,参加区容区貌清理活动及社区组织的植树活动,累计参加人数学584次,引导同学们用向善、向美的行为告知生命的意义,用自己的点滴力量温暖身边的人。

八、文艺汇演:4月19日下午,举行了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的“让梦想高飞,让心灵起舞”校园文化月活动汇报演出。内容涉及文化月活动期间的优秀作品及专业表演,力求体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学校,企业文化进课堂”。并以此次文艺汇演做为整个文化月的收关活动。共有17个节目,汇演在全校学生朗诵《弟子规》接龙中蓄势,由欢快喜庆的民族舞蹈《欢天喜地》拉开序幕;深情演绎的孝顺事迹,感人至深;热烈奔放的拉丁舞,火爆全场;二胡独奏《赛马》,琴声悠扬;诗歌朗诵,声情并茂;二胡、鼓筝、古典舞、朗诵融为一体的《明月几时有》,带来如诗如画的意境;耳熟能详的歌曲独唱,掀起全场跟风;精彩的情景剧表演,体现了优良的传统文化。整场演出在感人、活泼、热烈的氛围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在手语舞《感恩的心》中圆满落幕。

篇6:校园安全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平安校园”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年”工作的各项部署,紧紧围绕我市开展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年”主题活动。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深入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引导全社会关注校园安全,落实安全责任目标,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活动主题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三、活动时间

11月1日——11月30日

三、活动内容及活动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1.通过宣传横幅和标语、红领巾电视台、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交通、饮食卫生、校产使用与保管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和安全常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充分发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阵地的作用,以学校《学生安全预防与自护》、《学生自救自护教师用书》为素材,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3.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和贯彻《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管理的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养成教育在细、严、实上下功夫,找准找全问题,加大改进措施,突出交通、饮食、用电、用水、校产的使用与管理及体育课、实验课和教学区及生活区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消除隐患,防范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各班建立安全检查小组,由正副班主任、班委会成员组成,负责本班安全知识宣传、常规检查及报告工作。

3.继续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监控学生的校外行为,保证学生交通、治安方面的安全。

4.与学生及家长签定安全协议书,进一步强化纪律和安全意识,使家长广泛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

5.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方面的讲座,用身边的例子说服教育学生。教给学生基本的保护常识和技能,并组织安全知识考试。

(三)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1.加强校产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要以“校园安全月”为契机,一是对校舍、校产及教学设施、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无事故发生。二是加强用水、用电管理,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2.做好综治工作。一是加强护校值班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出入人员和车辆检查和记录。二是密切联系有关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1.为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和调度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各处室、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把安全工作列入岗位职责范畴之中,真正实现“一岗双责”。

2.进一步完善各类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针对消防、用水用电、大型活动的安全隐患和易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环节,按分工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细化程序、有章可循,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3.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处室和班主任是本部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管处室、部门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负全面责任,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当做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平安校园。学校与教师签定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对因思想认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或撤换,对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严肃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篇7:校园安全月活动总结

为了贯彻执行上级安全工作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强化校园安全基础,推动校园建设,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我们在六月开展了,以强化校园安全基础,推动校园安全建设为主题的“校园安全月”活动。现将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安全月”工作稳步推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葛维华

副组长:张海波、倪秀军、苏宪海、刘庆华

组员:各班班主任

值宿:

值班:

活动开展初期,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经常检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并于6月3日系统的展开了一次校园安全大排查,重点检查了室外,各个教室,各个走廊和楼内死角等地方的电气设备,违禁电源和容易发生火灾的隐患部位。疏通防火通道,楼梯,走廊保证畅通无阻。并清查了的安全指示牌,和消防器材等应急标示和消防用具,保证这些用具配齐配足,并合理的摆放。

二、注重宣传教育 注重培训队伍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在6月3日至9日的校园安全警示周活动中,我校大力宣传关于消防安全警示和倡议活动:

1、召开班主任安全专题会议,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6月3日升旗仪式上,通过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3、各年级积极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学习《中小学生火灾逃生办法》。

4、开展消防专题讲座安全办顾任用鲜活的案例,着重就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器材的配备和使用、防火灭火常识以及火场逃生等方面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全校师生到场听取了本次讲座。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普及了消防安全知识。

(二)活动形式多样,教育效果显着

在提出倡议的同时,为了强化消防安全意识,使消防安全和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我校于6月10至21日的“校园安全文化活动周”开展了以下活动:

1、主办消防主题的黑板报。各年级分别围绕“全员消防生命至上”的消防主题,办了一期黑板报。学校领导一一检查并充分肯定各年级的黑板报有特色,尤其是通过宣传教育,全校师生了解了更多消防知识,提高了自救自护的能力。

2、开展了以“消防安全牢记心中”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各个班级都别出心裁的设计了班队会的内容和过程,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评价。通过这次班队会的开展,使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消防知识,增强了消防意识,提高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使消防安全常记心中,为创建平安校园奠定了基础。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为了搞好逃生自救演练活动,学校认真制定了“逃生自救演练”活动实施方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公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6月24日上午阳光大课间时间,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逃生自救疏散演练活动。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全校师生总动员,演练活动按原计划和要求顺利进行,师生行动迅速且井然有序,全校师生从听到紧急疏散哨声到在校园规定位置集合,仅用时二分半钟。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的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学生的自救求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6月26日,学校将组织第二次安全疏散演练,争取让学生的疏散、集合时间缩短到两分钟以内,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四)加大值班力度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尽职尽责,必须两人同时到岗,坚守岗位,接班人不到岗,交班人不得离岗。提高警惕,搞好安全保卫工作。注意防火、防盗,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加强校内外巡视,加强对值班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严禁空岗、漏岗,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篇8:校园文化月活动

一、举办“孔子文化月”活动的起因

1. 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评价孔子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孔子布衣, 传十馀世, 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写道:“孔子者, 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传, 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 赖孔子而开。”孔子继承了上古三代的历史文化, 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与发挥, 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伦理范畴。可以说,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2. 孔子文化与人文精神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孔子上承夏商周三代之传统, 从礼乐制度中发掘其人文内涵, 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先导。孔子“敬鬼神而远之”, 破除了对鬼神的膜拜, 将人类的关切集中到人类自身。孔子把人类的目光从虚幻的鬼神世界和未知世界转移到人类自身和现实世界, 思考现实世界的秩序和人类的生存生活问题, 奠定了儒家文化的教化功能和现实主义伦理倾向。

孔子“以文化人”的内涵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 而“化”的结果是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质是人的根本性存在, 它自然、粗朴, 抑或带有野性, 还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应该是文化所化之人, 享有质与文的完美结合,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文化之于人, 是那样重要。所以孔子崇尚三代文化, 倾心于文化的传播, 删诗书, 定礼乐, 赞易, 作春秋, 为教化万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资源。

3. 孔子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杨叔子院士曾经在许多场合讲:“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人文, 就等于丢失了身份证, 成了地球上的黑人黑户, 只是一个种族, 不能称之为民族。”文化传统毁灭掉很快, 然而重建起来就难了, 重建不了就成了失落的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历经数千年而弦歌不绝, 铸就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传统, 这一精神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其生命之源就在于国学之传承, 经典之传扬,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见, 没有文化的繁荣, 就难以实现民族的真正崛起;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国学, 换言之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国学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其人文传统, 主要体现在仁者爱人、厚德载物、以民为本、诚实守信、和而不同等方面。国学的普及关键在于经典教育。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 其价值历久弥新,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 这是一个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头活水, 是安身立命的文化滋养。

当前, 传统学术文化的断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 大学生在学习上明显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认为学习国学对于升学就业毫无用处, 而忽视了其对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影响, 结果导致理想信念淡薄, 思想上崇尚非主流、边缘化, 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 这一切都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有关。要扭转这个局面, 只有靠普及国学, 开展经典教育, 提高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道德礼仪方面的修养, 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感。

三、如何让国学走近大学生

1. 更新教育观念, 厘正对国学的错误认识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说:“教育孩子, 使他们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化的‘人文修养’, 这样就会使人倦眼顿开, 欣然为乐之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人格培养。“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就提出了教育的目标, 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应该以此为精神。

高校应把国学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坚决摒弃教育观念上的工具理性思维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确立国学教育的重要地位, 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来取代说教灌输。如果教育只是功利性地培养人们的工具理性, 那就抹杀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价值意义。教师体罚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拜金主义流行、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诸多现象表明, 传统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丢失已经造成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失序, 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陷。现在看来, 要挽救大学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 必须通过国学教育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伦理观念。

2. 加强对国学的学术研究

现在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国学或儒学研究机构, 这是大好事, 说明国学得到了重视。国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国学教育的前提, 学术的繁荣会大大推进国学的进一步普及。目前, 国学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 文史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现实原因大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 而一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 高校不仅要培养一大批国学教育人才, 还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国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3. 经典教育进课堂

现在的大学课程体系中, 英语是必修课, 且所占比例很大, 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却非常少, 这是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不尊重, 可能导致民族文化血脉的自我斩断。因此, 高校要提高认识, 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开设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 选取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文物遗产、金石篆刻、书法、国画、国乐、中医、民俗、民间艺术、古典建筑、传统服饰等方面的经典内容开设选修课, 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国学的主阵地。

4. 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

根据“孔子文化月”活动的经验, 笔者认为校园里国学活动在国学教育中还是起着很大作用的。例如, 可以采取“五个一工程”, 即每所高校一个“人文大讲堂”, 每个星期一个专题, 每个月一个沙龙, 每个学期一篇论文报告, 每年一次文化考察。如此下来, 学生定会有很大收获。

总之, 高校应努力打造国学普及平台, 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和了解国学, 比如, 成立有实力的国学社团, 举办国学沙龙、经典诵读、经典征文、传统文化辩论会、演讲、展览、古乐演奏、实践考察等活动。国学内涵极其丰富, 高校应采用多种形式, 使国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然, 国学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耳濡目染, 要身临其境, 要自觉践行, 不能操之过急。

摘要:21世纪初, 回归传统、复兴国学的热潮悄然兴起, 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孔子文化月”活动的举办不仅凝聚了高校的人文资源和智力资源, 而且为推动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孔子文化月,国学,经典,教育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大学国学梁启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2]梁漱溟.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88.

[3]杨朝明.孔子的智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篇9:校园文化月活动

摘要:21世纪初,回归传统、复兴国学的热潮悄然兴起,国学的价值和意义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孔子文化月”活动的举办不仅凝聚了高校的人文资源和智力资源,而且为推动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关键词:孔子文化月;国学;经典;教育

2008年3月20日至4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举办了以“走近孔子,寻求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孔子文化月”活动,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举办了六场学术报告,组织了两个论坛(洙泗论坛、国学论坛),每周放映孔子文化专题纪录片,举办百部国学名著展、孔子生平事迹展等。“孔子文化月”活动,不仅凝聚了一批有志于学习、弘扬孔子文化的国学爱好者,而且为推动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举办“孔子文化月”活动的起因

1.孔子的历史地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评价孔子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著名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写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继承了上古三代的历史文化,并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与发挥,由此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伦理范畴。可以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2.孔子文化与人文精神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孔子上承夏商周三代之传统,从礼乐制度中发掘其人文内涵,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先导。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破除了对鬼神的膜拜,将人类的关切集中到人类自身。孔子把人类的目光从虚幻的鬼神世界和未知世界转移到人类自身和现实世界,思考现实世界的秩序和人类的生存生活问题,奠定了儒家文化的教化功能和现实主义伦理倾向。

孔子“以文化人”的内涵在于提高人的修养和境界,而“化”的结果是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质是人的根本性存在,它自然、粗朴,抑或带有野性,还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应该是文化所化之人,享有质与文的完美结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化之于人,是那样重要。所以孔子崇尚三代文化,倾心于文化的传播,删诗书,定礼乐,赞易,作春秋,为教化万民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资源。

3.孔子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杨叔子院士曾经在许多场合讲:“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人文,就等于丢失了身份证,成了地球上的黑人黑户,只是一个种族,不能称之为民族。”文化传统毁灭掉很快,然而重建起来就难了,重建不了就成了失落的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而弦歌不绝,铸就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传统,这一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其生命之源就在于国学之传承,经典之传扬,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源头活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见,没有文化的繁荣,就难以实现民族的真正崛起;没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国学普及和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国学,换言之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国学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其人文传统,主要体现在仁者爱人、厚德载物、以民为本、诚实守信、和而不同等方面。国学的普及关键在于经典教育。经典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这是一个文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安身立命的文化滋养。

当前,传统学术文化的断层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大学生在学习上明显追求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认为学习国学对于升学就业毫无用处,而忽视了其对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影响,结果导致理想信念淡薄,思想上崇尚非主流、边缘化,盲目追求所谓的个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难开展,这一切都和传统文化的断裂有关。要扭转这个局面,只有靠普及国学,开展经典教育,提高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人格品质、道德礼仪方面的修养,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感。

三、如何让国学走近大学生

1.更新教育观念,厘正对国学的错误认识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说:“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懂得人生进入文化的‘人文修养,这样就会使人倦眼顿开,欣然为乐之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格培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就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我们的高等教育也应该以此为精神。

高校应把国学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坚决摒弃教育观念上的工具理性思维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确立国学教育的重要地位,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来取代说教灌输。如果教育只是功利性地培养人们的工具理性,那就抹杀了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价值意义。教师体罚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拜金主义流行、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等诸多现象表明,传统的失落和人文精神的丢失已经造成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上的失序,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缺陷。现在看来,要挽救大学生的道德危机和信仰危机,必须通过国学教育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和伦理观念。

2.加强对国学的学术研究

现在不少高校都成立了国学或儒学研究机构,这是大好事,说明国学得到了重视。国学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国学教育的前提,学术的繁荣会大大推进国学的进一步普及。目前,国学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文史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现实原因大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而一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一大批国学教育人才,还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国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3.经典教育进课堂

现在的大学课程体系中,英语是必修课,且所占比例很大,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却非常少,这是对自己民族历史的不尊重,可能导致民族文化血脉的自我斩断。因此,高校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设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选取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文物遗产、金石篆刻、书法、国画、国乐、中医、民俗、民间艺术、古典建筑、传统服饰等方面的经典内容开设选修课,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国学的主阵地。

4.营造浓郁的国学氛围

根据“孔子文化月”活动的经验,笔者认为校园里国学活动在国学教育中还是起着很大作用的。例如,可以采取“五个一工程”,即每所高校一个“人文大讲堂”,每个星期一个专题,每个月一个沙龙,每个学期一篇论文报告,每年一次文化考察。如此下来,学生定会有很大收获。

总之,高校应努力打造国学普及平台,使学生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和了解国学,比如,成立有实力的国学社团,举办国学沙龙、经典诵读、经典征文、传统文化辩论会、演讲、展览、古乐演奏、实践考察等活动。国学内涵极其丰富,高校应采用多种形式,使国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当然,国学教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耳濡目染,要身临其境,要自觉践行,不能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大学国学梁启超[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梁漱溟.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3]杨朝明.孔子的智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4]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上一篇:电子商务实践报告填写要点下一篇:砚石台小学参观景瑞小学心得